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書法藝術初探 [

.pcb{margin-right:0}

一、歐陽詢的生平 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生於陳武帝永定元年,殃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五五七——六四一),享年八十五歲,是一位由陳轉入唐,經歷三個朝代的偉大的書法家。歐陽詢在隋時官至太常博士,書法已甚有名氣,已經「尺牘所傳,內以為法」了,唐高祖李淵未做皇帝前曾和他是好友,後來李淵登位做了皇帝後,讓他當了個給事中的官,此後又分別任太子率更令,銀青光祿大夫。所以也有人稱他做「歐陽率更」。唐太宗時設弘文館,精選學生研究書法,他和虞世南以當時第一流的書法家的地位兼充學士,傳授書法。後封為勃海男。 歐陽詢自幼聰明過人,及長,更是「博覽經史,尤精三史」。曾和裴矩等撰《藝文類聚》一百卷。歐陽詢幼年時書法主要是受到江總的指點。江總是南朝陳文學家,《宣和書譜》稱其「作行、草為時獨步,以詞翰兼妙得名。」南朝的書風崇尚王羲之,江總擅行草書,想也當以王羲之為宗。歐陽詢的書法早年受王羲之影響是可以想見得到的。 入隋以後,受到隋朝時北派書風之熏陶,歐陽詢的書風起了變 化,書法體貌向北派的勁峭一路變化。從時間上推算,隋文帝楊堅於公元五八九年(隋開皇九年辛丑)滅陳,當時歐陽詢才三十三歲,到歐陽詢六十二歲時唐滅隋,在隋朝整整生活了三十年時間。隋代的書法主要繼承北齊、北周書法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到歐陽詢的字與隋朝碑刻書體有很多相類似的地方。由三十三歲到六十二歲這個時間,應該是歐陽詢書藝有較大成就的階段,又是兼容南北書體,博採眾長而漸趨成熟的時期,以歐陽詢書法的「戈戟森然」的用筆特點來分析,顯然是受到北魏直到北周的北方書風影響。而其「秀骨清相」的藝術意境,又保存了南方書派的藝術成分。 歐陽詢的書法熔鑄漢隸、魏晉楷書的特點,吸取王羲之書法的 神髓、融會貫通,創出自家獨特的風貌,世稱為「歐體」。在唐初的書法中以歐陽詢和虞世南二人享譽最高。張懷瓘在《書斷》中說:「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自冠絕,峻於古人,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於大令,另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盪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歐陽詢不僅以楷書為最工,而且各體具精。《唐書》歐陽詢本傳中也說:「詢初學王羲之,後更漸變其體,筆力險勁」。《唐人書評》說歐體書「若草里驚蛇,雲間電發。又如金剛瞋目、大士揮拳。」歐陽詢的書法在當時已影響極大,不僅在國內受到普遍的讚揚,而且名揚國外,高麗王深愛其書法,曾遣使者求之。唐高祖嘆道:「不意詢之書名,遠播夷狄」。 二、 歐陽詢的書法源流 歐陽詢的書法早期來源於王羲之,《唐書》歐陽詢本傳中說:「詢初學王羲之,後更漸變其體,筆力險勁。」入隋後受北派書風影響,向勁峭一路變化。歐體人比之為「矛戟」。這是形容他用筆之勁峭刻厲,形象地點明歐陽詢書藝受北派書法的影響至深。據說歐陽詢曾從北齊劉珉學書法(見唐竇臮、竇蒙《述書賦注》)。他那戈戟森嚴的筆意,正是北方書風的餘韻。在歐陽詢的楷書作品中,其書寫形態、筆意與魏碑常見的書體常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無論從體勢或是行氣乃至用筆、行筆,都帶有不同程度的魏碑餘風,請看《張黑女墓誌》《張猛龍碑》,《始平公造像》,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其書體與歐陽詢的字在用筆上一脈相承的地方。至於梁、陳、隋等時期的書風對歐陽詢的影響,我們可以從《梁桂陽王妃慕昭墓誌》,《劉岱墓誌》中看到梁、齊兩代書法對歐陽詢書體的影響之大,及以隋代的《龍藏寺碑》、《董美人墓誌》與歐書作比較,更可以看到兩者之間的血緣關係。 歐體書法的面貌,溶南北派書風於一爐,也反映了漢字形體變遷過程中,隸楷階段即將完結而楷體進入成熟定型階段的一種書體現象。從現在見到的楷書碑版看,真正成熟的楷書到唐初才正式形成而逐漸臻於極至,歐陽詢的楷書正好在這個時期大放異彩!而且對後世書法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書體一本家傳,父子均名著於書壇,世稱大小歐陽,作品《道因法師碑》,隸意更濃,鋒穎更露,相傳歐陽通為傳家學,曾重金收購其父墨跡潛心研究,乃得此成就。 在學歐陽詢楷書的人中,學得較好的或者應數柳公權,柳公權的楷書固然得到顏真卿楷書的影響,但期間架結構等則主要得力於歐陽詢。 後世受歐陽詢影響的更如唐代裴林《圭峰禪師碑》,歐陽通《道因法師碑》,褚遂良《孟法師碑》,楊凝式、米芾、張即之、張瑞圖、翁方綱等。張瑞圖早年的行書明顯接近於歐陽詢的筆意。而翁方綱,《湖海詩傳》曰「書法初學顏平厚,繼學歐陽率更」。從其傳世的楷書作品看,更保留了歐陽詢書法嚴謹的法度。 歐陽詢對字的結構體勢尤其講究,筆墨間精研穿插避讓,點墨安排至細小處見匠心。後人所傳「歐陽詢結體三十六法」就是從他的楷書中歸納出來的結字規律。 值得一提的是歐體書法規矩嚴謹,結構平穩端正,後世科舉考試寫字的取法都以歐體為考卷的標準,大多數人只求工整形似,不求神韻生動,越寫越刻板,至最後就寫成沒有生氣、呆板的「館閣體」。有如現今的美術字、仿宋體字那樣,在書法藝術而論就淪為下品了。 三、 傳世歐陽詢的碑帖及其書體 歐陽詢是一位「八體盡能」的大書家。從其留傳下來的字跡以及史籍記載以及書學者的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到歐陽詢在各體書法中的成就。 歐陽詢的篆書,唐朝張懷瓘《書斷》上載:「篆體尤精」。相傳《九成宮》碑的篆額亦出自歐陽詢之手,寥寥數字的確古意盎然,氣象非凡。 據記載歐陽詢書有九通隸書碑,現在能見到的只有兩件,《唐宗聖現記碑》和《房彥謙碑》。 《房彥謙碑》,貞觀五年三月刻,是歐陽詢七十五歲時的作品,碑在山東邱縣。這個碑寫得結體端莊,挑拔險峻,顯示出一種似是隸楷混合的寫法,從這個碑我們可以看到歐陽詢是如何在魏碑的傳統技法上加以發展,蛻變成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歐體楷書的。 歐陽詢的書體以楷書最為知名。現在我們可以見到的有: 《皇甫誕碑》貞觀年間所刻,碑在陝西西安,皇甫誕是隋朝人,這個碑是其子於唐貞觀年間追建,是歐陽詢七十歲後的作品。王世貞說:「率更書皇甫君碑,比之諸碑,尤為險勁,是伊家蘭台發源,然蘭台道因碑,筆筆帶批(隸法),得之家學也」。按歐陽詢兒子歐陽通,官蘭台郎,所寫的《道因碑》,如「塗」、「墨」等字,其下長橫都帶波挑,簡直是隸書筆法。楊守敬在《書學爾言》中認為:「歐書皇甫誕碑,最為險勁,張懷瓘《書斷》稱其森焉如武庫矛戟,此等是也」。該碑字體寫得鋒棱外露,字形瘦長,比歐陽詢所寫的其它碑刻更加險峻、勁峭。 《化度寺邕禪師碑》唐貞觀五年刻,碑石原在陝西長安終南山的佛寺中。原石拓本在宋朝時已很稀少,所見的多數是翻刻本。《宣和書譜》說:「化度寺石刻,其墨本為世所重,學者唯儘力不能到也。」南宋書學家姜夔讚美道:「化度勝醴泉,駸駸入神品。」宋以後書家如趙孟頫、康里子山、李東陽以及清代的王文沾、翁方綱等都同意其講法。對這個碑都有很高的評價。該碑書法結字精妙,神韻獨超,純乎含蓄,具有超塵絕世之概,饒神明規矩之奇,可惜字口稍小,拓本大多模糊,不宜作初學範本。 《九成宮醴泉銘》唐貞觀六年立,由魏徵撰文,歐陽詢書。碑文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湧泉的事,是歐陽詢晚年奉敕之作,歷來為學書者所推崇。此碑書法,筆力剛勁,纖濃得中,腴潤有致,點畫工妙,意態精密,氣象萬千,渾穆高華,為唐楷冠冕。對後世影響很大。此碑結體較歐陽詢其它碑寫得開張,能擒能縱,轉彎處一提一按,隨勢抽鋒,又寫得似方非方似圓非圓,大有「黃庭經」、「樂毅論」的遺意。古來就有「楷法之極則」的評價。故宮博物院精印的北宋時拓本,筆墨豐腴,鋒穎如新,不失為如善本,學者多以此為範本。 《虞恭公溫彥博碑》歐陽詢八十一歲時書,碑石在陝西醴泉,是歐陽詢書寫的碑刻中有紀年的最晚的一件,這通碑的字較其它碑字形為小,結構用筆都更平實,謹嚴精勁,甚為可愛,只惜殘闕太甚,全碑約二千八百字,現僅存八百多字。 其它楷書碑刻尚有《九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小楷千字文》等,原碑已佚,僅存翻刻本或雙鉤本。 歐陽詢行草書作品現存的有《卜商帖》、《張翰帖》、《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及《定武蘭亭》等。《卜商帖》僅存六行,共五十字,書法點畫豐腴,精華內斂,字體結構稍為右傾,多用王羲之法度。《張翰帖》全帖共十一行,九十八字,白麻紙本,宋徽宗題道:「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書《張翰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夢奠帖》共九行七十八字,書法勁峭刻厲,「森森然若武庫之戈戟」。《行書千字文》書法氣勢貫通,疏密適度,轉折自如。《定武蘭亭》傳為歐陽詢臨王羲之《蘭亭序》的刻本,書法渾樸敦厚。在眾多摹刻《蘭亭序》的刻本中是最好的一本。 四、 歷代書學者對歐書的評述 歐陽詢作為初唐時期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書家,歷代書學者對其特點作了很多的探討和評述。 唐時人評:「歐陽詢書若草里蛇驚,雲間電發,又如金剛嗔目,力士揮拳。」是從意境上論述歐書的飛動雄強。 岑宗旦說:「詢得其正,故如廟堂衣冠,不失動靜。」看到其醇厚雅靜不失動感的境界。 趙孟頫說:「信本書清勁秀健,古今一人。」 張懷瓘《書斷》中說:「……筆力勁險……有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濃之勢,風旋電激,掀舉若神,……森森焉若武庫之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 莫雲卿云:「歐之正書,穠纖得度,剛勁不撓,點畫工妙,意態 精密。」 竹雲題跋說:「率更風骨內柔,神明外朗,清和秀潤,風韻絕人,自右軍來,未有骨秀神清如率更者。」正好抓住歐陽詢書法給人視覺上的特點。 日本人伏見沖敬認為:「他自己的書法特別是他的楷書既不能說是北派,也不能說是南派,而是以他自己的東西將陳舊的間架結構法完全代替了,並且,他將用筆法極端地單純化,將個人情感的表現蘊含於內部,這樣便具有了類似篆書一般的特徵」。 歐陽詢的行草,歷來書學研究者亦給予很高的評價: 《書斷》云:「其草書迭盪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 駿,不避危險。」 對歐陽詢書頗有微言的米芾對其行草也說:「行自為法,庄若對越,俊若跳擲。」「暮年草書,精采動人。」 郭天錫說:「其《夢奠帖》勁險刻厲,森森然若武庫之戈戟,向背轉折,渾得二王風氣,世之歐行第一書也。」 五、 從《九成宮醴泉銘》看歐陽詢書法的藝術特點 歐陽詢書法的藝術特點,歷代書評家評論很多。作為本文的要點,這裡準備以歐陽詢楷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九成宮醴泉銘》為底本,對歐陽詢楷書的藝術特點進行分析。 《九成宮》碑的楷書在歐陽詢書法的各個發展階段來看,是一件極為成熟的作品,日本書法家伏見沖敬認為《九成宮》「這通碑的書法所達到的水平,應當是歐陽詢書法的理想境界」。從《九成宮》中了解歐陽詢楷書的藝術特點,應該是最為理想的途徑。而要了解《九成宮》書法的藝術特點,我們可以從《九成宮》所處的歷史時代以及書寫特點上剖析。 1、 承先啟後的風格構成 《九成宮碑》可以講是初唐時期楷書作品中一件劃時代的傑作,從風格構成上講,既有篆、隸的筆意,又有晉、魏的遺風。它的出現,對後世楷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九成宮》的書法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字直接取法於篆隸的筆法。在筆意、氣息上又很大程度上受到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書法的影響。碑中有許多「乚」的寫法,直接就繼承了隸書的寫法。如「也」、「觀」、「九」等的字,更如「亥」字、在造型上就明顯有《曹全碑》中「亥」字寫法的特點,只是把中間的一撇寫成了豎鉤。又如「般」右部的寫法就直接照搬了隸書的結構。除此之外在更多的字中可以看出是直接繼承了六朝和魏碑的筆法結構形式,如《張猛龍》、《龍門造像》、《張墨女墓誌》等等,碑中一些字的寫法如「風」、「源」、「撫」、「武」等字,就很明顯地具有上述碑刻的影子。 2、 兼方帶圓的用筆特式 在書法創作中,所謂「方筆」、「圓筆」,是指在書寫每個筆畫的起筆,收筆及筆畫轉折處造型的處理形式,筆畫的形狀方折,轉折處梭角分明的稱為「方筆」。魏碑中以《龍門造像》等碑最為典型。而筆畫形狀圓轉、潤厚而含蓄多變的稱為「圓筆」。魏碑中以《鄭文公碑》、《崔敬邕碑》,唐碑尤以顏真卿的《顏家廟碑》、《顏勤禮碑》為典型。《九成宮》的用筆方法,介乎於方圓之間,時而以方筆出之,時而以圓筆出之,時而是方中有圓,時而又圓中有方。用方筆時寫得筆力雄厚、乾脆利落,用圓筆時寫得凝重多姿、醇厚而恰到好處。如「武」、「青」、「丹」等字是以方筆為主,「應」、「池」、「流」等字則以圓筆為主,而更多的字則是方圓兼備,或方中寓圓、圓中寓方,如「筆」字,上部用筆以圓,含蓄厚重,下部用筆則方,斬釘截鐵。「注」字左旁「氵」為方筆,右旁「主」部用圓筆,和諧融洽,玲瓏剔透。方筆、圓筆搭配恰到好處,是歐陽詢《九成宮》書法用筆上的一個特色。 3、 結構搭配平正而險絕 《九成宮》是奉敕而書的碑,可以想像作為皇家書寫的記事銘文,章法上的工整與結構上的平正是其最基本的要求。我們翻開《九成宮》拓本,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如此平正醇厚。從藝術的角度講,僅做到工整、平穩是遠遠不夠的,要使寫出來的字給人以新鮮的美感,富有充實的內涵,就得在結構布白上下工夫,對文字的各個筆畫、部件進行新的解剖和組合才行。作為大家的歐陽詢,就是能在工整、平穩中不斷探索出了理想的境界。從《九成宮》中我們可以看到歐陽詢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大膽而且成功的嘗試,在工整平正的同時,不滿足於橫平豎直,而是力求從險中求生動,平正中求險絕。動與靜的矛盾有機地被統一結合,產生出更高層次意義上的平正效果,這正是體現出歐陽詢楷書獨到及崇高的藝術境界之處。在《九成宮》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字在結體上有意誇張其中某一筆劃來控制字的大小,大開大合,如「武」、「大」等的字中「弋」、「乀」的筆劃,而壓縮了其餘部分的結體,做成強烈的空間對比關係。有些字則有意壓縮甚至使邊旁略向左側傾側,而運用主筆誇張拖長向右方,使重心向左傾側,主筆向右伸展取勢呼應回救,從而創造出平衡的局勢。打破一般結字重心略向右取勢以求視覺習慣上平衡的作法,結構既穩定、形式上又富有新鮮感,如「昔」、「壽」、「奉」、「華」等字,這種結體的處理手法,在歷來的楷、行書中都比較少見到。視覺習慣上一般在右方的感覺較左方略重時才能保持平衡,故而不論是篆、隸、楷、行、草,歷來都採用使字的右部略高或略重來使結字在視覺上保持平衡做法。歐陽詢的處理手法實在是一種既造險又破險的藝術手段。 六、結語 作為一代的書法宗師,歐陽詢的書法藝術在當時起到了承先啟後的歷史作用,為唐楷書的成熟起到了座標性的意義。就作品而言,它當然有著更豐富的精神內涵,上述筆者的主要是圍繞著筆法與結構方面展開的,就對其精神內涵方面的研究,由於很多屬只能意會,難於言傳,儘管努力道來,往往在表述上會偏於抽象。即使是前面提到的先哲們的話語,也難免有很多令人如入五里雲中的感慨。因此在藝術上探微,也就只好在視覺感知到的範圍內進行,即從書法的法方面展開的,由此再延展出去的應該是接授學上的話題,非此小篇幅所能容納得下來的。就著筆者對歐體書法的理解,自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也能成為有幸磚塊,引出塊把羊脂美寶玉來,便不枉造化一場了。 文章發表於《廣東文藝論叢》

推薦閱讀:

墨重遂州|遂寧市書畫精品展(書法篇二)
【幹掉常用字】(第四十期)「知」
文徵明師徒是如何「劃清界限」的?
讀帖 | 「草聖」張旭的「癲狂」書法
硬筆書法作品欣賞

TAG:藝術 | 書法 | 歐陽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