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乾貨 | 寶寶怎樣才能好好吃飯
兩三年前,墩兒還沒出生的時候,墩兒媽就看過一篇網上瘋傳的文章,內容概要是:為什麼一個法國媽媽能帶一team寶寶,而中國的一個寶寶需要一個team的人來帶。墩兒媽不僅把那篇文章轉到了「家委會」群,即墩兒爸墩兒媽墩兒姥姥姥爺四個人組成的微信群,後來還順手買了幾本美國媽媽寫的《法國媽媽育兒經》↓↓↓
那篇文章里墩兒媽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給寶寶添加輔食的事。法國媽媽去買現成的罐頭輔食並且從一開始就讓寶寶養成在嬰兒餐椅(high chair)上吃飯的習慣;而中國的媽媽姥姥齊上陣,一個抱著、一個哄著、一個喂飯、一個擦地……每天上演著喂飯大戲。
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到2歲基本和大人一起吃飯,這18個月的時間裡,寶寶飲食習慣的培養雖然不敢說影響寶寶一生,但至少影響三四年。
2歲內的寶寶能否好好吃飯,固然有先天的原因,但是大人在其中的影響要比先天原因大得多。那麼大人怎樣做才能讓寶寶養成好的飲食習慣開心吃飯呢?墩兒媽借用一句話:
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即整體上放寬心,不要計較一時得失,並且時刻充滿信心;而在具體執行的時候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尊重自家寶寶的喜好,並適當引導。
第一階段
准(tún)備(huò)期
1. 必備寶寶餐椅
靠譜的寶寶餐椅少說數百元多則數千元,打折與否價格差距較大,所以墩兒媽建議提前做好功課,趁促銷時入手。寶寶坐得比較好但還沒開始吃飯時,就可以嘗試坐上去玩玩——此時寶寶對坐在一個新地方又是高高的地方充滿好奇和憧憬,通常不會排斥,等到添加輔食的時候水到渠成。
在本公眾號(dunermom)回復關鍵詞「餐椅」,可以獲得墩兒媽對17款熱門餐椅的研究報告;
沒有任何廣告贊助也沒有任何團購,就是墩兒媽自己研究的。
2. 罐頭成品輔食or在家做
從墩兒媽以及墩兒媽周圍(包括香港的和內地的)朋友的經驗來看,全購買罐頭成品輔食的情況不太多。這一點可能是亞洲和歐洲情況不同造成的。注意,不僅是國情不同哦,是洲情都不同!在墩兒媽關注的中國內地、香港地區、新加坡等地,能負擔得起全部用罐頭成品輔食餵養寶寶的家裡基本都有傭人/保姆!那不讓傭人/保姆給寶寶做新鮮輔食還做什麼呢?而絕大多數沒有傭人/保姆幫忙的家庭,要麼就是寶媽賢惠得不要不要的不僅親手做輔食而且輔食都能做出花,要麼就是經濟上也不足以支撐全部以罐頭成品輔食來餵養寶寶:給個數字參考下,進口有機輔食,一包40左右,墩兒一歲的時候如果放開吃一天吃5包不成問題。
所以呢,除非決心非常非常大地要全罐頭餵養,否則還是要做好在家做輔食的準備;並且,即使是為了省錢海淘,也不建議囤太多嬰兒罐頭輔食。
但是墩兒媽絕對沒有鄙視罐頭輔食的意思,相反,墩兒吃了相當多罐頭輔食:例如春節什麼的全家外出吃飯比較多,育兒嫂又不在,實在懶得給墩兒單獨做。墩兒媽就感慨啊,如果真的全給寶寶吃罐頭輔食,那確實省事太多了!
3. 輔食機及勺子等
在本公眾號(dunermom)回復關鍵詞「勺子」,可以獲得墩兒對6大類勺子的試用報告;
在本公眾號(dunermom)回復關鍵詞「輔食機」,可以獲得墩兒媽對各種品類的輔食料理工具的試用報告。
沒有任何廣告贊助也沒有任何團購,就是墩兒媽自己研究的。
第二階段
添加初期
1. 切忌拔苗助長
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母乳餵養的是6個月以後,配方奶或者混合餵養的寶寶請諮詢兒科醫生。無論如何,都不是在親戚朋友鄰居街坊說「這麼大孩子可以加點蛋黃/米湯/果泥/etc」的時候就要開始添加。墩兒媽的閨蜜有頂不住親戚壓力給4個月寶寶吃蛋黃吃到便血的,還有給5個月寶寶吃到上吐下瀉的……聽著都特心疼。
2. 添加什麼輔食?
其實各國說法是有小小不同的,墩兒媽覺得:以所在國家的兒科醫生建議的為準就好,沒必要自作聰明。PS:中國和美國都是建議從加鐵的米粉開始。
在本公眾號(dunermom)回復關鍵詞「米粉」,可以獲得墩兒對14個品牌各種米粉的試吃報告。
沒有任何廣告贊助也沒有任何團購,就是墩兒媽自己研究的。
3. 重在習慣養成
在添加輔食初期應該養成的習慣包括:
將」餐椅」和「吃飯」兩件事聯繫在一起。即,坐在餐椅上就知道要吃飯了;同時,要吃飯時就要坐在餐椅上;
吃飯就是吃飯,不分心。這一點需要大人一起配合,在寶寶吃飯時,大人也盡量坐到餐桌邊用餐,而非在一旁看電視,更不要沒事閑的說學逗唱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將吃飯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時間太長的話,寶寶勢必無法專心。
第三階段
規律輔食餵養期
1. 注意輔食的多樣性
等寶寶魚啊肉啊能添加上、牙齒也長得比較多了的時候,寶爸寶媽就可以放開手腳,盡量多地讓寶寶品嘗不同的食材。這不僅可以保證寶寶獲得均衡的營養,避免挑食,更有助於開發寶寶的味覺,讓寶寶長大後可以更好地享受美食的樂趣。
墩兒媽的一個好友是某世界500強食品類企業中國區的首席調香師,他告訴墩兒媽:人類的五種感覺中,觸覺、聽覺、視覺在幼兒啟蒙階段就很受重視,有各種科學的啟蒙開發方法,而嗅覺、味覺就沒有。但是其實這也是需要啟蒙開發的,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品嘗不同食材天然的味道,也多去聞大自然的各種氣味。例如:吃蘋果之前,可以先聞一聞蘋果的清香;下雨的時候,打開窗去聞一聞雨水的氣息,等等。墩兒媽覺得與其花錢費力培養各種興趣愛好,還不如從小培養成吃貨更實際。
2. 控制零食的攝入
市面上有很多寫著寶寶7個月、10個月就能吃的零食,餅乾啦、酸奶融豆啦,不一而足。墩兒媽專門私下諮詢了兒童營養學專家朋友和兒科醫生朋友(私下諮詢才更有可能說實話,親懂得),結論是:能不吃就不吃。即使是進口的、有機的、貴得不得了的、明星家小孩都吃的……也對寶寶沒什麼好處。
在特殊場景,小零食可以發揮大作用!例如:墩兒生病的時候,需要多喝水但是又不愛喝水,那麼就可以給水裡兌一點果汁;需要長時間坐在汽車座椅上的時候,酸奶融豆可以安撫情緒……但這些作用的前提條件是:平時不給吃零食!如果天天吃零食,關鍵時刻就不管用啦。
3. 科學減少奶量的攝入
有的寶媽一味希望寶寶能多吃猛長,所以奶量不減嫌寶寶吃輔食不夠多。唉,墩兒媽只能勸一句:別難為孩子了……
4. 做輔食不需要米其林廚師
很多新手媽媽擔心自己因為不會做飯而無法勝任給寶寶做輔食。尤其是看到網上很多達人媽媽擺盤拍照的輔食就更加喪失信心。墩兒媽覺得完全沒必要:一沒必要喪失信心,二沒必要擺盤。寶寶的輔食大都以蒸煮為主,又不用放佐料,就算找個米其林三星廚師,用同樣的食材,也做不出什麼花來。至於擺盤,呵呵呵,《舌尖上的中國》裡面的美味有多少是靠擺盤而名揚四方的嗎?並沒有。
在本公眾號(dunermom)回復關鍵詞「輔食」,可以獲得墩兒的日常輔食菜譜,簡單實際可行。
第四階段
向正常餐飲過渡期
1. 是親媽就別怕弄髒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不滿足於飯來張口啦!搶勺子的意願越來越強烈。如果家裡不是揭不開鍋,那麼在這個階段,就大膽讓寶寶去「糟蹋」一些食物吧!當然,寶爸寶媽也要注意一些技巧:例如,不要把一整碗食物都放在寶寶面前等著被打翻。寶寶面前的碗里只放一二勺的量即可。寶寶的這些行為,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在探索世界。在寶寶用餐的過程中,就對一片狼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等吃完了一起收拾就好。
2. 訓練寶寶自己吃飯
用手抓食物絕對是最適合的訓練手部小肌肉發育的方法!——這也是酸奶融豆的賣點之一。不過真為了訓練小肌肉,有很多家裡做的食物都可以呢:煮熟的胡蘿蔔丁、青豆,還有切成小條的蘋果、哈密瓜,更不用說藍莓這種沒核少甜營養高、身材天然適合寶寶小手抓的。
自己用勺子吃飯是寶寶進化到人類的標誌——因為可以使用工具了嘛!墩兒算是用勺子比較早的,之前帶墩兒外出吃飯,總會被其它帶小朋友的家長圍觀。寶寶用勺子無非也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如果實在不想每次用真金白銀的食物來練手,那麼可以試試墩兒媽的方法:
在不吃飯、玩玩具的時候,玩最簡單的過家家,讓寶寶抓勺子,假裝吃飯;
真的用勺子挖食物時,先讓寶寶練慣用勺子給爸爸媽媽喂飯。寶寶自己用勺子吃飯其實可以細分為兩個步驟:先是用勺子把食物挖起來,保持平穩;然後才是用勺子準確地把食物送進自己的嘴裡。第二個步驟其實是需要嘴和手配合的。那麼用勺子給爸爸媽媽喂飯,練習的就是第一個分解步驟。墩兒媽迄今還保留著剛剛一歲的墩兒給墩兒媽喂水果的視頻,墩兒和墩兒媽都開心得不得了。
第五階段
Terrible 2前的叛逆期
1. 為什麼突然不好好吃飯了?
都不一定要等到Terrible 2,在添加輔食以後的任何一個階段,寶寶都可能出現突然不好好吃飯的情況。然後寶媽就會如臨大敵甚至懷疑人生:是不是食物沒有味道所以寶寶不愛吃?是不是寶寶生病了所以沒有胃口?是不是餐椅不舒服……然後四處打聽交流。好在寶寶不好好吃飯這個狀態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然後寶寶就恢復了食慾,獨留寶媽一臉懵逼。
墩兒媽也經歷過,後來就想開了:墩兒媽自己也會有時候莫名沒有食慾不想吃飯,人之常情嘛,寶寶就不想吃飯了,少吃幾口,這是寶寶的自由!如果一定要給出一個理由,那就是兩個字:
不
餓
如果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那麼就請問問自己:是不是給寶寶零食吃多了?兩頓正餐之間的水果是不是給太多了?是不是寶寶活動量不夠?……
記得育兒嫂剛離開那陣,墩兒姥爺為了表達親姥爺的愛就把每天上午的半根香蕉變成了一整根香蕉,導致墩兒連續三四天都不好好吃午飯。後來墩兒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說了好幾次,墩兒姥爺才醒悟過來。
2. 調整心理預期
上周媽媽群里又瘋傳一個視頻,內容是一歲半的小胖妞自己吃飯。姑且不說那姑娘胖成那樣將來可怎麼辦,也不說那視頻是否經過快進處理,只說寶媽們對「別人家孩子」的羨慕之情,墩兒媽就很是擔憂:現在不過是看別人家孩子吃得多就如此羨慕,將來豈不是要天天讓自己家寶寶「看看別人家孩子」?
墩兒媽向很多閨蜜推薦過一本書,德國的《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
非常便宜的平裝書,原本不厚,內容還略顯啰嗦。但最核心的中心思想對墩兒媽影響最大也是墩兒媽最認同的:
每個孩子都能餵飽自己
父母只是負責決定什麼食物可以上桌
書中寫道幾乎每一個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寶寶「吃得太少了!」但實際上寶寶只要生長曲線正常,父母就完全不用擔心。而且成年後的身高在相當大程度上都由基因決定,和兒時吃多吃少的關係微乎其微。
最後,墩兒媽祝願所有粉絲家裡都能培養出一個有品位的小吃貨!嘿嘿。
推薦閱讀:
※幾道常見的家常下酒菜,大家都說好吃!
※吃膩了大魚大肉,比葷菜還好吃的十道素菜,不妨試試哦!
※珍珠糯米丸子簡單做法,比外面賣的好吃多了,大人小孩都愛吃
※五花肉不要再紅燒了,教你這樣做,好吃還不膩!
※酸豆角這樣做,既開胃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