章子怡和鄭爽的差別就在一詞
開始之前,Sir想問一個問題:
你知道為什麼,國際章不招人喜歡,但卻沒幾個人說「章子怡不是好演員」嗎?
來,帶著問題,聊聊這個熱度事件——
鄭爽又上熱搜。
但這次,她是被兩位大咖搶了戲——劉燁、章子怡。
「劉燁綜藝節目怒摔手機」,「章子怡被鄭爽演技激怒」......
火藥味標題滿天飛。
現場是這樣的,章子怡不滿劉燁說「滿意」鄭爽的表演。
在被章子怡嗆聲後,劉燁抄起手機往桌上一拍,說章子怡抬杠。
章黑著臉反問:「你除了摔手機你還會什麼?」
劉燁被激得把皮鞋往桌上砸。但馬上,章子怡就奪過皮鞋直接扔走......
看這個弧線,這個表情,是真爆發啊?!
在場所有人都一臉懵逼。
鄭爽膽怯收起笑容的瞬間,也看出事情不妙。
這麼難辨真假的一場抓馬大戲,來自周末開播的一檔綜藝——
《演員的誕生》
形式類似《我是歌手》,只不過把唱歌變成尬戲。
陣容豪華。
三位導師,實力派——
宋丹丹、章子怡、劉燁。
演員推介人兼主持,張國立。
中央戲劇學院的表演系老師劉天池,擔任表演指導。
另外還請了十位現場評委,都是影視圈大boss。
然而,第一組上台接受考驗的演員,就狀況頻頻。
一對人氣新人,鄭爽+任嘉倫。
嘉賓都傻了眼,「就是那個隨時都上熱搜的鄭爽嗎,怎麼可能……」
而他們演出的橋段,正是章子怡第一部主演的電影,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
不用說,這場戲製造了一個時空隧道,讓觀眾看到當紅的熱搜女王,用演技PK19歲橫空出世的章子怡。
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數小時排練,兩人演了招娣與駱長余分別的一段戲。
鄭爽飾演章子怡的角色招娣,任嘉倫演駱長余。
其中,任嘉倫表演略平淡,沒什麼情感起伏,更像是認真念台詞。
宋丹丹也直言,任嘉倫的表演沒讓她看到「愛」。
鄭爽,卻得到一致好評。
確實,鄭爽的肢體——撩頭髮,整理衣服,各種不淡定的小動作。
眼神——不時往四處飄,不敢直視對方,但該堅定時又很堅定。
台詞——語調有變化,還會適時加入自然的語氣詞。
能看出,她在細心表演,細節也經過了精心設計。
章子怡看到這段,表情是這樣的:
似乎是因為被帶入了戲,要按捺情緒。
表演結束後,嘉賓還不過癮,讓兩人來一段即興發揮。誰知,鄭爽卻不斷笑場,始終無法進入情景。
而此時,剛剛還被感動的章子怡,神情逆轉了。
尬演結束,主持人拋給劉燁一個問題:「您滿意嗎?」
劉燁面帶笑容說,滿意。
突然,章子怡扭頭盯著劉燁:
你滿意什麼?
當所有人都以為章子怡開玩笑時,她繼續怒懟:
他們一點信念感都沒有,你滿意什麼?
鄭爽一直在笑場,你滿意什麼?
你懂不懂戲?
瞬間,所有人表情都凝固了。
接著,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砸手機、扔皮鞋。
章子怡甚至說,劉燁沒有資格做導師。
就在場面僵到不可收拾時……章子怡忽然起身,對劉燁喊「過來抱一下」。
然後,他們解釋掐架的原委,原來是想親身示範一次真正的吵架。
那,到底是真是假?
Sir覺得,從評委角度,以中戲同班同學的關係,章子怡不至於因為一件芝麻小事叫囂劉燁,這不合理。
從節目角度,開播時就要製造話題,這也符合規律。
這種假,出於節目效果,無可厚非。
但在對鄭爽點評時,章子怡的確說了一句違心的假話:
如果十九歲的章子怡站在這個舞台上
我一定不如她
不算虛偽,誰都聽得出這是客氣話,場面話。
你再看鄭爽鬼馬的表情,她自己也不信。
一場綜藝一場戲,評委選手心裡都門清。
其實,在綜藝節目上表演電影,尤其是經典片,是很難做到真的靠近作品……靠小品還近點。
因為舞台天生就是「假」的、固定的,不像電影可以用各種視角,來製造各種導演需要的真實;
觀眾的反應狀態是即時的、相對不投入的;
演員的表演雖然可以被設計得很細,但舞台上的短短時間,本身已經限制了她真正進入一個電影角色。
但。
即使不計這些元素,只單純地聽章子怡那句話——
Sir覺得,19歲章子怡的表演水平,現在的鄭爽也很難企及。
別說國際章大作等身,鄭爽的經驗值和機遇比不上。
當年,這可是章子怡出演的第二部正式作品——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演女主角招娣。
正如她節目中所說,這部電影,記錄了她的純真和美好。
純是真純,美也是真美。
但作為一個青年演員,演技也是真到位。
就像昨天Sir寫王菲,寫到王家衛說,王菲的難得之處,是放鬆與自然。
那是一種生活態度對角色的投射。
而《我的父親母親》中的章子怡,雖然出演一個稚嫩角色,但也已能看出態度。
為了演好村姑,她提前一個月到農村體驗生活——很多演員也這麼體驗,不稀奇。
但一個大城市孩子,的確把體驗到的鄉土味,輕鬆、自然地表現在了電影里。
一個大咧咧的坐姿——
手伸袖口,疊著腳,盪著腿,扭著屁股向後挪。
畫成油畫,和諧。
做成動圖,還是和諧。
還有這大咧咧的站姿——
岔腿,塌肩(哪還能看出她從小練舞)。
也怪,不知怎麼的,雖然一動不動,你就是看得出這位青春期的山裡姑娘,心裡有事兒。
而最經典的,是她的跑姿——
卯足勁狂奔,沒有偶像痕迹,沒有淑女的做作。
……跟個小野驢似的。
不知道李安是不是就看中了這股不管不顧的勁兒,因為在緊接著的《卧虎藏龍》里,他又給了章子怡幾次奔跑的機會。
可你還看得出土氣么?
有一點嬌羞,也有嬌羞之外的剛強與憤怒。
你看到的,難道不是一位深閨大小姐玉嬌龍,偏要和男人一較高低的桀驁不馴么?
就是靠著這股投入勁兒,招娣的村姑形象活了。
章子怡無疑是有天分的演員,但與其說是天分,不如說:
她的表演里,有烙印。
Sir覺得,這種烙印往往是讓觀眾持續記憶你的關鍵——
導演選角時,看中她一部分。而她自己又巧妙地、似有似無意識地,在每部電影里都揣了自己的另一份。
最後觀眾記住的,往往是她自己那份。
比如。
張藝謀也許只是看到了她的純。
但純以外,章子怡還給了我們一種對愛情的軸。
章子怡是很懂表現軸的,她演的女性,都有一種令人服氣的軸。
《一代宗師》中的宮二。
有家仇,有隱秘的感情,所以她儘管冷靜、少語、內斂,卻藏不住那一點點軸。
那軸,不是討厭擺在明面上的要強,那樣的軸,虛弱。
而是孤家寡人,最後的一點點不認命,這種軸波瀾不驚,卻持久。
再看《我的父親母親》,招娣又是另一種軸——
熱火、靈動,卻永遠捏著一個「小念頭」。
去學堂送紅布,眼神飄向遠方,期待心上人。
知道每次吃飯,先生端的都是頭一份。眼珠一轉,心裡的小念頭動了。
得知先生要回縣裡,眼瞼低沉,掩不住的失望。
然後眼神一轉,心裡的小念頭又動了:
那你還回來嗎?
揣著這樣的小念頭,還要讓它從不明顯,變得愈發明顯——
Sir最喜歡的,是招娣和先生第一次正面相遇的戲。
這一次,她眼神接觸時,毫不閃躲。笑得大大方方,陽光明媚。
沒有村姑面對感情時的小家子氣。
雖然還是帶著羞,但小念頭已經長成。
說實話,沒有這種小念頭,青春片怎麼演怎麼傻。
回到前面說的——
雖然說Sir覺得,章子怡演技勝過鄭爽很多,但結論,卻不是來自這檔綜藝。
拿舞台表演和電影比,本身就沒法比。
舞台上,演員直接面對觀眾,沒有修戲的機會,只能一次過。
排練和進入角色的時間很有限……演員自己都知道,沒法認真到什麼份上。
而電影演員有長時間前期準備,能充分進入人物。拍攝時還能不斷NG調整,達到最佳效果。
再加上綜藝節目愛剪輯,不同機位來回跳躍,單個演員的表演往往被割裂。
當我們只看到一個演員50%甚至更少的表演時,憑什麼判斷他/她的演技?
說到專業度,鄭爽在演技方面的積累,一早就有專業認可——要知道當年,她可是同時被北影、中戲、上戲錄取的,年僅16歲。
但綜藝之外的鄭爽,又在怎麼演?
她真的像章子怡一樣,在每部戲都埋下了一點,自己的烙印嗎?
好像也有……
演挨打戲的時候,完全感受不到痛感。
演吻戲的時候,被網友吐槽沒感情,像木頭。
演技留給網友的印象,只剩下嘟嘴、瞪眼、裝可愛。
嘟嘴瞪眼裝可愛就是她所有的面部表情了
她每部戲倒是留下烙印了,可都是她自己原生態的……
Sir就不過多盤點了,出道至今,她的確缺乏值得認真盤點的角色。
不針對鄭爽。
因為老實說,不止一個鄭爽。這個時代,「鄭爽」多,而「章子怡」少。
綜藝節目上的演技不到位,可以被原諒;
但綜藝之外的電影表演,和鄭爽同期的太多青年演員,都缺了一股章子怡勁兒。
在Sir看來,這種演員為作品灌入的烙印,未必僅僅是天分使然。
更多的,可能是鄭爽「惹怒」章子怡時,章泄露的那個小秘密:
信念感。
他們一點信念感都沒有
這句話,當然是為了節目效果,但也戳中了某些要害。
19歲時,章子怡才大三,被挑去出演張藝謀的電影。
當時,她自己說,「根本不懂得拍電影是什麼,自己也不是演員。」
信念感,讓她在前期很投入去理解角色——
住在農民家裡,每天和他們一起勞動、聊天,還要學挑水、生爐子、擀麵條、織布、納鞋底等家務活兒……細皮嫩肉的子怡在農村幫老鄉幹了一個月的家務,純樸的鄉親笑言他們請了個「城市保姆」。
讓她帶病,也忘了自己的本來身份:
開機的前幾天,我高燒39度,可是那幾天都是拍我一個人的戲,我不能倒下。但堅持了一天,我還是被送進醫院打點滴......還有一次,我對鄭昊說的一句台詞是:那你快進屋子吃餃子吧!之前我曾對副導演說我餓了,想吃羊肉。沒想到實拍時,我一張嘴就說成了:那你快進屋吃羊肉……當時全場的人都笑了,導演並沒有罵我,而是說:看來你真是餓了,那趕緊拍吧,拍完了今天正好吃羊肉。
信念感,讓她真正面對那些名導、大戲的時候,總能給出答卷之外的一些令人驚喜的東西。
說到演技,章子怡到底抱著什麼信念?
回到開頭的問題。
為什麼生活里的國際章不招人喜歡,但卻沒幾個人會說「章子怡不是好演員」?
因為大家心裡都明白——
當她接戲以後,她就不是國際章。
從情緒到身體到心靈,她毫無保留,全都奉獻給了一個……
跟自己毫無關係的角色。
推薦閱讀:
※談談男女之間的真正差別:
※孫悟空前後戰力差別探源
※男女差別 一個夜晚之後 請從下往上讀
※顯教與密教的差別,佛教網
※都在裝廚房,為啥差別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