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鍛煉要領
《和美太極》中國專業太極微刊
在昨天講太極拳的動作步驟中,(點擊藍字可閱讀)我們是以一隻手為例來說明動作的要領,但太極拳是全身動作,這就有一個全身各部分動作的協調問題,這一講我們就講這個問題。
要把全身各個部位全部走合,必須處理好下面幾個關係:一是左手和右手的關係,要陰陽對稱;二是上肢和下肢的關係,要上下相隨;第三也是關鍵問題,是形體和意念的關係,要內外相合。
先說左右陰陽對稱。
我們在第一講中說過,太極拳一切都出自於陰陽,如果右手在動,那麼左手也必然會動;右手有個摺疊,左手也就會有個摺疊;兩隻手動的速度、幅度、強度都應當是一樣的,如果不一樣就不是陰陽對稱了。
在做動作時,有的時候兩隻手都往前,看起來似乎陰陽不對稱了,其實在往前去的過程中,兩隻手還是相對旋轉著運動。如掤捋擠按中的「按」,左手從左向內合,右手從右向內合,兩邊很對稱;如封似閉兩隻手都是從里往外旋轉,也是相對的。又如掤捋擠按中的「捋」,左手往上提,右手往下走;「擠」的時候,右手胳膊向上向外翻,左手向下按;雲手時,左手向左去,右手向右走,左手往後拉,右手往前去,左手往上翻,右手往下來,都是相對的、陰陽對稱的。好多人順邊走,「擠」的時候兩隻手連身體一起往外拱,「捋」的時候,兩隻手一起從上往下捋,雲手時,左手往左,右手也跟著往左,這就沒有陰陽對稱了。
當然太極拳各家各派動作的形式不完全一樣,拿雲手來說,吳式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邊,轉過來後,左手落下去,右手上去;楊式是左右拉,上下一樣,前後拉;陳式是左手向右,右手向左,左手向上翻,右手向下翻,儘管各家有各家的特點,但這些差別不是原則的差別,在陰陽對稱等原則問題上,各家各派絕對是一樣的,用我的話來說,這些差別,就像饅頭與烙餅的差別一樣。饅頭和烙餅,在外形上、做法上、味道上是有差別的,所以有人愛吃饅頭,有人愛吃烙餅,但從本質上說,它們都是用白面做的,吃起來也都一樣。所以,我現在講的太極拳的拳理不是那一家的,而是所有派別所共有的,只要是太極拳,就應當符合這些原理。不管那家那派,做起動作來,左右絕對是對稱關係,那家也這樣。
怎麼樣才能做到兩隻手相互協調、陰陽對稱呢?關鍵不在手而在腰。假如動作不協調,如果只從手上找原因,不管你怎麼想辦法,都沒有用;只有以腰為軸來帶動手,才能做到陰陽對稱。只要用腰來帶動,左手和右手運動起來就總是相對的。如果右手向左,左手必然向右去;右手往上劃弧線,左手就必然向下劃弧線;右手向下向左內旋,左手就向上向右外旋;右手動多少,左手同樣也動多少;兩隻手動的幅度、強度、速度絕對一樣大。為什麼會這樣?拳譜打了個比方,「氣如車輪,腰似車軸」,把手和腰的關係比作車輪和車軸的關係。這個比喻非常恰當,非常形象,當車輪滾動的時候,中心軸一動,大車輪就整個地轉動起來,車輪轉動的時候,它的前半部和後半部絕對向相反方向運動,前半部往前去,後半部肯定往後來,前半部動多少,後半部肯定也動多少,前後動的幅度、強度、速度肯定都一樣,絕對不可能出現前半個車輪走得快,後半個車輪走得慢的情況。因此,如果用腰為軸來帶動手,兩隻手肯定就會走得一樣。拳譜還說:「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所謂「形於手指」即動作表現在手指上,或者運行於手指上,但是主宰的是腰,也就是手的動作不在於手上,而在腰上,腰的動作在手上表現得非常清楚。對於打太極拳的人來說,要把這一點做好,相當難。如果只是耍胳膊耍腿,是不可能做到陰陽對稱的。正是這一點,是太極拳核心的東西,把陰陽對稱打出來,你的太極拳才算打好了,沒有這個,絕對不是太極拳。
左腿和右腿應該和左手和右手一樣,也是陰陽對稱的。右腿動多少,左腿也動多少;右腿向那邊旋轉,左腿就向相對的另外一個方向旋轉。兩條腿和兩隻手是完全一樣的,這兒就不細說了。
下面講兩條腿和兩隻手的關係,要上下相隨。
一般來說,右腿與右手、左腿和左手上下是相對的,這叫順步。如攬雀尾,在掤的時候,不管向左還是向右,都是右手在前,右腿也在前,左手在前,左腿也在前。野馬分鬃也是右手右腿在前,或者左手左腿在前。這時走摺疊、運行、落點這三個步驟時,就全都是右手和右腿相隨,左手和左腿相隨。但打拳時也還出現另外一種情況,當兩條腿邁出步去時,左腿和右手在前,或者右腿和左手在前,這時就變成左腿與右手相對,或右腿與左手相對,這種上下相隨錯著腳的情況,叫拗步。如摟膝拗步,就是左腿和右手在前,或者右腿和左手在前。這時在走摺疊、運行、落點這三個步驟時就是前面的右手和前面的左腿相對稱,或者是前面的左手和前面的右腿相對稱。不管是拗步也好,是順步也好,上下相隨表現為前面的腿對前面的手,後面的腿對後面的手。如果前面是左腿和右手,就是左腿和右手相對;如果前面是右腿和右手,就是右腿和右手相對。前面對前面,後面對後面,這是和兩隻手的左右對稱不盡相同的。
如果再細一點分,上下相隨表現在太極拳的六合,即外三合和內三合。
外三合
上下相隨時,表現為腰以下的胯、膝、腳和腰以上的肩、肘、手相合,即手與腳相合,膝與肘相合,肩和胯相合,這叫外三合。
先講手與腳合。
打拳時只要抬腿一收腳就應該同時往回收手;往外一邁腿,就應該同時出手。譬如摟膝拗步,抬左腿時,就要把右手一起抬起來;邁出左腿時,右手也應該跟著一起出去;左腳落實,右手就一定到頭了。手到必須腳到,這是太極拳的一條原則,過去教拳的老師說「手到腳不到,畢竟瞎胡鬧」,道理就在這裡。如果腿先邁出去手還沒有到,這是錯的;手先伸出去了,再向前邁腿也不對。上面講的是拗步。順步如野馬分鬃,右手往裡合,右腳往起抬,抬的時候是往回收著抬的;然後邁出右腿,右手跟著右腿一起走;右腳到家落了地,右手也到家。因此,拗步也好,順步也好,都一樣,手和腳一定是相合的。這就是上下相隨。
打拳時兩隻手相合還比較容易,手和腳相合最難。有的人寫書說什麼腳要收得快一點,或者手要收得快一點,這些都是錯的。只要是太極拳就要講陰陽,既然有陰陽,上下左右就絕對是一樣的。前面我們講「形如車輪,腰如車軸」,手和腳為什麼一定是相合的?就因為腰這個軸心在起作用。如果手腳不能走合,原因就在於你對腰的理解不對。我一再說太極拳講的腰與平常人講的腰是兩碼事。如果你不把腰的位置確定好了,打拳時大面積地轉體,那你肯定左右不對稱,上下合不了,不信你可以試試。如果你把腰的位置確定為腰縫這個軸,把腰的位置定對了,只要它一動,上下左右自然就相隨了。這個問題必須要弄明白。我打起拳來就是腰縫動,它一動,上下左右就都是相對的。如果不是腰縫而是其它任何地方動,上下左右就都不可能走合,所以一定要在這個地方下功夫。拳譜說「有不得機不得勢處,…… 其病必於腰腿求之。」這裡「腿」是帶著說的,只要腰動了,腿也自然動了,所以可以不強調,這個「腿」字也可以去掉,如果打拳有不得機不得勢時,就要從腰上找原因,這是最關鍵的。
再看膝和肘的關係。手的上一節就是肘,腳的上一節就是膝,只要膝稍往上一提,肘肯定向下一沉,二者正相合;如果膝落下去,肘也就起來了,所以,如果手與腳合了,膝和肘也自然合了。
再往上,就是胯和肩。如果向右轉體,胯向右轉,肩肯定跟著轉過來,否則人就會歪七扭八的;如果肩和胯同時轉,身體就會非常正地轉過來,不會歪歪扭扭的。打太極拳講中正安舒,是否中正安舒就看兩肩與兩胯,如果兩肩與兩胯在一條平行線上,人就肯定中正安舒,如果肩與胯不在一條平行線上,人就是歪七扭八的。
上面講的內容歸結起來,就是怎麼把人身上的各個部位的勁走合了。先講了兩隻手以及手和腳的上下左右對稱關係,又詳細地分析了膝、胯、腳和肩、肘、手的對稱關係,即外三合。外三合講的是外形,是身體的形,打拳一定要把外三合做好,如果外三合都走合了,你的外形就算走對了。下面要講內三合,內三合是內在的東西,把內在的和外形走合了,叫內外三合,實際就是要完全走合了。拳譜用了一句話來表示,叫做「完整一氣」,也就是全身各個部位全部都走合了。
現在來研究內在的三合。
內三合
內三合講的是內外關係,不單純是形的問題。
對內三合,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人寫書,說內三合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這裡意與氣、氣與力還容易分清楚,心與意怎麼分?很難分清楚,還有人說要手和頭合,……等等。其實把過去的種種說法分析一下,所謂的內三合,就是要把你的意念與你運行的氣和你打太極拳練出的勁走合了。把意念、氣、勁走合了,這就做到了拳譜中說的「完整一氣」,身上各個部位就是完整的了,這麼說就比較好理解了。
什麼是意呢?意即人的意識,即頭腦中想什麼。氣包括呼吸氣,也包括內在的運行時在身上流動的氣。這種氣是什麼科學還沒有研究出來,但確實存在的。打拳時,胳膊一沉,就有氣沉到腳底下的感覺;胳膊往上一揚,胸一挺,就會感到氣浮上來了。它和呼吸氣是兩回事,但有時是帶著呼吸氣一起浮上來,分不清。你雖然看不見這個氣,但只要按照太極拳的要領去煉,你準會感覺到。勁,就是太極拳所要求的太極拳的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的掤勁。如果沒有這種掤勁,身體僵著或者懈著,太極拳的氣就出不來;氣是在掤勁的情況下產生的,所以,氣和勁是一致的。在太極拳練到功夫很深的時候,只要腦子一想,意到了,氣到了,勁也到了,三個合在了一起。
平常打拳時,要把意、氣和勁走合了。例如要往前伸手就要有往前推的勁,這個勁不是笨力氣,太極拳「用意不用力」,是用意念去推動它,但意念不是直接去推動手,「命意源頭在腰隙」,意念時時刻刻想著的是腰,形「主宰於腰」,手的勁是從腰上來的,所以意念直接指揮的是你的腰,是讓腰指揮手往前走,腰推動手,手就往前走了。這樣就把意、氣、勁走合了,這就把內外三合結合起來了。
你的動作是用意念去推動它的,叫「意領手動,手領神隨」。
「意領手動」強調手不是自己隨便伸出去的,它是意念指揮著腰,由腰帶動手伸出去,這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況不一樣。日常生活中,如果我想拿只茶杯,意念就直接指揮手把茶杯拿過來了,打太極拳則不同,意念不直接指揮手,而是想著腰,由腰指揮手,這是太極拳的特點。手一動起來,你的外在的氣勢、精神狀態要跟上,要「精神能提得起」,「滿身輕利頂頭懸,方無滯重之虞」,這叫「手領神隨」。打拳的時候,有的人低著頭、看著地,表情低沉滯重;有的人揚著腦袋、東張西望,漂浮散亂,還有人兩隻眼直瞪瞪地盯著一個地方,連眼珠子也不轉一下,這樣你還有什麼「神隨」?所以平常練拳就要防止這幾種偏向。要做到既有精神,又不僵、不懈,這樣打出拳來才能中正安舒。
中正安舒,這四個字是太極拳打拳的整個形象。「中正」講的是身上的外形,過去我們所說的形都可以歸為「中正」二字,即身體要在掌握好太極拳要領的情況下放鬆。要似松非松,不能前俯後仰,左歪右斜。「安舒」講的是精神狀態,是指神態非常輕鬆。但輕鬆不等於輕飄飄,安舒是在精神振作情況下的輕鬆。拳譜說打拳「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你可以想一下抓兔子時的鶻和捕老鼠時的貓是個什麼神態,肯定不是虛無飄渺,迷迷糊糊好像快睡著了似的,而是精神振奮。當然,我們不要過分,如果把這兩句話理解成兇猛,就過了。打太極拳最後就要打出中正安舒來。
精神狀態是內在的東西,在打拳過程中怎樣表現出來呢?
首先,要把神收攏過來再打拳。
在開始準備打拳時,人往那兒一站,先要把神收攏好。好多人打拳好像是為完成任務,急急忙忙騎車到公園,把車往牆根那兒一撂,站著就練。如果你心中有許多雜念,還有好多事情在影響你,這時你的拳是打不好的。因此打拳前首先要把雜事丟開,腦子裡空空的,不再想別的。怎樣才能把神收攏過來呢?先把目光往遠處放開,放出去,放出去以後,再把眼神收回來,這叫「凝神」,就是把精神收攏回來了。這時,你所想的不再是今天買什麼菜,中午吃什麼,誰誰誰找你幹什麼之類的事,你就會想著你的腰了。為什麼要把精神集中在腰上?因為你馬上要做動作,做動作腰要動,而腰動是腦子指揮的,所以意識如果不控制好,你就沒法指揮你的腰,腰也指揮不了你的手。
如果不把神收攏回來,就不能打拳。當然這有個過程,初學者先要記拳架子,顧不得眼神;但一旦拳架子學會了,練熟了,那時,不用再想動作怎麼做,就要注意神的問題了。
神態表示在眼神上,眼神要走正確了。前面講過,開始動作後,手往前去,眼神要先看準備去的方向;回過頭來再靈活地照顧準備前去的手,領著攻擊手往前走,把勁送到頭;等到了頭,全身向下一沉,想像我完成任務了,精神上要有個交代。動作完了,眼神要往遠處放。再做另一個動作,還是眼神再看手準備去的地方,然後再回照顧著手 ……,如此循環,都是這個過程。這樣做,內和外就完整一氣了。
這裡,要注意,眼神收回時,不要死看著手,而是要用餘光照顧著手,這時,你的意念要集中在腰上,用腰指揮手向前走。我曾經和一位老拳師推手,他在推手時,並不用眼睛看手,我問他,你怎麼不看手啊,他回答說:我聽著呢。這個「聽」字,其實不是真的在用耳朵聽,而是很好地表達了既不死盯著手,卻又全神貫注於手的神態。我們在打拳時,要的正是這種神態。
從內來講,意念領著手走,這時有強烈的氣感,意與氣合了,勁也到了,這個勁就是掤勁,即不松不緊、既不僵也不懈的勁。在這種情況下,氣就出來了,氣受意念的領導,手跟著意念走。到頭後,氣往下一沉,眼神往外一放,往回一收,氣從手指一下就拉回,從手指到腰,一起沉到腳底下去了。拳譜說:「一開一合,太極盡矣。」這時內外都走合了,最後走出了「完整一氣」,太極拳最後追求的就到這個程度。當然再往上提高,它的境界可以無窮無盡,練一輩子還會有追求。我今年八十五歲了,打了幾十年拳,但我現在在太極拳拳架子上能夠體會到的就是這些。
推薦閱讀:
※沾粘中的寸彈——孫氏太極拳架的功能之一
※六.老架太極拳原來五路拳勢簡介
※24式太極拳 動作分解
※武當趙堡丹功太極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