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孔子 【貓眼看人】
07-05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孔子 侯工A 於 2016/12/19 0:42:35 發布在 凱迪社區 > 貓眼看人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孔子侯工/文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8年4月11日),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一直被稱為聖人,教育家,思想家,倫理學家。然而,經過批林批孔運動以後,孔子的形像竟然一落千丈:他的塑像被砸爛,他的墳墓被挖開,他的思想被反覆批判,什麼狗屎污水都往他頭上倒。直到今天,究竟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還是沒有定論,不少人還在想通過反孔出名(例如黎烏鴉),因此,將一個真實的孔子告訴大家,很有必要。孔子的祖上是宋國的貴族。有流傳說他是野來的,其實是訛傳——孔子父親叔梁紇六十六歲娶20歲的顏征為妾,因兩人年齡相差懸殊,為婚與禮不合,不能迎娶家中,夫妻只好在尼山居住並且懷孕,生下孔子,故被誤傳為「野合」。孔子3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後與母親相依為命,艱難度日,嘗盡世態炎涼,因此學會了干各種粗重活——什麼耕種啊,放牧啊,抬抬擔擔的,全能駕輕就熟,對勞苦大眾的苦難生活深有體會,同時對當時普遍的苛政暴政也恨之入骨,並因此立下了志向,將來有朝一日要推廣仁政,普濟蒼生。17歲那年母親也離他而去,孔子的貴族身份也越發被人漠視。這一年,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因此孔子對等級制更加深惡痛絕。現在有人將鼓吹等級制的屎盤子扣在孔子頭上,實在是張冠李戴。孔子19歲迎娶了宋國人丌官氏之女為妻,20歲生兒子,魯昭公曾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故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是年孔子開始被任命為管理倉庫的小官。21歲孔子改任職乘田官,管理畜牧。由於孔子勤奮上進,到30歲時,已有所成就,並且有了名氣。這一年,齊景公與晏嬰來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魯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王要像個君王樣子,臣下要像個臣下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樣子,兒子要像個兒子樣子。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犯是冒犯,是造反,也就是君不像君,老百姓就要監督他,指出他的錯誤,他如不改正,天下就會起義造反。臣不像臣就要受法律制裁。父不像父就會教壞子女。子不像子就不會孝順父母。這就是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內容是倫理而非等級。倫理是指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處理這些關係的規則。如:「天地君親師」為五天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為五人倫;忠、孝、悌、忍、信為處理人倫的規則。從學術角度來看,人們往往把倫理看作是對道德標準的尋求。如果社會倫理被破壞,那麼社會道德就會淪喪。如今這個做人沒有底線的互相加害的社會,就是違背了孔子倫理學的結果,也就是全國全民瘋狂批孔種下的毒根,100年也難以清除。倫理學體現了孔子對從政者執政的最低要求。孔子的倫理學得到了齊景公的賞識。孔子對從政者最高的要求是仁政。他在齊國欣賞了《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韶》是舜帝時代的音樂,孔子認為舜帝以至誠孝心感化天下,乃是「仁政」、「德治」的最高典範,所以他評論代表舜帝政治教化的《韶》樂:表現的不但是音樂形式上的圓滿美感,而且包含了道德人格素養上的追求卓越臻於至善,稱之為盡善盡美。《武》是周武王時代的音樂,孔子認為周武王雖然師出有名,推翻商紂王的暴政,救民於倒懸,但是畢竟動用了武力,造成人命的傷亡。從人道(即仁道)的立場來說,是不夠圓滿的。所以他評論代表武王政治教化的《武》樂——雖然在音樂的美感方面可以說是圓滿的,但是從道德人格方面來看卻沒有到達至善的境界,是盡美而未盡善。孔子理想中的政治是「非暴力」的,也就是人必須存有惻隱之心,執政者必須首先保障人性和人權,這就是仁政的具體內容。就這一點看,孔子的觀點是超越時代的,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也就是今天的普世價值。然而,孔子的仁政並不是無原則的和稀泥。公元前536年(鄭簡公三十年)三月,鄭國執政子產命令把鄭國的法律條文鑄到鼎上,公佈於眾,令國民周知這是國家常用的法律,這也是子產對他從公元前543年以來所進行的諸項改革的總結,因為他的改革涉及諸多方面,例如對鄭國的城邑與農村加強治理,要求君臣上下都盡職盡責,對田野農舍重新規劃和改造,並確定賦稅數額。對於卿大夫忠謹儉約者獎勵提拔,而對玩忽職守、奢侈腐化者則撤職查辦等等。經過三年,子產的改革給人們帶來了大大超過改革以前的實惠。孔子肯定了子產的政績,說:「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有人一味指責子產不該公布法律而放棄「禮」的說教,對這種頑固守舊、盛氣凌人的做法,子產不客氣地回答說「吾以救世也」。事實上,到子產於公元前522年(鄭定公八年)去世,鄭國一直治理得很好,周旋於晉楚兩霸之間,處置得宜,維護了鄭國的利益和尊嚴。孔子聽到子產死,流著眼淚說:「古之遺愛也。」稱讚子產的仁愛,有古人的遺風。說明孔子的仁政也是主張改革和法治的。魯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隱而修著《詩》、《書》、《禮》、《樂》,眾多弟子跟著孔子走遍各國,向各國宣傳施仁政。然而,施仁政就要統治者降低對民眾的壓迫和剝削,勢必減少其收入,因而受到各國國君的抵制,他們寧願繼續堅持原來的暴政而不顧民眾生死。孔子因而到處碰壁,心力交瘁。魯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回到了魯國,並升為魯國大司寇,掌管司法。當時有個少正卯,身為國家官員,卻在家裡聚眾成群,鼓吹邪說,煽動暴力,嘩眾取寵,實為小人中的雄傑,觸犯了刑法,所以非殺不可。孔子上任七日,秉公執法,殺了少正卯,遂使魯國大治。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云:「(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後有人以此詆毀孔子,說他這樣做是反仁政——仁政不是不要法律,對於違反法律的亂政首惡者,是必須嚴懲的。孔子當時是執法者,按照法律程序殺了少正卯,是依法辦事,無可厚非。另有一說,南宋朱熹認為,孔子並沒有殺少正卯。此說一出,許多學者亦表示贊同。其主要理由是:一,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為信。成書早於《荀子》的《左傳》、《國語》、《論語》、《孟子》等,都沒有提到這件事,而且《左傳》、《國語》往往對孔子有所誣罔,也不提此事,可見歷史上沒有孔子誅殺少正卯的事。二,孔子代行宰相職務才七天,以一個大夫的身份去殺掉另一個大夫,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三,孔子提倡仁,堅決反對輕易殺人,當魯大夫提出「殺無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時,孔子表示反對。殺少正卯一事,與孔子的一貫思想不相吻合。至於歷史真相如何,還待學者繼續探尋。 孔子曾向老子學道,後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他本人沒有一篇著作。他從事教育工作,主張有教無類,這是他反對等級論的體現。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弟子的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後世統治者為了掩人耳目,將孔子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在客觀上肯定了部分儒家思想,因而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為儒教始祖,這些都是孔子生前料想不到的。孔子思想絕對沒有盲目維護君主統治的本意。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跟孔子沒有一毛錢的關係。為了迎合漢武帝的獨裁統治,董仲舒把孔子的君臣倫理學變成了「王道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董仲舒這種做法,顯然是仿效法家韓非的「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所以他的核心思想是法家而非儒家。孔子說:「不居住在動亂的國家」,以免生命受到威脅(「亂邦不居」)是「遷居自由」之意,並不是一味地死守「禮」。《論語》出現了一百多次孔子的道德標準——「仁」。孔子是「從不將『仁』輕許」給誰的。他對學生雍也、子路、冉有、公西華,都以「不知其仁」來評論。然而對管仲卻大加讚許,這是因為「桓公九合諸候,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憲問》)齊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並主持和平盟會,沒有使用武力,是因為管仲輔佐,天下才有長期較為安定的局面。可見,誰能保護絶大多數民眾的生命,使天下長治久安,誰就稱得上「仁」,還有上面提到的子產以法治國,也被孔子稱為仁。可見,孔子的仁政是從「民為貴」著眼的。孔子認為:一個人能夠給民眾實行好政策而帶來各種好處,「何止是仁道,那肯定是聖德啊!」(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論語·雍也》)孔子「一以貫之」的道,不是「忠恕而已矣!」,也不是「禮」,而是「仁」,仁才是孔子的道德標準,而「民為貴」則是仁的最高體現。這裡的民是無等級的全民。孔子的「克己復禮為仁」應該理解為:「克己復禮」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和邪念而完全走上正念,然後到達禮的境界才叫作仁。禮不是敬禮的禮,而是指要隨時隨地很莊嚴,很誠敬。這個「敬」也不是敬禮的敬,而是內心上對自己的慎重,經常保持克己的自我誠敬的狀態。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博愛精神。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是對民眾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其實,"皇權、父權、夫權至上的封建禮教",並非源於孔子。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所謂做大臣乾的事,是用正道來事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就不幹!」(「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論語·先進》)。孔子在《禮記·禮運》里講的是「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檀弓》 記載孔子的孫兒"子思之母死於衛……", 有註解道:「子思,孔子孫,伯魚之子。伯魚卒,其妻嫁於衛。」孔子不會讓兒媳忠於亡夫而守活寡,可見孔子並非封建衛道士。有人認為,孔子的仁政本質就是要維護尊卑有序的等級秩序,而且維護這個等級秩序,暴政是不可或缺的手段。——這實質上是肆意歪曲仁政。仁政本身就是弱化等級制。孔子說:「苛政猛於虎也。」苛政就是當時各國政府實施的暴政,是比老虎還要厲害的,也就是說,暴政是拉大等級的根源。孔子的仁政其實就是抑制暴政的,提倡由政府保護人權。如果擯棄孔子的仁政,就是放縱政府施暴政。有人以為,為人民服務就是仁政。其實,仁政是不分階級的博愛,而為人民服務是分階級的,對非人民,如地富反壞右,不但不服務,反而要鬥爭,難道這是仁政嗎?孔子到處遊說,希望各國君主施仁政,為什麼不受歡迎?就是因為各個統治者要行暴政而反仁政。施仁政還是暴政,是真尊孔還是假尊孔的試金石。有些人是口頭上尊孔,實際上反孔,如歷代帝王,他們口頭上尊孔,但是實際上施暴政,那麼就是假尊孔真反孔,典型代表是漢武帝等。有的是造反時反孔,當皇帝後口頭上尊孔,行動上實行暴政,他們也是假尊孔,如劉邦和朱元璋等,有的是一貫反孔,那是因為他們施暴政是明目張胆不加掩飾的,如古今兩個秦始皇。所以我們不能以多數帝王口頭上尊孔就否定孔子的學說,並且要釐清哪些是後人強加在孔子頭上栽贓的?如等級制,封建禮教,愚民政策,禁錮思想等等,這些都是批林批孔時潑給孔子的污水,可憐黎烏鴉還在天天咶噪不止,就像患了強迫症。實際上他就拾了耄的口水,調門雖高,產量雖大,但空洞無物,猶如一個老怪物在自言自語。有人將春秋時期成書的《禮記》里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張冠李戴地套在孔子頭上,誣指孔子有等級思想。先不說這是想誣衊孔子,其實他們根本就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首先,從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是重視,「下」是鄙視解,所以這句話,應為「禮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意思是說,施禮的時候,不要看不起普通百姓,作刑罰的時候,不要避諱當大官的。《論語》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與「下」也作重視輕視解。這句話是倒裝句,可以寫成:「不移惟上智下愚」,意思是說:「不能一成不變地只重視聰明人而輕視愚笨的人。」所以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第十五)——對每一個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沒有貧富貴賤等區別,也沒有重視聰明輕視愚笨的心態,注重培養他們的是德行。 至於學界爭議未絶,至今人云亦云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應斷句為「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意思是當執政者認為老百姓的道德、行為符合規範要求時,就使他們自由,不要管他。如果老百姓的道德、行為不符合規範的要求時,就要告訴他們,引導他們——這就不是愚民的意思而是教化民眾了。細想一下,孔子是個教育家,對學生尚能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對百姓怎麼可能愚民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真實人生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真實內幕:三大理由不打不行
※男人出軌的五大真實心理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陳景潤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十三太保,其中一人堪比演義中的李元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