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上帝,舜用的璇璣是啥玩意?
前文《中國的上帝去哪了?》說到,古代中國在虞舜的時候可能已經有了上帝之說。所謂上帝,又稱昊天上帝、皇天上帝等,在不同語境中與天、天帝、北極星、天極神等同義。
《尚書·舜典》載:
舜讓於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群神。
這段話大意是說,堯舜禪讓於正月初一(上日即朔日,朔為初一,望為十五),然後舜祭祀上帝與六宗,宣告正式繼位。
大概這麼個意思,若是摳字眼,文祖是什麼,六宗是什麼,還有今天要說的璇璣等,都比較複雜,歷來有多種不同說法,有興趣的可以參看《尚書正義》等注釋書。
舜繼位這件事在《史記》里也有,讀起來略為順口一點。
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遂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辯於群神。
今天我們就聊聊這裡面提到的璇璣。
一
「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在,即察,觀察、察看、觀測之意。
七政,有三種解釋。
一是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星(《尚書正義》),又稱七曜;
另有一說指北斗七星(《史記》);
還有一說指春夏秋冬四時與天文地理和人道(《尚書大傳》)。
按《尚書正義》的解釋,大意是說堯禪位給舜,舜不確認自己受禪是否合乎天命,所以仰觀天文,觀測日月五星有沒有異樣,或有異樣就表示自己不能繼位。
璇璣,也很麻煩,有多種解釋。
一說璇璣就是北極,如《尚書大傳》:
璇璣者何也?曰璇者,還也。璣者,幾也,微也。其變幾微而所動者大,謂之璇璣,是故璇璣謂之北極。
與此類似,也有說指北斗,如「北斗七星在太微北……魁四星為琁璣,杓三星為玉衡」(《晉書·天文志》)。
另一說指天文儀器。
《尚書正義》中漢代孔安國的解釋是:
璇,美玉。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運轉者。
也就是說,璇就是玉,是玉的別稱,璇璣和玉衡中的璇和玉都是定語。
同書中唐代孔穎達的解釋是:
以璇為璣、以玉為衡者,是為王者正天文之器也。
璣衡者,璣為轉運,衡為橫簫,運璣使動,於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之器」。漢世以來,謂之渾天儀者是也。
馬融(東漢)云:「渾天儀可旋轉,故曰璣。衡,其橫簫,所以視星宿也。以璇為璣,以玉為衡,蓋貴天象也。」
大意是說,所謂璇璣玉衡,就是由璣和衡兩部分組成,其中的璣可以旋轉。
這樣的璣衡組合有多大呢?孔穎達接著解釋:
蔡邕(東漢)云:「玉衡長八尺,孔徑一寸,下端望之以視星辰。蓋懸璣以象天而衡望之,轉璣窺衡以知星宿。」
後漢張衡作《靈憲》以說其狀……江南宋元嘉年皮延宗又作是《渾天論》,太史丞錢樂鑄銅作渾天儀,傳於齊梁,周平、江陵遷其器於長安,今在太史書矣。衡長八尺,璣徑八尺,圓周二丈五尺強,轉而望之,有其法也。
璣是直徑八尺的圓形,衡是長八尺的柱狀且中間有直徑一寸的細孔。
漢代的一尺相當於23.1cm,璣的直徑和衡的長度都是八尺,合1.85米,衡還有直徑一寸的孔,合2.31cm。
如果璣和衡都是玉質的,這個尺寸未免太龐大了,尤其是那個衡,中空的圓柱體,長1.85米,孔徑2.31cm,要是用玉來做,這工藝難度委實不小。
另外,《康熙字典》解釋璣也是觀天儀器,並有具體尺寸:
璣,正天文之器,璣為轉運,衡為橫簫,運璣使動。璣徑八尺,圓周二尺五寸而強。衡長八尺,孔徑一寸,下端望之,以占星辰吉凶之象。
計算一下可知,直徑八尺,周長應為2.514丈,《尚書正義》中記為「二丈五尺強」是對的,《康熙字典》的「圓周二尺五寸而強」有誤。
總之,按天文儀器之說,璇璣就是渾天儀或其前身,再或者是其部件。
二
璇璣到底是什麼,莫衷一是,但從璇璣玉衡這幾個字來看,如果有實物,那多半是用玉所造。
那麼,這璇璣的實物長啥樣呢?
清末吳大澂所撰的《古玉圖考》中有璇璣圖及其描述和說明。
PS:璇字又寫作琁、璿,同音同義,璇璣一詞在古籍中寫法不一,本文全作璇璣。
吳大澂完全引用了《尚書正義》中的相關解釋,但對於渾天儀一說,並不確定。
是玉外郭有機牙三節,每節有小機括六,若可鈐物使之運轉者,疑是渾天儀中所用之機輪。今失其傳,不知何所設施,雖非虞夏之物,審其製作,去古不遠也。
如吳大澂所說,璇璣一般在外圍輪廓上有三節突出的牙輪(也有四個的),互相之間等距,傾斜角度相同,但他認為璇璣「非虞夏之物」(虞即舜),而考古發現證明,玉質的璇璣實物確實在幾千年以前就存在了。
大汶口文化其年代距今約6500-4500年,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4000年。1977年,在山東膠縣三里河出土的玉璇璣為大汶口文化晚期,至少應為4500年前,即公元前2500年左右。
PS:上圖中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有說那就是堯時的都城所在地。
當然了,《尚書》里舜繼位時所說的璇璣是否就是出土的這種玉璇璣,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如果照《尚書正義》中所說的璣直徑八尺、衡長度八尺來看,這些玉璇璣應該不是觀天用的那個璇璣,或是其部件也未可知。
至於各處遺址出土的大量玉璇璣功用何在,也是眾說紛紜未有定論。除了觀星用的天文儀器之說以外,還有說兵器的(飛鏢?),說漁農用來作為割切刀具的,說祭祀用作禮器的,也有說是古人太陽崇拜的象徵物,當然還有可能都想太多了,其實不過就是一件首飾。
三
舜受禪於堯,禹受禪於舜,禪讓制是上古政治和諧的完美例證,也是儒家所推崇的理想狀態。
除了禪讓說以外,《竹書紀年》等還有舜囚堯的說法。
禪讓還是政變本文不做爭論,但不可否認的是,舜繼位,當然就意味著所謂的改朝換代啦。
如《左傳》所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舜繼位後祭天地祝禱於上帝,這就是祀。
除此以外,每逢改朝換代,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禮記》載: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
改正朔,就是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登極之後都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簡而言之,正朔,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正是正月,朔是初一。
所謂改正朔,也就是帝王登基後頒行新的曆法,「言王者得政示從我始,改故用新」,如《史記·曆書》所說,「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
東漢未年天下大亂,然後三國鼎立,所以就有了「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三國蜀雍闓 《答嚴》)。
古代社會如此,到民國成立的時候同樣要改正朔,1912年1月1日,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通電各省: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4609年11月13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民國改歷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但同時也延續了改正朔的傳統,新曆頒行,大清正朔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從這個邏輯出發,舜繼位於堯,完成權力交接後,他需要做的事自然少不了頒行新曆這一宣示權力的象徵行為,那麼,「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所指的或許就是觀測星象以修訂曆法。
頒行新曆以改正朔,祭祀天地宣告四方,做完這套程序,舜就是名正言順的天下之主。
如此說來,所謂璇璣玉衡自然就應該是觀測星象制定曆法所使用的天文儀器了。
推薦閱讀:
※信科學與信上帝有衝突嗎?
※明星蔡少芬見證:是怎樣靠主突破困境經歷上帝奇妙恩典的
※上帝欺騙女人的伎倆 文 / 阿弋
※人類從未如此接近上帝
※【原創詩歌】【★上帝的誘惑★】
TAG: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