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良心」戈迪默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B04繁星
「南非良心」戈迪默 |
[湖北]葉傾城 因為拒絕交出亡夫給她的婚戒,戈迪默還挨了打——那些打她的黑人,也就是她曾為之抗爭過的人呀。 戈迪默真正是替黑非洲寫字的。她筆下,有非洲大陸的熔漿,有黑人的苦難,有種族隔離對黑白雙方的共同傷害……看戈迪默,要有耐心,還要有足夠的同情心,當然也得收起眼淚,夠冷峻。 看她的第一部書是《我兒子的故事》:小學老師索尼忍受不了屈辱:不能與白人同事共用廁所,連坐在同一張長凳上都不行。他毅然揭竿而起,成為反抗組織的一員。本應與白人勢不兩立,他卻愛上身體柔軟、雪膚花貌的白人女子。兒子無意中發現了他的偷情,嫉妒、憤怒、猜疑……諸般感情紛至沓來,徹底毀掉了他的家。索尼的妻女去參加戰鬥隊,情人也成為聯合國工作人員,所有人都離開了他。甚至,他的家,也被激進的種族主義者燒毀。「煙的氣味,那是她的氣味。毀滅的氣味,被毀滅的一切的氣味。」滅頂之災,一向毀滅所有人,不管你的膚色是黑還是白。寫種族隔離的罪孽,戈迪默的筆入木三分。 1923年,戈迪默出生於黑白人種混居的南非礦區,對有色人種的苦痛,不同人種間的鬥爭,從小就深有體會。早慧的她,九歲就開始文學創作,一生著有13部長篇小說,200多篇短篇小說及戲劇若干。她的書因為尖銳指向種族隔離,對當時南非政策多有批評,多次遭禁。 同為南非人權鬥士,戈迪默與曼德拉結下終生友情。1962年,曼德拉的著名演講詞《為理想我願獻出生命》就是在戈迪默的協助下起草的。曼德拉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時,戈迪默也在現場。雖身陷囹圄,曼德拉卻總有辦法讀到戈迪默的新書,戈迪默稱他為「我最迫切期望的讀者」。曼德拉1990年出獄時,宣稱最想見到的幾個人就有她,視她為英雄。南非的廢除種族隔離、民主選舉,戈迪默都為之立下汗馬功勞。 1991年,戈迪默因《七月的人民》獲諾貝爾文學獎。而戈迪默一生最自豪的成就並非此事,卻是1986年曾出庭作證,令22位國大黨人免遭死刑。 我最欣賞她的作品,卻是她獲獎之後的《貝多芬的八分之一是黑人》,這本書寫解除隔離後的南非困境:一位曾經反種族隔離的鬥士,在舊時代,是政府的敵人;在當下,又無法融入當地人的生活:雖然南非長袍十分流行,但穿在白種人的高瘦身材上不太像樣。恨意尚未消除,當年的黑人同志,早就功成名就,為了避嫌,不必再與白人交朋友,與他漸漸斷了來往;而後來的人,不必要知道他的歷史。到最後,他不得不幻想自己曾經在礦區有一支黑人血脈,就像貝多芬有八分之一是黑人一樣。他發現:他曾歡呼過等待過的新社會來了,他卻變成了局外人——這是戈迪默的夫子自道嗎? 沒錯,消除了種族隔離的南非,並沒有萬事大吉:大量黑人湧入原本的白人聚居地,令白人們棄居離去,反而造成荒蕪地帶,引發許多治安問題。包括戈迪默自己,都曾遇到入室搶劫,將她的現金珠寶劫掠一空。因為拒絕交出亡夫給她的婚戒,她還挨了打——那些打她的黑人,也就是她曾為之抗爭過的人呀。 但我想,戈迪默不會介意,就像她在《貝多芬的八分之一是黑人》裡面陳述的那樣:總有些人要做時代的先驅者,而他們的犧牲將付諸東流。她是「南非的良心」,但良心只在面對大是大非時有用。和平來到,民主開始,剩下的,僅僅是作為作家的戈迪默。 |
推薦閱讀:
※《我的前半生》告訴了我們這些……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B07男左女右
※和你在一起時,我是哪個「我」2017年06月16日 星期五B08男左女右
※一生就如一周,你的生命是星期幾?
※地板天天拖隔天還是臟?老保姆給你支一招,一星期都不用拖地
※兜兜轉轉,他終於承認愛我2015年06月25日 星期四B11 男左女右·智慧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