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經》中是四聖諦在營銷中發應用

以前學習營銷都是在網路上去找些資料,去看別人怎麼做,還有聽身邊的人說怎麼做,而且要怎麼幹掉競爭對手,多去關注你的競爭對手他們是怎麼做的,然後你就跟著怎麼去做,後來聽一個師父說你如果一直跟著別人屁股後面去學,就好比你追著汽車跑,永遠聞到的是汽車尾氣,只有你不斷的去做好產品,尋找到用戶的需求,了解用戶的痛點在哪裡,然後你去解決用戶的痛點,這樣你才能成功,後來通過學習佛法才慢慢了解到,只有你悟透人性,了解大家的痛點在哪裡,你才能做好營銷,相信念誦過《心經》的人一定知道,心經裡面有四個字:苦,集,滅,道。

釋迦牟尼佛在世說法四十九年,仔細觀察一下,不難發現佛陀的教義和教法,其內容無論原始佛教與後期佛教,均脫離不出四聖諦範疇,因此四聖諦可說佛教的基本教理,一切大小乘經典都是由四聖諦開闡出來的。

  「四聖諦」是佛教根本要義之一,不但是小乘教法所依據的真理,也可通於大乘的教法。「四諦」又名「四聖諦」,在《華嚴經 四聖諦品》中,列有種種不同的名稱,目的為「隨眾生心,適令調伏」。因為眾生根基各個不同,有利亦有鈍,因此施教的內容方法亦有所不同。譬喻對一個小學程度的人,對其講大學課程的理論,等如對牛彈琴,根本不能明白你所講的道理。「四聖諦」就是覺悟者說出其所證、所知的真實原理。通稱為苦、集、滅、道,依此法門而修,成就其道業者,稱為「聲聞」。

  1、苦諦:苦是逼迫性,是說明眾生身心,常備種種痛苦纏繞不安,所以稱為逼迫性。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我們這一個現實的世界,充滿著多種的苦,例如:初出母胎,風刀割體,煩惱業力,眾苦交集,稱為「生苦」。隨著歲月增長,發白面皺,體力減退,舉動言行均不能稱心如意,稱為「老苦」。又人身有四大的不調,精神欠佳,身心感受到病痛,稱為「病苦」。又四大分散,神識相離,茫然自失,業境現前,稱為「死苦」。此外,親朋戚友,名位權利受樂得失的「愛別離苦」。終身榮譽,快樂可愛是慾望所及,求之不得的名「求不得苦」。又冤家仇人及憎惡之事,相遇會見,心中所產生不安的「怨憎會苦」。由色、受、想、行、識五蘊等無常的變易熾盛所生的「五陰熾盛苦」等。總之,「苦諦」是指人們的身心所感受的痛苦。

  苦的分類:在佛法中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等說。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遭受到苦事,而感覺痛苦,名「苦苦」;遇到樂事變遷,如富貴的人忽然貧窮而感受到的痛苦,名「壞苦」;對於一切事物的遷流無常,如好景不常,盛筵難再等所引起的痛苦,名「行苦」。

  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生苦」人們在母腹中所感受的痛苦,每一個人的神識在胞胎中就有感受,母親吃熱的食物,胞胎中的意識便感受酷熱的苦;吃冷的就感受到寒冰一樣的冷苦;所以嬰兒初生時呱呱而哭就是痛苦的表現!不過人類的智慧,還不能夠如實證知罷了。

「老苦」是年老人所周知的事,紫柏大師說:「白髮從來不怕人,侯王頭上曉霜新。」發白面皺,氣喘神衰,齒牙動搖,飯食無味,痛苦是很難說盡的。

「病苦」也是人所難避免的事,古人說:「英雄也怕病來磨」,病中滋味真有令人難以消受之感,火燒我骨,冷刺我心,寒熱交加的時候,是會令人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

「死苦」是一息不來,便成隔世,神息和軀體脫離的一瞬間,是有如生龜剝 般的痛苦。除非修行有所把握能自知時至,身無病苦。

「求不得苦」是因為眾生的慾念永無休止,所求不如意稱心便生痛苦。「愛別離苦」是恩愛六親眷屬,忽然別離,其痛苦是不堪言說的,古人說:「世上萬般愁苦事,無非死別與生離」。

「怨憎會苦」是怨家路狹,覿面相逢時所生的痛苦,所為不是冤家不聚頭,便是痛苦的表示。「五陰熾盛苦」,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就是人們身心的本質,也就是眾苦的根本。要是把八苦再加以微細的分析,就成為無量諸苦了。總而言之,纏繞身體的生、老、病、死,無量任何眾生都要面對接受的,且擾心的有貪、嗔、痴等煩惱及隨時的天災人禍,死後有六道輪迴之苦,因此人類生存這五濁惡世中,充滿著種種苦所以稱為「苦諦」。

作為營銷人你應該要了解到眾生的苦,你設計的產品就是為了解決眾生的苦,所以在這裡你要找到眾生的苦在哪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痛點,營銷的第一步就是挖掘用戶的痛點。

  2、集諦:亦稱為苦集諦。集是招感性,是自己內心所起的無名、貪(無厭的物慾)、瞋(氣忿的言行舉動)、痴(事理不明的自然心理)等所驅使,去妄造一切惡業,依業受報而招集得來的,故稱為招感性。依照佛陀的看法,世界的一切皆由於因果關係而生滅起伏著的,無論怎樣細微的事象,也不能存在於因果關係之外。由於我們不知世界真如的「無明」,生起種種的執著、慾望,皆由身、口、意三方面所造出來的業,而業力積集為業因,召集相應其業的苦報,產生的苦果。

換句話說,苦果的原因是無明等惑,近因是業,就是一切種種惡業,皆由無明生起「我執」,而執著「我想」為根本,所以苦的根本原因歸納是「我想」。現在很多年輕人,就因為「我想點就點」,因此造出種種損人不利己之事,「想做就去做」,不顧後果,就因為「我想」、「我執」太重,把「我」放在第一位。現在的苦果是過去的惑業所生 未來的苦果是現在惑業所生的。又苦果存在之處,常伴以惑業,所以惑業與苦果常互為因果,從無始來即循環相續不已,反覆的受諸生死苦論。因是能招集生死等,故稱為「集諦」。

  「集諦」所指的是貪等諸煩惱,能集齊六道的果報,分開來說,就是「見惑」和「思惑」。「見惑」是照見真理的時候,就可斷除的惑;「思惑」是斷見惑後,還要經過思維,修習真理才可斷除的惑;「見惑」是妄見,不明白四諦的真理;「思惑」是迷情,迷於世間的事情。「見惑」的內容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瞋、痴、慢、疑十種妄見和煩惱。「思惑」的內容只有貪、瞋、痴、慢,而沒有種種的妄見;因為在見道時(即照見真理之時)已斷去那些妄見了。思惑比較見惑難斷,所以有「見斷如破石,思斷如藕絲」之說。我們眾生有了這「見、思」二惑,所以就要造出許多的善業和惡業,也就要被業力牽引到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去轉那輪迴的圈子了。

營銷的第二步就是彙集痛點,也就是說放大用戶的痛點,如果只是一點點痛,用戶是不足以去下定決心要去購買一樣東西的,所以這一步你要放大用戶的痛點。

  3、滅諦:又稱為「苦滅諦」。滅是可證性,是無明煩惱,由集業斷除去我、法二執,貪瞋痴煩惱已盡,生死解脫,眾苦消除,得寂滅境,安住涅槃,故稱可證性。由於生起苦果的近因是「業」,亦即行為,而業是由煩惱所生,煩惱是由無明及因無明所生的我想,及由「我想」而生的執著及慾望等所生的,所以要斷此苦果,須不造業,為著不造業,猶先斷其原因之「我想」,斷了我想見,才能超絕六道輪迴,脫出生死苦海,這就是苦滅的涅槃、究竟的解脫,所以說它為「滅諦」。

  「滅諦」是指的滅除煩惱和生死之累,就是「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滅去貪、瞋等煩惱和善惡諸業,就可以不再受三界中的生死,但還有現在殘存的色身,名「有餘涅槃」;要是灰身泯智,連現前的果報色身也拋棄了,就可稱為「無餘涅槃」。

營銷的第三步就是消滅痛苦,開始我們找出痛點,再通過放大痛點,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用戶感知到確實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那我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問題怎麼解決,就需要商家給出解決方案。

  4、道諦:是指能通達涅槃的道路,或稱為「苦滅道諦」,是達到苦滅解脫,進入涅槃果位的修行方法。道是可修性,既然知道生死諸苦,是由集的業惑所成,同時又知斷了煩惱而證涅槃,因而急需向上再追求斷集的方法(道)。修諸道法,即經、律、論三藏所闡述的道理均是修道內容。簡單來說,略言之則為八正道,廣則為三十七道品,但其大要可以歸納於斷盡諸惑的戒、定、慧三學。

  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營銷的第四步就是帶領大家走向光明大道,用了你的產品之後徹底解決了用戶的問題,從此不會再有痛了,得到最終的安樂。


推薦閱讀:

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直解 7
《心經》空無思想與養生意義探析
心經的修持方法
陸啟成楷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TAG:心經 | 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