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22種心理防禦機制,你知道幾個?

鳥學者說  請勿對號入座,因為你也無法對號入座,你中槍的類型肯定不只一種。  心理防禦機制簡稱心理防禦,是指自我對本我的壓抑,這種壓抑是自我的一種潛意識的防禦功能,是人類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感等心理,有意無意使用的各種心理上的調整。按行為性質可分為:  逃避性防禦機制:壓抑,否認,退化情感  自騙性防禦機制:反向形成,合理化,儀式與抵消,隔離,理想化,分裂,歪曲  攻擊性防禦機制:轉移,投射  代償性防禦機制:幻想,補償  建設性防禦機制:認同,升華,幽默  其它防禦機制:情感隔離,理智化,固著,利他  下面,我們根據性質分類對常見的心理防禦機製做簡要介紹:  一、逃避性防禦機制:  這是一種消極性的防衛,以逃避性和消極性的方法去減輕自己在挫折或衝突時感受的痛苦。這就像鴕鳥把頭埋在沙堆里,當作看不見一樣。  (1)壓抑  壓抑是各種防禦機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本我的慾望衝動常常與超我的道德原則相對立並發生衝突,又常常不被現實情境所接受,於是個體(自我)把意識中對立的或不被接受的衝動、慾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經歷,不知不覺地壓制、潛抑到潛意識中去,以至於個體對壓抑的內容不能察覺或回憶,以避免痛苦、焦慮,這是一種不自覺的選擇性遺忘和主動抑制。精神分析理論中,有時將抑制單獨列為一種防禦機制,其定義是指將思維活動的範圍縮小,以免由於這些思維/活動引起焦慮。在精神分析理論中,抑制既可以是一種防禦機制,同時也可以視為一種病狀。只是抑制是功能不足,而癥狀則是功能紊亂。  (2)否定  無意識地拒絕承認或接受某些不愉快的現實/事實,或者說對某種痛苦的現實無意識地加以否定。否定那些不愉快的事件,當作根本沒發生,不承認不接受似乎就不會痛苦,從而緩解打擊,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以達到保護自我的目的。這一過程可以使個體逐漸地接受現實而不致一下子承受不了壞消息或痛苦,的確是一種保護性的防禦。  否認是一種原始又簡單的自我防禦機制,意志薄弱、知識結構單純的人,常會不自覺地使用否認機制。否認、拒絕是防禦的一種極端形式,拒絕越多,與現實接觸越少,心理機能的運作更加困難。但在許多情況下,自我寧願藉助於拒絕,而不讓某些想法進入到意識里。  (3)退行情感  當個體遭遇到挫折無法應付時,表現出與其年齡不相稱的幼稚行為反應,這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象,放棄成熟態度和成人行為模式,讓自己退回到兒童狀態,這種狀態意味著可以放棄努力,不用去應付困難,恢復對別人的依賴,徹底逃避成人的責任,從而滿足自己的某種慾望。這種機制即可以發生在小孩身上,也常常發生在成人身上。  短時間、暫時性的退行現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人長大成人後,本來應該運用成人的方法和態度來處理事情,但在某些情況中,初於某些原因,採用較幼稚的行為反應,並非不可,偶爾的退行,反而會給生活增添不少情趣與色彩。  二、自騙性防禦機制:  此類防衛機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極端,邪派的會扮成極正派的,去瞞過自己和別人;合理化,總會為自己找出些理由來自辯;抵消,同合理化相似,但不單獨用理論來自衛,而是加上具體的運用;隔離、理想化、分裂、歪曲等作用也是運用技巧的方法來欺騙自己或別人。  (4)反向形成  也稱矯枉過正,個體對內心難以接受的、不愉快的觀念、情感、慾望衝動誇張性地以相反的外在態度或行為表現出來。本我的某種衝動被超我所抑制,自我認為這種衝動也不會為現實所接受,於是自我決定把這種衝動以相反的外在方式表現出來,以釋放這種衝動,減輕焦慮。換言之,使用反向者,其所外在行為與情感表現,與其內在的動機是成反方向的。在性質上,反向行為也是一種壓抑過程。  在經典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反向形成被認為是一種強迫性的防禦機制。這種潛意識的衝動源於嬰兒期的衝突。當嬰兒期的衝突不是被壓抑,而是被轉換時,反向形成也可能是使嬰兒期衝突得以升華的基礎。  (5)合理化  個體無意識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釋來為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動機辯護,以使其可以接受,以求得心理平衡。個體用一種似乎合理的解釋或理由來掩飾自己,將面臨的窘境加以文飾,以隱滿自己的真實動機,從而為自己進行解脫,其目的是減少因挫折而產生的焦慮,保持個人的自尊。當個體的動機未能滿足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範時,盡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的作為一個合理的解釋,以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少焦慮、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換句話說,「合理化」就是製造「合理」的理由來解釋並遮掩自我的傷害。雖然這些理由往往並不是主要的或真正原因,或是不正確、不客觀、不合邏輯的,但本人卻以這些理由來安慰、說服自己,從而避免精神上的苦惱,減少失望情緒。這是一般人運用最多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事實上,在人生的不同遭遇中,除了面對錯誤外,當我們遇到無法接受的挫折時,短暫的採用這種方法以減除內心的痛苦,避免心靈的崩潰,並無可厚非,有句話說:得意時是儒家,失意時是道家,就是一種適應生活的哲學。  (6)儀式與抵消  以象徵性的行為、活動、事情來抵消已經發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好像那些事根本沒有發生,以減輕心理的不安,補救心理上的不舒服。有時,抵消作用不是用來彌補已經發生了的事實,而是用來抵消自己內心的罪惡感,或自己以為邪惡的念頭。健康的人常使用此法以解除其罪惡感、內疚感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無論人有意或無意犯錯,都會感到不安,尤其是當事情牽連他人,令他人無辜受傷害和損失時,的確會很內疚和自責,倘若我們用象徵式的事情和行動來嘗試抵消已經發生的不愉快事件,以減輕心理上的罪惡感,這種方式,稱為儀式與抵消。  (7)隔離  將一些不愉快的事實、情景或情感分隔於意識之外,不讓自己意識到,以免引起心理上的尷尬、不愉快或焦慮。此處所講的事實,是指整個事情中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全部事實,最常被隔離的是與事實相關的個人感覺部分,因為此種感覺易引起焦慮與不安。通過這種隔離,當事人使自己相信什麼也沒有發生,也無需因此做什麼。此時,那些不愉快的情景並不是被遺忘了,而只是與該情景有關的聯繫被阻斷了。與否定機制相比,「掩耳盜鈴」更像是自騙的隔離機制。  (8)理想化  在理想化過程中,當事人往往對某些人或某些事與物作了過高的評價。這種高估的態度,很容易將事實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脫離了現實。這是一個與分離密切相關的概念。它是指將與客體有關的矛盾情感分割成絕對好與完全壞的二部分,然後只對好的一部分做出進一步的加工處理。理想化需要三個條件:一是構建一個理想的、完美的客體;二是將這種構建具體化;三是忽略/否認這種理想化的存在。  (9)分裂  有些人在生活中的行為表現,時常出現矛盾與不協調的情況。且有時在同一時期,在不同的環境或生活範疇,會有十分相反的行為出現。在心理分析中,我們可以說他們是將意識割裂為二,在採用分裂防衛機制。精神分析理論中也有列出分離防禦機制概念,分離這個概念有四層含義:  ①用於描述人格分離成幾個部分,臨床上所說得多重人格,此時分離與分裂是同義詞。  ②用於描述物神崇拜者的自我分離。  ③用於描述精神分析治療過程中的反射性自我覺察。  ④用於描述一種發展與防禦過程。  (10)歪曲  是一種把外界事實加以曲解、變化以符合內心的需要,屬於精神病性的心理防禦機制。用誇大的想法來保護其受挫的自尊心,這是歪曲作用的特例。因歪曲作用而表現的精神病現象,以妄想或幻覺最為常見。妄想是將事實曲解,並且堅信不疑,如頑固地認為配偶對其不貞。幻覺乃是外界並無刺激,而由腦子裡憑空感覺到的聲音、影像或觸覺等反應,它與現實脫節,嚴重歪曲了現實。  三、攻擊性防禦機制:  人心裡產生不愉快時,但又不能向對象直接發泄,便會利用轉移作用,向其他對象以直接或間接的攻擊方式發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轉嫁到別人身上,並判斷他人的對錯,這類防禦機制包括轉移、投射和向內的投射——內攝。  (11)轉移/移置  將對某個對象的情感、慾望或態度轉移到另一較為安全的對象上,而後者完全成為前者的替代物。通常是把對強者的情緒、慾望轉移到弱者/或者案全者身上。這些情感、慾望或態度,因某種原因(如不合社會規範、具有危險性或不為自我意識所允許等)無法向其對象直接表現,而把它轉移到一個較安全、較為大家所接受的對象身上,以減輕自己心理上的焦慮。轉移是一種初始過程,是升華、象徵化的基礎。  (12)投射  也稱為外向投射。將自己的某種衝動、慾望、自我內在客體的某些特徵(如性格、情感、過錯、挫折等)想像成在某人身上的客觀事實(賦予他人或他物身上)。在精神病學上,投射也意味著將某種精神表象視為客觀現實,如夢境、幻覺。自我允許了本我的衝動,與超我形成對抗時,為了逃避超我的責難,又要滿足自我的需要,將自我的慾望投射到別人的身上,從而減輕罪惡感,得到一種解脫。投射能讓別人作為自己的「代罪羔羊」,使我們逃避本該面對的責任。投射也表現在嚴重的偏見、因為猜疑而拒絕與人親熱、對外界危險過分警覺等行為。  (13)內攝  也稱內向投射、內投射、內投,與外投射作用相反,攝入是指把客體或者客體的一部分包含為主體的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我與這個外在客體的關係完全變成了與這個客體的內在表象的關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個體(主體)廣泛地、毫無選擇地吸收外界事物(客體,如某位親人的性格特質、行為方式等),而將它們內化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由於攝入作用,有時候人們愛和恨的對象被象徵地變成了自我的組成部分。內投射的仿同對象,常是所愛、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內投射也可能是自罪感的表現,他們常常模仿死者的一些性格特點來減輕對死者的內疚感。作為一個正常的發展過程,內射使主體的自主性逐漸增強;作為一個防禦過程,內射減輕了自我的分離焦慮。  四、代償性防禦機制  代償性防衛機制是用另一樣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減輕缺陷的痛苦。這種代替物有時是一種幻想,因為現實上得不到實體的滿足,他便以幻想在想像世界中得到滿足,有時用另一種物件去補償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這類防衛機制分幻想型和補償型兩種。  (14)幻想  當人無力處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困難,或是無法忍受一些情緒的困擾時,將自己暫時離開現實,任意想像應如何處理困難,使自己存在於幻想世界,在幻想的世界中得以實現內心的平衡,達到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經歷的滿足。因為在幻想世界中,可以不必按照現實原則與邏輯思維來處理問題,可依個體的需求,天馬行空,隨心所欲,自行編撰。  幻想是一種想像作用,是幼兒必經的生活過程。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個體所幻想的內容與學習經驗有關(隨著學習經驗的增加而有不同的內容)。  (15)補償  當個體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不能達成某種目標時,改以採取其他方式來彌補/代償這些缺陷,以減輕其自卑感、不安全感,建立自尊,稱為補償。  「補償」一詞,首先出現於阿德勒的心理學中。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來自小時候,自覺別人永遠比自己高大強壯,所產生的自卑),而此種自卑感覺使個體產生「追求卓越」的需要,而為滿足個人「追求卓越」的需求,個體乃借「補償」方式來力求克服個人的缺陷。我們使用何種補償方式來克服我們獨有的「自卑感」,便構成我們獨特的人格類型。因此阿德勒主張,欲了解人類的行為,根本上必須掌握兩個基本的觀念一一自卑感和補償。  就作用而言,補償可分為消極性的補償與積極性的補償。所謂消極性的補償,是指個體所使用來彌補缺陷的方法,對個體本身沒有帶來幫助,有時甚或帶來更大的傷害。  除了上述兩種補償,另有一種補償方式,稱為「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ion),指個人否認其失敗或某一方面的缺點不可克服性而加倍努力,企圖予以克服,結果反而超過了一般正常的程度。  五、建設性防禦機制  在防禦機制中較好的一類,是向好的方面去做補償,是屬於建設性的,它可分為認同、升華和幽默三種類型,其中認同/仿同機制較為複雜。  (16)認同  在精神分析中,認同作為一種防禦機制是指無意識地取他人之長歸為己有,並作為自己行動的一部分加以表達。個體無意識有選擇性地吸收、模仿或順從另外一個人(一般是自己敬愛、尊崇的人,或者歸屬、認同的團體)的態度或行為的傾向,以對方之長歸為己有,作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去表達,以此吸收他人的優點以增強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納等方面的感受,掩護自己的短處。一般說來認同的動機是愛慕,個體把別人具有的而自己感到羨慕卻沒有的品質不知不覺加到自己身上。廣義的認同是指個體的身份界定過程,它包括三種情況:1、將自己的身份擴展到他人;2、向他人借取身份;3、與他人的身份混淆。認同既是正常心理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防禦機制。認同一般是個體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認同,以消除個體在現實生活中因無法獲得成功或滿足時產生的挫折及所帶來的焦慮。就定義來說,認同可藉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用以為個人帶來不易得到的滿足或增強個人的自信。在人生中,每個人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而其中主要的一項就是完成「認同」的歷程。「認同」始於兒童至青少年期成為主要發展任務。兒童用來學習社會團體態度與習慣,青少年用來找尋自我、肯定自我。因此心理學家們一致認為「認同」是協助人格發展的重要方法。但精神分析學派的說法,「認同」雖是兒童學習性別角色所必須,如使用不當也可能成為一種防禦反應,那不那麼有「建設性」了。  (17)升華  升華一詞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認為將一些本能的行動如飢餓、性慾或攻擊的內驅力轉移到一些自己或社會所接納的範圍時,就是「升華」。升華是一種本能的力量以一種非本能的方式予以釋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將社會所不能接受的、指向原始的、生物學對象和行為的本能力量置換到較少本能色彩的、社會所能接受對象和行為上;同時,與這些對象和行為相伴隨的情感轉換成去性的、去攻擊性的情感。升華是最積極、最富建設性的防禦機制。  (18)幽默  是指當事人面臨困境時,並不轉移在場其他人的注意力,而是以幽默的方式化解當事人自己的窘困出境。這也是最為積極、成熟的防禦機制之一。當然,過度的幽默也是一種心理疾病的掩飾。  六、其他防禦機制  心理防禦機制種類很多,分類也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識別,實際上個體在應用防禦機制時常同時啟動多種機制。除了前面介紹的主要防禦機制,在這裡我們再介紹幾種。  (19)情感隔離  情感隔離是指個體將自己與某種不愉快的情景隔離開來,不去面對傷害或痛苦,避免與自己的真實情感接,從而可以避免由此引起的焦慮與不安。通過這種隔離,當事人使自己相信什麼也沒有發生,也無需因此做什麼。此時,那些不愉快的情景並不是被遺忘了,而只是與該情景有關的聯繫被阻斷了。情感隔離,正常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隔離時間過長,容易變傻、變麻木、無情無義。所以,既不能沒有隔離,也不能完全隔離。  (20)理智化  是指在體驗、評論衝突的話題時,就事論事,不帶有相應的情感色彩,從而避免了由這些衝突引起的焦慮。理智化會過分使用抽象思維或概括化思維來處理個人情感上的苦惱或心理衝突,表面上看起來情緒穩定、情感不強烈或者表現出與事件不相應的情感,情感平淡地描述自己的慾望、動機或不愉快、痛苦的經歷,好像是在說別人的事,願望也不會付諸行動。其實是不願意接受現實,用有利於自己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將面臨的窘境加以文飾,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或處境,其內心的不快樂或痛苦被掩蓋了。  理智化是一種比隔離更好的防禦機制,即為了抑制感情和衝動,不去直接地體驗她們,而是對其仔細地思考。在反覆的思考過程中,對自己的感情加以邏輯解釋,於不知不覺中去除與想法連接的感情,避免了衝突,阻止由難以被容納的衝動引起的焦慮。  (21)固著  固著是指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滯在某一性心理發展水平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如果在性心理發展的某個階段得到「過分的滿足」或者「受到挫折」未能滿足會導致固著,固著將導致無法正常或完全地進入性心理發展的後一個階段。  (22)利他  「替代性而建設性為他人服務,並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滿足。」個體通過自覺的不圖回報的利他行為,獲得社會讚賞和他人感激(無意識動機),最終獲得自我的滿足。社會學家認為,利他的原因,可能是動物以個體的「自我犧牲」換取物種存在和延續的一種本能;利他是一種社會交換,其收益是自我價值的提高和焦慮的減小。  七、總結每個人心裏面都會有一道心理防禦牆,這道牆非常堅固。利是:能保護好自己的自尊心,不讓自己的心理崩潰;弊是:讓人無法理性的對待問題,無法做出最好的決定,更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激烈衝突。防禦機制和個人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說防禦機制是人格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人們會在無意識中以習慣化了的某種防禦機制來應對心理危機和焦慮情景。因此如果我們能夠了解自己和別人的習慣化的心理防禦機制,那麼消極的防禦機制對人際關係的消極影響就會減少,如果我們自己能夠有意識地多使用積極的防禦機制,無疑會促進個人的健康發展。(摘自網路資料)
推薦閱讀:

這些傳奇腕錶系列名稱的由來你都知道嗎?
你知道被蛇咬了應該怎樣處理傷口嗎?
除了「白鹿原」這三個字,你還知道別的么?
您知道正確的民俗搬家法嗎?| 喬遷之喜的過場
這些武術禮儀,你未必都知道!

TAG:心理 | 防禦 | 機制 | 知道 | 心理防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