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海昏侯墓 |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第七季第二講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第七季】

漢武帝和他的兒孫們——西漢中期的宮廷政治與歷史形象(共三講)

【主講】辛德勇(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地點】三聯韜奮書店地下一層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

【主辦】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第二講】

透視海昏侯墓——從孫兒劉賀之「被登基」與遭廢黜看漢武帝身後的天下是姓劉還是姓霍

江西南昌附近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現,引發社會公眾對墓葬主人劉賀的強烈興趣。這位劉賀,是漢武帝的孫子。他在受封為海昏侯之前,起初繼承父位,成為昌邑國的國王。在漢昭帝病逝之後,霍光率朝臣擁立劉賀繼承帝位。但劉賀登基僅僅二十七天之後,又被霍光廢黜,成為庶民。至漢宣帝即位之後,才重被冊封為海昏侯。本講將再現在劉賀升降浮沉奇異身世背後,權臣霍光專擅朝政與漢宣帝令江山重歸於劉氏的一系列戲劇性場景。

▲海昏侯墓,「昌邑九年」漆器

主講人 | 辛德勇

*據現場實錄整理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朋友,大家好!

這個系列講座總的內容是關於西漢中期的宮廷政治和歷史形象,今天這一講的題目是「透視海昏侯墓」。並不是為了湊熱鬧,海昏侯墓發現了,我們要講這個問題,作為這一時期的西漢宮廷政治的一個環節,海昏侯劉賀和他的爸爸劉髆,到我們這次講座的最中心的主角就是漢武帝,是他的爺爺。從漢武帝開始一直持續到漢宣帝時期,這一段時期西漢朝廷中樞政治的變革,在這個變革過程中,這位海昏侯劉賀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角色。

以往的歷史研究只有很少一部分學者關注過、寫過關於劉賀的文章,主要是因為去年公布的海昏侯墓作為全國重大考古發現,而且這次考古工作者在做了非常嚴謹、紮實的考古發掘和研究的同時,做了非常好的向社會大眾的普及工作。在北京的首都博物館剛剛舉行了幾個月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覽,這使社會上很多的觀眾把目光吸引到了關注海昏侯墓上。因為大家興趣都很高,社會上很多人鑒於以往一般歷史書籍中關於海昏侯劉賀其人相關直接的記述,特別是比較深度的分析是很少的,所以我們這次講座以海昏侯墓的主人劉賀作為一個中心,貫穿起來看在這前前後後所發生的事情。

一、漢武帝去世後,霍光對於朝廷權力的專擅

海昏侯是後來封的,之所以到江西南昌附近這個地方,就是漢宣帝給他封這樣一個爵位,叫海昏侯,把他發到那兒去了。他到那兒命也不太好,大概四年左右時間就去世了。隔了兩千年了,終於把他的墓挖出來了,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要不然這一段歷史對於他來說,不管是榮也好、辱也好,幾乎很多人遺忘了。遺忘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們看關於任何一個西漢歷史的年表或中國古代史的年表,查不到這個皇帝。他確實是皇帝,年表是按照皇帝順序排下來,排到漢代就沒有了,很多人沒有看到這個皇帝,怎麼冒出來一個皇帝呢?大家幾乎在歷史當中把他遺忘了。不能說他起多大作用,他在這一段歷史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個角色很大程度上是他被迫扮演的角色,而不是他實際上自己主動參與政治,而是他被動捲入到政治中樞當中。我們把他放在西漢整個政治變動大背景上來看他的問題。

昨天晚上主要講漢武帝的後宮皇后、嬪妃之間的總體狀況,其中核心點是衛皇后,第一個皇后是陳皇后,陳皇后廢掉立的是衛皇后,生的兒子叫劉據。劉據在漢武帝晚年時做了一件事情,用巫蠱來詛咒漢武帝早點死類似的行動。做了這件事情之後,本來這也不算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被漢武帝查出來了,他被迫無奈舉兵反叛,跟漢武帝派去的人在長安城裡血戰五天五夜,最後他失敗逃跑了,逃到一個地方叫湖縣(今河南省西部),躲了十來天之後,到底沒有躲過去,被追兵追到了,他知道抓住也是死,就自己上吊自殺了。這就給朝廷造成了一個重大的問題,是什麼?太子誰來做?因為當時漢武帝年齡已經很大了,漢武帝必然要死的,雖然他不想死,但也必然要死,他死了之後誰來繼續做皇帝?這個問題非常複雜。

首先誰能輪上?如果按照禮法的秩序分嫡出還是庶出,分長分幼。現在嫡出的就沒有了,所謂嫡出原來就有一個衛皇后生的劉據,劉據反叛自殺了,剩下都屬於是庶出的了,庶出第一個是王夫人生的齊王閎,叫劉閎,他分封到齊國做齊王,他年齡是最大的,而且他去了封國之後,「左右維持以禮儀」,相對來說教養比較好,素質也很好,但是很不幸,他中年早夭,一共當了七年齊國的國王就死掉了,死的時間是在元豐元年,就是太子據去世之前就已經去世了,這個排除掉了,沒他的事了。

接下來就是一個妃子李姬生的燕王旦,劉旦。燕王劉旦,歷史記載是這樣的:「壯大就國,為人辯略,博學經書雜說,好星曆數術倡優射獵之事,招致游士,及衛太子敗,齊懷王又薨,旦自以次第當立」,他一算,該輪到我了,老大的太子自殺了,老二的二哥也早死掉了,輪到他了,「上書求入宿衛。」他就給漢武帝寫信,說你讓我進京城去給你做戍衛,保衛漢武帝。他當然不是要當個衛士,漢武帝也不傻,漢武帝結果大怒,把他派來送信的人當時就斬了。實際上漢武帝知道這個事情,你動這個心思想要當皇帝了。

大家注意,專制集權的體制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差不多是古今一貫的,就是我賞你行,你不能伸手要,不管是你做王子想繼承王位,還是做大臣的想當丞相、當什麼官,賞你是我皇恩浩蕩給你的,你要伸手要就沒有好下場。不但使者被斬了,劉旦在漢武帝心目中也是一個不安分、不老實的傢伙,等於徹底排除掉了,不可能有機會。

下面是他一個弟弟,一個母親生的,也是李姬生的廣陵王劉胥,據說漢武帝對他的評價,說他跟親哥哥差不多,有多過失,也不是很適合做皇帝繼承人。這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還沒有等漢武帝特別仔細考慮,為什麼沒有仔細考慮?他認為他自己不能死,所以他沒有仔細考慮的時候,有人出面推出了一個人,推出來了漢武帝這些兒子裡面僅僅比最小兒子大的劉髆,劉髆就是昌邑王劉賀的親爸爸,他媽媽比他有名,他媽媽就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他媽媽漂亮的一塌糊塗。很不幸,《漢書》記載劉賀長得實在是不像樣,小鼻子扁還尖,皮膚髮黑,那幅樣子無論如何想不到他奶奶當年到底會怎麼樣,按照他的模樣復原他奶奶完全不行的。

誰想把劉髆推到皇帝寶座上?是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他當時的身份是貳師將軍,這是李夫人臨去世之前用盡心機給他賺來的。李夫人特別漂亮,病重要去世了,漢武帝說:讓我再見你一面。李夫人側著身堅決不讓他看,漢武帝非常不高興地走了。然後李夫人家裡的姐妹說你看皇帝對你這麼恩愛,要看你一眼,皇帝看了你,對我們家裡人將來都有一個照應。李夫人就說:你不懂。講了一句千古名言:「以色侍人者,色衰則愛之。」什麼意思?靠我長相讓皇帝喜歡,我長相要不行,衰老的時候,恩愛一定會斷絕的。皇帝之所以愛我,在於我長得漂亮,皇帝要看到我病成這樣,所有的念頭就都沒有了,我一定在他心目中留下一個最最美好的印象,這樣他才能照顧我們李家人。

果然,漢武帝照顧李家,讓她的哥哥李廣利做了貳師將軍。漢朝的將軍至少到漢武帝時期,大部分將軍是沒有實權的,打仗時臨時派你領著出去,為什麼讓他領著,包括之前大家都了解的衛青、霍去病,大家說霍去病厲害,年輕輕的上去以後打的八面威風。讓你打也行,是漢武帝把全國的精銳部隊,下面那些將領都很能打,作為一方統帥,誰都行,只要你說碰到敵人敢下命令往前打,又不用你自己親自打。為什麼讓他打,按照漢高祖劉邦定下的遺志,想要封侯必須有軍功,沒有軍功沒有封侯,實際上是給他一個恩典,讓你當大將軍,就能有戰功,打勝了嘛,國家精銳全出去了。漢武帝差不多把漢朝折騰完了,國家所有的精銳四處打仗,給他們封侯,所以這樣當了貳師將軍,打完仗回來什麼都沒有了,兵農合一,回家種地去了,將軍什麼都不是了,實際上沒有什麼權力威脅朝廷。

他和丞相劉屈氂合謀,這個時間在太子劉據自殺七個月以後,征和三年三月的時候,他出征,劉屈氂丞相去送他,到了渭橋橋頭,他到北方出征,過渭河,到橋頭跟他說:「願君侯早請昌邑王為太子。如立為帝,君侯長何憂乎。」他說如果把他立為皇帝了,以後什麼事你都不用擔心了,當然劉屈氂就答應了。

從表面上看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為什麼?李廣利和劉屈氂是兒女親家,貳師將軍的女兒嫁給了劉屈氂的兒子。從這個角度看,貳師將軍李廣利是劉髆的舅舅,如果劉髆當了皇帝,對他們都有好處,文獻就是這樣記載的。我們看他們商量完之後馬上發生了什麼事情?《漢書·劉屈氂傳》中記載:

「是時治巫蠱獄急。」大家不太了解,為什麼說衛太子不是簡單受冤枉就在這裡,如果他受冤枉,這個事情都煙消雲散了,人也死了,還要怎麼樣,但是一直在追查,這之後還在查。這件事情對漢武帝來說是一個心腹大患。

「內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數有譴。」這個叫郭穰的壞蛋檢舉揭發劉屈氂的夫人被漢武帝批評了很多次,「使巫祠社,祝詛主上,有惡言」。具體怎樣一種方式?不一定是蠱術,但其實性質都差不多。用這種方法還是詛咒漢武帝,有惡言。

「及與貳師共禱祠,欲令昌邑王為帝。」他和李廣利一起在下面舉行過類次巫蠱的活動,讓昌邑王做皇帝。這個事情就有點大了,「有司奏請按驗,罪至大逆不道。」漢朝有一套司法程序,除了一些特殊情況下用嚴峻法屈打成招之外,大多數定案的一定要有證據,這個按驗就是一個重要的司法核對的過程,是證據確鑿的。

檢舉的事情他們都有了,下面就很殘忍了,「載屈氂廚車以徇。」那個廚房裡拉著豬狗,拉著廚房裡用的東西的車,把堂堂丞相放在這裡,「以徇」是遊街。「要斬東市」,腰斬就比較殘忍,就是屍首橫斷了,古代人處死人有不同的等級,到腰斬就連個全屍都沒有,很重。「妻、子梟首華陽街。」把他的老婆、兒子在華陽街這個地方斬首,如果發揮一點理解,弄不好把他老婆和孩子頭還掛在旗杆上,不僅僅是斬了的問題。「貳師將軍妻、子亦收,貳師聞之,降匈奴,宗族遂滅。」李廣利看回去沒辦法了,他和他的前輩李陵還不一樣,李陵後來投降了,是他自己先投降了,漢武帝這邊把他老婆孩子都殺了,這個不一樣,這個是先把他老婆孩子都抓住了,李廣利一想沒活路了,算了,直接就降了匈奴了。這樣他一個人活下來了。

本來他宗族也沒有多少人,在李夫人去世之後,李夫人著名的哥哥李延年,能歌善舞的著名音樂家,在音樂上非常有才能,幫助漢武帝用音樂改革建設很多,因為他不老實,跟漢武帝的女人亂來,把李家已經滅過一次族了,留下的其實就是李廣利這一支,這一次又宗族遂滅,徹底斷根了。

總而言之,結果就是這樣,非常慘痛。在整個巫蠱事件過程里,從前面的丞相公孫賀父子到衛皇后、太子據母子,再到接任丞相的劉屈氂夫妻,他們這些位高權重的人,在漢武帝那麼忌諱別人詛咒的情況下,他們紛紛前後相隨做這個事情,很重要一個原因就在於漢武帝的情況本身讓他們非常難以預測,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喜怒無常的情緒下,任何時候災難都可以降臨到任何一個人頭上,完全沒辦法控制,因為失去正常的規則了。為什麼有的時候一個社會有秩序總比沒有秩序好,在於有秩序,再嚴酷的政治,我躲著你,你告訴我不能做我們就不做,你說什麼不能議論我們就不議論,如果完全沒有秩序就麻煩了,你怎麼做可能都被殺頭,這時候就麻煩大了。這個時候就是這樣的,政治上處於非常混亂、非常模糊的狀態。

這個時間大致就是「巫蠱之變」發生的征和二年,漢武帝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所以他在甘泉宮裡養兵時,經常有人談到:「上存亡未可知」,不知道他是活著還是死去了,他輕易不讓人見。這個時候太子位置空出來以後,就容易造成新的震蕩。我們從燕王劉旦給漢武帝上書要來當戍衛就能看出來了,他琢磨要動手了。不管哪一種形式,再深入一發展,漢武帝把他職責撤的,他不敢動了,如果他繼續下面鼓搗,還有廣陵王劉胥還在,也沒有死,劉胥下面又不知道做什麼,都可能牽涉一部分朝廷的人。

最好的辦法是什麼?首先符合漢武帝意願的前提下,漢武帝希望誰來當皇帝這是不能違背的,選擇一個比較穩妥的皇子,好處是安定人心。到位了,太子就這樣了,別人別再活動了,劉旦想想,我再來坐一坐,廣陵王想我來坐一坐,這次定好了,就不會亂了,這是很重要的。當時定誰呢?劉旦已經不可能了,漢武帝已經發過火了,接下來劉胥,漢武帝也不太喜歡,而且還有一點,當時漢武帝不知道,劉胥當時在暗地裡也是詛咒。所以大家了解這個就知道,衛太子搞這一套一點不奇怪,漢朝是個人碰到事都這麼干,都出現這種事情,他詛咒的時候他要得到帝位,如果漢武帝當時知道就直接斬了他了,當時漢武帝不知道,沒有人檢舉他。

現在既然這樣,劉旦、劉胥都不大可能的話,如果漢武帝不考慮劉旦了,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提,長幼的次序可以打亂了。如果遵守禮法一定是劉旦,如果劉旦不能立,也就不一定是接下來的劉胥,可以是更下的劉髆,可以是更小的小兒子劉弗陵,因為次序已經亂了,所以這樣剩下的只有兩個兒子。

漢武帝一生後宮嬪妃很多,但是生下的兒子一共是六個。這涉及我們現代生活,我們現代生活對一些有同性行為的,很多一部分人採取貶義的態度,其實是很正常的,我們看看漢朝宮廷生活就明白了,漢朝所有的皇帝幾乎都有同性的男性的性伴侶。這說明什麼?說明這樣一種人們的性關係在當中是得到很愉悅享受的,有異性嬪妃,但是都有同性伴侶,所有社會的禮法、社會的禮儀、社會的規範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在西漢沒有人認為這是壞事,留下的像董賢,因為皇帝要把位置給他,嚴重干預政治了,不干預政治,誰都不管,很正常的,你喜歡你就做吧。漢武帝把很大精力花在男性伴侶身上,所以這可能也影響他沒有這麼多兒子的原因,就那麼幾個兒子,所以他只能在劉髆和劉弗陵之間選擇了,這個餘地不是很大。

要不是衛太子巫蠱的事情敗露了,漢武帝也未必會真的換太子。漢武帝不以為他會死,這個事情不是一個問題。現在關鍵是劉據已經死掉了,如果真的把劉弗陵定為太子的話,從征和二年「巫蠱之變」時,漢武帝身體就不好,劉弗陵在征和三年只有5歲,一個5歲的小孩,一旦漢武帝身體真的不行了的話,這個太子就要繼皇帝位,5歲小孩處理不了朝政,什麼都處理不了,都不能自理,一定要給別人。劉屈氂是丞相,如果劉屈氂提出這個動議,大家想想漢武帝會怎麼想?要立我5歲小兒子做太子,我身體也不行了,別人看不到皇帝,你可以看到皇帝,漢武帝心裡會怎麼想。劉屈氂是地地道道的劉家人,但是姓劉的人多了,他不是普通姓劉的,他是漢武帝的一個哥哥中山靖王的兒子,這就意味著地地道道的皇室成員,他不僅僅是當朝執政大臣,是他隨時可以作為劉家人的身份,把5歲的小皇帝幹掉,他可以當皇帝。知道性質嚴重了吧,如果別人當丞相沒事兒,他當丞相尤其不行,這是犯忌的事情,所以他不會輕易這樣選擇是很自然的。剩下沒得選擇,只有一個劉髆。

劉髆當時是昌邑王,老昌邑王去世之後,劉髆繼承他的王位,做的小昌邑王。劉髆當時的年齡也不是很大,劉賀已經出生了,最小也在15歲以上了,已經接近成人,比較好了。按照《漢書》對劉髆的記載,雖然非常少,但是從其他各個方面看,沒有明顯的缺點。漢武帝其他幾個兒子都有一些明顯的缺點,除了長相可能不一定很理想之外,因為從他的兒子身上能看到,劉賀如果長得很好的話,不可能找一個丑姑娘做他的王妃,所以他的兒子長那麼丑,他長相可能多少有點問題,別的沒什麼問題。

他自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還有一個依據,就是擁立他的劉屈氂和李廣利兩家後來都被處以極刑,但對他沒有任何牽涉,說明他不知道這個事情,也沒參與這個事情,品行基本上沒問題。更重要一個原因,漢武帝對李夫人的感情是超過他一生中所有女人的,李夫人的地位,最後李夫人死後,漢武帝也死了之後,霍光執政,按照漢武帝的意思,霍光在漢武帝身邊是盡信之臣,知道漢武帝想些什麼,把李夫人作為皇后,在祭祀漢武帝的時候給漢武帝配祠,就是祭祀的時候把這兩個人牌位放在一起的。這個位置本來是衛皇后的,但是衛皇后出事了,這也充分表現出來衛太子和衛皇后一定是有重大問題的,巫蠱之變他們是一定直接參与了,沒有這些問題,徹底平反之後,她是名正言順的正牌皇后,後來祭祀時怎麼會讓李夫人上去呢?因為她有罪,已經被處罰了,所以只能另外安排。在漢武帝其他女人當中,霍光知道,漢武帝最喜歡的是李夫人,從這些都可以看出來,對李夫人的兒子,她生的劉髆,漢武帝不會反感,是比較喜歡的。這樣各個方面都照顧到,就提出了這樣一個方案。

這對於劉屈氂來說,可以解決眼前的近慮,也可以解決長遠的後患。本來想的挺好的,問題是家裡有人告了。這個社會,皇帝總希望有人告密,但告密的事情永遠不是好事。漢武帝就鼓勵告密,所有獨裁者都鼓勵告密。

老昌邑王劉髆就跟皇帝大位擦肩而過,歷史沒辦法假設,有無數種可能,沒有告密,漢武帝可能會接受這個方案,接受這個方案,劉髆就做了皇帝了,而且後來劉髆沒活幾年就死了,今天南昌挖出來那個傢伙就是漢朝皇帝,就有正兒八經有漢朝留下來很好的記錄,偏偏沒有,劉髆就這樣過去了,而且沒過兩年就死掉了。

不管劉髆是不是漢武帝的選項,由於李廣利和劉屈氂出事,漢武帝也不可能考慮。剩下需別人了,他的兒子就剩下廣陵王劉胥和燕王劉旦和小兒子劉弗陵了,廣陵王劉胥和燕王劉旦他都不喜歡,劉弗陵這個小孩比較乖,因為後來他當兒皇帝,霍光操縱他,玩到二十多歲,老老實實,幫著在後宮出主意,非常乖的孩子。再怎麼樣的話,漢武帝也看不出他有什麼毛病,所以就到了後來的漢昭帝劉弗陵這裡去了。

處理了這個案件之後,對於滿腹猜忌的漢武帝來說,不管是對劉髆還是對劉胥,這兩個年齡已經長成的皇子再也不敢親信了,而且按照當時追查巫蠱的事情,他有理由懷疑任何一個人都可能隨時對他施之巫蠱,甚至可能像最後衛太子一樣直接起兵犯難,這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是劉弗陵不會,什麼都做不了,太小了。但是他也沒有直接立劉弗陵做太子,乾脆就放過去了,一心求長壽,但他生命確實快走到終點了,儘管千方百計繼續設法讓自己長壽,他終於還是不行了。三年以後他就終於走到生命盡頭了。

漢武帝後元二年二月初。順便說一下後元不是年號,漢武帝到這個時候創立的年號,使用了一段時間,到這兒就沒想起來年號叫什麼,沒想起來以後就留著了,到第二年還沒弄完他就死掉了,大家沒辦法就叫後元。當時文獻里就叫元年、二年。

後元二年二月初,在他臨死之前,安排了五個人做顧命大臣,按照順序是霍光、田千秋、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起「受遺詔輔少主」。是不是有一個形成文件的詔書?未必,因為從後來繼位之後,燕王旦不服,說沒見到詔書,怎麼說漢武帝選的是劉弗陵做皇帝呢?是不是有詔書不好說。但應該不會有什麼陰謀,而且從霍光這個人的品質、行事,不是一個好人,但他做事倒也不至於偽造一個東西,他偽造了給自己封侯的詔書,而不是給他授權的。他偽造漢武帝給他封侯,給金日磾封侯,光給自己封不好看,拉著別人,有這樣一個詔書,但不是讓他們輔佐少主的詔書。這樣皇帝就成了劉弗陵,劉弗陵當時8歲。這個安排,漢武帝從他一生情況來看,是充滿心機、充滿猜忌的,他對任何人都不相信。專制的君主對誰都不會輕易相信的。

這五個人,他是動了一番腦筋的,原則是「以卑馭尊」,地位低的人來控制地位高的人,為什麼?地位低的人升到地位高得先越過地位高的人,這方面漢武帝「以卑馭尊」最有名的就是刺史巡視制度,就是類似今天的中央巡視組,賜使巡視制度是很小的一個官,叫六百石,就是他的級別,相當於讓一個級別很低的,比如二十一級幹部監督十級幹部、八級幹部,監督二千石的太守,「以卑馭尊」來互相牽制,保證權力充分得到控制,這是政治運作的一個原理。這裡面名義上田千秋地位最高,他是丞相,但是實際掌權的是霍光,霍光的身份叫大司馬大將軍,並不是實際擁有兵權,兵權還在皇帝那裡,通過這個頭銜,大司馬大將軍在排序上可以壓制田千秋,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有另外一個官銜,叫錄尚書事,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秘書,這個秘書有的時候就會很大,因為皇帝太小,8歲的皇帝說什麼需要通過錄尚書事告訴外面當朝的大臣田千秋不能隨便進宮見皇帝,霍光天天陪著皇帝,皇帝有什麼事他錄下來,所以是錄尚書事,告訴外面皇帝他又說什麼了。

我們能想像到8歲的孩子能說什麼,他再聰明,8歲的孩子能說什麼,但是霍光說他說什麼了他就說什麼了,實際上霍光控制了中心的權力。表面上是有牽制的,桑弘羊是非常能幹的大臣,上官桀也很厲害的,我們簡單來說霍光用了一些陰謀的手法,通過拉攏、排擠等等一切辦法把這些人都清除掉了,首先他通過聯姻,跟金日磾聯姻,跟上官桀聯姻,結成兒女親家,非常重要。因為上官桀在外朝有個官職,在內朝他同時又有官職。在這五個人里,上官桀身份特別特殊,內朝外朝他都可以參與,他和上官桀結成兒女親家,他和將軍金日磾結成兒女親家,就保證了通過血緣關係聯繫在一起,然後再打擊。

首先打擊最橫的桑弘羊,桑弘羊性格很強。有一件著名的事情,我們稍微讀一點書都知道,就是《鹽鐵論》,著名的鹽鐵會議表面上好像是為民請纓,為老百姓疏解困難,其實就是利用鹽鐵會議打擊桑弘羊,因為桑弘羊忠實地執行漢武帝的政策。他是錄尚書事,表面上什麼責任都沒有,天下搗亂是你們丞相、御史大臣搞的,所以他不需要負這個責任,我就負責打擊你,然後就開這個會議,讓天下對朝政不滿的人猛烈攻擊。實際上最後的結果什麼都沒改變,但是桑弘羊受到嚴重打擊,桑弘羊當然心裡不服,後來桑弘羊跟上官桀勾結在一起,拉住蓋長公主,還有燕王旦這些皇室合在一起,他們要把霍光搞掉。

這個時候漢昭帝,看出小孩乖了,他能不乖嗎,重要的事情,所有的宮廷禁衛全是霍家人控制的,他不老實就隨時殺掉。所以在漢昭帝支持霍光之後,把他們全都殺掉了,最後一個沒有殺掉的是田千秋,田千秋其實支持桑弘羊,但是他沒有辦法,霍光又採取行動,抓住他家裡的親人犯案子就直接打擊,田千秋知道不行了,完全自己也挺不住了,最後所有的事情霍光說怎麼辦就怎麼辦,所以朝政完全被霍光控制了。

漢昭帝到18歲的時候,不能再晚了,古人有一個重要的典禮叫冠禮,加元服,這個帽子很重,表示成人了,舉行成人禮。這個時候意味著霍光無論如何應該把權力交給已經18歲的戴了帽子的漢昭帝了。他象徵性的讓了一下以後,但是漢昭帝也不敢要,實際上繼續由他掌握朝政。對霍光非常肯定、非常承認的司馬光後來也都說,你不像話,無論如何該把權力給皇帝了,再拿皇帝當8歲小孩操縱不行了,他8歲登基,到這個時候已經18歲了,過了十年了,無論如何該給了。但是他還是沒有給。

《漢書·霍光傳》卻記載說:「昭帝既冠,遂委任光。」當然和個人性格也有關係,如果小孩確實性格比較強,到18歲可能也會採取一些手段。第一是形勢不允許,他採取手段了,霍光做事非常縝密,一定會早就察覺,會把你殺掉的。第二漢昭帝一定是很老實的孩子,想想也不錯,吃喝玩樂也沒耽誤,也不是誰有癮當皇帝的,你願意當你當,你願意做你做。非常典型,無論如何實際管理漢朝的人是霍光。日本人寫這段歷史的時候就叫「霍氏政權」。

漢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外孫女,是上官桀的孫女,他們聯姻,霍光家的女兒嫁給了上官桀的兒子,然後生下女兒給了漢昭帝做皇后,當時霍光不太同意,霍光想這是上官家人,應該讓霍家的女兒直接嫁過去當皇后,這樣才好。但是上官桀當時很橫,說要把自己女兒當皇后,這由不得漢昭帝喜歡不喜歡,反正誰強就收誰當皇后。最後上官桀當時比較橫,他家的孫女嫁去了,歷史上叫上官皇后。後來上官桀和桑弘羊勾結起來鬧事,霍光把他們家裡族滅了,斬草除根。按理說上官皇后可以一同殺掉的,但是霍光想辦法把她保留下來的,沒有殺掉。霍光是一個充滿心機的人,他不是一個有大眼光的人,歷史記載他不學無術,確實這樣,因為沒有大眼光,時代也不允許。當時有個人拍馬屁,在哪個地方發生一件事情,一個大石頭自己立起來了,然後說天下應該變了,說漢家劉氏氣數盡了,應該改朝換代了。霍光把那個人抓住當時就殺了。所以他自己也不敢做這個事情,誰敢做?後來王莽就敢做了,王莽書讀得多,王莽學問極好,王莽要不當皇帝,不奪漢家政權,絕對放在大學裡是好教授,當時第一流經學家。霍光的這種想法也沒有的,他只是想保留他的位置,控制這個權力就可以了。他保留下來上官皇后對他非常重要,後來劉賀當皇帝的時候,上官皇后留下來就有用了,我們下面談這個問題。

本來想讓這個皇后給漢昭帝生下兒子,雖然不是他家女兒生的,也是他的外孫女,這樣也挺好的,想辦法不許漢昭帝接近任何女人,「左右及醫皆阿意」,就是漢昭帝身邊的人奉承霍光的意思,霍光這時候也不需要直接下令。「言宜禁內」,所漢昭帝身體不太好,「近內」就是漢昭帝不能隨便接近女人,即使宮人,就是很普通的宮女,這些宮女不是在皇宮裡的女人都是服侍皇帝上床的,普通的宮女就是一個奴才,就是牲口一樣幹活的,即使這樣,只要是女性都不行,「皆為窮絝,多其帶」。什麼叫窮絝?漢朝人的服裝比較複雜,嚴格來說上衣下裳,就是下面穿的是一個大裙子一樣的東西,男人也是這樣了,跟蘇格蘭人一樣,有這個穿法。窮絝就是肯定不能看到褲襠的,一定要都縫死,而且要「多其帶」,那個腰帶不知道纏了多少遍,漢昭帝是小夥子,他去世的時候也就十五歲,不讓他間多別的宮女,哪天看到身邊伺候的丫鬟,高興了免不了做一些正常人都想做的事情,一旦動這個念頭,就折騰,不等把褲子解下來就被人發現了。這到什麼程度了?我們沒法想像堂堂皇帝,連身邊一個服侍的丫鬟,他想要做點什麼都不行,為什麼?如果這樣的話就不能充分保證上官皇后給他生下兒子了。因為漢昭帝身體不太好,14個月出生的,漢武帝說誰14個月出生的,上古堯舜禹的堯是14歲出生的,所以那個門高堯母門。今天大家有一點生理常識都知道,晚產兒是有問題的,該生下來得生下來,生下來太早不行,太晚了也不行,身體肯定是有些問題的。當時上官皇后年齡還小,14歲。各種情況都有,一般來說今天大多數女孩生理髮育生孩子有這個可能,很多人沒問題,以前不一定行,每個人又有一些體質差異,究竟漢昭帝沒成人還是上官皇后不通人道,我們都不清楚,總而言之,一個都沒生下來。這個結果,霍光千方百計要保證生,一個也沒生下來,就給後面帶來麻煩。

他去世的時候是22歲,出了一個麻煩,從8歲開始訓練傀儡皇帝,訓練的這麼好,任何問題都沒有,多好,霍家一直維持著挺好的,正常情況下活到40、50歲,還有20多年,要活到60、70歲,70、80歲更好,偏偏他死了。英國劍橋著名歷史學家叫魯唯一(音),他就懷疑這裡面有陰謀,是不是霍光給了他什麼葯,把他弄死了。這絕不可能,因為非常好的一個理想的傀儡,實際上霍光為這件事情一定是非常非常為難的,怎麼辦?好好一個傀儡皇帝沒的,現在上哪兒找呢?不能隨便找誰都行,就這麼幾個可選的人,昭帝死了,就得繼續從劉家合適的人中找。當時廣陵王劉胥還在,所以「群臣議所立,咸持廣陵王。」大家都說立廣陵王劉胥,但是廣陵王早就長大成人了,霍光對他一定會非常猜忌,而且還有非常厲害一點,歷史裡沒說,我大概想,漢武帝說廣陵王行為有點問題,其實也沒有大問題,皇家子弟平時也沒什麼事,沒有那麼多禮法約束,一個男孩身體又非常壯實,他的不良嗜好是喜歡打獵,歐洲貴族普遍打獵,不是什麼壞處。他徒手可以跟狗熊作戰,把狗熊打死,可以想想他身體好到什麼程度。現在找國家運動健將,你說跟狗熊玩一玩,一般人是不行的。這種情況下,霍光如果說哪天有什麼事,立了他當皇帝,好運動的人往往都不是特別溫和,哪天把霍光召集來了,說大司馬大將軍我們倆談一談,談的不高興了,結果很顯然,他比狗熊容易對付多了。當然這是開玩笑。主要是他成長成人了,成人了以後就很麻煩,成人以後很多事情很難控制,最好不這樣選。

二、海昏侯墓主人、做了二十七天的皇帝的劉賀

海昏侯劉賀在這種情況下被選中了,他稀里糊塗被捲入歷史漩渦里就是這個原因。選的是昌邑王,昌邑在今天山東定陶巨野大致這個區域,這個區域當時很富庶,現在這個地區主要是農業區,生活不是很好,但是在漢代時,全國差不多不能數一,也可以用現在非常不符合邏輯的,那些學新聞的人通常用一句損話說:「最富庶的地區之一」。按理說「最」就沒有「之一」,但是學新聞的人教育的大家都認為這是符合邏輯的,叫做「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為什麼選擇劉賀?我考慮有幾點:第一,他是漢武帝的孫子,比廣陵王這個兒子來說,可以更好利用他的外孫女上官太后的名義來壓,他低了一輩,長輩對下面更好控制;第二,劉賀當時不到20歲,比廣陵王劉胥要小的多,他是劉胥侄子輩的,甚至經驗比他淺,年齡越小越好控制;第三,我們沒法詳細講,從《漢書》里記載,廣陵王一系列的舉止來看,他的頭腦和神智不夠十分健全,但絕對達不到送精神病院的程度。這種公子哥,說他壞,也沒什麼大毛病,也沒什麼好本事,至少不是很有韜略。所以霍光覺得他可能比較好控制一點。

這是霍光最初沒有想到的,問題就出在他腦子不夠十分健全,我們經常有一句話叫做不按常理出牌,這是不會打牌的人,會打牌的人有一個牌道,不會打牌的人不知道道,所以打麻將上來伸手就贏,不按規矩來,他出牌誰都不知道,他出一個牌,下家以為按照正常思路是這樣的,結果他完全不懂規矩。他就屬於這種,神智不夠健全,有一系列的事情,從昌邑國一出發進長安城的路上,他就做了一系列奇奇怪怪的事情,但是都屬於生活瑣事,《漢書》記載叫「清狂不惠」「動作亡節」,亡就是無,動作跟別人不太一樣。按理說這些事情是霍光預料之中的,因為傻乎乎的好控制,但問題就在於這麼簡單的一個人,為什麼做了皇帝就二十七天,霍光忍受不了了,霍光召集滿朝大臣開會。他沒權力這樣做,因為是皇帝,你只是大臣、大將軍、錄尚書事,怎麼辦?用了上官皇太后,這個外孫女留下一條命非常重要,以皇太后的名義可以廢這個皇帝,這是他的一個寶貝。列舉的罪名是「行昏亂、危社稷」,列舉了很多事,不詳細給大家講了,《漢書·霍光傳》有全文,列舉所有的都是生活跟別人不一樣,就是一些小事。念到一半的時候,上官皇太后說:「停,不用念了。」把他廢了以後,到原來的昌邑國去了。

假如說這個昌邑王的行為確實是一個大的問題,危害漢家江山社稷的時候,應該誰都知道,即使二十七天,他一定有非常震驚朝野的事,大家知道他不能當皇帝,但是霍光宣布這個決定的時候,叫「群臣皆驚愕失色」,說明誰也沒有料到,怎麼可能把他廢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所以這裡肯定有隱情。清朝一個學者評價說:「昌邑授璽才二十七日,而聯名奏書所呈罪狀累累。」就是霍光念這個是大臣聯名的。「信乎否乎」,真的是這樣嗎?二十七天能犯這麼多罪,值得把他廢掉嗎?後來很多嚴謹的歷史學家都不信這個事,覺得不可能的。

這個事件的真相不是很難揭示,其實可以容易看到,舉一個例,漢代諸侯國特別早期,跟中央朝廷一樣,有一個叫中尉,昌邑王王府里有一個中尉叫王吉,這個人在昌邑王被徵召進京的時候,非常懇切地上書,跟昌邑王講,你就是霍光找的一個傀儡,假如進了長安城,你就像剛死的漢昭帝一樣,叫「垂拱南面」而「慎毋有所發」,就是你在這兒當個佛爺坐著,千萬不要自己有什麼主張。這說明什麼?昌邑王絕不是一個很壞的壞人,因為王吉對他很忠心,如果是非常荒唐的人,誰管你,你出事才好。說明他整個這個人不壞,不是荒唐、罪惡到什麼程度,不是的,他非常懇切地告訴他,而且不止他一個人,另外還有類似一個人講了這個話,千萬要知道當今朝廷是怎麼回事,是被霍家人控制的,你自己就老老實實當傀儡,聽話,當乖孩子,就好了。

但是昌邑王腦子不大對勁,他真要當皇帝了,霍光數算他一共在二十天里做了1127件事,「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就是派出了一批使者,一共發布了1127道詔令,大部分不一定很重要,但是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調動了宮廷禁衛的兵馬。《漢書》原始記載是:「王相安樂遷長樂衛尉」,就是昌邑國的丞相叫安樂,把這個安樂的官重新安排,安排做長樂衛尉,長樂衛尉是長樂宮的衛慰。長樂宮是什麼地方?漢代有兩個重要的宮廷,一個是未央宮,是皇帝居住和皇帝上朝辦理君國大政的地方,在西邊。在東邊,漢朝人通稱東宮,這跟後來不一樣,唐朝以後東宮就是太子的地方,漢朝的東宮是皇后的地方,東宮就是長樂宮,長樂宮裡住著著名的上官太后,他調動了上官太后旁邊一個軍事最高長官衛尉。長樂宮的禁衛都歸這個衛尉管,就是說他要採取行動,控制住上官皇后,因為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寶貝,霍光什麼話都是以上官皇后的名義才能動,如果他不知道就應該沒問題了,但問題還出在他腦子不大靈,這種事非常機密。

做這種事,必須乾淨利索,不能猶猶豫豫的。但是他早就透露出信息了,其中有一個人,有一點裝傻,透露出來,根據《周易》推的,那兩天有事,霍光嚇壞了,以為機密泄露出去了,一問,他說《周易》怎麼講,霍光就饒了他,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定是早就泄露出來了。但是這個秘密是不能泄露的。後來漢宣帝登基以後就做得非常縝密,首先把宮廷的事情全都一步到位控制住了,然後再收拾霍家人。他這個事情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又做出一個非常冒險的舉動,這種官象徵意義非常強,誰都知道這是最核心的官員,動了他,就意味著你要動手了,但是他又沒有布置到位。結果霍光一看,不能不採取行動,最後一網打盡,全殺了。

當時他從昌邑國帶去了200多個人,霍光把他們判的罪叫「亡輔導之誼,陷王於惡」,統統殺掉了。為什麼說一定是有陰謀呢?劉賀一定要採取行動了呢?這些人被殺之前喊的口號「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就是我們已經預謀了,我們要採取行動,但你不下決心,趕快快刀斬亂麻,把霍光抓起來幹掉不就完了嗎,但是你沒有下決心採取關鍵行動,現在反而被人家抓住,全被殺了,剩下王吉沒殺,霍光說你還好樣的,因為他勸你老老實實聽話,聽王吉的話就沒事兒了,所以王吉的話是對的,王吉被留下沒有殺,還有一個也提了這個話的也沒有剩,剩下200多人全都殺掉了。霍光對宮廷控制的非常嚴,全都是霍家人,關鍵的職位,這些職位在一個專制獨裁統治下,這個部隊軍事控制權是最重要的權力,剩下別的權力,一直到這個時候,什麼大將軍、前將軍、後將軍,所有這些將軍大部分沒有實質意義,某種程度上給你一定的權威,可以在朝中排序時往前靠,壓在別人的前面,但實際上最重要的位置就是這個。北軍使者也是重要的,長樂宮衛尉也是重要的。

《漢書》里記載他計劃的經過,當時一個大司農田延年是一直在霍光手下乾的,叫故吏。霍光這個人做事很謹慎,跟他商量怎麼辦這個事?田延年說:把他廢了不就行了。霍光非常小心,這能行嗎?然後田延年就告訴他,他說:「伊尹相殷,廢太甲以安宗廟。」這就是經典上可以依據的,這個經典鑒於《尚書》。就是說一定要有一個道理,有個道理才能出師,叫出師有名,而不是我叛逆,當大臣的廢皇帝,有先例可循的,「後世稱其忠。將軍若能行此,亦漢之伊尹也。」說你要是能像伊尹廢太甲一樣把劉賀廢掉的話,不但沒有罪,是和伊尹一樣的。

定了以後就採取行動了,後面做了很多策劃,策劃好了之後,這個場面非常有戲劇性,在座各位要是能寫劇本的話,不需要任何文學加工。「光遂召丞相、御史、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會議未央宮。光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離席按劍。」

當時不像現在,田延年離席按劍,按著這個劍柄,離席,比如霍光在前面講,大家都在下面聽,田延年跟大家一樣,現在突然出來轉到我這邊來,一個人按著劍柄,「曰:「先帝屬將軍以幼孤,寄將軍以天下,以將軍忠賢能安劉氏也。」指的是漢武帝,漢武帝把天下託付給霍光了,霍光能安定漢家天下,「今群下鼎沸,社稷將傾,且漢之傳謚常為孝者,以長有天下,令宗廟血食也。」

「漢之傳謚為孝者」,就是謚號,武帝是謚號,但前面還有一個叫孝武帝,前面都加一個孝,這些是沒問題的。但是這句話完全是胡說八道,「今群下鼎沸」,誰鼎沸了,「群臣皆驚愕」,其實誰都不知道怎麼回事。所以歷史文獻不能簡單看它說。「如令漢家絕祀,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乎?」這個邏輯就是這樣的,漢武帝把天下托給霍光了,如果劉賀亂鬧,漢朝完了的話,霍光沒有臉在地下見漢武帝了,那不能這樣,只有一個辦法,把他廢掉,一定要講出一番道理來才可以做的。

「今日之議,不得旋踵。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不得旋踵,踵就是腳後跟,今天你們在座誰敢動,誰動我就殺了你。最後結果於是議者皆叩頭,曰:「萬姓之命在於將軍,唯大將軍令。」我們還可以設想一下,大概後面的帳子里全埋伏的還有刀斧手,真正有人要不老實,一定是一個充滿血腥的政變場面出現了,但是誰也不敢動,因為霍光控制朝政很多年了,一直在控制著,所以最後就成功把他廢掉了,就這麼一個過程。

這個情景是充滿戲劇性的,這個場面典型的傳統戲劇寫的嚴重衝突場面。很多年以後,霍光回憶說:「舉手自撫心曰:使我至今病悸。」回憶起這個場面,霍光自己心還撲撲跳。這也是九死一生,萬一出了一個傻小子跟你拚命干,也不好說,這個政變是成功了。從這個過程中看,田延年是他一個最核心的參與機密的人,所以後來田延年因為經濟問題出事了,霍光要收拾他,別人就說,你得念田延年當年是有大功的,沒有田延年的話,「廢昌邑王時,非田子賓(案田延年字子賓)之言大事不成。」霍光後來給他封了一個陽成侯,就是因為這個功勞。這是很典型的一個政變場面,當然很好的是沒有流血。霍光做得很好,他一方面充滿了心機,另一方面做事非常小深謹慎,既沒有殺掉劉賀,而且也沒有對別的人馬上採取任何行動,局面控制住了,把劉賀打發原來來的地方,回昌邑國去了,昌邑國沒了。

三、漢宣帝的登基與親政

把劉賀廢了之後還得有一個皇帝,霍光又不想像王莽一樣自己當皇帝,怎麼辦?就繼續找,這時候就找到了後來的漢宣帝劉詢,他的小名叫病已。劉詢和昌邑王劉賀比較起來,劉詢的輩分又低了一輩,年齡大致相當,對霍光來說更容易利用上官太后的權威來控制他。而宣帝是民間長大的,他是衛太子的孫子,衛太子去世之後,他全家都要被殺的,他是被好心人保護下來了,在民間養大的,他當時已經結婚了,他的岳父是一個受了刑的宦官,原來是一個朝廷的低級官員,但是受了刑在宮裡做宦官,沒有政治勢力和根基,相對來說在這些王子里是比較好一點的、比較理想的。

但是這個事情又算錯了,漢宣帝由於生長在民間,知道生活的艱難和疾苦,和前面講的所有漢武帝的兒子都不一樣,和別人王子,包括劉賀這種孫子輩也不一樣,他是完全民間長大的,他知道一些人情世故,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如果僅僅知道人情世故,做皇帝的時候還是有問題,讀書才能夠掌權,這是很重要的。以前說「天下可以馬上得之,不能馬上治之。」天下由讀書人來治是有道理的,但是漢宣帝恰恰很小的時候受了很的儒家經典教育,書讀的很好,這兩方面的優勢他都有,他在民間就聽說了當時朝廷的情況整個是霍家控制的,「自在民間聞知霍氏尊盛日久」,他知道這不是鬧著玩的,找他來當然是當傀儡的,他也老老實實當傀儡,到什麼程度呢?「非宗廟之事不出」,就是朝廷任何事情都不參與,任何場所都不出面,只是祭祖廟的時候去,因為霍光不姓劉,得姓劉的孫子才能去祭祖廟,別的任何事情都不參與,完全由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控制,為什麼?他覺得沒有那個時機,不能輕易下。這就和昌邑王劉賀形成對比,劉賀是皇宮裡長大的,完全不知道局勢、局面控制的困難性,他自己想弄就弄,沒弄好就被別人收拾掉了。漢宣帝劉詢就知道時機不到、條件不成熟,要等待合適的時機。

還好時機被他等來了,等了六年,霍光死了。這個年頭,我們現在查歷史年表叫地節二年,實際上是本始六年。終於等到霍光死了,霍光是二月下旬死的,到五月的時候,《漢書》明確記載:宣帝親政,直接掌握政權,親政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政治手腕,非常漂亮的解決了問題,第一先控制了長樂宮禁衛。有一個著名人物叫張安世,張安世的墳墓前年在西安剛發現,也挖出來了。張安世是非常關鍵的人物,霍光當時拉攏利用,漢宣帝第一個也拉攏張安世,把張安世拉攏過來,跟了他,讓張安世出面,把主要的宮廷禁衛部門,霍家的人全換下來,但是表面上對霍家極其尊重,尊重到什麼程度?從霍光的葬禮就可以看出來了,霍光基本上是按照天子的禮節下葬的。霍光只是個大臣,皇帝安葬大臣,用天子的理解把霍光下葬了,而且後來把漢朝一些功臣,有一個麒麟閣,把霍光列在第一個,別的大臣都寫著名字,姓什麼名什麼,不提霍光名字,只提大司馬大將軍,非常禮敬。這種情況下,讓霍家人產生一個虛幻的感覺,就是說皇帝非常尊敬大將軍,我們霍家人沒事兒,但是想到這兒是可以的,下面就不明白事了,他們覺得朝廷還是他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按照漢宣帝的性格,如果霍家人知道進退,這時候老老實實把權力都交出來,躲到邊上去,不會殺他們的,但是霍家人不老實,對宣帝不恭敬,在漢宣帝把朝政都控制到位之後,找了一個機會,把霍家200多口人全部殺掉。即使是這樣,始終保持著對霍光的尊敬。

為什麼不能否定霍光?漢宣帝之所以能成為皇帝,是依賴於霍光的選擇,就涉及整個這一段歷史,涉及昌邑王劉賀,所有的東西一個基本的政治格局,霍光必須是正確的,如果霍光錯了,他皇帝就沒資格當了。現代有些歷史,有些問題到哪一步就不能再評價了,不能再談了,是一個道理,到這一步以後如果再做涉及的問題就麻煩了。所以政治有些東西是相通的,這些東西永遠不會寫在紙面上,分析才能看出來。宣帝的政治手腕極其老練,把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四、廢帝劉賀之死

霍光把劉賀廢歸到昌邑國之後,他基本的情況是昌邑國已經沒有了,不能說皇帝不做了,回去還當昌邑王,這不行,不是可大可小、可上可下,下去了就什麼都不是了,他是一個普通的庶民,但是給他封了湯沐邑二千戶,有兩千戶人,可以從他們的稅里取得衣食,但完全不是諸侯王國的情況了,就是你活著的時候這兩千戶是服侍你的,死了不繼承,那個侯國是繼承的,王國也是繼承的,湯沐邑是不繼承的,給了他這樣一個待遇。最重要的一句話是「故王家財物皆與賀。」把昌邑國變成了一個新的政區,叫山陽郡。這一點非常重要,這些財物都給他了,把它放在昌邑國那個王宮裡,他生活的天地就是王宮,可以說是昌邑國的故宮,在故宮裡呆著,但是不能隨便出去,不能隨便見任何人,實際上是軟禁在裡面,持續了一段時間。這一階段,我們剛才強調了霍光對整個政局的影響,影響到宣帝繼位的合法性,還影響到昌邑王被廢黜的合理性,如果否定了把昌邑王廢黜是不合理的,那麼漢宣帝登基就是不合理的,所以必須得承認霍光廢除昌邑王是合理的,所以霍光一定對這個事情也要堅持,這個歷史是不能更改的,這是一個重要的基本結論。

即使這樣,漢宣帝對劉賀還是不放心,因為他沒有直接接觸,他不知道劉賀是不是真的傻成那樣,如果他沒像那麼傻,要有計謀,實際上從漢代的情況看,一個是王室成員,包括那些蠢蠢欲動的,原來的劉胥、劉旦這些人,有名有姓的,還有其他王室人員,對霍光的作為一定是很不服的,還有朝里一些大臣,一個叫閻延年就公開挑戰,就說霍光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就有很多人不滿。漢宣帝又擔心朝廷那些同情劉賀的人萬一追究到他繼位的合法性怎麼辦?對劉賀不放心,他派了一個叫張敞的人去監視他,張敞既反霍光,又反昌邑王,反昌邑王不是說他不能做皇帝,是昌邑王做皇帝之後有些動作不符合禮法的,認為應該收斂,上表覲見過。他因為得罪了霍光,受到霍光排斥。這兩點特別符合漢宣帝的需要,同時要兼具這兩個特點的人不容易,有的人反對霍光可能同情昌邑王,這個人既不同情昌邑王,也反對霍光,所以特意派張敞做山陽郡的太守,一定是《漢書》沒有留下明確的記載,一定有秘密的囑託,監視昌邑王。

地節四年,漢宣帝曾經至少兩次以上親自到宮裡去看昌邑王,在元康二年,漢宣帝派出一個特使給張敞寫了一封信,表面上看沒什麼事,要注意郡里的治安,來往的人要注意觀察。最後寫了一句話,令人尋味:「慎毋下泄」,就是說我給你的信千萬不要任何人知道。有一句話叫做欲蓋彌彰,你要不說那句話,寫封信也沒什麼,這裡一定有特別的事情。所以張敞一看就明白的,皇帝派我來是監視這個昌邑王的,現在讓我報告情況,張敞就系統地向漢宣帝報告了昌邑王所有的情況。看了之後,漢宣帝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不足懼也」。因為報告了他如何傻乎乎的,心智就這樣,漢宣帝明白了,這個傻小子不可能有大作為,不足懼也,不用再擔心他了,這樣就把他重新做一個安排,謚封為海昏侯。海昏侯是列侯,比原來的昌邑國諸侯王是少一個等級的,派到今天江西南昌這裡,為什麼到那裡去?遠離政治中心。原來的昌邑國在中原腹地,如果有人擁戴他,如果有人利用他,或者他想參與,離朝廷太近,放到那兒以後,今天江西是一個好地方,尤其還有井岡山,不錯的,當年不是這樣的,很偏僻,在那裡遠離朝政,加了一個附加條件,朝廷宗廟祭祀不許參加。本來他是正經劉家人,有資格每年年底去祭祖的,但是又不許參加,祭不祭祖沒有關係,怕你接觸別的人有政治串聯,就把你隔絕了。

最後海昏侯的冊封是漢宣帝給漢武帝以來的這段歷史做一個了斷,這段歷史經過皇位繼承這麼複雜的動,到這個時候,漢宣帝覺得天下太平了,他已經成功清除掉了霍光,清除掉霍光以後,包括劉家皇室以昌邑王劉賀為代表的跟霍光對立的一些人怎樣安置、怎麼了斷,做了一個通盤的結果,就了斷了。本來事情到這兒應該徹底結束了,但出在劉賀腦子真的不大對,他到了那個國家以後,到了南昌以後,那個地方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我們想想山清水秀也不錯,你就老老實實呆著,他不是,還跟別人亂說。老百姓跟別人說什麼都行,你的地位實在太微妙的,盡量少說。有人就引誘他,跟他搭話,他就亂說。他說:當時霍光要廢除你做皇帝的時候,你可以不給他,你在宮裡堅守不動的話,把霍光抓住不就完了嗎。他說是啊。後面警衛都是霍家人。還說:聽說你不可能總當一個列侯,可能要封你在豫章郡做王。他說是那麼回事,你別跟別人講。所有這些東西都顯示他真的傻乎乎的,但這個事情犯忌了,因為下面想討好漢宣帝的人多的是,所以馬上向朝廷報告,說這小子還在活動,這話惹漢宣帝不高興了。恰巧這件事情沒等漢宣帝怎麼特別處理,當時做了一個簡單處理,原來給他封的食邑是四千戶,然後變成三千戶,不是很嚴重的處理,然後他就死掉了。死掉了之後,按照規矩,他大兒子應該繼承,豫章太守報告了,說讓他大兒子繼承,接著當海昏侯。大概沒等文件報上去,大兒子死了,死了之後就二兒子,二兒子報上去又死了。朝廷說行了,漢宣帝對他已經夠意思了,他這麼不老實是天意,應該絕了。海昏侯國就絕了,再不讓別人繼承。

後來到漢元帝的時候,天下很多劉家的人,很多重要的人,封國斷了的重新有一次冊封,海昏侯國又接續上,大概到王莽的時候,也不是所有劉家的諸侯全都撤掉,很大一批都撤掉了,沒有特別明確的記載,大致推斷王莽時期又把它斷了。後來到了東漢的時候光武帝又把他封為海昏侯國,東漢時候還有,但這些躺在墓裡面的劉賀就不知道了。

他怎麼死的?考古學家希望用考古發現來改變歷史。改變不了歷史,《漢書》里記載劉賀是一個傻傢伙,不能說是一個壞人,考古學家希望看到裡面有《論語》《禮記》《周易》,說明他特別聰明,這是兩回事。你有什麼書和你的品質是兩回事,和你大腦是否健全更是兩回事,所以不能因為看他有什麼書,認為他就讀了這些書。但是我們能知道什麼?有可能他得了一種急性傳染病,他年齡不是很大,而且大兒子、二兒子都死了,可能是一個急性傳染病,在江西那個地區,漢代相對來說開發不是很深入,自然界瘴氣、各種流行性疾病是比較容易傳播的,那麼迅速時間家裡三口人連續死了,可能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不知道能不能利用他的牙齒復原一下看看他當時是什麼病死的,也許能有點用。

今天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珠海保稅區政府信息公開
袁莉攜洋老公首公開亮相
公開給武則天寫情書,一心想上位,不惜幫人端尿盆,最終慘死
最舒適的櫥櫃尺寸大公開,怎麼可以不看!

TAG:大學 | 書店 | 透視 | 公開課 | 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