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諸子思想之研究有感(四)--老子篇

在經歷不明的戰國諸子中,老子的傳記和他的著作《老子》,無論在歷史上或文獻學上都是問題最多的。關於老子其人,《史記》中引用了三種不同的說法,一說他是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姓李名耳,字聃,本意是耳垂,有拉長變大的意思,也就是耳福。或許是老子的耳朵厚大。年代稍早於孔子,據說孔子曾向他請教關於「禮」的問題;一說老子可能就是楚國的老萊子,他與孔子同時;一說戰國中期周室有位太史名儋,司馬遷記載:據說周的歷史官太吏儋拜見秦獻公,他語言秦國將出現霸者,因為儋與聃同音,也許太史儋就是老子本人。還有,我們要知道老子的「老」字,和春秋時代宋國的貴族「老氏」並沒有關係,人民稱之為「老子」,大概是取其福德圓滿的老先生。「老子傳奇」中說:「老子降生,體弱而頭大,眉寬而耳闊,目如深淵珠清澈,鼻含雙梁中如轍。」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因其出生於庚寅虎年(公元前571),親鄰們又呼之曰小狸兒,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間人們把「貓」喚作「狸兒」,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兒」便成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傳下來了。「這只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則流傳,正規史料里未有記載。史記中記載老子出生於楚苦縣萬鄉曲仁里,這是唐代道家在史記中任意附加的,並不屬實,其實是因為老子反對孔子提倡仁的思想,所以將老子出生地記載為」曲仁里「,在史記原書的記載,老子是楚國勢力範圍內陳國的宰相所生,後來他離開故鄉,到洛陽的周國,被任為圖書館的司書。                                       我們知道的是老子和《老子》一書成立的時間不同,就拿孔子所著的《論語》或墨子的書以及所有春秋戰國的思想家們的著述來說,都是由弟子或再傳弟子於老師去世後,將師生間的問答,以記憶的方式寫下來,加以編集而成的,並非諸子本人親筆而著,因此書中的有些思想與他們原來的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出入。據認為,其書年代大約與《論語》相近;大約是在戰國中期,又有人對這部書加以增補,形成了今傳《老子》的面貌,故其中包含有反映出戰國時代社會特徵的內容。這書是用韻文寫的,用韻規則與楚辭相近,它的作者應當是楚人。也有人甚至認為《老子》一書是秦漢道家的金言集。清末到民國的啟蒙主義思想家梁啟超先生,他在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為《老子》一書的完成應該是在《莊子》一書前後的戰國末期。                                       《老子》一書是編集的,如果沒有一貫的思想,或者只是支離破碎而毫無組織就不會受到大家如此喜愛了。至於其中有哪些是原有的,哪些又是後人附加的?很難作明確分辨,這裡,我們只關心書中老子的根本思想。老子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這是一種躲避現實社會,並認為是理想的隱士生活態度。當然並非意味著消極,只說明了一種個人立身處世的態度和準則。比如曾國藩,他們兄弟經過了九年的艱苦戰爭,終於將幾乎取得政權的太平天國打垮了,他們所建立的「功績」是滿清入關以來,前所未有的,到達了「功高震主」的程度。但曾國藩卻同時也憂慮禍害的潛伏,在他弟弟曾國荃的一首詩中,也可很明顯地看到他深切的了解老莊思想,這首詩說:「左列鍾銘右謗書,人問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詩中「屠羊說」的典故,就出在莊子的《讓王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老莊精神,正是最有學問的人。《老子》一書中把兩者和自然性的宇宙本質——道「聯繫起來,所以」形而上「的特徵很強。在政治方面,主張」虛靜無為「,即反對以人為的手段——包括種種文化禮儀——干涉社會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狀態;關於人生態度,也主虛靜、退讓、柔弱,但這並不像後人所理解的那樣消極,因為《老子》所推重的」陰柔「,實是一種長久之道和致勝之道。所以說《老子》哲學思想,在用的方面——大而用之於天下國家的大事,小而用之於個人立身處世之道,乃至於由平日的為人,進一步升華到形而上修養之道了。                                       要研究老子之道的這一原則,最好先讀莊子的《天下篇》和《讓王篇》。老莊之道,起用時,是帝王的最大亦最佳的權謀。莊子在《應帝王篇》上說:「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一個有了道的人,對於帝王領導術,帝王謀略學,那在他不過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而已。換言之,一個學道的人,如果只是求為帝王師,志在懂得帝王謀略,那是下等的。他又在《讓王篇》中說:「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這就是老莊之道的人生大原則。懂了老莊之道的人,就知道富貴是舒服的事,但因而得意,就會是短命的事,太得意了,則縮短壽命,比流行性感冒更厲害,簡直無藥可救。所以處富貴中時,不以養而傷害自己。相反地,在貧賤之間,「不以利累形」。人在貧賤中,就要為生活而賺錢,可也不能過分的貪求,所謂「人為財死」,過分的貪求,過分的勞累,同樣地會損害身體的健康,而危及生命。另有一說,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老子答道:「關於你說的禮,那些制定的人早已離開人世,骨頭也已腐朽了,只留下這些話,又有什麼用呢?而且一個君子得意的時候,使駕馬車,意氣揚揚,一旦失意,只得過潦倒的生活,我聽說會作生意的人都把好貨藏起來,而德高望重的君子,其容貌不似愚者一般嗎?去除你無益的驕氣,多欲和淫志吧。」(良賣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這也是道家反對儒家重視社會性嚴格的禮法制度,認為其多被用來作表面的形式化而已。所以道家宣揚內在的清心寡欲。這些都是老莊的基本原則,先要了解這項基本原則,才可能深入地研究老莊之道。                                       《莊子天下篇》還有一段關於關尹和老聃的記載:「建立常無有三種概念,而主之以太一,以柔弱謙讓的德性為表,而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其內(為實)。」這段話和後面所說的「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相符的,老子曾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莊子天下篇》中對儒墨道等諸學派,有著明確的批評,有關道家的部分更是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文獻。在道學分類上,莊子將宋行(金子旁的「開」打不出來,下文開始用宋榮子)尹文子分為一派;將田駢,慎到分為一派;並關尹,老聃為一派,再加上莊周,共有四派。莊子認為關尹和老聃才是古來博大的真人。道教就是這樣傳說,由老子傳給關尹子,繼續往下傳,更是壺子、列子、莊子。一路傳下去,到了唐朝,便搖身一變而成為國教,而《老子》一書,也成了道教的三經之首。道教三經,是道教主要的三部經典,包括:由《老子》改稱的《道德經》,《莊子》改稱的《南華經》與《列子》改稱的《沖虛經》。                                       我們再來看看老子基本的政治思想。根據老子的說法:「烹治小魚,不能常常翻動,次數太多,小魚就會破碎,因此治理大國,要和烹治小魚一樣,要清凈無為,不能政令繁苛,否則人民不堪相擾,國家就要混亂。」(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第六十章)老子認為政治的秘訣是不干擾人民,委任自然,而不是如儒墨兩家想要再建立一個統一全國的王朝。「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老子二十九章)意為治理天下應該本乎無為,想要以有為治理天下,必定會敗亂天下。如果固執,必定會失掉天下。以上所說,是認為天下不能由人之意志和人之作為所左右的。老子又認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老子三十章)意為用道來輔助國君的人,是不能用兵力來逞強天下的,因為以兵力服人,很容易引起報復,而軍隊所到之處,耕稼荒廢,遍地荊棘,尤其大戰過後,水旱病疫並生,一定會發生荒年的。所以用戰爭來統一天下,這是非常危險的事。因此老子嘲笑戰國時期列強採取富國強兵的政策,使自己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國,用軍事主義的侵略戰爭來征服弱小國家是一種狂人行為。                     《老子》的思想到底代表哪一個階級的言論,並沒有明確區分。不過在書里,采入農民生活的體驗倒是個事實。以這種農民生活體驗為基礎,《老子》的思想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第三章)以上說法可以說統治者是無為的。而被統治者則如愚民一般,象這樣的論點,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來看,似乎有它的秘訣。若以被統治階級的立場來看,雖然老子對農民生活感情能夠理解,但他到底不是農民出身,只是對當時戰亂的政治社會絕望,而逃避到農村的隱士。也就是被稱為「逸民」的戰國初期的知識階層的人。                                       在「書中還記載:」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八十章)由此觀點可看出老子的理想社會,並不是儒墨所抱持的廣大面積以及有眾多人口的國家,而是一種小國寡民的村落社會。他的理想國是沒有王公,大臣,學者,並且是在巨大帝國繁榮影外的片隅小地。是自給自足的孤立小村落,這對於那些居住在都市的理想家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由於春秋末期,楚國和中原諸國不停交戰,而那些受到嚴重戰禍的地方,逃避亂世的隱者自然就居多。有一次孔子從楚國到蔡國的時候讓子路去問路,子路問在田耕作的長沮,長沮問了一些話,最後說道:」滔滔大亂,天下到處都是,但誰能改變這種局面呢?況且你跟隨人的人,那不如跟隨避世的人!「孔子得知後悵然地說:」我怎能象他們與鳥獸為友,隱居在山林中。我不跟世人交往,我還同誰在一起呢?天下若真太平了的話,那我孔丘也不必出來改變這種局勢了。「《論語微子篇》提到了一些和長沮一樣躲避現實社會的隱居者,如楚國的狂人,無名的丈人(老人)和孔子間接觸的故事。後來有人提到所謂魏晉南北朝這一階段,正是《易經》、《老子》、《莊子》」三玄「之學最流行的時代。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也是一個混亂不安,社會政治經濟最衰敗的兩百多年。可是在哲學思想方面,由於知識分子的高談闊論,也提升到極點,於是有人說」三玄「之學,是衰亂之書,因為每到一個衰亂的時代,」三玄「之學就會特別受人歡迎。這是在動亂不安中,人們的精神失去寄託,便希望從這方面,找到一條出路。當然如南老所言的那樣:凡是對任何一樣東西,立場不同,觀點就兩樣。看中國歷史,漢、唐、宋、元、明、清開基立業的鼎盛時期,都是由」三玄「之學出來用世。而且在中國歷史文化上,有一個不易的法則,每當時代變亂到極點,無可救藥時,出來」撥亂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過,他們有他們的一貫作風——」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如商湯時的伊尹、傅說,周朝開國時的姜太公,春秋戰國時期的范蠡,漢朝開國時的張良、陳平,三國時的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與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張良則差一點,最後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於諸葛亮,他的立身處事,完全是儒家的態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恰如其分。道家在中國歷史上,最初發生最大影響的,是在漢朝漢高祖劉邦的創業之初,所用建立功業最大的人才,便是張良、陳平這些人,而他們都是學道家的人物。                                       老子很認真地修養道德,為了避免學問主義而從社會隱居,並極力不使自己的名聲傳出去,由於長久住在周都,老子發現要將東國的國勢恢復到西周的興隆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他決定離開,到國境的關卡時,小吏叫住他希望得到他的傳授,要他為他著書,老子無奈就寫下了上下兩篇五千多字的書,交給關尹便離開了。這就是後世所說的《道德經》。從此無人知道他的行蹤。唐朝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寫了一首七言絕句,嚴格地批判老子,而且用老子的手打老子的嘴巴。他批判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因為老子《道德經》中說,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言者不如知者默」這話意是老子自己說的,白居易說,老子既然如此說,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可是他為什麼自己還是寫了那麼多個字呢?哈哈,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最先是在南老的《老子他說》裡面讀到,而後大笑了一陣。當然傳說是講關尹逼迫他,老子出於無奈才作下這部書,否則就出不了關啦!老聃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                                       《老子》此書文體,既非如《論語》那樣的語錄,也非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書約五千字,都是一些簡短精賅的哲理格言,又押韻腳,特別便於記誦。文中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轉化和事物之間的關係不斷轉變的規則,以及從反面取勝的途徑,反映出中國先秦時代哲學思想的透徹性。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再如「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這些確實很深刻很透徹。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最後來看些形而上的分析,也就是老子於「道」的解釋。有不少學者把老子中心思想的本質解釋為唯心論。因為如《老子》的開頭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種抽象的概念的確很是玄妙。依照字面上來解釋:「可以解釋的道,便不是永久的道;可以稱謂的名,就不是永久的名。」這是將句子中的第二個「道」和「名」作為動詞來看。但我們也可解釋為:「能夠成道的就不是常道;能夠命名的就不是常名。」道和名彷彿是互為利用道和名的本質。                     那麼道是什麼道呢?這就涉及了追尋問題的根源本質的哲學問法。「道」是一個名稱,一種語言,甚至意味著一種概念,但到底什麼呢?名又是什麼?老子說的「道」應該是不變的。那麼道和名又是如何生成的呢?「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就是說天地,也就是宇宙開始時是沒有語言名稱的,是一個無法分出差別的混沌世界,也就是無名的世界。後來,開始有了名,有了語言,也因此有了差別,出生萬物便有了「有」和「無」的對立。「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一些想知道宇宙生成本義的人,有人認為宇宙是一定不變的無的世界,也就是站在「無」的立場上;相反的,也有站在「有」的立場上來看。因此「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這說明有和無是同一個根源。又說同謂之玄,有和無的根源不外都是「玄」,玄的本意是幽暗的意思,也就是以為著幽微深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中的玄,幽微深遠至極點,便成了所有道理的出發點和歸結。老子認為「有」和「無」的根源是同一的,現在轉變為以「有」和「無」的現象的立場來看,第二章中說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種說法似乎有些唐突,然而下面又說道:「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由此,我們可得知「有」和「無」不是獨立存在的,其它的形式表象甚至情緒都是相對而言的,比如長和短是相對的,高和低同樣是相對而言的,事物的任何兩面性都是相對的。這些剛才也有提及過,相似思想在《莊子齊物論》中也有一些解說分析。                     老子所追求的「道」是宇宙萬物的原理,「道沖而用之或不盈。」(老子第四章)道的本題是空虛的,但是道的作用是沒有窮盡的,象這樣的「道」的確令人不可思議。在老子第十一章中對對「空虛」有透徹的說明:「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也就是說「有」給了人便利,而「無」給卻發揮了它的用處。道本身的空虛創造了萬物,而能生生不已,這就是道,也就是最高的原理。                     有了永恆不變的本質的存在,否定絕對的善與美,而以為善美是時常轉變的,雖然因為不存在,但又因為不存在而存在,這就是道。象這樣的道,到底是屬於物質還是精神的呢?或許不屬於物質,也不屬於精神,或許我們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因為這些都只是名稱而已,名稱是怎麼稱呼都可以的,而「道」是有「名」以前就一直存在著的根源,因此:只有超越物質和精神的才是「道」。這樣的「道」的確是玄之又玄呀!                                                                           後記——                     這裡引用南老的一段話:「中國文化歷史,在秦漢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籠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後,換了一家,成為儒、釋、道三家,這三家又籠罩著中國文化思想,一直到中華民國立國初期。迨發生了」五四運動「,當時想」打倒孔家店「,在中國文化的主流上,起了一陣漣漪,一度有所變化,又影響了幾十年。對這三家,我經常比喻: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沒有精神糧食;佛家是百貨店,像大都市的百貨公司,各式各樣的日用品俱備,隨時可以去逛逛,有錢就選購一些回來,沒有錢則觀光一番,無人阻攔,但裡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東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哈,這個比喻非常生動有趣吧?                     南老的全集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說》《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易經雜說》《歷史的經驗》等。他的書有個特點,就是裡面運用穿插了很多歷史文化故事知識,這樣讀起來很有趣味,而且非常有收益。不象一般學術文章,太過正規呆板。讀完南老的書後,對原文(比如「論語」「老子」)有了較通徹的理解,其中很多解釋觀點獨特,但,不一定絕對正確。上次古典君對我說起南老的「論語別裁」的確是把本無章序的論語一書給過於誇大了,實際上是把儒家的地位過分抬高。不過我還是覺得我喜歡接受南老的這般注釋。這樣整本論語就有了鮮明的生活力,讀來非常精彩並且令人感動。當然在閱完之後,還能掌握許多其他的知識以及人生經驗,這點相當有用並且重要。我如今很是後悔當初怎沒有早些讀一讀南老的書?當初就是靜不下心來,哎,可惜可惜。                                       參考書籍:「諸子思想研究」「老子他說」「道家學說與黃老——道學之源」以及其他一些網上相關資料。
推薦閱讀:

轉載大六壬揭秘與現代應用研究五
把握藏象研究方法,走出中醫藏象研究誤區
上海閑話研究 001《清稗類鈔》中關於上海、蘇州方言的記載 — 梅璽閣之幸福生活
張祥龍:胡塞爾的《邏輯研究》與德里達的《聲音與現象》
人相研究——齒相

TAG:思想 | 諸子 | 老子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