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貿易協定與中美雙邊貿易關係
提要:通過分別參加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區域綜合經濟夥伴協議(RCEP),中美兩國正各自尋求關於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策略。兩國都將其各自的區域性安排,視為朝著亞太經合組織的區域間自由貿易和投資這一長期目標發展。TPP和RCEP在未來自由貿易協定義務條款的寬度和深度方面的差異十分明顯。,兩者都不可能是發展一個亞太自由貿易協定的模板,而兩個方案實質上意味著更為廣泛的亞太一體化進程的推進。達成亞太自由貿易協定最可能的路徑是制定將TPP的一部分和亞洲內部貿易一體化連接在一起的混合方案。,在開展亞太自由貿易協定的背景下,這樣一種預期安排為深化中美雙邊貿易關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引言
大約二十年前,在印尼茂物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上,中美領導人達成了共識:第一,到2010年,在發達國家建成自由投資貿易區;第二,到2020年,發展中國家也達成這一目標。這些雄心壯志在1994年11月似乎還離APEC領導人們很遙遠。現在看來,第一目標早已成為歷史,而第二目標也就在不遠的將來。
APEC會議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的願景可以得一個「A」,但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而亞太自由貿易區在這一時期的進步依然可圈可點,儘管這些進步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APEC議程之外的。這些地區簽訂了大量的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s)。中美雙方已經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只有一個例外:雙方都無意和另一方簽署FTA。但兩者都願意在APEC的庇護下繼續一些零散的合作直到APEC論壇結束。
目前中美都在為亞太經濟一體化而尋求孤立的戰略,但它們其實可以在未來實現互利。兩國都已經和眾多亞太地區的國家簽署了FTA或為此開展談判,並致力於實現APEC創建亞太自由貿易區或亞太自由貿易協定(FTAAP)的遠景目標。美國已經與加拿大、墨西哥兩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夥伴有了類似FTA的協定,也與澳大利亞、智利、哥倫比亞、秘魯、巴拿馬、新加坡和韓國等有雙邊協定。上述這些協定佔了美國貿易總量的38%。此外,美國還與五個美洲中部國家以及多米尼克共和國有FTA協議,它也是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中唯一參與談判的國家。TTP起草了自由貿易機制的總體規劃和商品勞務貿易投資的新準則(見Schott, Kotschwar and Muir 2013)。日本在2013年3月發表了希望在2013年下半年加入TPP的聲明。如果一切順利,韓國也將緊隨其後。
中國與東南亞聯盟國家(ASEAN)也已經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而它們中的七個也同時是APEC成員[2]。此外,中國還與智利、中國香港、日本、紐西蘭、秘魯和新加坡簽署了雙邊協定。這些協定佔中國貿易總額的20%。中國也已與澳大利亞、日本和南韓展開了磋商,這部分也佔到中國貿易總額的20%。另外,中國也準備通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協商進一步擴大和加深亞洲的一體化程度。東盟(ASEAN)、澳大利亞、印度、日本、韓國、紐西蘭和中國都參與了RCEP對話,巨額貿易正在醞釀中;2011年,中國與RCEP國家的貿易量超過了1萬億美元,大約是中國貿易總量的32%。
區域範圍內的中美貿易
從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美國與TPP十一國雙邊貿易的相對重要性來看,對於美國而言,TPP十一國集團是美國的重要貿易夥伴,美國有40%的總出口和30%的總進口量與TPP有關。美國與TPP十一國之間的年雙邊商品貿易額在1.2萬億美元左右,幾乎是十年前的兩倍。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額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0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只佔到了美國總出口量的2%,而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也僅佔美國總進口額度的不到10%。到2011年,這兩項數據分別是8%和18%。不過,美國的進口依然遠大於出口;過去幾年,美國對華的貿易赤字已經達到了3000億美元,巨額的赤字也是美國貿易政策辯論的焦點。
美國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2000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量增長了六倍,現在佔到了總出口量的17%。中國對美國的進口量也從2000年的220億美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1000億美元,現在大約是中國進口量的8%。中國將近三分之一的出口目標國家都是TPP十一國,而超過20%的進口來自於這些國家。不過,出口貿易中的絕大部分都源於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如果把美國從TPP十一國中去掉,中國對TPP十一國的出口占其總出口量的比例就會從23%變為10%。但中國從TPP十一國的進口額中美國的佔比就不那麼重要了。不算美國的話,從TPP十一國的進口額度依然佔到了中國總進口額的15%。
儘管雙邊貿易很重要,跨境貨物和勞務貿易的增長也困難重重,但不管出於經濟還是政治角度考慮,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磋商依然不在兩方國家決策者的考慮範圍內。雙方的選擇值得進一步研究,以測算兩國長期的產出和貿易增長潛力。此時,可以說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協定啟動是解除雙邊貨物和勞務貿易壁壘的可行之路。
TPP和亞洲策略:通往區域一體化的並行軌道
雖然在中美雙方推動下,亞洲內部和TPP的戰略擁有同樣的區域一體化願景,但它們使貨物勞務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時所肩負的任務深度和廣度差異甚大。亞洲內部協議傾向於通過全球關稅自由化解除貿易壁壘。而更廣義的貿易範疇,包括勞務與投資,知識產權,政府採購和國有企業的約束條例等等,基本都被亞洲內部協議一筆帶過或者完全忽略。這也就是說,近期的協議,例如中國、紐西蘭和馬來西亞的自由貿易協定就擴大了範圍,並包含了一系列國內政策的約束條例。中國目前正與南非磋商自由貿易協定,而南非是一個已經與美國、歐盟等簽訂了高標準協議的國家。近期眾多自由貿易協定在亞洲國家的發起,為剛剛開啟的RCRP談判做了個好榜樣。RCEP談判的成功有助於減小亞洲內部協議與亞太一體化協議所包含範疇之間的差異。
以下幾段主要闡述了TPP和RCEP協議的大綱,並評估了它們各自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
TPP談判意在制定高標準的21世紀貿易協定,這一協定遠比過去亞洲國家之間的任何貿易協定都更加全面和具有法律約束力。更確切地說,TTP希望制定一系列新的貿易規範和承諾,如(1)消除貨物與勞務貿易中的壁壘;(2)起草新的貿易規則手冊,其中包括勞動力、環境、投資、競爭政策、國有企業等;(3)制定跨行業的更具持續性的辦法來確立規範政策,以影響貿易與投資資金流(Schott, Kotschwar and Muir 2013)。
從2010年3月談判開始,TPP就在不斷增收成員:2010年10月馬來西亞加入了會談,緊接著2010年12月越南也取得了正式成員的地位,同年10月加拿大和墨西哥也被批准加入。最近的一位會員是日本,在2013年3月15日,其宣布了成為TPP成員的意向,而如果日本加入,韓國也會緊隨其後。
不過,新成員的加入會讓TPP談判越發複雜。與WTO允許只進行部分改革不同,TPP需要成員滿足其全部約定並實現貿易完全自由化。這些額外的要求解釋了為什麼自由貿易協定的入盟條款從未被調用。加入新成員會影響特惠區的自然競爭以及簽約國之間相互妥協達成的平衡局面。成員入編對組織內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很不簡單。從經濟意義上說,從地理上擴大自由貿易區會在相當程度上削弱對其他成員國本土產業的保護,因此可能會遭到強烈反對。而在政治意義上,原產地規則、各個協議間的差異,這些都是為了限制競爭和補償本土企業。立法機構在沒有從貿易夥伴得到額外補貼的情況下,是不會願意減少貿易保護的。
這也就是說,TPP協議也可能加入一個準入條款,使樂於接受和承擔TPP的規定與義務的亞太國家得以加入。不過,它的作用可能十分有限。當一些候選國家可能願意遵守全部現有條款,也可以在不修改和增補協議的情況下欣然接受規定時,另一些經濟總量巨大的國家,如中國、印尼等,則很可能不得不與現有的TPP成員就交易中的某些特定部分進一步磋商。
區域性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在不遠的將來,除了雙邊和三邊自由貿易協定之外,中國有可能通過RCEP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RCEP意在2015年底之前擴大和深化與六國之間的「東盟+1」(ASEAN+1)協定。和TPP類似,RECP涵蓋了經濟活動的眾多領域,如商品與勞務、知識產權和監管政策規定等。不過,RECP的協定相比較TPP協定的嚴格合規要求而言,比較有迴旋餘地。與TPP的一視同仁不同,RCEP對於貧困國家有特惠待遇,對不發達國家也有額外豁免條款。
從根本上來說,RCEP的這些目標將東盟經濟共同體(AEC)緊密聯繫在一起。AEC希望到2015年底之前使東盟成員國之間的一體化更加深入。不過,東盟成員已經錯過了階段性的重要截止日期,特別是在勞務方面,而且距離完成一體化目標也相差甚遠。RCEP可以加快AEC的進度。或許更重要的是,RCEP會為中國提供一個平台以繼續深化改革,以便其在未來可以加入包羅性更廣泛的區域和全球協定。
這也就是說,RECP和TPP之間其實不存在競爭。首先,兩者的時間表完全不同。RCEP磋商在2013年才開始。相比之下,TPP談判到2013年底即將結束。其次,兩個協議所涵蓋的會員有重疊部分;16個RCEP國家中有6個(澳大利亞、汶萊、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越南)也加入了TPP對話。此外,印尼、日本、菲律賓、南韓以及泰國也表達了加入意願。對於TPP十一國而言,既然它們已經接受了相對更為嚴格的TPP規則,那麼遵循RCEP的準則也非難事。可以預見的是,也許到2016年初,TPP和RCEP中的大多數國家同時會簽署兩種協議。中國和美國則可能是個例外。
中國將走向何方?
很難想像一份涵蓋面甚廣的亞太貿易方案居然未將中國包括在內。儘管中國現在未參與TPP磋商,但對那些已經起草貿易協定或正努力加入TPP會談的國家卻是個隱憂。
TPP成員與中國在貿易投資方面有著廣泛的聯繫,並且各成員國預期未來貿易資金流可能會進一步增長。它們也希望中國可以加入與TPP國家的新一輪貿易對話,以實現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與開放的APEC長遠目標。反過來,中國在TPP市場是既得利益者,如果把來年即將加入的國家也算在內(日本和韓國將在2013年加入),中國對TPP成員國的出口量佔到了其總貿易額度的50%以上,而進口量也超過了其總進口量的40%。中國致力於區域貿易一體化戰略,而這也得到了APEC領導人的贊同。事實上,如果要保證亞太地區貿易的長期生存發展,中國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
從短期來看,中國正努力推動和深化與亞洲鄰國的關係紐帶,而並非成為TPP中的一員。這樣束手束腳主要是由於中國的政治特權,而中國也缺乏推行全面貿易協定的準備和勇氣。儘管公眾頻頻發難,但我找不到證據表明中國被排除在了廣義的遏制戰略之外。但在會談繼續深入之前可能會有些反對聲音的小插曲。
TPP談判意在制定高標準的21世紀貿易協定,這一協定遠比過去亞洲國家之間的任何貿易協定都更加全面和具有法律約束力。一些觀察家聲稱TPP成員刻意制定了自由貿易協定義務的嚴苛標準,以便把中國排除在一體化安排之外。另一些人則沿用了這一論調,甚至認為美國正試圖把中國卡在TPP之外,通過圍堵中國來遏制其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這種對於美國圍堵中國的指責似乎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美國對中國在貿易中不公平行為的譴責司空見慣。美國主管貿易的官方明顯傾向於談論如何對華採取強制貿易措施—目前即將成立新的跨部門貿易執法中心,官方比過去更多地強調貿易訴訟—而不是把中國列入亞太區的自由貿易對話中。
不過這些圍堵都失敗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最明顯的,貿易協定無法簡單地「圍堵」大型經濟體,無論是從經濟還是政治上。第二,美國官方在面對世界經濟局勢的眾多問題以及伊朗和北朝鮮有核化所引發的安全問題時,需要中國的大力支持。中美雙方需要共同協作以解決隨著商業關係的深度和廣度擴展而引發的不可避免的摩擦。第三,其他任何亞洲國家也不希望圍堵中國。過去幾十年間所有TPP成員國都受益於亞太地區的貿易和投資一體化,儘管這對於很多成員國的製造業而言都存在競爭性很大的挑戰。對於這些國家來說,適當的回應是採取相應地貿易舉措並與國內經濟改革相互協調,刺激本土企業生產力發展,與中國的公司在國內外展開競爭。
無論如何,中國都還未準備好實現和履行TPP談判所規定的種種義務,因此現在談論阻擋中國進入TPP的話題沒有意義。但參照此前中國加入WTO和各類貿易方案時所做的一系列改革來看,中國和潛在的TPP協定之間的鴻溝並非不可逾越。
中國在加入WTO時也曾被要求進行重大改革;大多數WTO所要求承擔的義務中國都完成的八九不離十,只有少數領域如中國的補貼和知識產權問題仍然存在爭議。儘管如此,中國的市場國境障礙比大多數國家依然少的多。不過中國尚未達到TPP在政府影響貿易投資的透明度方面的要求:中國的監管不透明、帶有歧視的國內政策規定、不平等的生產補貼,以及對外匯的管控都是其加入TPP的明顯障礙。
中國已與TPP十一國中的四個國家簽署了雙邊貿易協定(智利、紐西蘭、秘魯、新加坡),並與東盟成員國有著廣泛的貿易往來,同澳大利亞的磋商會談也在進行中。當然,這些自由貿易協定在促進改革的深度和廣度上差異甚大,雖然中國近期與紐西蘭的協定已經擴大了勞務涵蓋範圍,並規範了一系列國內政策。再往前看,中國與韓國始於2012年5月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將會推進中國的改革,雖然中韓雙方的貿易協定可能不會像韓國與美國、歐盟之間自由貿易協定那樣規範,但這次並行的開端,以及潛在的中日韓三邊對話,都會幫助中國在不遠的未來與TPP簽署國建立實質性的聯繫。
中國最終是否會加入TPP作為跳板,以達到長期目標—APEC的亞太自由貿易協定,仍然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我懷疑中美雙方為了政治原因和經濟目標,都可能會轉而推崇新的混合方案,使其可以融合TPP和亞洲內部協定以達到貿易一體化的要素。這樣的安排可以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協定作為該地區或繁或簡的一體化協定的保護傘。同時,也可以不必通過稀釋TPP成員國在交易投資方面的利益來聯結兩國經濟。
總而言之,中國在融入TPP規章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不過,為達到能滿足TPP簽署國的所有要求,中國還需要在貿易和國內政策上進行重大改革。但中國在簽署和實施初步的TPP協定之前可能暫時還未能做好準備。但大多數TPP成員國希望下一個十年中國可以在泛亞太貿易機制中成為TPP的合作夥伴,並加速達到APEC關於亞太自由貿易協定的目標。
區域一體化的潛在利益
中美雙方都會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受益頗多。TPP框架包括目前的TPP十一國軌道和TPP十三國軌道(十三國包括日韓)。亞洲內部軌道主要是RCEP或者「東盟+6」,而混合方案綜合了TPP和亞洲內部這兩種軌道,並涵蓋了21個APEC經濟體。
短期內,基於TPP十三國和亞太自由貿易協定混合方案軌道,美國是收入和出口所得受益最大的國家。經過最初的收入和出口爆增,TPP十三國的正面效應在2020年之後就會趨於平穩。另一方面,亞太自由貿易協定混合軌道下的利益會隨著時間大增,在2025年基準情景下,收入和出口會分別增至2670億美元和5760億美元。RCEP協定在短期內對美國經濟的作用可以忽略,而從長期來看甚至會導致美國蒙受一些損失。
註:
[1]本文為作者提交的交流論文,原文為英文,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秘書處翻譯,未經作者審核。在2013年4月12-13日的CF40-PIIE「中美經濟學家學術交流會」上,作者就本文做了主題演講。
[2]這些國家包括: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