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大觀】試論漢初道家思想的宗教化(及道醫的形成)
作者:李夏
一、黃老思想在道家思想宗教化中的作用
黃帝繼神農之後,統一華夏,是中國華夏民族的始祖。傳說他曾問道於廣成子,得道升仙。他的清凈之術為道教所推崇,尊為道家始祖。戰國時,黃帝學術逐漸被道家所吸收,從而專門崇奉黃帝,帝王也吸收他的清凈之術作為治國之方。各家宣揚神仙之說皆託名黃帝,出現「百家言黃帝」的局面,掀起黃帝熱。《莊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黃帝」,這是對黃帝的高度評價,充分說明了黃帝學術已深入社會。另一方面,黃帝修仙成道後,於鼎湖乘龍飛升,人們為紀念他而出現最早的祭祀。此後逐漸形成敬天而祀祖的習俗,為後世道教信仰的重要來源,所以就產生了道教始源於黃帝之說。
關於黃帝,較早的文獻記載見於《左傳》、《孫子兵法》、《莊子》、《逸周書》、《國語》等書。如《孫子兵法》把黃帝描繪成一個征戰四方而後統一天下的軍事統帥;《莊子》也多次提到黃帝,但屬於寓言性質;申不害說:「黃德之治天下,置法而不變,使民安樂其法也。」《韓非子》說:「黃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戰。下匿其私,用試其上,上操度量,以割其下。』」初起的黃帝形象是一個占統治地位的氏族領袖或爭得了盟主地位的諸侯。然而到了周室衰微、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特別是戰國中期以後,由於大國爭霸,百家爭鳴形勢的出現,關於黃帝的傳說故事日益流行起來,內容越來越複雜。各國統治者和思想家都按照自己的政治需要塑造黃帝的形象。諸子百家中各主要學派,幾乎都樹立了自己的黃帝偶像,尤其是道家,談論黃帝言行的傳說最多。由於黃帝是華夏族的祖先,具有崇高聲望,更重要的是很多觀點直接借黃帝之口說出,更具有權威性。因而借黃帝之名宣揚自己的思想在戰國時代是很普遍的。
李學勤先生斷定帛書《黃帝四經》所反映的是道家思想。長沙馬王堆3號墓出土的西漢帛書共26件,以《老子》和《老子》乙本前的四篇佚書,即《經法》、《十六經》、《稱》、《道原》為代表,後者內容大體上是繼承《老子》而加以發揮的。唐蘭先生認為,這四篇佚書即《漢書·藝文志》所載的《黃帝四經》。這兩種學術思想從戰國流傳下來後,到了漢初,便混合在一起,成為了「黃老之學」。開始作為治國指導思想是在齊國,而蕭何實踐於關中,後為劉邦末年所確立。作為漢初諸侯王的吳氏長沙國當然也離不開這個大氣候,必須推行漢中央頒發的「無為而治」的既定國策。
由於漢武帝改弦更張,「獨尊儒術」,「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黃老之學失去了官方的支持,其地位一落千丈。由於黃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神仙思想,加上信黃老道者本有許多神仙方士,至漢武帝後逐漸形成具有宗教色彩的黃老道,成為道教前身。在西漢中期受到冷落後,與盛行於民間的神仙方術思想更為緊密,演變為「黃老道」,並最終走向了道教。
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東晉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便形成了儒、釋、道三教鼎立的局面。當時道家和道教的概念尚不作區分。班固《漢書·藝文志》根據劉歆《七略》將先秦的學術派別概括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家,除去小說家外,俗稱九流。漢代以後學者對傳統文化三教九流的分類一直沿襲至今,後世學者雖然對先秦諸子作過許多探討,但大都沒有脫離漢代人的道家自老子始創,至莊子而形成學派,與儒、墨鼎足而立的說法。漢初演變為黃老之學,曾一度超越儒學之上成為統治思想並出現了如《淮南子》這樣牢籠天地、博極古今的理論著作。漢末從黃老崇拜中誘發出道教,此後道家和道教既有差別又互相糾結。魏晉時期,老莊之學吸收儒學,脫胎為玄學,其思想與風度使士人為之陶醉,近代學者稱之為新道家。黃老道學走向宗教,自《淮南子》已肇其端,至東漢前期,黃老道學的傳習出現明顯的宗教化傾向,演及東漢後期,老道學轉化為宗教教義,出現了《老子想爾注》等老學理論為指導講述宗教教義的著作,形成早期的道教理論《道德經》五千言被奉為經典,老子則被尊為教主。
按學術界一般流行的說法,道家之名雖起於西漢,實際上都以先秦的老學和庄學作為代表,而其文化淵源卻可追溯到古代原始宗教的巫史之學。道家是一種哲學學派,道教是一種民族宗教,道教則在東漢末年才成立,先秦的哲學家老子和莊子顯然和漢代以後的道士是有根本區別的。哲學家老子和道教里的太上老君是不能簡單地等同起來。然而,道家和道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確實有著密切的聯繫。
道教是根植於中國的古代宗教。其信仰內容具有中華民族古代宗教意識的特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於東漢形成以來,已有2000年的歷史,若要追溯到始祖黃帝,則有4000年的歷史,「它的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隸社會的原始宗教形態——巫術。」[1](P106)聞一多先生在《道教的精神》中曾指出:「我常疑心這哲學或玄學的道家思想必有一個前身而這個前身很可能是某種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體點講,一種巫教。這種宗教,在基本性質上恐怕與後來的道教無大差別,雖則在形式上盡可截然不同。這個不知名的古代宗教,我們可暫稱為古道教。」[2](P143)巫術及巫術思想也被學術界認為是道教產生的另一個重要淵源。東漢後期,與持續嚴重的社會政治危機、戰亂動蕩、災疫等相伴隨的,是神學經學的沒落及儒學信仰的危機,社會秩序已無法維繫,世人陷入普遍的精神迷惘,急需一種新的精神寄託。於是,在思想理論層面,儒家權威喪失之後,道家哲學成為用來救弊的主要思想資源;在實踐層面,則有民間道教實體的盛行,教民的基本生活及精神需求由此得以滿足。在這種機緣下,黃老道學演為道教的理論形態。黃老學與方仙道神仙學的結合,形成了黃老道,共同構成了道教的前身。特別是託名黃帝、老子,更具有宗教的感召力。(此處所稱「古道教」即為華夏最原本的上天鬼神崇拜,以敬天法祖祭祀為表現形式,有宗教之「實」而無宗教之「名」。西周禮樂革命後其宗教性僅殘存於民間--現在一般稱為「中國民間信仰」--其部分內容被道教所吸收。加上後來傳入的佛教,三者呈相互交織、補充的狀態。此為與泛希伯來宗教文明的一大顯著區別;轉者按)
二、從漢墓帛畫及古代喪葬文化看道家思想宗教化
帛畫,約興起於戰國時期,至西漢發展到高峰。漢代帛畫主要指喪葬出殯時張舉的一種在絹帛上繪出圖畫的旌幡。也有人根據墓中出土的「遣策」稱之為「非衣」,入葬時作為隨葬品將其蓋在棺上。「非衣」既有描寫祈求死者升天的「升仙圖」,也有表現對亡者的祭奠哀思和表現出神話中的「黃泉」、「地府」,更有為死者祈福的主題。畫的內容從地下到人間、天上,畫面上方的三分之一是金鳥、蟾蜍、女媧、嫦娥等神話內容的想像天界。還有的天上部分畫太陽和月亮,有的還有星辰、升龍、蛇身神人等圖像;太陽中有金烏,月亮中有蟾蜍和玉兔,有的還有奔月的嫦娥。人間部分畫墓主人的日常生活,有出行、宴饗或祭祀的場面,也有起居、樂舞、禮賓等的情景。天界地府都是想像的內容,且以神話入畫。地下部分則畫怪獸及龍、蛇、大魚等水族動物,實際上是表示海底的「水府」,或所謂「黃泉」、「九泉」的陰間。帛畫上描繪的精美的彩色圖像,不僅是現實虛幻合一的珍貴的繪畫珍品,同時對研究古代的喪葬制度、神話傳說和宗教思想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1972年長沙馬王堆1號、3號漢墓出土的《軑侯子墓帛畫》和《軑侯妻墓帛畫》以有序的層次展示了漢初人們觀念中的宇宙圖景,取自遠古神話的大量形象和按照現實描繪的人與物構成天、地、人相溝通的境界。作品以寫實的技藝表現出當時的生活,更以誇張的手法描繪出瑰麗的想像。帛畫出土之前分別置放在兩墓內棺的板上,是葬儀中用以表示招魂、導引後隨葬的旌幡。因而,作品以祈頌墓主人飛升為主題,其主題是靈魂升天,畫中人物正行進在通往「天國」的途中,天上日月並輝、明樂環響,龍、豹、翼鳥、玉璧等均是吉祥、護佑的象徵。帛畫所打上的黃老思想的烙印非常深刻。尤其是1號墓出土的《軑侯妻墓帛畫》,畫面呈「T」字形的「非衣」(見圖)。畫面內容分別描繪了天上、人間和地下三個部分的不同景象。天上為橫幅,其餘為直幅。分別以太一神、馱侯妻、祭祀者、合歡鰲為各段的中心。天界有扶桑樹、九個太陽、嫦娥、新月,以及象徵長壽的蟾蜍、白兔;日月同輝,令人神往;天門有司命守衛。氣界為馱侯妻緩行升天,吏前婢後,迎護隆重。人間雙龍穿璧,象徵幸福吉祥;家屬聚集祭祀,祈求死者靈魂早歸仙境。該畫畫天上以示死者的終身歸宿,畫人間以示死者生前的榮華富貴,畫地下以示陰間的幸福。這是一幅古代統治階級用來引魂升天的銘旌。這幅畫里無處不有著墨閃光的道家思想,因為自然神秘莫測,也就是「道」的難以捉摸,表現在繪畫上的是離奇的幻景和寓意深刻的飛升,嚮往著人生的超脫。
1號墓軑侯妻墓線描帛畫
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陳松長說,「非衣」作為西漢時期一種虛幻的精神文化世界的表現形式,是一幅人死後用來引魂升天的銘旌。使用「非衣」,一是為了招魂。早在戰國時代的楚國,就流行著為死者招魂的習俗。二是希望死者的靈魂穿上「非衣」,像鳥一樣飛升上天。西漢初年,統治階級崇信黃老之術,求神仙,求長生不老。他們相信人死後可以成仙,像鳥一樣飛向天國。在漢代的墓葬里,成仙升天題材的壁畫,也是屢見不鮮的。秦漢時方土巫術盛行,統治階級在生前千方百計尋找不死之葯,幻想返老還童,長生不死。神仙不可見,長生不可得,終必死亡,於是又幻想死後羽化而登仙,飛升天國。這種思想構成了非衣畫的主題。
西漢初年,統治階級崇尚黃老之術,求神仙拜鬼神,祈求長生永樂,提倡預言、卜筮。因此,許多古老的宗教崇拜還繼續流行在民間,使許多原始的神話傳說和帶有樸素唯物主義的陰陽五行學說包含有濃厚的宗教思想。如《史記·封禪書》引用方士李少君對漢武帝的一段話:「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相傳黃帝是白日乘龍飛升,即所謂「鼎湖龍去」的,李少君則是死後登仙的。這些記載說明了當時人們幻想生前到蓬萊島,求不死之葯,死後則飛升上天。這些神話傳說也是民間傳說的具體反映。
三、從道教與道教養生學看道家思想的宗教化
不少宗教教義認為人生充滿了痛苦,無可留戀。如佛教認為人生有生苦、老苦、病苦等八種苦難,因而把對幸福的嚮往寄託於彼岸世界。道教卻認為,成為神仙,永久地活在世界上是極快樂之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主張樂生、貴生。如道經《太平經》就提出「生為第一」,《元始無量度人經》就強調「仙道貴生」。他們的人生理想有三個層次:第一是幸福安康;第二是延年益壽;第三是得道成仙。因此,他們努力尋求使人長壽的方法,鼓勵人們與死亡作鬥爭,力圖活得更久、更好。道教的這些理想和追求正是中國的民族心理的反映。
道教與中國傳統養生學關係極為密切,是中國傳統醫學史上一個頗具特色的養生學流派,自古就有「醫道通仙道」的說法。而民間廣為流傳的「十道九醫」之說則反映了道教「尚醫」的歷史傳統。道教養生學是中國傳統醫學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道教學研究的一個極重要學術領域。《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給道教醫學下的定義:「道教為追求長生成仙,繼承和汲取中國傳統醫學的成果,在內修外養過程中,積累的醫藥學知識和技術。它包括服食、外丹、內丹、導引以及帶有巫醫色彩的仙丹靈藥和符咒等。」[3](P73)日本學者吉元昭治的《道教與不老長壽醫學》[4]給道教醫學的定義:「所謂道教醫學,可以說就是以道教為側面的中國醫學。這些被看作是道教經典中的主要內容。」[4](P8)道教醫學中最主要的內容是養生學,它肇始於漢末,它是隨著道教的創立而出現的,是道教徒為了實現其宗教目的,兼修養生術以自救和濟世,以醫傳道的結晶和產物。(是為中醫由岐黃古醫道向「道醫」轉變的起源。第一位集大成者即為張仲景,其思想可以看做是中醫學演變的分水嶺;轉者按)
道教以醫傳道,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一方面「以養生傳教」,另一方面「借養生弘道」,在宗教與醫學相互交融的歷史過程中逐漸產生了道教養生學。從歷史淵源來分析,道教養生學的產生,是伴隨著道教的創始和發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道教養生學的源頭可以源溯到原始社會宗教的巫術醫學,它的直接前身是秦漢時期的方土醫學。由巫醫到方士養生,再由方士醫到道養生,這便是道教養生學逐漸形成的過程。道教養生學作為宗教與科學奇特結合的產物,不同於一般的醫學分支,它帶有明顯的宗教特徵,屬於宗教醫學的範疇。
道教養生學肇始於漢末道教創始階段。早期的一些道派如東漢順、桓之時張陵所創的五斗米道,靈帝時張角的太平道,在初創時都是將傳教與治病養生結合起來,採用了帶有濃厚巫醫色彩的治病方法諸如「符水咒說」、「跪拜首過」為下層貧民醫治疾患,並以此作為重要的傳教手段,並在宗教實踐活動中獲得巨大成功。黃老學對道教形成的影響,是沿著它的養生思想,以及這種養生思想的神仙化而表現出來的。我們也看出,治身與治國是戰國黃老學的兩大基本宗旨。治身即是修身和養生,治國主要是指君無為而臣有為的統治術。在漢初,作為政術的黃老學所關注的主要是治國問題,而次及治身;作為學術的黃老學則著重從形而上學的高度對治國與修身和養生的問題作理論上的闡述,並且偏重於治國方面的討論。到了西漢中期後以致到東漢時期,黃老學其養性的養生思想則得到了充分發展,黃老學原有的那種關注現實政治治理的責任感、進取心已經消退很多,卻把興趣放在了追求延年益壽、獨善其身以及如何能夠長生不死的探討中,走向了更為純粹的道教。
【參考文獻】
[1]卿希泰.道教產生的歷史條件和思想淵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2]聞一多全集[M].上海:上海書店,1948年影印版.
[3]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
[4][日]吉元昭治.道教與不老長壽醫學[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原載《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3期。)
【主頁師】轉自哲學中國網
推薦閱讀:
※切實反思「漢學心態」(文化觀象)
※漢學家夏志清令人生疑的地位
※戚學民:「儒林列傳」與「漢學師承」——《漢學師承記》的修撰及漢宋之爭
※凈空老法師:漢學院的意義(科注437集-5月18日)
※謝崇寧:羅振玉與日本漢學界之關係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