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在風中飄 ︱ 許身健 · 黃卉 · 屠凱
Bob Dylan
2016年12月10日,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屆時將會為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等獲獎者頒獎。
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音樂人兼作家鮑勃·迪倫。文學院在當天發表的新聞公報中說,迪倫因為「在美國歌曲傳統形式之上開創了以詩歌傳情達意的新表現手法」而獲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評價說:「他的多才多藝令人驚奇,畫家、演員和作家領域都有他的足跡。」
有意思的是,在國內社交網路上,有關鮑勃·迪倫拒領諾獎的謠言四處傳播。並有人模仿薩特的拒絕聲明,替鮑勃·迪倫寫了拒絕諾獎的公開信。
本期法評說以本屆諾貝爾文學獎為主題,邀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許身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黃卉、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屠凱觀察點評,敬請關注~
現場視頻
諾獎觀察
屠凱
2016年10月13號瑞典文學院決定將本期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歌手鮑勃·迪倫,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文學院的說法是鮑勃·迪倫的作品實際上給美國傳統的歌曲形式增加了新的表現手法,甚至於說等同於古希臘的用音樂表現的詩歌,達到了一種古典作品的水平。
當然很多的公共輿論對他也有一些負面的評價,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件事。一般的社會公眾都會認為我們法律人總是一本正經的,不太喜歡新的藝術形式,不知道黃老師和許老師喜不喜歡鮑勃·迪倫這樣的搖滾歌手。
黃卉
不能說我聽著鮑勃·迪倫歌曲長大,但是肯定聽過,而且我肯定也不是鮑勃·迪倫的狂熱歌迷,因為還是隔的遠了一點。但我還是整體覺得他很重要,我從這個意義上我是非常認可的,我也喜歡聽,喜歡那些他在美國民權運動和反戰抗議中的民謠。
屠凱
許老師,中國政法大學也出了很多的詩人,您覺得像鮑勃·迪倫這樣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是不是像評論說得那樣實際上是當代的經典作品?
許身健
正像屠凱老師講的,中國政法大學出了很多詩人,比如說海子(不過應該說是北大培養的),有些非常著名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我們還有很多的文學家是從法學院的出逃者,名字我就不再具體講了。
我覺得鮑勃·迪倫是在中美關係蜜月的時候,傳播的到中國的一種文化現象。他在西方國家是一個經典,在1968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全世界都在騷動,巴黎學生有運動,在美國也有學生運動處於一種追問人生目的、社會目的的狀態,不相信所謂的權威,鮑勃·迪倫的歌曲主要是代表一種反抗的力量,代表一種民主的力量,代表一種草根的力量,代表對既有的那一套意識形態的衝擊和反抗,所以在當時美國轟動一時,非常風行。
現實地講,美國這個國家實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力,通過好萊塢、唱片業等在西方社會,甚至說我們的台灣地區、港澳地區等都有影響。當然我們那個時候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受他們任何影響,就是在1979年中美關係正常化之後,鮑勃·迪倫作為這種文化產品在中國轟動一時,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太了解了。
我個人認為他獲獎,如果說是因為他的作品是一個經典作品,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如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文化產品,在這些評委的記憶當中,內心深處留著當年的影子和夢想,就像我對我那個年代的歌星和歌曲特別有感情一樣,標準肯定是主觀。實際上我不太贊成所謂的這樣一種經典,因為確實有很多的爭議,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至少是在這些評委的心目當中,這屆文學獎回應了他們內心的一種召喚,作出這樣一種評判:這就是經典,這就是權威。所以說他們還是夢中人,夢還沒醒呢。
屠凱
許老師,您接觸鮑勃·迪倫的作品是通過磁帶,還是其他方式?
許身健
聽過他的磁帶、CD,還有聽了外台,比如美國之音,這也是學習英語的渠道,當然它也會傳播它的價值觀,我不贊成(O(∩_∩)O),但是歌曲是沒有國界的,我當時聽到鮑勃·迪倫。另外,在看《阿甘正傳》的時候,阿甘的女友也唱那個《答案在風中飄》,當時就是一首反戰的歌曲,非常好。
屠凱
謝謝許老師。黃老師是怎麼聽到鮑勃·迪倫的歌曲?
黃卉
在朋友那裡。我以前住的房子里別人有很多這樣的唱片,我本身不是一個特別音樂的痴迷者,可能還是當時聽到後,內容更打動我,或者內容會對我有所觸動,就是剛才說他的整個形象,對西方的意義都是非常的重要。
屠凱
黃老師,剛才許老師說了鮑勃·迪倫的作品在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看來,可能是勾起了他們對那個時代青春熱血的回憶,您怎麼看,是人心的感情造成了這樣的結果,還是真的像他們書面表達那樣,是真的達到了西方古典的經典水平?
黃卉
這裡當然有意識形態的考量,這是比較明確的,像鮑勃·迪倫這樣的反對戰爭、呼籲和平、堅持人權都是符合它的要求的。但是為什麼選他,只能猜測,我不確定說是評委們年輕的記憶,我都不知道有幾個人選的,評委是誰。
但是從整體上來講,我也想了一下,為什麼要選鮑勃·迪倫,為什麼不選一個比較經典的文學作品的作者,我在想有沒有可能可能,是因為這些都要花時間閱讀,諾貝爾文學獎本身作為一種制度,作為一個機構,其實是需要一些新鮮的活力,你也可以說得它在發掘新的形式,那麼這也可能就是它需要亮點,當然這是猜測。
不過我覺得如果鮑勃·迪倫拒絕它,比接受的意義可能更大一點,授予鮑勃·迪倫,評委一定有自己的考量,這個考量是否已經真的認可他的文學意義,不能確定。
但是考慮到之前讀到的一個小消息,奧地利一個非常棒的作家,是一位老作家,他在上海做活動的時候,別人問他,鮑勃·迪倫獲獎你怎麼看?喝了點酒以後,他就開始有點放鬆了,他說我非常反對,他自己覺得如果沒有音樂,鮑勃·迪倫的詞就什麼都不是,他覺得文學獎還應該是守住是守住經典文學的獎項,認為應該守住這個意義,可能他也有一定的道理。
屠凱
可能我們印象中,似乎詩歌跟音樂就不可分割,詩歌從來就是跟音樂結合在一起的,像我們古代詩歌也是要唱出來的,會不會他們說他的歌曲就詩,是不是詩就是可以有這種形式?
許身健
因為文學就是這樣一種表現形式,評價完全是主觀的,實際上諾貝爾文學獎至今爭議還是非常多,而爭議無非就兩個方面,應該獲獎的人沒有獲獎,比如認為馬克吐溫,還有一些非常優秀的作家,要列一個應該獲獎沒有獲獎的名單會有一大批;還有一方是是不具備獲獎的資格卻獲獎了,這樣的名單也很長很長,比如說跟中國有關的賽珍珠,賽珍珠寫《大地》,當然我想這背後可能也有社會的原因,在抗戰的時候,中美關係比較密切,賽珍珠在那個時候傳遞了某種東西,所以評委就評給他了。
因此這是基於一種主觀性,主觀的評價,這可能也需要推薦人的意見,需要各種各樣的團體提名,我們在法律上來講,最大的看點就在於形式問題,我們都知道,因為現在社會價值觀念多元,這時候價值中立是最高的價值,所以我們為什麼在法院強調正當程序,因為正當程序可以化解不滿,所以實際上你選擇任何一個作家獲獎,選擇任何一個形式的文學都有這樣的爭議。
比如說一直在風聞村上春樹要獲獎,很多他的粉絲對此都呼之欲出,在國內也是這樣,就比如說韓寒,當然我認為他是肯定得不到那個獎的,但是很多他的粉絲認為他就是一個文學大師,我想講這確實就是主觀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關注的諾貝爾獎只要經過一個正當的程序,最後這個結果那就是這樣一個結果,我們只能去接受。我記得在很多年以前,《讀書》雜誌的主編汪暉先生,他的作品獲了一個大獎,對他的爭議不是實質評價,主要是程序問題,比如說該迴避而沒有迴避等。
所以說我們現在諾貝爾文學獎這些爭議,比如,鮑勃·迪倫的作品是不是經典,是不是詩歌配不配獲獎,對於我們來講這是一種主觀評價,實質性評價,而我們所關注的是,有沒有人去談論程序有問題,這是我們法律人容易看到的一個關鍵問題。
屠凱
許老師,您剛才提到鮑勃·迪倫當時的歌曲,對於當時人們的心靈衝擊是很大的,您覺得今天他的這些歌曲是不是還有這種力量?
許身健
音樂沒有國界的,雖然戰爭過去時間非常長了。像唐朝的戰爭,杜甫寫的詩歌《兵車行》 :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我們在念這首詩的時候,就會想像當時的場面,會對當時唐朝的戰亂、人民的苦難、生靈的塗炭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鮑勃·迪倫也一樣,他唱的《答案在風中飄》,我們就會想,越戰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甚至越戰是中國和前蘇聯幫助了越南打敗了美國,我們也有很大的犧牲,我們為什麼會為一個美國兵流下眼淚呢?
我想那是一種生命的共鳴。一個年輕鮮活的生命,他還沒有成長,沒有家庭,沒有後代,就被美國戰爭販子給扼殺了,所以鮑勃·迪倫這首歌的情感我們能感覺到,這就是文學的力量,就是文學的美,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啟發。優秀的文學作品一定是打動人的,喚醒內心的情感,如果它做到了,我們就認為它是經典。當然,回頭來看,鮑勃·迪倫是不是能得諾貝爾獎,評委認為他能夠得,我們就姑且同意就得了。
屠凱
黃老師,我們剛才提到,一般人都覺得法律人一本正經,很嚴肅,基於鮑勃·迪倫這種歌曲中傳達這種反抗的精神,您願不願意推薦您的學生們也去聽一聽,體會到跟剛才許老師說到一樣的這種感受。
黃卉
我基本上不對學生做法律外的任何的具體的期許,如果有期許的話,也不可能具體到鮑勃·迪倫。但是我還是願意,如果他們有興趣聽一下,我覺得不是壞事,但是他們不一定有那麼強烈的感受,可能這是另外一代人的故事了吧。
許身健
我倒是這麼看這個問題的。首先,音樂是對人一種很好的教育和啟發,搖滾樂的誕生,確實是一種造反和革命的力量表現,當時無論是鮑勃·迪倫,還有其他人,各種樂隊非常多,最著名的英國的歌手約翰·列儂,他當時因為美國人在示威的時候創造了很多的辭彙,約翰·列儂和大野洋子,要愛情不要戰爭,他們躺在床上很多天不下床,通過這樣一種形和行為,表示反體制的力量。還有槍炮與玫瑰,就是把玫瑰花放進炮筒里。
總體上講,約翰·列儂從英國開始發源,為什麼在整個西方社會青年中引起狂熱,因為那種體制的東西,已經讓人非常厭惡了,在這種情況下這就代表一種反體制的力量,是一種反抗,通過音樂反抗,而不是通過武器。
屠凱
許老師,之前聽說鮑勃·迪倫可能會拒絕諾貝爾文學獎,剛才你提到按照程序正義,授給他這個獎,實際上是體制對他的肯定,他如果拒絕諾貝爾獎的這個行為,您是贊同的吧?
許身健
因為諾貝爾獎是他的,他有接受或不接受的自由,當然要給這麼大一筆錢,何樂而不為,如果拒絕,我很不理解他。但是反過來講,如果拒絕,這也是深思熟慮的,他又不缺錢,作為一種反體制的力量,接受這個獎金比他拒絕來講損失更大,對他來說,錢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會成一個新的公共人物,不也挺好的,但恐怕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會受到很大的傷害。不過誰讓你這樣做的,這完全是自作自受,送他們兩個字「活該」。
屠凱
黃老師,覺得他們是不是活該?
黃卉
我不知道許老師有沒有看過之前一個杜撰的拒獎聲明,我看後還是非常感動的,我覺得至少會有這樣的聲音和理解,我期待法律界會有這樣的嚴肅和精神。
作為獎項,諾貝爾獎的意義可能早就沒有那麼重要了,但在中國是重要的,這估計是東方主義的一個後果,因為我們還是覺得政治體制也好,社會體制也好,都比較落後,這麼一個諾貝爾獎是一個了不得的東西,其實可能把它看淡一點會更好。我今天我問了一個我比較喜歡的小說家怎麼看這個傳聞,他說鮑勃·迪倫拒絕獲獎,還不典型,如果還有兩個,比如傳統的、典型的、知名的文學家也拒獎,這個可能意義會更大一點,而且這個可能就是「活該」了。
屠凱
謝謝黃老師,鮑勃·迪倫會不會去領諾貝爾文學獎,我們拭目以待,謝謝大家收看本期的法評說。
Blowing In The Wind
感謝各位小夥伴精彩的評論。「法評說」第20期獲獎小夥伴名單如下,具體事宜請於後台聯繫。雅寧
船島
馮汪汪凱西
尹楠
侯明明
歡迎文末留言,我們將為精選評論中點贊數排名前5的小夥伴提供一期《中國法律評論》!
獲獎名單將於「法評說」第22期播出時公布!不要錯過喲~~~
推薦閱讀:
※蘇珊米勒2016年運勢完整版
※2016年02月05日
※2016年,極易掙得百萬家財的三大生肖
※家事審判改革的廣東樣本|家事審判|來源:《中國審判》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