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錢穆先生《中國文學史》(一)
2016年2-3月,讀了葉龍先生整理錢穆先生《中國文學史》,很有啟發。錢穆先生樸實清晰、提綱挈領地把中國歷史與中國文學史講解的如此透徹,醍醐灌頂,打通了我多年來的許多困惑。現在把自己感覺特別有教益的部分,摘錄出來,以饗同心社的同仁們。
這是錢先生1955-1956年在新亞學院講的「中國文學史」,葉龍先生當時是學生,他把他的課堂筆記整理出來,形成這本《中國文學史》,前後共31篇。(以下基本是錢先生的授課內容的大意,附加一些體會)
1、【緒論】:史者,流變之意。我們應當把中國各時代的文學當成一個整體的一貫的水流來看,中間是連續的,也是變化的,相互之間為基礎、為結果。宋詞是由唐詩演變而來。
2、【中國文學的起源】:到目前為止,中國文學的起源是詩歌----《詩經》。西方也是這樣!中國最早的詩歌,源於唐堯虞舜時代,唐堯的《擊壤歌》和帝舜的《卿雲歌》。
《擊壤歌》出自《帝王世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歌詞簡單而樸實,大方直白,完全是一種純自然的抒發情懷的產物)
《卿雲歌》出自《尚書大傳》:「卿雲爛兮,糾縵縵從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這兩首歌,均出於《古詩源》。是伏羲神農時代的作品嗎?不能考證。
附:注意!還有二首古詩《皇娥》《白帝》,後被證明是晉朝王嘉偽撰。
所以,中國文學真正的起源,應該是《詩經》三百首開始,是中國文學之源!
3、【詩經】:大概創作於公元前1185—公元前585年間。大概六百年的歷史。傳說是尹吉甫採集,孔子整理出來。全詩分「風、賦、比、興、雅、頌」六義。賦比興,是風格、方法、技巧;風雅頌,是體格、體裁、類別。
「風」大概是民間之作、社會的;「雅」是朝廷的詩、政治的;「頌」是廟宇之詩、宗教的。
4、【尚書】:是中國最早的散文體作品。《尚書》記言,《春秋》記事。是我國文學史上地位很高的兩個作品。一般來說,文學是依託著歷史的進程誕生、發育、發展的。中國也一樣,《尚書》《春秋》均是歷史事物的載體。《尚書》原有100篇,孔子編纂並作序。後來,秦始皇焚書時,被毀。漢代崇儒後,由儒生口授,隸書書寫《尚書》28篇,稱為今文《尚書》;西漢時,傳說魯恭王拆孔故宅牆壁時,發現另一部《尚書》,用古文(先秦六國的文字書寫的),稱為古文《尚書》。經孔子後人孔安國整理,比今文《尚書》多了16篇。晉永嘉戰亂後,今文古文的《尚書》均丟失。
《尚書》中《堯典》《禹貢》最早,可能是戰國時的作品。最可信的作品應該是商代的《盤庚》,因為後來的安陽出土的甲骨文可以與之對應考證。
5、【春秋】:孟子說:「《詩》亡而後《春秋》作。」是記事的,看起來像咱們現在的電報,極為簡要,不太像文學作品。也是孔子同學修訂的,有《左傳》、《公羊傳》和《彀梁傳》「三傳」之分。《春秋》文字極其精練,甚至後世專稱其為「春秋筆法」,意思是語言極為簡練,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
6、【論語】:《論語》是諸子百家中最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是沿著《尚書》、《春秋》的傳統一路下來,但是比二者更富有文學性,其中充滿了感情、意境、比興等藝術手法,深深地影響著中國文化。比如: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里的「寒」字,極具情趣;再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里的「逝」字,流水傳神。
《論語》的體裁,衝出了《尚書》《春秋》對公家、國家大事的言行記載,開創了平民、私人的言行記事,是文學走向大眾從而有生命力的重要一步。
7、【中國古代散文】:《論語》標誌著中國散文進入了第二期,代表作品是《論語》、《孟子》、《莊子》、《荀子》、《墨子》、《老子》等。第一期的《尚書》《春秋》是屬於國家的、政治的、官書,應該屬於「史」的內容。第二期開始,就屬於個人的、私人的、平民的散文,應該屬於「子」的內容。
《論語》是學生記載孔子的言行。
《孟子》是孟子見梁惠王等言行,文字開始變長,說明紀錄的更為細緻和準確。
《莊子》已經開始了假設的場景和虛擬的對話。不像《孔子》《孟子》是學生記錄的,而是莊子自己開始寫作了。由寫實,進入到創作了!
《荀子》基本上是一個個人思想的比較系統的表達,篇與篇之間開始有了有機的聯繫,不像前幾個都是零碎的、各是各的。(以前《孔》《孟》《庄》的各篇之間,沒有聯繫,均是獨立成章)。
《墨子》據說是在《論語》之後,而在《孟子》之前。沒有「章」,但有了「上、中、下篇」。從體裁來看,應該晚一點。有的文章可能出的比較早。也許是跨的時代比較久了。
唐韓愈曾說:欲辨古書之真偽,應該先詳讀該書,通過詩和章篇來判斷。
《老子》就更是零零碎碎的字句拼湊在一起了,類似尼採的語言。但是《老子》雖然零碎,但是有次序,基本可以斷定晚於《論語》,是春秋後期的作品。(我不明白,如此說來,《老子》真的不是李耳本人寫的。其次,怎麼斷定了老子的語言晚於論語?我的疑問)。
《呂氏春秋》全書十二紀、八覽及六論,二十多萬字。每一部分成為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所有文章的次序是不能調換的,逐漸形成一個系統完整的散文體系。
古代散文逐步走向成熟。
8、【楚辭】:《楚辭》是我國南方地區的一本詩歌總集,是繼《詩經》之後又一部文學集中的「集」,由漢劉向編著。《詩經》還不知道作者是誰,《楚辭》開始有了作者,以屈原的作品最多,其次是宋玉,當然還有許多作品沒有辦法考證出作者。「楚辭」這個名詞,起源於西漢。
其實《楚辭》並非長江流域,而是漢水流域,即今天的荊州、襄陽、南陽一帶。以後隨著楚國的拓展,延伸到淮河、長江一帶。其特點是感嘆詞「兮」的使用,相當於「啊」!凡楚人作品,多帶「兮」,如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陝西人唱歌,「朱弦疏越,一唱三嘆」,帶有嚴肅性;南方人唱歌則多變化,多重複,而且十分熱鬧。這與南方氣候好,戶外活動多有關。
《楚辭》中最有名的是《離騷》、《九歌》。
齊國的韶樂,出自陳國,即現在的河南淮水一帶,是舜的後裔。孔子最愛聽南方的韶樂:「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見韶樂多好聽!
《楚辭》與《詩經》中十五國風裡的「二南」有傳承的關係。
屈原投「湘江」是一個誤會,屈原當時生活在湖北的漢水流域,沒有跨過長江。當時的長江由巴、蜀控制。不可能生活在漢水流域,而跑到湖南湘水去自殺。而且,當時的洞庭湖也只是一個泛稱,意思是一個流水相通而且寬展的水面,並非是目前專指的湖南「洞庭湖」。
「河」:水聲濁,北方的水,如「洛」、「河」;
「江」:南方的水,水聲清,如「長江」、「湘江」。襄水,漢水,也稱「滄浪之水」。
「洞庭」:前面的院子,叫「庭」,指空的;「洞」者,是通,相通之意,水與水相通。
9、【賦】:是通過詩的方式直接敘事,源於詩,但是敘事。戰國時代可能已經形成,但是在漢朝興盛,故稱「漢賦」。荀子、宋玉都有賦的作品。荀子有五個作品:《禮》《知》《雲》《蠶》《箴》。荀子每寫一賦,先不說明什麼,只是大篇解釋,最後一句才道破主題。這種文體叫「隱語」。所謂賦者,也就是鋪陳之意。所以說,敘述一件事,用大量的語言先說明,最後點明一事,這是賦的特點。即可以是一種隱語,也可以是一種寓言,就是故事化、效果化、神怪化。其特點是:敘事時用散文,形容時用韻文,有說有唱,有道白。如果敘事多散文多,最後走向「章回小說」;如果韻文多、說唱多,則走向「戲劇」。賦,一般都是命題作文,圍繞一個主題,比、興、賦,前後左右都用上,敘事感情都聯繫上,最後就是一個「賦」。
漢賦,是賦發展的高峰期,代表人物是山東的鄒陽和楚地的枚乘二人。原因大概是:當時的吳王劉濞可以開礦鑄錢、煮鹽富商,山東淮陰之地商足,思想開放,常有神仙思想,思想奔放,神話文學發育良好。到漢武帝時,淮南王劉安如賓客數千人,包括朱買臣等,傳下《淮南子》一書,基本都是賦辭。後來四川的司馬相如追隨枚乘,寫賦出名,被漢武帝召來,寫下著名的《子虛賦》、《上林賦》,後來賦變成了皇室的消遣文字,作為供奉之用,成為御用、幫閑文字,生命力下降,最後退出歷史主角位置。
中國的韶文進程:由詩—辭—賦—曲—京劇,一脈相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