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死後,和唐太宗鬧掰了
幾十年光陰如白駒過隙,魏徵說老就老了,縱橫終生的魏徵終於走到了生命的進頭。
魏徵生命垂危,唐太宗前去探望,面對皇帝關切的目光,魏徵再次顯出縱橫家本色,他對身後之事沒提任何要求,只是氣若遊絲般地說出了:「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
此話怎講?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寡婦不在意自己織布的進度和質量,而擔憂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此話何來?這句話不是魏徵的原創,而是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四年》。
因其中洋溢著強烈的「宏大敘事」色彩,這句話也經常被儒家引用。
魏徵臨終前的這一句話讓唐太宗聲淚俱下,百感交集。
之前,唐太宗就將自己的二女兒衡山公主許配給了魏徵的兒子魏叔玉,只是尚未正式舉行大婚儀式,當唐太宗聽到魏徵這句話後,他馬上將自己的女兒,也就是魏徵尚未過門的兒媳婦衡山公主召到了魏徵的病榻前。
唐太宗感傷地對魏徵說:「親家翁,請你最後看一眼你未來的兒媳婦吧!」
只是此時的魏徵虛弱得連感謝皇上的話都無法說出了。皇上前腳剛剛離開,魏徵就駕鶴西遊了。
魏徵死後,唐太宗一改慣例,親臨魏府向魏徵遺體告別。
在魏徵的追悼會上,唐太宗即席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魏徵的一生,並將魏徵定位為偉大的忠君者和偉大的批評者,稱讚他是帝國的驕傲,認為魏徵的死是帝國不可彌補的損失。
官方所公布的唐太宗對魏徵的評價如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魏徵可謂備享生榮死哀。
然而,一個人不可能將所有的一切都做得如此盡善盡美。
魏徵生前曾經力薦過杜正倫和侯君集,認為他們有宰相之才。
因為魏徵的推薦,杜正倫被提拔為兵部員外郎,後又改任太子左庶子;侯君集也官至檢校吏部尚書。
魏徵死後,他們兩人都因牽連到太子李承乾密謀造反事件之中,一個被流放,一個下獄被殺。
薦人失當,魏徵難辭其咎,世人甚至推測,魏徵此舉有暗結同黨之嫌。
魏徵在唐太宗心中的高大形象,第一次打了折扣。
讓李世民更鬱悶的還在後面:
有人作證,魏徵諫諍唐太宗的奏章,都自己偷偷地錄下副本,交給了史官褚遂良,以求錄之國史.....
只顧自己名揚千載,卻不顧會給君主抹黑。魏徵的形象因之轟然倒塌,盛怒之下的唐太宗不但令人毀掉了自己給魏徵題寫的碑文,而且還取消了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約。
這對兒以獨到的深刻關係而著稱的著名君臣,其最終的結局不過如此。
推薦閱讀:
※【警世恆言】唐太宗的「百字箴言」
※【歷史的今天】唐太宗下詔繪24功臣像
※唐太宗:盛世的開創者(4)
※唐太宗《百字箴言》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