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鮮活而永久的記憶

羊路由與《兄妹開荒》黃 冬 渡 生《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7月18日 第07 版)

手繪《兄妹開荒》「雄雞雄雞高呀高聲叫,叫得太陽紅又紅,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怎麼能躺在熱炕上作呀懶蟲。扛起鋤頭上呀上山岡,山岡上好呀么好風光,站得高來看得遠,咱們邊區到如今成了一個好呀地方……」

現場1943年2月5日,農曆癸未年春節,毛澤東、朱德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興緻勃勃地冒著風沙,坐在長板凳上與群眾一起觀看魯迅藝術學院創作排練的秧歌劇《兄妹開荒》首次公開演出。全部劇本文字不足300字,只有兩個演員表演的《兄妹開荒》,是怎樣的一部歌舞劇?如何能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羊路由(1917-1970)中國著名音樂家,現代作曲家。1943年2月為中國第一部廣場秧歌劇《兄妹開荒》編劇之一、作詞。《兄妹開荒》原名《王二小開荒》,後以群眾通稱的《兄妹開荒》定名,依據當時陝甘寧邊區開荒勞動模範馬丕恩父女的事迹編寫。該劇內容反映解放區大生產運動時期嶄新的社會生活,音樂以陝北民間音樂為基礎,發展了民間傳統的秧歌。延安《解放日報》用整版篇幅刊載了劇本和音樂,並於1943年4月24日發表社論《從春節宣傳看文藝的新方向》,肯定《兄妹開荒》是一個「很好的新型歌舞短劇」。它對秧歌運動的開展,對秧歌劇和後來的新歌劇創作,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被譽為「中國第一部廣場秧歌劇」。《兄妹開荒》當時在延安到底被群眾喜愛到了什麼地步?1962年5月23日,羊路由在成都晚報紀念毛澤東《講話》發表20周年的文章《在延安鬧秧歌》一文中有這樣的記述:《兄妹開荒》「在延安不知道演出了多少場次,受到廣大工農兵的熱烈歡迎。有的老鄉還跟著我們秧歌隊連看好幾場。問他為什麼,他說:『頭場是看鬧些啥,二場是看王大化』,三場是看什麼,他沒有說,但是我們秧歌隊唱的曲調已經在他口裡哼出來了。」根據羊路由1943年的工作筆記、1962年的回憶文章《在延安鬧秧歌》記載:1942年5月毛澤東發表《講話》後,以魯藝為核心的延安文藝界掀起了秧歌運動,「那時我們音樂部和戲劇部的王大化同志、文學部的賀敬之同志等,集體創作出一批嶄新的像《兄妹開荒》那樣的秧歌劇,像《南泥灣》、《勝利在望》那樣的廣場歌舞節目。」1943年初,羊路由參加了魯藝秧歌隊,創作委員會指定他改編《小放牛》劇本,演員指定為王大化和李波。羊路由接到任務後,想到毛澤東《講話》中曾經提到的普及與提高的問題,認為老是一套舊的《小放牛》不行,要創作一個新的劇本。選什麼素材呢?「王大化同志在報紙上看到馬丕恩父女勤勞生產的先進事迹,便和李波同志一路來找我商量。我們三人對這個題材進行了比較充分的研究醞釀,對於題材處理做了多方面的考慮,意見統一後,決定由我執筆撰寫劇本。」劇本寫好之後,羊路由自己作曲感到不滿意,王大化、李煥之、杜矢甲、張魯等人也為該劇作過曲,「都不得勁,最後是安波同志用郿鄠調編曲」,才終於完成。郿鄠(又稱眉戶)又叫「曲子」、也叫「迷鬍子」,在清末木刻本上就有這兩個字的劇種名稱。「郿鄠」因產生在郿縣、鄠縣故得其名,是西北人民最喜愛的戲曲形式之一,在陝西和當時的陝甘寧邊區尤為流行,「曲子」戲的「曲」,就是情歌、小調、童謠的總稱。通過這段不為人知的真實歷史再現,我們才知道:《兄妹開荒》的創作雖然從醞釀到完成的時間大約不到一個月,但它卻是毛澤東發表《講話》後,延安掀起的秧歌運動中湧現出來的,是《講話》精神指引催生的一部創新作品。它的題材,直接來自於邊區大生產運動;它的劇本歌詞,是邊區民眾語言的生動提煉;它的曲調,經過多人創作篩選,最終採用了邊區人民最為喜愛的郿鄠曲子音樂元素並提煉升華。這些,都是這部作品能夠迅速為邊區人民喜愛,且具有經久不衰藝術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推薦閱讀:

記憶的殘存
曾經的記憶--我的蒸汽情緣
農家小炒肉【記憶中勾魂的油湯】
經常做做手指操,改善記憶腦不老
2008理財十大記憶

TAG: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