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階法師

道階法師

道階(圖片來源:資料圖)

道階法師(公元1870~1934年)

釋道階,俗姓許,名常踐,號曉鍾。出家後法名道階,又號八不頭陀。他是湖南衡山人,生於清同治九年(一八七○年),幼受私塾教育,十餘歲時好聽神仙故事,就有了出家修道的思想。十四歲開始茹素,十九歲時,雙親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理由,要為他娶妻,他遂離家出走,到衡陽智勝寺依真際法師剃度出家。第二天到來陽報恩寺,依碧崖律師受具足戒,自此專志參禪。

他在峽山二端寺掩關三年,又從南嶽默庵長老閱藏,學習天台、華嚴、法相、禪、律、凈土各宗典籍。他生性穎悟,又學習認真,因此在佛學上具有相當的造詣。時八指頭陀敬安法師亦在湘,道階咨參八指頭陀,道譽隆起。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在衡山西禪寺首次開座講《法華經》,學徒盈室,深受歡迎。繼之,在永興龍角山講天台教觀,聽眾也很多。在此段時間內,先後受聘擔任衡陽之羅漢寺、西禪寺、雁峰寺、塔元寺,及南嶽上封寺、培元寺等之戒壇教授。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年),受請出任金錢山寺住持。

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年),在金錢山寺開講《彌陀要解》及《二時課誦》。並開壇傳授千佛大戒,度僧三百餘人,可謂盛況空前。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年),寄禪和尚受請為寧波天童寺住持,道階亦受寄禪之請,到天童寺開講《彌陀便蒙鈔》、《成唯識論》。以後又到寧波七塔寺、南京毗盧寺等處,講《法華經》、《楞嚴經》等,名聲四播。

光緒三十三年(一九○七年)秋,他出國周遊,先後到過星馬、南洋檳榔嶼、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等地,併到印度禮朝聖跡,在各地求得玉佛六尊、舍利一瓶、佛骨、佛牙、梵文貝葉經典、各地僧伽所贈送的法物等,於光緒三十三年返抵國門。回到湘省,湘北道俗無不歡喜踴躍,而生敬仰。

回國之後,他發起為金錢山寺請《大藏經》,並協助寧波天童寺寄禪和尚,為保護各地寺產,在寧波、杭州、南京、湖南各地創辦了僧教育會。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年),他為迎請清廷頒賜的《龍藏》到了北京,為金錢山寺請得一部《大藏經》,護送回湘。在京期間,他曾到山西禮朝五台山,在文殊菩薩像前燃頂香九柱,立下四大誓願∶一、願保護天下佛像不毀。二、願保護天下寺院不毀。三、願保護天下寺產不毀。四、願化導天下人不罵僧徒。

他以入京請藏的因緣,得識京中法源寺住持智果禪師,智果對道階的道學非常崇仰,欲攬為法嗣,光耀祖庭。道階隨喜應允,因之於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他繼任法源寺住持。由此他兼主南北兩大名剎——湖南金錢山寺和京師法源寺。

法源寺是歷史名剎,建於唐初。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旋師時駐蹕於此,建寺超度戰士忠魂,賜名愍忠寺。北宋末年,金人南下,擄得徽、欽二帝,押解北上,途中曾拘禁於此寺中。到了清季,雍正改名為法源寺。

民國肇建(一九一二年),八指頭陀寄禪和尚為保護全國寺產,在上海聯合十七省僧侶,成立「中華佛教總會」,寄禪被推為會長,以上海靜安寺為總機關部,於北京法源寺設機關部,由道階兼任機關部部長,至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中華佛教總會被北京撤銷為止,在道階任機關部部長期間,在法源寺設立「法師養成所」,教育僧徒,培育人才。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湖南寶慶發生地方人士攘奪寺產銷毀佛像事件,當地僧侶聯名具狀北京內務部,請求復文。內務部民政司長杜某壓置公文,置之不理。湘僧請寄禪北上交涉,寄禪十一月一日抵京,寓法源寺,由道階陪同赴內務部,謁民政司長杜某,爭辯良久,杜某言語不遜,無結果而散,寄禪回到法源寺,頗為氣憤,胸部作痛,未幾就寢,當夜就示寂了。他為保護寺產竟以身殉。

到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年)以後,道階又回到湖南,歷任南嶽祝聖寺、羅漢寺、花藥寺住持,後來又任北京宛平縣天寧寺、天中寺住持,民國九年(一九二○年)又回到法源寺任住持,這時他倡導編修《新續高僧傳》,三年成書六十卷。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日本召開「東亞佛教大會」,我國佛教界組織中華代表團參加,太虛、道階、胡瑞霖、王一亭等四人被推為大會副會長。大會期間,道階且被推為正副團長,出席參加。會後遊覽日本名勝古剎,返國時曾順道在台灣上岸,遊覽全省名勝,考察台灣佛教狀況。

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奉軍入關,張作霖出任大元帥,成為北京新主人。張的謀臣楊宇庭利用職權,借故迫使道階出國遊歷,而迎請在東北弘法的 虛法師住持法源寺,未幾北伐成功,奉軍退出北平,道階的法徒空也就乘機逐走 虛,自任住持。未及二年,寺中又改選道階的法徒德玉為住持。德玉後來隨道階到印度,重建鹿野苑的中華寺,就在印度終老。

道階在出國遊歷期間,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曾代表中華佛教會,出席緬甸召開的「世界佛教會議」。之後到印度,參加鹿野苑摩訶菩提會所建的寺塔落成典禮。道階於會中發願,重建我國唐代僧侶在鹿野苑所建的支那寺。後來得到新加坡華僑李俊承的資助,卒如所願。改建後的支那寺,更名為「中華寺」。

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初,他遊歷檳榔嶼、怡保、吉隆坡、新加坡等地,常駐錫於普陀寺。兩年後,一九三四年的三月十五日,他示寂於怡寶的三寶洞。世壽六十五,僧臘四十七。荼毗後舍利極多,送回北平法源寺供養。

道階對佛教的最大貢獻,是他倡修《新續高僧傳》六十卷。我國的高僧傳,是佛教史的精華。梁代慧皎撰《梁高僧傳》十六卷,至梁天監年而止。唐代道宣撰《續高僧傳》,至唐貞觀年而止,宋代贊寧撰《宋高僧撰》,明代如惺撰《明高僧傳》,僅成六卷,曰《明僧卷》。但宋、明的名稱則不合事實。因為宋傳所載的是唐、五代人。明傳所載的是宋、元代人,明傳且遺漏頗多。道階乃商請衡陽宿儒喻謙號昧庵者,主纂續傳。上自北宋,下迄清末宣統年,千百年來,碩德耆宿,莫不採錄。歷經五年,成書六十卷,這是他對佛教的最大貢獻。

釋道階,名常踐,號曉鍾,又號八不頭陀。俗姓許,湖南衡山人。生於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P.826,從幼喜聞神仙故事,即懷出塵思想。年十四茹素,親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語,迫其娶妻,遂逃家斷髮。時年十九,即依衡陽智勝寺真際法師出家。明年,受具戒於耒陽報恩寺碧崖律師,自此專志參禪,遂掩關峽山二端寺三年,復從默庵法師學教。默庵法師乃湘僧中之碩德,精於天台、慈恩。慈恩宗義,重光中土,道公與默老功德最大。默庵住南獄祝聖寺,從學者常數百人。今湘中著名之大德,皆出其門下。道公既深入默庵堂奧,後徧覽大藏,咨參八指頭陀,道譽隆起。年二十六,講法華經于衡山西禪寺,先後受聘住持衡陽之羅漢寺、西禪寺、雁峯寺、塔元寺,及衡山之上封寺與清涼寺,永興之西竺寺以及湘潭之海會寺。其後主持南獄祝聖寺及寳慶點石寺。北平之廣濟寺、法源寺,以及耒陽之天中寺,亦曾敦聘主持。數十年間,開壇傳戒數十次。先後講經於江浙天童寺及七塔寺,南京之毘盧寺與衡陽之南雲寺。光緒三十二年秋,南遊星馬,朝禮仰光大金塔,並至印度朝禮佛跡。賚玉佛像六尊,紅白黃舍利無數,及梵書貝葉,以及各種名勝跡圖,天竺、緬甸僧伽所贈之法物等,至三十三年,始返抵國門。湘北道俗,無不踴躍歡喜,而生敬仰。光緒三十四年,因迎請清帝所頒之龍藏,自燕歸奉金錢山。時京中法源寺主智果禪師,慕公道學,欲攬為法嗣,光耀祖庭,公乃隨喜應允。自此一身而兼主南北二剎。法源寺,原屬唐代愍忠寺,唐太宗東征高麗旋師,駐蹕於此,建寺超度戰死忠魂。隆至清季,雍正改為今名,寺奉南山律宗。民國成立,寄禪創設「中華佛教總會」於上海,設機關部於北京法源寺,道公兼任機關部部長數年。任期中設法師養成所於法源寺,教育僧徒,俾弘教義。民國二年,適為佛誕二九四○年,舉行慶祝大會,朝野咸集,盛況空前。(見太虛作「南嶽道P.827階法師小傳」)。民十為法徒天真獨力捐助印經紙費,因得印成大藏經全部,供奉於耒陽天中寺。民十四年代表「中華佛教聯合會」出席日本召開之「東亞佛教大會」,被推為東亞大會會長,漫遊日本名勝古剎。返國時順道遊覽台灣名勝,以藉察台灣佛教狀況。

奉軍入關,揚宇廷等利用職權,借故逼使道階法師遠遊南洋各地,迎倓虛主持法源寺,不旋踵間,北伐成功,奉軍退出北平,道階法徒空也,遂乘機逐出倓虛。空也蒞寺,甫及二年,又因住持發生風波,改由德玉住持。德玉亦道階之法徒,後隨道階遠遊印度,重建鹿野苑之中華寺,遂終老於印度焉。

道公於南遊期間,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曾代表中華佛教會出席緬甸召開之世界佛教會,並赴印度參加鹿野苑摩詞菩提會所建之寺塔落成典禮。該寺系錫蘭人摩訶波羅居士所發起興建,為復興印度佛教之象徵。道公國家觀念極強,因而發願重建鹿野苑「中華寺」,(按中華寺,即古代支那寺,系唐代我國佛徒所建)──並獲新加坡李俊承等捐助,共喪其成。筆者於一九七一年至印度朝禮佛陀八勝地,曾息宿於此。該寺今僅有華僧一人,及華工二人,殿宇寬敞,前後三進,及一邊廂房,空地尚多,其與摩訶菩提會所建之寺塔,東西遙望。室內存有戴季陶先生二十九年至印度所書之紀念碑,所記朝聖諸多勝事,足以供治史者之參考。

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春遊檳榔嶼、怡保、吉隆坡及新加坡等地,常卓錫普陀寺。是年(一九三二)三月十五日,示寂於怡保之三寳洞,荼毘後,舍利極多,金色耀燦,送返北平法源寺供養,世壽六十六,僧臘四十七。

P.828

道階對近代佛教文獻整理最大的成就,即為倡修「新續高僧傳」四集。高僧傳為佛教史之精華,我國歷代均有高僧傳之編輯,最早始於梁代慧皎法師所撰之「梁高僧傳」十六卷,至天監中而止。唐代則有道宣律師所撰之「續高僧傳」,凡四十卷,終於貞觀年間,又稱「唐高僧傳」。宋代,則有贊寧法師,所撰「宋高僧傳」,迄於端拱初年,凡二十卷,及至明代,則有如惺法師所撰南宋元明大德,僅成六卷。名曰「明僧卷」。歷代僧傳,要以宋明命名,殊多未合事實。以宋傳多屬唐五代人。明代又屬宋元人。因之,當易其名曰:初集、二集。至於明傳遺留殊多,未臻完善。此所以道階法師欲倡修者。乃央衡陽喻謙,號昧庵,自北宋以迄於清宣統年間。千百年來,碩德耆宿,莫不採錄。歷經五年,轉成巨帙,都六十六卷,五十餘萬言,得修千數百人,名曰「新續高僧傳」四集。民國十二年出版,並有嚴修夏壽田序,內中傳記人物,雖多未臻完善者,但仍不失為治史者擇取參考之數據。


推薦閱讀:

學佛答問: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十七 - 365佛網 :佛門弟子在線學佛修佛網, 仁祿居...
凈空法師《往生論講記》第13集
信願法師:往生是平生或臨終?
信願法師:聞佛誓願 深思起行
心戒法師答弟子問(六)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