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巍:印學「創新」,何其難也

青藤藝術 2017-10-09

論語組印之擇其善者而從之

原題《古璽創作之我見》

「印宗秦漢」之說歷來為印人所共識,又漢印風靡天下,唐宋元明諸代漸而式微,以致於「古璽」一學,斷代顯現。晚清以降,出土文物增致,古文字研究一時風靡,且「印外求印」使流派印創作又攀高峰,加之有識之士雅玩古璽,拓寬視野,至黃士陵一代承前啟後,後治此學者絡繹不絕。筆者治印頗好「古璽」一道,於創作偶有會意,雜說紛紜,求教方家。

不知老之將至(左)論語組印之志於道(右)

古璽,先秦印章之稱謂,為先秦政理推進產物。究其原始,無外乎作為權力機構和昭明信用的憑證。爾後,隨商貿發展,古璽亦逐漸兼有貨物通行及收受賦稅之司能。先秦群雄,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爭相割據,於古璽而言,無疑為一方沃土,其多元而長遠發展悉如自然。然通觀古代印學經史,真正意義於古璽識別乃清季之後。清吳式芬《雙虞壺齋印譜》首推「古璽」排列卷首,始開古璽創作研究新篇章。近百年來,於古璽形制、文字及文字布列等,已有明晰的識斷,辨識分類已然不是難事。

近年來,筆者的創作多以戰國古璽風格示人,力求高古、渾穆、淳厚之風。然模刻仿創之餘時時遺露瑕敗諸態,引人思索。古璽創作用字的規範、形式技法的表現,刀趣、筆意的協調,章法構成的和諧,傳承創新之合度,如此種種,枚舉不盡。

慎獨(左)、家居大吉(右)

初學篆刻,始先學篆,治印之法,首重篆法,古璽印創作亦復如是。其中一詰點,為古篆文字應用。自宋以來,古璽引人注目,往來者以專註古璽寥寥,皆因文字說文匱乏,不能隨意杜撰。於此強求字法統一,大篆更難,平衡統一,實難哉。古璽印章,字法變法不盡相同,增劃、減筆、借井、移位諸法層出,古璽入印文字取法之廣,為主流派之極。筆者於字法遴選,力求形式元素對比,以達到中庸不俗。誠然,將文字印化,做到印面文字和諧,須通古說文,熟悉古璽類別、地域劃分,不離書法根本。

戰國古璽造型各異,印式多樣。官璽粗獷雄強,私璽精巧奇逸,影響深遠。技法技巧當借鑒古璽傳承技法,旁涉甲骨文、古錢幣,印陶、磚瓦、楚簡、秦權,詔版、鐘鼎、鏡銘、碑碣、摩崖刻畫等文字入印,不一而足,涉略廣泛,取資範疇。

左起:論語組印之大德不逾閑、

論語組印之後生可畏、

論語組印之吾日三省吾身

方寸之間,氣象萬千。入印文字方圓相濟、斜正相生,章法建構,空靈奇交、形勢隨生,造就璽印一派天真,妙趣橫生之趣味,此恰合傳統審美趨向。《印法參同》有「但凡印內數字,渾如一家,相親相助,無方圓之不和,有行列之可觀」之說。筆者以為,一印之內,字無多少,當風貌統一,秦則秦文,漢則漢風,切不可混雜斑駁。章法布局,首忌平板,寧拙毋巧,抑或巧中寓拙不失為高古取向。

當今古璽創作,愈發器重刀趣感受,線質追求,力度表現,痕迹自然流暢。古璽印雖多為青銅鑄鑿而成,然其線條雄強悠意,粗獷渾樸,精細之處又撫雅逸之趣。筆者於此,力求筆意流暢,刀法爽勁,尤重印作線條的準確表達,且富於變化,流露不同趣味美感,以呈印面靜逸靈動之態,亦極富張力。趙氏在《鉅鹿魏氏》印邊跋語:「古印有筆尤有墨,今人但有刀與石,」誠然,透過刀鋒看筆鋒,刀筆互補,相映成趣,印面筆意墨趣瀰漫,是為篆刻之上法。

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連款)(左)、

白石清泉從所好(右)

印學「創新」,何其難也。之於刀法賣弄、字法誇張無度,實是「創新」誤讀。如何創新,並非刀法強烈誇張、字法變形怪誕,印面殘破不堪。吳昌碩取法古封泥,並未「依樣葫蘆」,仿古封泥寬厚之泥邊,留印文線質掩沒鋒跡,以「積墨」處和毛澀感使之樸厚,於邊欄線條上作文章,故而斷續虛實變化,耐人尋味。齊白石取法《天發神讖碑》,然其未在筆畫形態作機械刻意仿取,乃見膽大細收,起筆處方切粗重,下垂出鋒處尖刻形態,實乃一氣呵成,得《天發神讖碑》之韻,而不囿於其中,又雜糅《漢祀三公山碑》勢及《秦詔版》草篆風韻,天然雕飾,古今一人,是為智者所化。吳昌碩、齊白石篆刻創新思考,可鑒可窺,受益良多,反之,篆法章法,做作肆意,則全無意志可掬而言,專工乏趣放浪脫形,章病也。

左起:出水方知是白蓮(連款)、

論語組印之行之以忠(連款)、

論語組印之戒之在得(連款)

當下印壇,印法紛呈,刺人眼目。修飾印面,增添視效無可非議,且不可在主張抒情寫意之時,使篆刻創作的人文精神弱化模糊,做印法是繼承刀法、篆法、章法之後又一個補充手段,非主流技法,故草率驅刀、無度變形、無理搭配,非篆刻主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回歸本色,期許久矣。印人理應警醒,適度做印,強化外修,夯實內功,不失上上之法。魏錫曾在《吳讓之印譜跋》中言:「若完白書從印入、印從書出,其在皖宗為奇品,為別幟。」首提「印從書出」之論,鄧石如可謂「印從書出」典範,此「書」賦新意,以自家面目入印。將書法中的意趣、意味轉而展現於篆刻上,不至於落入平板僵硬之地,長期修鍊體悟,日益精進,於篆刻創新開拓便水到渠成。余以為此「書」更應為「學養」,重「學養」涵篆印,浙東印壇,孜孜不怠之追求。

立住方能行遠,文字、格局、技巧皆為外化之音,錘鍊本源,融入性情,通達學識,印外求印,卓然超群。

以上配圖均系陳巍作品

藝術簡介

陳巍1975年生,浙江紹興人,別署語石軒。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篆刻創作委員會委員,紹興市書協理事、篆刻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蘭亭書會理事。


推薦閱讀:

團隊創新項目之「共鑄家園」
沒有放鬆時間,我們就可能缺乏創造力和創新
2016中國互聯網大會全域大數據應用論壇,亮點大揭秘!
文學寫作呼籲創新精神
[讀懂消費者]你的產品叫好不叫座?99%是遭遇了KAP鴻溝

TAG: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