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唯識三十頌講記(26-30)
07-05
下邊兒說第二十六頌。 乃至未起識, 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 猶未能伏滅。前邊兒一直是說道理的,說道理是幹什麼的?是讓你樹立唯識正見,做個明白人的,讓你知道世事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認為的這樣,明白了以後就得干。也就是說,前邊兒是說我們現在的一切認識都是錯誤的,得把我們的錯誤認識改變過來才行,那麼從這第二十六個頌子開始就是說,不但得把我們的錯誤認識改變過來,而且還得把使我們產生這錯誤認識的儀器改變過來。比如說,這個茶杯,本來是個白色的磁杯,可因為我帶了有色眼鏡,使得我把這個茶杯看成了紅色,前邊兒是說這個茶杯其實不是紅色的而是白色的才對,這就是把認識改變過來,從第二十六頌開始則是要我們把這付眼鏡取下來,或者是把這付有色眼鏡改成一付無色鏡子。這個改變過程就是從心理到生理的改變,也可以說是把依報改變也要把正報改變。怎麼個改(干)法呢?從第二十六頌開始,一直到結束,說的就是修行的狀況。唯識的修行其實也不少,戒律,就是瑜伽菩薩戒,在《瑜伽師地論》中用了一品來講的,若我們看一下瑜伽菩薩戒,會覺得很好,合情合理,假如說我拿比丘戒讓大家看,當然了,我肯定不會讓你們看,我只是說假如讓你們看,而且我不解說,你們一定會覺得比丘戒不近人情,但是,我不解說而讓你們直接看瑜伽菩薩戒,不會有這個感覺。佛法三學是戒、定、慧,瑜伽的定是瑜伽止觀,《瑜伽師地論》上說的太詳細了。這一部分我們經常忽略。唯識宗的這個《瑜伽師地論》確實是個大寶藏,值得我們為它下一番功夫。而唯識位呢,在這個《三十頌》中說的很簡單,一個頌子一個位次。這第二十六頌是資糧位。什麼是資糧位?為什麼叫資糧位?這是一個說法而已,比如說我要出遠門,我總得帶些必要的東西,象換洗的衣服呀,洗臉刷牙的牙具等,當然少不了錢,常說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意思。我還記得好象是《歡樂家庭》,其中有一集是說,周易想去步行走長城,他怎麼發的這個神經呢?是因為余純順徒步旅行的緣故,於是他就準備:不在家裡睡,跑到公園裡搭帳篷,不出門進屋,好幾層樓爬窗子等,這都是鍛煉身體哩,走的時候還背了好些吃的喝的用的,誰知道沒走出上海就被路人給送進華山醫院去了。在資糧位就是還沒有動身,只是在準備行李而已。走遠路是準備盤纏,而修行是要準備什麼呢?就是福德智慧!修行確實是要福德智慧的,福德不夠你就修行不成,你看現在有多少人還得為衣食而奔波~~也有的人衣食不成問題,但身體不好,我就是,說不病時,八、九年連感冒也很少,當然,在一個人的正當年紀十多年沒一點兒病是常有的,我就不行,一場病就是要死的病。也有的人要出家,父母就阻攔:你要出家我就跳樓!你怎麼辦?實在沒法子。這都是障緣,這就是缺少福德資糧。福德智慧怎麼個準備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在這資糧位時是什麼樣子呢? 頌子中的「乃至」是說已經發心了,發心當然是第六意識的事兒。發菩提心是很重要的,發了心才有成就的可能,就象作生意,你就是想:我只要保證住我一家不餓,這就決定了你成不了大氣候,你這發心就太小。怎麼才能發心呢?發心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有四種緣,一是聽見佛菩薩神變威力,二是聞信正法,三是想護持正法,四是要化導眾生,有了這四緣就行了嗎?還不行,還有幾個條件,你看看是不是具備。一個是謂種姓具足,二是善友攝受,三是多生悲心,四是不退怯,這裡的種姓是指本有的無漏種子和熏習的種子,熏習而得的種子是叫習所成種吧~~我一下子記不準了。這時候發心還有四力: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若是說你的發心是四緣、四因加自力、因力而發的,這是堅固菩提心,不會退,若是你的發心是四緣、四因加他力、加行力而發的,這還會退。你只要發心,就可稱菩薩,叫初發心菩薩。當然,發心可不是只這時候發心,而是發心貫穿整個修行過程,在修行過程中,不斷增進。頌文中的「未起識」是指未起順抉擇分的識,指還沒有開始修唯識觀,因為我們證得見道就是憑修唯識觀,修唯識觀就是我們通過對唯識道理的學習後進行實際的修行,實際的修行過程主要是在加行位,現在還沒有正式開始修唯識觀,就是說還在資糧位。資糧位的特點兒是對唯識的道理堅信不疑。順抉擇分就是加行位。 在發菩提心之後,就進入資糧位。進入資糧位之後是什麼樣子呢?「求住唯識性」,希望證得真如,但這只是希望而已,實際上呢,「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就是說,這時,你對於唯識深生信解,可是沒有了達二取皆空,「二取」就是能取所取,「隨眠」就是習氣,二取隨眠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種子。在這資糧位是可以伏住一分煩惱所知二障粗現行,但種子還在。這時的修行還是散心修行,修什麼?六度!這時候得有助緣,什麼助緣呢?因,就是本具的無漏種子和熏習而得的習所成種;善友,最好是諸佛出世;作意,就是對於唯識義理的決定勝解。這個我沒記完,你們願意的話自己查查《成唯識論》。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這是加行位。在資糧位我們對唯識的道理堅信不疑了,在加行位就開始實修。加行的意思就是加倍努力以積聚功德,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而得暖、頂、忍、世第一法。在資糧位的時候,主要是偏重於修福,而在此加行位,就偏重於修慧,當然,資糧位的偏重於修福並不是故意偏於修福,而是自然偏重於修福,你不想偏也不行。在加行位,因為還沒有無漏智,在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時,有時候會把出現的境界當成圓成實,這就是那一點兒障礙的幻化,所以不能安住真如。也就是說,在這加行位上,觀照能取、所取,知道沒有固定的所取,也沒有實在的能取,但是,觀心前還浮有真如之相,「現前立少物」的「少物」,是說在能觀的心上還老變現出似真如的東西,這是在觀心之前思維安立的,就是因為我現在給你們說真如、真如,說真如就是真實如常的,既不虛妄又不變易,我這麼說,就是給真如做廣告,你們就是受眾,廣告在你們的心裡有了效果,因為我們現在根本想不出來真如到底什麼樣,不由自主就會按自己的想像給想出一個樣子,樣子在你心中久了,於是你修行時這樣子就浮現出來,這樣子就是你心中想的樣子,你一看正好符合你想出樣子,你就認它為真如了。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比如我不認識某人,我就在心中想像某人的樣子,曾經有一個人,因為看了我的書,說我剛曉一定是一個洒脫的人,既善言談又有趣味,於是竟跑到九華山找我,我還真成偶像了,可在我那兒住了三天之後,他失望了,我不但不是一個洒脫的人,反而是一個相當猥瑣的人,除了佛法別的什麼都談不了。也就是說,心中浮現出來的樣子與真實的樣子肯定大差一戼。我們現在看報紙,上邊兒的廣告根本不敢信,原來九華山的老演海曾說,報紙除了報頭上的日期是真外,其他沒有真的。釋迦牟尼從清凈法界等流出來的我們還老弄錯,何況本就不誠實的廣告。「謂是唯識性」就是把你心中思維的真如樣子通過觀法顯現出來,你就認為那是真如。既然這個真如其實只是你心中想像出來的真如,而不是真的真如,但你又確確實實覺得自己證得了真如,這不是故意說謊話,而是真誠地說謊話,就象有一年九華山佛學院打七,有一個同學說他開悟了,去找大和尚給印證,大和尚把他喝斥一通,他哭了:大和尚愚痴,不識聖人。他是真的認為自己悟了,一點兒也沒有作假,這說的就是真誠的謊話。你聽多了真如的廣告,而又知道真如是無相的,你就在心中想出一個無相的真如,實在來說,你幻化出來的就是有相的,但你不肯承認,你懦弱,你不是不肯承認,而是不敢承認,這就是頌文的後兩句,「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就是說實際上你這是有一個「無相」在,所以你這還不是真如。現在就有人經常給我說,他見了什麼什麼境界,真的給他想的一模一樣,我不好意思說,實際上這就錯了,如果說你見到的給你想的根本不一樣,這還有點兒沾戼。在這加行位修的四尋思觀,四尋思觀是什麼?我說一下。首先是名尋思觀:名就是事物的名字,你在事物的名字上推究,發現這名字不過是假名施設,知道這名字不過是因為人們為了方便而增加上去的,與事物的本質實際上了不相干,我們因為認為名是真實的,只能給自己徒增煩惱。比如茶杯,茶杯這個名字並不是茶杯本身。只有一個茶杯,可我們把它當作了兩個茶杯,一個是名字茶杯,一個是實在茶杯,實際上呢,這個名字的茶杯是不存在的,就是抽象的。有一個故事:一個學哲學的大學生回家,父親問他哲學是什麼,他就指著飯桌上的燒雞說,在你看來這是一隻雞,但在我看來則是有兩隻雞,一隻是實在的雞,一隻是抽象的雞,這就是哲學。他父親拿起雞就吃,說,好,那麼我就吃這隻實在的雞,你去吃你那隻抽象的雞去。抽象的名字並不是實在的,這其實是我們增益的,我們要破除的就是這個。我們不把玫瑰叫玫瑰,它仍然芬芳。第二是義尋思觀:義就是名字所詮表的事物。比如這個茶杯,它只是因緣和合而一時假有,虛幻不實。 第三是自性尋思觀:自性就是事物各自的體性。世間萬法,沒有不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根本就沒有一個實在的自性可言。 第四是差別尋思觀:差別就是名與義上的差別相。名的差別,這叫桌子,那叫椅子等等不同,這是長的,那是圓的,也不一樣。一切諸法各個不同,連諸法也是不實在的,你說諸法的差別是不是不實在的。四尋思觀是名、義、自性、差別其實是假有,不可離識而獨存。四尋思觀後還有四如實智。四如實智就是由名尋思觀所引發的如實智,由義尋思觀所引發的如實智,由自性尋思觀所引發的如實智,由差別尋思觀所引發的如實智。這四如實智是說名、義、自性、差別假有,既然沒有離識的外境,所以識也不是實有,因為外境是相對於內識而立的,就象常說的以繩為蛇一樣,「蛇」這個境界根本就是沒有的,所以「沒有蛇」這個境界也是沒有的,因為「沒有蛇」這個境界是依有「蛇」這個境界而立的。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要經歷四加行位,就是暖、頂、忍、世第一法。暖位和頂位是觀所取空,忍位和世第一法位是觀能取、所取皆空。暖是下品的尋思觀,頂是上品的尋思觀,忍是下品的如實智觀,世第一法是上品的如實智觀。 暖位:這是依明得定引發的,「明得定」中的「明」就是無漏慧。明得定是怎麼來的?是在資糧位修福德資糧而有的。在暖位時,依明得定觀名、義、自性、差別,得知都是有情心識所變,沒有自性,離識即不可得,以此伏斷所取之境。這是下尋思。 頂位:這是依明增定而引發的,「明增」是智慧增長。這是上尋思,進一步推究觀察所取境,修尋思觀至此達於絕頂。 忍位:這是依印順定而引發的,「印順定」的「印」,是印可決定。發下如實智,這是印持前面四種尋思智觀,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四種境,都是空無自體,說離識沒有實境,離境難道有實識?既然沒有所取,所以連能取的心識亦不可得。 世第一位:這是依無間定而引發的,發上如實智。在忍位印可能取空,在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窺基法師還有五重唯識觀,你們自己看看算了。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這就進入了通達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見道位,就是登初地。已經不再是初發心菩薩,而是聖位菩薩。按聲聞乘來說,見道是證初果羅漢,初果以前都是凡夫。見道是以正見為基礎,只有禪定是不行的,四禪八定,這是修行人共通的,外道也修,外道有禪定但沒有正見,就沒法引髮根本智,沒有根本智,就不能親證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禪定和正見是見道的兩足。 在加行位世第一位後剎那悟入唯識實性,得根本無分別智,體會了真如實相,就見道了。頌文說「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若時」就是此時,就是根本無分別智生的剎那,「所緣」指最開始時老想的求得唯識性,得證真如。「智」這裡就指根本無分別智。「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在這個時候,你才是真的見了唯識性,見了真如,能取所取的相都遣離了。頌子中的「都」是指能取、所取,空、有,好、惡都所有的一切,「得」,執著。就是《心經》中的「無智亦無得,亦無所得。」見道有真見道與相見道。真見道是髮根本無分別智,證二空顯真如,親緣真如而不變相,證唯識性。依真見道,安立相見道。相見道是有真見道以後,發後得智,以了知一切差別相上的如幻諸事,它要變相而緣,證唯識相,修習真見道的斷證道理。這真相見道,就斷盡了二障分別我執、法執種子,並伏一分二障俱生現行。這時候有內遣有情假緣智,內遣諸法假緣智,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還有十六心,就是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類智忍、集類智,滅法智忍、滅法智、滅類智忍、滅類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類智忍、道類智。 無得不思議, 是出世間智, 舍二粗重故, 便證得轉依。這第二十九頌是修習位。我們平時總說修行修行,其實算不上修行,有個公案,就是問師父,說都是求開悟,悟了以後幹啥?這裡就回答了,悟了以後修行,那麼我們平時念經、參禪是幹啥哩?是瞎胡鬧哩,當然了,應該說是積聚資糧哩。 在見道位時,我們證得根本無分別智,斷除了心念上的顛倒知見,可是呢,還有一些細微的煩惱沒有斷除,所以,還得修習。這時候經過十地:第一極喜地,證得二空,因為初獲聖性,能利自他,就生大歡喜。我們從來就沒有見過真理,這時候見了,自然一下子很歡喜了;第二離垢地,持凈戒,能遠離一切可以使起微細毀壞違犯之煩惱垢;第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陀羅尼,能發無邊妙慧光;第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第五者極難勝地,真諦智與世間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其難得而又殊勝;第六現前地,由緣起智為所依止,令般若波羅蜜多現前;第七遠行地,到了有功用行的最後邊界;第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搖;第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第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蔭蔽如空廣大障、充滿法身。在這修道位,是修十波羅蜜。十波羅蜜與各地相應而修,斷十重障,證十真如。在初地修布施,斷異生性障,證遍行真如;在二地修持戒,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在三地修忍辱,斷暗鈍障,證勝流真如;在四地修精進,斷微細煩惱現行障,證無攝受真如;在五地修禪定,斷下乘般涅槃障,證類無別真如;在六地修般若,斷粗相現行障,證無染凈真如;在七地修方便善巧,斷細相現行障,證法無別真如;在八地修願,斷無相加行障,證不增減真如;在九地修力,斷利他不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在十地修智,斷諸法未得自在障,證業自在等所依真如,這是《成唯識論》中說的。當然菩薩修行,在每一地,並不是只修這一度而不修別度了,比如在八地,其實是在修願時,什麼布施、持戒都還是修的,遇住什麼做什麼。另外,雖然說說了十真如,但實際上真如是沒有差別的,這時候的差別只是智滿不滿、足不足的不同。 頌文中說,「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指的還是根本無分別智。說這根本無分別智是能、所兩空,是無智、亦無得的空慧,「無得」是遠離分別妄執,是無所得的智慧,就是根本智。這無智、亦無得的空慧不可思議,是出世間的智慧,憑它就可以「舍二粗重」、「證得轉依。」頌文中的粗重就是種子,二粗重就是煩惱障的種子和所知障的種子,憑這無智、亦無得的空慧才能斷除二障的種子,證得大涅槃、大菩提,按通常的說法,斷煩惱障得涅槃,斷所知障得菩提。我插說一句話,關於所知障,有人說所知障就是「障所知」,你不知道的就是所知障,所以,你得廣學五明,以度化各類眾生,而有人說所知障就是你知道的,你知道的知識成了你學習佛法的障礙。這兩個說法恰恰是矛盾的。《佛學大詞典》上是後一種說法,原話是「指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看,是「指執著於所證之法」,而《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上是前一種說法,原話是「即謂覆蔽所知境界,障智不令生之無知性」,看,是「即謂覆蔽所知境界」。(後來我問了呂新國先生在藏語中該怎麼說,他回信說,「在藏文里"所知』的"所』也有"應當、應該』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譯成"應知』、"所應知』,所知,就是所能知道的,應該能夠知道的,應該可以知道的,指已知和未知的一切法。辭典上的解釋原文是:"所知。可以認識的外境。柱或瓶等任何事物均為有情之心乃至佛心所可了知的共同境界。』——《藏漢大辭典》2862頁--藏文里佛的"一切行相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智--直譯就是"知道所知的一切行相』。數論派的二十五諦在藏文里也譯為"二十五所知』。所以,所知障,應是對於所知境界的障礙。佛除了此障,所以叫正遍知。」他還說,「我覺得是一種普遍流行的望文生義的誤解,有人把法執也解釋這種意思,說所知越多障礙越大,與文革中"知識越多越反動』那種以痴為美的說法一樣了。」)「轉依」,就是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識成智主要是開發出五遍行心所中的慧心所的力量。慧心所可以當家作主了,與第八阿賴耶識相應的慧心所可以作主,我們就稱之為大圓鏡智,與第七末那識相應的慧心所可以當家作主了,我們就稱之為平等性智,與第六識意識相應的慧心所可以當家作主,我們就稱之為妙觀察智,與前五識相應的慧心所可以當家作主了,我們稱之為成所作智。轉依有能轉道、所轉依、所轉舍、所轉得四種意義。能轉道就是能轉舍二障的智,要轉依憑什麼來轉依呢?憑智慧,能轉道的「道」,就是「智」、智慧。它有能伏道和能斷道的不同。能伏道是有漏無漏的加行、根本、後得三智,這三智能伏住二障的種子勢力使它不生現行,能斷道是無漏的根本、後得二智,這二智能斷除二障的種子。所轉依是能轉之智,轉舍染法,轉得凈法而成為所依,有持種依和迷悟依的不同。持種依指的是阿賴耶,要轉染成凈。迷悟依指真如,要轉迷成悟。 所轉舍是由能轉道被轉所轉舍的有漏種子,有所斷舍和所棄捨二種。所斷舍斷舍的是煩惱、所知二障種子。在無漏的真無間道生時,此類種子被斷舍。所棄捨棄捨的是非障的有漏法、及劣無漏法的種子,這些是在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的時候,自行將它們棄捨。 所轉得是以能轉道,轉舍二障之因而轉得的,有所顯得和所生得的不同。所顯得是斷煩惱障顯發的,所生得是斷所知障而生起的。 注意,在資糧位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在加行位是十迴向滿心後弄四尋思觀、四如實智,見道位只是剎那,修道位是十地。 此即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 大牟尼名法。 這是第三十頌,是究竟位,就是成佛位。成了佛就證三身,得大涅槃、大菩提,涅槃有自性清凈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這大涅槃是指無住涅槃,無住涅槃就是有智慧不墮生死,有悲心不住涅槃。到此時就可以度化無量眾生。 佛位諸漏永盡,稱為「無漏」,「界」就是藏,意思是說,佛含藏無邊希有功德,這就叫「無漏界」。說無漏界離心緣相,沒法思量,不可思,離言說相,沒法說,不可議。也就是說,涅槃菩提,甚深微妙,斷絕尋思,不可以世間一切譬喻言議,不是我們的思維所可以思維的,不是我們的言語所能言說的,這叫不思議。「善」是微妙凈法,遠離生死煩惱。這善不是我們一般的善,是純度絕對的高的善,而我們一般人的善,總是夾雜著許許多多的雜質,所以,我們行善的功德也是有限的。佛幹什麼就一心的干,心念絕對的純,這個本是沒有善惡觀念的,但隨順世間叫它做善而已。「常」是說轉依的果體盡未來際,恆無變易。「安樂」是說清凈法界,沒有逼惱,這安樂是不但自己安樂,而且也能使所化有情安樂。頌文的「解脫身大牟尼名法」中,「解脫身」是解脫煩惱障纏縛的果身。按慣常的說法,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或者說是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這受用身還有自受用、他受用的區分,三身都叫解脫身。「牟尼」就是寂滅、寂靜,是指內心的寂靜,內心若達到絕對的寂靜,就是聖者了,我們呢,都是內心躁動,所以是凡夫,假如說你的內心極其的躁動,那就是我們說的英雄了,因為內心極其躁動,就追求叱吒風雲,就是把自己內心的躁動極大的外化。「大牟尼」,就是最寂靜。成佛後就具三身四智。 到這兒這《唯識三十頌》就說完了,大家聽過以後其萬不要執於我說的,我說的也不是那麼的完美,先輩的論師、大德們見解也各不相同,我們要麼不學,要麼用點兒心。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三十二
※真唯識量略解
※成唯識論同學鈔第十卷(大正藏2263部)
※佛教各宗大意08—唯識宗大意04
※唯識無境
TAG: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