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問十分 | 「自利」「自私」大有不同(專題精選)
圖 | Scott Uminga
佛法的「自利」與世俗的「自私」,區別在於時空觀的遠近、目標的究竟與淺狹、實現方法的不同。前者基於多生多世甚至生生世世,後者基於今生今世或眼前一時半刻;前者是究竟的解脫,後者是五欲的滿足;前者向自心尋求,造善業得善果,後者向外在索取,只求結果而不知種因。
——學誠法師
若為一己私利而行善,是惡還是善?
網友
學誠法師
為一己私利而行善,是雜染的善業,所得的利益也極其有限。
師父,我現在很積極地做義工、布施,卻不斷有「『我』做善事,是為了以後的功德福報」的念頭產生。這種有欲求的念頭讓我覺得自己很偽善,好苦惱!
網友
學誠法師
欲求並不都是壞的。善之欲,我們稱之為理想、志向、願力,它是推動人生不斷向上的動力源泉,切不可無。《華嚴經》上說:「斷善法欲,是菩薩魔事。」惡欲、私慾才是應該摒除的。
師父,沒學佛時,我很少做善事,但每做一件都出於同情心,不求回報。學佛後,善事比以前做得多了,但每次做一點,就難免會想「我今天積了福德資糧,我又離佛近一點了」。先前無求,現在有求,我這是變得無私了,還是自私了?
網友
學誠法師
先前無求,是散心、隨心行善;如今有求,是宗旨、正念分明。有成佛的希求心、有正念,才能保持行善的持久、熱情及如理。廣行善業,慢慢增長福德、智慧,才能逐步從「有求」達到真正的「無求」。佛法的「自利」與世俗的「自私」,區別在於時空觀的遠近、目標的究竟與淺狹、實現方法的不同。前者基於多生多世甚至生生世世,後者基於今生今世或眼前一時半刻;前者是究竟的解脫,後者是五欲的滿足;前者向自心尋求,造善業得善果,後者向外在索取,只求結果而不知種因。
師父,無論放生還是捐助,總會產生「這樣能為自己增加福報」的心理。雖然初心是覺得被幫助者可憐,對其憐憫,但「增加福報」這一念的產生還是不對的吧?應該如何打消呢?
網友
學誠法師
行善助人,有不同的層次。一是散心為善,不望報、無所求,自覺秉持一顆善心去行善。這種善心雖好卻不堅固、不普遍,多隨性而為,遇見可惱之人、委屈挫折就容易退縮,有時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不是善良,做得是不是正確。絕大多數人行善都是這種情況。二是有心為善,希求善果福報。這種善有了業果理論的支持,更持久有力,但卻容易增長執著。三是以正念行善,懂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圓滿自利利他的資糧,宗旨清晰、堅定不移,既積極修福而又不執著福報,是我們應當努力的方向。希求福報不是錯,但要進一步思考,修福是為了什麼?
法師您好!最近我又重新看了《了凡四訓》,想請問您,一切以利己為由的善都是偽善,那麼了凡先生初發願也是為了功名,那他的這種善也是偽善嗎?
網友
學誠法師
善或不善,在不同的層面上有不同的定義。對於希求出離輪迴、斷除我執的修行人而言,一切追求世間利益、會增長我執的行為都算作「惡」,但對於剛剛開始修行的人而言,為了得到樂果而做種種好事,就是善行(雖然在另一個層面來說,這屬於有漏、雜染的善業)。佛教講自利利他,自利是每個人行為的根本動力,並不是可恥的、虛偽的。自利不等於自私,佛教所講的「自利」,是在最究竟的層面來利益自己,是以智慧為引導、以無限生命為前提的利己,與利他是一體的;自私,則是狹隘的為己,與他人對立,目光短淺。自私之人終會害己,絕不是真正的自利。
我反思自己行善的發心,絕大部分是出於自私,功利心重。我這樣一直做下去,會慢慢變得不自私嗎?
網友
學誠法師
譬如了凡先生,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很「功利」之人,但是他深信因果的善行,對許多人都有極大的引導力量,這也是很好的轉變。破除我執建立在更進一步的認識上,靠智慧而實證。聞思、積福積慧、凈罪集資,漸漸成長,是在善知識引導下的修行過程,不要急求果相。
看過《了凡四訓》,不喜歡這種威逼利誘勸人向善的方式。如果人只是為了未來的福報做好事,那在我看來,這種善心也是大打折扣的。
網友
學誠法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利誘與恐嚇,而是因果法則,正如父母諄諄告誡幼兒:鋒利的刀不可碰,電源插座要遠離等。展示因果法則,能夠幫助人正確抉擇自己的行為,這是智慧的做法。反之,不是建立在深信因果的基礎上而出於自己的知見和心情的行為,往往顛倒而不自知。
精選自學誠法師微博
推薦閱讀:
※自私的我,自私的你
※現在的孩子「自私」是怎麼形成的?
※獨生子女是否真的比較自私些?
※迫切地想要與另一個人在一起到底是出自於愛還是自私?
※男人的各種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