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福澤諭吉:文明使人高尚

福澤諭吉:文明使人高尚

xilei 發佈於 2012-9-22 18:59:00

福澤諭吉曾在?勸學篇?的開頭說過這樣一句話"上天不創造人上之人,亦不創造人下之人"。他寫下這句話是在明治5年(1872年),當時取代江戶時代等級社會的人人平等的新社會還尚未完全建立。那時的人們對於這句話曾是何其的震驚,已是現在的我們所難以想像的。即便是社會制度更迭,人們的意識卻沒那麼容易轉變。而且新事物未必就是好事物。能夠從幕府到明治維新的大變革時代清晰地看清時代新動向的只有極少數的日本人。福澤就是那其中的一個,他就是能夠應時代的變革而最先轉變思想的人。

勸學篇?成為了當時的暢銷書。那是因為它告訴了人們在新時代里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什麼才是新時代的價值觀。能夠想到只有知識是推動時代前進的新價值,這對於幕府時代作為下級武士的兒子出生的人來說絕非輕易就能做到的。他在發行於明治8年的?文明論之概略?中極力主張:"只有學習並吸收西洋文明,才是未來時代日本社會和人的目的"。他說:"所謂文明是指使人的身體安樂,心靈高尚。是指使衣食豐裕,品格高貴"。福澤諭吉正是想要朝著使心靈高尚的文明來變革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

江戶時代的武士,尤其是下級武士的處境,就如同被囚禁於沒有出口的房間里一般。江戶的封建社會裡毫無出人頭地的機會。和平時代武士唯一的工作就是守護其戰國時代的祖先成就的功勛所獲得的相應的地位和榮譽。據福澤諭吉的自傳?福翁自傳?說,福澤的故鄉中津藩(現大分縣)"建立起來的秩序,如同有序地擺放在箱子里一樣,幾百年紋絲不變"。他的父親擔任藩的會計,但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漢學家。其父曾想讓諭吉去做僧侶,因為如果出家的話有可能會成為大僧正。那是對於世世代代生於士兵家庭的只能做士兵,重臣出身便是重臣的門閥制度的反抗。父親在諭吉2歲時便過世了。福澤諭吉在福翁自傳里這樣說道:"父親受縛於封建制度,無所能為,空虛飲恨而終"。佩里來到浦賀時,他正值18歲。一直學習漢學,但在佩里來了之後完全拋棄漢學,為習蘭學而去了長崎。他坦誠地寫下了自己當時的心境:"不管去哪兒有多辛苦,只要能離開中津就好。我已厭倦於貧瘠的鄉下,不管文藝還是武藝只要能走出去,去哪裡都行"。這種逃離的本能不僅限於福澤諭吉,在幕府末期直到明治時期活躍的人物當中這也被認為是普遍存在的共同特點。結果正是這種逃離的本能才是合乎新時代的心境,只有這種逃離的行動才是為適應新時代而邁出的第一步。這些逃離出來的人們首先要面對的是蘭學,是長崎。

福澤諭吉在長崎學習了一年後,又到大阪繼續進一步學習蘭學。在此期間時代也在急速前進。直接體驗到新時代的潮流是在離開故鄉大約5年以後。當時被日本認定是通向西洋窗口的荷蘭,在19世紀中葉已經失去了過去的榮光和實力,而代之以英國、德國、法國、以及美國向著未開化地區及鎖國地帶擴大其勢力。蘭學已然是過時的學問了,這在當時的日本卻無一人知曉。

然而於1858年和美國、荷蘭、俄羅斯、英國之間締結了條約的神奈川、長崎、函館3個港口已經開放,並於安政6年(1859年)開始和上述國家貿易通商。此時來到了現在的橫濱港的福澤諭吉辛辛苦苦習得的荷蘭語卻完全派不上用場,他因此而大受打擊,第二天便棄荷蘭語而改習英文。他隨後很快弄到一本英蘭辭典,並據此開始自學,在第二年初終於踏上了美國的土地。福澤諭吉是一個能迅速轉換思路的人,同時又是一個固守處世原則的人。

他的處世原則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獨立自尊和能將之付諸實踐的能力。拿實例來說吧。在他16、7歲還在中津藩習漢學的時候,同學中有家貧而靠按摩維持生計的。無論如何都想要離開故鄉的福澤諭吉暗想,如果有了這手藝就不愁吃不上飯了,於是就從那個男同學那裡學習了按摩。關於這段插曲福澤諭吉說:"啊,這應該就是我常說的自力更生的情形吧"。

第二個是合理主義。福翁自傳將東洋的儒教和西洋的文明相比較,認為東洋所缺少的是數學和獨立自主。數學即科學。他將創造了西方文明的理性思考方式作為自己的處世原則。福翁自傳中有這樣的記載。那是我12、3歲的時候,因為踩到了寫有殿下名字的紙而被嚴厲地訓斥了。當時少年福澤在心中這樣想:"只不過踩到了寫著名字的紙有必要大驚小怪嗎"。他想知道踩踏寫有神明名字的紙會有什麼報應,就嘗試著那麼做了,但是什麼也沒有發生。他又把這個拿去了廁所,也沒有任何事情發生。於是他就認定了常聽老年人提到的神罰是根本就不存在謊言。而且在得知了人人敬重的宇迦之御魂神的神體不過是石頭後,就將其換成了散落在路邊的石頭,並嘲笑那些虔誠敬神的大人。於是他這麼說:"雖說是個孩子個性卻相當地爽朗"。這種個性正是所謂的合理精神。

在獨立自尊、合理主義之外,支撐福澤諭吉的還有反權威主義。他在福翁自傳中曾說他自少年時代開始就未曾對人直呼其名。據和他同時代的人講,他無論對誰都一視同仁地稱對方為"~桑"。對人的稱呼最能衡量一個人是自大還是易屈服於權貴。糾結於"門閥制度是父親的敵人"的福澤諭吉對所有人都稱其"~桑"也是順理成章的必然。

捕捉到了獨立自尊、合理主義和反權威主義這3點的福澤諭吉像,讓我們得以看到福澤諭吉所說的高尚的人的榜樣。福翁自傳的最後這樣記錄著:"我傾盡一生想要做到的事大致有三件,就是要將全國男女的品性漸漸導入高尚,能真正不負文明之名;再使民心和善;並於有形無形和高尚的學理研究中投入重金"。福澤是一位啟蒙者。他將高尚視為最高價值,以忠於自己的主義及主張的行動,為了使日本人成為高尚的人而奮鬥終身。

來源:譯言

鏈接:http://select.yeeyan.org/view/346950/320618

推薦閱讀:

「這不是文明的衝突,而是野蠻與文明的衝突」
文明的進化有極限嗎?
地外文明:一個現代性的神話
李蓬國:遊客踢斷萬年鐘乳石要不要「拉黑」

TAG: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