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取象類比 學中醫

取象類比 學中醫

任之堂主人

中醫基礎理論時講到: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肝主筋,膝為筋之府」;「肺主皮毛,腎主骨」;這些基本的中醫理論,是中醫的骨架,中醫的標準。

舉幾個例子:

1、臨床上經常遇到面部長痤瘡、黃褐斑的患者,治療時如果思路不對,效果就很差,但如果想到「心主血脈,其華在面」。認識到面部疾病要從心入手,面部的所有問題,都與心有關,把治療的重點放在心臟的調理上,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臨床上遇到濕疹、蕁麻疹的患者時,要首先想到「肺主皮毛」,而是不把目光放在是否過敏這個問題上。立足於肺,從肺求找答案,才能夠治癒這些疾病。

3、當遇到膝關節疼痛的病人,患者膝關節屈伸不利,活動受限。「腎主骨,肝主筋,膝為筋之府」,從肝腎入手,養陰柔筋來治療,三五天往往就能解決問題。

4、對於骨折後延遲癒合的患者,首先用該想到「腎主骨」,從腎入手進行調理,而不是只想到接骨療傷,活血化瘀。

臨床上遇到面部長斑的病人時,很多中醫認為是內分泌失調呢;遇到腿抽筋的病人時,告訴病人是缺鈣所致,要求病人補鈣。這些都是對中醫基礎理論掌握不夠,信心不夠。

舉個例子,前年夏天,一個患者找到我,要求打吊瓶,我問為什麼?患者說重感冒了,打吊瓶好得快!

因為我是採用純中醫療法,我告訴患者,我這裡不打吊瓶,並問他,「你認為幾天好才算快呢?」

患者笑道,「每次感冒打吊瓶,三天就好了。」

「那我一天給你治好,算不算快?」

「那當然快了,中醫可以嗎?」

「當然可以了!」我毫不猶豫的說。

患者因為晚上睡覺時空調溫度開的太低,受寒所致。於是我採用生薑油在患者背部刮痧,沿著膀胱經刮出不少紫黑色淤點,前後也就十來分鐘,患者感覺好了一大半,隨後開了一付麻黃附子細辛湯。所謂的重感冒,採用中醫治療,一天就好了。隨後,這位患者每次感冒,必喝中藥,常常一劑就搞定,輕點的感冒,自己熬點蔥姜水喝喝就沒事了。

臨床上經常遇到白睛溢血病,是指白睛血絡破裂,血溢於白睛外膜之下,呈一片鮮紅色,界限分明的眼疾,相當於西醫學之結膜下出血。患者往往一覺醒來,變成兔子眼了,通過中醫辨證,「肝開竅於目」,按照五輪學說,「白睛為肺所主」,白睛溢血從肝肺入手,清肝肺之火,採用桑葉三十到五十克,煎水內服,兩三天就好了,不易複發。

去年秋天,,全國很多地方紅眼病暴發流行,給這些患者切脈時,發現肺金過亢,剋制肝木太過,重用桑葉清肝肺之火,同時配伍生大黃、黃芩瀉肺,薄荷疏肝,蒲公英清熱解毒,許多患者三劑而愈,病情重的,五劑而愈,我將此方公佈於藥房宣傳欄,很多患者照方抓藥,三劑葯,十塊錢,三天治癒流行性結膜炎。當時我自己感到雙眼乾澀、發癢,服用此方預防,雖然每天接觸不少患者,但我並未感染髮病。

在針灸學裡面,有個《四總穴歌》,即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臨床遇到痄腮,也就是西醫雖說的流行性腮腺炎。借用「面口合谷收」,針刺合谷穴,留針十五分鐘,每日兩次,一次見效,三天就好,快的兩天就好。

舉個例子來看看取象類比的思維方式:

竹瀝是竹子經加工後提取的汁液。將鮮竹桿截成30~50厘米長,兩端去節,架起後,中部用火烤,兩端就會有汁液流出,汁液呈青黃色或黃棕色液汁,透明,具有焦香的氣味。性味甘寒,能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潤燥、定驚之效。《丹溪心法》中描述:竹瀝能滑痰。痰在膈間,使人顛狂,或健忘,或風痰,皆用竹瀝,亦能養血。

思考一下,凡植物之漿液,汁水,其性多粘稠,性滑利者少,竹瀝何以能滑痰?

有位老中醫給我講,觀竹之形態,中空而直,從頭至根,看似節節受阻,氣機實屬相通,就好比人之體腔,被隔膜分為胸腔、腹腔、盆腔,好似竹之三節,看似不通,其實經三焦上下貫穿,內外相連,竹之內質為竹茹,清熱化痰,貫通竹之全身,借用於人,實能貫通人之三焦。竹茹非簡單的化痰之品,實為清化痰熱自三焦水道而出。竹瀝為竹之精,其通利三焦,化三焦痰熱最速。三焦與心包互為表裡,凡心包受痰熱所困,心神不寧者,用竹瀝皆有捷效。

老中醫的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竹之一物,看似普通,實稟天地之造化,具有神奇的功效,其竹茹、竹瀝、竹黃,均有通利之性,凡熱痰、頑痰阻滯三焦、六腑,均可配伍使用。

幾月前,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奶奶,感冒後咳嗽咳痰,家人自購咳嗽藥。治療一周無效,患者出現胸悶不舒。於是在當地醫院住院,抗生素治療月余,病情未能緩解,出院後尋求中醫治療。

老年患者,年事已高,原本就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囊息肉等宿疾,每餐服用西藥一大把,現在胸腹脹滿,出氣困難,每日咳吐大量粘稠黃痰。三焦六腑不同,大便一周未行。我建議患者服用中藥治療。但患者懼怕中藥湯劑之味,加之食慾不佳,不敢服用湯劑。思慮再三後,告知家人,可以到山中伐竹,置於爐火之上,烤竹取瀝,每次30ml,每日兩次。因竹瀝清香,清新爽口,無異味,具有清熱化痰,具有通利三焦六腑之功,與病機絲絲入扣,理當有效。

患者家屬按照吩咐,上山伐竹,烤竹取瀝。服用兩天後,矢氣連連,解不少粘膩大便,咳嗽胸悶大減,胃口已開,連續服用一周後,諸證平息。

相信中醫的思維,就會給你開啟一扇靈感的大門,讓你在遇到疑難雜症的時候,有很多好的治療思路,而不是死守教科書,按圖索驥。

《內經》中就要求習醫者「上窮天紀,下及地理」。

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更明確指出學醫者當「博極醫源,精勤不倦」。

對於經典,該背的條文一定要背,四大經典需要多背多記,另外建議大家看看《道德經》、《易經》和《金剛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學習好這些經典,你會發現中醫越學越有味道。

中醫的很多理論來源於生活,用心去體會,很多看似複雜的中醫道理,就可以輕輕鬆鬆的理解了。

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寒性收引」為寒邪的特性,寒邪對人體的損害究竟有多大呢?寒性收引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有年冬天,氣溫特低,周圍鄰居的水管都被凍壞了,我家廚房的水管也不例外,早上起來,發現廚房的水管被凍得嚴嚴實實的,我提來一瓶開水,慢慢的澆在凍住的水管上,幾分鐘後,水開始慢慢的往外流,一滴一滴的,隨後是成一條細線,然後慢慢通暢起來,但卻發現水管被凍破了,水不停地往外漏。

寒性收引,這是寒邪的特點。

「寒則氣收」,寒邪侵襲人體,可使氣機收斂,腠理、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如寒邪襲表,毛竅腠理閉塞,衛陽被郁不得宣洩,可見惡寒發熱,無汗;寒客血脈,則氣血凝滯,血脈攣縮,可見頭身疼痛;寒客經絡關節,經脈拘急收引,則可見肢體屈伸不利,或厥冷不仁。

在自然界中,寒性收引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即橫向收引和縱向收引。

「橫向收引」就好比水管收縮變細了一樣!人體寒邪偏重,經脈也會收引變細,影響氣血的運行,出現局部經脈氣血不通,出現疼痛的表現,即所謂的不通則痛,這個很好理解。

「縱向收引」好比一段鋼材,受凍後變短了一樣!人體的經脈、筋骨、肌肉等,受到寒邪的侵犯,也會收縮變短,如上面所說的「寒客經絡關節,經脈拘急收引,則可見肢體屈伸不利。

臨床上常常遇到病人說,「醫生啊,我這背部肌肉收縮,發涼,感到很不舒服」!這其實就是寒邪收引的結果,治療時「寒者熱之」,就能解決問題。

為什麼「濕性趨下」?

為什麼「濕阻氣機」?

為什麼「濕性重濁」?

在學習《內經》時侯,對於「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解,我一直很困惑,為什麼夏天炎熱,需要養陽,秋冬寒涼,卻需要養陰,這裡的養是什麼意思?

一次偶然的機會,找到了答案。

在老家的屋後山有一個很大的山洞,當地老人們都稱之為「雞蛋洞」,據說我很小的時候,因為夏天天氣炎熱,當時沒有冰箱,鎮上收購的雞蛋過不了夏天,容易變質,無法保存,後來他們發現夏天山洞裡很冷,於是,修了一條山路,直通山洞,在洞內放了很多大缸,專門為雞蛋過夏天準備,後來大家都稱山洞為「雞蛋洞」。

大學期間有年放暑假,去山洞玩,雖然山洞外面天氣炎熱,氣溫三十多度,但只要進入山洞,立即感到涼簌簌的。可以看到洞口的絲絲縷縷霧氣,洞頂水汽凝結成水珠,不時滴答滴答的向下滴,地面顯得非常潮濕。

學了《內經》 ,知道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後,再切身體會山洞冬暖夏涼,夏天雖然天氣炎熱,但山洞內很冷,裡面很潮濕;冬天雖然大雪紛紛,但山洞內很熱燥。

我們人體呢?

借用「天人相應」,就會發現,身體和山洞一樣,夏天我們人體陽氣充斥於體表,體內陽氣缺乏,也是很潮濕、很陰冷。冬天人體陽氣潛伏於體內,容易消耗陰液,所以人就感到很乾燥。

既然春夏養陽,為什麼夏天人們愛吃冰糕,而且吃後感到很舒服呢,吃寒涼的食物是否與春夏養陽相違背呢?

太陽就好似人體的心臟,大氣就好似我們的肺,而土地就好似人的脾胃,土地之下就好似我們的腎臟。

夏天地面以上空氣炎熱,而山洞內卻非常陰冷,類比如我們的身體,春夏我們心肺陽氣旺盛,而脾腎陽氣卻虧虛。

春夏養陽,養的不是心肺之陽,而是脾腎之陽,秋冬養陰,養的是五臟之陰。

明白了這個道理,再看看臨床上風濕病的患者,春天夏天發病率較高,還有胃腸道疾病夏天發病率也很高,而治療這些疾病的時候,就需要用溫性的葯,每年春夏兩季,我用附子、烏頭上百公斤,而秋冬兩季,雖然天氣寒冷,但大多數患者體內陰份虧虛,試用附子的機會就少多了,總用量還沒有春夏兩季的三分之一。

臨床上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患者,清晨5-6點左右出現腰痛,疼痛難忍,無法繼續入睡,起床後稍活動即可緩解,每天如此。

以前治療這類疾病的時候,通常按照「通則不痛」的指導思想,採用「補腎強腰,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辦法,有的有效,有的沒效,有效的患者,過不幾天又複發了,這個問題如何來解決呢?

一次的感悟,讓我徹底想通了這個疾病的病機以及治療思路。

那年冬天的一個早上,洗完臉後,我習慣性地將毛巾掛在陽台上。晚上再用時,發現毛巾上半部分已經幹了, 下半部分仍然是濕的,而且下端居然還結了冰!我拿著毛巾沉思了很久!

毛巾濕透後掛起來,水自然而然向下流,上半部分先幹了,下半部反而更濕,加上天氣冷的原因,時間長點,下半部分就會慢慢結冰了……

這不正是我們中醫裡面的「濕性趨下」?

常有病人說:「醫生啊!我每天上樓時兩腿好像灌了鉛,沉重無比,這是咋回事啊?」

其實,只要想到「濕性趨下」,這種癥狀就不難理解了。

人體就像這毛巾一樣,白天站立時間多,按濕性趨下的特點,水濕自然下移於腿部,所以下肢的濕邪就會偏重。「濕性重濁」,當人體內濕邪稍重,就會感覺雙腿很累,濕邪嚴重時自然感覺 「兩腿好像灌了鉛,沉重無比」……

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毛巾只有在冬天才會出現下端結冰的情況呢?

當外界氣溫較高時,水濕也會下移,但因為溫度高,水分會很快蒸發,毛巾會幹燥。

同樣的道理,在人體如果腎火旺,不虧虛,或虧虛不嚴重,則下半身濕邪會被腎陽蒸騰,化為氣而上升,在人體進行循環;如果腎陽虛衰時,就好比冬天掛濕毛巾一樣,濕邪不能及時被蒸騰化氣,盤踞下焦,患者就會感到雙腿沉重!

患者為什麼後半夜慢慢開始出現腰痛、背痛,有時甚至會痛醒,起床後活動活動,疼痛就好了呢?

其實仍然可以用「濕性趨下」來解釋,夜晚卧床休息,處於人體最下端的,應該是與床面接觸的部位。濕邪由雙下肢向接觸床面的部位轉移,自然會是與床接觸的部位不舒服!

看到「濕毛巾」,想到「濕性趨下」,想到「正氣不足」,想到「脾腎陽虛」……

想通了這些再來治療這類疾病,就很輕鬆了!

患者,范某,女40歲,酒店配菜員。

自覺雙下肢沉重1周

患者1周來無明顯誘因出現下肢沉重感,以上午病情輕,下午較重,每晚下班回家,上樓梯時雙腿如同灌了鉛,沉重異常,休息一晚後病情減輕,不伴雙下肢水腫。就診時病舌根白厚,右尺沉遲,左尺部沉滑。

我就把濕毛巾的感悟講給患者聽,並按照病機,開出藥方:

烏附片20克(先煎1小時)炒白朮20克茯苓30克 乾薑20克 黑豆30克 甘草10克 三劑,水煎服,每日一劑。

患者服用兩天後,雙腿的沉重明顯消失,隨後我讓病人再繼續服用三天,鞏固療效,平時間斷性服用桂附地黃丸,半年來,患者繼續從事以前工作,未再發病。

再一個案例:

網上有個病號找到我,將腰痛的資料發給我看,希望我能幫助解決多年的痛苦。其實病情和前面的案例一樣,就是早上腰會痛醒,起床後活動活動就好了,每天如此,幾年來不得不每天早上4、5點起床,最近發現疼痛時間提前了,在當地多家醫院治療無效,不得已進行網路求診。

看完病人上千字的求助信,我實在不忍心讓其繼續痛苦下去,由於網路會診收集資料不全,只好推薦最安全的辦法,於是我開如下處方:

壯腰健腎丸一瓶 黑豆半斤

要求患者每晚用黑豆50克煎水後送服20粒壯腰健腎丸,每天只用藥一次。

第二天患者急切的給我留言,昨晚服藥後,早上腰不痛了,一覺睡到早上7點,感覺太棒了!我建議他繼續服用五天。

五天後留言告之,清晨腰痛好了,這幾天沒有再出現過了。

看似很神奇的效果,其實主要是了解了疾病的病機所在——濕性趨下,從這個角度入手,這類疾病都是很容易解決的。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這句話源自清朝李用粹的《證治匯補:痰證》。

臨床上對於那些長期咳嗽,咳吐粘痰的患者,在治療時很容易想到從脾入手,調理脾臟;有些患者不咳嗽,但睡覺經常打呼嚕,形體肥胖,我們也容易想到胖人多痰濕,考慮患者體內有痰,通過調理脾臟來治療。

上面這些都是以痰測脾,知道了體內存在痰邪,來推測脾臟的狀態,然後通過治脾來治痰,這很容易理解,也很好運用,

「脾為生痰之源」,有痰治脾,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如果患者表現的主要是脾虛,是否想到「脾為生痰之源」呢?

有一個浙江的患者,20歲,男性,長期身體消瘦,溏便,齒痕舌,在當地治療多年,每次就診醫生都告知脾虛,服用健脾的藥物無數,連續服用一段時間後,食慾好轉,舌苔好轉,但過不了多久,依然恢復到未服藥前的狀態,去年不遠千里,從浙江義烏來到湖北十堰來就診。

觀其形,切其脈,患者脾虛無疑,翻看以前處方,多以健脾為主,有的配以補益氣血,有的配以溫補腎陽,方都沒錯,但為什麼不能治癒此疾呢?

脾虛身體消瘦的病人很多,有幾歲的,也有十幾歲的,也有二三十歲的,也有四五十歲的,可以說每個年齡段都有這樣的患者,脾虛,腸道吸收差,便溏,頭昏,乏力,長期伴隨著他們。

患者從幾歲開始就脾虛,一直脾虛到四五十歲,還是脾虛,服用調脾的葯可真是不少,為什麼呢?

這裡面其實有一個「痰」的問題,脾既然為生痰之源,當脾虛運化失司之後,食物精微在人體的運化就會失常,就會轉變成痰,脾被濕困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脾被痰所困,被頑痰所困。也就是說長期脾虛的病人,健脾的同時,要考慮痰濕為患,解除痰邪對脾臟的影響,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治癒脾虛。

這個患者,在健脾利濕、補養氣血的同時,配以海浮石這味葯,患者服用十天後,舌苔恢復正常,食量大增,一月後電話隨訪,體重增加不少,未再出現齒痕舌,大便也很規律,不再溏便。

化痰的藥物很多啊!為什麼選用海浮石這味葯呢?

雖然患者只有20來歲,但脾虛的病史有十餘年,這十餘年來,體內的痰濕一直存在,病史較長,可謂「頑痰」,能化頑痰的藥物可就不多了。

海浮石具有「化老痰」,「軟堅散結」的作用。

「脾為生痰之源!」,通過前面的講述,這句話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如果站在痰的角度,治療痰證,這句話提醒我們,要注意調脾。

如果我們站在脾的角度,治療脾虛,這句話提醒我們,要重視逐痰。

三年前,有一次我連續熬了幾夜,早上起床後,感到精力不支,眼睛模糊,總感到有眼屎,但用手擦時,卻又沒有。肝開竅於目,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讓我立即想到熬夜傷肝,於是,用枸杞子一小把,加菊花七八朵,開水泡後當茶飲,邊飲邊感到眼睛舒服了,真可謂立竿見影。

後來每當病人描述眼睛不舒服的時候,就習慣的問上一句,「是不是總感覺有眼屎,用手擦時卻又沒有啊?」很多病人就會點頭稱是,於是在下藥時,就習慣用上菊花配枸杞子,療效自然很好。

有一年夏天,天氣潮濕,又連著吃麵食,大便時感覺很不爽,不是便秘,解不出來,也不是拉不幹凈,而是感覺大便好像粘在腸壁上一樣,解大便時很費力,擦時很費紙,這是典型的腸道濕熱所致。我用苦參、茯苓配少許艾葉,煎水服用後,很快就好。

公布秘方

【生肌散】

人中白(炙)30g象皮(砂炒泡)50g乳香30g滑石粉30g血竭30g白芨30g

共研細末,撒於創口處

主治:一切傷口、潰瘍,久不癒合,效神速!

【燙傷油】

地榆20g白芷20g黃連20g黃柏20g黃芩20g紫草60g麻油1000g

製法:先將麻油燒至八成熟,將前5味葯入油炸至黃柏呈深褐色時,再放入紫草,約10分鐘後即滅火濾渣,貯油備用。

用法:患處有水泡的勿撕破皮,宜用無菌針刺破放水,然後用無菌紗布浸藥油貼敷患處,一日一換。適應各種燒燙傷,至多7日痊癒。曾治一3度燙傷患者,敷此藥油僅4日即告痊癒,誠奇效也!

【治療食不下】

生山藥60克 生雞內金30克 炙水蛭15克 炙馬前子9克上藥研細粉(100目)煉蜜為丸,每服4,5克飯前1小時服 日三次。我用此治好上百例食不下的患者,其中包括四例癌症化療反應患者,輕者一料而愈 重者二、三料也愈。

【膿包瘡】

苦杏仁,用火炙成炭,存性,研細末,把香油調成糊狀備用。用時先用淡鹽水洗凈,再塗上藥膏,蓋上紗布即可。1--2次脫痂,3--4次痊癒。20多年應用苦杏仁炭治療數百人,沒有一人沒有治好。

【紅藤】

初次接觸紅藤,是用於治療腸癰,深知其對腸道炎症有確切療效。此後進一步研究,發現紅藤對慢性前列腺炎也有很好療效。

再繼續研究發現,對慢性盆腔炎效果很好。

再進一步研究紅藤,發現對跌打損傷也有很好療效。

有次岔氣的病人來求診,開紅藤加川芎,一劑好,慢慢研究發現,紅藤對經絡修復有很好的作用。

許多病人中,手術、外傷等導致經絡受損,出現乏力、心慌、氣短,傷口疼痛等,均大劑量用紅藤獲得捷效。

【疤痕】

患者 劉某女 35歲 湖北十堰人

面部外傷後遺留疤痕2月

患者2月前因與人爭執,無意中被對方將面部抓傷,經治療後,左下頜關節附近留下長3CM,寬0.5CM疤痕,自用疤痕靈後無效,當地三甲醫院建議激光治療,患者心裡畏懼,前來就診,就診時疤痕成褐色,患者使用遮蓋霜後仍十分明顯,舌脈正常。

診斷:疤痕(毒淤互結)

治療:攻毒逐淤,消疤祛痕

方葯:五倍子30克(研成極細粉),蜈蚣粉1克上藥共混勻,加醋適量,調勻(以手捏成團且不黏手為度),加入蜂蜜適量(必須用真蜂蜜),調成粘稠膏劑,放置24時後,膏轉為黑色,方可用。將上藥塗患處(先塗疤痕周邊,待疤痕縮小後,再塗中央),每日一次,每次2—10小時(以不癢為度),

療效:患者使用三天,疤痕縮小近一半,一周後徹底治癒。

按:此法對燙傷,燒傷留下的疤痕均有效;對輕度燙傷愈後形成的色素沉著也有很好的療效。如果瘢痕形成瘤狀,此方需加威靈仙煎膏才能起效。

【反覆感冒極效方】

從調補三焦立法,應用巴中玉屏散防治反覆感冒(反覆呼吸道感染綜合症),至目前,男女老少已治療100餘例,極效。

① 組成: 淫羊藿100g、巴戟100g、黃精150g、五味子100g、黃芪180g、党參150g、白朮180g、柴胡60g、防風100g、紫河車100g、陳皮30g、炙甘草30g;

② 化裁:虛寒體質加制附片60g,甚者加鹿茸30g;體瘦舌紅加沙參60g、石斛60g;易化火生癤者加生梔子30g;

③ 製法:上藥共置於微波爐中烘乾(党參黃精防風質地柔潤必須烘),粉碎機粉碎備用;

④ 服法:每次取葯散10克,加紅糖20克(改善口味),用沸水沖泡10分鐘後(冬天加蓋防止冷卻),連渣喝下,起床後與睡前各服一次。療程:1-2付,大多1付吃完,體質明顯增強,感冒次數明顯減少。

⑤ 方解:巴中玉屏散由巴戟淫羊藿紫河車等補腎葯、合補中益氣湯、玉屏風散化裁而成,故名「巴-中-玉屏」,具有補益上中下焦之功,雖調補三焦,而尤重補腎;上焦肺為氣之大主,中焦脾為後天之本,但肺與脾都根源於腎,腎居下焦,主藏精主生殖,為先天之本、元陰元陽之本,故重點補腎;且本方補益之外尚兼調理之能,如,兼舒郁化痰、兼調氣昇陽、兼驅散表邪、兼調和肝脾(包含痛瀉要方骨架),全方兼顧陰陽氣血平衡,陰中求陽,若體瘦舌紅加沙參石斛則為陽中求陰,藥性平穩,不燥不膩,長期服用而不至偏頗。

⑥ 說明:

A、足量服用巴中玉屏散者無效病例極少,目前僅發現1例無效,其體質特殊,有長達5年的放射物質接觸史;

B、病人服藥數天後感口渴,是陽氣回復之兆,繼續服藥多可消失,若渴甚而感咽干不適,不必畏懼,藥粉減半服即可;

C、感冒期間,此方亦可服用,不必停葯;

D、筆者曾有意對一些病人隨訪2~4年,其中部分病人遠期療效不佳,約十有二三,表現為服藥後一年半載內感冒次數明顯減少,但一兩年後體質下降如初,又反覆感冒。這些人中,有通宵玩耍者有玩病纏身者有家務操勞者有工作疲憊者,再服此方,仍然有效,因此這類病人需間隔一兩年重複服藥。 對中醫經典名句的理解

任之堂主人

第一條: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通常對這句話的理解: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肺主呼吸,調節氣的出入和升降。當邪氣侵襲肺時,容易導致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

那麼脾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水濕內停應當為水飲才對,水飲與痰濕是不一樣的,水飲只有經火煉,方能成痰。複習一下脾的功能:

(1) 脾主運化

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飲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並將這些對人體有用的營養物質吸收、輸送到需要部位的生理功能。

①運化水谷:胃腸道通過脾氣的幫助,在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和「泌別清濁」後,飲食物經過消化所分離出的營養物質,還需要通過胃腸道進行吸收,然後才能輸布到全身,以供人體所需。這一過程也必須依賴脾氣的運化功能才能完成。因為脾臟具有消化飲食,吸收並輸送飲食物精微物質的運化功能,而營養物質又是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也是氣血津精生成的重要物質來源。

②運化水液:飲入人體的水液,經過脾的吸收及輸布作用而達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起到滋養、濡潤的作用。與此同時,脾臟又將人體代謝後多餘的水液,及時轉輸到人體的肺臟和腎臟,並通過肺的宣發與肅降功能以及腎的蒸騰氣化作用,通過汗液、尿液、呼吸、大便而排出體外。

(2) 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亦稱之為「脾氣主升」。脾主運化,飲食物進入胃以後,經過脾的消化、吸收和輸布等作用,將飲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及津液運送到心、肺、頭、面、目,並通過心肺的推動及宣發作用而變化生成人體營養的必需物質,以滋養全身。

脾要將水液及營養成份上輸到肺,通過肺的宣發和肅降來代謝。那麼,當邪氣侵襲肺時,導致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失常,脾所上輸的精微物質和水液就不在是精華了,而成為肺負擔,好比肺中痰液還沒有清理乾淨,脾又不斷的上輸水液,造成產生新痰的來源。這才是脾為生痰之源的本意。

臨床中碰到痰多的病人,有些醫生認為痰多是脾虛造成的,治療中採用四君子健脾,加上清肺化痰的葯,自認為萬無一失,其實四君子健脾,加強了脾向肺輸送輸送水液的功能,加重了肺的負擔,痰液越來越多。總是乾淨不了。

痰多的治療,斂脾是關鍵,即收斂脾氣,使其上輸的功能減弱,向四周,向下的輸送加強,斂脾的同時配合健脾利濕、健脾燥濕的葯,這樣從源頭上減輕肺的負擔,然後稍加清肺化痰之葯,治療痰證起效很快。

斂脾的常用藥有芡實、白蓮子、蒼朮......

(3)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腫滿:腫是指腫在皮膚及四肢,滿是腹內脹塞,概括而言指浮腫脹滿。

濕有內外之分:雨露傷人或久卧濕地屬外濕;久食生冷之類,脾陽被傷,不能化濕,形成內濕。因脾主運化,脾主四肢,如果脾的運化失調,水濕不能運化,滯留於體內、四肢,就會發生浮腫脹滿等癥狀,本文之浮腫脹滿是由脾不運化形成的。

臨床中濕邪多能致腫滿,但腫滿並非全是濕所引起。如「至真要大論」中的「諸脹腹大,皆屬於熱」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熱甚則腫」,談的就不屬於濕。

對此條的理解,可以這樣理解:濕邪內停,脾失運化,導致機體軀幹、四肢出現腫滿的癥狀,皆可以從脾來調理。

常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其中的「水來土掩」其實就蘊含了「以土治水」的道理,借用到中醫里來,脾屬土,濕為水邪,以土治水,五行相剋也。

腫滿有明顯的濕象,可以很容易想到調理脾臟,但有時得腫滿也與濕有關,我們卻不容易想到。

比如:中部崛起的肥胖患者,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減肥」!沒有想到中醫的辯證從痰濕入手,從脾入手來解決問題!

看得見的腫滿可以調理脾臟,有些看不見得又該如何呢?

對於痰濕較重的患者,出現肝臟腫大,出現脂肪肝,我們同樣也要調脾。痰濕引起的肝臟腫大,不也是「諸濕腫滿」的表現嗎?

如果我們再細細推尋下去,可以總結出這樣的觀點:只要由濕邪這個病因存在,患者出現了機體局部的腫滿,就可以從脾來調理,不論是眼皮腫,還是體內長腫瘤,調脾都是可以參考的……

第二條:諸痛癢瘡 皆屬於心

「癢」,大多認為是屬「風」,與心又有何干係?「瘡」之與心的關係,似乎更加遙遠… 事實不然!

「痛」、「癢」、「瘡」不僅與心有關,而且關係密切!

「心主血脈」!「痛則不通」、「痛則不榮」,無論是 「不通」還是「不榮」,其實談的都是血脈的問題。當血脈不通,局部自然出現淤滯,疼痛就產生了;不通的背後,就蘊含了不榮,因為血脈都流通不過去,能榮養嗎? 「不通」和「不榮」很多時候是並存的,而治療「不通」和「不榮」時,從心入手,活血通脈就是關鍵。中藥針劑「丹參注射液」、「血塞通粉針劑」在臨床上作為常用藥,對大多數疼痛都有改善作用。

「癢」之為病,可理解為風邪聚集在局部的一種反應,通過活血通脈,促進氣血的運行,風邪由里發表,隨汗而解,正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大氣一轉,其氣乃散」,所以「癢」的治療,從心入手也算是捷徑。臨床上運用桂枝湯治療西醫所說的過敏,其中桂枝的作用就在於此…

「瘡」與心的關係,同樣也是建立在「心主血脈」的理論基礎上。許多人見瘡即用清熱解毒的藥物,這與西醫見瘡就用抗生素是一樣的思維模式。瘡之形成,可以理解為人體營養、能量物質鬱積在局部,而產生一種病理反應,看似「上火」,其實根本在於輸送出現障礙。對於這類疾病,活血化瘀就是很好的辦法,輸送問題解決了,營養物質不能積蓄了,病就好了。

對於病情久的患者,氣血的不通,導致人體正氣輸布出現障礙,形成虛證,運用補藥補充不足的能量(如黃芪),這樣病就好得更快些。

古方「海浮散」(乳香、沒藥各等分)的配方及適應證。下次遇到丹毒的病人,可以試試,體會一下效果,就會有深刻的感受,此方被譽為「外科回生保命之靈丹」毫不誇張……

明白了「瘡」的本,知道了活血化瘀是治療的關鍵,再看看痤瘡,想想痤瘡該如何治療?

經云:汗出見濕,乃生痤痱。 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

「痤」的形成誘因:「汗出見濕」、「勞汗當風」,「寒薄」加「郁」。「痤」的外因為「濕」、「風」、「寒」,最後加上「郁」!

發病的另一個條件為「汗出」,汗出意味著毛孔開,中醫稱為鬼門開了,外邪才能入,入之後如不能出,鬱塞日久便形成「痤」!但「痤」與「痤瘡」還是有差異的!

「痤」當為初期,其外邪鬱積時間不常,用針挑破,當為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果此階段治療不當,病程反覆遷延,並形成了「痤瘡」。「痤瘡」者,「痤」加上「瘡」也。

如果只是「痤」,治療時相對容易些,《外科大成》定為「肺風粉刺」,採用枇杷清肺飲,組成為:枇杷葉、黃柏、黃連、人蔘、甘草、桑白皮、連翹、白芷、當歸。此方效果不錯,但是只是針對「痤」。

此病風、寒、濕鬱結而成,雖然已經鬱結化火,但寒邪、濕邪仍在,所以《醫宗金鑒》上採用顛倒散外用。

顛倒散組成:大黃、硫黃各等份,兩葯共為細末,涼水調敷患處。本方為主治肺風粉刺及酒渣鼻的經典方劑之一,在臨床中較為常用。一味寒葯加上一味溫葯,寒熱搭配,這樣鬱熱得泄,沉寒得散,「痤」自然就好了。

但因方用大苦大寒的大黃與大辛大熱的硫黃同用,藥力激蕩,使用時必須注意,只塗抹在「痤」的表面,不適宜在臉上大面積的塗抹。

內外兼修,「痤」很容易好。

但沒有及時治療,發展到「痤瘡」的程度,臉上出現了很多包塊,有的顏色紫暗,淤血明顯,有的甚至感染化膿,就非單純的「痤」那麼簡單了!因為涉及到「瘡」,治療時要考慮到瘡科的問題了。

內經的原文:「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也就是說「痤瘡」之「瘡」要從「心」來治療!

大多數人都沒想到這個層面上來!看到瘡就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 沒有看到「心」層面,如果想通了,則天下就無治療不好的痤瘡!

心之所主:「心主血脈,其華在面」

我經常給病人解釋:面部的血液循環依靠心臟,心臟的功能不強大,面部血液循環就差,氣色就不好,易長東西。

「痤瘡」是面部的垃圾,用現代語言來說,是毛囊阻塞,皮脂腺的分泌不暢、細菌繁殖…….

看到這裡,痤瘡的病機就算明白得差不多了:鬼門開,風、寒、濕自外而入,未能及時發散,鬱積而久,形成痤。痤沒能及時治療,鬱積化熱化毒,再加上心臟氣血不足,不能及時疏通面部氣血,郁毒外發,而成瘡!

有人會問:為什麼患者會便秘?

便秘是因為肺氣的斂降功能較差所致,便秘不是痤瘡的形成原因!但鬼門開,風、寒、濕自外而入,未能及時發散,與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出現異常是有關係的。

有人會問:為什麼吃辛辣之物會加重病情?

五行之五味,酸、苦、甘、辛、咸,其辛為歸肺經,辛味具有發散的作用,食辛辣之物後病情加重,是辛味入肺,肺之宣發的作用加強,將鬱積在皮膚下的外邪向外發散的結果。

前面講了「痤」的治療,那麼「痤瘡」該如果治療?

1、針對心臟,可以運用丹參、生地來補心血,同時稍稍運用桂枝溫心脈,石菖蒲引葯入心,這樣心臟能量充足,才有可能將面部的垃圾清運走。

2、運用斂肺的藥物,使人體內的濁氣向下運行,通過大便排出體外,此類藥物有:枇杷葉、苦杏仁等

3、運用消腫散結的藥物,可以加快治療效果:如連翹、白芷等。

4、痤瘡顏色偏白者,考慮為濕郁化痰,佐以浙貝母。

5、病情反覆遷延者,需要扶正,按照瘡科論治,採用黃芪托毒。病情嚴重同時要考慮加適量瘡科解毒藥物如金銀花、玄參、紫草。

治療原則:本病發展到「瘡」,已經是寒熱錯雜,虛實夾雜,用藥須要寒熱搭配、攻補兼施。用藥切忌一派寒涼,否則病邪暫時壓制,日久爆發更加厲害,如此用藥,則永無可愈之日。

想明白了痤瘡的治療,對「心主血脈,其華在面」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的理解就會上升一個層次。

等想通了這些,我們再來看看《醫林改錯》這本書,會有更深的理解了。

張珍玉教授通過一典型病倒,使本條文之經義昭然若揭,病案舉例,辨析如下:

男.63歲,2000年4月28日初診。因胸悶、牙痛5天,周身皮疹、瘙癢3天來診。惠者素有冠心病病史,5天前出現心悸、胸悶,並伴牙齦腫痛、頭痛.繼而周身皮疹,色紅、瘙癢、聯結成片.且夜間癢甚,晨起漸減.多夢眠欠佳,小便短少、色黃,大便正常,舌質紅,苔薄白,脈數弱。 心電圖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尿常規正常,脈證合參,診為 心氣不足、心火偏亢。治以活血養心兼以清心瀉火。

處方:當歸9 g、丹參9 g、川芎9 g、鬱金6 g、茯苓9 g、炒梔子6 g、生龍骨1 2 g、夜交藤1 2 g、砂仁6 g、甘草3 g

水煎服,日l劑。服藥3劑後,皮疹消退,頭痛緩解.心悸、胸悶及牙痛大減,眠可,二便調。上方去生龍骨、夜交藤,鬱金加量至9 g,加炙遠志6 g、黃芪25 g、党參1 5 g、炒白朮9 g,繼用2劑.牙痛緩解,心悸、胸悶明顯減輕,唯勞累後偶感胸悶、憋氣 上方去炒梔子.繼服6劑痊癒,隨訪半年未複發。

按:本案證屬心氣不足, 心火偏亢。 心主血脈,心氣不足,運血無力,血行遲緩、瘀阻於脈則心悸、胸悶;血脈瘀阻,不通則痛而為頭痛;瘀血阻絡,壅而生熱,心火熾盛發為牙齦腫痛;心脈瘀阻,氣血失和,營衛失調,加之熱毒火盛發於肌膚則為皮疹、瘙癢。本病雖症多繁雜.但究其病因病機,則本在心氣不足.標為心火偏亢 故治療以養心活血為主,兼以清心瀉火。方中當歸、丹參皆入心經.補心脈而通血行,為治心要葯;川芎為血中之氣葯,鬱金為氣中之血葯,二葯活血行氣、通絡止痛;川芎通上達下又與潛陽安神之生龍骨相伍,二者一升一降,使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降有度;茯苓健脾理氣.入肺脾二經,而肺脾又與心關係最為密切,用茯苓可肺脾同補以助l心氣;炒梔子清心瀉火;夜交藤養心安神;砂仁、甘草醒脾調中,資助氣血生化之源.調和諸葯。

二診瘙癢皮疹消退,頭痛、眠差緩解.牙痛大減.說明上浮之火漸消,故去生龍骨、夜交藤.加入炙遠志、黃芪、党參、炒白朮以加強養心益氣之功。

三診:心火已消.遂去炒桅子.專力調氣血、養心氣, 全方補中寓通、養中有瀉、先清後養、攻補兼施。

患者皮疹、瘙癢明顯.但方中無一味祛風止癢之品,而藥到病除。正所謂:「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第三句: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卷十·痹》,闡述行痹的治法:「治行痹者,散風為主,禦寒利濕仍不可廢,大抵參以補血之劑,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

《金匱要略》對營衛之氣不足引起的脈陰陽俱微,身體麻木失去知覺,如「風痹狀」者,選用桂枝湯去甘草,倍生薑,加黃芪為主葯,以振奮陽氣,促進血液運行,使「氣行則血行」。誠如李士材所謂「治外者散邪為亟,治藏者養正為先」,「氣足自無頑痹」。再如,中風乃因肝腎陰虛、陽亢風動、瘀阻經脈所致,治療上亦守「治風先治血」之旨,如三甲復脈湯加減治肝腎陰虛之風氣內動,大秦艽湯治絡脈空虛之風邪入中,莫不以治血為主,或育陰液、重肝腎,或養血為主,佐祛風以通絡。過敏性紫癜與中醫文獻中描述的「紫癜風」、「發斑」相類似,多由風火濕毒侵襲腠理所致。治宜針對風熱毒邪以祛風解毒之法,臨床常以活血化瘀之法,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

口訣所指之「風」應包括「外風」與「內風」, 所治之血即指陰液,包括陰血、津液,治風之法,祛風、散風為直接療法,而間接療法包括:祛外風取補血養血活血、行氣活血、溫經活血、涼血活血等,使血行風滅;治內風可用滋、養、育、斂陰血、津液等一法獨進或多法並施,以收液增風平之功。由此不難看出,隨著歷史的發展,各代醫家的臨床實踐不斷豐富、充實著「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內涵,而其也具有更強的概括力,具有更大的指導意義。

案例:

丁某,女,47歲,教師,常年反覆發作蕁麻疹,診時患者面色淡白無華,唇舌色淡,脈細弱,全身可見搔癢痕迹,四肢部見紅色疹點。通過脈證互參,該患者體弱血虛,診斷為風疹。用《醫宗金鑒》當歸飲子加減,服藥3周後病癒。按:本方由歸、芎、芍、地四物湯加用補益疏風之黃芪、荊芥、防風、蒺藜、首烏等組成。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旨。

第四句:心藏神

「心藏神」即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具有主宰人體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功能。

現代醫學中所涉及的心血管疾病為器質性或者功能性,無論是哪一種,對心臟的損害都是存在的。心的陰陽平衡被打亂,就會出現神明失主,不能或不能很好「藏神」的病理變化。心主血脈是心主神明、藏神功能得以實現的生理基礎,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管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心難自養,血脈失主,因此心藏神的功能必然受損。《素問》云:「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靈樞·調經論》篇云:「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善忘。」《傷寒論》云:「本久有疲血,故令喜忘。」與此同時,因為心血管病患者大都是緩慢發病,且大都為身體衰弱的老年人或身體虛弱者,所以患者病機之本是虛,以及在此基礎上表現出來的「實」,瘀血是最常見的病理產物。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干金要方·心臟脈論》說:「心氣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 悲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若驚喜善忘。」 所以,看到的心血管病合併的抑鬱障礙,多是諸如心情抑鬱、胸部滿悶、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咽中如有異物梗阻等因「虛」所致的病症。基於此,不難看出心血管病患者合併抑鬱障礙是「心藏神」功能受到損害後出現的病理變化。

第五句: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遠近若一

意思是說,經氣到來以後,要慎重地把握而不失時機,至於進針的深淺、取穴的遠近,都全在醫生的心領神會,全靠醫生的內心感受去體驗,正所謂「運用之妙,在於一心」(汪昂《醫方集解》),「醫之為言意也」(《後漢書.方技列傳》),從而要求醫生在針刺治療的具體過程中,要聚精會神,「神無營於眾物」。

「一」,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是一個極為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指萬物的本源——「道」,還可以指人的精神世界,如葛洪《抱朴子.內篇.地真》:「人能守一,一亦守人。莊子更形象地把這一原理描繪成「心虛」,「心虛」也就是「虛一」,「一」就是「心」即人的精神世界,即所謂「一者,心也,意也,志也」。

因此,「若一」就是「由心」,就是根據人的內心感受之意,與前句「在志」的意思完全一致。可以看出「若一」和「在志」是同義的,都是「在內心裡」的意思。於是,「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解釋為「進針的深淺和取穴的遠近,全在醫生的心裡」,正道出了針氣和針刺不可言狀的玄秘和微妙,同時也說明了針刺取氣要靠醫生至意深心地去體會和感悟,這正是漢代名醫郭玉所說的「神存於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要求醫生在留針候氣時要並心一志,澄神內視,「無營於眾物」。

第六句:風盛則動

大自然中,可以觀察到,當起風時,樹木隨風而動,類比如人,意思是風氣偏勝,可使人發生顫抖或手足拘攣等症。在臨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動、嘴群蠕動、面部肌肉抽動、頭部顫動、雙手抖動等這些明顯的「動」,也很容易想到「風盛」的問題,但下面的病例是否會想到是風盛的原因嗎?治療時是否會考慮到祛風來治療嗎?

1、慢性腸炎:患者的腸蠕動亢進,出現腹痛腹瀉。蠕動亢進,想到腸道有風沒有呢?

2、嗝逆證:嗝逆屬於膈肌痙攣所致,即膈肌抖動太過所致,治療時是否考慮過祛風的治療?

3、頭疼:TCD檢查報告腦血管痙攣。西醫就是一個活血,擴張腦血管。中醫治療時,是否考慮到祛風?用上蜈蚣。。。

4、心動過速:是否考慮為內風所致,養血祛風、潛陽熄風等的運用?

第一講:心主血脈,其華在面

心主血脈,意思是說心有推動氣血在脈管內運行以營養全身的功能。心與血脈相連,心氣是血液運行的動力。心是循環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心的搏動,維持著血液在脈管內的正常運行。如果血管方面出了故障,首先當從心來考慮,這是古人總結的具有提綱攜領的作用,記住容易,但臨床遇到疾病時想到就不容易了。

例:腦供血不足

患者,劉某,男,52歲,

頭昏、乏力3個月,加重三天

患者3個月來,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暈,測血壓115/75mmhg,在醫院行TCD(顱內彩超)檢查,報告血管狹窄,血行速度緩慢,於是靜滴丹參7天,病情稍緩解,起床時仍然頭昏。近三天病情加重,頭暈伴噁心,經朋友介紹前來就診。臉色恍白,嘴唇發淡,舌質淡,苔薄白。切脈:左右寸口細軟,心率62次每分。

中醫診斷:頭暈(氣血虧虛) 西醫診斷:腦供血不足

分析:心主血脈,心脈細軟,心臟氣血虧虛,鼓動無力,血行無力,上不能達於頭,外不能養周身,故出現頭暈,乏力。心臟供血改善,自能改善頭暈。

處方:人參加桂枝龍骨牡蠣湯和歸脾湯加減

人蔘15 桂枝12 龍骨粉20 生牡蠣20

當歸15 白朮15 白茯苓15黃芪20

遠志8龍眼肉20 酸棗仁15 炙甘草10

葛根25 川芎18 五劑

一劑知,五劑病若失。囑服歸脾丸10天鞏固療效。

五劑後血壓升至135/78mmhg

其華在面:心血與面部氣色密切相關,心血足則面色紅潤光澤,若心血虛,脈管空虛,則面色蒼白無華。心血瘀阻時血行不暢,故面色青紫,出現色素沉著。臨床上治療面部疾病時別忘了心是它的主人。

例:黃褐斑

患者肖某,女,43歲

兩顴皮膚髮暗1年,加重1月

患者一年來兩顴皮膚髮暗,形成斑塊,使用多種祛斑產品無效,最近一月,生意操勞,皮膚顏色加重,請來就診。就診時面色恍白,兩顴暗黃色,嘴唇顏色偏白,月經量少,每次三天。舌質淡,齒痕舌,苔薄白,舌尖有瘀點;脈象:左右寸口細弱,左關郁澀。血壓95/60mmhg。

診斷:黃褐斑(氣血虧虛)

病機分析:「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心血不足,鼓動無力,血行緩慢,面部皮膚得不到滋養,代謝產物無法清除,自然出現皮膚色素沉著。面部出現斑塊,心情受到抑鬱,進一步加重病情。

治法: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舒肝解郁

處方:人蔘25 黃 芪20 當 歸15 丹參20

菖蒲15 遠 志10 桂 枝15 柴胡12

白芍30 赤芍30 雞血藤25 玫瑰花15

香附子15 鬱金15 制首烏20炙甘草15 五劑,水煎服,日一劑

同時用西洋參50克煎水100ML,每早洗臉後,用手搓面部100下,皮膚髮熱發燙為度,搓完後,用西洋參水控於皮膚上。

一周後複診:面色有光澤,斑已變淺,守方十劑,前後大約20天,患者面如桃花。

按:

凡面部長斑,均得從心為主著手治療;

有從心、肝、腎著手治療「肝斑」

有從心、脾、肺著手治療「虛斑」

有從心、腎著手治療「腎斑」等

第二講:肝主疏泄

「疏泄」是疏通暢達的意思,含義有二,其一是指肝有調節某些精神、情志活動的功能。其二是指肝協助脾胃進行腐熟和運化的作用(與膽汁的分泌排泄有關)。

臨床上,看到病人心情抑鬱,哀聲嘆氣,胸脅苦滿,經前乳房脹痛,很容易想到是肝氣鬱結的問題。但是如果長期消化不良,吃健胃消食葯又無效,是否想到肝臟?大便不幹不稀,排便卻總是不甚利索,是否想到肝臟?血粘度高,血行不暢,手指發麻,是否想到肝臟?諸如此類通而不暢的疾病,別忘了肝臟,因為肝臟管理著人體的疏通功能。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諸」,諸多也,指一切或多數之意;「風」, 既為六淫中的外風,也指內生五邪中的內風,又稱肝風,故風包括外風與內風二種;「掉」,搖動之意,其範圍包括頭面、四膚、身體各部的搖動及肌肉的跳動(在頭部的,亦指病人自覺有旋轉的一種癥狀);「眩」,習慣稱作「眩暈」。

內經:「風盛則動」。這就明白了,「掉眩」其實就是講風在人體內的表現,沒有這個表現,也就無法得知體內是否有風了。「眩」指眩暈,按照現代醫學來看,其實也就是「腦血管痙攣」,腦缺血時的頭暈,細想一下,「眩」也是「掉」的表現,只是「掉」表現在了腦血管上,這樣就與「風盛則動」完全一致了,風在體內表現就是「動」。

「動」在臨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動、嘴群蠕動、面部肌肉抽動、頭部顫動、雙手抖動等這些明顯的「動」,最典型的就是帕金森氏症,也很容易想到「風盛」的問題,但下面的情況是否會想到是風盛的原因嗎?是否想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1、腸道病變:患者的腸蠕動亢進,出現腹痛腹瀉。針對蠕動亢進,想到腸道有風?

或問:這腸蠕動亢進也與肝有關?

答曰:看看痛瀉藥方,再結合現代醫學的腸蠕動過快問題,再想想痛瀉藥方中的白芍、防風,思路可能就一下子開闊了。

2、嗝逆證:嗝逆屬於膈肌痙攣所致,即膈肌抖動太過所致,治療時是否考慮過祛風,考慮過調肝?

3、眩暈,頭疼:TCD檢查報告腦血管痙攣。西醫就是一個活血,擴張腦血管。中醫治療時,是否考慮到從肝入手,配合祛風?用上天麻、鉤藤、蜈蚣……

4、心動過速:是否考慮為內風所致,潛陽熄風、養血祛風等的運用?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風盛則動」,「動之太過即為風」,明白了這一層,再回過頭來看臨床上的一些疾病,思路就會開闊不少!

例:消化不良

患者,*某,男,42歲,湖北十堰人,消化不良10餘年。

患者10年來,每餐飯後總感到胃脹,吃嗎丁啉或健胃消食片後稍舒,不吃時到下餐吃飯時無飢餓感,看中醫都認為是脾胃虛弱,吃健脾健胃藥無數,也有效,停葯後即發,正應了廣告詞「家中常備健胃消食片」。偶然機會,路過我處,談及此病如何治療,觀其色面色偏黑,身體稍消瘦,嘴唇發暗,切脈:左關郁澀,告知當從肝治。病人欣然接受一試。

診斷:消化不良(肝鬱脾滯)

治療:疏肝利膽,健脾開胃

柴胡15 枳實20 竹茹20 白朮20

茯苓20党參15炒內金30山楂30

木香20炙甘草10 五劑

患者服後,飯量增加,到下餐前有較強飢餓感。一月後體重增加近10斤

肝主筋

肝主筋,是指全身筋肉的運動與肝有關,就是說肝支配全身肌肉關節的活動。筋附著於骨,筋收縮或馳張而使關節活動自如。筋又賴肝血的濡養,故有「肝生筋」之說。如肝血不足,血不養筋,則出現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痙攣拘急或痿弱等癥狀。如肝風內動時,即可出現震顫抽搐,以及角弓反張等癥狀。

例:筋膜失養

患者,王某,35歲

雙側小腿腓腸肌疼痛十餘年

十餘年來無明顯誘因出現雙側小腿腓腸肌疼痛,以夏季為重,求治於當地各大醫院,行類風濕及痛風相關檢查結果均正常,無明確診斷。患者體型瘦(身高178CM,體重60公斤)。舌根苔白,齒痕舌,兩寸脈細弱,兩關脈玄滑緊,兩尺沉緊。反覆詢問得知病人特別怕冷,平素食慾差。

2009.05.23初診,診斷:痹證(寒濕痹阻) 採用桂枝芍藥知母湯加三仁湯化裁。五劑

2009.0528複診,自覺身體輕鬆些,上午好轉,但下午四點到五點出現疼痛加重。考慮膀胱經寒氣太重,上方加大附子用量到30克,同時每劑加山甲粉8克,分三次沖服。五劑

2009.06.02複診,病情好轉,但疲憊感加重,右寸細弱,右關郁滯。患者反應從小就有醫生說其脾胃虛弱,結合脈象,採用開胃湯加玉屏風加靈效活絡丹擬一方,重用白朮50克。五劑

2009.06.06複診,病情穩定,白天沒有再出現疼痛,體力恢復許多,脈象也有所好轉。但每晚1點到2點出現腓腸肌疼痛,用手壓時具體疼痛部位不明確。考慮寒濕長期閉阻經絡,氣血郁而化熱,筋膜受熱而焦,肝主筋,故出現丑時疼痛,當以養筋為主,但養筋又會加重水濕之邪,反覆斟酌,甚麼葯養陰而不加重濕邪?憶張錫純之用白芍心得,採用如下方:

麥冬20 巴戟天15 酸棗仁20 九地20

黃柏12 薏米20 蒼朮15 生甘草30

白芍80 赤芍20玄參25生牡蠣20

炙馬錢子6 王不留行子20

2009.06.09複診,患者服後丑時未再在發作,但舌苔偏膩,上方加蒼朮15克 五劑

2009.06.15複診,服用五天來,未再疼痛過,病人情緒很好,上方白芍減至50克,馬錢子去掉,再服五劑鞏固療效。

本例患者,病情十年有餘,寒濕痹阻經脈,筋脈焦枯失養,養陰柔筋非常重要,但養陰易加重陰邪,其中用藥很有辨析的價值。

「膝為筋之府」這句話,容易被忘卻。臨床上膝關節的病變,臨症時往往會想到用肝腎陰虛來套,其實不然。膝關節的許多問題多由於寒濕留注,筋失所養所致,病機是腎陽虛衰,寒凝肝脈,氣血不通,筋失所養。治療上在溫腎散寒、活血通絡的同時,別忘了行氣疏肝。

第三講:脾主運化

脾的運化功能包括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濕兩個方面。飲食經過胃的消化後,再經脾進一步消化並吸收其富有營養物質的水谷精微,轉輸至心肺,再通過經脈輸送到全身,營養周身臟腑、器官、組織。其水液部分,亦由脾吸收轉輸,在肺、腎、膀胱等臟腑的共同協作下,來維持和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如果脾虛不能運化,除消化不良,食後腹脹,大便稀薄外,還能產生水濕滯留的病證。水濕滯留於胃腸則腹脹、大便溏泄(脾虛泄瀉);水濕停留肌膚則浮腫(脾虛水腫);水濕停留於肺,則成痰飲(脾虛生痰)。所以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之說。

脾主肌肉主四肢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及四肢活動都要依靠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來濡養。脾氣健運,營養充足,則肌肉豐滿,四肢有力;若脾氣虛弱,運化不健,營養不足,肌肉失養,就會逐漸消瘦乏力,甚則發生痿弱不用等癥狀。故有「脾主一身之肌肉」、「脾病而四肢不用」之說。

關於脾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液,臨床經常運用,但脾主四肢,在臨床上很容易被遺忘。

例:中風後遺症

患者 張某 男 65歲 湖北十堰人

右側肢體癱瘓半年

患者半年前因腦梗住院治療,遺留右側肢體偏癱後遺症。後經中醫針灸治療1月,同時服用活血化瘀等中藥,多為補陽還五湯(黃芪、當歸尾 、赤芍、 地龍、川芎、紅花、桃仁)加減,偏癱癥狀恢復較慢,雖手指活動度有所改善,但右手握力仍較左側明顯下降,右下肢肌力2級(輪椅),其老伴請我上門會診。患者體質偏胖,說話中氣明顯不足。舌質淡,苔膩;脈浮滑,右關沉取無根。

診斷:中風後遺症(脾虛濕盛,痰濕阻絡)

分析:患者平素體胖,「瘦人多火、胖人多痰」,中風後原本有風痰阻絡的病機存在,醫家不知健脾祛痰,套用「活血化瘀」這個萬金油,脾主四肢,痰濕困脾,脾氣不展,四肢失養,自然恢復較慢。

處方:二陳湯和四君子湯加減

人蔘25 茯苓30 土炒白朮25法半夏15

陳皮15 蒼朮15 厚撲15制天南星10

菖蒲12(後)炙甘草10 小伸筋草30 十劑 水煎服 日一劑 矚加強功能鍛煉

二診:患者食慾增加,每餐前有較強飢餓感,右手握力明顯增強,下肢肌力漸恢復至3+,可以下地扶杖行走站立。守方10劑。

三診:患者在家人攙扶下,步行1公里左右,前來就診。患者說話中氣十足,血壓130/70mmhg,原方稍作加減,製成丸藥服用,進一步鞏固療效,矚每天步行1小時,加強鍛煉。做為醫者,看到患者病情日漸好轉,甚感欣慰。

第四講:肺主氣、肺主肅降

1、肺主氣

一是指呼吸之氣,即吸入自然之清氣,呼出體內之濁氣,維持人體內外的氣體交換。二是肺有宣散和肅降兩種功能,具有條暢氣機的作用。肺有宣有肅,氣就能出能入,氣道暢通,呼吸均勻。如果肺的宣肅功能失常,則氣機不暢,可引起「肺氣不宣」、「肺失肅降」、或「肺氣上逆」等病理變化,出現咳嗽、氣喘等癥狀。故有「諸氣抑鬱,皆屬於肺」之說。

2、肺主肅降,通調水道

肺有促進和維持水液代謝正常平衡的作用,人體內水液的正常運行,依賴於肺氣的通調,脾氣的轉輸,腎的氣化及膀胱的排泄功能。肺氣肅降,水道通調,則小便通利,故有「肺為腎之上源」之說。

臨床上肺氣虛有很多表現,如:咳喘無力,少氣不足以息,動則更甚,痰液清稀,面色淡白或胱白,神疲體倦,聲音低怯。自汗、畏風,易於感冒。肅降功能失常,可以導致腎水來源不夠,腎精虧虛;宣發太過可以患一些頑固性皮膚病。

例:體虛感冒

患者,男,8歲,湖北十堰人

反覆感冒5年

患者5年來,每月感冒不下於3次,每次經歷5、6天,每次都是西藥抗生素靜滴幾天才愈,家人不敢吹電扇,不敢開空調,稍有不慎即感冒咳嗽。痛苦異常。

2008年夏天因感冒咳嗽住院一周未愈前來就診,就診時患者神疲體倦,食欲不振,鼻流清涕,咳嗽無力,痰液清稀,面色胱白,自汗。舌質淡,脈細。

診斷:感冒(氣虛感冒)

治療:補肺健脾,益氣解表

方葯:玉屏風散和補中益氣湯加減

黃芪15克白朮12克 北防風15克 党參15克

荊芥穗6克甘草10克 當歸8克 陳皮10克

柴胡6克 黃芩10克 炙麻黃8克 苦杏仁15克

生薑20克大棗6枚 三劑 水煎服 日一劑

二診:患者服藥後,體力明顯恢復,自述是幾年來感覺最好的幾天,咳嗽減輕,但從未喝過中藥,味道很難下咽,問有無其他辦法。開食療方:

黃芪20克 白朮20克 北方風20克 共煎成1000ML,去藥渣,加牛肉(切成小塊)200克,小火燉1小時,以爛為度,加調料後,吃肉喝湯。隔日一次。連用一月。

三月後介紹其他病人過來,述近期未感冒過,體質較前大大好轉

第五講:腎主水,腎主骨

肺、脾、腎三臟均與人體水液的代謝和調節有關,其中腎起主要作用。水自胃入,經脾上輸於肺,通過肺的肅降,下行於腎,下行之水液經腎「氣化」,清者復上升至肺,濁而無用的部分經由膀胱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脾的運化,肺的通調,三焦的決瀆,膀胱的排泄都要依賴腎陽的作用。所以腎陽不足,「氣化」作用減退,會導致水的輸布失常,進而出現全身水腫,小便不利等癥狀。

臨床上腎陽不足引起的下肢水腫很常見,往往西醫的檢查不會有異常發現,多考慮為特發性水腫,通過利尿等治療,短期緩解,不能維持療效。此時,如果能夠想到溫補腎陽來治療,通常能夠取得很好的療效。

例:陽虛水泛

患者 楊某 女性 45歲 湖北十堰人,雙下肢水腫3月余;

患者3月余前出現雙下肢水腫,呈凹陷性,晨輕暮重,在醫院做相關檢查,心、肺、腎等均正常。醫院診斷為特發性水腫。2007.12.經他人介紹前來就診。患者訴平素怕冷,惡風且夜尿頻多。觀患者體型偏胖,雙下肢凹陷性水腫,無靜脈曲張,舌質胖嫩,有齒痕,舌根白膩,右尺沉滑,左寸細軟。

診斷:水腫(陽虛水泛)

治療:溫陽化氣,利水消腫

處方:附子30(先煎2小時) 肉桂15(後) 乾薑15 白朮20

細辛10 黃 芪30 益母草25 川芎15

茯苓20 生麻黃10 桂枝15 生甘草10三劑 水煎服 日一劑

複診:患者服藥後,水腫明顯減輕,僅下午足背稍有水腫,夜尿較前減少,怕冷、惡寒亦有所改善。效不更方,守方五劑。3月後介紹另一水腫患者前來就診。

腎主骨藏髓

腎精是生長骨髓的物質基礎,髓藏於骨腔之中,可以營養骨質。髓通於腦,故有「腎生骨髓」,「諸髓者皆屬於腦」之說。腎精充足,骨、髓、腦三者充實健壯,四肢輕勁有力,行動靈敏、精力充沛,耳目聰明;腎精不足,則動作遲緩,骨弱無力,眩暈健忘。臨床對大腦發育不全,神經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軟骨病和骨折癒合延遲,骨質疏鬆等用補腎法治可取得一定療效。

例:腦癱

患者 劉某 男5歲湖北十堰人

智力發育遲緩5年

患者出生時因臍帶繞頸難產,出現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而致腦癱。智力發育緩慢。就診時體重22斤,不能站立,口長流涎,僅能發單字音,雙上肢關節活動僵硬。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診斷:腦癱(髓海不充)

治療:補腎健腦

處方:核桃仁200何首烏100枸杞子 80 龜甲80

菟絲子80 丹參60 遼五味子60 紅花30

川芎60 遠志50 地龍60 葛根80

當歸80 黃精60 石菖蒲60 (後下)

上方加 蜂蜜3斤製成糖漿,每次20ml,每日三次,服用一月。

二診:患兒服用後,納食較前好轉,體重長至25斤,雙上肢活動稍靈活。原方再服2月,囑加強功能鍛煉。

三診:患兒能自行站立,可由他人牽扶行走。患者家屬信心大增,原方核桃仁增加到250克,服用一月。

四診:患兒能說簡單句子,自行行走但仍步態不穩,原方守方繼續治療中......

慢性前列腺炎,枇杷葉50克、艾葉10克、苦參15克。

「枇杷葉是一味君葯,不要把它當臣葯或佐葯使用,這個葯好比一位英勇善戰的將軍,卻不顯山不露水,常人都不知道它的妙處,此物能降十二經脈之逆氣,能化十二經脈之熱痰,逆氣降、痰熱除,很多怪病不治自愈……」道士毫不隱滿的講。

「我剛算過了,你我命中有兩次相交的緣份,今天你的到來,也算是其中一次了,我今天給你講講人身氣化的過程!」張道長將我帶到屋角的灶邊。

「你看這蒸飯的灶!灶里的火好比人之腎陽,鍋里的水好比人之腎陰,而這蒸籠好比人之三焦,最上面一層為上焦,中間一層為中焦,最下面一層為下焦;鍋里的水在火的燃燒下沸騰,產生蒸汽徐徐上升,形成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的狀況!」

「如果灶里沒火,則水不能化汽,飯自然蒸不熟;如果鍋里沒水,也不能產生蒸汽,飯也蒸不熟;如果中間這一層半生不熟,蒸汽上不上去,就算最下面一層焦糊了,最上面一層也熟不了啊!」

「人體也是一樣啊!腎陽虛的病人,不能氣化,氣也不能到達上焦,所以經常口乾舌燥,喝再多的水也止不住渴!很多糖尿病初期都是這樣的,水喝多了,腎陽又不能化氣,代謝也差了,水停在體內,造成身體喝水也長胖!」

「腎陰虛的病人也會口渴,喝水後口渴癥狀很快緩解,但這些病人容易上火,吃下火藥當時管用,長時間吃會導致腎陰陽兩虛,就不好治了,這種病人補補腎陰,養養陰份就可以了!」

「脾胃在中焦,胃主降、脾主升,一升一降,中焦如漚,下焦所化之氣才能上達上焦,如果脾胃鬱塞,升降失常,就如同這蒸飯一樣了,中間半生不熟,上面一層是沒法熟的,這樣的病人也會口渴,調理脾胃就好了!」

「在看著,蒸籠最頂上是個蓋子,就好比人的肺——華蓋之府,沒了這個蓋子,飯也蒸不熟,鍋里產生的氣都給漏掉了,上升來的蒸汽溫度變低後,變成水,這個蓋子正好使其向下,沿著蒸籠壁向下流,流到鍋里。在人體也是一樣的,下焦產生的氣,通過肺的肅降,最終變成水液通過三焦水道,進入膀胱,產生小便……」

我站在灶前,看著灶里的火正在燃燒,鍋里的蒸汽徐徐上升,這些平平常常的東西,現在突然變得神奇起來。道長的一番話,如同醍醐灌頂,讓我驚呆,我突然明白了很多疾病形成的病機……

「時候不早了!你們回吧!我這幾天要找我師父,會離開這裡一段時間。小夥子!我們還有一次見面的緣分,到時我在給你講些東西!」道長對我和老李說。

痰濕

先賢朱丹溪說: 怪疾多屬痰,痰火生異證。沈全鰲說: 痰為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張介賓說: 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清代林佩琴指出: 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心則悸,在腎則冷,在腸則瀉,在頭則眩,在胸則痞,在脅則脹,在經絡則腫,在四肢則痹,變化百端。有內痰,外痰。有有形,無形。並非皆是病理實體,中風癲癇,眩暈嘔惡,神昏痴呆,痰蒙心竅等。

中醫理論術語中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我的理解就是中焦脾胃運化失常能產生痰濕,而咳嗽為痰濕的一種表現形式。

「肥人多痰濕」肥人一般是飲食偏嗜和缺少運動,前者容易沉積肥膩,後者影響中焦運化。這兩點一為邪積一為正損,相互作用。表現形式很多,比如舌苔厚膩,大便膩,口淡無味或口甜口苦(視夾邪而論)。

有幾點區別:

中醫理論中的痰,可以存在很多地方,中焦的痰濕,經絡骨骼肌肉中的痰濕,如流注,甚至可以在西醫理論中的心血管疾病中,高血脂,冠心病等等,痰是無處不在的。

痰的形態,痰濕的形態是多樣,好像三焦理論中水的形態,「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是屬於有形的,而且是多種形態的。比如西醫中一些高血脂、糖尿病,舌苔厚膩的患者,他的形態除了中焦中痰濕的形態,還有心血管中一些物質都可以稱為痰。

再者痰與津液的關係,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熬液成痰,灼津成痰,聚濕成痰。痰和人的正氣(津液)是同源同氣,類似於六氣和六淫的關係。在正常情況下,甘油三酯是維持人體代謝的一種物質,不屬於痰,但超過人體代謝的能力或負荷了,就成為一種致病因素,中醫中是可以稱為痰的。

1、痰濕之所生,無不出自脾胃。脾胃虛弱,則水谷不化精微而變生痰濕。這是痰濕所生之本源。故,凡是痰濕作祟之疾病,均有脾胃虛弱表現。

2、痰濕既生,首先影響到脾胃的升降。因為,痰濕出自中焦,阻礙中焦氣機是必然的結果。而脾胃居於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故痰濕之為病,脾胃首當其衝。臨床表現為胃脘脹滿,或有噁心、納差等。

3、其治療當然以燥濕健脾,和胃降氣為主。宗丹溪之法,以二陳湯較為合適。進一步說,方中半夏為不可或少之味。

再談對濕邪的一些觀察

1、中焦濕邪:在農村很多小孩子嘔吐或腹瀉時,地上會搞得很臟,我們拿一些灰撒在上面,然後再掃掉。如果不撒灰地上是不容易清除乾淨的,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從理論上說濕性粘滯,不容易祛除,在中焦用燥的方法除濕,類似於把中焦的水分吸出,再用通降的方法把殘渣通過二便排出。運用到中醫的理法就是淡滲利濕、香躁化濕。

有了理法不難想像方葯,淡滲如茯苓、薏米仁,香躁如藿香、佩蘭,通降如枳殼、半夏。當然必要時要加一些升清的藥物來健脾扶正,如升麻、柴胡。還有一點是值得說明的,如果地上腹瀉時的排泄物太多,而用的灰太少是起不了作用的,所以祛除中焦濕邪時淡滲香躁必須為君,量宜大。一般30g起。

小結一下,此類疾患病位在中焦,以祛濕、恢復中焦升降之機為原則,以淡滲、香躁、降逆、升清、破積等方法,邪之出路在二便。(也就是說可以通過觀察二便而判斷病情)

2、濕邪頭重:典型的濕邪頭痛,頭重如裹,在臨床上也比較多見。

濕邪頭重:典型的濕邪頭痛,頭重如裹,在臨床上也比較多見。從病邪的性質來看,濕邪粘滯,易阻滯氣機,濕為陰邪,易襲陰位,而顛頂是清陽匯聚的地方,不易受濕邪侵犯,其次從病位和治療上來分析,病位在上在外,理法應以汗法,也就是說邪是能通過汗法來外出的。假設邪氣真是在頭部,那汗法是否能起效?(我知道只有辛香走竅、活血化瘀之法可能會有效,或許是我才疏學淺,請同道指正)最後我想說濕邪引起的頭重的治療,我在臨床上一般是以汗法為基礎,酌加辛散通竅的藥物,如九味羌活湯、如是明顯的畏風考慮用川芎茶調散。

如其人素體陽盛,或已有肝火上沖之勢,則痰濕便可化而為熱,臨床表現頭目如裹,時有脹痛,兼見目赤、心煩,此痰熱之表現。此時用藥,則重用羌活之辛散肌表濕邪之味,則不但療效全無,甚則加重病勢。為何?蓋辛溫發散之味,易助火也。用之,也當少量,並配清熱化痰之味。

至於痰濕所致眩暈,雖同屬一個病機——痰濕,則其用藥有所不同。如半夏白朮天麻湯,頗為實用。如若眩暈而又兼見火熱表現,其治又有不同。概而言之,天麻鉤藤湯以治肝陽上亢者;鎮肝熄風湯以治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者。此二者皆可以兼見痰熱之表現。臨床之上,對此兼有痰熱表現者,余習以竹茹、竹瀝、浙貝母、蛤殼等伍之。可見,同一病機,不同癥狀,不同的兼證,痰濕為患也多有變化,則臨床用藥就必不相同了。對中醫經典名句的理解

任之堂主人

第一條: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通常對這句話的理解: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肺主呼吸,調節氣的出入和升降。當邪氣侵襲肺時,容易導致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

那麼脾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水濕內停應當為水飲才對,水飲與痰濕是不一樣的,水飲只有經火煉,方能成痰。複習一下脾的功能:

(1) 脾主運化

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飲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並將這些對人體有用的營養物質吸收、輸送到需要部位的生理功能。

①運化水谷:胃腸道通過脾氣的幫助,在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和「泌別清濁」後,飲食物經過消化所分離出的營養物質,還需要通過胃腸道進行吸收,然後才能輸布到全身,以供人體所需。這一過程也必須依賴脾氣的運化功能才能完成。因為脾臟具有消化飲食,吸收並輸送飲食物精微物質的運化功能,而營養物質又是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也是氣血津精生成的重要物質來源。

②運化水液:飲入人體的水液,經過脾的吸收及輸布作用而達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起到滋養、濡潤的作用。與此同時,脾臟又將人體代謝後多餘的水液,及時轉輸到人體的肺臟和腎臟,並通過肺的宣發與肅降功能以及腎的蒸騰氣化作用,通過汗液、尿液、呼吸、大便而排出體外。

(2) 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亦稱之為「脾氣主升」。脾主運化,飲食物進入胃以後,經過脾的消化、吸收和輸布等作用,將飲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及津液運送到心、肺、頭、面、目,並通過心肺的推動及宣發作用而變化生成人體營養的必需物質,以滋養全身。

脾要將水液及營養成份上輸到肺,通過肺的宣發和肅降來代謝。那麼,當邪氣侵襲肺時,導致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失常,脾所上輸的精微物質和水液就不在是精華了,而成為肺負擔,好比肺中痰液還沒有清理乾淨,脾又不斷的上輸水液,造成產生新痰的來源。這才是脾為生痰之源的本意。

臨床中碰到痰多的病人,有些醫生認為痰多是脾虛造成的,治療中採用四君子健脾,加上清肺化痰的葯,自認為萬無一失,其實四君子健脾,加強了脾向肺輸送輸送水液的功能,加重了肺的負擔,痰液越來越多。總是乾淨不了。

痰多的治療,斂脾是關鍵,即收斂脾氣,使其上輸的功能減弱,向四周,向下的輸送加強,斂脾的同時配合健脾利濕、健脾燥濕的葯,這樣從源頭上減輕肺的負擔,然後稍加清肺化痰之葯,治療痰證起效很快。

斂脾的常用藥有芡實、白蓮子、蒼朮......

(3)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腫滿:腫是指腫在皮膚及四肢,滿是腹內脹塞,概括而言指浮腫脹滿。

濕有內外之分:雨露傷人或久卧濕地屬外濕;久食生冷之類,脾陽被傷,不能化濕,形成內濕。因脾主運化,脾主四肢,如果脾的運化失調,水濕不能運化,滯留於體內、四肢,就會發生浮腫脹滿等癥狀,本文之浮腫脹滿是由脾不運化形成的。

臨床中濕邪多能致腫滿,但腫滿並非全是濕所引起。如「至真要大論」中的「諸脹腹大,皆屬於熱」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熱甚則腫」,談的就不屬於濕。

對此條的理解,可以這樣理解:濕邪內停,脾失運化,導致機體軀幹、四肢出現腫滿的癥狀,皆可以從脾來調理。

常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其中的「水來土掩」其實就蘊含了「以土治水」的道理,借用到中醫里來,脾屬土,濕為水邪,以土治水,五行相剋也。

腫滿有明顯的濕象,可以很容易想到調理脾臟,但有時得腫滿也與濕有關,我們卻不容易想到。

比如:中部崛起的肥胖患者,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減肥」!沒有想到中醫的辯證從痰濕入手,從脾入手來解決問題!

看得見的腫滿可以調理脾臟,有些看不見得又該如何呢?

對於痰濕較重的患者,出現肝臟腫大,出現脂肪肝,我們同樣也要調脾。痰濕引起的肝臟腫大,不也是「諸濕腫滿」的表現嗎?

如果我們再細細推尋下去,可以總結出這樣的觀點:只要由濕邪這個病因存在,患者出現了機體局部的腫滿,就可以從脾來調理,不論是眼皮腫,還是體內長腫瘤,調脾都是可以參考的……

第二條:諸痛癢瘡 皆屬於心

「癢」,大多認為是屬「風」,與心又有何干係?「瘡」之與心的關係,似乎更加遙遠… 事實不然!

「痛」、「癢」、「瘡」不僅與心有關,而且關係密切!

「心主血脈」!「痛則不通」、「痛則不榮」,無論是 「不通」還是「不榮」,其實談的都是血脈的問題。當血脈不通,局部自然出現淤滯,疼痛就產生了;不通的背後,就蘊含了不榮,因為血脈都流通不過去,能榮養嗎? 「不通」和「不榮」很多時候是並存的,而治療「不通」和「不榮」時,從心入手,活血通脈就是關鍵。中藥針劑「丹參注射液」、「血塞通粉針劑」在臨床上作為常用藥,對大多數疼痛都有改善作用。

「癢」之為病,可理解為風邪聚集在局部的一種反應,通過活血通脈,促進氣血的運行,風邪由里發表,隨汗而解,正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大氣一轉,其氣乃散」,所以「癢」的治療,從心入手也算是捷徑。臨床上運用桂枝湯治療西醫所說的過敏,其中桂枝的作用就在於此…

「瘡」與心的關係,同樣也是建立在「心主血脈」的理論基礎上。許多人見瘡即用清熱解毒的藥物,這與西醫見瘡就用抗生素是一樣的思維模式。瘡之形成,可以理解為人體營養、能量物質鬱積在局部,而產生一種病理反應,看似「上火」,其實根本在於輸送出現障礙。對於這類疾病,活血化瘀就是很好的辦法,輸送問題解決了,營養物質不能積蓄了,病就好了。

對於病情久的患者,氣血的不通,導致人體正氣輸布出現障礙,形成虛證,運用補藥補充不足的能量(如黃芪),這樣病就好得更快些。

古方「海浮散」(乳香、沒藥各等分)的配方及適應證。下次遇到丹毒的病人,可以試試,體會一下效果,就會有深刻的感受,此方被譽為「外科回生保命之靈丹」毫不誇張……

明白了「瘡」的本,知道了活血化瘀是治療的關鍵,再看看痤瘡,想想痤瘡該如何治療?

經云:汗出見濕,乃生痤痱。 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

「痤」的形成誘因:「汗出見濕」、「勞汗當風」,「寒薄」加「郁」。「痤」的外因為「濕」、「風」、「寒」,最後加上「郁」!

發病的另一個條件為「汗出」,汗出意味著毛孔開,中醫稱為鬼門開了,外邪才能入,入之後如不能出,鬱塞日久便形成「痤」!但「痤」與「痤瘡」還是有差異的!

「痤」當為初期,其外邪鬱積時間不常,用針挑破,當為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果此階段治療不當,病程反覆遷延,並形成了「痤瘡」。「痤瘡」者,「痤」加上「瘡」也。

如果只是「痤」,治療時相對容易些,《外科大成》定為「肺風粉刺」,採用枇杷清肺飲,組成為:枇杷葉、黃柏、黃連、人蔘、甘草、桑白皮、連翹、白芷、當歸。此方效果不錯,但是只是針對「痤」。

此病風、寒、濕鬱結而成,雖然已經鬱結化火,但寒邪、濕邪仍在,所以《醫宗金鑒》上採用顛倒散外用。

顛倒散組成:大黃、硫黃各等份,兩葯共為細末,涼水調敷患處。本方為主治肺風粉刺及酒渣鼻的經典方劑之一,在臨床中較為常用。一味寒葯加上一味溫葯,寒熱搭配,這樣鬱熱得泄,沉寒得散,「痤」自然就好了。

但因方用大苦大寒的大黃與大辛大熱的硫黃同用,藥力激蕩,使用時必須注意,只塗抹在「痤」的表面,不適宜在臉上大面積的塗抹。

內外兼修,「痤」很容易好。

但沒有及時治療,發展到「痤瘡」的程度,臉上出現了很多包塊,有的顏色紫暗,淤血明顯,有的甚至感染化膿,就非單純的「痤」那麼簡單了!因為涉及到「瘡」,治療時要考慮到瘡科的問題了。

內經的原文:「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也就是說「痤瘡」之「瘡」要從「心」來治療!

大多數人都沒想到這個層面上來!看到瘡就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 沒有看到「心」層面,如果想通了,則天下就無治療不好的痤瘡!

心之所主:「心主血脈,其華在面」

我經常給病人解釋:面部的血液循環依靠心臟,心臟的功能不強大,面部血液循環就差,氣色就不好,易長東西。

「痤瘡」是面部的垃圾,用現代語言來說,是毛囊阻塞,皮脂腺的分泌不暢、細菌繁殖…….

看到這裡,痤瘡的病機就算明白得差不多了:鬼門開,風、寒、濕自外而入,未能及時發散,鬱積而久,形成痤。痤沒能及時治療,鬱積化熱化毒,再加上心臟氣血不足,不能及時疏通面部氣血,郁毒外發,而成瘡!

有人會問:為什麼患者會便秘?

便秘是因為肺氣的斂降功能較差所致,便秘不是痤瘡的形成原因!但鬼門開,風、寒、濕自外而入,未能及時發散,與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出現異常是有關係的。

有人會問:為什麼吃辛辣之物會加重病情?

五行之五味,酸、苦、甘、辛、咸,其辛為歸肺經,辛味具有發散的作用,食辛辣之物後病情加重,是辛味入肺,肺之宣發的作用加強,將鬱積在皮膚下的外邪向外發散的結果。

前面講了「痤」的治療,那麼「痤瘡」該如果治療?

1、針對心臟,可以運用丹參、生地來補心血,同時稍稍運用桂枝溫心脈,石菖蒲引葯入心,這樣心臟能量充足,才有可能將面部的垃圾清運走。

2、運用斂肺的藥物,使人體內的濁氣向下運行,通過大便排出體外,此類藥物有:枇杷葉、苦杏仁等

3、運用消腫散結的藥物,可以加快治療效果:如連翹、白芷等。

4、痤瘡顏色偏白者,考慮為濕郁化痰,佐以浙貝母。

5、病情反覆遷延者,需要扶正,按照瘡科論治,採用黃芪托毒。病情嚴重同時要考慮加適量瘡科解毒藥物如金銀花、玄參、紫草。

治療原則:本病發展到「瘡」,已經是寒熱錯雜,虛實夾雜,用藥須要寒熱搭配、攻補兼施。用藥切忌一派寒涼,否則病邪暫時壓制,日久爆發更加厲害,如此用藥,則永無可愈之日。

想明白了痤瘡的治療,對「心主血脈,其華在面」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的理解就會上升一個層次。

等想通了這些,我們再來看看《醫林改錯》這本書,會有更深的理解了。

張珍玉教授通過一典型病倒,使本條文之經義昭然若揭,病案舉例,辨析如下:

男.63歲,2000年4月28日初診。因胸悶、牙痛5天,周身皮疹、瘙癢3天來診。惠者素有冠心病病史,5天前出現心悸、胸悶,並伴牙齦腫痛、頭痛.繼而周身皮疹,色紅、瘙癢、聯結成片.且夜間癢甚,晨起漸減.多夢眠欠佳,小便短少、色黃,大便正常,舌質紅,苔薄白,脈數弱。 心電圖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尿常規正常,脈證合參,診為 心氣不足、心火偏亢。治以活血養心兼以清心瀉火。

處方:當歸9 g、丹參9 g、川芎9 g、鬱金6 g、茯苓9 g、炒梔子6 g、生龍骨1 2 g、夜交藤1 2 g、砂仁6 g、甘草3 g

水煎服,日l劑。服藥3劑後,皮疹消退,頭痛緩解.心悸、胸悶及牙痛大減,眠可,二便調。上方去生龍骨、夜交藤,鬱金加量至9 g,加炙遠志6 g、黃芪25 g、党參1 5 g、炒白朮9 g,繼用2劑.牙痛緩解,心悸、胸悶明顯減輕,唯勞累後偶感胸悶、憋氣 上方去炒梔子.繼服6劑痊癒,隨訪半年未複發。

按:本案證屬心氣不足, 心火偏亢。 心主血脈,心氣不足,運血無力,血行遲緩、瘀阻於脈則心悸、胸悶;血脈瘀阻,不通則痛而為頭痛;瘀血阻絡,壅而生熱,心火熾盛發為牙齦腫痛;心脈瘀阻,氣血失和,營衛失調,加之熱毒火盛發於肌膚則為皮疹、瘙癢。本病雖症多繁雜.但究其病因病機,則本在心氣不足.標為心火偏亢 故治療以養心活血為主,兼以清心瀉火。方中當歸、丹參皆入心經.補心脈而通血行,為治心要葯;川芎為血中之氣葯,鬱金為氣中之血葯,二葯活血行氣、通絡止痛;川芎通上達下又與潛陽安神之生龍骨相伍,二者一升一降,使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降有度;茯苓健脾理氣.入肺脾二經,而肺脾又與心關係最為密切,用茯苓可肺脾同補以助l心氣;炒梔子清心瀉火;夜交藤養心安神;砂仁、甘草醒脾調中,資助氣血生化之源.調和諸葯。

二診瘙癢皮疹消退,頭痛、眠差緩解.牙痛大減.說明上浮之火漸消,故去生龍骨、夜交藤.加入炙遠志、黃芪、党參、炒白朮以加強養心益氣之功。

三診:心火已消.遂去炒桅子.專力調氣血、養心氣, 全方補中寓通、養中有瀉、先清後養、攻補兼施。

患者皮疹、瘙癢明顯.但方中無一味祛風止癢之品,而藥到病除。正所謂:「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第三句: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卷十·痹》,闡述行痹的治法:「治行痹者,散風為主,禦寒利濕仍不可廢,大抵參以補血之劑,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

《金匱要略》對營衛之氣不足引起的脈陰陽俱微,身體麻木失去知覺,如「風痹狀」者,選用桂枝湯去甘草,倍生薑,加黃芪為主葯,以振奮陽氣,促進血液運行,使「氣行則血行」。誠如李士材所謂「治外者散邪為亟,治藏者養正為先」,「氣足自無頑痹」。再如,中風乃因肝腎陰虛、陽亢風動、瘀阻經脈所致,治療上亦守「治風先治血」之旨,如三甲復脈湯加減治肝腎陰虛之風氣內動,大秦艽湯治絡脈空虛之風邪入中,莫不以治血為主,或育陰液、重肝腎,或養血為主,佐祛風以通絡。過敏性紫癜與中醫文獻中描述的「紫癜風」、「發斑」相類似,多由風火濕毒侵襲腠理所致。治宜針對風熱毒邪以祛風解毒之法,臨床常以活血化瘀之法,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

口訣所指之「風」應包括「外風」與「內風」, 所治之血即指陰液,包括陰血、津液,治風之法,祛風、散風為直接療法,而間接療法包括:祛外風取補血養血活血、行氣活血、溫經活血、涼血活血等,使血行風滅;治內風可用滋、養、育、斂陰血、津液等一法獨進或多法並施,以收液增風平之功。由此不難看出,隨著歷史的發展,各代醫家的臨床實踐不斷豐富、充實著「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內涵,而其也具有更強的概括力,具有更大的指導意義。

案例:

丁某,女,47歲,教師,常年反覆發作蕁麻疹,診時患者面色淡白無華,唇舌色淡,脈細弱,全身可見搔癢痕迹,四肢部見紅色疹點。通過脈證互參,該患者體弱血虛,診斷為風疹。用《醫宗金鑒》當歸飲子加減,服藥3周後病癒。按:本方由歸、芎、芍、地四物湯加用補益疏風之黃芪、荊芥、防風、蒺藜、首烏等組成。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旨。

第四句:心藏神

「心藏神」即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具有主宰人體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功能。

現代醫學中所涉及的心血管疾病為器質性或者功能性,無論是哪一種,對心臟的損害都是存在的。心的陰陽平衡被打亂,就會出現神明失主,不能或不能很好「藏神」的病理變化。心主血脈是心主神明、藏神功能得以實現的生理基礎,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管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心難自養,血脈失主,因此心藏神的功能必然受損。《素問》云:「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靈樞·調經論》篇云:「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善忘。」《傷寒論》云:「本久有疲血,故令喜忘。」與此同時,因為心血管病患者大都是緩慢發病,且大都為身體衰弱的老年人或身體虛弱者,所以患者病機之本是虛,以及在此基礎上表現出來的「實」,瘀血是最常見的病理產物。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干金要方·心臟脈論》說:「心氣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 悲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若驚喜善忘。」 所以,看到的心血管病合併的抑鬱障礙,多是諸如心情抑鬱、胸部滿悶、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咽中如有異物梗阻等因「虛」所致的病症。基於此,不難看出心血管病患者合併抑鬱障礙是「心藏神」功能受到損害後出現的病理變化。

第五句: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遠近若一

意思是說,經氣到來以後,要慎重地把握而不失時機,至於進針的深淺、取穴的遠近,都全在醫生的心領神會,全靠醫生的內心感受去體驗,正所謂「運用之妙,在於一心」(汪昂《醫方集解》),「醫之為言意也」(《後漢書.方技列傳》),從而要求醫生在針刺治療的具體過程中,要聚精會神,「神無營於眾物」。

「一」,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是一個極為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指萬物的本源——「道」,還可以指人的精神世界,如葛洪《抱朴子.內篇.地真》:「人能守一,一亦守人。莊子更形象地把這一原理描繪成「心虛」,「心虛」也就是「虛一」,「一」就是「心」即人的精神世界,即所謂「一者,心也,意也,志也」。

因此,「若一」就是「由心」,就是根據人的內心感受之意,與前句「在志」的意思完全一致。可以看出「若一」和「在志」是同義的,都是「在內心裡」的意思。於是,「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解釋為「進針的深淺和取穴的遠近,全在醫生的心裡」,正道出了針氣和針刺不可言狀的玄秘和微妙,同時也說明了針刺取氣要靠醫生至意深心地去體會和感悟,這正是漢代名醫郭玉所說的「神存於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要求醫生在留針候氣時要並心一志,澄神內視,「無營於眾物」。

第六句:風盛則動

大自然中,可以觀察到,當起風時,樹木隨風而動,類比如人,意思是風氣偏勝,可使人發生顫抖或手足拘攣等症。在臨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動、嘴群蠕動、面部肌肉抽動、頭部顫動、雙手抖動等這些明顯的「動」,也很容易想到「風盛」的問題,但下面的病例是否會想到是風盛的原因嗎?治療時是否會考慮到祛風來治療嗎?

1、慢性腸炎:患者的腸蠕動亢進,出現腹痛腹瀉。蠕動亢進,想到腸道有風沒有呢?

2、嗝逆證:嗝逆屬於膈肌痙攣所致,即膈肌抖動太過所致,治療時是否考慮過祛風的治療?

3、頭疼:TCD檢查報告腦血管痙攣。西醫就是一個活血,擴張腦血管。中醫治療時,是否考慮到祛風?用上蜈蚣。。。

4、心動過速:是否考慮為內風所致,養血祛風、潛陽熄風等的運用?

第一講:心主血脈,其華在面

心主血脈,意思是說心有推動氣血在脈管內運行以營養全身的功能。心與血脈相連,心氣是血液運行的動力。心是循環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心的搏動,維持著血液在脈管內的正常運行。如果血管方面出了故障,首先當從心來考慮,這是古人總結的具有提綱攜領的作用,記住容易,但臨床遇到疾病時想到就不容易了。

例:腦供血不足

患者,劉某,男,52歲,

頭昏、乏力3個月,加重三天

患者3個月來,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暈,測血壓115/75mmhg,在醫院行TCD(顱內彩超)檢查,報告血管狹窄,血行速度緩慢,於是靜滴丹參7天,病情稍緩解,起床時仍然頭昏。近三天病情加重,頭暈伴噁心,經朋友介紹前來就診。臉色恍白,嘴唇發淡,舌質淡,苔薄白。切脈:左右寸口細軟,心率62次每分。

中醫診斷:頭暈(氣血虧虛) 西醫診斷:腦供血不足

分析:心主血脈,心脈細軟,心臟氣血虧虛,鼓動無力,血行無力,上不能達於頭,外不能養周身,故出現頭暈,乏力。心臟供血改善,自能改善頭暈。

處方:人參加桂枝龍骨牡蠣湯和歸脾湯加減

人蔘15 桂枝12 龍骨粉20 生牡蠣20

當歸15 白朮15 白茯苓15黃芪20

遠志8龍眼肉20 酸棗仁15 炙甘草10

葛根25 川芎18 五劑

一劑知,五劑病若失。囑服歸脾丸10天鞏固療效。

五劑後血壓升至135/78mmhg

其華在面:心血與面部氣色密切相關,心血足則面色紅潤光澤,若心血虛,脈管空虛,則面色蒼白無華。心血瘀阻時血行不暢,故面色青紫,出現色素沉著。臨床上治療面部疾病時別忘了心是它的主人。

例:黃褐斑

患者肖某,女,43歲

兩顴皮膚髮暗1年,加重1月

患者一年來兩顴皮膚髮暗,形成斑塊,使用多種祛斑產品無效,最近一月,生意操勞,皮膚顏色加重,請來就診。就診時面色恍白,兩顴暗黃色,嘴唇顏色偏白,月經量少,每次三天。舌質淡,齒痕舌,苔薄白,舌尖有瘀點;脈象:左右寸口細弱,左關郁澀。血壓95/60mmhg。

診斷:黃褐斑(氣血虧虛)

病機分析:「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心血不足,鼓動無力,血行緩慢,面部皮膚得不到滋養,代謝產物無法清除,自然出現皮膚色素沉著。面部出現斑塊,心情受到抑鬱,進一步加重病情。

治法: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舒肝解郁

處方:人蔘25 黃 芪20 當 歸15 丹參20

菖蒲15 遠 志10 桂 枝15 柴胡12

白芍30 赤芍30 雞血藤25 玫瑰花15

香附子15 鬱金15 制首烏20炙甘草15 五劑,水煎服,日一劑

同時用西洋參50克煎水100ML,每早洗臉後,用手搓面部100下,皮膚髮熱發燙為度,搓完後,用西洋參水控於皮膚上。

一周後複診:面色有光澤,斑已變淺,守方十劑,前後大約20天,患者面如桃花。

按:

凡面部長斑,均得從心為主著手治療;

有從心、肝、腎著手治療「肝斑」

有從心、脾、肺著手治療「虛斑」

有從心、腎著手治療「腎斑」等

第二講:肝主疏泄

「疏泄」是疏通暢達的意思,含義有二,其一是指肝有調節某些精神、情志活動的功能。其二是指肝協助脾胃進行腐熟和運化的作用(與膽汁的分泌排泄有關)。

臨床上,看到病人心情抑鬱,哀聲嘆氣,胸脅苦滿,經前乳房脹痛,很容易想到是肝氣鬱結的問題。但是如果長期消化不良,吃健胃消食葯又無效,是否想到肝臟?大便不幹不稀,排便卻總是不甚利索,是否想到肝臟?血粘度高,血行不暢,手指發麻,是否想到肝臟?諸如此類通而不暢的疾病,別忘了肝臟,因為肝臟管理著人體的疏通功能。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諸」,諸多也,指一切或多數之意;「風」, 既為六淫中的外風,也指內生五邪中的內風,又稱肝風,故風包括外風與內風二種;「掉」,搖動之意,其範圍包括頭面、四膚、身體各部的搖動及肌肉的跳動(在頭部的,亦指病人自覺有旋轉的一種癥狀);「眩」,習慣稱作「眩暈」。

內經:「風盛則動」。這就明白了,「掉眩」其實就是講風在人體內的表現,沒有這個表現,也就無法得知體內是否有風了。「眩」指眩暈,按照現代醫學來看,其實也就是「腦血管痙攣」,腦缺血時的頭暈,細想一下,「眩」也是「掉」的表現,只是「掉」表現在了腦血管上,這樣就與「風盛則動」完全一致了,風在體內表現就是「動」。

「動」在臨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動、嘴群蠕動、面部肌肉抽動、頭部顫動、雙手抖動等這些明顯的「動」,最典型的就是帕金森氏症,也很容易想到「風盛」的問題,但下面的情況是否會想到是風盛的原因嗎?是否想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1、腸道病變:患者的腸蠕動亢進,出現腹痛腹瀉。針對蠕動亢進,想到腸道有風?

或問:這腸蠕動亢進也與肝有關?

答曰:看看痛瀉藥方,再結合現代醫學的腸蠕動過快問題,再想想痛瀉藥方中的白芍、防風,思路可能就一下子開闊了。

2、嗝逆證:嗝逆屬於膈肌痙攣所致,即膈肌抖動太過所致,治療時是否考慮過祛風,考慮過調肝?

3、眩暈,頭疼:TCD檢查報告腦血管痙攣。西醫就是一個活血,擴張腦血管。中醫治療時,是否考慮到從肝入手,配合祛風?用上天麻、鉤藤、蜈蚣……

4、心動過速:是否考慮為內風所致,潛陽熄風、養血祛風等的運用?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風盛則動」,「動之太過即為風」,明白了這一層,再回過頭來看臨床上的一些疾病,思路就會開闊不少!

例:消化不良

患者,*某,男,42歲,湖北十堰人,消化不良10餘年。

患者10年來,每餐飯後總感到胃脹,吃嗎丁啉或健胃消食片後稍舒,不吃時到下餐吃飯時無飢餓感,看中醫都認為是脾胃虛弱,吃健脾健胃藥無數,也有效,停葯後即發,正應了廣告詞「家中常備健胃消食片」。偶然機會,路過我處,談及此病如何治療,觀其色面色偏黑,身體稍消瘦,嘴唇發暗,切脈:左關郁澀,告知當從肝治。病人欣然接受一試。

診斷:消化不良(肝鬱脾滯)

治療:疏肝利膽,健脾開胃

柴胡15 枳實20 竹茹20 白朮20

茯苓20党參15炒內金30山楂30

木香20炙甘草10 五劑

患者服後,飯量增加,到下餐前有較強飢餓感。一月後體重增加近10斤

肝主筋

肝主筋,是指全身筋肉的運動與肝有關,就是說肝支配全身肌肉關節的活動。筋附著於骨,筋收縮或馳張而使關節活動自如。筋又賴肝血的濡養,故有「肝生筋」之說。如肝血不足,血不養筋,則出現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痙攣拘急或痿弱等癥狀。如肝風內動時,即可出現震顫抽搐,以及角弓反張等癥狀。

例:筋膜失養

患者,王某,35歲

雙側小腿腓腸肌疼痛十餘年

十餘年來無明顯誘因出現雙側小腿腓腸肌疼痛,以夏季為重,求治於當地各大醫院,行類風濕及痛風相關檢查結果均正常,無明確診斷。患者體型瘦(身高178CM,體重60公斤)。舌根苔白,齒痕舌,兩寸脈細弱,兩關脈玄滑緊,兩尺沉緊。反覆詢問得知病人特別怕冷,平素食慾差。

2009.05.23初診,診斷:痹證(寒濕痹阻) 採用桂枝芍藥知母湯加三仁湯化裁。五劑

2009.0528複診,自覺身體輕鬆些,上午好轉,但下午四點到五點出現疼痛加重。考慮膀胱經寒氣太重,上方加大附子用量到30克,同時每劑加山甲粉8克,分三次沖服。五劑

2009.06.02複診,病情好轉,但疲憊感加重,右寸細弱,右關郁滯。患者反應從小就有醫生說其脾胃虛弱,結合脈象,採用開胃湯加玉屏風加靈效活絡丹擬一方,重用白朮50克。五劑

2009.06.06複診,病情穩定,白天沒有再出現疼痛,體力恢復許多,脈象也有所好轉。但每晚1點到2點出現腓腸肌疼痛,用手壓時具體疼痛部位不明確。考慮寒濕長期閉阻經絡,氣血郁而化熱,筋膜受熱而焦,肝主筋,故出現丑時疼痛,當以養筋為主,但養筋又會加重水濕之邪,反覆斟酌,甚麼葯養陰而不加重濕邪?憶張錫純之用白芍心得,採用如下方:

麥冬20 巴戟天15 酸棗仁20 九地20

黃柏12 薏米20 蒼朮15 生甘草30

白芍80 赤芍20玄參25生牡蠣20

炙馬錢子6 王不留行子20

2009.06.09複診,患者服後丑時未再在發作,但舌苔偏膩,上方加蒼朮15克 五劑

2009.06.15複診,服用五天來,未再疼痛過,病人情緒很好,上方白芍減至50克,馬錢子去掉,再服五劑鞏固療效。

本例患者,病情十年有餘,寒濕痹阻經脈,筋脈焦枯失養,養陰柔筋非常重要,但養陰易加重陰邪,其中用藥很有辨析的價值。

「膝為筋之府」這句話,容易被忘卻。臨床上膝關節的病變,臨症時往往會想到用肝腎陰虛來套,其實不然。膝關節的許多問題多由於寒濕留注,筋失所養所致,病機是腎陽虛衰,寒凝肝脈,氣血不通,筋失所養。治療上在溫腎散寒、活血通絡的同時,別忘了行氣疏肝。

第三講:脾主運化

脾的運化功能包括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濕兩個方面。飲食經過胃的消化後,再經脾進一步消化並吸收其富有營養物質的水谷精微,轉輸至心肺,再通過經脈輸送到全身,營養周身臟腑、器官、組織。其水液部分,亦由脾吸收轉輸,在肺、腎、膀胱等臟腑的共同協作下,來維持和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如果脾虛不能運化,除消化不良,食後腹脹,大便稀薄外,還能產生水濕滯留的病證。水濕滯留於胃腸則腹脹、大便溏泄(脾虛泄瀉);水濕停留肌膚則浮腫(脾虛水腫);水濕停留於肺,則成痰飲(脾虛生痰)。所以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之說。

脾主肌肉主四肢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及四肢活動都要依靠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來濡養。脾氣健運,營養充足,則肌肉豐滿,四肢有力;若脾氣虛弱,運化不健,營養不足,肌肉失養,就會逐漸消瘦乏力,甚則發生痿弱不用等癥狀。故有「脾主一身之肌肉」、「脾病而四肢不用」之說。

關於脾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液,臨床經常運用,但脾主四肢,在臨床上很容易被遺忘。

例:中風後遺症

患者 張某 男 65歲 湖北十堰人

右側肢體癱瘓半年

患者半年前因腦梗住院治療,遺留右側肢體偏癱後遺症。後經中醫針灸治療1月,同時服用活血化瘀等中藥,多為補陽還五湯(黃芪、當歸尾 、赤芍、 地龍、川芎、紅花、桃仁)加減,偏癱癥狀恢復較慢,雖手指活動度有所改善,但右手握力仍較左側明顯下降,右下肢肌力2級(輪椅),其老伴請我上門會診。患者體質偏胖,說話中氣明顯不足。舌質淡,苔膩;脈浮滑,右關沉取無根。

診斷:中風後遺症(脾虛濕盛,痰濕阻絡)

分析:患者平素體胖,「瘦人多火、胖人多痰」,中風後原本有風痰阻絡的病機存在,醫家不知健脾祛痰,套用「活血化瘀」這個萬金油,脾主四肢,痰濕困脾,脾氣不展,四肢失養,自然恢復較慢。

處方:二陳湯和四君子湯加減

人蔘25 茯苓30 土炒白朮25法半夏15

陳皮15 蒼朮15 厚撲15制天南星10

菖蒲12(後)炙甘草10 小伸筋草30 十劑 水煎服 日一劑 矚加強功能鍛煉

二診:患者食慾增加,每餐前有較強飢餓感,右手握力明顯增強,下肢肌力漸恢復至3+,可以下地扶杖行走站立。守方10劑。

三診:患者在家人攙扶下,步行1公里左右,前來就診。患者說話中氣十足,血壓130/70mmhg,原方稍作加減,製成丸藥服用,進一步鞏固療效,矚每天步行1小時,加強鍛煉。做為醫者,看到患者病情日漸好轉,甚感欣慰。

第四講:肺主氣、肺主肅降

1、肺主氣

一是指呼吸之氣,即吸入自然之清氣,呼出體內之濁氣,維持人體內外的氣體交換。二是肺有宣散和肅降兩種功能,具有條暢氣機的作用。肺有宣有肅,氣就能出能入,氣道暢通,呼吸均勻。如果肺的宣肅功能失常,則氣機不暢,可引起「肺氣不宣」、「肺失肅降」、或「肺氣上逆」等病理變化,出現咳嗽、氣喘等癥狀。故有「諸氣抑鬱,皆屬於肺」之說。

2、肺主肅降,通調水道

肺有促進和維持水液代謝正常平衡的作用,人體內水液的正常運行,依賴於肺氣的通調,脾氣的轉輸,腎的氣化及膀胱的排泄功能。肺氣肅降,水道通調,則小便通利,故有「肺為腎之上源」之說。

臨床上肺氣虛有很多表現,如:咳喘無力,少氣不足以息,動則更甚,痰液清稀,面色淡白或胱白,神疲體倦,聲音低怯。自汗、畏風,易於感冒。肅降功能失常,可以導致腎水來源不夠,腎精虧虛;宣發太過可以患一些頑固性皮膚病。

例:體虛感冒

患者,男,8歲,湖北十堰人

反覆感冒5年

患者5年來,每月感冒不下於3次,每次經歷5、6天,每次都是西藥抗生素靜滴幾天才愈,家人不敢吹電扇,不敢開空調,稍有不慎即感冒咳嗽。痛苦異常。

2008年夏天因感冒咳嗽住院一周未愈前來就診,就診時患者神疲體倦,食欲不振,鼻流清涕,咳嗽無力,痰液清稀,面色胱白,自汗。舌質淡,脈細。

診斷:感冒(氣虛感冒)

治療:補肺健脾,益氣解表

方葯:玉屏風散和補中益氣湯加減

黃芪15克白朮12克 北防風15克 党參15克

荊芥穗6克甘草10克 當歸8克 陳皮10克

柴胡6克 黃芩10克 炙麻黃8克 苦杏仁15克

生薑20克大棗6枚 三劑 水煎服 日一劑

二診:患者服藥後,體力明顯恢復,自述是幾年來感覺最好的幾天,咳嗽減輕,但從未喝過中藥,味道很難下咽,問有無其他辦法。開食療方:

黃芪20克 白朮20克 北方風20克 共煎成1000ML,去藥渣,加牛肉(切成小塊)200克,小火燉1小時,以爛為度,加調料後,吃肉喝湯。隔日一次。連用一月。

三月後介紹其他病人過來,述近期未感冒過,體質較前大大好轉

第五講:腎主水,腎主骨

肺、脾、腎三臟均與人體水液的代謝和調節有關,其中腎起主要作用。水自胃入,經脾上輸於肺,通過肺的肅降,下行於腎,下行之水液經腎「氣化」,清者復上升至肺,濁而無用的部分經由膀胱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脾的運化,肺的通調,三焦的決瀆,膀胱的排泄都要依賴腎陽的作用。所以腎陽不足,「氣化」作用減退,會導致水的輸布失常,進而出現全身水腫,小便不利等癥狀。

臨床上腎陽不足引起的下肢水腫很常見,往往西醫的檢查不會有異常發現,多考慮為特發性水腫,通過利尿等治療,短期緩解,不能維持療效。此時,如果能夠想到溫補腎陽來治療,通常能夠取得很好的療效。

例:陽虛水泛

患者 楊某 女性 45歲 湖北十堰人,雙下肢水腫3月余;

患者3月余前出現雙下肢水腫,呈凹陷性,晨輕暮重,在醫院做相關檢查,心、肺、腎等均正常。醫院診斷為特發性水腫。2007.12.經他人介紹前來就診。患者訴平素怕冷,惡風且夜尿頻多。觀患者體型偏胖,雙下肢凹陷性水腫,無靜脈曲張,舌質胖嫩,有齒痕,舌根白膩,右尺沉滑,左寸細軟。

診斷:水腫(陽虛水泛)

治療:溫陽化氣,利水消腫

處方:附子30(先煎2小時) 肉桂15(後) 乾薑15 白朮20

細辛10 黃 芪30 益母草25 川芎15

茯苓20 生麻黃10 桂枝15 生甘草10三劑 水煎服 日一劑

複診:患者服藥後,水腫明顯減輕,僅下午足背稍有水腫,夜尿較前減少,怕冷、惡寒亦有所改善。效不更方,守方五劑。3月後介紹另一水腫患者前來就診。

腎主骨藏髓

腎精是生長骨髓的物質基礎,髓藏於骨腔之中,可以營養骨質。髓通於腦,故有「腎生骨髓」,「諸髓者皆屬於腦」之說。腎精充足,骨、髓、腦三者充實健壯,四肢輕勁有力,行動靈敏、精力充沛,耳目聰明;腎精不足,則動作遲緩,骨弱無力,眩暈健忘。臨床對大腦發育不全,神經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軟骨病和骨折癒合延遲,骨質疏鬆等用補腎法治可取得一定療效。

例:腦癱

患者 劉某 男5歲湖北十堰人

智力發育遲緩5年

患者出生時因臍帶繞頸難產,出現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而致腦癱。智力發育緩慢。就診時體重22斤,不能站立,口長流涎,僅能發單字音,雙上肢關節活動僵硬。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診斷:腦癱(髓海不充)

治療:補腎健腦

處方:核桃仁200何首烏100枸杞子 80 龜甲80

菟絲子80 丹參60 遼五味子60 紅花30

川芎60 遠志50 地龍60 葛根80

當歸80 黃精60 石菖蒲60 (後下)

上方加 蜂蜜3斤製成糖漿,每次20ml,每日三次,服用一月。

二診:患兒服用後,納食較前好轉,體重長至25斤,雙上肢活動稍靈活。原方再服2月,囑加強功能鍛煉。

三診:患兒能自行站立,可由他人牽扶行走。患者家屬信心大增,原方核桃仁增加到250克,服用一月。

四診:患兒能說簡單句子,自行行走但仍步態不穩,原方守方繼續治療中......

慢性前列腺炎,枇杷葉50克、艾葉10克、苦參15克。

「枇杷葉是一味君葯,不要把它當臣葯或佐葯使用,這個葯好比一位英勇善戰的將軍,卻不顯山不露水,常人都不知道它的妙處,此物能降十二經脈之逆氣,能化十二經脈之熱痰,逆氣降、痰熱除,很多怪病不治自愈……」道士毫不隱滿的講。

「我剛算過了,你我命中有兩次相交的緣份,今天你的到來,也算是其中一次了,我今天給你講講人身氣化的過程!」張道長將我帶到屋角的灶邊。

「你看這蒸飯的灶!灶里的火好比人之腎陽,鍋里的水好比人之腎陰,而這蒸籠好比人之三焦,最上面一層為上焦,中間一層為中焦,最下面一層為下焦;鍋里的水在火的燃燒下沸騰,產生蒸汽徐徐上升,形成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的狀況!」

「如果灶里沒火,則水不能化汽,飯自然蒸不熟;如果鍋里沒水,也不能產生蒸汽,飯也蒸不熟;如果中間這一層半生不熟,蒸汽上不上去,就算最下面一層焦糊了,最上面一層也熟不了啊!」

「人體也是一樣啊!腎陽虛的病人,不能氣化,氣也不能到達上焦,所以經常口乾舌燥,喝再多的水也止不住渴!很多糖尿病初期都是這樣的,水喝多了,腎陽又不能化氣,代謝也差了,水停在體內,造成身體喝水也長胖!」

「腎陰虛的病人也會口渴,喝水後口渴癥狀很快緩解,但這些病人容易上火,吃下火藥當時管用,長時間吃會導致腎陰陽兩虛,就不好治了,這種病人補補腎陰,養養陰份就可以了!」

「脾胃在中焦,胃主降、脾主升,一升一降,中焦如漚,下焦所化之氣才能上達上焦,如果脾胃鬱塞,升降失常,就如同這蒸飯一樣了,中間半生不熟,上面一層是沒法熟的,這樣的病人也會口渴,調理脾胃就好了!」

「在看著,蒸籠最頂上是個蓋子,就好比人的肺——華蓋之府,沒了這個蓋子,飯也蒸不熟,鍋里產生的氣都給漏掉了,上升來的蒸汽溫度變低後,變成水,這個蓋子正好使其向下,沿著蒸籠壁向下流,流到鍋里。在人體也是一樣的,下焦產生的氣,通過肺的肅降,最終變成水液通過三焦水道,進入膀胱,產生小便……」

我站在灶前,看著灶里的火正在燃燒,鍋里的蒸汽徐徐上升,這些平平常常的東西,現在突然變得神奇起來。道長的一番話,如同醍醐灌頂,讓我驚呆,我突然明白了很多疾病形成的病機……

「時候不早了!你們回吧!我這幾天要找我師父,會離開這裡一段時間。小夥子!我們還有一次見面的緣分,到時我在給你講些東西!」道長對我和老李說。

痰濕

先賢朱丹溪說: 怪疾多屬痰,痰火生異證。沈全鰲說: 痰為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張介賓說: 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清代林佩琴指出: 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心則悸,在腎則冷,在腸則瀉,在頭則眩,在胸則痞,在脅則脹,在經絡則腫,在四肢則痹,變化百端。有內痰,外痰。有有形,無形。並非皆是病理實體,中風癲癇,眩暈嘔惡,神昏痴呆,痰蒙心竅等。

中醫理論術語中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我的理解就是中焦脾胃運化失常能產生痰濕,而咳嗽為痰濕的一種表現形式。

「肥人多痰濕」肥人一般是飲食偏嗜和缺少運動,前者容易沉積肥膩,後者影響中焦運化。這兩點一為邪積一為正損,相互作用。表現形式很多,比如舌苔厚膩,大便膩,口淡無味或口甜口苦(視夾邪而論)。

有幾點區別:

中醫理論中的痰,可以存在很多地方,中焦的痰濕,經絡骨骼肌肉中的痰濕,如流注,甚至可以在西醫理論中的心血管疾病中,高血脂,冠心病等等,痰是無處不在的。

痰的形態,痰濕的形態是多樣,好像三焦理論中水的形態,「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是屬於有形的,而且是多種形態的。比如西醫中一些高血脂、糖尿病,舌苔厚膩的患者,他的形態除了中焦中痰濕的形態,還有心血管中一些物質都可以稱為痰。

再者痰與津液的關係,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熬液成痰,灼津成痰,聚濕成痰。痰和人的正氣(津液)是同源同氣,類似於六氣和六淫的關係。在正常情況下,甘油三酯是維持人體代謝的一種物質,不屬於痰,但超過人體代謝的能力或負荷了,就成為一種致病因素,中醫中是可以稱為痰的。

1、痰濕之所生,無不出自脾胃。脾胃虛弱,則水谷不化精微而變生痰濕。這是痰濕所生之本源。故,凡是痰濕作祟之疾病,均有脾胃虛弱表現。

2、痰濕既生,首先影響到脾胃的升降。因為,痰濕出自中焦,阻礙中焦氣機是必然的結果。而脾胃居於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故痰濕之為病,脾胃首當其衝。臨床表現為胃脘脹滿,或有噁心、納差等。

3、其治療當然以燥濕健脾,和胃降氣為主。宗丹溪之法,以二陳湯較為合適。進一步說,方中半夏為不可或少之味。

再談對濕邪的一些觀察

1、中焦濕邪:在農村很多小孩子嘔吐或腹瀉時,地上會搞得很臟,我們拿一些灰撒在上面,然後再掃掉。如果不撒灰地上是不容易清除乾淨的,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從理論上說濕性粘滯,不容易祛除,在中焦用燥的方法除濕,類似於把中焦的水分吸出,再用通降的方法把殘渣通過二便排出。運用到中醫的理法就是淡滲利濕、香躁化濕。

有了理法不難想像方葯,淡滲如茯苓、薏米仁,香躁如藿香、佩蘭,通降如枳殼、半夏。當然必要時要加一些升清的藥物來健脾扶正,如升麻、柴胡。還有一點是值得說明的,如果地上腹瀉時的排泄物太多,而用的灰太少是起不了作用的,所以祛除中焦濕邪時淡滲香躁必須為君,量宜大。一般30g起。

小結一下,此類疾患病位在中焦,以祛濕、恢復中焦升降之機為原則,以淡滲、香躁、降逆、升清、破積等方法,邪之出路在二便。(也就是說可以通過觀察二便而判斷病情)

2、濕邪頭重:典型的濕邪頭痛,頭重如裹,在臨床上也比較多見。

濕邪頭重:典型的濕邪頭痛,頭重如裹,在臨床上也比較多見。從病邪的性質來看,濕邪粘滯,易阻滯氣機,濕為陰邪,易襲陰位,而顛頂是清陽匯聚的地方,不易受濕邪侵犯,其次從病位和治療上來分析,病位在上在外,理法應以汗法,也就是說邪是能通過汗法來外出的。假設邪氣真是在頭部,那汗法是否能起效?(我知道只有辛香走竅、活血化瘀之法可能會有效,或許是我才疏學淺,請同道指正)最後我想說濕邪引起的頭重的治療,我在臨床上一般是以汗法為基礎,酌加辛散通竅的藥物,如九味羌活湯、如是明顯的畏風考慮用川芎茶調散。

如其人素體陽盛,或已有肝火上沖之勢,則痰濕便可化而為熱,臨床表現頭目如裹,時有脹痛,兼見目赤、心煩,此痰熱之表現。此時用藥,則重用羌活之辛散肌表濕邪之味,則不但療效全無,甚則加重病勢。為何?蓋辛溫發散之味,易助火也。用之,也當少量,並配清熱化痰之味。

至於痰濕所致眩暈,雖同屬一個病機——痰濕,則其用藥有所不同。如半夏白朮天麻湯,頗為實用。如若眩暈而又兼見火熱表現,其治又有不同。概而言之,天麻鉤藤湯以治肝陽上亢者;鎮肝熄風湯以治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者。此二者皆可以兼見痰熱之表現。臨床之上,對此兼有痰熱表現者,余習以竹茹、竹瀝、浙貝母、蛤殼等伍之。可見,同一病機,不同癥狀,不同的兼證,痰濕為患也多有變化,則臨床用藥就必不相同了。
推薦閱讀:

TAG:中醫 | 類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