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馬克思恩格斯在無產階級專政問題上的高度一致

基礎部主任王婭

眾所周知,自從1845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魯塞爾首次會面,並交換了他們彼此間在社會政治問題及哲學世界觀上的基本看法後,兩人便在理論研究和政治實踐領域展開了密切的合作。其中,標誌著馬克思的思想成熟期的幾部重要著作,如《神聖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等等,都是二人密切合作的結果。這幾部標誌性的著作顯示了他們在世界觀、政治經濟學等問題上高度一致的看法。在隨後三十多年的密切交往過程中,除了在國際工人運動問題上共同署名發表過一些政治聲明外,二人再也沒有合作過什麼著作。對此,恩格斯的解釋是,他們二人在專業上有明確的分工。馬克思主要從事政治經濟學方面的研究,他(恩格斯)主要在報刊上以論戰的形式闡釋他們的見解,1同時從事關於軍事,自然辯證法方面的研究。分工的同時,專業上的互助和互補則構成了他們幾十年的工作習慣。如《反杜林論》中的經濟史一節就是馬克思親自操刀撰寫的。而馬克思在經濟學的研究中遇到了某些具體的難題,特別是技術史方面的難題,也常常會寫信給恩格斯展開切磋討論。不言而喻,二人的這種明確的分工及密切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的政治信念、共同的世界觀和高度互信的牢固基礎之上的。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馬克思恩格斯的這種有著牢固基礎的關係居然遭到了無端的懷疑。有論者撰文說,在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存在著思想上和理論上的重大分歧。例如,說馬克思主張「人學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而恩格斯主張「自然辯證法」,後者是馬克思所不認可的。

然而,我們只要稍微仔細閱讀一番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即便大致瀏覽一下他們的主要著作),就不難發現,所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論上的「重大分歧」,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那些「分歧」的發現者,完全沒有理解馬克思學說的精神實質,從而,也就沒有理解恩格斯對它的闡釋和發揮。「發現者們」抓住一些表面現象和詞句,把它們編織為某些似是而非的「證據」,藉以「證明」他們的「分歧論」是如何地有根有據。

由於篇幅的關係,本文不能全面駁斥種種荒謬的「分歧論」了。我們擬從馬克思學說中的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入手,力圖展示和證明馬克思恩格斯在本質上的高度一致性,從而,為今後各個擊破形形色色的「分歧論」奠定基礎。這個問題就是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

一、《共產黨宣言》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

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實質,列寧有一句至理名言:「只有承認階級鬥爭,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才是馬克思主義者。」2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了,這句話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至今,它仍然是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實質時最有參考價值的理論坐標。

實際上,把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核心,不僅僅是作為後輩政治領袖的列寧的看法,首先是馬克思本人的看法。

1852年,馬克思在給魏徳邁的著名通信中寫道:「至於講到我,無論是發現現代社會中有階級存在或發現各個階級間的鬥爭,都不是我的功勞。在我以前很久,資產階級歷史編撰學家就已經敘述過階級鬥爭的歷史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也已經對各個階級作過經濟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內容就是證明了下列幾點:(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2)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 …」3

這是馬克思對於自己在理論上貢獻的最直接、最清楚,也是最重要的說明。顯然,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是我們研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關係時絕對不能繞開的頭等問題。

因此,判斷恩格斯同馬克思之間是否真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分歧」,最重要的路徑是,看看恩格斯是否偏離了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表明,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專政在人類解放史上重要地位的科學證明,恰恰是他在同恩格斯的密切思想合作中完成的!這個證明以白紙黑字的形式保存在他們合寫的《神聖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和《共產黨宣言》等重要著作之中。顯然,在那些著作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無產階級專政問題上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這裡,僅以《共產黨宣言》中的文字為例,展示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在其中之證據:

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4

當階級差別在發展進程中已經消失而全部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手裡的時候,公共權力就失去政治性質。原來意義上的政治權力,是一個階級用以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有組織的暴力。如果說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中一定要聯合為階級,如果說它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並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係,那麼它在消滅這種生產關係的同時,也就消滅了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的存在條件,從而消滅了它自己這個階級的統治。5

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6

在這裡,雖然在字面上沒有直接出現「無產階級專政」的字眼,但是,它的內容卻是非常清楚的。例如:「無產階級…【應該】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並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係」,以及「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等等。這些革命舉動不正是極其重要的「無產階級專政」么?

作為二人合寫的著作,顯然,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裡不存在任何的分歧!那麼,在接下來的三十多年的歲月中,二人在這個問題上是否有分歧呢?

二、《法蘭西內戰》和恩格斯的闡釋

如果說,《共產黨宣言》鮮明地標誌著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無產階級專政問題上的高度一致性的話,那麼,圍繞著馬克思的另一部重要政治著作《法蘭西內戰》,這種高度一致性不但同樣明顯,而且在內容上有了更清晰、更明確和更具體的新證據。

緊接著《共產黨宣言》之後,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中總結了法國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鬥爭(六月起義)的失敗經驗,把無產階級專政的概念具體化了。他寫道:巴黎無產階級六月起義的失敗確認了這樣一條真理,「無產階級要在資產階級共和國範圍內稍微改善一下自己的處境只是一種空想,這種空想只要企圖加以實現,就會成為一種罪行。於是,原先無產階級想要二月共和國予以滿足的那些要求,那些形式上浮誇而實質上瑣碎的、甚至還帶有資產階級性質的要求,就由一個大膽的革命口號取而代之,這個口號就是:推翻資產階級!工人階級專政!」7這大概是迄今所能夠看到的關於「無產階級專政」概念的最早專名表述。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將上述革命口號成功地變成了現實。巴黎的工人以其史無前例的革命首創精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的政治權力——巴黎公社。雖然公社只存在了短短的72天,但是它的意義卻是極其深遠的。馬克思及時總結了公社的基本經驗,用英文寫下了他的另一部重要政治著作——《法蘭西內戰》。馬克思認為,巴黎公社的最重要的歷史經驗是:「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8這是因為,「現代工業的進步促使資本和勞動之間的階級對立更為發展、擴大和深化。與此同時,國家政權在性質上也越來越變成了資本藉以壓迫勞動的全國政權,變成了為進行社會奴役而組織起來的社會力量,變成了階級專制的機器。」9所以,壓迫工人階級的工具,不能作為解放工人階級的工具來使用。換言之,必須像巴黎公社那樣用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治權力來代替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權力,以徹底消滅資本對勞動的階級統治,實現無產階級的真正解放。

那麼,巴黎公社是如何具體去實現這一目標的呢?

首先,巴黎的工人以武裝的工人階級國民軍代替了常備軍和警察這兩支舊政府的壓迫性力量,從而,造就了經濟解放的革命性槓桿!這是生產者的自治政府,它的成員由民眾選出的代表所組成(普選制),且受到選民給予的許可權委託書的約束,隨時可以被罷免;重要的是,政府工作人員是人民的勤務員和社會的公僕,只能領取相當於普通工人的薪金!(參見《法蘭西內戰,第三章》)10

其次,公社力圖消滅作為階級剝削和壓迫基礎的資產階級所有制。這個前所未有的舉動深深地擊中了資產階級統治的要害。於是,那些資本家的「喉舌」便跳了出來大喊大叫:公社想要消滅構成全部文明之基礎的所有制!為此,馬克思理直氣壯地寫道:「是的,先生們,公社是想要消滅那種將多數人的勞動變為少數人的財富的階級所有制。它想要剝奪剝奪者。它是想要把現代主要用於奴役和剝削勞動的手段的生產資料、土地和資本完全變成自由的和聯合的勞動工具,從而使個人所有製成為現實。… …請問諸位先生,這不是共產主義,"可能的』共產主義,又是什麼呢?」11

單單從這兩點就不難看出,作為嶄新的政治權力形式,巴黎公社不是別的,正是馬克思在學術上早已證明的無產階級專政!正如馬克思所鄭重總結的那樣:「公社的真正的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佔有者階級鬥爭的產物,是終於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12

《法蘭西內戰》發表二十年後的1891年,當它的德文版再版時,恩格斯為它寫了著名的《<法蘭西內戰>1891年單行本導言》。在這篇《導言》中,恩格斯以歷史見證人和馬克思的思想合作者的雙重身份,高度評價了巴黎公社的偉大功績和馬克思對其歷史意義的深刻揭示:「這一著作揭示了巴黎公社的歷史意義,並且寫得簡潔有力而又那樣尖銳鮮明,尤其是那樣真實,是後來關於這個問題的全部浩繁文件都望塵莫及的。」13

在這篇《導言》中,恩格斯回顧了公社短暫而光輝的歷程,再次肯定了公社的偉大功績就是對資產階級私有制的否定。他指出:「公社的最重要的法令,就是要把大工業以至工場手工業組織起來,… …這種組織工作,正如馬克思在《內戰》中完全正確地指出的,歸根結底必然要導致共產主義,… …」14

對於公社作為無產階級政治權力的偉大意義,恩格斯的評價同馬克思也是完全一致的。不但如此,他還把馬克思的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恩格斯寫道:「公社一開始想必就認識到,工人階級一旦取得統治權,就不能繼續運用舊的國家機器來進行管理;工人階級為了不致失去剛剛爭得的統治,一方面應當剷除全部舊的、一直被利用來反對工人階級的壓迫機器,另一方面還應當保證本身能夠防範自己的代表和官吏,即宣布他們毫無例外地可以隨時撤換。」15顯然,這是對《法蘭西內戰》中馬克思所總結的歷史經驗的重複和強調!為什麼這條簡單的經驗具有如此偉大的意義呢?

為了解釋馬克思對於巴黎公社的鮮明有力的歷史評價,恩格斯接下來簡單地描述了舊的國家機器的歷史特徵和現狀:「以往國家的特徵是什麼呢?社會為了維護共同的利益,最初通過簡單的分工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機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機關——為首的是國家機關——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從社會的公僕變成了社會的主人。這樣的例子不但在世襲君主國內可以看到,而且在民主共和國內也同樣可以看到。… …正是在美國,我們可以最清楚地看到,本來只應為社會充當工具的國家政權怎樣脫離社會而獨立化。那裡沒有王朝,沒有貴族,… …然而我們在那裡卻看到兩大幫政治投機家【按:指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他們輪流執掌政權,以最骯髒的手段用之於最骯髒的目的,而國民卻無力對付這兩大政客集團,這些人表面上是替國民服務,實際上卻是對國民進行統治和掠奪。」16

同樣深受舊的國家機器和官僚階級壓迫之苦的巴黎工人階級以自己的階級本能就知道,一旦自己有機會執掌政治權力,就應當怎樣去做和能夠怎樣去做。恩格斯繼續寫道:「為了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的公僕變為社會的主人——這種現象在至今所有的國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採取了兩個可靠的辦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國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職位交給由普選出來的人擔任,而且規定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第二,它對所有公務員,不論職位高低,都只付給跟其它工人同樣的工資。… …這樣,即使公社沒有另外給代表機構的代表簽發許可權委託書,也能可靠地防止人們去追求升官發財了。」17

這裡,恩格斯所描述的巴黎工人階級「打碎舊的國家政權而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國家政權來代替」的歷史事實,同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第三章中的記載不是完全一致嗎?不但如此,作為對馬克思所總結的巴黎公社歷史經驗的再強調,恩格斯還聯繫到德國社會民主黨人背離馬克思思想的行徑,義正辭嚴地寫道:「近來,社會民主黨的庸人又是一聽到無產階級專政這個詞就嚇出一身冷汗。好吧,先生們,你們想知道無產階級專政是什麼樣子嗎?請看巴黎公社,這就是無產階級專政。」18而這一十分嚴厲斥責,又恰好是和恩格斯在這同一年(1891年)所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密切相關的。這正是本文第三節的內容。

三、恩格斯在《哥達綱領批判》問世中的作用

幾乎在為《法蘭西內戰》1891年版寫作導言的同時,恩格斯決定公開發表馬克思生前以論戰形式寫就的一部重要的科學社會主義著作——《哥達綱領批判》。事情要從15年前德國工人黨的一部充滿拉薩爾主義氣味的黨綱——《哥達綱領》說起。

1875年,德國工人運動中的兩個派別——社會民主工黨(李卜克內西的愛森納赫派)和全德工人聯合會(拉薩爾派)——在德國的哥達舉行合併代表大會。在這次大會上,兩個工人派別決定聯合為一個新政黨——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

曾經是馬克思學生的拉薩爾是德國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分子。他在青年時期曾經投身於1848年革命運動,受到過馬克思恩格斯的支持和聲援。1863年擔任了當時最大的德國工人組織——全德工人聯合會的主席,是德國工人運動的風雲人物。然而,一度與馬克思有著密切關係的拉薩爾並沒有認真學習和接受馬克思的學說。他不但在世界觀方面仍然停留在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上,而且,在政治經濟學方面的學識也十分淺薄庸俗,其表現就是他的所謂「鐵的工資律」。在政治上,拉薩爾主張工人階級的解放要靠資產階級國家幫助建立「合作社」,而不是依靠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顯然,這些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根本不能適合工人階級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之需要。後來,拉薩爾在其機會主義路線和個人野心的雙重引導之下墮落到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秘密勾結,出賣德國工人階級的利益的地步。

拉薩爾在1864年的一次私人決鬥中死去。然而,他的那一套機會主義主張並沒有隨著其死亡而消失;在隨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拉薩爾主義在全德工人聯合會(拉薩爾派)中仍然很有影響。1875年兩黨合併時,拉薩爾派極力想把他們的那套機會主義主張塞到新黨的綱領中來。而社會民主工黨的領導人李卜克內西急於實現合作,不惜向拉薩爾派作無原則的讓步。儘管馬克思在事前對即將合併的社會民主黨的綱領草案——《哥達綱領》進行了嚴厲的批判,認為,這是一個「極其糟糕的、會使黨的精神墮落的綱領」,是向拉薩爾派的「無條件的投降」。19但是,李卜克內西等人為了合併還是決定讓步;並且幻想著,拉薩爾主義會隨著合併而死亡(見1875年4月21日李卜克內西給恩格斯的複信)。20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並不同意李卜克內西等人的一廂情願,但為了德國工人運動的大局,在兩黨合併時沒有公開發表馬克思的批評性意見——《哥達綱領批判》。

到了15年後的1890年,德國社會民主黨在同年10月在德國哈雷舉行代表大會,決定起草一個新的黨綱。這樣,就把對於《哥達綱領》的討論提到了黨的議事日程上來了。恩格斯認為,徹底肅清拉薩爾主義在德國社會民主黨內的惡劣影響,公開發表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的恰當時機來到了。而且,恩格斯還認為,馬克思的意見除了對於社會民主黨有政治的現實意義外,還有「更廣泛的意義」。21那麼,這個「更廣泛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以對《哥達綱領》中的若干問題條目逐條批註的形式,嚴肅地批評了拉薩爾荒謬的「經濟學原則」和政治行動策略;同時,認真闡明自己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力圖對合併後的新黨(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產生積極有效地影響。儘管最後一個目的由於李卜克內西等人的一意孤行而沒有達到,但是,馬克思的意見作為一個論戰性的理論成果畢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我已經拯救了自己的靈魂」。)。22

不但如此,直到1890年社會民主黨的哈雷代表大會召開之際,馬克思的那些思想作為工人階級政黨的指導思想仍然有其長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例如:

1、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裡,商品交換已經消失;個人的勞動直接地體現為社會總勞動的構成部份;23

2、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是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在它的初級階段,「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各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箇舊社會的痕迹。所以,每一個生產者,在作了各項扣除之後,從社會領回的,正好是他給予社會的。」在這裡,商品交換的原則仍然存在。區別就在於,「等量的勞動領取等量的產品」的原則可以直接地、精確地實現,而不必通過市場波動(平均數)的形式。24

3、在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等量的勞動領取等量的產品的原則仍然屬於資產階級的權利。馬克思大致論述了這個原則的內在缺陷和弊病,指出,這項資產階級的原則是違反真正人道主義精神的。為此,他提出一個驚人的、革命性的思想:「要避免所有這些弊病,權利就不應當是平等的,而應當是不平等的。」25按照他的意見,廢除了資產階級的權利的社會的情景是這樣的:

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在迫使個人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後;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後;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份涌流之後,——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26

這就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科學研究所揭示的人類解放的宏偉圖景,完全不同於拉薩爾的那些荒謬無稽的經濟學主張和相應的社會改良方案。但是,要把這些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變為現實,還需要全體工人階級的對於資產階級的主動性的階級鬥爭,而不是拉薩爾要求德國工人黨去爭取建立的所謂「自由國家」。馬克思揭露道:「自由國家,這是什麼東西?使國家變成"自由的』,這決不是已經擺脫了狹隘的奴才思想的工人的目的。… …自由就在於把國家由一個高踞社會之上的機關變成完全服從這個社會的機關… …。」27由本文第二節不難得知,最後這句話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於是,通過揭露拉薩爾的所謂「自由國家」的欺騙性,馬克思就有機會再次闡述自己的那個作為其思想精髓的偉大理論成果——無產階級專政

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28

注意,馬克思在手稿中對「無產階級專政」這個專名使用了黑體字,表現了他對這個概念的高度重視和極力強調。他認為,《哥達綱領》既沒有談到無產階級專政,又沒有談到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國家制度,完全不是一個工人階級政黨應有的政治綱領。29

正是馬克思的這個嚴厲指責,使得恩格斯在1890年決定公開發表《哥達綱領批判》時,遭到了李卜克內西等人的反對。恩格斯不顧他們的阻力而堅持發表馬克思的著作,並在同年為《法蘭西內戰》所寫的導言中公開斥責這些「社會民主黨的庸人」一聽到無產階級專政這個詞就嚇出一身冷汗(見本文第二部分)。對比之下,恩格斯在無產階級專政問題上同馬克思思想的高度一致性不是再清楚不過了嗎?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21卷,第375頁。

2《列寧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139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4卷,第547頁。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1卷,第283頁。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1卷,第294頁。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1卷,第307頁。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1卷,第400頁。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52頁。

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53頁。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55-57頁。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59-60頁。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58-59頁。

1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3頁。

1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11頁。

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12頁。

1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12頁。

1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12-13頁。

1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13-14頁。

1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296頁。

2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817頁。

2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293頁。

2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319頁。

2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303頁。

2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304頁。

2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305頁。

2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305-306頁。

2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313頁。

2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314頁。

2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3卷,第314頁。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無產階級專政偉大領袖毛主席最近作了關於理論問題的重要指示:

毛主席說:「列寧為什麼說對資產階級專政,這個問題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不搞清楚就會變修正主義,要使全國知道。」毛主席在談到社會主義制度時說:「總而言之,中國屬於社會主義國家,解放前跟資本主義差不多,現在還實行八級工資制,按勞分配,貨幣交換,這些跟舊社會沒有多少差別,所不同的是所有制變更了。」毛主席指出,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級工資制等等,這隻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類如上台,搞資本主義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點馬列主義的書。毛主席還指出:「列寧說,小生產者是經常的,每日每時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工人階級一部分,黨員一部分也有這種情況,無產階級中,機關工作人員中都有發生資產階級生活作風的。毛主席的指示,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作了深刻的闡述,指出了當前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的極端重要性,應當引起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的高度重視。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選集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部分論述,供大家學習,首先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學好這些語錄,並且要認真學習馬列和毛主席在關無產階級專政的主要著作,同時要組織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學好,要充分理解毛主席指示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全國億萬人民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是反修防修的大事,是鞏固和加強無產階級專政的大事,各級黨委一定要把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學習抓緊抓好,更加自覺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政策,進一步搞好批林批批孔運動,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進行到底。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無產階級專政 (三十三條語錄) 1、無論是發現現代社會中有階級存在或發現各階級間的鬥爭,都不是我的功勞。在我以前很久,資產階級的歷史學家就已敘述過階級鬥爭的歷史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也已對各個階級作過經濟上的分析。我的新貢獻就是證明了下列幾點:(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2)階級鬥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度。 馬克思:《馬克思致約?魏德邁》1852年3月5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32—333頁。 2、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4月—5月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21頁。 3、這種社會主義就是宣布不斷革命,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專政,這種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達到消滅這些差別所產生的一切生產關係,達到消滅和這些生產關係相適應的一切社會關係,達到改變由這些社會關係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的必然的過度階段。 馬克思:《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零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1850年1月——11月1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479—480頁。 4、通過把一切勞動資料轉交給生產者的辦法消滅現存壓迫條件,從而迫使每一個體力適合於工作的人為保證自己的生存而工作,這樣,我們就會消滅階級統治和階級壓迫的唯一的基礎。但是,必須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才可能實現這種變革,而無產階級專政的首要條件就是無產階級的軍隊。 馬克思:《紀念國際成立七周年》1871年9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443頁 5、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1848年2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71—272頁。 6、誰要是僅僅承認階級鬥爭,那他還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他可能還沒有走出資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政治的圈子。用階級鬥爭學說來限制馬克思主義,就是割裂和歪曲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變為資產階級可以接受的東西。只有承認階級鬥爭、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才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同庸俗小資產階級(以及大資產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這裡。必須用這塊試金石來測驗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認馬克思主義。 列寧:《國家與革命》1917年8—9月《列寧選集》第3卷第199頁 7、無產階級專政是新階級對更強大的敵人,對資產階級進行的最奮勇和最無情的戰爭,資產階級的反抗因為自己被推翻(哪怕是在一個國家內)而兇猛十倍。它的強大不僅在於國際資本的力量,不僅在於它的各種國際聯繫牢固有力,而且還在於習慣的力量,小生產的力量。因為,可惜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小生產,而小生產是經常地、每日每時地、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由於這些一切原因,無產階級專政是必要的,不進行長期的、頑強的、拚命的、殊死的戰爭,不進行需要堅持不懈、紀律嚴明、堅韌不拔和意志統一的戰爭,便不能戰勝資產階級。 列寧:《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4—5月(列寧選集)第4卷第181頁 8、在由於資本主義進到社會主義的任何過渡中,由於兩個主要原因,或者說在兩個主要方向上,必須有專政。第一,不無情地鎮壓剝削者的反抗,便不能戰勝和剷除資本主義,因為不能一下子就把這些剝削者的財產,把他們在組織上和知識上的優勢完全剝奪掉,所以在一個相當長的期間,他們必然企圖推翻他們仇視的貧民政權。第二,任何大革命,尤其是社會主義革命,即令不發生對外戰爭,也決不會不經過國內戰爭,而國內戰爭造成的經濟破壞比對外戰爭造成的更大,國內戰爭中會發生千百萬起動搖和倒戈事件,會造成方向極不明確、力量極不平衡的混亂狀態。舊社會中的各種壞分子,數量當然非常之多,大半都是與小資產階級有聯繫的(因為一切戰爭和一切危機,首先使小資產階級破產,首先摧殘他們),這些人,在這種大轉變的時候,自然不能「露頭角」。而這些壞分子「露頭角」就不能不使犯罪行為、流氓行為、賄賂、投機及各種壞事增多。要消除這種現象,就必須花費時間,必須有鐵的手腕。 在歷史上任何一次大革命中,人民沒有不本能地感覺到這一點,沒有不表現其除惡滅害決心、把盜賊就地槍決的。從前各次革命中的不幸,就在於群眾努力地無情地鎮壓壞分子的那種革命熱忱,未能長久堅持下去。當時群眾革命熱忱之所以這樣不能持久,其社會原因,即階級原因,就是無產階級本身還不強大,而又唯有它(如果它已經有充分的數量,充分的覺悟和充分的紀律)才能把大多數被剝削勞動者(如果更簡單更通俗些說,就是大多數貧民)吸引過來,才能掌握政權在一個足夠長的時間內來徹底鎮壓一切剝削者和一切壞分子。 歷次革命中這個歷史意義的經驗,這個世界歷史意義的——經濟的和政治的——教訓,馬克思把它總結了,給了一個簡單、嚴格、準確、明顯的公式:無產階級專政。 列寧:《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1918年3—4月(列寧選集)第3卷第516—517頁 9、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剝削者階級,即地主和資本家階級,還沒有消失,也不可能一下子消失。剝削者已被擊潰,可是還沒有被消滅。他們還有國際的基礎,即國際資本,他們是國際資本的一個部分。他們還部分地保留著某些生產資料,還有金錢,還有廣泛的社會聯繫。他們反抗的勁頭正由於他們的失敗而增長了千百倍。管理國家、軍事和經濟的「藝術」、使他們具有很大的優勢,所以他們的作用與他們在人口總數里所在人數相比,要大得不可計量。被推翻了的剝削者反對勝利了的被剝削者的先鋒隊,即反對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變得無比殘酷了。既然是革命,既然不是用改良主義的幻想代替革命這個概念(象第二國際中的一切英雄所乾的那樣),那末情形也就只能這樣。 列寧:《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1919年10月(列寧選集)第4卷第92頁 10、我們在俄國(推翻資產階級後的第三年)還是在採取最初步驟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即過渡到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階級還存在,而且在任何地方,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後都還要存在好多年。在沒有農民(但仍然有小業主!)的英國,也許這個時期會短一些。消滅階級不僅意味著要驅逐地主和資本家,——這個我們已經比較容易地做到了,——而且意味著要消滅小商品生產者,可是對於這種人不能驅逐,不能鎮壓,必須同他們和睦相處;可以(而且必須)改造他們,重新教育他們,這隻能是通過很長期、很緩慢、很謹慎的組織工作才能做到。他們用小資產階級的自發勢力各方面來包圍無產階級,浸染無產階級,腐蝕無產階級,經常使小資產階級的怯弱性、渙散性、個人主義以及由狂熱轉為灰心等舊病在無產階級內部複發起來。無產階級政黨的內部需要實行極嚴格的集中制和極嚴格的紀律,才能抵制這種惡劣影響,才能使無產階級正確地、有效地、勝利地發揮自己的組織作用(這是它的主要作用)。無產階級專政是對舊社會的勢力和傳統進行的頑強鬥爭,流血的和不流血的,暴力的和和平的,軍事的和經濟的,教育的和行政的鬥爭。千百萬人習慣勢力是最可怕的勢力。沒有鐵一般的和在鬥爭中鍛鍊出來的黨,沒有為本階級全體忠實的人所信賴的黨,沒有善於考察群眾情緒和影響群眾情緒的黨,要順利地進行這種鬥爭是不可能的。戰勝集中的大資產階級,要比「戰勝」千百萬小業主容易千百倍;而這些小業主用他們日常的,瑣碎的,看不見的摸不著的腐化活動製造著為資產階級所需要的使資產階級得以復辟的惡果。誰要是把無產階級政黨的鐵的紀律哪怕是稍微削弱一點(特別是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那他事實上就是幫助資產階級來反對無產階級。 列寧:《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4—5月(列寧選集)第4卷200—201頁 11、是的,在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舊社會之間並沒有一道萬里長城。革命爆發的時後,情形並不象一個人死的時後那樣,只要把死屍抬出去就完事了。舊社會滅亡的時候,它的屍體是不能裝進棺材、埋入墳墓的。它在我們中間腐爛發臭並毒害我們。 列寧:《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莫斯科工、農和紅軍代表蘇維埃,工會聯席會議》1918年6月(列寧全集)第27卷第407頁 12、我們這裡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箇舊社會的痕迹。所以,每一個生產者,在作了各項扣除之後,從社會方面正好領回他所給予社會的一切。他所給予社會的,就是他個人的勞動量。例如,社會勞動日是由所有的個人勞動小時構成的;每一個生產者的個人勞動時間就是社會勞動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他在社會勞動日里的一份。他從社會方面領得一張證書,證明他提供了多少勞動(扣除他為社會基金而進行的勞動),而他憑這張證書從社會儲存中領得和他所提供的勞動量相當的一份消費資料。他以一種形式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又以另一種形式全部領回來。 顯然,這裡通行的就是調節商品交換(就它是等價的交換而言)的同一原則。內容和形式都改變了,因為在改變了的環境下,除了自己的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東西,另一方面,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的財產。至於消費資料在各個生產者中間的分配,那末這裡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 所以,在這裡平等的權利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法權,雖然原則和實踐在這裡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換中,等價物的交換隻存在於平均數中,並不是存在於每個個別場合。 雖然有這種進步,但這個平等的權利還仍然被限制在一個資產階級的框框里。生產者的權利是和他們提供的勞動成比例的;平等就在於同一的尺度——勞動——來計量。 但是,一個人在體力或智力上勝過另一個人,因此在同一時間內提供較多的勞動,或者能夠勞動較長的時間;而勞動,為了要使它能夠成為一種尺度,就必須按照它的時間或強度來確定,不然它就不成其為尺度了。這種平等的權利,對不同等的勞動來說是不平等的權利。它不承認任何階級差別,因為它默認不同等的個人天賦,因而也就默認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權。所以就它的內容來講,它象一切權利一樣是一種不平等的權利。權利,就它的本性來講,只在於使用同一的尺度;但是不同等的個人(而如果他們不是不同等的,他們就不成其為不同的個人)要用同一的尺度去計量,就只有從同一個角度去看待他們,從一個特定的方面去對待他們,例如在現在所講的這個場合,把他們只當做勞動者;再不把他們看做別的什麼,把其他一切都撇開了。其次,一個勞動者已經結婚,另一個則沒有;一個勞動者的子女較多,另一個的子女較少,如此等等。在勞動成果相同、從而由社會消費品中分得的份額相同的條件下,某一個人事實上所得到的比另一個多些,也就比另一個富些,如此等等。要避免所有這些弊病,權利就不應當是平等的,而應當是不平等的。 但是這些弊病,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在它經過長久的陣痛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裡產生出來的形態中,是不可避免的。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4—5月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10—12頁 13、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通常稱為社會主義),「資產階級法權」沒有完全取消,只是在已經實現的經濟變革的範圍內,也就是在對生產資料的關係上取消。「資產階級法權」承認生產資料是個人的私有財產。而社會主義則把生產資料變為公有財產。在這個範圍內,也只有在這個範圍內,「資產階級法權」才不存在了。 但是它在另一方面卻依然存在,依然是社會各個成員間分配產品和分配勞動的調節者(決定者)。「不勞動者不得食」這個社會主義原則已經實現了;「按等量勞動領取等量產品」這個社會主義原則也已經實現了。但是,這還不是共產主義,還沒有消除對不同等的人按不等量的(事實上是不等量的)勞動給予等量產品的「資產階級法權」。 列寧:《國家與革命》1917年8—9月(列寧選集)第3卷第251—252頁 14、馬克思不僅極其準確地估計到人們不可避免的不平等,而且還估計到,僅僅把生產資料轉歸全社會公有(通常說的「社會主義」)還不能消除分配方面的缺點和「資產階級法權」的不平等,就產品「按勞動」分配這一點說,「資產階級法權」仍然占著統治地位。 列寧:《國家與革命》1917年8—9月(列寧選集)第3卷第251頁 15、既然在消費品的分配方面存在著資產階級的法權,那當然一定要有資產階級的國家,因為如果沒有一個能夠迫使人們遵守法權規範的機構,法權又就等於零。 可見,在共產主義下,在一定的時期內,不僅僅會保留資產階級法權,甚至還會保留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 列寧:《國家與革命》1917年8—9月(列寧選集)第3卷第256頁 16、雖然杜林先生給個人以「等量消費」的權利,但是他不能強迫任何人這樣做。相反地,他感到驕傲的是,在他的世界中,每個人都可以任意處置自己的金錢。因此,他無法阻止下面這樣的事情發生:一些人積蓄起一小部分錢財,而另一些人靠所得的工資不夠維持生活。他甚至使這種事情成為不可避免的,因為他明確地承認家庭的共同財產的繼承權,從而就進一步產生父母養育兒女的義務,但是這樣一來,等量消費就有了一個巨大的裂縫。獨身者用他每天八馬克或十二馬克的工資可以過得舒適而愉快,可是家有八個未成年小孩的鰥夫用這麼多工資卻只能勉強度日。但是另一方面,公社不加任何考慮地接受金錢的支付,於是就提供一種可能,不通過自己的勞動而通過其他途徑去獲得這些金錢。沒有臭味。公社不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但是,這樣就造成了一切的條件,使以前只起勞動卷作用的金屬貨幣開始執行真正的貨幣職能了。現在,出現了一方面儲藏貨幣而另一方面產生債務的機會和動機。貨幣需要者向貨幣儲藏者借債。借得的貨幣被公社用來支付生活資料,從而又成為目前社會中那樣的貨幣,即人的勞動的社會體現、勞動的真正尺度、一般的流通手段。世界上的一切「法律和行政規範」對它無能為力,就象對乘法表或水的化學組成無能為力一樣。因為貨幣儲藏者能夠迫使貨幣需要者支付利息,所以高利貸也和這種執行貨幣職能的金屬貨幣一起恢復起來了。 恩格斯:《反杜林論》1876年9月—1878年6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42—343頁 17、如果生產商品的社會把商品本身所固有的價值形式進一步發展為貨幣形式,那末還隱藏在價值中的各種萌芽就顯露出來了。最先的和最重要的結果是商品形式的普遍化。甚至以前直接為自己消費而生產出來的物品,也被貨幣強加上商品的形式而捲入交換之中。於是商品形式和貨幣就侵入那些為生產直接結合起來的社會組織的內部經濟生活中,它們逐一破壞這個社會組織的各種紐帶,而把它分解為一群群私有生產者。 恩格斯:《反杜林論》1876年9月—1878年6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49—350頁 18、什麼是周轉自由呢?周轉自由就是貿易自由,而貿易自由就是說倒退到資本主義去。周轉自由和貿易自由,這就是指各個小業主之間進行商品交換。我們所有的人,凡是學過馬克思主義初步原理的,都知道這種周轉和貿易自由不可避免地要使商品生產者分化為資本所有者和勞動力所有者,分化為資本家和僱傭工人,這就是說,重新恢復資本主義僱傭奴隸制,這種制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在全世界都正是從商品農業經濟中生長起來的。我們在理論上很了解這一點,而在俄國,凡留心觀察小農的生活和經營條件的人,都不會看不到這一點。 列寧:《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1921年3月(列寧全集)第32卷第206頁 19、資產階級是產生於商品生產的;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一個農民家裡有幾百普特的餘糧,不肯貸給工人國家救濟挨餓的工人,而要拿去做投機生意,——這是什麼呢?這不是資產階級嗎?資產階級不正是從這裡產生的嗎? 列寧:《全俄蘇維埃第七次代表大會》1919年12月,《列寧全集》第30卷第206頁 20、是的,我們推翻了地主和資產階級,掃清了道路,但是我們還沒有建成社會主義大廈。舊的一代被清除了,而在這塊土壤上還會不斷產生新的一代,因為這塊土壤過去產生過、現在還在產生許許多多資產者。有些人象小私有者一樣看待資本家的勝利,他們說:「資本家已經撈了一把,現在該輪到我了。」可見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產生新的一代資產者的根源。 列寧:《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1918年4月《列寧全集》第27卷第275頁

21、非常熟悉經濟情況的李可夫同志對我們說,我國現在存在著新的資產階級。這是真的。它不僅從我們蘇維埃的職員中間(從這裡也能產生極少的一部份)產生出來,而且更多地從那些擺脫了資本主義銀行的桎梏、目前因鐵路不通而處於隔絕狀態的農民和手工業者中間產生出來。這是事實。你們想用什麼方法來迴避這一事實呢?你們只能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中,或是把不周密的書本知識當做複雜得多的現實。現實向我們證明,甚至在俄國,也同任何資本主義社會一樣,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還活著,起著作用,發展著,產生著資產階級。 列寧:《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會》1919年3月,(列寧全集)第29卷第162頁

22、在蘇維埃的工程師當中,在蘇維埃的教員當中,在蘇維埃工廠內享受特權的,即最熟練、待遇最好的工人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資產階級議會制度所固有的一切壞處都在不斷的複合著,我們只有用無產階級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作再接再厲的、堅持不懈的、長期的、頑強的鬥爭,才能逐步地戰勝這種禍根。 列寧:《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4——5月,(列寧選集)第4卷第267頁

23、工人和舊社會之間從來沒有一道萬里長城。工人還保留著許多資本主義社會的傳統心理。工人在建設新社會,但他還沒有變成清除掉舊世界的污泥的新人,他還站在舊世界的污泥裡面。只能幻想把這種污泥清除掉。如果以為這可以馬上辦到,那就是愚蠢透頂的空想,就是在實踐上把社會主義世界移到半空中去的空想。 不,我們不是這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我們是站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土壤上建設的,我們要同勞動者身上也有的、經常拖無產階級後退的一切弱點和缺陷進行鬥爭。 列寧:《在全俄工會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報告》1919年1月(列寧全集)第28卷第403頁 24、現在有一種使蘇維埃代表變為「議會議員」,或變為官僚的小資產階級趨勢。必須吸引全體蘇維埃代表實際參加管理工作來防止這種趨勢。在許多地方,蘇維埃的各部逐漸與各人民委員部合併成了一個機關。我們的目的是要吸引全體貧民實際參加管理工作,而實現這個任務的一切步驟,——其形式愈多愈好——應該詳細地記載下來,加以研究,使之系統化,用更多的經驗來檢查它,並且定為法規。我們的目的,是要使每個勞動者,除做八小時「份內的」生產工作外,還要無報酬地履行對國家的義務。過渡到這個制度,是特別困難的,可是只要實現這種過渡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徹底鞏固起來。 列寧:《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1918年3—4月(列寧選集)第3卷第525頁 25、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們這樣的執政黨,即革命工人階級的黨,才不追求黨員數量,而注意提高黨員質量和清洗「混進黨里來的人」。我們曾多次重新登記黨員,以便把這種「混進黨里來的人」驅除出去,只讓有覺悟的真正忠於共產主義的人留在黨內。我們也用動員人們上前線和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的辦法,來清除黨內那些只想從執政黨黨員的地位「撈到」好處而不願肩負為共產主義忘我工作的重擔的人。 列寧:《工人國家和徵收黨員周》1919年10月《列寧選集》第4卷第76頁 26、機會主義是我們的主要敵人。工人運動中的上層分子的機會主義,不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而是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事實證明,由工人運動內部的機會主義派別活動家來維護資產階級,比資產者親自出馬還好。 列寧:《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1920年7—8年月《列寧全集》第31卷第203頁 27、資產階級在我國已經被擊敗,可是還沒有根除,沒有消滅,甚至還沒有徹底摧毀。因此,同資產階級鬥爭的新的更高形式便提到日程來了,由繼續剝奪資本家的簡單的任務,轉到一個更複雜和更困難得多的任務,就是要造成使資產階級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產生的條件。很明顯,這個任務是重大無比的,如果不解決這個任務,那也就是說,還沒有社會主義。 列寧:《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1918年3—4月《列寧選集》第3卷第498頁 28、顯然,為了完全消滅階級,不僅要推翻剝削者即地主和資本家,不僅要廢除他們的所有制,而且要廢除任何生產資料所有制,要消滅城鄉之間、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之間的差別。這是很長時期才能實現的事業。 列寧:《偉大的創舉》1919年6月(列寧選集)第4卷第11頁 29、「共產主義的東西」只是在星期六義務勞動的時侯才開始產生的,這種勞動是個人為社會進行的、規模巨大的、無報酬的、沒有任何當局即任何國家規定定額的勞動。這不是農村中常見的鄰舍間的幫忙,而是為了全國需要進行的,大規模組織起來的、無報酬的勞動。因此,不僅把「共產主義」這個詞用做黨的名稱,而且把它專門用來指我們生活中真正實現著共產主義的那些經濟現象,是會更正確一些的。要說在俄國現在的制度中也有某種共產主義的東西,那就是星期六義務勞動,其他都不過是為反對資本主義和鞏固社會主義而進行的鬥爭。社會主義只有完全取得勝利以後,才會生長出共產主義,生長出我們從星期六義務勞動中看到的那種不是書本上的而是活生生的現實當中的共產主義。 列寧:《關於星期六義務勞動》1919年12月(列寧選集)第4卷第143頁 30、我們一定要堅決地把我們已經開始的進行了兩年的革命進行到底。(鼓掌)這個革命是一定可以實現的,只要我們使政權轉到新的階級的手裡,只要我們在整個國家管理方面、整個國家建設方面、整個新生活的領導方面,從上到下完全由新階級來代替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奴隸主、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一切有產者。 列寧:《在全俄工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19年1月《列寧全集》第28卷第398頁 31、在共產主義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後;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後;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後,——只有在那個時侯,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4—5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2頁 32、共產黨人不屑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成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1848年2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85—286頁 33、我也希望除聽講以外,你們還花些時間,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讀幾本。毫無疑問,你們在參考書目中以及你們圖書館供蘇維埃學校和黨校學員用的參考書中,一定能找到這些主要著作。不過起初也許有人會因為難懂而感到害怕,所以要再次提醒你們不要因此懊喪,第一次閱讀時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讀的時侯,或者後來從另一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明白的,因為,我再說一遍,這是一個極其複雜而又被資產階級的學者和作家弄得混亂不堪的問題,每個想認真思考和獨立領會這個問題的人,都必須再三研究,反覆探討,從各方面思考,才能獲得明白透徹的了解。你們反覆探討這個問題的機會很多,因為這是關係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問題,不僅在我們現時所處的這樣一個革命風暴時期,就是在最平靜的時期,你們也會每天在任何一份報紙上涉及任何一個經濟問題或政治問題的材料中碰到這個問題:什麼是國家,國家的實質怎樣,國家的意義怎樣,我們這個為推翻資本主義而鬥爭的黨即共產黨對國家的態度怎樣。 列寧:《論國家》1919年7 月(列寧選集)第4卷第41—42頁


推薦閱讀:

環球評紐時記者在華簽證問題:勿把自己看得那麼普世|紐約時報|普世
美日澳南海問題聲明又是廢紙出籠
關於家譜編纂的幾個問題(這次算找全了...)
結婚前一定要問的13個問題
易富賢談人口問題

TAG:無產階級 | 高度 | 馬克思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