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哲學與生活相關的問題
摘要:哲學作為一門學科,它是以特有的概念、範疇為思想構件,以邏輯論證的方式論證關於世界觀、認識論和人生觀等方面的思想體系。專門研究哲學問題的哲學,是哲學家的哲學,它有自己確定的對象和邊界。但哲學作為人類的智慧是沒有邊界的,智慧的應用是不受限制的。研究哲學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專門研究哲學中的問題,在純邏輯範圍內進行抽象思辨;另一種是面對生活,思考生活中的哲學問題,著重哲學智慧的運用。我們要從生活之樹上摘取哲學智慧之果,又用智慧來觀察生活。既要學哲學,又要用哲學。
作者簡介:陳先達,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
哲學是大家族。自古以來,並不存在統一的唯一的哲學。哲學包括各種體系、各種學派。對人類思想做出貢獻的哲學,都會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為人類提供智慧。因為人與自然關係、人與社會關係、人與自我關係是人類都會面對的共同問題,因而作為處理這些關係總結的哲學智慧,會有相通之處。只是語言不同、風格不同,表達方式不同。這樣, 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既可以在古希臘哲人發現「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又能在《論語》中讀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既能在希臘哲人讀到泰勒斯的「水是萬物之源」,又能在《管子·水地》中讀到「水是生命之源」。既能在古代西方發現哲學家談火、論氣,又能在中國哲學中發現「五行」說。世界上各民族的哲學中智慧的相通之處、相似之處很多。當然,它們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共性,是智慧的相似性,個性是民族特性和時代特性。
哲學,好像沒有什麼用,其實它對人生,對做事,都是非常有用的。這種用不同於具體科學知識或專門技能,這就是所謂無用之用。
各種專業知識,例如,學經濟,學法律,學這個專業,學那個專業,都是學一種專業知識。專業知識的特點是專,是專用; 一專一用; 而哲學不是專用,不是只用於某一部門,而是普遍適用,因為它不是單純知識,而是智慧。智慧不應有邊界,有點像孔子說的「君子不器」。器皿,大多是專用,一器一用。廚房裡,鍋有鍋的用途,碗有碗的用途,筷子有筷子的用途。各有其用。而哲學與專業知識的區別,就是「器」與 「非器」。
知識是專業專用,超出它的範圍就無用。牙科醫生是治牙的,它不能治心臟病; 學法律的是當法官或律師,法律不能治病。專業的優點是專,它的局限性也是專。而哲學智慧對每個專業,對每個人都有用。因為它不是局限在某個專業, 而是提供一個人人需要的關於世界、關於人生、關於價值的智慧。
我們可以這樣說,沒有專業知識,我們就不知道如何做具體的事,比如,沒有牙科學知識就不知道如何治牙。沒有某個專業知識,就不知道那件事如何做; 而哲學智慧是關乎做人的,關乎思維方法的、關乎辨別真善美與假醜惡的。你是醫生,你的職業是治病的,治病不僅有對人的整體觀點,要有對患者的心理、情緒與病之間的相互關係,而且要有對患者的憐愛之心,要有醫德。這個醫學整體觀,這個醫德,就是哲學智慧。如果你是化學家,你有化學知識,會合成三聚氰氨,那是你的專業本事,如果你把三聚氰氨放在牛奶裡面,那你的專業知識就用在錯誤的地方。這個錯,錯在哪裡? 不是錯在你的專業知識,而是錯在是不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要懂得做好人與壞人、做好事與壞事區分,就要涉及人生觀、 價值觀的問題。
哲學沒有一技之長,沒有專用,許多人認為它無用; 可哲學普遍適用,它教人如何正確思維,教人做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教人做事的根本方法,不僅要把事做對( 堅持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堅持實踐觀點) ,而且要做好( 即對人類有利) 。這就是大用,或者說是「無用之用」。
哲學與專門知識的關係,可以比做道與術的關係。哲學是道,是根本原則,專門知識是術,是具體做法。如果用武器做比喻,我們可以說,專門知識是步槍,可以殺敵,而哲學是智慧,是個瞄準器。沒有哲學這個瞄準器。就會亂放槍,或瞄不準。許多有專門知識的人,用專門知識做壞事,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了問題,而不是錯在有專業知識,而是錯在不知道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專門知識。你要知道,那些制假造假的人,專業知識水平越高,造的越像,造假造的比真的還像真的。化學家制毒品,藥劑師制假藥,肯定是一流的,可從他們造假制假,謀財害命來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水平肯定是末流的! 沒有專門知識,我們是一個沒有那種學問的人; 沒有哲學智慧,我們就可能是一個不做人事的人。
二、談人生人為什麼活著,這是自然規律。因為人是父母所生,只要男女結合,按照自然規律,就可以生出生命。我們是父母所生,我們活著,我們有生命,是父母的恩惠,自然的賜與。 動物也是如此。人為了什麼活著,這才是人生觀問題。「人為什麼活著?」和「人為了什麼活著?」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我們有時把它混為一談。
「人為什麼活著?」是探討人活著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陰陽結合,父母所生,是自然界規律; 「為了什麼活著?」是人生活的目的、人生的意義。「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要交給醫學、交給生命科學去解答。現在的人工受孕,試管嬰兒, 都是在製造生命。而「人為了什麼活著?」這屬於人生追求問題,是講人生的目的,屬於哲學,屬於人生觀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活著,但不是每個人都明白「為了什麼活著」,而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蘇格拉底說,未經思考的生活不值得生活,就是指這種只活著,而不知道為了什麼活著的人。
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吃飯是為了活著,就包含這個區別。活著不是為了吃飯,這是「人為了什麼活著」的問題,如果人活著就是為了吃飯,那和動物活著一樣; 而吃飯是為了活著,這說明人活著有比「吃」更高的目的。吃飯為了活著, 這是營養學的問題,因為人要有營養,只有吃飯才能維持生命。不僅人,動物也要吃才能生存,不僅動物,植物也要營養,要肥料,要陽光、要水,才能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說明吃飽飯以後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干,這屬於人生觀問題。 「人為了什麼活著?」,其中包括人生的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信仰,人生的價值追求,等等。
人為什麼活著,這是個無需回答的問題。對醫學,對生命科學是個研究課題,對普通人來說,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 人只要一出生就是人,就是活人,就自然地是活著的人。要是問一個人: 你「為什麼活著?」他只能回答,我出生時沒夭折,活下來了,我當然活著。我在沒有死之前,仍然活著。可是要問「你為了什麼活著?」他就無可迴避地要回答,我或是為了陞官,為了發財,或是為了為人民服務,或者為了什麼、 什麼,總而言之,都有個目的,或大或小,但決不會是活著為了吃飯。儘管目的是多種多樣的,但進入「目的」範疇,就是哲學問題,是人生觀問題。
目的不同,人生觀也不同。或是功利主義的,或是享樂主義的,或是革命主義的,或是救世主義的。我們說的「入世」、「出世」、「避世」,都是人生觀問題,都與「人為了什麼活著」相關。有不願在紅塵中生活,看破紅塵,就「出世」; 有願意在紅塵中干一番事業,就「入世」; 有既不願出世,又不願入世,找個地方當隱士,或隱於市,或隱於山林,這就是 「避世」。出世、入世、避世都是一種人生態度,這都與人生目的相關。
三、談死亡
人生觀,本質上也包含人死觀。心臟停止跳動,大腦死亡代表人的生命的終結,死亡就是生命的終結。
生與死,是人的兩件大事。生是生命的獲得; 而死是生命的終結。生,是新生命的產生,充滿歡樂、喜悅; 而死亡,則是充滿悲哀、痛苦。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自然規律。如何在死亡時使亡者安詳地離去,這是生者的責任。一個人死於安樂和死於孤凄,雖然都是死亡,在臨終者的心理和生理上都會有不同的反應。盡量減輕死亡者臨終的痛苦,是生命倫理問題。
為什麼中國人講究孝子送終呢? 送終不是迷信,是對臨終父母心靈的一種安慰。離去時,床前空無一人,凄風苦雨, 死於孤寂,和臨終時,親人在旁,兒孫繞床,放心地離去,是不一樣的。活著的人沒有臨終的體驗,但我們可以都經歷過生離。中國人說,生離死別。如果生離時,出遠門,沒有一個人相送,尤其沒有親人相送,孤單單後個人離去,是個什麼滋味? 可想而知。「生離死別」作為一個片語放在一起,表現了中國人的人生體驗和智慧。離別是小去,死亡是大去。
從純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死亡就是生命的結束,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死而不亡,死了,不一定就了了。因為死亡是生命的終結,而不是死者生前所作所為的意義和價值的終結。 一個人生時對人類的貢獻越大,他對後世的影響就越大。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講的就是死的意義問題。毛澤東逝世這麼多年了,1976年到現在,四十多年了,毛澤東對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仍然巨大。
死,不是空無。從個人角度看,死是終結; 可從人類角度,沒有個體的死亡,就沒有人類的延續。人類要通過個體的死亡而不斷地延續下去。因此死就是生,你死了,你的兒子生了。你兒子死了,你孫子生了,一代代延續下去。個體是會死的,類是不死的。而類的不死,是以個體的死為前提的。人是個體和類的統一。
死,其實並不可怕,因為死就是一剎那,一口氣沒上來, 就死了。可怕的對死的等待,尤其是人對死的恐懼。年輕人,沒有死的急迫性,沒有死亡的恐懼,因為他正在年輕,如旭日經天; 可老年人,對死的恐懼是持久的。因為老年人離死亡很近。人老了,應該在思想上有準備。智者應該敢於直面死亡,正視死亡,不要害怕和迴避死亡問題。死和擺脫對死的恐懼,不僅是個臨終醫學問題,更是個哲學問題。死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哲學應該教會人們習慣死亡,懂得死亡。
四、談宗教宗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一種信仰。科學管不了人的心靈。自然科學,是以自然界為對象的科學。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為對象的科學。即使是醫學,是以人的疾病為對象, 而不是研究人的心靈、精神為對象。精神病醫生是以人的精神疾病為對象,而不是研究人的精神家園問題。在解剖學上,永遠不會發現人的心靈,也永遠發現不了人的思想、情感。安放在解剖床上的人是死人,而死人是沒有精神的。可活著的人有精神,而精神需要寄託。
人有兩個家,一個是人的身體、人的肉體避風躲雨,安眠棲身之處。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生活是悲慘的。這個家,我們稱之為生活家園; 人的精神也需要有個家,這個家就是人的精神家園,即精神有安放之處。人的精神如果沒有家,沒有精神家園,心靈空虛,精神無家可歸,同樣是痛苦的。 我們的精神家園是我們的文化,包括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 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宗教,對宗教信仰者來說也起著一個精神上安頓作用,是宗教信仰者的精神之家。這就是為什麼不少人信仰宗教。信仰宗教,就是尋找精神之家, 尋找心靈和精神安頓之處。費爾巴哈把宗教稱之為人的本質的異化,人把自己的精神異化為對象,然後又從這個對象中尋找自己的精神安頓。
在西方,不少科學家包括牛頓、愛因斯坦這些人都信仰宗教。但是科學家的宗教信仰有一個特點,他們絕不把他的宗教信仰帶進科學研究,帶進實驗室。實驗室就是搞科學的地方,他們不會把實驗室當作教堂。一個醫生給你動手術, 他絕對不會祈求上帝,他依靠的是他的手術刀。下了手術台,他可以到教堂裡面去。在手術台上,他就是一個醫生; 在教堂里,他是個信徒。在實驗室,科學家就是科學家,相信實驗,相信數據,相信結果,相信自己觀察到的; 到教堂裡面他是一個教徒,他相信自己沒有看到的,這就叫信仰。這個界限非常清楚。如果倒過來,在教堂里,他窮根究底,用科學觀點來研究聖餐,研究三位一體,研究《聖經》中所說的一切教導,他永遠成不了虔誠的教徒,相反是一個無神論者。教堂里不能當科學家,只能是信徒。反過來,他在實驗室里,祈求上帝顯靈,製造奇蹟,永遠當不了科學家。正如手術醫生,不在手術上下功夫,而把一切寄托在上帝上,就不可能是一個醫生。
我們要區分宗教與迷信。宗教不等於迷信。宗教中有迷信的成分,但它的經典中有高深的學問。《聖經》,《古蘭經》《金剛經》,《壇經》,《心經》,等等各種宗教的經典都包含智慧。宗教哲學、宗教道德,宗教藝術都具有重大的社會整合功能、文化功能,教化功能。在中外歷史上,宗教對文學、對音樂,對繪畫,對藝術,都起過很大作用的。它在當代對凈化人的靈魂,對提高道德都有作用。無論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這樣的。各種宗教儀軌是一種形式,而不是宗教本質。至於求神拜佛,做了壞事也求保佑,以為菩薩可以接受送禮,賄賂,像人間一樣。這是迷信,而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我們一些貪官信佛,搶頭香,大量捐贈,就是這種迷信的人,而不是有信仰的人。
不能簡單說宗教等於迷信。宗教裡面肯定包含迷信的成分。不包括任何迷信成份,就不會有宗教。宗教對彼岸世界、對天堂,對上帝,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對靈魂不死,對前世今生等等說法,肯定包括不可證實的迷信。但宗教信仰不能等於迷信。我們應該發揮宗教的積極的勸世作用,凈化人的道德作用,教人為善、慈悲為懷的作用。我們不反對宗教信仰,信仰自由,但我們反對的是宗教政治化,更反對裝神弄鬼,神醫神功之類騙人把戲。
五、談市場經濟一定要區分市場經濟、市場社會、市場觀念。它們當然有聯繫,但有區別,不能都混在一起。
市場經濟是處理生產中資源與勞動力合理配置的一種方法。市場經濟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通過市場供求的調節作用,能合理的有效的配置資源和勞動力。它是一隻看不見的手,這隻手確實有優點,它比單純計劃、比政府行政命令有效。
市場經濟對推動生產力發展,對解決商品匱乏,對積累社會財富,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積極性都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但市場經濟是以貨幣為中介的經濟。在市場經濟下,貨幣是普遍的等價物,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人的全部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市場,離不開錢。因此市場經濟中對貨幣的崇拜往往會成為滋生拜金主義的土壤,也會引發錢權交易等各種弊病。
市場經濟應該是法律經濟,道德經濟。可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的,而且是利潤越高越好。如果沒有法律監管,沒有道德自律,混亂的市場秩序會嚴重敗壞社會道德。自由放任的市場,肯定會引發社會價值觀念顛倒,道德淪落。因此,市場經濟是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的好方法,但不是毫無缺點的最理想最完善的方法。它既有積極作用,也有它的消極面。 在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積極作用的同時,應該強化法律和道德作用,減少它對社會的消極影響。
我一直認為,市場社會與市場經濟不同。市場經濟是發展經濟、發展生產力最有效的方法,而市場社會並不是我們追求的社會。市場社會,在我看來是被市場經濟綁架的社會,是全部社會生活,社會各個部門市場化的社會。市場社會是最沒有人情味,最沒有道德,人的全部關係變為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的社會。醫院完全市場化,就會失去它的公益性質。一切為了錢,醫患關係只能惡化。教育市場化,學校不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而是出賣知識商品的市場。教師與學生關係是知識出賣者與購買者的關係; 老師與研究生是老闆與打工者的關係。這不是學校而是學店。至於有人鼓吹思想市場、政治市場,我更不贊成。思想市場化,就是思想自由化的另一種說法。不僅會滋生學術腐敗,而且會謬說叢生, 歪理盛行,直接否定在意識形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 政治市場化,只能是買官賣官,錢權交易,導致政治腐敗。 我們正在建設的是社會主義社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而不是市場社會。如果我們要建設市場社會而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都毫無必要。
市場觀念與市場經濟、市場社會又不同。搞市場經濟當然要有市場觀念。沒有市場觀念的人,是不可能辦好企業, 不可能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佔領市場,開拓市場的。但市場觀念屬於思想觀念領域,它不是支配我們社會的主導觀念。 我們社會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用資本邏輯、用利益觀念、競爭觀念、優勝劣汰觀念來處理人際關係,極具破壞性。用市場觀念處理家庭關係,家庭就會解體,導致夫妻爭利、父子反目。以市場觀念作為我們社會主導觀念的社會,是一個人與人的關係淹沒在赤裸裸利益關係的冰水之中的社會,是沒有人情、親情、友情的社會。
我的觀點很明確,搞經濟要搞市場經濟; 建設社會,要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建設一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主義社會,而不是建設一個市場社會; 在意識形態領域,在思想領域,我們堅持和宣傳的主導觀念不能是市場觀念,而只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我們要抑制和堵住市場觀念向各個領域中的滲透。如果我們不懂得市場、社會、觀念三者的區別。一切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為標準,社會市場化、觀念市場化,這決不是中國共產黨人奮鬥的目標。
六、談道德從社會結構來說,道德是社會上層建築中觀念形態的一部分。我們的道德建設,最重要的是官德,是吏治。《論語》中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如果剔除孔子關於君子與小人區別中的貶義,理解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官與民的話,此話有一定道理。官風帶動民風,官風不好,會影響民風。因為老百姓找官員辦事,一定要適應官風,迎合官風,否則什麼也辦不成。例如,送禮吧,行賄吧, 哪個老百姓願意給當官的送禮。我看100個老百姓裡邊,99個不願意送禮,可要辦事,不得不送禮。至於行賄更是如此。 如果官員秉公辦事,依法辦事,誰會行賄,誰敢行賄。要改變社會風氣,提高道德,首先要治官風,樹官德。官風好、官德好,民必從之。上行下效,其身正,焉敢不正。對官要嚴,對民要教。
道德是自律。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倡「慎獨」,是得道德要義之真髓。一個人大庭廣眾之下講道德,獨處的時候也講道德,這才是真正高尚的道德。在人前講道德,在人後又是一套,那叫虛偽。你看現在揭發出來的一些貪污腐敗的貪官,哪一個在台上作報告時,不是信誓旦旦、義正詞嚴,個個是道德標兵,可私底下,腐敗已極。這都是些兩面人,偽君子,陰一面,陽一面。
道德風氣不好,是當前社會中一個大問題。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樹立道德標兵,道德模範,就是為了改變社會風氣,使我們社會成為一個人人講道德,社會道德風氣良好的文明社會。
缺乏道德自律,是官員腐敗,社會風氣不好的原因。但它成為原因之前,首先是個結果。歸根結果,有比道德更根本的原因,這就是社會大變革中的社會存在的變化,包括生產關係中所有制的變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多元化,以及貨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用的社會效應,都會引發價值觀念顛倒、道德失范的並發證。存在決定意識,這是最基本的道理。
道德教育不能孤立地進行,必須與整頓市場經濟中的混亂現象相結合,與制度建設相結合。就道德講道德,沒有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沒有制度建設的配合,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和人文素質的提高,道德建設的效果不會是很理想的。道德教育必須內化,成為道德品質,成為俗話說的良心,成為一種自律。人前人後一個樣,白天黑夜一個樣,這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
道德既然是上層建築中的一部分,它就不可能是永恆不變的。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說法是不對的。但道德確有繼承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道德,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新道德仍然有價值。中國傳統道德中的仁義禮智信,禮義廉恥的內容和標準,會隨著時代變化發生變化,但作為一種道德規範具有永恆的價值。
七、談婚姻婚姻是個很複雜的問題,既有婚姻制度問題,又有婚姻倫理問題,不單純是個兩性關係,兩性結合的問題。中國人是重視婚姻問題的,稱之為婚姻大事,終身大事。不僅是當事人兩個人的事,是全家的大事,哪家的父母不把兒女的婚姻當大事辦? 費心勞神、出錢出力為什麼? 這是因為婚姻不僅關係兒女的幸福,也關係全家的家庭和睦相處。
中國不像西方,婚姻只是當事人的事,結結離離,父母無權過問,也不過問,完全是個人的事,這是以個人為本位的婚姻觀。西方的婚姻觀與它的道德觀是一致的。在中國,結結離離,對父母帶來的傷害和痛苦是非常深的。中國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以家庭為本位的傳統,個人並沒有從家庭分離出來成為完全獨立的個體。這並不是絕對壞的事情。一個人的困難可以得到全家的支援,一個人的痛苦可以得到全家人的分擔。個人,在中國不是孤立的全人,而是家庭成員。 年輕人要懂得中國的國情,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和婚姻觀念。 婚姻在中國有著割捨不開的家族親情。不管中國人的家庭結構如何裂變成三人結構,小家庭結構,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小家庭與大家庭是聯著的。兒女婚姻始終是父母心中的大事。
當然,婚姻關係,最核心的還是男女兩個人的關係。這種關係,包括情與欲兩方面。欲,是生理的、肉體的; 情,是感情的、心靈的。只有欲,沒有情,人就是動物; 沒有欲,只有情,那是柏拉圖式的所謂精神戀愛,是詩意的幻想的婚姻。 但在婚姻關係中,情與欲的關係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這個意思。我用三個「情」字來表達理想的夫妻關係: 少年夫妻是「激情」,花前月下,過的是一種浪漫生活; 中年是「真情」,經過多年的考驗和磨合,婚姻穩定,感情牢固。老年是「深情」,如水入泥,相依為命。 你可以想像夕陽西下,兩個老年人在公園的椅子上相偎而坐,那不是浪漫,而是頭白相依,死生相守的情感。年輕人可能無法理解,因為他們沒有到這個年齡,不會有這個體驗。 人的體悟,與年齡相關,與生活經驗相關。這就是哲學,人生哲學。
八、談幸福幸福是個大哲學問題。哲學家也是人言言殊,沒有一致的意見。什麼是幸福? 標準各不相同。幸福很怪,像一個永遠不可能用手抓住的流水,它無法用量來衡量,制定一個共同的幸福的標準。雖然現在有人制定幸福指數量表,但也很難得到共識。
我是從自己體悟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的。幸福很奇怪, 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想要的時候,追逐的時候,認為得到一定很幸福。但真正得到、擁有,並不感到幸福。
幸福中存在一個哲學問題,即知足與不知足的問題。我們對一件事,對一樣東西的需要量可以滿足。滿足就會知足,知足就是滿意,滿意就是幸福。凡是我們生存需要的東西,都是可以滿足的。無論衣食住行的需要,都有限量。唯一沒有限量的是人的慾望。慾望永遠不會知足,因而永遠不滿足。慾壑難填。什麼具體需要東西都能填滿,只有人慾最難填滿。填不滿,就不會知足,不知足,就會不滿意,永遠感到不幸福。永遠追求,永遠填不滿。這種人至死都不會感到幸福。知足,就會滿足,滿足,就會滿意,就會有幸福感。因此,從哲學上說,人應該「知止」,對自己的要求感到滿足,知足。知足就會滿意。如果永遠不知足,就不會有幸福感,即使身在福中也不知福。
幸福有兩種,有社會幸福,有個人幸福。這兩者是不同的。個人的滿足,知足,就是個人幸福; 一個社會很安定,政治清明,國家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漲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帶來的是全國人民的滿意。人民群眾的滿意,就是全社會的幸福。為政者,為了人民的幸福,應該永遠不滿足,為人民創造更好的幸福生活; 而個人,則應該知足、滿足。
綜上所述,人的現實生活一望無際,無邊無涯。而人的智慧仍然是有限的。生活之樹長青。我們要從生活之樹上摘取智慧之果,又用智慧來觀察生活。如果哲學家不食人間煙火,背對生活,只是躲藏在由概念和範疇構築而成的哲學堡壘中,智慧之花就會枯萎。
如果你對哲學感興趣,想深入學習哲學
哲思學意為您準備了一系列哲學語音微課
高校名師主講、深入淺出
已開課程
(點擊可進入相應介紹)
吳瓊:福柯及其思想
吳瓊:西方藝術史
吳冠軍:政治哲學
王鵬:電影與哲學
黃婷:無限宇宙與開放之人
翟振明:理性VS感性
所有課程均可重複收聽,報名後請加哲思君微信「jinzhe1104」聯繫聽課事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