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六種常用中藥藥量大揭秘(收藏貼)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同一種藥物,有時用量不同,主治功用就不一樣,臨床效果就會差別很大,有時甚至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所以深入挖掘藥物的劑量和效用之間的關係,是充分發揮中藥功效,提高臨床療效至關重要的環節。

1

麻黃

麻黃以其輕揚之味,而兼辛溫之性,善達肌表,走經絡,散風邪,祛除寒毒,用量宜重。

若為風寒外感,用10~15克,常用的有麻黃湯、小青龍湯等。

若為風寒濕痹,用15~30克,入桂枝芍藥知母湯、烏附麻辛桂姜草湯,用量輕則效果不佳。

若寒邪深入少陰、厥陰,隱匿於筋骨之間,非用麻黃、官桂不能逐者,用量宜輕,3~5克即可,如陽和湯。

老年男性,麻黃量大,有致癃閉之嫌,但此副作用,可用來治療兒童遺尿病,多配伍益智仁、芡實、金櫻子、蓮須等補腎製品。

2

柴胡

柴胡用量不同,臨床功效差別很大。《藥品化義》:「柴胡性輕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泄,若用二三錢,能祛散肌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

若用於解表退熱,用量宜大,15~30克,如柴葛解肌湯、柴胡達原飲、小柴胡湯,用量過輕達不到退熱效果。

若用於疏肝解郁,量宜中等,10~15克,如逍遙散、柴胡疏肝散、龍膽瀉肝湯。若用量過大,則使肝氣疏泄太過,作用會適得其反,還會損傷陽氣和肝陰。

用於升舉陽氣,少量即可,一般不超過6克,如補中益氣湯、升陷湯。若用量過大,會減弱人蔘、黃芪等的益氣功能,直接影響益氣昇陽之效果。

3

升麻

《辨證錄》:「蓋升麻少用則氣升,多用則血升也」,升麻少量可以升舉陽氣,透表發疹。

若用於治療久瀉脫肛、子宮下垂、崩漏下血等氣虛下陷證及疹出不暢的風疹、麻疹等病,用量宜小,3~6克,如補中益氣湯、舉元煎、升陷湯、升麻葛根湯。

重量可以深入血分,而達涼血解毒的功效,如治療癰腫瘡毒,熱毒血痢等熱毒熾盛之證,用量宜重,可以用15克以上,如升麻鱉甲湯、麻黃升麻湯。

若用治療一般的陽明胃腸鬱熱證,用量宜適中,10~12克,如清胃散、普濟消毒飲。

4

羌活

《本草匯言》:「羌活功能條達肢體,通暢血脈,攻徹邪氣,發散風寒風濕。故瘍證以能排膿托毒,發潰生肌;目證以之治羞明隱澀,腫痛難開;風證以之治痿、痙、癲癇、麻痹厥逆。

蓋其體輕而不重,氣清而不濁,味辛而能散,性行而不止,故上行於頭,下行於足,遍達肢體,以清氣分之邪也。」

故若用於風寒外感,10~15克,如九味羌活湯;若用於風濕痹症,用量宜加重,15~30克,如除風濕羌活湯、羌活勝濕湯。

若用於瘍證以排膿托毒,發潰生肌,或用於脾虛濕陷證以升發脾胃清陽之氣,用量宜輕,僅以為嚮導而任佐使之葯,3~6克,如昇陽益胃湯、羌活透肌湯。

5

黃芪

黃芪具有「量小則壅,量大則通」的特點。若補虛益損,用量一般為10~20克,如歸脾湯、聖愈湯、十全大補湯等。

若固表止汗,治療汗證,黃芪的用量為30克,如氣虛自汗的玉屏風散、陰虛盜汗的當歸六黃湯。

若昇陽舉陷、固氣攝脫,治療中氣下陷、崩漏脫肛、臟器下垂,黃芪用量30~40克。若利水消腫,治療腹水、下肢水腫,黃芪用量為40~60克。

如補中益氣湯治脾氣虛、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等氣虛下陷諸症,舉元煎主治氣虛下陷、血崩血脫、亡陽垂危等證。

若行滯通痹,治療中風偏枯,手足不遂,黃芪用量一般從30~60克開始,逐漸加大,如補陽還五湯。

同時黃芪還有對血壓雙重調節作用,若用於低血壓,黃芪用量不超過15克,若用於高血壓,黃芪用量在15克以上。

6

紅花

《藥品化義》:「紅花,善通利經脈,為血中氣葯,能瀉而又能補,各有妙義。若多用三四錢,則過於辛溫,使血走散。

同蘇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經閉,佐歸、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氣刺痛,此其行導而活血也。

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氣,以助血海,大補血虛,此其調暢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入心以配心血,解散心經邪火,令血和調,此其滋養而生血也;分量多寡之義,豈淺鮮哉。」

紅花具有「量小則和血,量大則破血」的特點。故若用於月經不調、經脈痹阻等證,用量宜小,6~9克,如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

若用於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症瘕積聚之證,用量宜大,10~15克,如復元活血湯、八厘散、解毒活血湯。

推薦閱讀:

中醫教你吃小米(小米食譜)
中醫提醒:夏季易上火 小心別曬「肝」
中醫人物誌|第28期:施今墨——開中西醫結合之先河
(3)?C鋼琴老師中醫講課69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三)

TAG:收藏 | 中醫 | 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