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風流除便休——趣話攝影5
照片是把現實生活的實際記錄在二維的平面上,為了客服二維空間展現的不足,攝影師運用光與影在二維空間上,顯示出三維的效果,光做到這一點這還遠遠不夠。
就拿人像攝影來講,好的作品,不僅僅能把被攝者的面目展示的淋漓盡致,更重要的是把被攝者的內心世界也展示給大家。這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前面講了蘇軾是攝影大家,不光是他,還有柳宗元等等,那明朝的唐寅也不甘落後,他對人像攝影有一番獨到的見解,很值得我們借鑒。
唐寅,又名唐伯虎 (1470一1523) 明朝畫家,文學家。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少時讀書發憤,青年時中應天府解元,後來仕途失意,潛心書畫,形跡放縱,性情狂放不羈。唐伯虎看了張夢晉畫的美人圖後寫下了一首詩《題張夢晉半身美人圖》 天姿裊娜十分嬌, 可惜風流半節腰; 卻恨畫工無見識, 動人情處不曾描。 若干年後,他又見了那幅畫於是提筆寫了誰將妙筆寫風流,寫到風流除便休。 記得昔年曾識面,桃花深處短牆頭。不難看出,當第一次看到那幅美人圖時,風流才子唐伯虎是「可惜風流半節腰」雖然畫的太美了,「天姿裊娜十分嬌」,可惜只畫了半身。他不但十分惋惜「動人情處不曾描」還指責畫家「無見識」。換句話說唐伯虎要是有相機的話,一定會站在同一角度,拍下一張MM的全身照,讓美眉的天姿裊娜與動人情處,盡收眼底。留下一個美好的瞬間。時光荏苒,當大唐或老唐(才疏學淺,沒考證出準確年代)再看到同一畫作時,居然一改往日的態度,稱讚畫家「寫到風流除便休」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平誇獎畫家「妙筆寫風流」。還是哪句話,此時的大唐或老唐要是再次拿起相機的話,一定會站在,同一角度,拍下一張MM的半身照,讓美眉的天姿裊娜,永駐心底。浮想聯翩……
什麼是美?尼採的理解,除「外觀的幻覺」說和「生命力的豐盈在對象上的投射」而主張:「美在哪裡?在我須以全意志意欲的地方;在我願意愛和死,使意象不只保持為意象的地方。愛和死:永遠一致。求愛的意志:這也就是甘願赴死。」尼采對美感心理主要有以下幾種分析:第一,聯想說。美的判斷「賦予那個少許發它的對象以一種魔力,這種魔力是以各個美的判斷之間的聯想為條件的,卻與那個對象的本質完全無關。」把一個對象感受為美的,是因為這個對象激活了主體無意識中對以往種種美好體驗的回憶,所有這些體驗相互少激勵,集結在這個對象周圍了。所以,美感是以無意識聯想為基礎的一種錯覺。第二,動物性快感混合說。我們身上存在著性部動、醉、殘酷等動物性快感狀態,當一個對象少許起這些快感狀態所寓區域的興奮之時,「動物性的快感和慾望的這些極其精妙的細微差別的混合就是審美狀態。」第三,同感說。在遠古時代,人受恐懼的訓練,在一切陌生者身上看到危險,於是學會了在心中迅速領司和模仿對主感情的本領,即學會了同感。人甚至把這種看法從人、動物推廣到了自然事物,以為一切運動和線條都蘊含著意圖。由恐懼而練習同感,由同感而產生了各種類型的美感,包括對自然的美感。此說相當於移情說,不過尼采指出了移情起源於原始人的恐懼。第四,距離說。美感有賴於一定的空間或時間距離。
由美感而產生的美學構想由費希納開始的「自下而上」的美學所提供的所有啟發就在於此。我們既然已經有了人類真實的審美體驗作為美學理論框架的邏輯起點,作為討論一切美學問題的最本原的基礎,那麼關於美的客觀存在的假說,立即就成為一種奢侈,而且絕對是一種礙手礙腳的奢侈。從美感出發的美學所面臨的最重要的課題,也不復是美的所謂本質,不復是關於美是否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本體論證明,而是美感的本質,美感過程的本質,是人類主體審美地感知和把握對象的過程本身。這就意味著美學已經從一門關於「美」的科學轉化成了一門關於「美感」和「審美」的科學,美學的立足點也就從本體論層面上迅速地轉移到了認識論層面,從對本體的形而上的研究轉化為對認識的形而下研究。有位哲人說過,當人們異口同聲地稱讚某個對象很「美」時,他們說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每個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獨特的個人特徵,而且同一個人的心理感受,也總是處於不間斷的變化過程之中。更何況人們在審美活動中所用以判斷對象的價值標準不同,面對同一對象時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並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是,如果我們將這個問題放到更廣闊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將它放到整個審美髮展史中加以考察,我們就會發現,不同個體的審美體驗的差異,甚至還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所持的價值標準的不同。我們在觀照一片清淡平和的風景時產生的怡然自如的愉悅固然總是被美學家們稱之為「美感」,然而我們在劇院里觀賞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時心靈有可能經受到的巨大震撼也可以稱之為「美感」嗎?還有,我們在閱讀南美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時經歷的怪誕無比的複雜心情,應該不應該也稱之為「美感」呢?這樣的問題,我們從歷代美學家們汗牛充棟的文獻中,根本就找不到令人滿意的答案,人們總在喋喋不休地談論美感,卻似乎很少來談論那些被稱之為「美感」的人類的具體感受本身。
審美是一種人類精神活動,是一種給活動主體以豐富而複雜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動,並且還是一種通過這些主體的心理感受而獲得其意義的活動。因而研究審美,首當其衝應該研究的,就是人類在這種特殊的精神活動中獲得的各種各樣的心理感受,人們將這種感受稱之為「美感」。研究「美感」,我們卻很難直捷地用一兩句話給出「美感」的定義。
單就人像攝影來講,能做到「寫到風流除便休」需要的就不單單是攝影的技法,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修養。連唐伯虎這樣的風流才子都會對自己的審美觀點進行修正,更何況我們呢。
我的更多文章:
推薦閱讀:
※三大數碼照片格式都是什麼?
※2018.04.12 彩色的路
※夢境般的風景-攝影欣賞
※攝影基礎教案:第四課 照相機的基本操作與保養
※金盾頂美尚居系列,來自地中海風情的美學典範
TAG: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