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古清真寺考略
07-05
寧夏古清真寺考略沈克尼 寧夏是我國回族集中的聚居區,自元代起就有大量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居住。據《多桑蒙古史》記載:元成宗從弟阿難答鎮守唐兀(唐兀地域包括今寧夏全境及甘肅北部、青海東北部),「阿難答幼受一回教徒之撫養,皈依回教,信之頗篤,因傳布回教於唐兀之地。所部士卒十五萬人,聞從而信教者居其大半。」這證明,回族在寧夏居住的歷史可追溯到元代,至今至少已七百到八百年了。 清真寺是過去回族人民文化、宗教、政治活動的中心,凡回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必有清真寺。寧夏最大的古清真寺是同心城和韋州兩座大寺。這兩座大寺究竟創建於何時?或說於元,或說於明。因歷代方誌不載,又無文物資料證明,眾說紛紜。 韋州清真大寺,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的匾額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的寺碑。據當地居民傳說,元末由南京、蘇州遷來一百餘戶回回人,居住在韋州城南,以屯田放牧為業。這部分回回人占當時韋州城人口的三分之一。初時,這部分回回人只有一平頂寺,規模不大。至明朝初年,韋州城內的回回人已發展到三百餘戶。這樣,原來的平頂小寺就不能滿足需要。當地回族居民準備籌建大寺,於是公推蘇、金、海三位教坊頭目分別到北京、南京、西安、新疆等地募集銀兩萬餘兩,建造韋州清真大寺。伊斯蘭教建築本有嚴格的制度,傳到我國後,一切都中國化了。相傳韋州清真大寺是按照明太祖朱元璋所賜之圖建造的,並且還得到當時著名回族將領常遇春、胡大海的資助。 明代開國功臣有不少是回族人。洪武年間,朱元璋特令回回太師爾某為翰林院編修,專任翻譯伊斯蘭教經典。明太祖、成祖、武宗都表示尊重回回人的信仰,並且敕建清真寺。因此,韋州清真大寺明初由朱元璋賜圖修建的傳說,未嘗不可信。 韋州清真大寺,結構精湛,規模宏大。根據考證,寺的大殿和山門可能是明代所建,清代又重修並增建了「邦克樓」(宣禮塔)。由於建築結構精密,1920年大地震,韋州清真寺是寧夏唯一保留下來的清真寺。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毀了。 寧夏最初的古清真寺究竟建於何時已不可考。最早見於史料記載的是明代《嘉靖寧夏新志》,該書卷首的寧夏城(即今銀川市)圖繪有「禮拜寺」。同書卷三《寺觀》記載:「回紇禮拜寺在寧靜寺北」。考其今址,約在銀川市委和寧夏日報社之間。 這裡要說明的一點是,歷史上的回紇不是現在的回回民族,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在唐代,維吾爾稱做回紇、回鶻;宋代仍稱回鶻;元、明時期稱做畏吾爾。《明史·西域列傳》記載有:「其地種落雜居,一曰回回,一曰畏吾爾,一曰哈剌灰,其頭上不相統屬。」由此可見,回回與畏吾爾是兩個不同的民族。在元末、明初這個歷史時期,我國的回回民族(簡稱回族)已經形成。 關於回紇是否就是回回的爭論,古已有之。因回紇和回回,皆有一「回」字,在歷史上有些學者便誤以為回回是回紇的轉音。如明、清之際的著名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吐蕃回紇》中說:「唐之回紇即今之回回是也,……其曰回回者,亦回鶻(即回紇)之轉聲也」。這種說法當然是牽強附會,但也同回紇即畏吾爾在十三世紀至十六世紀全部改信伊斯蘭教有很大關係。在這以前,畏吾爾人信仰的摩尼教和景教。有些古代文人寫詩作文好用古詞,以示博學風雅,所以《嘉靖寧夏新志》一書的編修者,將明代寧夏回族作禮拜的清真寺誤為「回紇禮拜寺」。 《嘉靖寧夏新志》所載「回紇禮拜寺」當是指寧夏回族的禮拜寺。這說明在公元一五二二年,即距今四百五十多年以前,銀川城已經有了回族的清真寺。根據該書卷首所附的圖來看,其建築面積大致與當時城內顯赫的官僚貴族宅第「豐林王府」和「真寧王府」差不多,足見這座清真寺的規模是相當大的。該書未記載這座清真寺的建造年代,從寧夏回族的居住歷史來看,這座寺的建造年代可能還要早的多。 (本文曾發表於1979年12月9日《寧夏日報》)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寧夏王」馬鴻逵
※2017年西北旅遊,青海,茶卡鹽湖,敦煌,張掖,嘉峪關,祁連,寧夏銀川多日旅遊包車路線,絢麗開航!
※寧夏一村莊80%居民姓拓 或是西夏党項族後裔(圖)|南長灘|党項
※紅:推薦餐廳-寧夏人品寧夏罐罐雞(03.8.27)
※賀蘭晴雪張靜:一位女性釀酒師的職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