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現行教育孩子在家上學 家長自助開辦學堂
最近,「在家上學」成為一個教育新話題。家長們有的選擇親自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則把孩子送到自己信任的私塾或者學堂,在應試教育巨大的壓力面前,家長們用實際行動表達著對現行學校教育的反思,對自己心中教育理想的堅持和守望。
4人學堂變身微型學校
「讓孩子快樂成長」是日日新學堂的教學理念。最早只是為了女兒創辦的日日新學堂,如今已經擁有148名學員,在京城家長中小有名氣。
在離回龍觀不遠的昌平區小沙河村,有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日日新學堂。這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回龍觀地區,父母多是高校老師、白領、公務員等,學堂設有幼兒園、學前班、一至五年級。與一般學校不同的是,這是一所體制外的學校,所有的教學和課程安排都是自主設定。
「我的孩子在這裡上五年級了,當初就是為了她辦的這所學校。」談起創辦這所學堂的初衷,校長王曉峰的理由很簡單。2006年初,當時還在一家雜誌社擔任編輯的王曉峰開始為5歲的小女兒尋找學校,由於他所居住的回龍觀地區教育資源不足,而女兒還未達到上學的規定年齡,再去讀幼兒園又不合適。多次考查無果後,一個念頭在王曉峰腦海里越來越清晰: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在家上學?
王曉峰把這個想法發在了回龍觀社區網上,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跟帖中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最後有20多個家庭表示願意參與。在一次次的開會討論中,學堂的辦學思路逐漸明確,可到了臨近快開學時,只剩了4個家庭。
「干還是不幹?」家長們有些猶豫,為了保險起見,他們決定先從學前班辦起。每個家庭拿出一萬元,在回龍觀地區找房子,外聘兩位老師,王曉峰和愛人負責管理和課程安排……就這樣,日日新學堂誕生了。
王曉峰對於教育有著自己的思考。他的大女兒一直就讀正規學校,在他看來,以應試為目的的傳統教育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在枯燥、重複的訓練中,孩子失去了學習的快樂,變得麻木。為此,在他的學堂中,所有課程的開設都是為了讓孩子充分成長,享受快樂。
學堂開設的課程涵蓋多個方面。人文類有經典誦讀、兒童文學、文字彙解等;科學類有博物通識、數學、趣味數學等;藝術類有美術、手工、音樂、合唱、戲劇、書法、茶道等;體育類有武術以及作為選修課的柔道、足球等,老師定期還會組織學生遠足;還有社會實踐類,比如社會調查、科學考察、參觀、勞動等課程。
漸漸地,日日新學堂的名氣越來越大,在家長的口耳相傳中,來這裡的孩子越來越多,已經從五年前的4個學生增長到了現在的148人。為擴大規模,辦學地也從回龍觀搬到了小沙河村,有了自己獨立的校園。
舉家搬遷逃離應試教育
8歲的兒子卻有了輕生的念頭,這讓陳陣毅然放棄了在北京舒適的生活,舉家搬遷至大理,開辦了以「體驗式教學」為主的蒼山學堂。
離開北京舉家搬往雲南大理定居,陳陣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逃離永無止境的作業、愚蠢的考試和絕望的體制,擁有一個快樂童年。
三年前,陳陣開始關注到孩子的厭學問題。陳陣的兒子就讀北京一所知名小學,每天回家都要面臨如山堆積的作業。而在他們小區,住著不少外國孩子,上的都是國際學校,學校留給他們的作業很少。「每次那些外國孩子邀請兒子出去玩時,他都會很難過。」陳陣說,在這種對比中,孩子的厭學情緒也越來越重。
陳陣回憶,那段時間,孩子變得很不快樂。每次接他放學,迎上來的都是漠然灰暗的眼神和沮喪的表情,像個小老頭。有一次,正在埋頭寫作業的孩子忽然跟媽媽半開玩笑地說他想從窗子跳下去。「我家在18樓。我和妻子都被嚇了一跳,他才8歲啊!」陳陣說,那一刻,他意識到,孩子這樣不快樂的生活該結束了。
陳陣為孩子辦理了退學,開始在北京周邊尋找一些私塾送孩子上學。換了幾次學校後,陳陣覺得,以教授傳統經典為主的私塾教育存在一定局限性,於是,他開始研究各種可能的理想教育模式,想自己嘗試辦學。
2009年起,陳陣一邊在全國各地旅行,一邊選擇尋找合適的辦學點。最終在大理的洱海畔,蒼山上,找到了一個農莊:石頭壘成的房屋,溪水從屋前潺潺流過,背靠天然茶園,不遠處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這不正是理想的詩意棲居么?陳陣結束了自己在北京的公司生意,出租了東三環的高級公寓,舉家搬遷來到大理。
正式辦學前,陳陣閱讀了很多國外自主辦學的書籍,英國的夏山學校、日本的巴學園、美國的瑟谷學校等國外多所因材施教、推崇快樂教學的學校。在陳陣的規劃中,蒼山學堂,沒有固定課時安排,沒有一般意義上的老師,成人和兒童是平等的。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他們有主動發展自己的內驅力,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唯有絕對的自由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
今年暑假,蒼山學堂分三周進行了體驗教學。一波波孩子來了又走,在自然的懷抱和隨性的教育中,體驗著不一樣的課堂。在這裡,沒有人會催促他們做作業,沒有正規的課時和教材安排,老師給出一個大概的學習框架,孩子們自己選擇學習的節奏和內容。如英文課,挑一本英文書閱讀,聽兩則英文故事;科學課則選自己感興趣的科學書籍閱讀……為了培養孩子專註意識,每天還有兩次靜坐時間。
如今,蒼山學堂已有5位正式學生。除了陳陣的兒子,其餘4位來自山東、四川、福建等地。他們都是清一色的男孩,在來這裡之前都曾有過厭學的經歷。在學堂里,孩子們自己做飯、自己照顧起居,除了自主學習英文、國學、科學、書法等課程,他們還有機會學習種菜、採茶葉。周末時,孩子們又變成了管理學堂,接待來山莊的客人,用勞動所得賺取假期遊學的費用……寬鬆的教學氛圍激發了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和創造力,也在不斷的挑戰中增強了學習能力。陳陣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為厭學孩子的教育探出一條路。
私塾教育11歲成老師
8年的私塾教育讓袁小逸覺得學習應當和遊戲一樣輕鬆。如今才11歲的她,已經成了學校的小老師,開設英語、數學、文言文等課程。
今年11歲的袁小逸在同齡孩子里可以稱得上是個「異類」。3歲離開幼兒園後,她一直在父親開設的現代私塾里接受教育。
2003年,因不適應幼兒園環境,袁小逸的父親,北大歷史系碩士、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袁鴻林把她帶回浙江海鹽老家開展「私塾」教育。袁鴻林認為,現在學校所教授的知識太陳舊了,很多東西學了以後根本沒用。按照他的教學計劃:女兒9歲小學畢業,13歲高中畢業,16歲大學畢業,19歲碩士畢業,21歲就可博士畢業。
在海鹽的私塾里,袁鴻林給女兒的課程表涵蓋廣泛,包括文言文、英語、日語、法語、美術等,而文言文教材是《古文觀止》,英語用《新概念英語》。袁小逸5歲時,就能流利朗讀《新日本語基礎教程》、《新概念英語》,與父親用英語對話。
同齡人尚在小學階段,袁小逸便展示出了令人嘆服的英文運用能力和古文造詣。2008年9月,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袁小逸進入了嘉興清河中學初二年級體驗校園生活。她很不適應。在學校,下課鈴響了,但老師仍滔滔不絕地講著。
期末考試時,袁小逸語文考了73分,英語89分,數學62分,在全班50人中列43名。考試過後,袁小逸匆匆結束了校園生活體驗。「海量的作業把人變成了機器。」體驗了幾個月的初中生活後,袁小逸在自己的博客里這樣寫道。但是學校也有讓她很留戀的地方,「可以和大家玩,一起活動,有操場,有實驗室,有圖書館,比我們家的條件好多了」。
袁小逸認為,學校學習並不適合自己,學習應當和遊戲一樣輕鬆,快樂學習的秘訣是「不勉強」,看不進書就不看了。她每天早上7至9時起床,看一小時書,不想看了,就出去和小朋友打羽毛球、踢足球,「玩的時間比學習的時間多」。
如今,袁小逸已成了一個小名人。她的網上自傳體作品《私塾女孩袁小逸》結集成書,她的早教經歷也被父親總結為「袁小逸模式」進行推廣,在浙江多地辦學,執教學齡前兒童。如今,11歲的袁小逸成為學校的小老師,為孩子們開設英語、數學、文言文等課程。
家長看法
迎合個性化教育需求
擁有計算機博士學歷的虞淑瑤是一位5歲孩子的母親,孩子即將幼兒園畢業,她和丈夫早早地就開始對北京的各類小學進行考察,並確立了一個目標:不選擇體制內的學校。
「只要進入體制內的學校,就會面臨各種升學壓力,孩子們的個性得不到完全的釋放和施展,這是我最不喜歡的。」虞淑瑤坦言,儘管她自己也是在體制內教育成長起來,一路順風順水地讀到了博士,但越是這樣,對現行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認識得越深刻。
虞淑瑤在一家外企工作,身邊有很多老外同事。她說,可能外國同事的數學基礎不夠深、語文不一定很好,但解決問題時總是能表現出超強的創造性。而這些恰恰是填鴨式、以應試為目的的中國教育最欠缺的。
在她看來,以日日新學堂為代表的這種新教育形式,迎合了部分家長對個性化教育的需求。只要學校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關注孩子身體和心理健康,孩子們就會自然發展,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興趣方向。
至於脫離體制教育後,孩子升學出路如何?虞淑瑤也有進一步打算。她表示,自己已打算將來讓孩子不在國內參加中、高考,只要家裡經濟條件允許就讓孩子去國外讀大學。
專家觀點
重視家庭教育價值
「在家上學」(homeschool)是指家長通過自助的方式為孩子提供基礎教育的類型和方式。作為對國家舉辦的大一統的體制內教育的補充,上個世紀下半葉以來「在家上學」在國外得到長足的發展,近年來在我國也已出現。我國「在家上學」的實踐主要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有的家庭學校已經發展成為各具特色的微型學校。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微博)院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微博)介紹,目前,「在家上學」的實踐都是家長從自己孩子的教育開始的。由於對現行的學校教育不滿,無法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因而採用自助的方式探索符合自己理想的教育。「在家上學」的家庭或學堂在教育理念、內容、方法上豐富多元,但具有明顯的共性特點,就是重視家庭教育的價值,重視家長的直接參与,強調對孩子的愛和尊重,實行以每一個學生為本的個性化教育。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家長的權利。「在家上學」順應了社會利益分化、教育需求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成為家長在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國際學校、出國留學、打工子弟學校等教育形式之外,一種新的教育途徑和選擇。
楊東平認為,由公民直接參与和創造的各種民間的教育探索,對於增加教育的選擇性、豐富性和提供高品質的質量,滿足不同群體的教育需求具有重要價值,是對「學在民間」的教育文化傳統的持續和發揚。在實踐中,一方面,需要通過現狀調查、比較研究和政策研究,介紹國內外「在家上學」的實踐和發展歷程,辨析和澄清對「在家上學」的不同認識,並通過社會傳播,使公眾和家長認識和了解「在家上學」,創設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舉辦者也需要不懈努力,辦好自己的學堂和教育,體現出「在家上學」的獨特價值和魅力。
本報記者張靈
推薦閱讀:
※從八字看看你有幾個孩子
※孩子的這三個部位越臟越好,乾淨了反而更容易生病,家長們要注意
※哄女孩子的甜言蜜語
※把孩子送到奶奶家,回來後變得連親媽都不認識了!
※家長是如何把孩子弄成「病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