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主任醫師趙坤:請這樣給孩子補鈣、鐵、鋅等微量元素

好多好多家長問關於孩子微量元素的問題,今天發出來了。兒科主任醫師趙坤講的,非常全,大家看看哈!

其實,微量元素的概念在兒童保健市場被炒的特別火熱,各種各樣的營養產品琳琅滿目。加上孩子們都是父母未來的希望,寧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讓孩子出人頭地,攀比心理重,看到別人吃營養葯自己也吃,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點我也是當爹的,深有體會呀!

但是,亂給孩子補微量元素是不科學的。趙坤老師說,只要孩子沒有代謝障礙,沒有胃腸疾病,無偏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微量元素不用刻意地補,好好吃飯,均衡營養,體內就不會缺乏。

啥是微量元素?

咱先來認識一下微量元素,啥是微量元素呢,是指占生物體總質量0.01%以下,且為生物體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如鐵、硅、鋅、銅、碘、溴、硒、錳等。微量元素亦稱「微量營養元素」,這裡邊有兩個意思,一是「營養」,二是「微量」。

「營養」是被市場炒熱的概念,微量元素對人體非常重要,對人的生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缺少了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就會出現疾病。如缺鋅可引起食欲不振、面黃肌瘦。缺鐵可引起缺鐵性貧血。但是,微量元素所包含的另一個意思也是大家所不能忽視的,那便是「微量」。也就是說,它雖然很重要,但在人體所佔比例很少,能發揮巨大的能量。如果攝入量過多,則會發生微量元素積聚而出現急、慢性中毒,甚至成為潛在的致癌物質。

好好吃飯的孩子不會缺乏微量元素

所以,營養不能片面理解,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趙坤老師說,其實人體所必備的幾種微量元素,我們日常所食的食物就是其主要來源,根本不需要通過買專門的營養品來補充。

比如說,動物肝臟、黑木耳、芝麻、黃花菜、豬血、蘑菇、油菜等富含鐵元素;魚類、瘦肉、花生仁、芝麻、大豆製品、粗麵粉、牛肉、羊肉和牡蠣中富含鋅元素;海帶和各種海味中富含碘元素等等。

我們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大多都能在食物中找到。一瓶補鐵的口服液其鐵元素含量不見得比一根菠菜多多少,而且食物通過烹飪更利於被人體吸收。孩子合理膳食,不但讓他們品嘗到了人間百味,還促進了健康,我們何樂而不會呢。所以,給孩子補微量元素,家長要做到不是去藥店,而是下廚房。(看看,趙坤老師說得多生動!)

上面這副圖大家也留心看一下!

附: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補鐵:多吃動物肝臟、黑木耳、芝麻、黃花菜、豬血、蘑菇、油菜和酵母。

補鋅:多吃魚類、瘦肉、花生仁、芝麻、大豆製品、粗麵粉、牛肉、羊肉和牡蠣。

補鈣:多吃乳製品、蝦皮、豆製品、綠葉蔬萊。

補銅:多吃動物肚臟、硬殼果、芝麻、柿子、豬肉、菠菜、豆類和蛤蜊。

補碘:多吃海帶和各種海味。

補鉻:多吃粗糧,牛肉和動物肝臟。

補鋰:多吃小米、胚芽、糙米、蛋類和穀物。

補錳:多吃粗麵粉、豆腐、堅果和大豆等。

補硒:多吃魚類、雞蛋和動物內臟。補鉬:多吃各種干豆、穀類和動物腎臟。

如何判斷寶寶缺哪些微量元素

當爹媽的,總怕自己的孩子缺這缺那,那麼,微量元素看不見摸不著,我們怎麼知道孩子到底缺不缺呢?

趙坤老師說,微量元素雖然含量不高,但卻與咱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每一項微量元素其作用也大不相同。身體其實就是微量元素的「顯示器」,我們通過觀察健康改變給身體帶來的癥狀表現,便可以分析出哪項微量元素出現了問題。

  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身體里的「各路神仙」。

鐵元素

鐵是製造血紅蛋白不可缺少的元素,鐵元素缺少與否影響著人體血液的生成,所以缺鐵引起的最直接疾病便是營養性貧血。

中醫認為,人體的髮膚都要靠血液滋養,因此缺鐵的孩子會表現出毛髮枯黃、眼瞼發白、面無光澤。再者因為陰津(血屬陰)匱乏,嬰幼兒還會表現出晚上特別愛哭鬧、睡中容易驚醒、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生活中蛋黃、海帶、紫菜、菠菜、木耳、豬肝、桂圓、動物血等都是鐵元素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想要給孩子補鐵,家長可多讓孩子吃這些食蔬。另外,用鐵鍋炒菜對補鐵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是嬰幼兒,在4-5個月後要注意添加蛋黃、魚泥、禽血等輔食,7個月起添加肝泥、肉末、血類、紅棗泥等食物。

平常還要多吃點蔬菜和水果,因為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及蘋果酸,這類有機酸可與鐵形成絡合物,可以增加鐵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有利於鐵元素的吸收。

鋅元素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體生長發育、生殖遺傳、免疫、內分泌等重要生理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物質,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被譽為「生命之花」。孩子們也是父母的花朵,兩朵花要同時盛開才能美麗呀!

此外,鋅還參加唾液蛋白構成,鋅元素缺乏會造成味覺遲鈍,所以孩子缺鋅給家長帶來最直接的感觸便是食慾減退,不愛吃飯。

「民以食為天」,孩子吃飯不香,進食量差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營養失衡發應,如易患口腔潰瘍、受損傷口不易癒合、生長發育不良、免疫力下降、智力發育落後等。另外,缺鋅還會導致部分孩子出現異食癖,就是吃一些泥巴、沙石、鹽粒、毛線頭等不能吃的東西。如果,發現孩子喜歡隨後撿起地上的東西往嘴裡塞,那很有可能是缺鋅引起的。

孩子缺鋅,家長可以買一些補鋅的口服液,能直接快速補充鋅元素。另外,像牛肉、豬肉、羊肉、魚類、牡蠣這些食物中含鋅量也非常高,家長不妨在廚房裡一展身手。

鈣元素

鈣是人體骨骼發育的基本原料,其中99%以晶體的形式存在於我們的骨骼和牙齒中,其餘1%分布在血液、細胞間液及軟組織中。所以說,鈣元素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而且多表現為骨骼和牙齒髮育遲緩。

對於嬰幼兒,缺鈣的主要表現為發育遲緩,出牙晚,學步晚,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沒有活力。比如說,孩子10個月後才出牙,而且牙齒排列稀疏、不整齊、不緊密,牙齒呈黑尖形或鋸齒形。13個月後才開始學步,並且因為缺鈣骨質軟化,孩子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出現"X"形腿或"O"形腿。

另外,還常伴有串珠肋特徵,就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來像串珠一樣。再者,顱後枕禿、前額高突、雞胸,這些也是缺鈣的典型癥狀表現。

人體對鈣的需要可以從食物中獲得,比如說魚、蝦皮、海帶、排骨湯、乾果、豆類及其豆製品、綠葉蔬萊等都是鈣的來源。但是,鈣元素吃進肚子里並不意味著就能被吸收。鈣在體內的吸收過程受眾多因素影響,除了膳食的成份、生理狀態,最重要的就是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在體內的吸收,但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主要靠人體多曬太陽,促進鈣的合成。

我有一個朋友,小孩缺鈣,生長發育比別人慢。別的孩子會走了,他的孩子才剛學會爬。父母為了讓孩子長的快,各個品牌的鈣片混著吃,但就是不起作用。最後找了一個兒童生長發育方面的專家一看才找到原因,原來夫妻兩人都喜歡宅,很少帶孩子外出,孩子也沒有機會接觸太陽,吃進去的鈣片根本沒被轉化成可以吸收的鈣元素。

所以,父母給孩子補鈣,光靠吃沒用,還要勤曬太陽,多參加戶外活動。

碘元素

碘對人體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碘缺乏時,可有甲狀腺腫大、智力低下、身體及性器官發育停止等表現癥狀。

在科學界,碘元素常被稱為「智力元素」,碘缺乏最為嚴重的危害就是造成胚胎、嬰幼兒、兒童的腦發育不良,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損害,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學習能力低下,如「呆小症」。

如果您的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物反應及自身運動能力、智能和生長發育均落後於健康嬰兒,給人整體的感覺是「木木的」,或者說有點「呆兒」,家長應該意識到孩子可能是缺碘了。

如何給孩子補碘應該分兩種情況區別對待。第一是尚在哺乳期的嬰幼兒,雖然我國已實施全民食鹽加碘方案,但嬰幼兒不可能從健康去哪了食鹽中攝取碘。因此,媽媽們應主動多攝取碘元素,當然這裡並不讓媽媽們多吃鹽,而是多吃海帶、紫菜、海魚等含碘量高的食物,通過母乳餵養來給寶寶補碘。另外,還可以為寶寶選購含碘的嬰幼兒配方食品。

對於能夠自己吃飯的大齡兒童來說,多食含碘量是最佳的補碘途徑。媽媽可以用不同的烹飪方式,每周都安排孩子吃1~2次海產品。

就目前來看,鐵、鋅、鈣、碘元素的缺乏最為常見,且與孩子的生長發育關係最為密切。當然,銅、硒、氟、錳、鉻等這些微量元素,也是兒童健康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銅、硒、氟、錳、鉻元素

銅是多種酶的主要原料,參與了三十餘種酶的合成。如果銅元素缺乏,也可表現為貧血,出現厭食、腹瀉、個體瘦小、毛髮和皮膚無光澤等。生活中含銅的食物也很多,如動物肝臟,健康去哪了大多數的海產食品,蝦、蟹等等,生活中多吃肝類、肉類、魚類等食物就可以充分補充銅元素。

硒在心臟中的含量最高,對心肌起著保護作用,如果人體缺乏硒,心腦血管方面的癥狀就會表現突出,但是我們從大米、小麥、大蒜、薺菜及肉類中都可以獲取硒,所以身體健康的人每天合理膳食,就可以滿足身體對硒的需要。

氟是牙齒髮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缺乏就容易發生齲齒。一般在水質正常的地區,孩子只要能夠正常飲食,缺氟的可能性就不會太大。

錳廣泛存在於動植物組織中,以肝、腎、萵苣、菠菜及穀物中含量最豐富,故從日常膳食中很容易得到充分的供應。  鉻其主要生理功能可使胰島素活性增加。在鉻缺乏時可出現尿頻、口渴、尿量過多、易餓、體重減輕、疲倦、手腳麻木、視力下降等。鉻主要存在於粗糧、紅糖、蔬菜及水果等食物中,有些家長不注意食物搭配,長期給孩子吃一些精細食物,從而造成缺鉻。


推薦閱讀:

退燒藥到底怎麼吃,哪種退燒藥更安全?(附用藥劑量表)
兒科急診值班排「雷」記
四診抉微:兒科望診虎口三關法
並指分離治療,八大事項不可忽視!
30條兒科臨床必會知識點

TAG:孩子 | 兒科 | 補鈣 | 微量元素 | 醫師 | 兒科主任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