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法師【能轉極逆的境界為助緣的修行人;他能清凈一切外境】
海濤法師開示:
剛好,各位手上有一本《慈心悲心菩提心》,我們先來讀誦一下重點。我又怕各位中午打瞌睡,各位要學,能不打瞌睡就不要打瞌睡。這是一個人的意志力,心靈的能力。因為連這個簡單的昏沉、睡覺,你都抗拒不了,你說要承擔眾生的苦,那可難了。能夠抗拒昏沉,那不過是禪定,還不是智慧。所以由戒而有定,定以後,那麼才能夠開發智慧,斷除煩惱。所以,我跟我師父如虛長老修行,也不睡午覺的。因為他也體悟了,行菩薩道,基本上必須要如此。當然這是你自己給自己的意志力。如果一個晚上已經睡飽了六個鐘頭,我想就應該夠了。有些人要七個鐘頭,那也沒關係。但是你不能沒事就睡覺,這樣你的腦筋就會昏沉,而且我告訴各位,你越睡越笨,會這樣,會退轉,你的腦筋分析能力會越來越弱。
我從年輕人身上就看到了,沒事就睡覺的人,他的腦筋不會進步。所以他服務眾生的能力就沒有了。所以這一點是你要自我練習的。沒有別的方法。強迫、剋制。所以不然的話,你會發覺有些老人家,他一句話會重複好幾遍,那你年輕你就必須要開始訓練,到你老了臨命終那一刻,你還可以保持正念,不會昏沉。當然,有些人已經有睡午覺的習慣了,但是,當他必須要專心的時候,他控制得了,這個就是修行。修行不能看外表,修行是心靈的能力,有這個心靈的能力,你才引導你的心叫菩提心。雖然我們有佛性,但是你要練習菩提心,你的佛性才能夠顯現。所以如果你不能引導你的心,訓練你的心,那就不叫修行者了。
修行者的特色是心。他能夠指揮自己的心。然後去引導自己的語言、行為模式跟對待人、事、物的方法,如果你不能掌控你的心,那就沒辦法。所以被外界迷惑叫貪心,逆境叫瞋心,就代表你的心靈沒有訓練。所以脾氣不好的人,控制不了慾望的人,甚至就像各位,女孩子嫉妒心一來,什麼話都會講,就代表你,你是一個不安定的,沒有在修行的人。所以佛菩薩沒有這些複雜的,不好的心念。至少,你要知道,但是如果你有這種複雜的心念,你要有慚愧心。你不要故意的,我要展現我這種嫉妒心、瞋恨心,就不是修行者。你不修行就苦。因為內心裏面沒訓練,所以這個還是屬於自利的。 織夢好,好織夢
大乘佛教要的是利他的,能夠有四無量心,能夠有菩提心,能夠思惟空性,但是如果你在自我調伏,都做得還不夠,你怎麼樣去服務眾生,利益眾生。所以還要以這樣的心態,還要做種種的資糧因為你沒有這些資糧,那你也沒辦法成佛。所以我們必須利用任何時間,就像中午吃飯一樣,就像我們現在守八關齋戒一樣,保持一個正念。包括在睡覺做夢的時候,都不讓自己有不好的念頭。所以有不好的念頭,馬上要求自己醒過來。就像各位你作夢夢到鬼,你都趕快要醒過來,因為你不敢再夢下去。所以連睡覺的時候,你都要保持一個正確的念頭,不是說不會有不好的念頭,會,但是你馬上會把它轉化掉。所以平常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有很多分別的念頭出來,喜歡的、不喜歡的、好看的、不好看的,在你面前晃來晃去,但是如果你一直隨著這些相,虛妄的,起心動念,就叫亂了,叫散亂。所以會散亂是因為沒修禪定。但是你要得到禪定,你也必須有基礎。布施、持戒、忍辱,這些要做好。
一開始還要有一個慚愧心,如果這些資糧做不好,你就沒辦法禪定。沒辦法禪定就不可能會開智慧。沒有般若智慧,就不可能圓滿大乘的菩提心,所以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夠達到空性不退轉,然後乘願再來。所以基本上你要有這個願。所以為什麼要去極樂世界?因為你知道,到極樂世界為的是什麼,就像你要去考學校,它是個韓文學校,它是個日文學校,你知道我到那邊要去學韓文、日文,你有一個正確的動機,雖然你現在做不到,但是你很希望自己英文講得很好,就像你很希望你自己像觀音菩薩一樣有智慧、有慈悲等等,所以到極樂世界,很明確要到極樂世界要做什麼,你有這個很強烈的願力,所以,你有這個願,再加上你基本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信心,這樣來保持正念念佛。
雖然我們現不是佛,但是你知道,佛在想什麼,在做什麼。所以你要按照大乘經典,佛的果德,所具足的一切,我們先知道,這樣,保持這樣的願力來念佛,所以我想,佛法是有一個動機的。所以來,各位請翻到九十二頁,然後,那些鴿子如果要載走了,就可以載走了。因為蚯蚓要晚一點要載回我們苗栗弘法院。九十二頁。大家,我很喜歡這樣,念著佛經或是法語,然後來思考。所以就像佛陀在跟你講話一樣,一句一句,教你怎麼做。當然我也發覺有些人,他雖然喜歡讀,但是跟他自己沒有產生關係,就是說沒有把佛法融入到你的身心裏面。他很會讀經,譬如說他很會讀《地藏經》,但是他不孝順,就變成這樣,他執著《地藏經》的功德,但是明明父母眾生,他卻不願意孝順。這樣就沒有佛法的意義了。所以我們在讀誦這些經典、法語,目的呢?就是要融入在你的身心。產生了你對待生命的,乃至自己的一個正確的方法、智慧與慈悲。所以我們叫經名為戒,就是你讀了這個佛的法語,你要成為你的生命的一部分。我們聽到不殺生,所以不殺生;我們聽到不應瞋恚,所以不生氣了;我們聽到應該慈悲心,所以我應該慈悲,我要去做慈悲的事情。所以佛教說,心口如一。
我們不能成為一個書獃子,就是很會讀書,他不會做人。特別是佛教,強調的是智慧跟慈悲。所以智慧就是斷煩惱。還能夠圓滿各種服務的能力。慈悲是對眾生的。這種不退轉的關懷的願力。所以,那必須要展現出來。所以來,大家一起念一下,而且我很希望各位念的時候,嘴巴要張開,各位不像我,早也講,晚也講,我有時候我都只能強迫自己講,他們念的時候我休息一下。但是各位,平常你話沒講那麼多,你應該要多念。所以在佛教裡面做早晚課,如果有一個人沒張開嘴巴,他就不是修行者,除非他生病。所以在這一點各位要把握住,所以這個叫身、口、意都要和合,身體和合,大家持戒,口和合,一起念。意和合,大家按照經典的法義來做觀修。所以,就像大家合掌你也要合掌,大家拜你也要拜,大家念你也要念,這樣才能夠融入在團體裡面,不然的話,你用個人主義,那就意義就不大了。所以願大家也要真心的念。所以是由心裏面的信心、虔誠,佛法如甘露,釋迦牟尼佛累劫用他的生命才能夠聽到一句偈語,犧牲他的太太、兒子、國家才聽到一句佛法。我們這麼方便,隨時都可以聞、思、修佛法。我們要百千萬劫難遭遇的,這樣子來受持正法,讀誦法語。應該要如此。
來,讀第一句:來,一、所謂一個「修法者」,是指面對任何順逆諸境,皆能轉極逆的境界為助緣的修行人;他能清凈一切外境,且對修行的過程中,一切順逆外境的經驗及相應,也能清楚了知。好,所謂一個修法者,真正在修行了,不管面對生老病死、快樂、痛苦,他都能轉為修行。皆能轉極逆的境界為助緣的修行人。得癌症了,現在有人要砍殺你了,現在有人欺騙你了,你如何轉化為修行?所以對自己來講,我會痛苦就是因為我有一個我執在,今天的這個痛苦,也是因為過去的我執造業,所以享受了業報。所以你要思惟空性,也要思惟因果。對正在造惡業的人,要生起悲心,所以,他因為無明所以他才會造這個惡業,願他跟我之間的因緣讓我將來成佛能夠度他。你就要這樣轉化。如果修行你只是想要追求快樂的,不想痛苦的,那就不叫修行了。就像醫生叫你吃藥,葯當然不好吃,但是這個葯吃下去,對你身體有幫助,所以你要吃。所以吃東西不能挑食。所以對境界你也沒辦法挑,因為變化無常。你不可能說我每天運動就不會生病,我努力賺錢就會有錢,不一定。你很愛你的太太,希望她對你很好,不一定。修行的目的,所謂出世間法,解脫的心,不是改變環境,是這個心不被環境的變化所影響。所以叫法忍。
你要達到這個法忍,一開始你要修眾生忍。眾生忍就是這些人對你不好,再來法忍、變化,所以最後你才能夠證得無生法忍。連讀經也是個忍。不懂?不懂你要不斷的思惟,不斷的思惟。念佛也是個忍。阿彌陀佛。。。會起妄念,會想睡覺,會不想念,但是你都要,你要引導自己的心。所以一個修法者,能夠清凈一切外境,轉五濁惡世為凈土,轉凡心為佛心,修行不在於改變外在的環境,而是讓內心清凈。甚至把外境這個假象,看到它的本體。本體還是空性、佛性,無分別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管你面對愛恨情仇、快樂、痛苦,這些諸法,一切法的本體空相,是無自性空的。所以也沒有什麼快樂、痛苦;骯髒、乾淨;多少、生死。要這樣來超越。所以每天要思惟空性,故空中,你要以這個,看到真實相的智慧。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你就能夠超越一切。所以且對修行的過程中,一切順逆外境的經驗與相應,也能清楚了知。所以各位看那個《高僧傳》,修行的大德的過程,越痛苦就越精彩,對不對?就像虛雲老和尚,被幾十個人打得快死了,但是他的意識,在彌勒菩薩那邊。這代表他一心念佛,達到了念佛三昧。身體在被打、被揍,但是他心中沒有恨,憶念著彌勒菩薩。但是彌勒菩薩還跟他說法一樣。所以,我想,現在的醫學可以用麻醉劑,讓你的腳在被開刀,他給你打麻醉,你沒知覺,還拿報紙給你看。因為你忘了腳在被開刀。
這個是用暫時的醫療麻醉。佛法的空性,可以達到這個階段,而且,被開刀的人意識完全清楚,清清楚楚。也可以感受到他有一點痛,但是內心裏面平靜,所以,只要有心就會輪迴痛苦,只要無心就解脫。無心並不是把這個心消滅掉,意思是說,你要有智慧的觀照。所以,一直強調是,各位要有禪定的功夫。你能夠禪定才能夠看清楚。但是你要達到禪定,要以持戒做基礎。你要戒、定、慧。站在大乘,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名為戒。這是基本。你才能夠定。定才能夠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夠服務眾生。善巧方便。所以,在這一點,各位必須要告訴自己,我是個修法者,我是個修行者,我是個念佛的人,所以我們常常叫人家說,念佛的人,不要執著。我們勸人家念佛,老實念佛,結果你沒有在念佛,念老公、念兒子、念錢、念生病。這個世間本來就是苦的,你念這個你當然痛苦了。所以無論在什麼樣的不清凈,你都轉為極樂世界的清凈,念佛也是這個意思。因為有些人,你跟他講這個道理,聽不下去,太深了。
你要想說,一切都是極樂世界的莊嚴,身體在被侮辱,被打,被割的時候,心裡念著佛,這就是老實念佛。特別人老了,又老又病,上廁所也不方便,吃東西又沒有牙齒。那個時候你不念佛念什麼?只能求往生。所以,要一心的放下,來念佛。但是那個時候活多久,都無所謂。因為儘力做功德,留在這個世間,累積福德善根因緣,這樣讓自己往生品位高升,能夠早得乘願再來。第二,來,「修法者」不應被順逆諸境所引起的障礙而停滯及困擾。應視自身如同大地,對於任何的眾生,不分其好壞及順逆,均同樣加以維護,而僅作承擔與容忍而已。這一次我去一間泰國最大的寺廟,大雄寶殿真大。它裡面寫兩個字很大,忍辱、慈悲。這個住持太慈悲了,佛像雖然莊嚴,但是這個法更莊嚴。大乘的就是忍辱與慈悲。忍辱如大地,所以,來包容所有如母的眾生,來讓他離苦得樂。所以,我為什麼要念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就是這個個性。忍辱,承受一切眾生的苦,成為他的責任。這一句叫南無地藏王菩薩。
但是如果你會念地藏王菩薩,卻不了解地藏王菩薩的悲願,這樣就意義就不大了。所以我想,念佛,你要先了解《凈土五經》,娑婆極苦,你就知道我為什麼要念佛。因為我念佛,就是希望大家都成佛。所以要從這個表現在個性上面。我想我們住在寺廟的人,寺廟的好好壞壞,這是個人因緣、福報。但是寺廟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心態、人格,這才是法之所在。如果你家裡貼滿了阿彌陀佛,結果你表現出來的,一副不阿彌陀佛的樣子,人家就會取笑你。所以我想,透過外在是要開發內在,由內在再來影響外在。我們先念佛,學阿彌陀佛,哪一天以佛的心,來莊嚴這個世間,來普度眾生。就像皈依,以外在的皈依,達到了自性的皈依。找出自己的佛性。第三,來,修行者又應視困頓環境,為修持的增上逆緣,在面對不好的外境時,恰恰能增上對心性的證悟。就如同強風,不單不會熄滅火焰,反而會幫助吹出更猛烈的火焰。所以要修行就不怕吃苦。如果你怕吃苦,就不容易有成就。三世諸佛以苦為師。
所以很多寺廟,有些人不敢去。工作好苦、管理好嚴。如果你這樣想,那你不能磨練你的心,叫借事磨心,你就沒辦法成就。所以,時時刻刻去思惟眾生的苦,而且把這個眾生當作是你的母親、親生兒子,那還真苦。如果你不把眾生當作親人,你當然不苦,與我何干,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你兒子正在流血,媽媽很急,很苦,哭得死去活來都會。所以一個大悲心的人,他是這樣去觀察眾生的,每個眾生都在苦的階段裡面,所以我如何幫助他們,為了能夠幫助他們,我一定要安住空性。如果我還有一個我在受苦,我怎麼幫助他們?自己都慌了,所以有一句話叫冷眼慈心。一個修行者要就像職業殺手一樣,處事很冷靜,但是又充滿了悲心,對待一切。所以,如果你很容易起心動念,那就不容易。但是為了要達到這個境界,各位最好要觀修不清凈,觀修苦,自己的苦,你才會生起出離心,活著真苦,我要解脫輪迴。然後進一步,既然我這麼苦,其他眾生更苦。比我們人類苦的太多了。
那些畜生道、那看不見的鬼道、正在地獄受苦的三塗苦。連天上的人,你會覺得他們也很苦。他們現在很快樂,但是福報享盡,那麼他一樣墮落。所以三塗劇苦,救拔匪易。所以你要去思惟這些苦。當然修苦行,也不見得說光身體的勞力,但是是借過身體來改變我們的心態,所以越勇敢的人,就像風越大,火越強一樣。所以如果你很脆弱,一吹就不見了,所以各位,當然你發願做一個菩薩,那叫生命勇士。忍辱仙人、忍辱有力之人。你要故意要去面對問題,越複雜越好,但是雖然複雜,但不離開道德因果,這個要守好。所以再怎麼苦沒關係,只要符合道德因果,這樣又能夠凈化自己,累積資糧。
英國慈悲協會 +44 20 8202 1997
推薦閱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卷三 悟顯法師 講述
※大安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24)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夢參法師宣講
※凈空法師答問:「許多師兄弟聽說只需要念三千遍《無量壽經》,保證可以往生。因此為數不少的人都以念經
※宏圓法師:教宗般若 行在彌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