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千古奇冤!「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背後的悲涼

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的一天,名臣王導(就是劉禹錫《烏衣巷》中「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那個「王」)從皇宮回到家中,掩上房門失聲痛哭。當朝丞相如此失態,讓家人感到十分驚訝,於是紛紛上前圍住他,一面勸慰,一面靜等他說出悲傷的原因。

果然,痛哭流涕了一番後,王導向家人們解釋了自己為何痛哭: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晉書》)我雖然沒有殺死伯仁,但是伯仁卻因為我的緣故而死。九泉之下,我對不起這位好朋友啊!

從此以後,「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便成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至今仍經常被人們說起,用來表示自己雖不願傷人,卻無意傷害了對方。那麼,「伯仁」究竟是誰?為什麼他的死令大名鼎鼎的王導如此悲傷?這句話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三日僕射」 嗜酒狂徒

這位「伯仁」名叫周顗,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縣)人。他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父是西晉安東將軍周浚。周顗為人剛正不阿,做事嚴謹持正,連王導的堂兄、身為大將軍的王敦都十分忌憚他。《晉書》記載,王敦「每見顗輒面熱,雖復冬月,扇面手不得休。」王大將軍見了周顗,即便在嚴冬之中也能嚇得汗流滿面,不停地扇風,可見周伯仁在當時朝中的威望。

西晉滅亡後,中國北方陷入到無休止的混戰當中。王導、王敦兄弟扶保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帝,重建晉朝,即為東晉,司馬睿就是晉元帝。周顗也屬於跟隨元帝渡江南下的舊臣,他先後擔任過軍諮祭酒、吏部尚書等職務。作為當時兩大望族,周、王兩家交情甚深。既是同僚為官,也是世交好友,王氏兄弟特別是王導與周顗的關係,於公於私,都可謂親密和諧。

魏晉時期的,名士往往以飲酒為樂,似乎特別陶醉於酒醉後的放浪形骸,這也是「魏晉風骨」留給人們很重要的一個印象,「竹林七賢」中的劉伶就被稱為「酒仙」。 周顗也不例外,《晉書》記載,周顗酒量高達一石,常吹噓自己喝酒難逢對手。一次,有一個酒量大的好漢從江北來,周顗非常高興,邀請好漢比酒,兩人喝得酩酊大醉。周顗酒醒後,發現自己一點事也沒有,而那位好漢卻喝死了。因為如此愛酒,以至周顗曾經大醉三日不醒,又因為他官居尚書僕射(相當於副宰相),因此便被人們稱為「三日僕射」。

(圖)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縣)人。兩晉時期名士、大臣。

好友逢難 全力相救

周顗雖然因嗜酒而經常性地大醉,但遇到大事,他卻一點也不糊塗。不然他也不會受到皇帝的重用,做到尚書僕射這樣的高官了。

東晉建立之初,晉元帝因感念王氏兄弟的擁立之功,對王導、王敦倍加信任,他封王導為侍中、司空、假節、錄尚書事,總攬朝中大權;王敦為大將軍、荊州牧、加侍中,手握重兵。哥倆一個執政主內、一個領兵主外,地位顯赫。故而,當時社會上流行「王與馬(晉朝皇帝姓司馬),共天下」的說法。

然而,等元帝坐穩了江山,感覺王氏兄弟權柄太盛,大有如芒刺在背之感,便想法設法削弱哥倆的權力。他大力提拔劉隗、刁協等出身於庶族的寒門學士,同時故意疏遠王導。面對此種情況,王導選擇了默默接受,在朝中忍辱負重,就當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可他的堂哥王敦卻大為不爽,王敦脾氣大、性子急,加上他又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身份高貴,看不起劉隗、刁協等人。見王導受冷落,他便上疏為兄弟抱不平。接到王敦的奏疏,元帝甚是擔憂,害怕王敦會有不軌的舉動,於是他表面上增加王敦的屬官和待遇,私下裡卻任命劉隗為鎮北將軍、戴淵為征西將軍,要他們防備王敦,又以宗室譙王司馬承鎮湘州,以分王敦之權。王敦聞訊後大怒,便決定從武昌起兵「清君側」。好好跟你說你不領情,看來暴力是你唯一聽得懂的語言了。

永昌元年(322年)正月,王敦以誅殺劉隗、刁協等人為由從荊州起兵,向建康進發。要知道,王敦起兵,屬臣子作亂,罪同謀反。古時候謀反可是滅族的大罪,聽說老哥起兵,王導被嚇得魂不附體。為了保命,他立馬脫下官服、摘掉官帽,一連數日率領全家老小跪在宮門前「待罪」,表示與王敦劃清界限,希望得到元帝的寬宥。

恰逢此時,元帝召周顗進宮議事。周顗走到宮門之前,大搖大擺地從王導面前走過。王導知道周顗此來必是天子召見,於是趕緊上前哀求道:「伯仁,我王家上百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但是,周顗彷彿沒聽見一樣,一眼都沒看王導,徑直進宮而去。

過了半天,周顗從宮中出來了。王導趕緊上前再次哀求,卻發現周顗醉成了一團爛泥。見到王導,他翻了翻眼皮,然後嘟囔了一句:「今年殺了這些賊奴,就可以將斗大的金印掛在胳膊上了。」見此情景,王導大驚失色:這回我命休矣!

然而,王導沒想到的是,等元帝召見他時,卻說:「茂弘(王導字茂弘)啊,我正要靠你治理天下,怎麼會治你的罪呢?」

王導頓感如釋重負,想到自己求情時,周顗是那樣冷酷,於是他深深恨上了周顗,決心收拾這個無情無義的傢伙。

其實,周顗一見到元帝,便力陳王導的功績,強調王導的忠誠,建議天子不要傷害這樣的忠臣。元帝聽後大感寬心,就採納了周顗的建議。隨後,君臣二人又把酒言歡大喝一場,當周顗被人扶著醉醺醺地走出宮門時,就發生了王導再次求情的那一幕。

到家之後,周顗怕元帝聽信他人讒言,為難王導,便立即又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奏疏,連夜上書替王導申辯。可他所做的這一切,王導並不知道。原本親密無間的兩人,因莫須有的誤會,友誼的小船就此翻了。

(圖)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赤龍 、阿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

王敦作亂 不幸罹難

王敦起兵後,元帝趕緊調劉隗、戴淵等人率軍平亂。然而,王敦之所以能成為大將軍,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的軍事水平遠非常人可比,政府軍被他打得落花流水,連首都建康都丟了。攻克建康後,王敦自封為大丞相,掌控朝政,朝中大事皆由其做主。

王敦找到了被俘的周顗,略帶譏諷地跟這位曾經讓自己大冬天流汗的人說:「伯仁!你有負於我。」

王敦其實是想嚇唬一下周顗,迫使周顗向他求饒。然而,周顗面不改色地回答道:「你犯上作亂,伯仁未能為國平亂,以至王師敗績,確實有負於你!」

見周顗回答得如此大義凜然,王敦無言以對。這時,他身旁的人勸他說:「周顗深孚眾望,恐將軍難以駕馭。若其將來對將軍不利,振臂一呼,恐怕響應者不在少數。而今不如除之,以絕後患。」

王敦拿不定主意,就邀王導商議,王敦說:「周伯仁、戴若思(戴淵字若思)這樣的名士,久有聲望,按慣例應位列三公。這應該不會有人提出異議吧?」

報復周顗的機會來了!面對兄長的提問,王導沉默不語。

王敦又說:「不做三公,讓他們當尚書令或是尚書僕射可以嗎?」

王導依舊一言不發。

於是,王敦惡狠狠地說:「如果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殺了吧。」

王導還是一聲不吭。

不說話,就是默認了。王敦大手一揮,殺!

於是乎,周伯仁被押赴刑場處決。路上,他痛罵王敦作亂,欺凌天下,希望大晉列祖列宗若九泉下有知,就快快顯靈速殺王敦。負責押送的士兵拿利戟剜他的嘴,周顗血流滿地仍大罵不止,圍觀之人無不落淚痛哭。一代忠臣,至死也沒有為自己開脫請罪。

真相大白 千古奇冤

後來,王導在整理宮廷檔案時,發現了周顗那日進宮面見元帝時為自己說情的談話記錄,後來又看到周顗連夜趕寫的奏章,字字懇切、句句求情。周顗甚至還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以求元帝放過王導一家。

此時此刻,王導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好朋友——周伯仁看似外表冷漠,內心對朋友卻能以死擔保。

於是乎,王導哭嚎著說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殺害了周顗的王敦最後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就在周顗死後兩年,權傾天下、春風得意的王敦突染重病,一命嗚呼。後來,晉軍起出他的屍身,將其頭顱斬下,掛在城門上示眾。而王導,則帶著對周顗的無限愧疚,於15年後病逝。

也許有人會說,周顗當時就不能沖王導使個眼色暗示一下,或者說幾句話安慰安慰王導嗎?既然不是啞巴,多說一句話,能死嗎?

其實,周顗的做法是「魏晉風骨」的體現: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並不為了友誼而互相要求點什麼,而是彼此為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周顗對王導傾心而交,他認為王導知道他的心;而王導,卻沒有用心去體會周顗的所作所為是什麼意思,只通過外在言行來做出判斷,最終釀成了這場千古奇冤。其實,魏晉風骨,不僅有清談和狂放,還有患難見真情的人心。正所謂「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王導虧欠周顗的,不只有生命,更有這份真心!

*作者:林森,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推薦閱讀:

千古神將憶淮陰
千古一問
千古詩詞聚賢庄·第113期 || 六千萬分之一:律絕八首
千古奇文(4)
唐詩中8首經典閨怨詩,每首都含千古名句!

TAG:千古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