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曹劌論戰》賞析

齊魯來歷及軼事1,名字來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在現在的山東地界,主要有倆個比較大的諸侯國,就是齊國和魯國!齊國的都城是現在的淄博市附近!魯國那就是孔子的出生地了!!就像現在的陝西,叫三秦大地!還有河北叫燕趙!都一樣!!齊魯」一名,因於先秦齊、魯兩國。到戰國末年,隨著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齊、魯兩國文化也逐漸融合為一體。因為文化的一體,「齊魯」形成一個統一的文化圈,由統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齊魯」的地域概念。這一地域與後來的山東省區範圍大體相當,故成為山東的代稱。「齊魯」和「山東」都是歷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詞,今天看來,二者所指地理範圍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歷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區別的。「山東」一名,在歷史上所指地域範圍變化很大,到宋元時期,今山東地區,才作為行政區劃提了出來,而包括範圍,仍與今山東不同。直到清代才正式命名為山東省。從此之後,地域範圍或有變化,但名稱不變,範圍出入也不大,與古齊魯範圍基本一致。講齊魯文化,先秦時代,以齊、魯兩國地域範圍為準,漢代以後以今山東省區範圍為準,二者或有不大一致的地方,只能以這個標準處理,為了明確「齊魯」和「山東」的關係,下邊分別看看二名的由來和地理沿革。一、「齊魯」的由來及沿革「齊魯」緣起於先秦齊、魯兩國,是齊、魯兩國的合稱,原是國家概念。齊與魯是西周初年的兩個封國,是西周在東方代行統治權的兩個重要陣地。因為西周初建時,東部沿海地區殷人和東夷人的勢力強大,不服統治,屢次發生反周叛亂。周公東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亂之後,周王便將兩個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別封於商奄和薄姑舊地,建立魯國和齊國,以鎮撫東方殷人和夷人。魯居泰山之陽,都曲阜,齊居泰山之陰,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一說即臨淄),後遷薄姑,再遷至臨淄。齊、魯始封時,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戰國時期,經過數百年的兼并戰爭,兩國疆域不斷拓展擴大,基本控制』了今山東地區。而且隨著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齊、魯兩國內部聯繫逐步加強。有別於中原、燕趙、秦、晉、吳越、荊楚等的齊魯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齊、魯」一詞也逐步聯繫起來,由國家概念向地域概念過渡, 泰山是齊國魯國的邊界,所以叫齊魯大地,一面是齊國,另一面是魯國所以叫齊魯大地,與歷史沿革應該有關係吧(「齊魯」緣起於先秦齊、魯兩國,是齊、魯兩國的合稱,原是國家概念。齊與魯是西周初年的兩個封國,是西周在東方代行統治權的兩個重要陣地。因為西周初建時,東部沿海地區殷人和東夷人的勢力強大,不服統治,屢次發生反周叛亂。周公東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亂之後,周王便將兩個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別封於商奄和薄姑舊地,建立魯國和齊國,以鎮撫東方殷人和夷人。魯居泰山之陽,都曲阜,齊居泰山之陰,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一說即臨淄),後遷薄姑,再遷至臨淄。齊、魯始封時,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戰國時期,經過數百年的兼并戰爭,兩國疆域不斷拓展擴大,基本控制』了今山東地區。而且隨著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齊、魯兩國內部聯繫逐步加強。有別於中原、燕趙、秦、晉、吳越、荊楚等的齊魯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齊、魯」一詞也逐步聯繫起來,由國家概念向地域概念過渡.(李成河)2,周初大分封之後,姜尚問周公姬旦:「您怎樣治理魯國?」「尊尊而親親。」姬旦道,又問姜尚:「您如何來治理齊國?」姜尚直言相告:「尊賢而尚功。」這個傳說見諸《淮南子·齊俗訓》,又見乎《漢書·地理志》。它真實地道出了齊、魯兩國在建國方針上走兩條不同道路的狀況。「尊尊而親親」即以禮治國。禮者,何也?這是一個婦孺皆知而又甚為模糊的概念。古往今來,國人大多是從他們言談所需要的某個層面或某一角度來定義禮。最為他們所樂道的,是禮的尊卑貴賤的等級區分。司馬光就曾說過:「禮莫大於分。」(《資治通鑒》卷一,威列王二十三年)這種觀點尚停留在對禮的表面認識上。《禮記·禮器》中有一句話:「先王之制禮也,有本有文。」這話不大引人注意,卻最切中禮之義。「本」,指禮的精神和原則,乃禮的內在特質;「文」,指揖讓周旋的儀式和用來行禮的各種器物,乃禮的外在表現形式。禮的內在特質有二:神秘性和倫理性。古時,人統治人的世界被歪曲成神統治人的世界。禮最初的作用,是事神以祈福祛災。《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求福也。」許慎是東漢人,他的詮釋是否合乎禮最初的功用?回答是肯定的。在甲骨文中,禮的寫法是兩塊玉放在器皿中,象徵人向鬼神有所奉獻。這與《說文》的釋義是相同的。這裡的「甲骨文」指於殷墟出土的那一批。殷墟出土物,諸如甲骨文、人殉人祭等等,大都可歸到「巫鬼」這一主題之下。孔子「殷人尊神」一語(《禮化·表記》),在考古學上得到印證。商人在子虛烏有的鬼神面前誠惶誠恐,戰戰兢兢。然而,商朝最終是被人推翻的,商人自詡天之驕子,為什麼上天卻一改初衷,讓虔誠的信徒敗亡?從這些思考中周人悟出一個道理:事神敬天之外,更要注重人的力量。於是,在周禮中,倫理性被強化。這個劃時代的轉變主要歸功於周公姬旦,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了對周禮的修訂——這便是為儒家所稱道的周公「制禮作樂」。內容須靠形式來表達。禮的內在特質——神秘性和倫理性——是藉助揖讓周旋的儀式和行禮時陳列的各種器物而得以表達的。對此,宋人歐陽修說過:孝慈、友悌、忠信、仁義這些倫理道德,具體體現在居處、動物、輿服和飲食上。此話一語中的。而體現的方式,則是尊卑貴賤的等級區分。魯國的「尊尊而親親」治國方針,正是禮治。「尊尊」,就是尊敬應尊敬的人,講的是尊卑貴賤有序;「親親」,即親愛應親愛的人,講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之類的倫理道德。「尊尊而親親」是禮治的另一種說法。周禮是周公姬旦修訂的,子循父道,以禮治國,對伯禽來說,那是一種必然。伯禽在魯,全力推行周禮。後世子孫,亦不遺餘力。於是乎,茫茫神州,千百諸侯,魯成了禮治的樣板。及至春秋,禮崩樂壞,周禮趨於冰消瓦解。當此之時,獨魯堅持禮治,令萬邦矚目。外地人至魯,不去觀看禮樂典籍,就不算真正到過魯國。公元前540年春。魯國都城曲阜。韓宣子奉晉君之命來訪向魯昭公通報了晉國的情況。然後,慕名去觀覽魯國的禮樂典籍,不禁嘆為觀止:「周禮都在魯國了!」於是,泰沂山地西南腳下,洙泗流淌而過的這一方水土,成了禮治的最後保留地。與禮治相呼應的,是經濟上的男耕女織。魯地處內陸,沒有齊國那樣發展海上捕撈、煮海水為鹽的條件。但魯地土壤肥沃,洙、泗足資灌溉。再者,重稼穡尚耕織,也是姬周人的傳統。在傳統與自然條件的雙重驅動下,魯人男耕種,女紡織,走向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商業活動也是有的,但開國三四百年間,一直微不足道。自春秋中葉以後,行商坐賈才漸漸多了起來。不過,直到社稷傾覆,魯國的商業也未能在經濟生活中舉足輕重。與齊相比,更是黯然失色。齊國各種樣式的刀幣,迄今仍在大量出土。而魯國是否鑄過貨幣,至今仍令人懷疑。這是以禮治國必然態勢。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如此,聯結人際關係的,就只有禮這一條紐帶了。否則,像齊國那樣,工商立國,糶糴買賣,逐利賺錢,禮義勢必要淹沒於「銅臭」之中。禮治與耕織,成功地塑造了「道德型」的魯人。《莊子·盜跖》講了一個故事:有個叫尾生的人,一日與某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大雨瓢潑,橋下漲水,卻不見那女子來。尾生堅守信約,在橋下苦等。水越來越大了,他抱著橋柱,不忍離去,直至淹死。這個尾生,據漢人高誘考證是魯地人。廉如鮑叔,孝如曾參,勇若孟賁,信如尾生。尾生成了忠信的楷模。類似尾生這樣的人,在魯國還有很多,如柳下惠、曾參等等。這裡再擇一個閔損的故事,以窺一斑。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父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這幾句話是寫閔損的。閔損,字子騫,魯國人,很小的時候,生母就去世了。父親再娶,又生了兩個兒子。後母心眼小,待他很不好。冬日裡,給她兩個親生兒子穿的是棉絮做的又暖又厚的衣服,給閔損穿的卻是用蘆花填充的。寒風刺骨,閔損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卻無半句怨言。至此,「單衣順母」的故事還剛拉開序幕,故事的高潮是父親發覺此事以後。那是在一個寒風砭膚的日子,父親有事外出,閔損趕車,凍得發抖,連韁繩都抓不住,掉在了地上。父親知道了事情真象,勃然大怒,定要休了那個偏心的女人。「母親在,挨凍的只是我一個。」閔損說,「如果把她趕走了,受寒的就是我們兄弟仨了。」後母聽說後,終於悔悟。在魯國,不獨男子崇尚忠孝仁義,女子也不遜鬚眉。下面講兩個故事,以為佐證。齊國大軍殺入魯地。一群士兵遠遠望見前面有個女子,懷裡抱著一個孩子,手裡還領著一個稍大一點的,倉惶奔逃。齊軍快速跟進,那女子回頭一看,荷槍仗劍的士兵已到身後,忙放下那個小些的孩子,把大的緊緊抱在懷裡。士兵不解,上前詢問,她說:「大孩子,是我的侄兒,小孩子,是我親生的。保護侄兒是義,愛護兒子是私心。危急關頭,寧為義而廢私!」第二個是孔府的「世代恩親」張姥姥的故事。那是在唐代,兵荒馬亂,孔府又遠離朝廷,斷了恩賞。孔子第四十二代孫孔光嗣靠在當地做個泗水令,支撐門戶。孔府有個洒掃戶,原姓劉,叫劉末,後來進孔府當差,改名叫孔末——那時,外姓人進孔府當差都要改姓孔才行,明朝以後,規矩恰好相反,姓孔的不許當差為奴。孔末見時局動蕩,就起了篡位奪權的野心,在一天夜裡把孔光嗣殺了。為斬草除根,又要殺他的兒子孔仁玉。不巧,孔仁玉去了乳母張媽媽家,還沒回來。孔末就追到張媽媽家來了。張媽有個兒子和孔仁玉年齡相仿,且湊巧也是個禿子,聞訊孔末追來了,就脫下孔仁玉的衣服給兒子穿上,眼睜睜地看著他被孔末殺了。孔末以為萬事大吉,打道回府,做孔府的主人去了。孔仁玉改名換姓,和張媽媽以母子相稱。19歲那年上,他赴京趕考,被選為太學生,乘機向當時的皇上後唐明宗奏明孔末亂孔的真象,明宗派人查辦,把孔末殺了,讓孔仁玉回曲阜襲爵,斷了宗的孔子世家得以中興。孔仁玉為報答張媽媽舍子救命和養育之恩,奏准皇上,認張家為「世代恩親」,張家的世世代代都是孔府世世代代的恩人。從此,孔府上下都尊稱張媽媽為「姥姥」,這「姥姥」就成了她的官稱。孔仁玉還授給張姥姥一根楷木做成的龍頭拐杖,可以用它來管教孔府衍聖公的一品夫人。張姥姥死後,「姥姥」的官稱和龍頭拐杖就由她的長房兒媳繼承,世代相傳。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懋描述她小時候見過的那一代「張姥姥」說:那也是一位農家婦女,五十來歲,粗布褲褂,緊扎著肥大的褲腿腳,一雙小腳,挎著個竹籃子。酒席筵上在達官貴客中毫不在乎,呼三吆四,大吃大喝,臨走時,竹籃里還要裝滿吃食。「(《孔府內宅軼事》第23頁)為了一個「義」字,山東籍的母親可以置親生骨肉於不顧,去救她的前任之子,去救侄兒,去救外姓人的兒子。兒子本是她們的全部希望,為了兒子,她們敢上刀山,肯下火海。然而,在危難之際,要在兒子與別的孩子之間做出抉擇時,她們去毅然放棄了兒子!《曹劌論戰》賞析1,本篇選文又題作「齊魯長勺之戰」或「長勺之戰」。這一戰事發生在魯庄公十年(前684),是齊桓公即位後向魯國發動的第二次戰爭。前此兩年,齊桓公(公子小白)與其庶兄公子糾曾進行過激烈的爭奪君位的鬥爭。當時篡君奪位的公孫無知(齊襄公堂弟)已被殺,齊國一時無君,因此避難於魯國的公子糾和避難於莒國的公子小白都爭相趕回齊國。魯庄公支持公子糾主國,親自率軍護送公子糾返齊,並派管仲攔擊、刺殺公子小白。然而魯國的謀劃沒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搶先歸齊,取得了君位。齊桓公即位後當即反擊魯軍,兩軍交戰於乾時(齊地),齊勝魯敗。乘兵勝之威,齊桓公脅迫魯國殺掉了公子糾。齊桓公雖在其庶兄的血泊中鞏固了權位,但對魯國卻一直怨恨難平,因此轉年春便再次發兵攻魯,進行軍事報復和武力懲罰。本篇所記即是這次在魯地長勺展開的戰事。這是一篇文字簡短明快、內蘊豐富的記事散文。全文大致可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寫戰前,寫曹劌請見庄公並與之討論進行的政治準備和用兵作戰的條件。面對齊國的進犯,曹劌是主動請求晉見庄公的,作者記了他與「鄉人」的一番對話。鄉人善意地勸說他不要去參與「肉食者」的事,曹劌卻坦直地回答:「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肉食者」是相對於「藿食者」而言的,顯然,這是以飯食精粗對執政貴族和平民所作的簡單劃分。與鄉人所表現出來的對「肉食者」和國事的冷漠態度相反,曹劌表示出對「肉食者」的不信任並積極要求參與國家的決策。「肉食者鄙」已為乾時之戰所證明,那一次「公喪戎路,傳乘而歸。秦子、梁子以公旗辟於下道,是以皆止」(《左傳》庄公九年)。如今齊軍壓境,豈可再讓國家敗在他們手中?接下去,曹劌與魯庄公圍繞「何以戰」的論題進行了嚴肅的對話。魯庄公心無成算,對曹劌鄭重的詢問作不出爽快切要的回答。他先提出「衣食」的分配,「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又說到神靈的祭祀,「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前者不是普遍施予民眾的實惠,無關戰事全局;後者是例行的宗教性禮節,並非對民眾的真誠許諾,因此二者都為曹劌所否定。唯有最後在庄公提出治理訟獄「必以情」的一點,曹劌認為「忠之屬也」還算是盡心務實的一項,認定「可以一戰」,並隨即提出直接參戰的要求。第二段寫兩軍交戰的實況。這一部分作者筆墨不多,但是魯軍如何進攻、追擊,齊軍如何敗績、潰逃的情形歷歷在目。曹劌適時選擇出擊、追擊的時機,他採取了後發制敵、以智取勝的戰術。當齊軍未動魯庄公急於搶先攻擊時,曹劌制止道:「未可。」直至齊軍三鼓之後,軍士勇氣衰竭,他才表示:「可矣。」魯軍一鼓作氣挫敗了齊軍。在追擊的問題上,曹劌確察虛實而後動,制止了庄公的魯莽,待下車察看齊軍車轍的軌跡、登軾瞭望齊軍麾幟旌旗之後,才果斷地表示:「可矣。」此戰魯軍大獲全勝。第三段,用補敘筆法寫戰役之後由曹劌論證戰術的選擇和克敵制勝的原因。這部分實際是全文的重點,它展示了曹劌作戰指揮智勇雙全的特點。「夫戰,勇氣也。」在此,曹劌所說「勇氣」,是戰時士氣的集中表現,是軍士臨戰時的激情和果敢拼殺的昂揚鬥志。齊軍三鼓,魯軍並不應鼓而動,齊軍激發起來的勇氣沒有得到相對的呼應,反而很快由亢奮轉為衰憊。曹劌抓住了這種士氣和心理變化的有利時機號令魯軍,一舉得勝。此外警惕「大國難測」,不忘實地偵察,確證齊軍是敗潰而非詐退,也是擴大戰果、穩操勝券的重要原因。這段文字是從道理上對第二段戰事實況的分析和論述。從軍事角度說,長勺之戰所包含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它著重說明了戰略防禦的基本原則,正確掌握這些原則即可達到以弱勝強的目的。這一戰例歷來受到軍事家的重視,毛澤東也曾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對長勺之戰作了軍事學的評論。從文學角度看,這又是一篇記述戰爭的佳作。作者取材精到,構思落筆立意高遠,既於敘事中撮取歷史經驗,又於行文中生動刻畫人物形象。曹劌是作者著意刻畫的主要人物。他具有卓越的軍事智謀和指揮才能,能在瞬息萬變的戰爭中沉著、冷靜、果斷地號令軍隊,曹劌就是長勺勝戰的權威和統帥。作者對他的稱美讚揚,含蓄於精心的描寫之中。文中多記曹劌簡短、果敢的言行:「請見」、「問戰」、「請從」、於戰鬥中兩置可否……這一系列活動表現出一名出身下層而深謀遠慮的謀士的精明幹練。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比照映襯的修辭技法。以曹劌與「鄉人」的對比突出曹劌抗敵禦侮的責任感和護衛宗國的政治熱忱。從曹劌與魯庄公的對比中,以庄公的駑鈍、浮躁反襯曹劌的機敏、持重。如果說,作者有意無意使魯庄公出醜,證明了「肉食者鄙」的斷言,那麼也正是藉此才使曹劌的聰明才智得到更理想的表現。本文的語言,無論是敘述還是人物對話,都極為簡潔精鍊,表意說理,通達曉暢。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錯落有致,增強了敘事寫人的生動效果。其中曹劌的語言尤為精彩,如戰場上的指揮用語,簡短明確,這不僅襯托出戰事緊迫無暇論析戰爭策略,也表現出曹劌思維敏捷和臨戰時堅定而自信的心態。2, 《曹劌論戰》鑒賞王雙啟       這篇《曹劌論戰》是從《左傳》里摘錄出來的短文。曹劌是春秋時候的魯國人,他有勇力、有見識,也有謀略,曾經為魯庄公作了不少事情。春秋時候,齊和魯是鄰國,齊國比較強大,魯國比較弱小。魯庄公十年(前684)的春天,齊桓公小白因魯國曾幫助公了糾與自己爭位,興師報復討伐魯國。齊魯兩國在長勺打了一仗。對魯國來說,這是一次抵禦強敵、保衛國家的帶有正義性質的戰爭。曹劌所論的就是這次「長勺之戰」。《曹劌論戰》這篇散文,可以分成四個段落。下面逐段地加以講解,第一段的原文是:「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第一段是故事的開端,在這裡,作者把戰爭發生的時間和齊國進犯、魯國準備抵抗的形勢作了簡要的交代。可是,直接敘述歷史事件的文字是很少的,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來,作者是把寫作的重點放在曹劌這個歷史人物的身上了。怎樣描繪這個人物呢?作者著重寫了曹劌和鄉人的兩句對話,這兩句對話是十分出色的。它直接表現了曹劌那卓越的見識和果敢的作為,使得這個人物一出場,就讓我們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這兩句對話也從側面告訴了我們,「鄉人」是不明事理的,「肉食者」是腐朽無能的,從而,又在人物與人物之間的襯托、對比當中,更進一步地、突出地表現了曹劌的性格特徵。兩句簡單的對話在刻畫人物上就起了這樣重要的作用。文學的語言要求簡練,要求用最少的話說出最多的意思,這就是所謂「言簡意足」。從這兩句對話里,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左傳》的文章是具有這種「言簡意足」的特點的。《曹劌論戰》的第二段寫的是曹劌見到魯庄公以後,他們兩人的談話。庄公所講的三條依據,即他進行戰爭的三個條件,第一條是對官僚貴族的,第二條是對天地神靈的,只有第三條是給人民辦的好事。曹劌否定了前兩條,只肯定了第三條,這裡面表現了他的卓越見識。他已經初步認識到了要想戰勝敵人必須依靠廣大人民這樣一個正確的道理,所以他和魯庄公談話的時候,才不去討論軍隊的數量和兵刃、戰車的裝備,而把著眼點放在最重要的政治基礎上、放在人心的向背上。這種觀點對於古人來說,無疑地是進步的、是高明的。講到這兒,再對照一下前邊曹劌所說的「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那句話,我們對於曹劌這個人物,以及從談話中所表現出來的他的見識,就會理解得更加清楚了。這一段的內容很重要,它是魯國對敵作戰的基礎和取得勝利的保證,所以作者用了較多的筆墨,佔去了全文的三分之一的篇幅。這三次問答寫得很緊湊,一種戰勝敵人的依據被推翻了,接著就提出第二種,一波才平一波又起,使得三組平列的句子活潑起來,文章出現了波瀾。「長勺之戰」是弱國抵抗強國的一次戰爭,曹劌問魯庄公憑藉什麼條件去跟敵人作戰,這個問題也正是我們讀者所關心的。所以,每聽庄公說起一條依據,我們都替魯國抱著一線希望,這樣一起一伏,直到曹劌說出「可以一戰」的時候,我們心裡的懸念才平定了下來。這段文章在讀者心理上所引起的反映也是波瀾起伏的。第二段講的是戰前的準備。作為一個故事,它是情節的「發展」階段。下面第三段寫到具體的戰爭場面,就是「高潮」了。這一段寫的是「長勺之戰」的具體經過,讀這段文章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左傳》的作者在文章的剪裁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兩國交兵的戰爭場面,可寫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左丘明卻只寫了「擊鼓」和「逐師」兩件事,這是文章的剪裁之妙。作者是有意識地略去了戰場上的一般情況,略去了和這次戰爭的特點沒有密切關係的東西,這樣,剩下來的這兩件最重要的事情,也就在簡練的敘述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現。我們再進一步看,即便是這「擊鼓」和「逐師」兩件事,作者也沒有作原原本本的敘述,指揮作戰的曹劌只是反覆地說了「未可」和「可矣」四個字──這又是文章的剪裁之妙。這樣寫法,至少有兩方面的好處。第一是符合實際情況,在緊張戰鬥的時刻,曹劌只能用簡明的話語作出判斷和決定,而不可能把他那觀察、推論的過程和理由作出詳細的說明。曹劌只說四個字,也在一定程度上傳達出了戰場上的緊張氣氛。第二方面,這樣寫也為下一段的議論發揮設下了伏筆,使得文章曲折多姿、引人入勝,而且每段之間又各有重點,緊緊相連。讀完了第三段,我們也不禁要問:曹劌為什麼要這樣指揮軍隊呢?他的根據是什麼呢?作者在最後一段里作了解答:「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這』」這一段是《曹劌論戰》的議論中心。古時作戰是「擊鼓進軍,鳴金收兵」,擊鼓就是向士兵發布前進衝鋒的命令。第一次擊鼓,士兵的勇氣正足,所以說「一鼓作氣」;第二次擊鼓的時候,勇氣就逐漸衰落下來,所以說「再而衰」:等到第三次擊鼓的時候,勇氣就完了,所以說「三而竭」。在「長勺之戰」的戰場上,齊國的統帥擊了三通鼓以後,魯國的曹劌才第一次擊鼓,這樣,魯國士兵在勇氣上壓倒了敵人,也終於戰勝了敵人。所以曹劌總結說:「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的這種見解,在戰略思想上說,是非常高明的。以上是解釋「擊鼓」,接著,曹劌又解釋「逐師」。他經過實際調查,看到「轍亂」、「旗靡」,證明了敵人是真正的潰敗而不是有計劃的撤退,證明了敵人沒有伏兵,這才長馳直下地率領軍隊向敗退的敵人衝上去,取得了這次戰爭的徹底勝利。從故事發展的過程看,這最後一段是情節的「結局」部分。到這裡,曹劌已經把致勝的原因交代完畢,這個歷史故事也就結束了。這篇文章很簡短,全文只有二百二十二個字,但它所包含的內容卻又是非常豐富的。概括地說,《曹劌論戰》的內容有三個方面:第一,它全面地敘述了一個歷史事件──齊、魯「長勺之戰」,包括了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而且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第二,它生動地描繪了曹劌這個人物形象,介紹了他的思想、見識和才幹,也刻畫了他的言談行動和聲音笑貌;第三,它深刻地發揮了戰略的議論,對「敵疲我打」、「一鼓作氣」這樣精闢的理論,結合事實作了簡要生動的闡述,使人非常信服。上述三方面,又有著它們內在的有機聯繫,構成了一個整體。段與段之間各有重點,相互聯繫;整篇文章一氣呵成,有轉折,也有波瀾。只用二百多字寫成的這篇短文,在寫作藝術上的成就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雖鄙不頑猶大智──為魯庄公說句公道話馬慶珍       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有一篇古文《曹劌論戰》,我按照課本教參講了多次,每次講魯庄公這個人物,說他「鄙」無「遠謀」,簡直一無是處時,總覺得這樣評價他,有失公允。當然,從本篇課文的題目《曹劌論戰》來看,重點確實應以分析曹劌如何論述戰爭為主,而以魯庄公作對比,兩相對照,突出曹劌的「遠謀」和魯庄公的「鄙」無「遠謀」。出於課文的對比寫法,這樣講固然必要,但若把魯庄公說成一無是處,恐怕也未必合乎實際。就拿魯庄公跟曹劌討論迎戰齊軍的作戰條件來說,兩人對話的氣氛是輕鬆的,魯庄公並未以國君的威勢壓人,而是有問必答(魯庄公的「衣食所安,弗敢專」,曹劌認為是「小惠」,靠不住;又提出「犧牲玉帛,弗敢加」,曹劌認為是「小信」,也靠不住;最後又提出「小大之獄」「必以情」,才得到了曹劌的肯定。可見談話是沒有拘束的)。當曹劌否定了魯庄公的「小惠」、「小信」等迎戰齊軍的條件時,他並未因為自己是國君而覺得難堪,也未耍國君威風,更沒因為軍機大事,乃國之特級絕密,爾等不得「間焉」而拒曹劌於門外,而是如實亮出「家底」(「小惠」、「小信」都不行,又提出「小大之獄」「必以情」的條件)同曹劌探討這場戰爭的作戰基礎。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魯庄公的平易近人,他的臣屬(據說曹劌是一名武士,即保衛宮廷的士兵①)及民眾是容易接近的。這在一個領導者來說,是個了不起的優點。在戰場指揮作戰時,他的「將鼓」、「將馳」均被曹劌制止,曹劌並代替他指揮。這又說明他能從善如流,勇於接受意見,特別是在戰機瞬息萬變的關鍵時刻,能果斷地聽從別人比自己高明的指揮,這是需要大度和勇氣的。他沒有因為別人「搶」了自己作為國君,當然也是三軍最高統帥的指揮權而覺得臉上無光,更沒有認為曹劌有野心,而是充分信任曹劌,真可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了。(不知魯庄公平時是否熟悉他宮廷里的這位士兵,如果不熟悉,那麼一定在同曹劌討論戰爭問題時,對曹劌作為充分的觀察;否則,他絕不會昏庸到冒險把國家存亡的大事押給一個不知底細的人。)最後,當戰鬥「既克」時,他立即「問其故」,說明魯庄公並不甘於自己對戰爭的「鄙」無「遠謀」的湖塗狀態。總之,魯庄公雖然對戰爭「鄙」無「遠謀」,但卻為臣屬及民眾所易於接近,又能虛心接受意見,而後者又大大彌補了「鄙」無「遠謀」的缺漏,可謂雖鄙不頑猶大智也。設若當初他根本不接見曹劌,或見到曹劌,但一聽他敢於否定自己的意見,覺得冒犯自己國君的尊嚴,因而火冒三丈,特別是在戰場上「將鼓」、「將馳」的命令全被曹劌制止,繼而代替了自己的指揮,因而認為曹劌篡奪了自己的領導和指揮權而把他法辦,那麼戰爭的結局就會同課文的記敘相反了。魯庄公的這個事例也給了人們,特別是領導者以深刻的啟迪:只有保持平易近人的作風,善納雅言,群眾才願意和敢於接近他,向他提出意見和建議;如果認為自己比群從高明,甚至剛愎自用,專橫跋扈,群眾見了就害怕,那麼再精明也不如「鄙」無「遠謀」的魯庄公。《曹劌論戰》是給初中三年級學生講的,當然不能講得過細,但只講魯庄公「鄙」的一面,不講他優點的一面,恐怕對學生的教育意義也不會太大。3,曹劌論戰教學目標:1.了解曹劌的戰略思想-理解人民群眾是否支持、指揮戰爭的策略是否得當,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兩大因素。2.學習課文圍繞中心,突出重點,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3.掌握一些特殊文言詞語用法,了解省略句,倒裝句,判斷句。教學步驟:一、 導入新課: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戰爭,其中有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像三國時曹操擊敗袁紹的官渡之戰,孫劉聯軍大敗曹操的赤壁之戰,東晉謝安、謝石、謝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堅統率的百萬大軍感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戰,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之間的長勺之戰尤其受到了毛澤東同志的稱讚。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長勺之戰是「中國戰史中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的戰例。」今天我們學習《曹劌論戰》這篇課文就是談論長勺之戰的。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理解在長勺之戰中,弱小的魯國為什麼能戰勝強大的齊國,曹劌的戰略思想是什麼,它對我們有哪些啟發。二 、 解題:學生閱讀注釋①,教師作如下補充。①《左傳》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情況的編年體史書。相傳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孔子寫的魯國歷史《春秋》所編。由於《春秋》記事過簡,近於大事年表,一般人難以讀懂,而《左傳》敘事較為詳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歷史面貌,又為《春秋》作了較為詳備的注釋,所以後人又稱《左傳》為《左氏春秋》。《左傳》保存了重要的歷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學價值。同時,它又善於剪裁,敘事清晰,描寫人物生動,又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對後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②課文談論的是古代戰爭故事。這次戰爭發生的時間是春秋初期,交戰雙方是強大的齊國和弱小的魯國。交戰地點是魯國的長勺,所以史稱長勺之戰。發生戰爭的原因是齊襄公時,政令無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逃到莒國和魯國避難。後來齊襄公被公孫無知所殺,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得王位,稱為齊桓公。後來魯國也送公子糾回齊國爭奪王位,結果被齊桓公打敗,齊桓公逼魯庄公殺掉公子糾。魯庄公十年(前684年)齊桓公又借口魯國曾經幫助公子糾與他爭奪齊國君位,再次舉兵攻魯,兩軍戰於魯國長勺,結果弱小的魯國戰勝了入侵的強大的齊國。③課文標題為「曹劌論戰」,曹劌是當時的奴隸主貴族,為了魯國的利益,他主動為魯庄公謀劃。又親臨戰場,協助魯庄公指揮,為戰勝齊國起了重大作用。但課文標題的中心詞是「論」字,可見課文側重要寫的是曹劌對戰爭的看法,表現曹劌的戰略思想,而不是側重記敘長勺之戰的戰況。三 、 朗讀課文 整體感知1、教師範讀課文,注意下邊加點字的讀音:劌(gùi) 又何間焉(jiàn) 鄙(bǐ) 弗敢專也(fú) 小惠未編(biàn) 玉帛(bó)小信未孚(fú) 公與之乘(chéng) 轍(zhé) 軾(shì) 旗靡(mǐ)2、學生參閱注釋默讀課文,要求:①進一步給生字或容易讀錯的字正音,了解文句意思。②課文共3段,是按什麼順序組織材料的?詳寫了什麼內容,略寫了什麼內容?課文第1段寫曹劌與魯庄公討論戰爭能不能打,憑什麼可以戰勝敵人,這是戰前的政治準備。第二段寫曹劌協助魯庄公指揮魯軍打敗齊軍,取得戰爭的勝利。第3段寫打敗齊軍後,曹劌給魯庄公總結經驗。可見課文是按著戰前準備,戰爭進行,戰後總結的順序組織材料的。課文詳細地記敘了戰前曹劌與魯庄公討論戰爭可不可以打,最後得出「可以一戰」的結論,而對長勺之戰的經過寫得非常簡略。所以課文詳寫戰前討論(論戰),略寫戰爭經過。四 、研讀課文1、分析課文第1段。①教師領讀或學生自讀課文後,參閱注釋理解文義,並注意理解下邊加點詞的意思:齊師:軍隊。乃入見:於是,就。衣食所安:所用來養生的東西。小惠未徧:小恩小惠。必以情:實情。忠之屬也:一類、之類。可以一戰:可,可以。以,憑藉。一,助詞,加強語氣。②這段文字先交代長勺之戰發生的時間、戰爭的性質和形勢,接著寫曹劌主動請見魯庄公,謀劃迎戰條件,再具體寫曹劌與魯庄公的討論情況。可討論如下問題:a.長勺之戰是什麼性質的戰爭,對魯國來說當時的形勢如何?長勺之戰是齊桓公借口魯國曾經幫助公子糾同自己爭做國君而興師問罪,企圖吞併魯國擴張領土的侵略戰爭,是大欺小,強欺弱的非正義戰爭。而對魯國來說則是抵禦侵略,保衛國家的正義戰爭。這從「齊師伐我」一句可以體現出來,「伐」即齊國借口討伐,要達到吞併他人擴張自己的目的。當時的形勢對魯國很不利,不僅魯國弱小,軍事力量對比懸殊,更因為當權者魯庄公目光短淺,準備迎戰,卻不知憑什麼去迎戰。由於魯國充滿著危險,所以曹劌挺身而出,主動要與魯庄公「論戰」。b.鄉人勸阻,對表現曹劌的思想品質有什麼作用?鄉人勸阻,反襯出曹劌對國事關心和他對當時形勢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對魯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魯國戰前的政治準備感到憂慮。這表現了曹劌的愛國熱情。同時,這一小插敘,也使故事一開始就橫生波瀾。c.從曹劌和魯庄公的對話,可以看出魯庄公認為迎戰齊軍的條件是什麼,曹劌對此是怎樣認識的?這體現了他怎樣的軍事見解?齊軍來犯,魯庄公認為可以迎戰的條件是衣食分人不獨專,對神誠實不虛誇,大小案件盡誠心。曹劌否定了前兩個條件,認為「衣食分人」得到好處的不過是些近臣,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眾人,人民是不會跟你去作戰的。對神誠實,也不過是小信用,還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會保佑你的。而對第3個條件曹劌加以肯定,認為這是作君主的對人民盡了本職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可以憑這個條件抵禦齊國的侵略。曹劌對戰前政治準備的分析,說明了他充分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對當權者來說,戰爭能不能打,能不能勝,最重要的一條是能否取信於民。曹劌的這種認識是難能可貴的,表明了他正確的戰略思想。③課文第1段交代了戰爭發生的時間,戰爭的性質及雙方的形勢,重點寫了曹劌論述戰前的政治準備:必須取信於民。④集體背誦課文第1段,簡要複習第1段內容,導入下文。課文第1段重點寫了曹劌論述戰前政治準備,否定了魯庄公「衣食分人」和「誠實待神」就可以打仗致勝的看法,肯定了魯庄公「小大之獄必以情」的做法,認為這是取信於民的,可以憑這個條件抵禦齊國的入侵。並表示作戰時他願意協助魯庄公指揮戰鬥。課文以此由寫戰前曹劌論戰到戰時曹指揮作戰。2、分析課文第2段。(1).教師領讀或學生齊讀課文後,參閱注釋理解文義,並注意下邊加點詞的意思。戰於長勺:在。齊人三鼓:擊鼓。公將馳之:他們,指齊軍。下視其轍:他們,指齊軍。登軾而望之:他們,指齊軍。(2).這段文字記敘曹劌指揮魯國軍隊打敗齊國軍隊的經過,寫得非常簡略,但重點卻很突出,人物形象也很鮮明。分析時可以討論如下問題:①如何反擊齊國軍隊入侵,課文寫了曹劌哪些方面的指揮藝術,表現了他什麼樣的指揮才能?a.選擇了有利於魯軍轉入反擊的陣地長勺,讓敵軍深入魯境,好讓魯軍以逸待勞。b.選擇了有力於追擊的時機,「彼竭我盈」的時候,採用了「敵疲我打」的作戰方針。c.選擇了追擊敵軍開始的時機,齊軍「轍亂旗靡」時。在觀察情勢的基礎上,抓住戰機追逐敵人,取得了戰爭的勝利。②指揮魯軍作戰的有曹劌和魯庄公兩人,他們在戰場上的形象有什麼不同?魯庄公魯莽無知,再一次表現了「肉食者鄙」。戰鬥一開始他就要擊鼓進軍,忘記了自己是弱軍之師。齊軍一退他就要下令追擊,全不知有誘敵、埋伏之事。而曹劌卻知己知彼,重視調查研究,在「擊鼓」和「逐師」上表現得果斷、謹慎、仔細,能夠正確地捕捉戰機,戰勝強敵,表現了他卓越的指揮才能。(3).第3段記敘了曹劌幫助魯庄公指揮魯軍打敗齊軍的經過,記敘了長勺之戰中魯軍防禦、反擊、追擊的三個階段,表現了曹劌卓越的指揮才能。3、分析課文第3段。(1).教師領讀或學生齊讀課文後,參閱注釋理解文義,並注意下邊加點詞的意思:公問其故:指代戰勝齊軍這件事。一鼓作氣:擊鼓。再而衰:低落。三而竭:盡。懼有伏焉:兼詞「於之」,在那裡。故逐之:追擊。(2).這段文字寫戰後曹劌對魯軍能夠戰勝齊軍的總結,寫得非常簡潔,緊扣「論戰」,抓住第2段中的「擊鼓」和「逐師」展開,充分表現了曹劌的遠謀和才智。分析時可以討論如下問題:①課文是怎樣由上段寫戰爭經過過渡到本段總結戰勝齊軍的經驗的?齊國軍隊被趕跑了,戰爭勝利了,但魯庄公並不知道戰爭是怎樣打勝的。這一方面再次印證「肉食者鄙」,另一方面「公問其故」也在情理之中,因為上段曹劌的兩次「未可」,制止了魯庄公的瞎指揮,兩次「可矣」,打敗了齊軍,並把齊軍趕出魯國。就魯庄公來說自然要問個明白。這一問就自然引出曹劌對戰爭的總結,進一步展開「論戰」,也使課文由記敘戰爭經過自然過渡到總結打勝戰爭經驗上來。②從曹劌總結戰爭勝利的經驗內容看,為什麼他僅就如何選擇反擊時機和如何選擇追擊時機作了議論?你認為他的總結全面嗎?曹劌對戰爭勝利的總結是針對魯庄公的疑惑而發的,魯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戰爭中他兩次要下令搶先反擊進攻和追擊敵人,但都被曹劌制止了。於是曹劌有針對性地對魯庄公作了解釋,並以此總結打勝仗的經驗。這樣使課文內容做到了前後照應,發展自然。當然曹劌的總結是不夠全面的,長勺之戰中魯國之所以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除曹劌總結的兩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魯國進行的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魯庄公能取信於民,得到了人民的支持,還選擇了有利於魯軍反擊的交戰地點,採用了引敵深入的戰略戰術等。(3).第3段記敘了曹劌總結戰爭取勝的原因,是第1段「論戰」的繼續,進一步表現了曹劌的遠謀才智。(4).學生齊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本文記敘了曹劌對戰爭的有關論述和指揮長勺之戰的史實,說明了取信於民和正確地把握戰機才能取得戰爭勝利的道理。4、課文標題為「曹劌論戰」,而課文內容卻是全面敘述一個歷史事件,而且敘述得非常簡略。課文是怎樣以簡短的內容來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中心的?(1).緊扣中心精心剪裁,詳略搭配得當。課文標題的中心是「論戰」,課文內容依照這個中心剪裁,取與「論戰」有關的曹劌的行動和言論,而對與「論戰」無關的戰爭原因、物質準備、激烈的戰鬥場面、勝利後的祝捷活動等都略去不寫。課文共3段,詳寫曹劌對戰前的政治準備和戰後的經驗總結,略寫戰爭經過。在略寫戰爭經過時,又只突出「擊鼓」和「逐師」這兩個環節,一方面表現曹劌卓越的軍事才能,另一方面為下文總結戰勝經驗作了鋪墊。這樣既讓讀者了解長勺之戰的全貌,又突出了曹劌的戰略思想,讓曹劌的戰略思想指導戰爭,以由戰爭實例來證明曹劌的作戰理論。(2).以簡短的對話,運用對比的手法表現人物形象。為突出曹劌的戰略思想正確,課文讓魯庄公的魯莽無知和曹劌的遠謀才智進行對比,使曹劌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課文寫魯庄公處處扣住一個「鄙」字,他把戰爭勝利押在小恩小惠收買人心和神靈保佑上。戰爭開始,就要擊鼓進攻;齊軍剛退就想盲目追擊;戰爭勝利了卻不知勝利的原因。而曹劌卻能看到人民力量的強大,知道民心所向對取得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能正確運用引敵深入,避其銳氣,敵疲我打的戰略方針;又有重視調查研究,謹慎仔細,不盲目決斷的作風。而所有這些,課文都是通過曹劌與魯庄公之間簡短對話來表現的。這樣通過對比,讓我們看到一個論戰時侃侃而談,指揮作戰時沉著果斷的曹劌形象板書設計:一、文言詞語二、課文內容戰前準備:取信於民(詳寫)戰爭過程:略寫。戰後分析:反攻時機——彼竭我盈追擊時機——轍亂旗靡(詳寫)三、人物形象曹劌:政治上遠見卓識,軍事上才能卓著魯庄公:政治上昏庸無能,軍事上急噪冒進相關閱讀1,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齊桓公齊桓公,姓姜名小白(?—前643年),是齊僖公的小兒子,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執政。他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政治、軍事、經濟改革,採取「尊王攘夷」的策略,使齊國發展為泱泱大國。齊桓公曾北伐山戎以救燕,平定狄亂以助邢、衛,解周王室之禍,定周襄王之位。特別是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魯、宋等八國軍隊,征伐南方的楚國,迫楚訂盟,阻其北進,奠定了霸主地位。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今河南蘭考),與會者有魯、宋、鄭、衛、許、曹等國,周天子也派人前往。齊桓公在位43年,糾合諸侯26次,建立了齊國歷史上首霸諸侯、一匡天下的赫赫功業。是齊國諸君中功業最顯赫的君主。一、少年:聰慧友善、順勢乘時登君位 (?—前686年)可憐身世 姜小白是齊僖公最小的三兒子 ,他還在幼年的時候,他的親生母親就去世了。他的父王齊僖公死後,他的大哥諸兒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就是齊襄公。但是齊僖公活著的時候曾封深受他喜愛的侄子公孫無知享受太子的待遇,齊襄公即位後取消了公孫無知的太子待遇,引起了公孫無知的怨恨,產生了除掉齊襄公自立為君的念頭。又兼齊襄公即位後淫亂亂倫、濫殺無辜、欺壓大臣,政局一片混亂,齊國內亂的火藥味極濃。一旦發生禍亂,姜小白和他的二哥公子糾因為自己的公子身份必定難逃刀俎之災。於是便各自逃離了齊國,在流亡中尋找避難之所。他的二哥公子糾由他母親帶領、他老師管仲輔佐到魯國姥姥家去了。姜小白的姥姥家是衛國,一則衛國離臨淄很遠,二則衛國弱小,姜小白又沒了母親,怕受政治牽連,不願意收留小白。姜小白只得到離齊國較近的莒國避難。年紀輕輕的沒娘孩子遭此政治流亡的磨難,必然引發人們同情弱者的惻隱之心。但是,年齡最小的公子小白由於他的政治前景一片黑暗,幾乎沒有任何賴以騰達的客觀條件,因而大多數的政客不把政治籌碼投在他身上,就連他的老師鮑叔牙也因為看不見出頭之日而不想繼續教他了。管仲開導鮑叔牙說:「齊國人因厭惡公子糾的母親,以至於不喜歡公子糾本人,反而同情小白沒有母親。諸兒荒淫殘暴必遭殺身之禍,將來統治齊國的,不是公子糾就是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雖然沒有公子糾聰明,而且還很性急,但卻很大氣,考慮問題很全面、很長遠。公子糾即使日後能即君位,因他只會耍小聰明,也將一事無成。到時不是你鮑叔牙來安定國家,還有誰呢?」管仲的分析還真有點預見性。聰慧善交 公子小白雖然年輕,卻是一個非常聰明而有遠見的人,他根據當時齊國宮廷權力鬥爭的形勢,尋找自己可靠而強有力的支持力量。齊國的高氏、國氏二家都是周天子親封的卿大夫,處在監國的地位,朝中、國中都有很大的影響,並且掌握著一定的實力。特別是高子,姓高名傒字敬仲,史書對他有「高敬仲,國之世臣,素有才望,為人情服」的讚美之辭。於是,小白便有意識地與他們結交,獲得了他們的好感,爭取了他們的支持。「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心系齊國長遠利益的共同志向使公子小白與齊國的重臣高子、國子走到了一起,彼此關係十分密切。高子、國子憑藉自己的貴族身份、上卿地位和德高望重的影響,做了兩件彪炳齊國歷史的大事:一是粉碎了發動政變殺齊襄公而奪權的以公孫無知為首的「四人幫」,二是選中並擁立了具有雄才大略的公子小白。殺了公孫無知,按當時的禮制原則,當迎立在魯國避難的公子糾即位。高敬仲深知公子糾膚淺任性,難成大事,便秘密派人到莒國,讓大氣且有遠慮的公子小白速速回國,與其兄一爭君位。由此可以看出,高子、國子明白公子小白是他們三兄弟中最傑出的一位,但是若按照正常發展,公子小白是不可能登上君位的,亂中奪權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因而高傒積极參与和謀劃粉碎公孫無知集團的政變,也是為公子小白上台做準備。所以,當公子小白先公子糾一步到達齊國時,高子、國子果斷地聯絡齊國的實權派貴族,迅速立公子小白為君。正是高子、國子廢君、立君的回天巨擘,開啟了齊國歷史最輝煌的篇章。順勢乘時 公子糾的老師是管仲,公子小白的老師是鮑叔牙。齊國發生內亂,管仲跟隨公子糾流亡到魯國,鮑叔牙跟隨公子小白流亡到莒國。後來又發生了公孫無知殺齊襄王篡位,不久公孫無知又被大臣所殺一系列宮廷內亂。魯庄公聞聽齊國無君,就率兵護送公子糾歸國即位。路上管仲想到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國到齊國的距離比魯國近。於是帶30人,騎上快馬,到齊國邊境去攔截。小白與師傅鮑叔牙也向莒國借得兵車百乘往齊國趕。這邊管仲晝夜兼程,總算從後面趕了上來。管仲見小白端坐車中,突然彎弓一箭射去,小白大叫一聲,口吐鮮血,重重地摔倒在車裡,頭摔在車轅上也磕破了。管仲以為小白是決死無疑了,便回營報與魯庄公,與公子糾飲酒慶賀。然後一路慢悠悠從容而來。沒想到管仲那一箭正射在小白衣帶鉤上,小白知道管仲的箭法厲害,生怕他再射,急中生智,咬破舌頭,吐血詐死。這一詐死顯示了小白臨危不懼的超凡智慧和傑出的應變能力,不僅騙過了足智多謀的管仲,也騙過了他的老師鮑叔牙和車子周圍的侍衛,他們都為喪主而大放悲聲。等管仲走遠了,眾人才明白了真相。於是商議為小白改了裝束,封閉了車子,不分晝夜一路疾馳來到臨淄。高子、國子早率領大臣在宮殿等候。鮑叔牙入城說:「齊國迎立糾而小白先至,這是天意呀!」眾人於是迎立小白入城即位,這就是齊桓公。二、青年:凝心聚力、尊王攘夷創霸業 (前685年—前666年)拜仇人為相 齊桓公感謝鮑叔牙,決定任用鮑叔牙為相,並下令捉拿殺死管仲。鮑叔牙卻推薦管仲為相,自己情願當副手。齊桓公很想不通,但鮑叔牙說:「那時我與管仲都是各為其主,管仲射您的時候,他心中只有公子糾。管仲強我千倍,如果您想富國強兵,成就霸業,非用管仲為相不可。您要是重用他,他將為您射得天下,哪裡只射得衣帶鉤呢?」後來魯國迫於齊國的壓力,殺了公子糾,把齊桓公的射鉤仇人管仲用囚車送還齊國。當時魯國有了解管仲的,建議魯庄公殺了他再獻齊國,免得為齊國所用。魯庄公不忍獲罪於齊,沒有採納。管仲至齊,齊桓公果然聽鮑叔牙之言,同意選擇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禮節,親自去迎接管仲,以此來表示對管仲的重視和信任。同時也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賢達大度。齊桓公穿戴整齊,準備了儀仗,親自到郊外迎接管仲,並立即在宗廟裡接見了他,表現出了幹事創業君主的大家風範和廣闊心胸。他向管仲問政說:我的哥哥襄公諸兒,驕奢淫佚,不理國政。他看不見賢士,只寵愛女色,不管前線將士的疾苦。國家怎麼能向前發展呢?我現在繼位當了國君,你怎麼才能讓我安定國家呢?管仲被桓公誠懇的態度感動了,便直來直去地說:想安定自己的國家,就要稱霸諸侯,沒有稱霸天下的雄心,國家也不會安定。桓公一聽管仲要他稱霸諸侯,趕緊把想了很久的如何治國稱霸問題擺了出來,說:「我想使國家富強、社稷安定,要從什麼地方做起呢?」管仲回答說:「必須先得民心。」 齊桓公接著問:「怎樣才能得民心呢?」管仲說:「要得民心,應當先從愛惜百姓做起,國君能夠愛惜百姓,百姓就自然願意為國家出力。愛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富足,通常講安定的國家常富,混亂的國家常貧,就是這個道理。」齊桓公又問:「百姓已經富足安樂,兵甲不足又該怎麼辦呢?」管仲說:「兵在精不在多,兵的戰鬥力要強,士氣必須旺盛。要訓練好士氣旺盛的軍隊。」齊桓公問:「士兵訓練好了,如果財力不足,又怎麼辦呢?」管仲回答說:「要開發山林,開發鹽業、鐵業,發展漁業,以此增加財源。發展商業,取天下物產,互相交易,從中收稅。這樣財力自然就增多了。軍隊的開支不就可以解決嗎?」齊桓公急不可耐地問管仲:「兵強、民足、國富,就可以爭霸天下了吧?」但管仲仍說不要急,爭霸天下是件大事,切不可輕舉妄動。當前迫切的任務是讓百姓休養生息,讓國家富強,社會安定,不然很難實現稱霸目的。齊桓公覺得管仲能幫助自己干一番治國稱霸的大業,就說:「現在我任你為相,全權處理軍國大事!」 桓公為了給管仲行使權力的條件,立即拜管仲為上卿,位在高氏和國氏之上,國事不論大小,全憑管仲裁決。賜給管仲一年的市租,並賜給管仲3處宅第。為表示對管仲的尊崇,還拜管仲為仲父。使管仲擁有了制約高官、富豪和宗親的權力,不僅有任賢之名而且有任賢之實!齊桓公以仇人為相國的博大胸懷千古昭彰。後來弦章曾對齊景公說:「我聽說,只有水深而且面積大的水裡才有大魚;只有賢明的君主身邊才有忠於君主的賢明大臣。以前的齊桓公時代,是因為有了齊桓公這樣的明君,才會有管仲這樣的賢臣。假若是現在齊桓公坐在這輛車上,那麼這車子周圍一定都是管仲那樣的賢臣。」這話真是說到家了!倘若管仲不是遇上了齊桓公,活下來的機率也渺渺,還談什麼「聞達於諸侯」?招募賢能 齊桓公作為一國之君,十分坦白地對管仲說:「仲父要我稱霸天下,可我有三大缺點:一是好打獵,二是好飲酒,三是好女人,不知是否還可以治理國家?」管仲聽後說:「這三樣的確是缺點,但卻都不是最要緊的,可以容忍。」桓公請教國君最不可容忍的缺點是什麼,管仲說:「不了解賢人,了解了賢人而不加任用,雖任用了卻又不相信,即使相信了卻經常使小人蔘雜其間,對一個國國君來說,這才是最可怕的。」桓公認識到人才是稱霸的重要因素,就下決心誠心誠意地招募賢能之人。齊桓公為了招募人才,專門設置了一個有火把的庭院,作為接見想見他的學士的「接待室」,他每天都在那裡認真地等候。一年過去了卻沒有學士前來。後來有個鄉間老人來了,齊桓公問他有什麼本領,老人說自己擅長「九九」算術。桓公說:「只會『九九』算術怎麼有資格求見我呢?」老人說:「我不是認為會『九九』算術就有資格求見您。我聽說大王設置有火把的庭院等待學士,一整年卻沒有學士來。學士之所以不來是因為大王您是天下賢德的君王,四方的學士,都自覺不如您,所以不來。『九九』算術誰都知道是很簡單的本事,而您還禮遇有這種能力的人,更何況那些掌握比『九九』算術更深奧學問的人呢?泰山不推辭土壤和石頭,江海不拒絕小的水流,才能那麼大。先賢們之所以有那麼多名言傳世,是因為他們不恥於向平民百姓廣泛地求教啊。」桓公聽後說:「很好!」於是以大禮接待了這位鄉下老人。一個月後四方的有識之士相伴一起投奔齊桓公來了。《韓非子》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是齊桓公時有個有才德而隱居不願意作官的人叫小臣稷。齊桓公聽說後急欲得到這位賢士共同治理齊國,便親自去拜訪小臣稷,可一連去了3次小臣稷就是不出面。好多官員勸齊桓公不值得為一個不知是否有真實本領的隱士費神勞力。齊桓公卻十分認真地說:「我聽說,平民百姓不輕視爵位俸祿,沒辦法換來國君;一國之君不愛好仁義,也沒辦法爭取來平民百姓。」結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齊桓公直到第5次才見到了小臣稷。小臣稷被齊桓公的真誠所打動,毅然出山做了齊桓公創立霸業的助手。改革內政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之後,與管仲談了整整一夜,向管仲表明他要稱雄中原的決心。為了完成他一生最大的目標,對管仲從仇恨到任而不用,從任而不用到金台拜相言聽計從。他對管仲說;「我有了仲父的扶佐,就像飛鳥長了翅膀,渡河有了舟楫,咱們治國、稱霸從何處著手呢?」管仲回答說:「要從根本上抓起。」桓公聽了趕快離開座位,屈身拱手,非常真誠地問:「齊國的根本是什麼呢?」管仲說:「齊國的百姓就是根本。國君若能輕徭、薄賦、寬刑,一定可以受到百姓的歡迎。」桓公聽後,想到他的哥哥襄公因為失去民心而使國家混亂並最終被殺的事實,更覺得管仲說得實在深刻,就對管仲說;「你這麼重要的話我不能一個人聽,我要舉行一個儀式讓我的先君們也聽到。」於是,齊桓公宣布命令,讓大小官吏準備好記錄用具,次日到太廟集合。聽桓公宣布了管仲的講話。為了表明自己的愛民之心,下令減輕賦稅,減輕刑罰,開放水澤和河流,讓老百姓去捕魚。降低關稅。要求對內講忠信,對外講禮儀。決心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富民強國上。管仲向桓公提出,為了保證推行增強國力的軍政改革,5年內不對外發動戰爭,齊桓公一口答應。齊桓公軍政改革的目標是富國強兵。根據齊國的情況,將舊法合理部分「擇其善者」實行,對那些不適合現實情況的,堅決廢除。他制定政策的理論依據是「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為了取得人民的擁護,就必須使人民的正當要求得到滿足,物質生活得到保證。振興實業,對貧困無財產的國人慈育救助,敬重百姓、貴族,很快實現了國內秩序井然的安定局面。他藉助先王成法的名義,遏制了舊貴族對改革的反對。他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制度,高懸於榮辱柱上,依法行政,以法度作為衡量善惡是非標準,以賞罰作為獎善懲惡的尺度。在政治與軍事方面進行改革,重新劃分建立了行政區劃。把國都分為6個鄉,工、商各3個鄉,不服兵役。士分15個鄉,由桓公、高傒、國子各管5鄉。這些士按照一定的系統和編製(軌、里、連、鄉、師)組織起來,在春季和秋季進行軍事訓練。因為他們平時生活在一起,非常熟悉,可以做到白天打仗時只要看到就認識是否是自己的人,晚上打仗聽到說話聲和腳步聲也知是否是自己的人,絕對不會自相殘殺。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戰鬥力。同時,這樣的組織還像是生產組織,讓士兵從事一定的生產勞動,特別是從事農業生產勞動,他們春、秋兩季進行軍事訓練,農忙時從事農業生產。既壯大了軍事力量,又減少了國家的軍費開支。國都內的行政區劃是5家為軌,10軌為里,4里為連。10連為鄉,分別由軌長、里司、連長、鄉良人(或鄉大夫)管理。全國的行政區劃是30家為邑,邑有司;10邑為卒,卒有卒帥;10卒為鄉,鄉有鄉帥;3鄉為縣,縣有縣帥;10縣為屬,屬有大夫。朝廷立5個大夫,各管一屬。這樣從上到下,建立起統一的行政機構,各級官吏保治一方。齊桓公把軍政改革與行政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把全國的人民群眾組織起來,納入軍事編製,建立軍政合一的體制。新設的軌、里、連、鄉的行政編製,又是軍事編製。1軌5家,出5名兵士;1里50家,出50名兵士;1連200家,出200名兵士;1鄉2000戶,出2000名兵士,分別由軌長、里司、連長、鄉良人領導。5鄉10000戶,出10000名兵士,為1軍。全國士鄉共15個,就是3萬戶,出3萬名兵士,組成3個軍,3軍分別由桓公、國子、高傒統率。這樣,一套完整的軍事機構建立起來了。有了這樣一支3萬人的常備軍,就可以橫行各諸侯國,無敵於天下。桓公任用官吏採用選舉制度,由鄉長和屬大夫向上推薦人才,朝廷重臣進行考評,桓公親自策問,在官吏的任用上實行「三選法」。所謂「三選」,就是讓地方上把優秀人才推薦上去,上邊給他一定的工作,經考察確有能力,國君任命為適當官員。又規定,地方官吏如果壓制埋沒人才,有賢人而不舉薦,就要治以「蔽賢」「蔽明」罪,受到法律制裁。同時,還極力搜求外國的人才,齊桓公選了幾十個人,給他們配備好馬匹、車輛和足夠的錢糧,把他們派到外國去,想辦法把外國的能人請到齊國來。也有人說這些人是齊桓公派到別國刺探情報的,覓聘能人也好,刺探情報也罷,反正兩項工作不矛盾,都是為齊桓公的稱霸大業有好處的。實行「四民分業定居」的政策,把全國人口按照地域和職業,分為士、農、工、商四民各居其所。在重農的同時,發展工商業。把工、商兩種人與士、農並列,這在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齊國地處海濱,有很長的海岸線,盛產魚鹽,這是任何內陸國家不具備的優勢。同時,齊地還有大面積的丘陵地帶,山上種有桑樹,宜於養蠶,便於紡織業發展;其他雜樹眾多,不缺燒柴,有銅鐵資源,冶煉業發達,齊國的人民很早就有利用自己的優勢開展工商貿易的傳統。齊桓公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治國方針,把工、商之人與士、農等同對待,它不僅包含著承認工商具有合法地位,還包含有在政策上保護、鼓勵各種行業獨立發展的內容。齊桓公認為四民雜處不利於事業的發展,讓從事同種職業的人住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切磋技術,促進發展,一方面可以對下一代產生深厚的影響,使他們在耳聞目染中自然而然地繼承父兄之業。「四民分業定居」能讓士人清凈,使工匠做工,使商人貿易,使農民種地。而且要求世代子承父業,從而安定了社會秩序。齊桓公的經濟改革以利民富民求得利國富國,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主要措施是以「相地衰征」調整農業生產關係,以「官山海」實行鹽鐵專賣,增加國家財源,以邊關開放加強商業流通。齊桓公重視農業。齊國的地形複雜,耕種不同的土地卻要按一種標準納稅,顯然是不公平的。不解決這種不公平,就會打擊一部分人種田的積極性,進一步就會影響到國家的安定。因此,桓公在管仲幫助下提出了新的納稅政策:「相地而衰征」。「相地」是觀測評估土地,以區分土地的肥瘠好壞;「衰征」是依土地等級徵收賦稅。「相地衰征」就是根據土地質量的好壞按不同的等級徵收地租,這時齊國已開始徵收實物地租了。「相地衰征」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保證了糧食生產。齊桓公並不像他同時代甚至後代的別國國君一樣排斥、壓抑工商業,而允許、甚至於鼓勵工商業的發展。為了國家得到更多的財政收入,他還在管仲建議下實行「官山海」的辦法,「官山海」就是對鹽鐵業的經營實行民辦官營,即由民間生產,由官府統購統銷。就是國家壟斷鹽、鐵的經銷。國家先把鹽和鐵收購起來,然後加價賣出,就可以從中獲取高額利潤,民辦官營的經營方式大大刺激了人們煮鹽、冶鐵的積極性。同時,為了保證流通,齊桓公大膽制定邊關開放政策,採取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吸引各國商人到臨淄來作買賣。一是減少關稅,甚至免收關稅。二是根據客商車輛的多少提供不同檔次的服務,包括吃、住和馬匹的餵養。這些改革措施在5年內基本落到實處。經過改革,齊國經濟發展很快,可以說是達到了民富國強的目的,為齊桓公稱霸大業的實現準備了充足的物質條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政從民出 有一次齊桓公外出,在平陵看到一個很大年紀的老人獨自生活,齊桓公便走到老人身邊詢問,老人平靜地回答說:「我家的人不少,光兒子就有5個。可我家實在太窮了,沒能力給他們娶妻生子,我只好都把他們打發出去掙錢,現在還沒回來。」桓公聽後陷入了沉思。這一家沒有一個女人操持家務,實在太可憐了。過了一會兒他下令說,從養在宮外以備隨時送進宮裡的女人中選出5個,給老漢的5個兒子做妻子。於是桓公發布命令規定,男子30要娶妻,女子15要嫁人,否則就是犯法。這樣以來,不僅減少了孤男寡女,也為齊國人口的迅速增長創造了條件。《莊子》記載:有一天,齊桓公一個人在屋裡讀書,一個善做車輪的木匠在院子里幹活。那木匠看到桓公讀書十分認真,就放下工具走到屋裡問桓公:「國君您讀得這麼認真,是一本什麼書哇?」齊桓公不經意地說:「是聖人的言論。」木匠又問:「聖人還活著嗎?」齊桓公笑著說:「聖人當然是死去了。」「那麼,國君您就是在看古人沒什麼用的東西了。」桓公本沒把木匠放在眼裡,現在他卻得寸進尺,竟對古聖先賢的言論進行批評,禁不住有些生氣,便放下書,走到木匠跟前說:「我當國君的讀書,你一個木匠竟然信口評論!你為什麼說古人言論是沒什麼用的?說得有理算完,如說不出道理就殺頭。」那木匠不緊不慢地說:「我是從我製作車輪的事情推測的:做得太快了卯榫容易松滑;做得太慢了就很難順利地整裝。這種不快不慢的火候,全憑一種得心應手的感覺,嘴裡是說不出來的。既然說不出來,就沒辦法告訴我兒子,我兒子也沒辦法從我這裡得到。所以我70歲了還是自己做自己的。我由這個事理推測,古代的人死了,他們那些不能傳授的東西也隨他而去了,能寫進書里傳授給別人的東西,是缺少其中的精華和奧妙的東西。」聽了老木匠的話,齊桓公的氣不僅消了,還有了一種頓悟的感覺:這老木匠的話雖然有點過分,卻包含了很深刻的道理,確實不能食古不化,不能讀死書,凡事不能死搬硬套。齊國開國祖宗姜太公的建國方針不就是根據齊國當時的實際情況制定嗎?治國方略應該是針對現實中的問題,尋求解決的辦法。齊桓公還接受了點民眾是政治之本的思想,做了一些有利於老百姓的事情,除了上述一系列富民政策外,還有兩次代老百姓償還了高利貸利息。一次是把國庫中的美錦給了放貸之家,代借債人償付了利息。另一次是把宮中收藏的玉璧獎賞給那些放債者,放債者們便自覺地毀掉了借據,免了借債者的債務,同時還獻出積蓄,賑濟貧窮。這說明,當時的民本思想已影響到齊桓公,不過他還沒有真正做到把老百姓比做天。會盟諸侯 公元前684年,齊桓公繼位後的第二年帶兵伐魯。魯國大軍在曹劌的指揮下與齊軍在長勺作戰,很快便擊退了齊軍。在長勺吃了敗仗的齊桓公心中窩火,回國途中考慮到自己在逃亡莒國的時候曾到過譚國,受到譚國冷遇,於是又率軍去攻打譚國,譚本是小國,哪是齊國的對手,所以桓公很快就滅了譚國,心理暫時得到了平衡。公元前683年,齊桓公高高興興地從魯國迎接了周王室的姑娘(王姬)做妻子。當時有那麼一個規矩,周王室的女兒出嫁,可以由魯國主持儀式,所以齊桓公娶王姬,可以到魯國迎親而不必到王城。齊桓公五年(前681年),齊、宋、陳、蔡、邾等五國國君在齊國的北杏會盟,目的是大家同心協力平息宋國爭奪君位的變亂,因為是在齊國會盟,齊國首開以諸侯身份主天下會盟的記錄,所以齊桓公的威望在諸侯中開始不斷提高。因會盟時也曾邀遂國國君入盟但卻遭到拒絕,北杏會盟結束後,齊桓公便輕而易舉地滅掉了遂國。滅遂以後,齊桓公又率大兵殺向魯國。魯庄公主動要求免戰,並要求與齊結盟,齊桓公覺得兵不血刃便制服了魯國,也就答應與魯在柯地會盟。但是在會盟時發生了意外。當雙方登壇還未入座時,魯庄公從懷裡拔出劍來,一把拉過齊桓公,對桓公說:「我們力量小,你們齊國就經常欺負我們,我反正是要死,現在就與你拚死在壇上算了。」這時齊桓公那目空一切的勝利者的氣勢早就一掃而光,嚇得臉色發黃,渾身打顫,說不出話來。管仲剛要前去救駕,卻又被曹沫攔住。齊桓公不得不答應了魯庄公提出的齊、魯以汶水為界的條件。與魯庄公在柯會盟的失敗教訓了齊桓公,使他認識到時機不成熟時的輕舉妄動是不行的,輕則勞而無功,重則功敗垂成。公元前680年,曾參加北杏會盟的宋國又背叛了盟約,齊桓公認為齊國不能白白地讓宋國這樣耍弄,決定要教訓宋國一下,於是就約了參加北杏之盟的陳國、曹國一起出兵伐宋。齊桓公先派人帶著豐盛的禮物去朝拜周天子,然後說宋國不尊重周天子,隨便廢立國君,請周天子興師問罪。當時許多諸侯國早已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現在忽然冒出個齊桓公來對周天子如此敬重,還送厚禮,周天子正想借齊國的力量來樹立一下天子的威望,理所當然地要答應齊桓公的要求,於是讓大夫單伯帶部分兵力,會同齊、陳、曹三國的兵力伐宋。宋國看到這次齊國是打著周天子的旗號,來頭很大,不敢落個抗禦王師、與王室作對的罪名,就請求歸順王室,願與諸侯和好。齊桓公覺得拉大旗作虎皮的辦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冬天,拉著周天子的代表單伯,約集衛國國君惠公、鄭國國君厲公、宋國國君桓公一起在鄄地會盟,各國看到周天子支持齊國,宋國不能不到,其他國也不敢不到,於是各諸侯國君共推齊桓公為盟主,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開始確立了。齊桓公八年(前678年),齊又約集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會上大家再推齊桓公為盟主,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齊桓公十二年(前674年),齊桓公出兵伐戎,沒取得什麼實質性效果,卻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因為齊桓公保衛華夏、攘除夷狄的影響產生了。之後,齊桓公又於公元前671年,與魯庄公在扈會盟。公元前668年,幫魯庄公伐徐。公元前667年,在幽地會盟諸侯,齊桓公一直是以盟主的身份主持會盟。三、壯年:濟危扶患、一匡天下稱盟主 (前666年—前651年)齊桓公維護周天子、周王室的「匡天下」行為,是齊桓公最舉世矚目、永垂史冊的功績。征伐山戎 齊桓公二十二年(前664年)。山戎人大規模進攻北方的燕國,燕國由於國力弱小,無力對付山戎人,燕庄公便向與燕國接壤的齊國請求支援。齊桓公想到自己是諸侯盟主,有救援燕國的義務,又想到若燕國亡于山戎,唇亡而齒寒,齊國邊境也就不得安寧了,於是便答應出兵。又怕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很快擊潰山戎,便約魯國一同討伐山戎,魯國答應這次一定會出兵相助,誰知魯國君臣卻怕師行數千里勞而無功,只在口頭上答應,而在齊出兵後卻並未真正發兵。齊桓公無奈,只好單獨去與戎人較量了。齊桓公在管仲等人的陪同下,親率大軍伐戎救燕。山戎聞齊師大隊人馬將至,擄掠大量財物解圍而去。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殺得山戎兵落荒而逃。山戎首領帶著殘兵敗將逃入孤竹國(今河北西北部)。齊軍一鼓作氣,兵圍孤竹國,孤竹國派人詐降齊軍,獻上山戎首領首級,謊稱孤竹國國君已棄國逃往沙漠。齊桓公以降將為前部,率軍追趕。孤竹國降將將齊軍誘入荒漠,自己則乘人不備逃之夭夭。此時天色已晚,放眼望去只見茫茫一片平沙,狂風卷地,寒氣逼人,齊軍前後隊失去了聯繫。齊桓公向管仲求教解危之計。管仲讓隨行兵士敲鑼打鼓,使各隊聞聲來集,屯紮一處,挨至天明。誰知沙漠中的白天炎熱異常,又無飲水,一望無際的沙漠難辨方向,全軍將士焦急萬分。管仲向齊桓公建議:「臣聽說老馬識途,燕馬多從漠北而來,也許熟悉此地,大王不妨令人挑選數匹老馬放行,或許可以尋見出路。」齊桓公命人取數匹老馬,放之先行,軍隊緊隨其後,果然走出險地。老馬識途的成語就源於此。孤竹國國君見齊燕大軍被誘入沙漠,便舉兵攻進無棣城,趕走了守城的燕兵,躲避在山谷中的百姓也隨著回城。齊桓公命令將士數人扮作百姓混入城中,半夜舉火為應。然後,又分三路攻打無棣城的東南西三門,只留下北門讓敵軍逃跑,教王子成父和隰朋率一隊兵馬埋伏在北門之外。當天夜裡,齊軍內應放火後砍開城門,放大軍兵馬入城。孤竹國國君見勢不妙,率眾奪路而逃,直奔北門。誰知一行人剛剛衝出北門,就被路旁伏兵截住。孤竹國國君死於亂軍之中。齊桓公憑藉人強馬壯,軍力強大,又有燕人幫助,經過6個月的艱苦征戰,終於把山戎人打敗,平定了北方。齊桓公滅了令支、孤竹,將新徵辟500里土地,全部交給了燕庄公處理。齊桓公打敗山戎救了燕國,率領大軍回國。燕庄公覺得因國小力薄,仰仗齊桓公才趕跑山戎,對齊桓公的感激之情無法報答,所以當齊桓公回國時他送了一程又一程,當不得不分手時,燕庄公已送進齊國60里了,齊桓公發現後說:「按照禮的規定,諸侯相送不能送出國境,我不能破壞這規定而對你們燕國無禮,就以此地為界,那60里土地就送給你們燕國吧。」 齊桓公又對燕庄公說:「你應該執行你的開國之君召公時的國政,並要像周成王和周康王時那樣,按時向周天子納貢。」燕庄公感激涕零,諾諾稱是。齊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齊桓公幫助燕國打敗山戎以後,邢國也遭到另一個部落狄人的侵犯。邢是小國,無力對付狄人,必然要找諸侯的盟主齊桓公。齊桓公二十七年(前659年)春天,齊桓公、宋桓公、曹昭公各率本國兵馬共同救邢。當齊、宋、曹軍隊到達時,邢國百姓如見親人,紛紛投奔。狄人見齊桓公率大兵相救,當然退兵,可邢距狄人較近,會經常受到狄人騷擾。為了一勞永逸,三國決定把邢國遷得離狄遠些,齊桓公幫助邢國把都城遷到靠近齊國較為安全的夷儀(今聊城西南)。齊桓公幫助邢國重築了城牆,還給邢國留下100輛兵車、1000名士兵的武裝,使破亂的邢國得到安定。接著,狄人又侵犯衛國,齊桓公又考慮衛國已是君死國滅,要重新建國,便於第二年(前658年)春在楚丘給衛國築新城,幫助衛國在黃河南岸重建國都,恢復了衛國。邢、衛兩國遭狄人洗劫後,在齊桓公幫助下得以復國。當時的人們稱讚說:邢國人遷進新都城,好象回到了老家;恢復後的衛國,人們心情高興,也忘記了亡國的悲痛。齊桓公救燕、救邢、救衛等這些合於禮的行為,震伏了中原眾諸侯。諸侯不僅畏懼齊國國力的強大,更加感激齊桓公的仁德。齊桓公不計財力物力,不計個人得失,以救世主的姿態濟危扶困的義舉,大大提高了齊桓公的威望。各諸侯國見到齊桓公一心為天子、一心為別國、真心誠意地履行中原盟主義務的實際行動,對齊國更加敬重。齊桓公看到這種情形,心中非常得意,以後便把「尊王攘夷」作為了自己的政治綱領,齊國的霸主地位更加牢固。善交魯國 伐戎助燕,齊桓公請魯國相助卻並未看到魯國的一兵一卒,桓公很生氣,本欲起兵教訓一下魯國,但想到魯國與周王室的特殊關係,若與魯國刀兵相見,與自己「尊王攘夷」政治綱領不符。再者魯國與齊國是近鄰。為了進一步說明自己是名符其實的周王室的保衛者,改變了對魯國興兵討伐主張,主動地與魯國結交。齊桓公派人把在伐山戎時得到的珍寶分出一部分,送到魯國的周公廟裡,這叫獻捷。按規定齊應向周天子獻捷,現在卻讓魯國享受了本應是周天子享受的禮遇,齊桓公主動與魯國結交的意圖昭然若揭。魯國因未出兵助齊,自覺理虧,本就怕齊尋釁,現在看齊國向自己獻捷,雖明知不合禮的規定,受之有愧,卻對齊桓公表現出的寬宏大量和仁者風範由衷地敬佩。齊桓公二十四年(前662年)。魯庄公死,先是庄公之子公子般繼位,但不久就被庄公的弟弟慶父殺掉,立了庄公另一個兒子開,就是魯閔公。原來庄公的夫人哀姜無子,其妹叔姜的兒子叫開,公子般是魯庄公與孟任所生。慶父與哀姜私通,答應幫助立叔姜之子開,所以當公子般繼立後慶父派人將其殺掉又立了開,但閔公開在其繼位後僅3年又被人殺死,魯庄公的另一個弟弟季友又立閔公的弟弟為德公。這幾年的魯國之亂,都是慶父攪和的,所以當僖公繼位後,慶父無地自容,自縊而死。慶父的一切所做所為哀姜都是參與的,齊桓公聽說後大怒,便把已逃到邾國的哀姜要回殺掉,把屍體還給了魯國。齊桓公這種為了齊魯兩國的友好關係不惜誅殺齊王室嫁出去的姑娘的做法,顯然有些過分,因為齊王室嫁出去的姑娘總是人家魯國的人,怎麼處理完全可以由魯國作主。但是,齊桓公的這種做法是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他是在用別人的生命維繫自己的政治聯盟,維繫自己的政治綱領。抵禦強楚 楚國在中國南部,向來不和中原諸侯來往。中原諸侯也把楚國當做「蠻子」看待。但是,楚國人開墾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變成了大國。後來,乾脆自稱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裡。那時候,齊桓公的盟主地位只有南方的楚國不服,與齊國對立起來,要跟齊國比個高低。齊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年)秋,楚國對鄭國發動了進攻,齊桓公當然要想辦法救援鄭國,就約集各國國君在陽谷會盟,商討伐楚救鄭。又考慮力量不夠大,就又派人與魯僖公商議,要求魯國出兵。近幾年齊魯兩國關係一直不錯,魯國也就痛快地答應了。公元前656年春,齊桓公率領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聯軍先對蔡國實行軍事行動,蔡國哪裡是諸侯聯軍的對手,很快就結束了戰鬥。接著,齊桓公率大軍聯合進攻楚國。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馬準備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見齊桓公,說:「我們大王叫我來請問,齊國在北面,楚國在南面,兩國素不往來,可以說風馬牛不相及。你們的兵馬為什麼要跑到這兒來呢?」齊桓公讓管仲以「尊王攘夷」政治理論反駁:「我們兩國雖然相隔很遠,但都是周天子封的。當初齊國太公受封的時候,曾經接受一個命令:誰要是不服從天子,齊國有權征討。你們楚國本來每年向天子進貢包茅(用來濾酒的一種青茅),為什麼現在不進貢呢?」使者自覺理虧,只得說:「沒進貢包茅,這是我們的不是,以後一定進貢。」使者走後,齊國和諸侯聯軍又拔營前進,一直到達召陵(今河南郾城縣)。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打探虛實。齊桓公為了顯示自己的軍威,請屈完一起坐上車看了中原來的各路兵馬。齊桓公對屈完說:「諸侯興兵,並不是為了我自己,實在是想繼續先君的友好,你們楚國與我們齊國結為友好怎麼樣?」屈完說:「您到我們楚國的社稷來求福,不嫌棄我們國君,是我們國君所希望的。」 齊桓公趾高氣揚地說「你瞧瞧,這樣強大的兵馬,誰能抵擋得了?」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說:「君侯協助天子講道義,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憑武力的話,楚國國力雖然沒有這麼強,但是用方城(楚國所築的長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陽東北)作城牆,用漢水作壕溝。您就是再多帶些人馬來,也未必能打得進去。」齊桓公聽屈完說得挺強硬,估計也未必能輕易打敗楚國,而且楚國既然已經認了錯,答應進貢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再說,楚國又不採取對抗行動,齊桓公覺得時間長了,諸侯大軍糧草也成問題,於是齊桓公和中原八國諸侯共同與楚國在召陵訂立了盟約,各自退兵回國去了。齊桓公在回師途中,又討伐了陳國。由此可見,齊桓公的會諸侯,討不忠,伐反叛,都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一定要有利於齊國,一定要有利於齊國稱霸諸侯的戰略目標。左右周王室 魯僖公五年(前655年),周王室發生了更立太子的事。原來周惠王已立王子鄭為太子,後來因惠後喜歡小兒子帶,惠王便欲廢鄭立帶。太子鄭把此事告知了齊桓公。齊桓公認為既然已立長子為太子而且已告知諸侯,就不該隨便更改。再說立長合於規定,不該憑偏愛而廢定則,帶來王室混亂。於是,齊桓公便與魯、宋、陳、、鄭、許、曹等國國君一起在首止會見太子鄭,造成諸侯擁戴太子鄭的輿論,迫使惠王放棄更立王子帶的想法。周惠王死,王太子鄭怕王子帶作亂搶權,便不發喪,向齊桓公請求作主。齊桓公本就支持王子鄭,所以便在與魯、宋、衛、許、曹、陳等國在洮會盟,正式將王太子鄭扶上了周天子的寶座,就是周襄王。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與各諸侯國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會盟時,周襄王因齊桓公在支持自己繼位上有大功,便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肉、彤弓矢以及乘坐的車,在當時這是最高獎賞。《孟子·告子》下篇記載了齊桓公葵丘會盟盟辭的五禁內容:一是誅殺不孝之人,勿改變已確立的太子,不要以妾為妻;二是尊重賢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的人;三是尊重老人,愛護孩童,不忘來賓和旅客;四是軍士不能世世為官,官吏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辦,不要獨攬。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專殺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設堤壩,不要阻止別國人來糴糧食,也不能不報告天子就建築新城。這五禁內容分明是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經驗總結。周襄王派大臣與會並送重禮,說明周襄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在會上齊桓公儼然是以天子的身份號令諸侯,從而標誌著齊桓公的霸業達到了顛峰。齊桓公濟危扶困、「合諸侯」「匡天下」的義舉,不僅成功地樹立了個人形象,也為齊國帶來了領土逐漸擴大的實際利益。同時在客觀上保衛了中原的文化和文明,從而使齊桓公的業績彪炳史冊!四、老年:功成名就 精心守業不苟安 (前651年—前644年)納諫防驕不苟安 齊桓公驕傲情緒在葵丘會盟時就已露端倪了。他對周襄王派來的代表宰孔,雖然心不由衷地履行了諸侯對天子的禮儀,卻表現出來了輕慢神情。葵丘會盟以後,齊桓公覺得周天子有其名無其實,國家的事情自己不參與根本解決不了。自己是可以左右天子廢立的諸侯,要到泰山舉行封禪典禮,顯示一下自己與其他諸侯的不同。齊桓公覺得管仲勸諫反對有道理,就放棄了封禪的想法。他又想鑄一個鍾,把自己的功勞刻在鐘上傳千秋萬代。誰知鮑叔牙不同意,鮑叔牙問桓公:「您有哪些作為、品德值得刻在鐘上呢?」齊桓公激昂慷慨地說:「我曾包圍譚國3年,可以得到它卻沒佔有它,可以說是仁德吧?北伐孤竹和令支兩國以後,又把土地返還給了他們,這可以算得上武德吧?我在葵丘大會各國諸侯,使各國之間不再攻伐,這是文德吧?許多諸侯抱著美玉來齊國朝賀,我從未接受過,反而好好地接待他們,並重重地回送給他們禮物,這能說不是義氣嗎?我文、武、仁、義四德具備,難道不能與堯、舜相比嗎?」 鮑叔牙毫不客氣地曆數了齊桓公的不仁、不義、不文、不武的劣跡,齊桓公非但沒有惱羞成怒,而且放棄了那些為自己歌功頌德的想法。《管子·中匡》中記載:葵丘會盟以後齊桓公十分高興,自己追求的稱霸目標已經實現,想與管仲一起慶賀慶賀。於是齋戒10天後召見管仲,自己與夫人一起給管仲敬酒,管仲卻一臉的不高興,喝了3杯就走了。桓公怒問管仲為何這樣難伺候,管仲說:「沉湎於宴樂就接近了憂患,光想享美味就淡薄了德行,懶於上朝就放鬆了政事,國家受到危害就危及社稷,所以我才走了。」 桓公說:「我不敢自己苟安。我見仲夫年紀大了,我也老了,我只是想安慰你一下。」 管仲說:「我聽說壯年人不懈怠,老年人不苟安,順應天道行事,一定會有好結果。要接受夏桀、商紂、周幽3個君王亡國的教訓,您何必要有所苟安呢?」 桓公於是罷宴飲,第二天上朝就向管仲詢問如何建立國君威信、如何治理天下等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以示身體力行不苟安。有一天,桓公心情不安地問寧戚:「仲父已經老了,如果他丟下我而去,我怎樣做才能使老百姓豐衣足食地過上太平日子呢?」寧戚說關鍵是在於得到賢人並且任用他們。並向齊桓公分析了國家得不到賢士的五種阻礙:一是國君根本不喜賢士,阿諛之人在國君身邊;二是對賢人大材小用,發現不了他們的才能;三是有些人淹沒在人群當中,不在國君身旁,因而被發現得較晚;四是與他們談話時不是直來直去,而是拐彎抹角,一旦發現他們語言中的漏洞就依法懲治;五是有些掌握部分權力的人疾賢妒能,變換手法改變國君的求賢規定。齊桓公聽後連連點頭。並且誠懇地說:「我要把舉賢任能的五種阻礙刻在木板上,放在顯眼處,作為警戒,天天警示我。」經過管仲、鮑叔牙和寧戚等人的規勸,齊桓公徹底地改正了驕橫之氣,老而不敢苟安,認識到了創業難守業更難,又振作精神,選賢任能,投身到維護霸主地位、進一步壯大齊國國力的鬥爭中去了。幫周室平叛 由於周襄王是在齊桓公等諸侯國的支持下繼位的,他的弟弟王子帶並不甘心,時時想推翻襄王自立,可諸侯國都支持襄王,自己找不到可依賴的力量,只好與戎、狄勾結起來。從公元前650年開始,夏、揚、拒、泉、皋、伊、洛等地的戎人在王子帶的唆使下,共同進攻京師。以至於攻入王城,焚燒了王城東門。周襄王只好向實力雄厚的齊桓公求救。這時的齊桓公已經老了,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可這關係到周王室生死存亡的大事又不能不管,於是便讓管仲帶兵去。那王子帶見大事不好,早早地跑到齊國來了。對王子帶的做法,齊桓公非常生氣,本想殺他,但又考慮自己還是他的舅輩,不但沒忍心殺掉,還在第二年春天派人向周襄王為之講情,周襄王本想置王子帶於死地,為了給老舅留點面子,便只罰他10年以內不許回京師。到了襄王九年,戎人又進攻京師,力量衰微的周襄王又向齊桓公求救。齊桓公命各諸侯國共同發兵伐戎救周。趕走戎人以後,各國都留下一部分士卒駐守京師。這樣,不僅減輕了齊國的壓力,而且效果好,得到周襄王的歡迎。齊桓公四十年(前646年)宋伐杞,杞是小國,無力保護自己,而宋又是齊的盟國,這倒弄得齊桓公左右為難。救杞,是盟主分災救難的義務,否則有失身份;攻宋,是與盟國撕破臉皮動武,怎麼辦呢?想來想去,終於有了好辦法,就是乾脆把杞遷到齊國國內保護起來。於是便在齊國境內緣陵地方築起一座新城,把杞遷了進來。齊桓公把杞人遷到安全的地方是做了件好事,使杞國的人民免受戰爭之苦。可以說,齊桓公在功成名就以後,仍然以戰略家的眼光履行著一個盟主匡正王室、抗禦戎狄、抑強止暴、扶困濟弱的義務。慎選相國 公元前645年,相國管仲病體沉重,齊桓公去看他,齊桓公問病入膏肓的管仲:「你百年之後群臣之中誰可為相?」 管仲說:「對群臣的了解誰能比得上主公您呢!」桓公說:「鮑叔牙如何?」 管仲說:「鮑叔牙不可為相。我最了解他,他的高尚和無私沒有人能比得上。他為人清廉純正,是個真正的君子。但他自律太嚴,善惡過於分明,不能容人之過,一旦知道別人的過失,終身不忘,國政若交給他,必然上下不討好。」桓公說:「隰朋如何?」管仲說:「隰朋對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恥下問。對不如自己的人哀憐同情;對於國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聽;對於事務,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過問;別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裝作沒看見。他能使上下和睦,萬眾一心。不得已的話,可擇隰朋為相。」管仲最後還囑咐齊桓公要驅逐豎刁、易牙、開方等阿諛小人。管仲死後,齊桓公在悲痛中沒忘記管仲的遺言,任隰朋為相後,雖然下不了處死易牙等3人的決心,卻也把他們趕出了宮門。齊桓公之所以遵從管仲的遺囑,是君臣知遇40年共圖霸業達成的默契,齊桓公相信管仲的話都是為了齊國的大業。管仲死的這一年,楚國向北擴張打敗了徐國。徐國是中原的盟國,自然該救援。齊桓公帶兵攻楚國的厲邑以救徐國。雖然沒攻下厲邑,卻也解了徐國的急難。到了冬天鄫國又受到淮夷的欺凌,齊桓公又責無旁貸地與諸侯在淮會盟,商議救鄫的事。可見這個時候的齊桓公還能做到從霸業和齊國社稷大業的高度思考問題。五、晚年:苦酒自釀、一失足成千古恨 (前644年—前643年)廢長立幼 齊桓公年事已高,面臨立太子大事。他的3個夫人都沒有生兒子,6位如夫人卻都生了兒子:長衛姬生了無虧,少衛姬生了惠公元,鄭姬生了孝公昭,葛嬴生了昭公潘,密姬生了懿公商人,宋華人生了公子雍。按當時的嫡長繼承製,長子無虧是當然的太子。然而齊桓公卻要立自己寵愛的鄭姬生的公子昭為太子。豎貂、易牙與長子無虧的母親長衛姬關係密切,就極力主張立長子無虧。開方與三公子元交好,也一心為立三公子而賣力。最終也沒有阻止齊桓公自亂法度、廢長立愛,把公子昭立為了太子。雖然齊桓公的妻妾和幾個兒子都已知道立了公子昭做太子,但卻壓抑不住爭做一代國君的慾望,所以,幾個兒子與他們各自的母親各樹親信、拉幫結派,為爭君位而勾心鬥角。在這場較量中,長衛姬和他的兒子無虧處在有利地位。一是無虧既以長子身份占天時,也具備一個政治家的政治、軍事素質。二是長衛姬受到齊桓公的特別寵愛,她的兒子無虧也就比其他兒子受重視。三是長衛姬周圍有易牙、豎刁、衛公子開方三人出謀劃策,而這三人又都得到齊桓公的偏愛,經常在齊桓公跟前講無虧如何聰明、賢能、忠孝、仁慈,桓公逐漸為之所動,便答應立無虧為太子,廢了太子昭。齊桓公當初的廢長立幼已經是自毀法章,給搗亂者以可稱之機。而後來出爾反爾的隨意廢立,更是為 「後院起火」備足了乾柴和火藥!重用諛佞 齊桓公能成就霸業,自然有他尊賢的一面。然而他還有喜歡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小人的一面。在齊桓公寵信的小人中,有3位頭面人物:頭一位名叫豎貂,原是桓公的「幸童」,就是「男寵」。為了便於接近桓公,豎貂給自己動了宮刑。此人有讓人銷魂的本領,因能讓桓公活得有趣而得寵,官至後宮大總管。第二位叫易牙,此人精通烹調技藝,不僅能嘗出淄水和澠水,而且淄水和澠水混合後他也能嘗出淄水和澠水各占的比例。齊桓公說「寡人山珍海味無所不知,只有人肉還不知何味」的一句戲言,引發了易牙殺了自己3歲的兒子,親手蒸給齊桓公嘗人肉滋味的獻「忠心」機會。第三位叫開方,本是衛國的公子,是將來繼承君位的國儲,是齊國娶衛國的長衛姬和少衛姬姊妹倆時隨嫁來齊國的,有點來齊國做人質的味道。開方見齊強衛弱,心存在齊國謀求更大發展的野心。桓公以為開方是對自己的崇拜,就很高興地讓他留在了自己身邊。當管仲病重卧床時,曾特別警告桓公,說他死後一定要驅逐豎貂等3人出宮,不然必然出亂子。桓公說仲父對他3人有看法,為何不早說?管仲說:「小人就好比洪水,我是堤壩,我在,洪水還不至於泛濫成災;堤壩沒了,您就得離洪水遠一點。」管仲死後,齊桓公聽從管仲之言逐3人出宮。但離開小人,桓公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缺少刺激,活著覺得沒勁。這時一個妃子對他說:「大王何必在意管仲那個死老頭的危言聳聽,怎麼高興就怎麼活唄!」於是桓公復召3人回宮。後來齊桓公生病,豎貂、易牙他們與桓公的御醫常之巫相勾結,矯托王命,不準桓公的兒子和大臣進宮探視。後來又把王宮用高牆堵起來,只留一個小洞,桓公的飲食全靠小太監從洞里送入,並很快連飯也不送了。當一個叫晏娥的宮女冒死爬牆來到桓公身邊,把宮外發生的事情告訴齊桓公時,病中的齊桓公已讓饑渴折磨得奄奄一息了。這位昔日威風八面的霸主此時也只剩下在吞咽悔恨中等待死神降臨了!五子爭位 齊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十月初七,齊桓公去世,易牙、豎刁便殺進宮去,把齊桓公的如夫人以及眾大夫,亂殺一陣。齊桓公的其他幾個兒子也都同時來爭搶君位,沒人去處理桓公的屍體。鬥爭的結果,易牙等人取勝,公子無虧立為國君,太子昭失敗跑到宋國避難去了。直到齊桓公去世67天後的十二月初八,公子無虧才在老臣的建議下把他父親的屍體裝進棺材發喪。其時,桓公的屍體已腐爛不堪,蛆蟲爬出戶外。公子無虧在易牙等人支持下當上齊國國君僅3個月,宋襄公便會同曹、衛、邾三國之君,合4國之兵討伐齊國。原來,齊桓公立公子昭為太子時,為了尋求宋國對公子昭的支持,曾把此事告訴了宋國,並通過宋國告知了諸侯。公子昭逃到宋國後,宋襄公覺得有幫助公子昭奪權的義務,便率諸侯會盟大軍送公子昭回到齊國。齊國人趁勢殺掉公子無虧,準備接納公子昭。可齊桓公的另外4個兒子看到有機可乘,便又聯合在一起抗禦諸侯大軍,結果被諸侯大軍打敗。五月,宋國扶公子昭繼位,就是齊孝公。八月,葬齊桓公於寢陵。想必是這個葬禮也十分倉促簡陋,時至今日,也尚未發現這位最顯赫的齊國君主身葬何處。可惜齊桓公一世爭創了顯赫英名與輝煌霸業,最後竟落得如此下場!齊桓公的千秋偉業是靠選賢任能創立的,晚年的悲慘下場是由於親信阿諛小人造成的。用賢則興,用佞則亡,這一正一反歷經滄桑而不改的經驗教訓集中在了齊桓公一人身上,因而自齊桓公以後,若有英雄豪傑在建立豐功偉績之後,犯了同樣低級的錯誤,便被稱為「齊桓公現象」。綜觀齊桓公的一生,他志存高遠、以民為本、尊賢任能、濟危扶困,凝心聚力為既定的宏偉目標不遺餘力地奮鬥精神,都是可供後世借鑒的。2,管鮑之交管仲:春秋時齊國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稱管敬仲。據說他早年經營商業,後從事政治活動。在齊國公子小白(即齊桓公)與公子糾爭奪君位的鬥爭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糾。小白取得君位後,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輔佐齊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國、野分治的參國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齊國,並在國中設立各級軍事組織,規定士、農、工、商各行其業;在經濟上,實行租稅改革,對井田「相地而衰征」(見先秦租稅),並採取了若干有利於農業、手工業發展的政策。鮑叔牙:又稱鮑叔,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著稱。少時與管仲友善,曾一起經商。齊襄公亂政,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國,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國。齊襄公被殺,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桓公囚管仲,鮑叔牙知道管仲之賢,舉薦管仲替代自己的職位,而自己則甘居於管仲之下,齊國因為管仲的治理而日漸強盛。「管鮑」,是指公元前7世紀中國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鮑叔牙,他們倆是好朋友。管仲比較窮,鮑叔牙比較富有,但是他們之間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鮑叔牙早年合夥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錢,分紅的時候卻拿很多錢。鮑叔牙毫不計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負擔大,還問管仲:「這些錢夠不夠?」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參軍作戰,臨陣卻逃跑了,鮑叔牙也沒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為牽掛家裡年老的母親。後來,管仲和鮑叔牙都從政了。當時齊國朝政很亂,王子們為了避禍,紛紛逃到別的國家等待機會。管仲輔佐在魯國居住的王子糾,而鮑叔牙則在莒國侍奉另一個齊國王子小白。不久,齊國發生暴亂,國王被殺死,國家沒有了君主。王子糾和小白聽到消息,急忙動身往齊國趕,想搶奪王位。兩支隊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為了讓糾當上國王,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誰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帶上的掛鉤,沒有傷到小白。後來,小白當上了國王,歷史上稱為「齊桓公」。齊桓公一當上國王,就讓魯國把王子糾殺死,把管仲囚禁起來。齊桓公想讓鮑叔牙當丞相,幫助他治理國家。鮑叔牙卻認為自己沒有當丞相的能力。他大力舉薦被囚禁在魯國的管仲。鮑叔牙說:「治理國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寬厚仁慈,忠實誠信,能制定規範的國家制度,還善於指揮軍隊。這都是我不具備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國家,就只能請管仲當丞相。」齊桓公不同意,他說:「管仲當初射我一箭,差點把我害死,我不殺他就算好了,怎麼還能讓他當丞相?」鮑叔牙馬上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是不記仇的。更何況當時管仲是為王子糾效命。一個人能忠心為主人辦事,也一定能忠心地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稱霸天下,沒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齊桓公終於被鮑叔牙說服了,把管仲接回齊國。管仲回到齊國,當了丞相,而鮑叔牙卻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鮑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齊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齊桓公成為諸侯王中的霸主。鮑叔牙死後,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鮑叔牙對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嘆說:「當初,我輔佐的王子糾失敗了,別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卻甘願被囚困,鮑叔牙沒有恥笑我沒有氣節,他知道我是為了圖謀大業而不在乎一時之間的名聲。生養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關係。3,齊桓公之死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公元前686年與公子糾爭奪君位取得勝利,做了齊國國君,是為齊桓公。即位後的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在齊國實行全面改革,使得國力迅速強盛;在外交上,齊桓公首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藉以團結中原各諸侯,受到中原各諸侯的信賴。他曾九次召集諸侯會盟,充任盟主達40年之久,成為春秋時期最有實力的第一個盟主。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臨終前曾告誡齊桓公耍疏遠易牙、豎刁等小人。但齊桓公沒有這樣做,仍然重用這些人。公元前643年,齊桓公患重病,易牙、豎刁等認為機會到了,便假借齊桓公的命令,堵塞齊宮大門,並在大門前豎起一道高牆,不準任何人迸人宮內。齊桓公病在床上,沒有一個人過問,最後,這位稱雄一世的霸主竟然被活活餓死在宮內。齊恆公的五個兒子為了爭奪權位互相殘殺,誰也不管父親的死活。結果,齊桓公的屍體在壽宮中整整擱置了67天,屍體生了蛆也無人收葬,其下場實在可憐。齊桓公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管仲以天縱之才,輔佐齊桓公成就了霸業。後來,管仲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之際,對混亂的朝政非常擔憂。齊桓公來看管仲時,管仲希望齊桓公以後要遠離易牙、豎刁和衛公子啟方三人。齊桓公聽了很不高興,說:「為什麼?此三人均是忠臣啊。易牙為了讓我吃上鮮美的食物,居然把他的兒子煮了給我吃;豎刁為了侍奉我,竟然自宮其身;衛公子啟方在我身邊已經15年了,他父親去世時,他都不肯回家弔孝。對這樣的人,你還會懷疑嗎?」管仲說:「愛護自己的兒子是人之常情。而易牙卻殘忍地殺掉兒子來取悅於您,這樣的人能親近和信任嗎?4,魯庄公春秋時期,魯庄公姬同有三個弟弟:慶父、叔牙和季友,其中,魯庄公和季友是同母兄弟,而慶父和叔牙是另一個母親所生。這樣,兄弟四人就自然而然分成兩派。慶父為人十分專橫,與叔牙結為私黨,一直蓄謀爭奪君位,並與其嫂——魯庄公的夫人哀姜私通。魯庄公三十二年,魯庄公生了重病,按照傳統的「世襲制」,王位應該傳給自己的兒子。但因為庄公正夫人哀姜沒有生子,既無「嫡嗣」,便從「庶子」中議立。庄公與叔牙、季友商量繼承人的問題。叔牙因為受了慶父的唆使,主張立慶父為儲君;而季友力主立魯庄公與其寵姬所生的兒子公子般。季友知道慶父一心想當國君,怕叔牙支持慶父叛亂,所以當魯庄公一死,他馬上假傳王命,送藥酒令叔牙自殺了,然後,就擁立公子般做了國君。慶父很不滿公子般繼承王位,便於哀姜密謀暗殺公子般。恰好有個叫犖(luo)的養馬人,身強力壯,性情魯莽,因受過魯庄公的責罰而懷恨在心,慶父就唆使犖乘喪期刺死了公子般,慶父為了掩人耳目,誓不登上君位,卻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兒子、年僅八歲的姬開為國君,稱魯閔公。季友聽說這事後,知道慶父不會放過自己,就趁亂躲到陳國去了。而慶父得手之後,心中雖然高興,但為了避殺君篡位之嫌,也離開魯國去了齊國。但是沒有想到,魯閔公的舅舅、當時的諸侯霸主齊桓公不但大力支持閔公,而且還幫助季友回國做了國相。這件事情大大出乎慶父意料之外,為了挽回局面,他也回到魯國,伺機發動政變。沒過多久,慶父就夥同哀姜指使一個叫齮(yi)的人殺了閔公,自立為王。季友沒有辦法,只得帶著公子申逃到邾國(今山東鄒縣),並發出文告聲討慶父,要求國人殺慶父,立公子申為君。自從庄公死後,魯國就一直動亂不安,戰亂使得許多人無家可歸,所以季友的號召發出之後,國人紛紛響應,一起聲討慶父。慶父一看形勢不妙,立即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哀姜也逃到邾國。公子申回國當上了國君,即魯僖公,季友買通莒國押回慶父。慶父自知難逃一死,便在返回途中自殺了;哀姜是齊公室之女,其所作所為讓齊國蒙羞,也被召回誅殺。在魯庄公死後的幾年裡,由於慶父串通哀姜連殺了兩個國君,而且極度荒淫無恥,作威作福,橫行無忌,不但給國家造成了極大的混亂,也給國人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所以齊國的仲孫到魯國訪問回去後,曾感慨地說:「不除去慶父這個禍患,魯國的災難就不會停止。」
推薦閱讀:

唐詩鑒賞:李白《峨眉山月》等精選賞析
《月下獨酌》賞析
對兩篇美國「報道日本投降」新聞稿的賞析
屈原《橘頌》《山鬼》賞析
羅中立《父親》賞析

TAG:賞析 | 論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