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利:善琢磨乃成大師

馬利:善琢磨乃成大師發布時間 : 2016-08-30 來源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新聞中心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琢磨明白了,才能改進,才能創新。39年歲月,馬利先後參與近20個國家重點型號的總裝工作,憑著不斷鑽研的勁頭,他把自己「雕琢」成了航天型號總裝專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馬利技能大師工作室」,是全國首家運載火箭和重點型號產品總體裝配專業技能大師工作室。

△馬利在工作當學徒,把師傅的經驗「揉」成自己的

  1977年,16歲的馬利頂替父親進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  父親、領導都殷切叮囑馬利:「一定要多學多干,把師傅的技術學到手。」  「不能幹完活就完了,得消化了。」師傅的教誨縈繞在耳邊。十幾歲的年紀,誰都貪玩,馬利卻能耐住性子,下班後繼續留在車間,把當天乾的活兒在腦子裡過一遍,總結下、再記住。也許就是從那時起,他天性中那顆愛琢磨的種子發芽了:「掌握一種方法以後,他總會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能又快又好地操作。」  他跟自己的師傅學,也向周圍其他師傅學,空閑時間他仔細觀察老師傅們都是怎麼幹活的,「不能機械地吸收師傅的經驗,咱得揉一揉,變成自己的東西。」

「干總裝,可不光是擰螺釘」

  製造,是人類文明的基礎,也是將夢想變成現實的基本途徑。火箭在自己手中成型,這在馬利看來是一件充滿成就感的事情。  「有不了解的人說,總裝有什麼啊,不就是擰螺絲嗎?」馬利笑眯眯地說,「干總裝,可不光是擰螺釘。」如同瑞士製表匠不能被機械取代一樣,總裝是人的能動性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工種。39年的總裝生涯中,馬利無數次破解難題,使百餘發產品成功邁向太空。  一次,長征三號乙火箭執行一箭雙星發射任務,為檢驗結構設計的協調性,需臨時在總裝事業部進行雙星整流罩星箭聯合操作試驗。但原有的對接流程操作難、風險高,稍有不慎就會對產品造成損傷。馬利根據經驗,分析了產品特性與廠房設施等綜合情況,提出對上星罩的兩個半罩採取水平合罩,並在此狀態下安裝100個對接螺栓及蓋板。經試驗驗證,型號總設計師採納了他的建議,並將此合罩流程納入技術文件。改進後的合罩流程,避免了星架與星罩不協調引起的操作不便,減少了複雜工裝的操作,安全且省時省力。

肯鑽研無難事

  何謂琢磨?在馬利身上,琢磨就是鑽研,也是創新。他不光琢磨個人技術,琢磨總裝中與設計要求有衝突的地方,還琢磨提高效率的最優方案。他說:「火箭是個系統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每個環節都要傾注全力去做。」  比如長征二號F火箭逃逸系統安裝過程中需要安裝3個下支撐,馬利通過對已有地面設備工作原理的分析,結合產品裝配特點,提出合理利用地面設備的方法,將安裝一個下支撐的裝配周期從原來的70分鐘縮短到40分鐘,整個下支撐安裝過程便可節約90分鐘。  類似的例子隨手拈來。火箭裝配過程中,要使用標尺和經緯儀測算箭體的質量質心,用於計算火箭的飛行彈道數據。根據原來的工藝規程要求,需要兩台經緯儀分別從火箭兩側測量。由於兩台測量儀基準水平不一致,實際測量值會產生偏差,影響測量精度,甚至會影響到火箭入軌精度。為此,馬利組織成立了質量質心測量QC小組,經過多次試驗,研究制定了標尺調平新方法,不僅減小了測量值偏差,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這個新方法已被納入工藝規程,可在後續型號任務中運用。

  

邊研究邊總結 成果廣泛應用於型號總裝

  作為航天型號產品總體領域的傑出代表,馬利深深明白,知識的精髓在於傳承,面對新人,他總是毫無保留,傾囊相授,為航天事業培養了一批素質精良的技能人才。  他邊研究邊總結,不斷提煉總裝過程中的各項技巧,並且他總結的這些方法均已被寫入通用或專用工藝規程,在型號產品總裝工作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馬利先後獲得「全國技術能手」、「航天技術能手」、「集團公司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他帶領的班組也獲中華總工會「全國工人先鋒號」、集團「六好班組」等殊榮。  如今,馬利的徒弟從他手中接過接力棒,任裝配二組組長。幹了24年班組長的馬利,可以將更多的精力傾注到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建設和技能人才的培養中。在談到以後的打算時,馬利說:「創新是沒有終點的,我會隨時根據裝配狀態的需要去創新。」

推薦閱讀:

跟國學大師一起,讀懂經典里的智慧
虛雲大師講 《心經》
印光大師:師長之道()
【藕益大師的清凈業】
七風水大師談屬馬的人2017年運程

TAG: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