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西光在真理標準討論中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發了一場推動全民思想解放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是中國新聞史上光輝的一頁。在這篇世紀雄文發表40周年之際,我們刊發此文緬懷書寫這光輝一頁的領頭人,時任光明日報社總編輯的楊西光同志。

是他,從完整、準確、全面地理解毛澤東思想體系出發,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和無畏的理論勇氣,果斷地組織修改並決定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是他,以對黨的事業的強烈責任感,與新聞界、理論界的同志密切配合,揭開了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序幕,為思想解放,為撥亂反正,為改革開放,在思想上、輿論上作出了貢獻。

楊西光在真理標準討論中

作 者 / 陶 鎧

楊西光同志是1978年3月由中央任命擔任光明日報社總編輯的。這時,他還在中央黨校學習,尚未結業。待到4月上旬,才結束黨校的學業正式就任。他一上任,就著手報紙的改版工作。

恢復報紙傳播科學知識的職能

改版是由胡喬木同志提出,經中央批准後確定的。粉碎「四人幫」以後,全國人民強烈要求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一心一意建設四個現代化。建設四化從何處著手呢?1977年8月8日,鄧小平同志提出:「要從科學和教育著手,科學當然包括社會科學」。而科學、教育這兩個領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得最厲害的。因此,宣傳、弘揚科學和教育,成為撥亂反正、推進四化建設的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

《光明日報》有著宣傳報道文化教育工作的傳統。加強科學教育工作,宣傳好科學教育,這一任務便更多地落在了《光明日報》的肩上。因此,中央決定將《光明日報》改成一張以報道科學、教育、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報紙,減少對一般國內政治、經濟新聞的報道。

楊西光同志一到報社便全力以赴抓這件事。在他的率領下,經過緊張的工作,1978年5月1日,《光明日報》宣布改版。

《為本報改版致讀者》的社論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改版以後,本報將作為一張以科學、教育為主要宣傳內容的文化戰線的報紙,以宣傳科學、教育方面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主,積極反映國內外科學、教育方面的動態,大力普及科學知識,為了保持和發揚原有特點,還要兼顧社會科學和文化等其他領域的宣傳,辦好各種專刊和副刊;國內外政治,經濟新聞,除特殊重要者外,一般將不刊登。這樣一改,《光明日報》將成為一張既不同於一般性的綜合報紙、又區別於一般科學技術專業報刊的報紙,具有鮮明的特色。

當時,人們對「文革」仍然心有餘悸,提出一般國內政治經濟新聞不登,這需要有相當的勇氣,也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同時,社論提出,要恢復報紙傳播科學知識的職能,為「知識性」恢複名譽。這也是撥亂反正,衝破禁區的重要一著,確實起到了振聾發饋的效應。

一個至關重要的決策

《光明日報》從5月1日改版,到5月11日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其間,時間是短促的,而大量的改版工作,可以說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發表做了很好的鋪墊。對楊西光同志來說,從組織改版以及組織修改到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其辦報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改版後的《光明日報》不刊登一般國內政治經濟新聞,並不等於就遊離於國內政治生活之外。相反,它在社會政治生活中仍發揮著重要的輿論作用。楊西光同志認為,這種作用主要是通過理論宣傳(包括評論)來實現的。

改版之際,對要不要繼續辦理論專刊,也曾經有過不少議論,有主張繼續辦的,有主張不辦的。楊西光同志考慮到《光明日報》專刊的歷史影響,以及它對活躍理論學術空氣,廣泛聯繫理論學術界人士和有關方面的讀者所起的作用,還是把它保留下來了,並且作了適當的調整和改進。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開初就是準備在《哲學》專刊上發表的一篇理論文章,後來經過精心修改移到一版發表的。現在看來,如果當時取消了理論專刊,也許這篇文章就不會到《光明日報》的編輯手中了。

1978年4月上旬的一天,載有胡福明同志撰寫的《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的《哲學》專刊第77期大樣,送到楊西光同志手中。這篇占上辟欄長達5000字的文章,他用了差不多1個小時才讀完。

讀完這篇文章,他立即要我(當時是他的秘書)把此文的責任編輯、哲學組組長王強華同志找來。他對王強華說,這篇文章提出的問題很重要,在《哲學》專刊上發,引不起注意,可惜了,把它撤下來,放在一版發表。他說,文章要進一步修改,要針對理論和實踐關係問題上的一些混亂思想,作比較充分的論證,使文章更有指導意義;要進一步觸及影響撥亂反正、衝破禁區的一些現實問題,提到思想路線上來批評、闡述。

文章經過修改後,以「本報特約評論員」的署名於5月11日在《光明日報》一版下辟欄發表。文章發表後果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在看來,這篇文章如果不是他做這樣的決定,而是按原先的安排以胡福明同志的名義在《哲學》專刊上發表,是不會引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的。

那麼,他為什麼會在1小時之內作出這樣的決策呢?這並不是偶然的。

楊西光對真理標準問題思考已久

楊西光同志對理論工作,對文教工作,對知識分子工作相當熟悉。1949年他隨解放大軍進駐上海,便以軍代表的身份接管了同濟大學,後調到福建省任省委宣傳部長一段時間,又回到上海管文教工作。他先後擔任過復旦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市委教育衛生部部長兼《解放日報》總編輯。「文革」前夕任上海市委書記處分管文教工作的候補書記。多年的文教工作、思想理論工作、知識分子工作經歷,使他對思想文化戰線頗為知情,在文化界、知識界有很多知已、朋友。「文革」開始,他首當其衝,與陳丕顯、曹荻秋並稱上海三大「走資派」,被批鬥,被打倒。復出後,擔任上海市革委會副主任。1977年,他到中央黨校學習,這時,他已知道鄧小平同志對「兩個凡是」曾提出批評,提出應該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指導黨的工作。

當年12月,中央黨校在研究編寫「文革」中黨的歷史問題,其時擔任副校長的胡耀邦同志提出了編寫要求:一是完整地、準確地運用毛澤東思想,二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個問題在黨校的不少中、高級幹部中進行了討論。在胡耀邦同志提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評價歷史」的鼓舞下,一部分同志還提出了一系列與撥亂反正有關的問題。楊西光同志也積极參加了這些討論,思想極為活躍,並有自己的見解。

可以說,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一命題,在他胸中醞釀已久。在「文革」中他被打倒,被監禁,被下放到工廠參加勞動的時候,在他讀書反思的時候,他都在思考這一命題,而最後在黨校臻於成熟。擔任《光明日報》總編輯以後,他對當時的撥亂反正做了大量的輿論引導工作,但「兩個凡是」仍然束縛著人們的思想。他在苦苦探索著如何衝破禁區,推動撥亂反正的有效辦法,所以,胡福明同志的文章他一下就看準了,而且牢牢地把它抓住。

1985年,楊西光同志已退居二線,他在組織我們(當時的評論部)編寫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寫作和發表的經過時,對於這篇文章發表的背景有這樣一段敘述:

在真理標準問題展開討論以前,《人民日報》和不少報紙以及社會輿論已經就教育上兩個估計問題,所謂文藝黑線問題、老幹部和「走資派」問題、知識分子問題等,特別是對於天安門群眾運動,強烈地提出撥亂反正的要求。老幹部和「走資派」問題是在胡耀邦同志指導下,由中央黨校組織討論的。當時有的人則阻止和防礙這些討論,並繼續設置禁區。因此,當時已經在相當規模上展開了兩條思想路線的爭論和鬥爭。這個時期,有的文章也從理論上一般地論及了真理標準問題,如《人民日報》1978年3月26日的一篇短文《標準只有一個》;中央黨校個別同志寫的文章中也提到過這個問題。

《光明日報》這個時期也參加了當時的爭論。在當時鬥爭形勢的影響和鼓舞下,大家都感到有必要根據鄧小平同志、胡耀邦同志的思想,寫一些比較全面的關於解放思想、撥亂反正的文章,並且作了議論。

從以上這段敘述中,也可以印證楊西光同志對真理標準問題是思考已久的。

「唯一」是從何時加上去的

這篇文章從《哲學》大樣上撤下來後,楊西光同志和理論部的同志即著手修改。4月10日左右,楊西光同志得知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的孫長江同志也在醞釀寫相同主題的文章。恰好這時胡福明同志來京參加一個會議。4月13日晚,楊西光同志約請孫長江、胡福明、馬沛文和王強華四位同志,在他的辦公室共同討論了修改意見。最後他綜合大家的想法,對如何修改好這篇文章,提出了如下意見:

(l)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要批評「兩個凡是」,解放思想,衝破禁區;

(2)要闡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的辯證關係;

(3)要充分論證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要在實踐中不斷經受檢驗,永葆青春,更具活力和指導作用;

(4)更加有力地批判林彪、「四人幫」的反動理論,鮮明地批判教條主義傾向。

由是,後來發表的文章的觀點以及所要表述的內容,在這次會議上由楊西光同志歸納後,就基本上定下來了。

這次討論後,胡福明同志在4月14、15日改了一次,由於他急於離京,沒有來得及把討論的觀點全部反映出來。馬沛文、王強華同志後來接手修改,才把上述觀點基本上體現出來了,而且在文中鮮明地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觀點。這就是4月20日的改樣。這個改樣送給了孫長江同志,請他進一步修改。與此同時,楊西光同馬沛文、王強華同志一起,又修改了一次,並將文章的標題改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改樣也送給了孫長江同志。

現在有的同志一口認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唯一」二字是黨校在改稿時才加上的,《光明日報》送去的文章的標題只是「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我看,這樣的疏忽是不應該有的。好在當時的清樣還在,並已收入本書,無需再多費筆墨。

拉開真理標準討論的序幕

在孫長江同志修改稿件期間,楊西光同志又到黨校與吳江、孫長江同志交換意見。大家對文章的基本觀點認識是統一的。吳江同志認為,4月20日的文章寫得有勇氣,理論邏輯上差些,要理好,並加以提高。楊西光同志再一次提出,要突出馬克思主義有生命力、要永葆其青春的觀點。此後,孫長江同志以4月20日的稿子為基礎,改寫出一稿,經吳江同志修改,於4月27日定稿,送胡耀邦同志審閱。同時,送給楊西光同志,並航寄南京胡福明同志。楊西光和吳江同志商定,為擴大影響,先在中央黨校5月10日的《理論動態》發表,第二天即5月11日再由《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公開見報。這個安排得到了胡耀邦同志的批准。

由此可見,這篇文章的修改實際上是楊西光與吳江同志共同主持完成的。現在有一種說法,說《光明日報》當時不敢發表這篇文章,所以才拿到《理論動態》上發表的。這個說法於事實有悖,在邏輯上也是講不通的。楊西光同志花費那麼大的精力組織修改這篇文章,難道不是為了發表嗎?

那麼,文章為什麼要先在《理論動態》發表,而後再由《光明日報》發表呢?

當時,楊西光同志考慮,這篇文章只是一家發表,不會形成氣候,需要其他新聞單位的支持和呼應。他當時曾和新華社、《人民日報》的主要負責同志曾濤、胡績偉商量,文章發表後,由新華社發通稿,《人民日報》轉載,但要這樣做,需要上面有人審閱這篇文章,而當時若將此文按正常程序送中央主管宣傳工作的負責人審,他們是不會同意《光明日報》發表的,更不會同意由新華社發通稿、《人民日報》轉載。而當時中央黨校《理論動態》的每篇文章,都要經時任中央黨校副校長的胡耀邦同志審閱。所以,先在《理論動態》發表,此文由胡耀邦同志審定就是很自然的了,也避開了《光明日報》越過宣傳部門的領導而直接送胡耀邦同志審定的嫌疑。所以,此文由《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發表後,當天新華社全文轉發,第二天《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報紙相繼轉載。這樣,一場全國性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序幕就拉開了。

一顆平常心

文章發表後,反響強烈,不少讀者投書報社,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但也出現了不同聲音和不同的意見,這是很自然的。而當時主管宣傳工作的領導同志也對這篇文章大加撻伐,這就使楊西光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承受了巨大壓力。面對壓力,他是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的,而且他對此是有思想準備的。在這篇文章修改的過程中,曾有人提醒他,這篇文章的發表會冒很大風險。他當時說,我已經老了,而且「文革」那麼大的險灘都闖過來了,還怕什麼呢?文章發表前,楊西光同志在一次報社負責人會議上宣布要發表這篇文章時堅定地說:這是一場事關中國命運的尖銳的政治鬥爭,如果結果好,那不用說,如果因此我們受到了誤解,甚至受到組織處理,由我承擔責任。但我們也要相信,歷史最終會公正地作出結論。

在真理標準討論得到鄧小平同志的全力支持,並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後,人們自然要稱道《光明日報》發表的這篇特約評論員文章。面對一片讚揚聲,楊西光同志更加冷靜,他一直對此不居功,不誇耀,而是強調鄧小平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不可磨滅的功勛。

(本文摘錄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紀念真理標準問題討論30年》 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出版)


推薦閱讀:

人生真理*智慧行觀(3)
新龜兔賽跑:講出一個理財的真理
接近真理的話
接近真理的話(97)
耶和華見證人的「新光」序言

TAG:真理 | 標準 | 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