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手法的補瀉
07-05
《內經》云:"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補,即補人體正氣之不足;瀉,即瀉邪氣之有餘。推拿的補瀉,是指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醫者運用一定的手法,以一定的力量、幅度、方向,在一定的部位、穴位(線),加以一定的時間,使機體發生一定的變化,以影響神經的傳導,改變人體的神經及神經體液調節作用,從而達到促進某一臟腑功能或抑制某一臟腑功能的作用。 2 推拿補瀉與力的作用 2.1 施力大小 歷代推拿醫家認為,重刺激為瀉,輕刺激為補。但這種手法刺激強度差異所致的補瀉作用,其補瀉的壓力分界量,是隨各人的體質以及不同部位接受刺激的閾值而異。在臨床上則以患者所感受較強的酸痛感和麻脹感作分界量,且只屬於相對量。而這僅僅是一個近似值。 2.2 施力方向 2.2.1 直線推拿 一般來講,常以氣血運行方向考慮。向心性手法多為補,反之為瀉。 2.2.2 弧線推拿 順時針方向手法操作為瀉,逆時針方向手法操作為補。 2.3 力的作用點(線、面) 施力部位、作用面積的大小影響著手法補瀉作用。施力面小,則手法作用較集中,易於滲透,刺激度則相對為強。反之,則刺激度相對為弱。 3 體位 3.1 醫者體位 手法操作宜多用巧勁滲透,切忌施用暴力。今在臨床治療中,一些推拿醫師片面強調有力,不求剛柔相濟,實為一大錯誤。 某中醫學院教師在其論文中說明推拿專業應取"孔武有力"之輩。筆者認為,醫者當在堅持練功的基礎上,臨床借重力,按手法需要配合一定的步態、姿勢,全神貫注,法從心出,手隨意動。 3.2 患者體位 患者以一定的體位配合施治,從而體現補瀉,取得更佳療效。如楊天鵬教授獨創"外牽引力"及"內牽引力"學說,利用病人自重及體位改變;地心引力與病人自增腹內壓相拮抗,醫者施以一定手法巧行補瀉之功,收到良效。 4 施術頻率 從手法頻率快慢而言,操作頻率快則為"瀉",慢則為"補",是謂"急摩為瀉,緩摩為補"。 5 循經補瀉與穴位(線)推拿 5.1 循經補瀉 循經推拿有得氣感強和便於尋找反應點兩大優點,得氣感愈強則療效愈佳。從手法補瀉角度而言,基於經絡循行方向,順經絡循行方向部位的手法操作為"補",逆經為"瀉"。是謂"順經為補,逆經為瀉"。 5.2 穴位(線)推拿 穴位(線)療法以衝擊性的脈部力作用於特定的部位,勁力峻猛。常以三快二慢、三虛二實的速度、強度節律性地進行一組單脈衝點法。而這裡所言補瀉則涉及到穴位(線)自身特性及用力強度。 6 手法操作、穴位(線)特性 6.1 手法操作特性 不同手法本身具有特異的補瀉作用。如偏峰推、揉、摩、托、搓、搖抖等手法操作偏補:點、按、掐、扳、踩蹺、指端推、拿、抓等推拿手法偏瀉;一些手法則屬平補平瀉。 6.2 穴位(線)特性 脾俞、胃俞、氣海、關元、足三里、二人上馬穴偏於"補"(《小兒推拿廣意》:二人上馬,掐之蘇胃氣、起沈屙);大椎、曲池、人中、十宣、六腑等穴偏於"瀉"。 7 推拿補瀉與臨床應用 推拿手法的補瀉作用並非一成不變,具有相對性、靈活性,多種因素的影響常導致同一手法、同一強度、頻率、方向,反因物件差異(或為實體差異,或為時間差異等)所體現的補瀉作用截然不同。這就要求推拿醫師靈活對待處理。沈氏結合臨床將瀉分為三類,同時認為補瀉應以穴位為準而結合循經;謬氏認為操作宜以"輕——重——輕"之規律;鄒氏認為手法宜交替更換。筆者認為手法不宜改變太快,應有一定的持久性,才能達到治療目的。施術部位宜廣泛多變,手法施工力宜時大時小,施術速度宜時快時慢,補瀉交作。 推拿手法作用,不外兩個效果,即靜力效果與動力效果。而臨床中由於施術者、受術者的差異,手法難以規範,自成體系,自成淵源,但無疑都要求"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重而不滯,輕而不浮"。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是其牛鼻子。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男人、女人按摩陰竅好處多
※玩SM嗎?把你捆起來餓三天,我在旁邊吃大肘子~
※月夜歸航的【推拿按摩手法】
※最近總多夢失眠睡不好,按摩哪些穴位好?
※洗浴中心按摩房全套--視頻在家教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