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概論第八節之社會心理學

一、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客慕課學堂心理學概論,今天我們講社會心理學。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家對社會的認識和社會學家對社會的認識是有不同的。我們心理學家認為社會是人的集合,社會心理學談的是一群人的互相影響、互相認識、互相相處。這就是社會心理學的三大問題:社會認知,我們如何去認識社會,我們如何認識他人,社會心理學的第二大問題是社會關係,我們如何與他人相處,我們如何處好與他人的關係。社會心理學的第三大問題是社會影響,我們如何去影響他人。

我們中國人可能是世界上比較早就意識到社會影響、社會關係、社會認知重要性的文化和民族。我們中國的唐詩宋詞很早就提到人的社會關係、社會認知、社會影響的意義,我們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講如何與他人相處,我們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是講我們的社會認知,其實各有差異各有不同。我們的唐詩講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講的就是我們人的一種社會的互相感染、互相影響、互相觸動。我們還談到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內心的體驗與我們對社會影響之間一種對應的關係,所以社會心理學應該是一門我們中國人可以學的更好的一種學科。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呢,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阿爾波特對社會心理學就有他自己的認識,他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如何與現實中的他人、想像中的他人、隱含中的他人,相處、相知、相識,如何去聯繫思考對待和影響其他人的一門科學。這種現實中的他人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碰得到的人,想像中的他人是我們在思想行動感受的時候,我們自己想到的其他人,隱含中的他人就是有的時候這些人雖然不在,但實際上他也是對我們有影響的其他人。

人為什麼會需要與他人相處、與他人相識、與他人進行互相的影響,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人是一種社會動物,我們需要與他人在一起,我們需要與他人交往、溝通,與他人共生共滅,這就是人的一種演化選擇出來的天性。無論你是在荒島上,還是獨處,我們其實都是離不開其他人。有一部美國電影叫荒島餘生講的就是一個郵遞公司的高管,由於飛機失事(被)拋棄在一個荒島上,非常的鬱悶、痛苦、憤怒、憂傷,但是由於某種原因把發現了一個排球,那麼就用這個排球畫了一個人臉,每天和它談心、交流、溝通,最後為了救這個排球,差點把自己的命搭了進去,這就是我們人的強烈的社會需求所表現出來這種極端狀態,這是個真人真事。

在某種意義上講,我們與世界上的任何人其實都比我們想像的要接近。著名心理學家米爾格曼(Milgram)提出一個六度分離理論,他就認為我們任何人與世界上其他任何陌生人中間最多只隔了5個人,如果你要帶一個口信給那位陌生人,只要通過最多5個人,我們就可以達到這種口信的傳遞,這就是六度分離理論。他指的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的巨大和遙不可及,因為人絕對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產物,人絕對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動物,人永遠是需要與其他人在一起,這就是社會心理學為什麼重要的原因。

牛津大學的人類學院鄧巴(Dunbar)就提出了一個神奇的150概念,他根據動物的大腦皮質和人的大腦皮質做出推算,發現動物需要的夥伴的數目和人需要的夥伴數目,其實可以有一種對應的對比的關係。人由於我們大腦皮質的高度的發達,我們需要將近150個人作為我們親密的朋友,這就是神奇的150。古代的羅馬軍隊一個戰略的方陣就是150人,歐洲的村莊如果達到150個人的這個標準就要分離成不同的組織,我們的小企業它的極限人數就是150,所有這些都指出,我們人可以維持的有效社會關係其實比動物要多非常之多。

社會心理學是如此重要的學科,因此它也是心理學家關心的問題,那麼社會心理學奠基人就是著名心理學家克特.魯溫(KurtLewin),因為他第一次將試驗心理學的方法和社會心理學的理論結合在一起,創立了美國的社會心理學流派。魯溫有非常多的弟子,其中一位弟子叫費思汀格(Festinger)是斯坦福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他的著名的試驗研究認知失調研究,奠定了他在社會心理學的領軍地位,費思汀格的一個學生,就是著名心理學家沙赫特(Schachter),他是情緒的沙赫特理論的奠基者,沙赫特的一個學生就是我的導師理查爾.尼斯本特,他也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心理學家,彭老師是這些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大師的弟子,因此有人開玩笑我們這個社會心理學流派,應該是世界社會心理學的名門正派,這是我的家譜,大家和我一起學習社會心理學,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皈依到社會心理學的正派。

那麼正派的社會心理學對人和社會的認識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的社會心理學強調情境的決定作用。因為我們發現人的行為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環境和情境的影響,如何預測一個人的行為,從他的特質能不能預測,從其他的因素能不能預測,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其實對人的行為的最佳的預測,就是他的社會的情境和環境。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柏森(DanielBatson)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他讓一個人躺在教室的門口,顯然需要其他人的幫助,再看一看有多少人真的停下腳步來幫助這個需要幫助的人。心理學家發現在很多情況下,個人的特性不能夠預測這些過路路人的行為,無論他是神學院的學生、商學院的學生、心理學的學生表現的差異更多受到環境的影響、情境的影響,這個人穿著,這個人的的打扮,是不是正派是不是乾淨,絕對影響到其他人的行為,他是不是在酗酒,他是不是真的很痛苦,也會影響到過路人的行為。還有上班的時間,教室上課的時間,都會對人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所有這一切都是外在的情境、外在的變數對人行為的影響。內在的人格特性、內在的心理的需求,對人的行為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都有一定的閾限,所以社會心理學家認為特質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可能不如環境對人的行為影響要大。

當然人類的行為不完全是由特質所決定,也不可能完全是由環境所決定,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就認為,人類的行為更多的是環境和特質交互作用的產物,這種交互作用決定了人的行為、表現的規律、方式和進程。

二、社會認知

社會心理學家關注社會認知,什麼是社會認知。

對自己和他人行為的原因的分析曾經是社會心理學最關注的問題之一,這個領域有很多有趣的一些研究,著名心理學家海德爾是第一個系統的研究人是如何去分析理解判斷自己和他人行為的,這樣的研究在心理學上叫做歸因的研究,也就是我們對行為的原因、進行歸納、總結、判斷、給予,那麼人在進行歸因的時候有些什麼樣的特點,海德爾發現我們對人類自己和他人行為的歸因,主要是在三個維度上進行。

一個就是這個行為是由內在的原因引起的,還是由外在的原因引起,內在的原因當然談的是個人內在的一些特性特質要素的影響,外在的原因更多是關注外在情境、外在環境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我們在解釋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的時候。還有關注這些行為它是一種穩定的,還是一種不穩定的原因,穩定的原因是長期的持續的不間斷的影響,不穩定的原因它是短暫的片面的局部性的影響。我們對人和行為的原因分析還包括它是不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影響我們行為的原因,它是可以控制的,我們自己的慾望,我們自己的需求是可以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原因,天災人禍 他人的錯誤,很多情況下我們是難以控制。

所以海德爾認為,人有一種分析理解自己和他人行為原因的傾向,因為我們有強烈的控制外在世界的動機和需求。我們特別希望外在的世界和我們的理解是一致的,如果出現不一致,我們就會很焦慮很難受,這就是海德爾的歸因理論它的基本的要素。他曾經做過一些有趣的研究,就發現這些給人看一些由計算機生成的幾何圖形,這些圖形是隨機的呈現,沒有什麼特定的規律和意義,我們的人都要給出非常豐富多彩的描述和回答,我們一定要去分析它為什麼這樣做,其實所有這些幾何圖形的運動都是隨機造成的。人確實是一個愛分析自己和他人行為原因的一種動物。

對自己和他人行為的原因分析,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理論叫做對應推理理論,是由著名心理學家叫瓊斯和戴維斯提出來。

他們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研究,要美國的大學生讀一篇支持古巴前總統卡斯特羅的文章,然後公開的念這樣的文章,或者讓另一組大學生念一遍反對古巴總統卡斯特羅的文章,讓其他人判斷這兩組人到底誰支持卡斯特羅,誰反對卡斯特羅,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樣的安排,是老師有意的隨機的安排,不過所有的被試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都是根據這些人的行為來推斷他的特質,那些被迫讀了一些支持卡斯特羅文章的人,往往被其他人認為他們有強烈的支持卡斯特羅的傾向,那些被迫去念了一些反對卡斯特羅的文章的人,往往被人認為他們有強烈的反對卡斯特羅的傾向,這是對應推理理論一種實證的證據。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這樣的對應推理理論,一個明星演了一個正面人物,我們就認為他具有這個正面人物的特性,一個演員如果演了一些負面人物,我們就往往認為他有這些負面角色的一些特性,這是通過人的行為簡單的推論他具有什麼樣的特性和特質。很多明星崇拜其實就是受到這些明星所扮演的角色的影響,忘掉了這些明星,其實他只是扮演這種角色,他自己的心理特性、人格特點,可能跟角色完全不一樣。

歸因的研究還有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理論叫做三維歸因理論,是著名心理學家凱利(HaroldKelley)提出來的,他認為如果我們真的要分析一個人的行為的原因,一定要考慮三個很重要的因素,一個叫做共同性,也就是說這個人的行為和其他人的行為是不是一樣的,如果這個人的行為和其他人行為一模一樣,這不能說明這個人有這樣一些行為的特性,或者說這種行為的原因是由這個人自己造成,更多的情況下應該是有其他的環境因素造成。另外一種叫做獨特性,也就是說這種獨特的情境和行為是不是造成大家一樣的反應,如果這種情境的行為造成一樣的反應,這就說明這種情境決定了這個人的行為,而不是受到個人特性的影響。第三個要素就是行為的一致性,也就是說這個人是不是在所有情境下,都表現出同樣的行為,如果他表現出同樣的行為,肯定是他個人的原因,而不是環境的原因.

凱利的三維歸因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準確的分析判斷人類行為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在酒吧里,如果你見到一個人在流淚,如果大家都在流淚,顯然這就不是他個人的原因,而是環境的原因,那麼這個酒吧如果是所有人都會流淚的地方,顯然也是環境的原因而不是個人原因,如果這個人每次到酒吧都會出現流淚,那顯然是這個人原因而不是環境的原因,這就是三維歸因理論能夠幫助我們全方面的分析一個人的行為的真正原因。

但是心理學家發現我們人有一種基本的傾向性,就是容易忽視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我們通常過分的誇大了個人原因而忽視了環境原因,這就是著名心理學家裡若斯(LeeRoss)提出來的基本歸因誤差理論。里若斯寫了一篇非常有影響的博士論文,因為他發現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往往容易忽視人類的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們看演員容易忽視他的角色的影響,我們看一個人的表現,我們往往關注這個人給予我們呈現的行為,而容易忽視這種行為後面決定的因素,當一個人說他今天要遲到的時候,我們容易把這個原因歸成他個人原因,而容易忘掉是不是還有其他的一些客觀的外在的因素。

這種基本歸因誤差的造成有(三)個很重要的原因,一個是個人的觀察的角度不一樣,我們對人類行為的分析原因不一樣,自己遲到我們往往容易看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作用,所以個人遲到通常是環境的原因堵車下雨客觀因素造成。如果是看其他人遲到,我們往往容易關注這個人內在的特性,去找他個人的原因,這種觀察的角度不同,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發現如果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一個人的行為,我們就會得出不同的原因分析。

下面請看這個試驗

六名真正被試

基本歸因誤差還受到時間長短的影響。在短期情況下我們通常容易做出個人原因的分析,但是如果我們有比較長的時間去分析、判斷、了解這個人的行為,可能我們更容易看到環境和背景的影響.

基本歸因誤差的造成還受到這個人對象差異的影響,如果是我們自己內部的人做了一件事情,我們往往容易去分析個人的原因,但是如果是外團體的成員做了一件事情,我們往往容易找外團體一些原因,這種差異使得我們經常產生一些刻板印象的分析和判斷。

基本歸因誤差還有一些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我的研究發現我們東方人容易去談外在環境的影響,而西方人容易去談個人原因的影響.

1991年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叫盧剛,不知道什麼原因開槍打死了導師,他們的校長,還有他的中國同學,最後自己飲彈自盡,這樣一件悲劇我們就發現東西方的媒體,東西方的人東西方的學生,對這件事情的判斷就非常的不一樣,我們東方的被試容易想美國的文化、槍支的泛濫、個人與導師的關係是他行為很重要的原因。而西方的人容易判斷個人的因素、個人的悲劇、個人的經歷造成了這樣的文化差異,這就是著名的盧剛試驗。

三、態度

社會認知關注的一個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我們人類的態度。態度是指我們對人和事物的一種基本信念、基本的感受和行動的傾向。我們做一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受到態度的影響。

那麼這種態度如何影響到我們的行為,心理學家提出來態度對行為的影響通過兩種路徑來實現,一種叫做中央路徑,它是我們自己的證據、判斷、意識、理性,對於我們行為的影響。一種叫做邊緣路徑,它是通過我們感受、感覺、心情來影響到我們的行為,但是也有很多研究發現,我們的態度不一定通過行為完全來體現出來,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行為反而可能影響到我們的態度.

那麼行為如何影響態度,一個特別生動的例子就叫做登門檻效應。心理學家意外的發現,一個推銷員只要是能夠邁進顧客的家中,進了他的門檻,這個行動本身就會下意識改變顧客自己的身心反應和對這種事情的認識,原來他不一定想買這樣的東西,但是如果這個人能夠邁進自己的家,我們就意外覺得,這就表明我們自己有買這種事物的傾向。登門檻效應說的就是行為對我們態度的一種影響。

行為影響態度還可以通過我們的角色扮演來實現,扮演某種角色,往往也會讓我們的態度發生變化。著名心理學家津巴多就做了一個著名的斯坦福監獄測驗,就是讓普通的斯坦福大學的學生,隨機分配他們去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人扮演囚犯的角色,有的人扮演看守的角色,這種隨機分配的安排居然能夠導致這兩組人表現出巨大的行為差異。這種看守就會表現出虐待囚犯的傾向,這就是著名的路西法效應。

行為對於我們態度的影響,還可以由一個著名的試驗來說明,這就是認知失調試驗,很多年之前費思汀格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就是讓斯坦福的大學生去做一件非常沒有意思的事情,然後去跟別人解釋說服人家來參加這個試驗,他把來做試驗的學生分成三組,一組學生得到10塊錢來做這件不太光彩的事情,有的學生得了1塊錢來做這種不太光彩的事情,他就意外的發現那些只得了一塊錢的同學往往會改變自己對這件無聊事情的判斷,雖然他自己覺得很無聊,但是他不能夠解釋為什麼我會對其他人說這件事情有意義,因為我只拿了一塊錢,而那些拿了10塊錢的同學做了這件無聊事情的時候,他會很容忍自己的不舒服,因為他做這樣認知不協調的事情是有金錢的補償作用。所以人類的行為絕對對我們的態度會有很大的影響。

四、群體

社會心理學的另外一個有趣的領域就是社會影響,指的是我們如何通過各種方式來達到別人行為改變的效果,這種影響可以來自於群體的影響,也可以來自於個體的影響。社會心理學更多的關注群體對我們的影響,但是什麼是群體,群體是有共同目的的一種集合。

很多情況下人待在一起不一定代表他們是群體,大家都在等車,雖然我們都在同一個地方都在等車,但是如果我們目的不一樣的話,我們很難形成一種群體的意識,但是如果我們都在看球,我們都在上學,我們都在聽講座,這就是有共同目的的群體,我們就把他叫做真實的群體。

群體對於我們有什麼意義呢,群體對我們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確認我們的身份,讓我們知道我們具有什麼樣的社會特性,讓我們中國人介紹自己,經常我們得用群體來介紹自己,我是單位的一員,我是孩子的父母,這就是通過其他人來定義我們自己的身份。群體也是一種社會的認同,表示我們對某一種群體的追隨歸納,讓我們都意識到自己屬於清華大學的學生,這就是一種群體的社會認同。這種認同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

群體的影響通過什麼方式體現出來,心理學家發現群體的影響可以由多種形式體現出來,有的時候是對我們行為的一種促進,也就是他人的存在會讓我們做的更有效、更積極、更快一些。社會心理學的第一個試驗就是由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特普勒(Triplett)他做的一個經典研究來完成的,他想觀察一下其他人的存在會不會對我們的工作效率有正面的促進作用,一個的研究就是讓人去繞魚線竿子,他就發現如果人多的時候我們繞的比較快一些,人少的時候我們繞的比較慢一些,他把這叫做社會促進的效應。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這種社會促進的效應。如果在跑步觀察的人越多我們跑的越積極越主動,沒有人在場我們就會慢條斯理的鍛煉身體。

群體不會總對是我們產生社會促進的作用,有的時候會產生社會懈怠。社會懈怠最經典例子,就是我們中國人知道的一個和尚有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有三個和尚的存在,我們互相之間就會產生依賴,就會產生懈怠,就沒有工作的積極性,

那麼什麼時候群體讓我們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什麼時候群體讓我們變得更加的懈怠,心理學家發現群體的懈怠和促進其實就是硬幣的兩個方面,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有沒有評價,如果有評價,我們容易變得促進,如果沒有評價,我們容易變得懈怠。

群體對我們影響不光體現在我們行動上,更重要的還會體現在我們的思維上。這種群體的影響,有一個心理學概念叫團體動力,指的是群體對於我們的行為的一種決定性的影響作用。團體動力研究最經典一個案例,就是風險遷移試驗。很多年之前麻省理工學院一位學生叫做斯通(Stoner),他就在做他自己的畢業論文時發現,團體如果互相之間有很多的討論、分析、交流,有的時候就會出現風險遷移的現象.

比如說請看下面這個案例,然後做出你的判斷,你認為海倫是不是應該寫這本小說,她應該有多大的勝算的時候才應該寫這樣的小說.

斯通發現如果我們討論的越多,討論的越激烈,我們的觀點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往往是往更加冒險的方向去進行,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分的勝算,我們就應該鼓勵海倫做這樣的事情,這就是著名的風險遷移試驗。但是也有心理學家發現,如果我們把故事的情況稍微發生一些變化,人們的判斷討論的結果就會有另外一種局面。下面請看另外一個案例。

你認為他應該在多大勝算的情況下,去做這樣的事情。研究發現討論往往讓人變得更加的謹慎,這就是著名的團體極化現象。團體極化指的是由於團體之間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我們的觀點其實是可以往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往更偏激的方向發展,也可以往更加謹慎的方向發展,關鍵在於起始的平均的意識是什麼,如果偏向於偏激的風險的方向,那麼討論的結果一定是往冒險的方向進行,如果偏向于謹慎小心的方向,那麼討論的結果是往謹慎小心的方向去偏移,所以這叫做團體極化效應

也有人提出來偏激共振現象,其實只是團體風險遷移效應的一種直觀的表達。群體對我們的影響還體現在一種群體思維傾向,越是團結一致互相認同,有權威、互相保護的團體,他們之間就很容易出現群體思維的傾向,群體思維就如下幾個特點。

群體思維往往會妨礙我們的決策,讓我們犯一些簡單性的錯誤,所以如何避免群體思維是社會心理學在應用中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

五、從眾

群體對我們的影響,有的時候會讓我們做一些自己不太願意做的事情,這個叫做從眾行為。從眾不是簡單的指我們和大家行為一樣就是從眾,從眾指的是我們做自己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做的事情,僅僅是因為有其他人的存在。在紅燈面前大家都停下來這個不是從眾,但是在綠燈面前別人都不走,你自己也不不走,這個叫做從眾。因為你其實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僅僅是因為其他人的行為不一樣,我們改變了我們自己的行為,這就是從眾。

從眾產生的原因有兩種,一種叫做信息性從眾,就是我們通過他人的行為來了解事實的真相、原因、收集信息。很多情況下我們對外在世界沒有足夠的自信,沒有足夠的知識,沒有足夠的了解,他人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些信息,了解這些知識,了解外在的世界。

信息性從眾有一個著名的試驗叫做謝里夫試驗,他就說明,人在很多情況下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來確定自己的認識和判斷。

從眾行為產生的另外一個原因叫做規範性從眾,也就是由於其他人的行為形成了一種壓力,讓我們不得不順從這樣的壓力,做出自己不太願意做的行為。

有一個著名的試驗驗證了規範性從眾的存在,就是阿希試驗。下面請看阿希試驗。

影響從眾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心理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以下因素會影響到我們人類的從眾行為,第一團體的大小,當團體足夠大的時候,我們人類會出現從眾的行為,但是如果只有一兩個人的話,這種從眾行為的壓力相對而言就比較小。第二個影響從眾行為的要素就是團體的重要性,如果其他人對於我們來講非常重要,是我們的同學,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的上下級,那麼我們的行為就一定會受到他們的影響,如果這個團體是隨機組成的其他人,那麼對我們來講就沒有那麼大的重要性,我們從眾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從眾還會受到是否有同盟軍、戰友、同志的影響。在做這樣試驗的時候,如果有一個人他的行為和我們是相同的和大多人是不一樣的,僅僅有一個和我們有共同認識和判斷的同盟軍,我們的從眾壓力就會小非常之多。

從眾其實還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東方文化強調集體主義的行為傾向,所以我們從眾的表現相對而言就比較多一些,西方文化比較強調個人主義的行為傾向性,所以他們的從眾壓力相對而言就比較小。

從眾對我們的行為有如此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其實要時時刻刻反省,我們的行為是不是受到了其他人的不必要的影響,讓我們做了一些自己心不甘情不願的事情.

他人對我們行為的影響還有一個非常負面的傾向,就是我們的服從。有的時候由於權威人士的存在,我們會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甚至會做一些對其他人有傷害的事情,這就是服從它的心理的效應。

著名心理學家米爾格曼(Milgram)曾經做了一個著名的心理學試驗,表明服從對於我們人類的行為有多麼大的影響。他把中產階級的美國人請到心理學的實驗室,讓他們教別人一些單詞,但是採用的就是懲罰的方法,如果這個學生不能夠正確的回答學習的問題,那麼這個參加試驗的主試就需要給這個學生一定的電擊懲罰。他想看一看在明明知道這樣的電擊有負面的影響,甚至會傷害其他人生命的時候,人是不是會盲從主試的要求而對他人進行傷害,這就是著名的米爾格曼電擊試驗。

我們為什麼會服從權威的要求呢,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可能遵守了一些錯誤的社會規範,我們沒有去判斷我們的權威是不是合法的,是不是有道理的,是不是道德的,這種錯誤的行為規範讓我們去盲從我們的權威,去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有的時候是我們自我的安慰,故意的不承認這種傷害的存在,覺得自己的行為沒有這麼大的影響,沒有這麼大的傷害的作用,這種自我的安慰,也會讓我們去服從權威,去做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

還有的情況下雖然我們沒有選擇的意志,如果我們自己能夠做出選擇,往往我們這種傷害服從的傾向就小,如果我們不能夠自由的做出選擇,我們就會服從這種權威限制,這種權威的指令。

社會心理學家還發現我們與受害者的情感的距離也會影響到我們是不是服從權威去傷害他人,如果我們心理上覺得這個人離我們很近,我們就很難做出傷害他人的行動,但是如果心理上覺得這個人離我們很遠,我們就往往願意服從權威的指令。

同盟軍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影響,只要有一個人他不服從權威的指令去做傷害他人的事情,我們相對而言就能夠增強我們自己獨立自主、獨立行動的意義.

從眾和服從都是群體影響比較負面的形象,我們人很多時候需要和別人在一起,需要建立有效的社會關係,需要群體的存在,但是我們一定要有一種清醒的認識,群體對我們的影響不是總是正面的,有的時候有一些陷阱需要我們去提防。

六、社會關係

社會心理學還關注社會關係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如何看待別人,我們如何去和別人相處。社會心理學關注社會關係,主要是因為我們人要與其他人進行互動,這種互動有善意的互動,也有惡意的互動。善意的互動體現在我們關心他人,支持他人,幫助他人,惡意的互動在於我們經常歧視他人,傷害他人,攻擊他人。

惡意的互動比較常見的就是一種歧視,特別是我們經常有一些對不同人群的一種刻板印象,這是一些負面的消極的印象。

這種歧視和刻板印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經常有一些不平等的社會關係,我們自視社會地位高,我們就會歧視一些社會地位比我們低的人群。有的時候是一種社會化教育的結果,由於我們受到某種歧視性的教育,就會對一種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社會階層和區域產生歧視性的印象。還有些是體制性的作用,由於制度的原因,有些人就會得到重視,有些人就會受到輕視,我們這種重視和輕視的體制性的效應就會造成很多人對特定的群體產生歧視的傾向。

歧視產生的另外一個個人的原因是我們自己的動機。當我們受到挫折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出現一些替代攻擊的傾向性,這種替代攻擊使得我們要找一個團體來發泄我們自己的仇恨和挫折感。

這種歧視有的時候是由於社會認同的需要,因為我們需要認同我們自己的團體,就對我們團體歧視其他團體成員產生一種歧視傾向,因為我們需要把自己看作是有社會地位高的人,就會下意識歧視那些社會地位低的人,還有的時候是因為我們受到了威脅,我們就覺得其他人在搶奪我們的資源,對於我們形成了一種威脅,這個威脅感使得我們也容易產生一些歧視性的行為。

有的時候我們是有一些善意的互動,我們去關心他人,支持他人,幫助他們。那麼什麼情況下我們會出現利他的行為,幫助他人的行為,心理學家認為主要有(二)種原因,一種是親緣性的利他,也就是我們與別人有親緣的關係,容易產生幫助他人的傾向。進化心理學他就認為人是自私的,但是我們對具有自己基因的其他的類群體成員,我們也會產生利他的傾向性,就像我們的父母親往往偏愛一些身體健康的孩子勝過那些軀體有殘疾的孩子,因為我們潛意識裡,覺得這些健康的孩子更容易傳遞我們的基因,更有些心理學家發現,伯伯疼侄子的程度可能有的時候比不上舅舅疼外甥的程度,因為舅舅可以確定外甥一定是自己的親骨肉,這就是親緣利他所造成的行為的一種差異。

第二種情況下,我們也會產生利他行為,叫做互惠利他。社會交換理論發現人其實是一種互相交換的動物,我們替他人做一件好事情,很多情況下別人會回應我們的好意、善意和美意,

為什麼互惠會讓我們更願意幫助別人呢,主要是有三個原因:第一我們知道我們應該遵守一種社會規則,我們在幫助那些曾經幫過我們的人,這是一種回饋,這是一種回報。還有一種互惠讓我們減除不適感,當我們曾經受過其他人幫助時候,我們心裡覺得欠了人家的情,我們希望減輕這樣情債的壓力。還有的時候互惠有一種社會讚許的效應,因為我們社會讚揚那些積極幫助他人的人,所以我們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可。

有沒有真的無私的,純粹的利他行為,不是受到交換的影響,不是受到親緣關係的影響,以前社會科學家不太相信,人類具有這種純粹的無私,但是我們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在很多情況下,可能也會產生純粹的利他行為,不計後果,不計關係,不計報應,就是想幫助一些我們認為應該幫助的人。

心理學家班森(Batson)曾經設計出一個有趣的心理學試驗,就是讓人去觀看一個婦女正在受到痛苦的傷害,你可以代替這個婦女接受其餘剩下的這種電擊的傷害,或者是逃離現場。他發現很多情況下,人其實是願意去代替這個婦女接受後面的痛苦,而不是僅僅就去解除自己的痛苦和難受而逃離現場。這就說明我們人可以有純粹的、無私的、利他的行為。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人容易表現出無私的利他的行為。我們已經發現陽光燦爛心情愉快的時候,我們人容易有這種無私的利他的行為,天氣好的時候,大家願意去幫助別人,天氣不太好的時候,我們可能不太願意幫助別人。

心理學家艾森(Isen)做了一個有趣的心理學試驗,就是在紐約的大街上設了一個電話亭子觀察一下那些打電話的人,如果他們撿了一毛錢打通了這個電話,或者是丟了一毛錢、花了兩毛錢去打通這個電話,他們對他人的困難有沒有幫助的傾向的差異。心理學家發現那些撿了一毛錢心情愉快的人,更願意幫助其他人,那些丟了一毛錢、心情鬱悶的人,不太願意幫助別人,說明人類的心情其實對我們的利他行為也有非常大的一種影響。

甭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具備什麼樣的特性,不管你是基督徒,或者是非基督徒,不管你是神學院的學生,還是心理系的學生,或者是商學院的學生,心情對於我們利他行為的影響,都是要勝於個人特性、職業特性、專業特性的一種影響。

心理學還發現我們如果有其他人存在,幫助他人的可能性就會受到一些影響,這就是著名的旁觀者效應。心理學家丹尼爾.巴特森(DanielBatson)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研究,就是讓人自己在完成心理學的問卷,或者是跟其他人完成心理學的問卷,如果他們同時看到,我們的通氣孔有白煙冒出來,有誰願意挺身而出告訴別人危險的存在,他們發現人越多我們報告警情的精神,反而就會受到限制和影響。旁觀者有的時候會傷害我們幫助其他人的可能性,這能夠解釋為什麼人越多一個受難的人得到幫助的機會反而有可能降低,人越少我們有強烈自我意識和責任感,可能幫助別人可能性而會增強。

這種旁觀者效應可以解釋我們中國社會出現很多令人沮喪的事情,小悅悅事件,校車事件,很多我們認為不道德事情,可能還會有一些旁觀者效應的影響作用。

時間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影響我們行為很重要的概念。當我們特別時間緊迫的時候,幫助他人的可能性就會降低,當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有足夠的知識,我們幫助他人的可能性就會加強。

人口的密度有的時候也對我們的利他行為有很大的影響。人口越多、環境越嘈雜我們幫助他人可能性會降低。對於我們人類的利他行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我們的責任感。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我們幫助他人的可能性就提高不少,如果大家覺得這個事情和自己無關,沒有責任,我們幫助他人的傾向性就會降低。

人類和其他人互動的最極端的行動,就是我們的攻擊行為,他可以通過暴力戰爭、虐待殘害等各種方式進行,為什麼一個人能夠對另外一個人採取如此惡劣的行動,心理學家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人類攻擊的原因,一種心理學理論——替罪羊理論,可以解釋攻擊產生的心理學的原因。他們發現如果人他追求目標的進程受到了阻礙,那麼這種強烈的挫折感,會讓人產生對其他人一種攻擊傾向、攻擊的行為,這就是著名的挫折攻擊假說。

攻擊的存在還有一些生理上的原因,有些特殊的遺傳的特性,會影響到一些人比較容易具備一些攻擊的傾向。

攻擊可能還跟我們的社會文化因素有關係。有研究發現一個具有強烈的攻擊歷史的民族和文化,可能攻擊其他人的可能性要高很多,經常打仗的民族和文化,他們之間的攻擊傾向就要強,一直是強調和平共處的文化,他們的攻擊傾向相對而言就要低很多。

攻擊行為的產生,也可以受到我們自己情緒因素的影響,當對某件事物對某一類團體產生強烈厭惡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產生攻擊的傾向性。榜樣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影響,孩子從小觀察具有攻擊行為的,父母親的行為和熟人的行為,那麼他們的攻擊的傾向就會增強,從小在暴力的視頻遊戲電視的影響下成長的兒童,他們攻擊的傾向也會提高很多。攻擊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人類生物性的反應,但是它更多的是人類社會文化影響的結果。

社會心理學研究人類的社會認知、社會影響和社會關係,是我們心理學非常接近人類社會生活的一個研究領域。著名心理學家彭邁克(MichaelBond)曾經提出,如果心理學是由中國人發明的話,可能它最核心的領域會是社會心理學。所以這是一個領域,我們中國心理學家有條件、也有責任去把它做得更好。


推薦閱讀:

【盤點】除了《嘉年華》還有哪些關注兒童性侵或虐待的影片?
解析《爸爸》走紅原因:節目走心 切中社會熱點
民治社會的內涵與基礎
很受用的社會生存忠告!【75條】 安國-網易博客
停徵「社會撫養費」值得期待

TAG:心理學 | 社會 | 心理 | 社會心理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