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頤和園看蘇式彩畫不必非得去長廊,一組原汁原味的皇家聚錦欣賞
蘇式彩畫又叫蘇州片,是一種發源於中國南方的古建彩畫形式,北京目前很多建築上都能見到蘇式彩畫,其中尤以頤和園裡的最為著名。一般人都認為長廊的彩畫最精彩,其實由於各種原因,目前看到的長廊彩畫基本都不是原物了,解放後經歷過數次大修,部分是照原圖重繪的,更多都是重新創作的了。犄角君更喜歡去長廊以外的一些老建築上欣賞蘇式彩畫,有些遠比長廊畫要精彩得多。感謝關注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圖文原創,歡迎轉發
蘇式彩畫的核心部分是俗稱的包袱,這部分面積比較大,內容也最豐富,山水人物戲劇畫片無所不包。其實除了煙雲托上的包袱畫外,還有很多地方的彩畫也很有意思,今天犄角君和大家聊聊聚錦。所謂聚錦說白了就是坊芯畫兩邊的起裝飾作用的小幅繪畫作品。
聚錦畫由聚錦殼和聚錦芯兩部分組成,蘇式彩畫中的聚錦多以仿物象形圖案作為外框,而聚錦芯多採用落墨搭色技法繪畫人物、山水和花鳥魚蟲等題材,雖然面積不大,但是顯得更加隨意生動。這幅聚錦外形是一隻蝙蝠造型,芯部背景為青色,畫的是猴子摘桃,與聚錦殼的蝙蝠湊成福壽雙全之意。
除了大量的花鳥魚蟲外,聚錦上也有人物畫,這也是犄角君最喜歡收集的內容。這幅聚錦畫的是白猿獻壽,彷彿是在宣紙上作畫一樣,從人物服飾上甚至能看出濃淡乾濕來。聚錦的外形是一幅展開的畫軸。
這幅畫的是成語故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老漁翁的表情刻畫得惟妙惟肖。
這幅應該是麻姑獻壽,外形是一條大魚。由於年代久遠,畫面上已經有些黑點,麻姑真成了「麻」姑。
和長廊畫一樣,在聚錦中也有大量根據古典名著改編的戲劇場景,其中尤以三國戲為多,這出是蔣干盜書。
嬰戲圖也是聚錦中常見的題材,這幅外形是茄子的聚錦中畫的是兩個頑童手中提著兔子燈和金魚燈在玩耍,畫面喜慶熱鬧,生動有趣。
犄角君這些年拍了大量的聚錦,以上這幾張都是散落在比較偏僻的地方,從畫風和保存情況看很可能是清末的原物,因為這些地方地處偏僻而且遊客稀少,相信園方是不會花大力氣重新繪製的,即使重畫也畫不了這種水平,看看現在長廊的彩畫就知道了。
頤和園面積巨大,很多建築上都能見到聚錦,畫的好的不少,差的當然更多,有些還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比如這幅老玉米圖案的聚錦,清末不會畫,現在也不會畫,所以只能是某個特定時期的產物,根據周圍其他圖案判斷,犄角君認為可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畫的。下次您再逛頤和園的時候不妨也留意一下這些有趣的聚錦彩畫。感謝關注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圖文原創,歡迎轉發
推薦閱讀:
※頤和園收藏了圓明園哪些文物
※頤和園的冰 懷俄明的雪
※【極品美圖】頤和園 的春色
※"頤和園"匾額是誰題寫的?光緒?慈禧太后?還是嚴寅亮?
TAG:頤和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