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視野下的科學無神論問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視野下的科學無神論問題[來源:第三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論壇|發布日期:2013-03-13|瀏覽( 5)人次|投稿|收藏] 楊俊峰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社會歷史過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適應中國國情不斷進行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的產物。科學無神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科學無神論也應不斷適應中國的具體情況,在中國國情這一現實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完善自身。

  一、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基本內涵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無神論發展的最高形態,是真正科學與徹底的無神論。法國啟蒙運動與英國經驗論思潮,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賴以產生的思想淵源,文藝復興以來的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則為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手段與實證支持。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的成熟經歷了從「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經濟批判」的思想歷程。可以說,無神論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思維起點,而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則正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精神實質。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思想集中體現於其對宗教的分析與批判中。宗教是有神論思想的高級形態。馬克思主義科學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質以及宗教產生、發展與消亡的客觀規律,並在準確而全面評價宗教社會作用的基礎上指明了無產階級政黨對待宗教的基本態度與基本原則。

  以歷史說明宗教,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觀點。馬克思指出:「應該既不在『人的本質』中,也不在上帝的賓詞中去尋找(宗教的)這個本質,而只有到宗教的每個發展階段的現實物質世界中,去尋找這個本質。」[1]如同其他社會意識形態一樣,宗教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不過這種反映是虛幻的、歪曲的。「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採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2]宗教既非來源於天啟,也非「騙子手的捏造」,而是自然壓迫與社會壓迫的產物,具有深刻的自然根源、社會根源、認識根源與心理根源。宗教的社會作用也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在階級社會中,宗教往往為統治階級所用,成為其麻醉人民、維護統治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在特定時期,宗教也曾成為被統治階級反抗階級壓迫的精神武器。不過,總的來說,宗教作為對現實存在的虛幻反映,本質上具有謬誤性與消極性,不能真正代表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利於勞動人民爭取自身解放與幸福的現實鬥爭。從歷史上看,宗教經歷了從自然宗教到人為宗教、從多神教到一神教、從部落宗教到國家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的發展過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與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宗教必然會走向消亡,但這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需要有一定的社會基礎或一系列物質生存條件,而這些條件本身又是長期的、痛苦的發展史的自然產物」[3]。階級社會消亡之後,宗教賴以存在的現實根源並不會立即消除,因而宗教也必然將長期存在。無產階級政黨應當切實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反對簡單粗暴地「向宗教宣戰」,同時也應當堅持不懈地進行無神論宣傳,引導人民群眾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為我們正確看待和處理各種宗教現象與無神論思潮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適應具體實際與現實條件,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實踐中準確貫徹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指導思想以應對和處理各種現實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的重要任務,也是推動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發展與創新的契機所在。

  二、中國的社會文化背景與宗教信仰特質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產生於歐洲基督教文化背景,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在批判基督教及總結歐洲工人運動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在社會文化背景與宗教信仰模式上,中國與歐洲各國具有極為顯著的差異。

  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明初生的時代類似,在中國的上古經典文獻(《尚書》、《詩經》及《周易》等)中是承認和崇拜「上帝」的,後來漢譯《聖經》對至上神的翻譯就來源於此。但儒家上古傳統中的上帝與基督教有根本不同,它自始即不是藉助摩西那樣的先知與人進行交流,而是直接通過天地萬物、特別是民眾的意向而表現出來,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4]。因此,「皇天無親,惟德是輔」[5],上天會根據統治者在民眾中表現出的德行,以決定是否繼續賜予統治地位。這種傳統,很早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遠神近人」之思維模式。春秋時代的賢士已提出「天道遠,人道邇」[6]的觀點。孔子更是明確指出:「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7],「未知生,焉知死」[8]。在以後的發展中,以儒家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始終表現出這種「重民而不重神」的人文主義色彩,深刻的影響著從百姓日用到國家政治等各個社會方面,也決定了中國宗教信仰模式的基本特質。

  由「重民而不重神」,衍化出中國傳統宗教信仰模式的三個特點:1、宗教信仰狀態呈現多元性特徵。原生的人文信仰體系儒學與產生於本土巫術、鬼神信仰基礎上的道教,以及外來的佛教,乃至伊斯蘭教等和平共存,甚至相互促進。儘管必可避免地有思想上交鋒,但卻沒有大規模的宗教衝突與宗教迫害。到了傳統社會末期的明清時代,儒釋道「三教合一」更是成為三家宗教的自覺共識。這在基督一神教的傳統中幾乎是不可想像的。2、宗教信仰特徵具有明顯的功利性。人們對特定宗教偶像的崇拜往往抱有明確的現世功利意識,宗教儀式與宗教行為都朝向信仰之外的功利目的,鮮有基督教信仰中所推崇的「純潔性」。這又進一步決定了中國人傳統的宗教信仰教義意識淡漠,從而使特定的宗教信仰都具有較大的開放性,為不同宗教的共處與融合提供了條件。3、宗教信仰從屬於政權。中國傳統的各種宗教一直從屬於皇權,接受皇權的統治與支配,從來未獲得歐洲中世紀那種教權高於政權的地位。即使在具備准「國教」功能的儒教秩序中,君主也以「天子」之名牢牢掌握著教權。這就使得中國傳統社會中宗教的地位與作用遠不能與歐洲基督教相比擬。

  中國的社會文化背景與宗教信仰模式雖然具有與西方截然不同的特質,但馬克思主義仍是我們認識和改造中國社會唯一正確的思想指針,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同樣也是我們理解和處理中國宗教有神論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只是,馬克思主義在與各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自身,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無神論同樣也需要適應具體實際、不斷進行理論創新,才能真正貫徹和落實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中國化的經驗與反思

  早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中國共產黨人就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思想指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實踐,既將反神權合理的融入反封建的鬥爭中,又強調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原則,主張宣傳教育的根本方針,並適時提出建立共產黨領導的、包括宗教信徒在內的反帝、反封建統一戰線。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政教分離、政治與教育分離的基本原則與科學無神論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團結廣大信教群眾,針對受西方控制的基督教與天主教開展了反帝愛國運動,逐步將教會變為由中國人自治、自傳、自養的宗教事業。在宗教氛圍濃厚的邊疆地區,則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運動,從根本上摧毀宗教賴以存在的封建剝削壓迫制度,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徹底扭轉了「文革」中對待宗教工作的左傾錯誤,在明確共產黨人無神論基本立場與加強無神論宣傳教育的前提下,提出要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從而開啟了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作為普遍真理,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應該也能夠與各種不同的現實情況相適應。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中國化過程也正是其發展完善並落實於實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基本原則不動搖。馬克思主義必然以無神論作為根本基點,必然以徹底的無神論立場與各種宗教有神論思潮區別開來。在這裡,沒有絲毫的動搖與調和之餘地。其次,必須根據中國國情靈活地處理宗教與有神論問題。根據中國的社會文化背景、傳統宗教特質以及當前宗教傳播的新情況,採取適當的宗教管理措施與無神論宣傳教育方式,不搞「一刀切」。再次,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應當不斷批判各種新有神論思潮,引領社會思想文化的發展方向。在有神論的現實基礎將長期存在的情況下,宗教有神論思潮仍會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完善自身,仍會以各種面目層出不窮。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惟有不斷與時俱進,才能有效的應對和批判宗教有神論思潮。最後,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應當從服務現實的角度構建自身的積極內容,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需要,為人生意義問題提供合理的解答,為道德實踐建立穩定的根基,為生命價值找到理性的維繫。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70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54頁。

[3]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142頁。

[4]《尚書·泰誓中》。

[5]《左傳?僖公五年》。

[6]《左傳?昭公十八年》。

[7]《論語?雍也》。

[8]《論語?先進》。


推薦閱讀:

肖雪慧:民族主義理論的一個新視野
《大視野看民國》連載十二——共和帝制兩不通——袁氏民國(6)
「指南解讀」ACCP 10視野下靜脈血栓再認識 | 協和八
屋頂庭院,極好的視野
德里達的解構視野與馬克思主義

TAG:中國 | 科學 | 馬克思主義 | 無神論 | 視野 | 主義 | 馬克思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