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
地區 | 人口(2005年) |
---|---|
中國大陸 | 1,201,809,000 |
香港 | 6,554,000 |
澳門 | 462,000 |
台灣 | 22,575,365 |
中國大陸漢族人口分布
▲中國大陸2000年人口普查漢族分布(修訂數據)[86])
|
台灣(中華民國)漢族人數約22,575,365人,約佔台灣總人口的98%。其他地區漢族在其他部分地區也是當地的主要族群,如在果敢(緬甸)(漢族人口比例為93%)、新加坡(77%)、聖誕島(澳大利亞)(61%)、檳城(馬來西亞)(56%)。同時在許多國家也是重要的組成族群之一。漢族民系主要民系北方民系: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以北,總人口為8億1500萬,操官話(廣義的北方民系,並非北方人)。東北民系:分布在東北三省除大連以外的地區。人口約1.2億,操東北官話幽燕民系: 分布在北京和河北北部,人口約2000萬,操北京官話冀魯民系: 分布在山東中西部和河北大部,人口少於1億,操冀魯官話膠遼民系: 分布在山東東部和遼寧南部,人口少於2000萬,操膠遼官話晉綏民系: 分布在山西中北部、內蒙中西部、陝西北部、河北西北部等地,人口約6000萬,操晉語中原民系: 分布在河南、山西南部、、山東西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人口約1.4億,操中原官話關中民系: 分布在陝西中部,人口約4000萬,操中原官話關中片蘭銀民系: 分布在甘肅北部、寧夏北部,人口約3000萬,操蘭銀官話湖廣民系:分布於湖北大部分地區以及湘桂二省部分地區,人口約1億2千萬,操西南官話江淮民系:分布於安徽、江蘇兩省及湖北東部、江西北部部分地區,人口約7000萬,操江淮官話吳越民系:分布在江蘇南部、上海市、浙江省、安徽南部和江西東北部;人口約7700萬,操吳語湖湘民系:分布在中國大陸湖南省相當部分地區、臨近湖南、重慶市和廣西部分地區;人口約3600萬,操湘語江右民系:分布在江西大部、湖南東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人口約5200萬,操贛語。江右民系以贛江、瓦子角、瓦屑壩、撫河流域、吉泰盆地同遷的漢人為民系認同,有著自己獨特文化、語言、風俗、建築風格的漢族民系。客家民系:多分布於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廣西東南和東北與中部以及台灣、海南、四川、湖南的部分地區。此外還僑居於東南亞、南亞甚至遠達歐洲、非洲和大洋洲和美洲[88]。客家人自稱「中原士族、三代遺民」,自認是漢族嫡系,他們有強烈的內聚性,一直聚族而居,有崇尚讀書、重農輕商和吃釀豆腐、梅菜扣肉等風俗和倫理觀。其主要標誌是客家話。人口約3500萬。閩越民系:分布於福建、台灣、二地大部分地區,以及廣東、海南、浙江的沿海地區,香港、澳門,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人口約1億1500萬,操閩語廣府民系:主要分布於廣東中部、西南、北部和廣西的東南、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人口約1億。廣府人的基本特徵是說粵語,早於三國東吳時分交州而置廣州,所以粵語又稱「廣州話」,明朝時廣州改為廣州府,從此「粵語」也稱「廣府話」,說粵語的人則稱「廣府人」。巴蜀民系:分布於四川、重慶等地,人口約1億2千萬,歷史上使用巴蜀語,現操西南官話。一些少數民系閩南福佬人:分布於華南沿海一帶,主要分布於閩南、台灣大部分地區,在廣東東部、雷州半島、海南大部地區和浙江溫州以及東南亞也有分布。他們在福建和台灣稱為「閩南人」,在廣東、海南則稱「福佬人」。一般認為「福佬」由「福建佬」演變而來,也有觀點認為是與「河洛」有關。河洛是指古代的河水和洛水,位於古都洛陽附近。由於西晉的永嘉之亂和五代時的中原大亂,中原的漢族大批遷到福建,他們自河洛地區帶來的語言便在福建形成閩南話,或稱「河洛話」。福州人:分布於福建閩江流域和東部一帶。其形成時間早於閩南福佬人。平話人:主要分布於廣西南寧市郊、寧明、馬山、貴港、橫縣和賓陽、邕寧、以及百色、田林與樂業的一些村莊,此外在廣西北部一帶也有分布,並有少部分分布於雲南富寧、湖南南部與廣東交界處。平話人的基本特徵是說「平話」,由於各地對平話有不同稱呼,故平話人故被稱為「百姓人」、「客人」或「賓陽人」、「六甲人」、「土人」、「土拐人」以及「蔗園人」,但基本認同以「平話人」為統稱。平話人是最早進入廣西的漢族族群,屬於沒有被土著化的漢族,但又深受土著的影響。桂柳人:多呈墨漬式分布於廣西北部、西北、中部與東部部分縣城。其基本特徵是說「桂柳話」。桂柳話屬西南官話中桂林話與柳州話的俗稱。此外,在廣西還有說湖廣話的人,多分布於廣西西部,湖廣話與桂柳話稍有不同,但因同屬西南官話,所以說湖廣話的人也被認為是桂柳人的一部分[。桂柳人是以明朝駐廣西軍人為主的後代,故也被稱為「軍人」,其所講的西南官話也被稱作「軍話」。漢族外觀特徵大多數漢族有以下特徵:膚色帶黃,黑色頭髮粗直硬,眼睛大多數是黑色或深褐色的,鏟形門齒(Sinodonty),內眥褶,丹鳳眼,蒙古斑,小腳趾復趾等。語言與文字漢語、漢語族和漢字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的歷史至少有一萬年以上,殷墟的甲骨文距今則有三千多年的歷史。[97]漢語為典型單音綴的孤立語,一個音節就能表示相當於一個詞的意義單位,同時又存在聲調的平仄變化,並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成語、俗語、歇後語、對聯以及謎語等獨特的語言形式。語言語言分類上,漢語被通常認為是屬漢藏語系,曾被劃分為與暹羅侗傣語族、苗瑤語族及越南語同屬漢台語群,還有學者引用例證指漢語與南島語存有親屬關係。由於漢語在數千年前開始獨立發展,令現代漢語無論是在語音還是語法、辭彙上都與同系語言有很大距離。國內學術界傳統上認為漢語是單一語言,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語、閩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學術界另一種觀點認為漢語是漢藏語系內的一個語族,包含一組由古漢語演化而來的親屬語言。漢語中的共同語,也就是在漢語內部佔有較高地位的基礎方言在先秦的春秋時期被稱為雅言,到漢朝改稱「通語」,明朝時則叫「官話」,當時曾訂有洪武正韻做為官語,並以此做為永樂大典的索引之一,即為南京官話。明代中後期,北京官話形成並逐漸與南京官話產生差異,最終在清代成官話。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成立中華民國後將共同語稱為「國語」,於後來還爆發京國之爭,便以北京官話做為現代標準漢語,也就是標準官話。後因內戰形成的政治格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國語(台灣)、華語(馬新地區)。香港澳門把標準粵語(廣州話)列為其官方語言之一。作為金陵雅音傳承之南京官話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而失傳。此外,並非所有漢族人口都使用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語言。廣東部分漢族操壯侗語系的標話,海南部分漢族人口操壯侗語系的臨高語和村語。文字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中[注 2],唯一沿用至今的一種。漢字的字型依歷史演進順序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早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就已經有神農作穗書、黃帝作雲書、少昊作鸞鳳書和帝堯作龜書的傳說。《易經》的繫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意思是說上古時代記事是用原始的結繩記事,到後來則改以契刻。這些記載在現代考古出土的材料中得到了佐證,在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和山東章丘龍山鎮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都發現刻於陶器上的符號。這其中尤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西安半坡發掘的陶器上的符號最為豐富,被學者郭沫若認為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國原始文字的孑遺」。古文字學者於省吾也認為這是屬於文字起源階段時的簡單文字,「仰韶文化距今有6000多年之久,那麼,我國開始有文字的時期也就有了6000年之久,這是可以推斷的。後根據從一個屬於夏朝初期的河南王城崗遺址的灰坑中發現的陶胎上的文字與商朝的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的同一文字相似,被認為漢字是在夏朝就有了真正的肇端。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漢字的字形也以秦系文字為原型進行規範,漢字字型也從大篆發展為小篆,到漢時再由小篆演化為隸書,後世將這過程之為「隸變」。自此後,漢字便完全脫離圖畫的性質而符號化了,字型也基本穩定起來,在結構上不再發生變化。在以後歷史中出現的楷書、行書與草書也都只是在隸書上的更簡化變種。漢族的書法有著兩千多年的傳統,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有著豐富的表現力。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及國畫家。在西漢至南朝時期,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往往使用漢字交往,漢字儼然是一種公用性的文字。隋唐以後,北方一些民族開始藉助漢字的筆劃創製自己的文字。如契丹的契丹大字是以刪減漢字筆劃用音符疊成音綴形成,也形如方塊字;另一種契丹小字則是在大字基礎上進行筆劃簡化,再以一個方塊字為一個音綴形成。還有党項的西夏文以漢字六書中的會意法創製,有的還是直接借用漢字,在字體上也有草、隸和篆。而女真的女真文字則是依由漢字改制的契丹文字來拼寫女真語言而製造。從某種角度而言,這些少數民族文字只是漢字的變種,依然屬於漢字文化圈的範疇。在現代,漢字廣受許多國家和地區使用,現在的中國大陸、台灣、港澳、韓國、日本使用著各自不同形態的漢字。文化漢文化和中華文化漢文化為今日中華文化的主體,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漢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幾千年間,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眾多的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漢族思想與文化兩千餘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在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 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自司馬遷撰《史記》,歷代都有紀傳體史書, 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為代表;其他各種紀事本末體史書及古史、 雜史、地方史志、 史學理論等官私撰述, 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出於漢族學者的手筆。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與數學的成就,一向為世人所矚目,中如張衡(78-139)、祖沖之(429-500)、一行(俗名張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舉世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農學往往包括古代科學技術的多方面成就,據不完全統計,2000多年間,包括已經散佚與流傳至今的農書達370餘種,其中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是古代農學著作的代表作。在文學方面,詩歌、散文的創作,佔有顯著地位,湧現了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如小說創作,到明清時,獲得很大發展,《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紅樓夢》(曹雪芹為漢軍旗人)等均享有盛名。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面,也湧現出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風格。在一些類書巨著的編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時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特別是明清的《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可稱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書,顯示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漢文化圈漢字文化圈,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其指的是文化相近,歷史上受中國政治及中華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仍使用漢字,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韓越稱之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並覆蓋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文化區域(並不使用口頭語言的漢語官話作為媒體)。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漢族)、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和族及琉球族)、緬甸(果敢族)等。漢字文化圈從地理角度可以稱為「東亞文化圈」,從文化角度可稱為儒家文化圈(儒教文化圈),以器物戲稱為「稻米文化圈」、「筷子文化圈」,亦被稱為「漢文化圈」。姓氏漢姓和其他族群不同,漢族的姓氏多為單字:張、陳、李、王、楊等,也有複姓:司徒、歐陽、上官等。在春秋戰國時期,一般平民只有名有姓,但氏卻只有貴族才能有,兩者有不同的功用。戰國後,姓氏制度瓦解,姓氏慢慢合而為一。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姒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而漢族之姓則多出於黃帝,炎帝之後,故又稱炎黃子孫。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周代是中國姓氏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者較多。周王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諸侯國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異姓的區別。到東周春秋時,可考的有風、姬、姜、嬴、偃、姒、子、隗、媯、姚、歸、曼、雍、允、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衣、董、彭、禿、妘、曹、斟、掎、慶等三十四姓。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稱姓,未婚女子如齊姜、宋子,齊、宋為國名,姜、子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羋、欒祁,江、欒為夫家國、氏名,羋、祁為女子本人的姓。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周代實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別。一個氏的建立表示一個小宗從大宗(氏)分裂出來,另立門戶。建立侯國要經周天子認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諸侯)允許,稱之為「胙之土而命之氏」。思想著作在春秋戰國時代,周朝的封建制度逐漸走向崩潰,諸侯們互相討伐。先秦的知識份子或探討救世的學問,或發明各種學術以利諸侯爭霸。造就了中國思想史上最活躍的年代。那時期產生的各學術,總稱為諸子百家。學派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四書》、《五經》、《十三經》道家老子、莊子、列禦寇《道德經》、《莊子》 《列子》墨家墨子、禽滑厘、孟勝、田襄子《墨子》法家管仲、子產、韓非、商鞅、李斯、申不害、吳起、李悝慎到《商君書》、《韓非子》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公孫龍子》、《鄧析子》陰陽家鄒衍現代都已失傳[113]農家許行、氾勝之、崔寔《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縱橫家鬼谷子、張儀、蘇秦、端木賜《鬼谷子》小說家民間街談巷語之人多已亡佚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屍子》兵家孫子、孫臏《孫子兵法》 、《孫臏兵法》秦漢以後:隋唐道教成玄英《莊子註疏》佛教玄奘(代表作:《大唐西域記》)六祖惠能(代表作:《六祖壇經》)宋明儒家朱熹《四書集注》王陽明 《傳習錄》近代共和主義鄒容(代表作:革命軍)孫中山(代表作:三民主義)共產主義毛澤東(代表作:《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飲食中國飲食文化和八大菜系漢族人通常以稻、麥為主食,搭配蔬菜、肉食和豆製品等多種菜點,通過蒸、炒、煎、炸、煮等等不同烹飪方法製作主食和菜點。 漢民族善於烹飪,經過幾千年的烹飪歷史發展,菜式基本分為八大菜系,即川、魯、蘇、粵、皖、湘、浙、閩等八大菜系,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豆腐、茶、筷子、酒等等。藝術以下是一些常被提及的漢族藝術品或漢文化概念:漢文化概念:武俠文化、儒家思想、琴棋書畫、成語、道教、禪宗、茶藝、花藝。藝術品:水墨畫、書法、刺繡、中國結、陶器、瓷器、漆器、玉器、青銅器、喪葬文物,如:房屋模型、人形與動物塑像、漆磚墓碑等。[114]以及因亡國或戰亂而消散沒落的。雅樂。傳統禮儀坐禮正坐是從古代漢族流傳下跪於地的坐姿,動作是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而現代坐在凳子上,雙腳縱向下來的坐法,實際上是從南北朝以後才傳入,是從當時西域國家傳來的,當時稱為胡坐。送禮漢族的社會關係是一種典型的互惠型社會關係。通常社會關係的不同是通過類似家庭稱呼來表達的。個人與社會的聯繫被稱作「關係」,聯繫感情。華人的社會關係通常是通過互相送禮來進行。 自古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的說法,表示禮物的價值在於送禮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禮物本身的價值。尤其是定情信物。喪葬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混雜有關的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服飾漢服自古到今,漢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後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或是清朝"長袍",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長袍、旗袍雖也為右衽,滿洲旗裝系受漢服之影響形成故也有右衽,但並非漢族之服飾,而為滿族之服飾)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而滿清入關後為了實行同化統治,對漢族及其他中國少數名族強行推行滿族服飾和滿族髮飾(辮子)並頒發剃髮易服令,規定不予剃髮易服者斬。在屠刀的壓迫下,出現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漢族人口也曾在此時減少了約三分之一。最終,漢服一度消亡,僅在漢族傳統宗教,道教中略有傳承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後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後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著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後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現代漢族的服裝,男的以中山裝為代表,女的以旗袍為代表。千層底的布鞋,圓口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著之一。髮式,古代漢族男子不剃髮,結髮於頂加冠,清被迫剃髮結辮;民國後剪辮留短髮,多西洋式、平頂式或光頭。漢族女子髮式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單辮,或雙丫髻,中年婦女多梳長髻,老年腦後梳纂兒。民國後不少女子改剪短髮,留髮齊耳。現代漢族男子髮式已無特色,女子仍以梳長辮為具有民族特色的髮式。修飾,古代漢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齡均留胡蓄鬚,女子15歲行笄禮,俗稱「開面」。古代婦女還有束胸、纏足等習俗。佩戴方面,漢族盛行佩玉,不論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從臍入,現在農村小孩尚興戴肚兜。舊俗小孩出生要帶「落地圈」,意為落地平安,一至五歲要戴「天官鎖」,又稱「長命鎖」。資料來源:漢族服飾被現代人稱之為「漢服」是從三皇五帝至明朝漢族一直沿襲下來的民族服飾。其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繫結,寬袍大袖。這種服飾文化在古代也影響了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國的傳統服飾。 後因滿清統治者強迫剃髮易服、改穿滿族的旗裝而使傳統漢服式樣失傳,但日本、朝鮮、越南等依然有部分遺存下來。典型的旗裝是以男子的長袍馬褂和女子的直筒長袍為代表(但事實上在民間上衣下裳的傳統漢族穿法仍然常見於婦女服飾中)。民國時期隨著西方事物的傳入漢族服飾再次經歷變革,西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普及開。從2005年起,國內出現了「漢服運動」社團組織,漢服運動者不滿於漢族目前沒有自己的傳統服裝而支持「復興漢服」。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回應:「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沒有任何服飾能代表整體民族的服飾,歡迎穿著各民族服裝。」在部分漢服愛好者中,復興漢服運動成為風尚,但大部分漢族人平日還是穿著西裝或時裝為主。建築中國建築漢式建築除民用住宅外,還有 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與宮殿、牌樓、寺廟。漢族民居形式的典型為四合院,不僅在中國民用住宅中歷史最悠久,分布最廣泛,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國西周時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現。陝西岐山鳳雛村周原遺址出土的兩進院落建築遺迹,是中國已知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實例。 漢代四合院建築受到風水學說的影響,四合院採用陰陽五行的格局。唐代四合院上承兩漢,下啟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後方。 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軸線為主體建築,周圍為迴廊鏈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晚唐出現具有廊廡的四合院,逐漸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後,廊院逐漸減少,到明清逐漸絕跡。元朝分給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員建造住宅,由此開始了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大規模形成時期。 後經明、清完善,逐漸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築風格。其他還有和式建築,起源於唐朝並傳至日本,和室鋪得是疊席,而唐式鋪得則是複式地板。但現在這一類的空間設計都統稱為和室。四合院:在中國的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建造得較多,傳統的住宅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代表性民居為北京四合院。亦有不少簡化形式的三合院、二合院。完整的四合院為三進院落,第一進院是垂花門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進院是廂房、正房、游廊組成,正房和廂房旁還可加耳房,第三進院為正房後的後罩房,在正房東側耳房開一道門,連通第二和第三進院。在整個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為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後院,互不影響。窯洞: 陝北地區因為黃土高原的特點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故此地區漢族居民多挖窯洞為住房,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木造或磚造平房:福建土樓:福建地區南部與西部常見此類型,為民宅使用,多作防禦。教育自從漢朝開始獨尊儒術後,中國開始了2000多年的儒學教育。隋朝時確立科舉制度,宋朝時開始興建書院。清朝末年科舉制度取消。如今大陸地區主要實行高考制度來選拔學生進入大學;台灣地區則是以學力測驗制度來選拔學生進入大學。國子監、太學、科舉制、私塾、書院、四大書院、翰林院等等。高考、學力測驗等等。公元前四世紀於湖北出土的文物上繪有龍、鳳和虎龍和鳳凰古代漢族王朝的帝王多自稱「真龍天子」,具有權威以及民族的象徵。龍具有蛇身、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須、額下有珠的形象。皇宮使用器物以及皇帝服飾也多以龍為裝飾。與皇帝有關的事物也背影上了龍的標記,如「龍床」、「龍顏」、「龍袍」等,漢族先民將龍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統一中國的秦始皇甚至被稱為「祖龍」。曾被滿族建立的清朝,以及被越共滅亡的越南共和國用為國旗及國徽,當今不丹國旗中也有龍的存在。鳳凰(Chinese phoenix/Fenghuang),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僅次於龍。羽毛一般被描述為赤紅色,雄的叫鳳,雌的則叫凰,但叫鳳凰的時候均代表女性。常用來象徵祥瑞。;亦稱為朱鳥、丹鳥、火鳥、鵾雞等。形象有鴻頭、麟臀、蛇頸、魚尾、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自古以來鳳凰就是中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漢族民俗節日列表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尾牙節、中元節等等。漢族傳統節日列表
|
---|
科技數學《周髀算經》(西漢);《九章算術》(三國時劉徽著);祖沖之;算盤天文學天象觀察記錄:發明觀測儀器:圭表;渾儀;簡儀;高表;仰儀...制定曆法(農曆):二十八宿百科《山海經》《夢溪筆談》(沈括著)《天工開物》(宋應星著)農學《齊民要術》(賈思勰著)地理《水經注》(酈道元著)發明中國發明列表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世界觀八卦道陰陽學說五行學說朝代輪替風水或堪輿形法理氣火器火器,現代又稱熱武器或熱兵器,指一種利用推進燃料快速燃燒後產生的高壓氣體推進發射物的射擊武器。傳統的推進燃料為黑火藥或無煙炸藥。在中國歷史上,於公元9世紀被發明後,有被用於放煙火和戰爭武器的用途。漢族王朝多有發展,但由於中原地區一直以步兵戰和城池攻防為主,並未和西歐各國的技術接軌,在蒙元南下和滿清南下過程中也廣泛使用了火炮,直到清康熙年間後火器開始衰微,主要是境內大抵安定與預防叛亂,其中是因騎射起家的滿清政府格外注重騎射傳統的關係。候風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中國古代偵測地震的儀器。由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漢順帝永建七年(132年)發明。曾經准測出瀧西地震,立即上奏皇上,當時遭重臣誹議,但3天後600里加急來報,甘肅發生大地震。目前雖有再製品,唐山大地震時,卻由於其製作原理錯誤,未能展現該有的功能。後來經過改進後取得成功。真正張衡所制的地動儀毀於東漢戰火。天燈天燈又稱為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期諸葛亮的發明,也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起初是為了傳遞訊息之用,但目前通常則被當成節日祈福許願的工具。知名學者李約瑟也指出,西元1241年蒙古人曾經在李格尼茲戰役(Liegnitz)中使用過龍形天燈傳遞信號。連弩連弩是一種古代的遠射武器,共分兩種。一種是扣動板機後,就能把箭連續不斷射向敵人的連髮式;另一種是能同時發射多支箭的多髮式。三國時期諸葛亮大大改進了連弩的設計,所以連弩也被稱為「諸葛弩」。明代的諸葛弩,一次能連續發射十支箭,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連髮式連弩。由於連弩發射準確、殺傷力大、打擊範圍大,在戰場上對於衝鋒陷陣的軍事將領威脅極大,所以也被稱為「元戎弩」。木牛流馬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
推薦閱讀:
※漢族是不是純血統? 黃種人的基因 Y-O3系與北方民族中 O3三大支系、C3在在漢族中的頻率約佔10-16%之間。
※中國戰略,漢文明崛起十六條
※漢族習俗
※我是一個漢族穆斯林[轉]
TAG: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