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貧富差距影響壽命?財經頻道

研究顯示:貧富差距影響壽命?發稿時間:2016-01-14 09:06:00來源:東方早報中國青年網

  根據2013年數據顯示,上海人的預期壽命在全國位列第一。

  近日《柳葉刀》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上海、天津、北京、浙江、香港和澳門預期壽命在全國中最高。報告認為,這種貧富差距造成的壽命長度不同並不只是發生在中國。有研究認為,未來長壽科研方面的進步可能極大地延長人類壽命,但是,高價長壽葯的買家只可能是富有人士。

  身體周刊記者 屠俊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疾病負擔研究團隊和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測量與評價研究中心(IHME)合作開展的「中國1990至2013年分省死因別死亡率研究」研究成果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研究顯示,上海、天津、北京、浙江、香港和澳門預期壽命在全國中最高。

  報告說,壽命的地區差異體現了中國經濟增長乃至收入與衛生水平的不平等。當然,除了經濟原因,還有另外一些因素也會影響健康和壽命。

  中國預期壽命排名

  研究顯示,1990年至2013年這24年間,中國的衛生事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進步與變化。中國的年人均GDP由1664元上升至41908元。與這一陡峭上升曲線相互映襯的是,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足足增加了8.5年。

  傳染病、痢疾、嬰兒死亡率的降低是過早死亡人數減少的原因。論文作者指出,這一成績的取得與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持續投入有著密切的關係。

  舉例來說,這期間,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也從1990年的57%。下降至2013年的13%。。由於人口基數的變化,雖然年均死亡人數從860萬上升至910萬,但死亡人口經標準化後,死亡率實際上下降了33.1%。

  這二十餘年間,中國人因傳染性疾病、母嬰疾病以及營養性疾病導致的死亡陡降了74.1%,不過非傳染性疾病確有露頭的跡象。不過,在納入統計的79種非傳染性疾病中,有43種疾病的死亡率有顯著下降,其中包括腦血管病、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

  作者認為,儘管中國的衛生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地區間的鴻溝依然存在,中國各個地區死亡率巨大的異質性是這一點的集中體現。

  2013年上海市的預期壽命為82.8歲,在全國位列第一,其中男性的預期壽命為80.2歲,女性為85.2歲,比1990年提高了約6年時間,與日本、法國這兩個當今世界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不相上下。

  天津、北京、浙江、香港和澳門與上海同屬於第一陣營中,其死亡率之低足可比肩高收入國家,預期壽命甚至超過了美國和韓國。

  而相對的,西藏、新疆、青海、廣西和貴州則淪為第五世界,這五個地區表現出了更多與南亞低收入國家相仿的特徵。第五世界的地區不但承擔著傳染性疾病和新生兒疾病的舊包袱,而且腦血管病、交通事故致死以及胃癌等新負擔也洶湧而至。報告稱,新疆、青海和廣西等不發達地區的傳染病、交通事故受傷、胃癌和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了一倍。

  根據四種主要腫瘤(胃癌、肺癌、肝癌和食管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COPD)、腦血管病以及缺血性心臟病造成的死亡率的不同,餘下地區被分為三個世界。江蘇、海南、廣東、福建、湖北和湖南可稱之為第二世界,這六個省份有著相對較高的平均預期壽命,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亦處於低位,但腫瘤和COPD造成的死亡率卻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不少。

  山東、吉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安徽、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和寧夏等地區可歸類為第三世界,這些省份的居民預期壽命處於平均水平,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及四種腫瘤造成死亡相對較高。第四世界包括江西、重慶、雲南、甘肅和四川等五個地區,這些地區的預期壽命較平均水平低,而且COPD造成的死亡較高,但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相對較低。

  報告說,壽命的地區差異體現了中國經濟增長乃至收入與衛生水平的不平等。報告說,許多人的醫療條件都得到了改善,但是應當根據各地情況制定衛生政策,應對不同省份差異懸殊的挑戰。

  研究報告一位主要作者、中國疾控中心的副主任周脈耕在一份說明中說:「衛生政策地方化有可能是在全國層面上取得整體成功的關鍵。」目前,中國領導人正在研究下一個五年規劃。許多人主張出台政策,加撥資金改善社會條件,比如加強醫療系統的建設。報道稱,中國政府十年來大力擴大全國的醫療覆蓋面積,但整個系統仍然存在明顯的問題。公立醫院人滿為患,個人支付費用居高不下,農村醫療服務匱乏。

  貧富壽命差一倍?

  對於以上的研究中,研究者稱,中國的地區發展差異以及衛生資源供給的失衡是目前中國衛生系統面臨的巨大挑戰。但是,這種貧富差距造成的壽命長度不同並不只是發生在中國。

  美國科普雜誌《發現(Discover)》就曾經提出一個新問題:如果未來高科技成果讓富人的壽命幾乎是窮人的兩倍,我們會不會接受?《發現》的編輯琳達·瑪莎(Linda Marsa)曾經撰文稱,美國貧富壽命差距現在是12.2年,大學畢業的白人男性和女性預計壽命分別為80歲和84歲,高中以下學歷的白人男性和白人文盲女性分別是67歲和73歲。

  貧富差距在壽命方面也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富有群體可以選擇犯罪率較低、醫療條件更好的環境生活,他們得到的食品與營養補給也更到位。文章引用南加州大學老年病學家卡布·芬奇(Caleb Finch)的說法,將這類富人稱為「健康精英」。芬奇(Finch)說,這類人更有可能有時間鍛煉,做強身健體的運動,生活習慣良好。而窮人更容易患病,由於居住在人口密集地區,一旦周圍有人生病,也可能傳染其他人。這種健康的兩極分化差距還會擴大。

  不過文章還稱,哈佛大學的遺傳學家大衛·辛克萊爾(David Sinclair)透露:「現在有多種複合物在實驗室接受測試,它們能極大地延緩衰老,推遲糖尿病、癌症和心臟病發作。」

  辛克萊爾舉了個神奇的例子,說哈佛最近的實驗發現一種逆轉細胞衰老的化學物質,用老鼠實驗一周後,年長的老鼠體內組織就像才六個月大的老鼠,這樣驚人的逆生長速度讓科學家震驚。因為那相當於讓60歲的老者像20歲的年輕人那麼健康有活力。研究人員希望能很快進行相關人體實驗。

  《發現》的上述文章提道,今年年初,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哈佛的另一支研究團隊各自宣布,幼鼠的血液使年長老鼠的肌肉與大腦都變年輕了,血液中的蛋白質是這種「返老還童」的催化劑,可能有助於研製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葯。

  文章還提到,對百歲老人的廣泛研究顯示,這些壽星能長壽並不是因為比常人生活習慣更健康,也不是人生態度更積極,主要得歸功於基因。所以,科學家正在篩選數百萬DNA標記物,從中找出百歲老人體內細胞中攜帶的長壽相關基因組。今後有望通過模擬那些長壽基因研發抗衰老藥物。

  文章認為,未來50年里,長壽科研方面的進步可能極大地延長人類壽命,90歲也不再算高齡。如今四五十歲年紀的人可能就是這種顛覆性科學進步的受益者。現年44歲的辛克萊爾預計,依靠神奇的抗衰老藥物真正延年益壽「可能在我有生之年成為現實」。也就是說,如果買得起延年益壽的高價新葯,今後健康的高齡老者平均壽命會達到120歲甚至更高。

  但是,考慮到衰老並不屬於醫療保險承保的疾病,高價長壽葯的買家也只有可能是富有人士,所以,說富人的平均壽命以後會比窮人高一倍也不算誇大其詞,以上壽命差距的預測就更有可能實現。

  影響壽命三大因素

  不過,還有另外一些因素會影響健康和壽命。通常的觀念是,延年益壽離不開健康飲食和運動。基因、信仰和結婚也會影響到壽命,除此之外,影響壽命的因素還有不少。

  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弗里德曼和萊斯利·馬丁經過二十年的研究,從研究對象多如牛毛的生活習慣中總結出一些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並發表新著《長壽工程》。該書列出了「長壽關鍵要素排行榜」,其中,位列榜首的分別是:人際關係、性格特徵和職業生涯。

  研究表明,人際關係的重要性遠遠超乎想像。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煉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對268名男性進行的跟蹤調查發現,一個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別人的關係。研究還發現,常與朋友小聚、適度飲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長壽。

  弗里德曼在研究中發現,在性格方面,百歲老人至少有三大共同點:其一,生活態度積極,大多數性格外向,樂觀隨和,笑對生活,廣泛社交。這些老人善於公開宣洩自己的情緒。其二,責任心強。責任心是直接關係到長壽、婚姻幸福和賺大錢的一大重要性格特徵。無論是孩提時代的責任心還是成年期的責任心,都是長壽的最好指標。責任心越強,越有益長壽。其三,積極看待衰老。研究發現,對衰老持積極態度的老人壽命延長7.5年。

  工作對長壽的重要性大大超過人們的想像。失業、工作不穩定及工資過低都會殃及健康。與同事及上司的關係是否融洽也會明顯影響健康狀況,偶爾拍點馬屁有益健康。

  事業成功有助於長壽,乏味的工作則會增加心臟病風險。據研究,人們臨死前最後悔的事就是過勞工作既迫害健康又沒得到應有的回報。反之,如果真正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有意義的工作,勤奮努力反而有益長壽。

原標題:貧富差距影響壽命?
推薦閱讀:

陽宅的壽命
眉毛決定壽命長短,出現這個信號,可能是大病徵兆?
注意:男人這個地方越大,可能壽命越短!
男人壽命短,是沒呵護好6個器官
為何八字相同 壽命卻相差十年

TAG:貧富差距 | 財經 | 壽命 | 影響 | 差距 | 研究 | 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