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摘要]「和合」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儒家和道家有著極其豐富的和諧觀念。和合文化與傳統的和諧觀為黨中央提出的和諧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資源,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一、中華和合文化
「和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合」之境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追求的理想境界。已故文化巨匠張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東西,即中國傳統文化比較重視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統一。程思遠先生把中國傳統文化命名為「中華和合文化」,認為「中華民族已經形成了運用和合概念與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研究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關係,研究人的身心統一規律和養生之道的文化傳統」。
「和合」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內核和因子。「和合文化」不僅要求個體身心和諧、人際和諧、群體與社會和諧,更要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體現為「天人合一」的整體哲學精神,強調「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辯證立場,以寬容、博大的人道主義精神張揚著豐富的天道與人間和諧融洽觀念,對於當前消解社會矛盾、人與自然的衝突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儒家和道家的和諧觀
中華文化就其本質來講就是一種和諧文化。古代文化主體的儒家、道家等學派關於和諧的豐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諧文化的固有傳統,也是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與和諧社會可資利用的寶貴的思想資源。
1.儒家的和諧觀。
儒家貴「和」尚「中」,認為「德莫大於和」。《中庸》有雲「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論語?學而》有雲「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又有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和諧」思想發展到政治領域,就有儒家本源之一——《周禮》的「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的政治準則。
「和為貴」和「貴和」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最核心的價值取向。中華先民對「和」的理解是知情意的統一。儒家倡導推己及人,由近至遠的思維模式,主張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八德。儒家主張,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要洞明「和實生物」之道;個人修身養性,要講究「心平氣和」之工;與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之法;應對潮流,要堅持「和而不流」之則;治理國家,要追求「政通人和」之理;與國交往,要堅持「求同存異、和平共處」之規,最後的終極關懷乃是「天人合一、宇宙和諧」價值追求,這是中國古聖先賢們積千年之理論與實踐而積澱流傳下來的精華瑰寶。作為今人,要建設和諧社會,須高度重視和弘揚這一歷史傳統。
儒家學說更看重「人和」。孟子所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把「人和」看得高於一切。儒家強調人際關係「以和為美」, 提出的仁、義、禮、智、忠、孝、愛、悌、寬、恭、誠、信、篤、敬、節、恕等一系列倫理道德規範,其目的就在於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普遍和諧,並把這種普遍的「人和」原則作為一種價值尺度規範每一個社會成員。
儒家還為中國文化指出一個「大同」社會的遠景目標,以至成為中國歷史上生生不息的價值之源。《禮記?禮運第九》中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儒家在此首先強調了「天下為公」的思想,描述了重誠信、講仁愛、求友善、修和睦、選賢能、富庶安康、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等和諧理想社會的基本特徵到了近代,太平天國運動的領袖洪秀全設計出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令廣大農民心馳神往的和諧社會藍圖。
儒家還強調「講信修睦」社會和諧觀。所謂「信」,就是「誠信」。社會和諧必須以誠信為本。子貢問孔子治國之道,孔子講「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並強調三者之中,「民信」最為重要,因為「民無信不立」。所謂「睦」就是「和睦」。社會和諧包括夫妻和睦、家庭和睦、宗族和睦、鄰里和睦、地區和睦、民族和睦國家太平。「政通人和」,「協和萬邦」、「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和衷共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等古語都是古代先賢們對社會和諧的體認和追求。為此,荀子提出「以善和人」的要求。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做人原則,將其推廣到整個社會,就成了儒家崇尚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人們「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以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倫理法則。
2.道家的和諧觀。
先秦道家的思想體系中也蘊藏著豐富的和諧觀念,其 「天人合一」自然和諧觀、「理想真人」的人際和諧觀,「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和諧觀等主張,對當前的和諧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有著很大的啟迪。
道家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老子最先表達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理想的人格模式就是所謂的「真人」。「真人」要做到「貴生保真」、「少私寡慾」、「見素抱樸」。「真人」在處世時能淡泊名利。「真人」形隨俗而志清高,身處世而心逍遙,從不為名利所左右,追求「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斯己矣」的人生修養。
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其主要思想包括:以正治國,以無事安民,清靜無欲,崇尚節儉等。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所謂「正」,就是為政有道而不欺、賞罰公道而不倚,即以正道治理國家。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老子認為當政者要實現與民眾之間的政治和諧,就需「無為」,這樣才可使百姓「有為」,才可達到「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的理想治國境界。「無為」正是為了「無不為」。君王只有通過「無為」,才可達到「無不為」的政治目的。即老子所說的「無為則無不治」。在老子看來百姓從來都很淳樸、誠實,只要為政者開誠布公、為政公道,天下百姓便自會擁護響應,政治和諧自然也就實現了。老子還指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為政者若是居功自傲,貪圖享受,窮奢極欲,必將導致國家混亂,天下衰亡。道家反對為政者因貪慾而追逐名利,倡導人們去奢崇儉、勤儉不貪,唯此天下才能長治久安。老子說:「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老子還主張為政者要精減政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百姓生活的干擾。
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和地位應該得到應有的重視。如儒學中「以德治國」,「治國安民」、「明禮誠信」「祥和社會」、「協和萬邦」等智慧仍然有益,是當今政治文明建設、和諧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源泉與根基。中國共產黨要在世界文化大潮中保持其先進性,就要在走向世界、擴大開放建設和諧世界的過程中把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擺在關係民族振興的戰略位置。一個民族只有在努力發展經濟、提升國家「硬實力」的同時,保持和弘揚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並以此為基礎構建和壯大自己的「軟實力」,才能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說,我們能不能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事關中華民族振興的大問題。
「和合」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積澱和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偉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受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體系的支配,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最大。其一,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為核心的入世思想;其二,是以「仁、義、禮、智、信」為標準的道德觀念;其三,是以「天、地、君、親、師」為次序的倫理觀念;其四,是以「允執其中」(《論語》)為規範的中庸哲學。但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始終表現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居安思危、樂天知足崇尚禮儀、以和為貴等特徵。孔子的基本思想是:以學習為先,以治平本,以仁為核,以和為貴。這種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是廣博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中,「和合」二字最能體現中國精神文化核心和精髓。 「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是結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實現「和諧」的途徑,「和諧」是「和合」的理想實現,也是人類古往今來孜孜以求的自然、社會、人際、身心、文明中諸多元素之間的理想關係狀態。
中國傳統文化中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二是「中庸」,指人際關係,即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和諧。「天人合一」旨在承認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反對將它們割裂開來。「中庸」則強調對待事物關係要把握一個度,以避免對立和衝突。提倡「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有利於處理現代社會各種矛盾,以保持社會的穩定。
在中國歷史上,以廣泛深厚的和合文化為基礎的追求社會和諧的思想源遠流長。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 子》第四十二章),認為道蘊涵陰陽兩個相反方面,萬物都包含著陰陽,陰陽相互作用而構成和。這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把和作為處事、行禮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諸子也多有關於「和」或「和合」的論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時期基本形成。隨著「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國的原創文化也經過「百家爭鳴」,逐漸「和合」形成儒、道兩大顯學,並且在兩漢之際「和合」地接納了由印度原創的崇尚「因緣和合」「圓融無礙」的佛教文化。「因緣和合」論成為佛教的重要理論在歷史上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和合」概念被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並成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時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並廣泛運用。西漢董仲舒為適應「大一統」杜會發展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實則以儒家思想為本位,兼取道、法、陰陽五行說等各家思想,主張把禮治與法治相結合,明顯受到燕齊文化的影響。
網友孔健在他的博客《「和合」文化有利於中國人的道德建設》一文中用通俗的語言詮釋了儒道佛「和合」文化的精神趣旨。他寫道:我把「合和」文化解讀為一種健全的心。「和合」一詞中的「合」,應該是指人的多種精神訴求的集合。道理很簡單,只有在具備兩個以上要素的情況下,才能談得上「合」;倘若只是單一要素,根本就談不上「合」了。多種要素湊在一起,有可能發生衝突,也未必就一定發生衝突。即便發生衝突,也未嘗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衝突,便進入了「和」的狀態。
所謂「和」,應該是指多樣性的統一,是指衝突的化解。顯而易見,這種意義上的「和」,有別於「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統一起來、協調起來,進入「和」的心態,絕非易事,僅靠一種學說,顯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須綜合運用多種學說。在傳統文化資源中,對於和合心態的養成,儒釋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別滿足中國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幫助人們養成和合的心態。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個字,那就是「拿得起」;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有為」;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張「。儒家主張立德、立功、立言,主張幹事,主張積極有為。
孔子、孟子為什麼周遊列國?還就是找事干!他們憂國憂民,古道熱腸,心懷天下,都是呆不住的聖賢。孔子是個呆不住的人暇不暖席,褥子墊兒還沒有坐熱乎,他又走了。他積極地找事干「知其不可而為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拿得起」。
儒家好比是糧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激勵人前進。任何人都離不開糧食店,可謂須臾不可離。「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人沒有飯吃,活不成;沒有精神食糧,同樣也活不成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開」。用兩個字來說,叫做「無為」用一個字來說,叫做「弛」。道家的趣旨與儒家似乎相反,實際上互為補充。
學會緊張,是一門學問;學會放鬆,同樣也是一門學問:對於人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人白天幹事,這是「張」;而晚上睡覺,需要「弛」,否則會失眠的。人不能總是「張」,也不能總是「弛」:需要張弛有度,相互配合,各得其所。古人非常明白這個道理,主張把兩方面統一起來,踐行「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下》寫道:「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我們在諸葛孔明身上,可以看到儒道互補成功的範例。他的人生信念是「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寧靜」、「淡泊」體現出道家的趣旨,「致遠」、「明志」則體現儒家的趣旨。
當你身陷逆境的時候,道家還會告訴你:不要陷入到精神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要想得開,要看得遠,要明白「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的道理,要掌握安時處順的生存技巧,因而具有勸慰的功能。道家好比是藥店,當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時候,光吃糧食是不行的,還需要吃藥。買葯就得上藥店。
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個字來說,那就是「空」。「放得下」是禪宗講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富家子弟帶了一大筆錢為了成佛,遍訪名師,終於遇到了一個高僧。這個高僧是一位禪師,他告訴那個小青年:「你不是想成佛嗎?我告訴你有一個地方,你到那裡就能成佛!」小青年迫不及待地問:「在哪兒?」禪師說:「你沒看那裡有一個粗木竿子嗎?你爬到那竿子頂上,你就成佛了。」小青年信以為真,把錢袋子放在地上,趕緊就往上爬。等他爬上竿子的頂端,回頭一看,那個老禪師把他的錢袋子背起來走遠了。老禪師問那小青年:「成佛了嗎?」小青年一下子領悟到:把什麼都放得下(包括成佛的念頭),那就是成佛了!
所以,「放得下」三個字,可以用來表示佛教的精神趣旨。用佛教的術語說,「放得下」就是看破紅塵,去除我執和法執,把精神追求的目標定位在彼岸的極樂世界。佛教並不是反對男婚女嫁,只是不認同世俗的愛情觀。按照佛教的說法,兩個人結為夫妻,乃是因緣所致。「因緣和合,幻相方生」,關情何事?放下惱人的情吧,不要再為情所苦了!佛教是一個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煩惱,達到精神上的解脫,主張在對永恆的極樂世界的嚮往中,使心靈得以凈化。
拿得起,想得開,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國哲學中得到解決。假如有一位未婚的男青年,碰到一位自己心儀的姑娘。這時,儒家會鼓勵他:小夥子,趕緊往前沖,大膽地追求她。「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青年認認真真地追求姑娘,有可能成功,於是乎引出一段纏纏綿綿的愛情故事;但也有可能失敗,沒有求到。遇上後一種情形男青年精神上肯定十分痛苦,「求之不得,吾寐思服」,「悠哉游哉,輾轉反側」,睡不著覺,欲罷不能。
怎麼擺脫困境呢?這時,道家會這樣安慰他:小夥子,想開一些吧,失戀了就失戀了吧,沒什麼不得了的,天涯何處無芳草,從頭再來嗎!至於佛教,也許會這樣開示男青年:施主,看清楚了,美女果真美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幹嘛把那美女當真呢?
按照佛教的說法,美女根本談不上美,美女的美,不過是假象而已。你看她長得「皓齒櫻唇」,那並不是諸法實相。青春是短暫的,也就是那麼幾年。再過幾十年,你去看那個美女,難道她還美嗎?在佛教看來,光「想得開」還不夠,還要「放得下」,也就是別把美女當真,別往心裡放。
儒道兩家是中國固有的學問,主要是講人生哲學。儒家告訴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過一生,道家如何輕輕鬆鬆地度過一生,至於人死後怎樣,兩家都不怎麼在意。佛教是從印度引入的學問,主要是講人死哲學。佛教為人設計了「終極關懷」之所,標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訴人如何乾乾淨淨地辭別塵世。人死哲學與人生哲學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構成互補關係: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
綜合運用儒釋道三家學問,連生死大關都能勘破,還不算是心態和合嗎?儒道互補,講出「張弛和合學」;儒釋道互補,進一步講出「生死和合學」: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態的形成。張載在《西銘》中說:「存,吾順事;沒,吾寧也。」這可以說是對和合心態的寫照。他所說的「事」,就是幹事,涵攝儒家「拿得起」的趣旨;他所說的「順」,是指化逆為順,涵攝道家「想得開」的趣旨;他所說的「寧」就是無所求、無愧疚,涵攝佛教「放得下」的趣旨。
「和合」文化的一個顯著特性就是:文化中發生衝突,只是一時之變,要求調和,乃是萬世之常。認為西方文化似乎衝突性更大,而中國文化則調和力量更強,中國文化的偉大之處,乃在最能調和,使衝突之各方兼容並包,共存並處,相互調濟。注重和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性。
「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國人處理自然界和精神界關係所持的基本思想,季羨林先生對其解釋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天人合一合,就是互相理解,結成友誼其突出特徵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從自然規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則與自然規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諧調。在古代中國人看來,自然過程、歷史過程、人生過程、思維過程在本質上是同一的。這一思想特徵貫穿了「天人合一」觀念源起與演變的基本過程,貫穿於古代的哲學、科學和藝術中。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認為宇宙間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從一個側面確立了人與天的相互關聯。莊子提倡「與天為一」。《莊子.達生》云: 「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拋棄世事,忘懷生命,使形體健全,精神飽滿,從而達到與天合為一體的自然無為境界。《周易.文言》明確提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時,與四時合其序, 與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的順應自然的 「與天地合德」的思想。漢代董仲舒甚至以「人副天數」的觀念為基礎建立起天人感應的讖緯神學體系。《春秋繁露.陰陽義》即云:「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在宋代理學中,「天人合一」思想更趨成熟、精緻、完善。張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命題;《正蒙.誠明》云:「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可以成聖」。
中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則提出「天人相應」的命題,強調人與天地相應, 與四時相副,與天地如一。天人同構,人體的小宇宙與天地的大宇宙相對應。書中列舉了諸如「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等等 。
在美學上,和諧化詩意關聯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漬了中國古代審美境界論,使得古代中國人特彆強調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的合一。
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諧化辯證法的普遍運用,使得中國美學智慧特別注意以對應性、相融性、辯證性、和諧性來理解和處理一系列審美範疇的展開與構架。縱觀中國古代美學基本特徵(如強調真善統一、情理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有限與無限的統一、認知與直覺的統一等) 和中國古代審美理想 (如儒家對「和」、道家對「妙」、佛禪對「圓」的追求),無不是「和合」文化在審美層面的詩性展開和邏輯延伸。這表明,中國詩性智慧和審美意識與「和合」文化有著一種特殊的親和性和關聯性。「和合」文化,是中國古代詩性智慧之根。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為人處世方面的具體準則,它在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作一種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標。
「中庸」最早見於《論語》。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他的「五美」之說實際上也是講中庸:「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
何謂「中庸」?據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恆常不易為之庸。儒家文化的這種中庸之道塑造了古代中國人的中庸之德,使古代中國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維與行為方式,處事作風和人格境界面對現實人生很多具體的兩極選擇,人們試圖有效地在對立的兩極之間找到了一個均衡的支點,並使對立雙方歸於統一。在生活實踐中,守中、不走極端,成為古代中國人固守的人生信條。在今日的語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確把握度並協調好各種關係,以益於社會的和諧穩定持續進步。中庸之道的真諦在於:堅守中正,尋求適度,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協和萬邦是和合文化的又一實踐。「以和為貴」、「親仁善鄰」、「協和萬邦」這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傳統道德基礎。從中國先秦時期老子主張大國理應謙下(「大者宜為下」、「大國者下流」),到西漢董仲舒主張「洽四國」,唐高祖李淵主張對周邊鄰國行「宏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處,消弭戰禍,「化干戈為玉帛」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和實踐目標在這種和合文化的影響下,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極少對外用兵。 中國與世界各國和平相處、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的原則至今影響深遠。
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另一個特徵。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指不同事物之間的搭配、融合、平衡達到最為圓滿程度的一種狀態。就是到了今天,我們講一個領導班子要和諧,有要戰鬥力,必須在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性格結構、性別結構等方面互為補充;音樂要和,五音的高低疾緩臻於完美,就稱為和;飲食要和,五味的多寡濃淡搭配得宜,也稱為和;身體要健,陰陽之氣平衡飽滿,也稱為和;德行要和,處事不剛不柔曰和,為古代五德之一。
可見此種「和」的境界有三個特點。第一,它是一種至善的狀態;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之間構成的一種完美的關係;第三,這多種事物在和合的關係中保持著原有的個性,而不必捨棄個性一刀切成一堆齊刷刷的火柴棍兒。和而不同,「和」異於「同」之處,就在於它保留了其中每一種事物的個別屬性。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在中國追求和諧、崇尚和美不是一家一派所倡導的思想,而是諸子百家的共識,可以說,和諧思想內蘊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背景下,我們講世界和平、政治和諧、社會和諧、黨內和諧,都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中找到根源,現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使我們獲得歷史的智慧與現實的啟迪,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當然是要繼承並發揚光大。可一段時間外國文化大肆入侵,美國大片、韓劇漫天飛;在國外一些不良文化、價值觀的影響下,社會上出現了一些道德缺失、精神扭曲現象,甚至是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不加分析的照搬西方文化,確實是令人擔憂。芬蘭總理說:「我擔心我們不會亡國,但會亡種。」沒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就失去了民族的根本,也就喪失了自己,喪失了民族的靈魂,當然也就喪失了民族之種了。提升到這種高度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每一位有民族自豪感的中國人能清醒地認識,來增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自信力和自覺性。當然,在這個信息社會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我們不可能封閉。我們對外國優秀的文化也不是排斥的,相反的是要吸收借鑒消化創新。要「洋為中用,古為今用。」「要堅持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不斷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推薦閱讀:
※裝逼前,請先花5分鐘了解國畫發展史!
※一點資訊【文化:想不到漢代人穿開襠褲竟為做這事】
※「周易文化」入門基礎(十)
※『知識漏勺』十分鐘讓你了解騎士
※蘇格蘭氏族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