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畔訪滇紅
07-05
人頭馬VSOP,呈深金黃色或琥珀色,通透如水晶,有清淡的香草味和橡木味。高品質滇紅散發出標誌性的蜜糖香,並伴有甜甜的花果香,色澤橘紅透明。先倒干邑幾滴入杯打底,再把熱滇紅倒入,高溫激活酒香。茶香、酒香交換融合,大口暢飲則一股熱流直抵體內,中西合璧,感受奇妙。 紅茶常可做調飲。但其與白蘭地的搭配,則是我們在雲南見到的最有想像力的飲法。 安石村 3月9日,農曆二月初五。安石村的茶廠「開秤」收茶了,這恐怕是國內最早開採的春茶。 一大早,19歲的李寒玉和爺爺挎著竹筐走上了茶山。經過一冬的休養生息,茶樹重新煥發了生機,頂端墨綠肥厚的老葉上萌發出了細嫩的芽頭,如同覆蓋了一層翠綠的細絨毯。露水還躺在葉片上,映射著芽頭上的絨毛,纖毫畢現,更加青翠欲滴。 李寒玉把茶筐斜挎在肩頭,兩手同時採茶,動作熟練,如同彈鋼琴一般在茶樹上划過。她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葉梗,手腕一轉葉片就掰了下來,然後塞入手心攥住。當兩手的青葉滿了,就轉身放入筐里。 採茶是很有講究的。最值錢的部分是芽頭,長到兩厘米左右才可以摘;其次是一芽帶一片葉子,可以製作特級滇紅茶;再次就是一芽兩葉,製作普通滇紅茶。好幾片葉子一把採下,就是最普通的「大眾茶」了。只用芽頭做成的滇紅,俗稱「一根針」,香氣最強,價格也最高,是特級茶的一倍以上。「一芽一葉」製成的特級滇紅,雖香氣略遜,但是滋味更濃,久泡不淡。 採摘茶鮮葉時,將精粗原料分開採摘,分級製造,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也能保證成茶品質的一致性。此外,採摘的葉片老嫩程度必須一致。細嫩的鮮葉,葉質肥厚軟嫩,內含物含量高,纖維素含量少,製成的紅茶,條索緊結,香氣濃爽鮮醇,湯色紅亮,葉底紅勻。 「採過之後,下面要留一片葉子,這樣後面的芽才長得快。」李寒玉對我說。一名採茶熟手只採芽頭,一天最多采2公斤,「一芽一葉」則可得8~10公斤。春茶初采,一片茶園一周可采一次。3月21日春分後,雨水漸多氣溫升高,就可3~4天采一次。 安石村在滇西的群山深處,屬於雲南臨滄市鳳慶縣。海拔1700~2300米。全村有4個自然村,23個村民小組,768戶農戶,總人口3000多人,大部分村民居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區。這裡被稱為「滇紅第一村」,全村6560畝土地,除了60畝地種蔬菜,其餘全是茶園。在這個村的田地里,撿不到一粒糧食。 李寒玉家有十幾畝茶園,都在山坡上。直起身四周望去,附近是三四百米高的丘陵,紅褐色的泥土之上是大片青翠的茶園。從高處看,一圈圈的茶田如同古樹的年輪;層層疊疊又似老人的額頭皺紋。遠處青黑色的群山如同屏風一般擋住視線。從印度洋上空飄來的暖濕氣流壓在山頭,雲霧繚繞。茶園裡種著桃樹、梨樹與核桃樹。桃花、梨花正當怒放,紅白相間,生機勃勃。果樹與茶樹共生,可使茶葉平添了水果的芬芳。蠶豆就種在茶園邊,掰開豆莢,一路走一路吃,清香可口。 山區氣候多變,突然一陣細雨落下,打濕了泥土。對於春天的雨水,茶農的態度有些複雜。有些雨水,利於植物生長,茶葉新芽萌發得就早,採茶時間也可以提前,便於搶佔春茶市場。如果雨下多了,空氣濕氣溫低,則不利於茶葉發酵,制不出高品質的紅茶。若是連日下雨,則連採茶都不可能了。 滇紅集團茶葉科研所所長張成仁也在茶山上巡視。「今年的氣候好,是風調雨順的一年,雨水不多不少,每個節氣都來了一點。」張成仁對我們說。按照以往的採茶舊曆,一般農曆二月初八「開秤」採茶,今年還提早了幾天。 日頭過午,李寒玉已經采滿了一筐青葉,大概七八斤重。她把茶筐背在身上去茶廠賣鮮葉。今年的收購價比去年略高一些,芽頭每斤45~50元,一芽一葉每斤13~16元,大眾茶每斤5元錢。以前李寒玉一直在廣州的一家電子管廠打工,每個月有接近2000元的收入。今年茶葉價格好,李寒玉打算在家待到清明後,搶完春茶再走。 在茶廠門口過秤後,茶農就把鮮葉背到樓上攤晾。樓下是生產車間,揉捻機、烘乾機發出嗡嗡的震動聲,放在烘乾箱中發酵的葉片逐漸變黑髮熱,散發出濃烈的果香,甚至有一點酸味。時間長了,這種味道會讓人感到有點頭暈,就像喝醉了酒。 靠山吃山,安石村自古以來就種茶採茶,山頂上還存留著明清時期的老茶園。以糧為綱的年代,茶樹被砍掉,在山坡上種糧。但是山區氣候冷涼,又缺乏灌溉,只有靠天吃飯。一畝地只產300多斤,口糧尚不足1/3,遇到災年連種子都收不回來。世紀之初,村人均年收入只有600多元。2002年後,村裡開始大面積種茶,日子於是好轉。現在農民年收入達到了6000多元。 李寒玉的家裡還培育很多鮮花,以山茶和蘭花為多。農民將野生山茶樹移植嫁接,便改良出許多優良品種,如「珍珠」、「恨天高」、「童子面」等。現在一棵長勢茁壯的茶花能賣到六七百元。2007年,茶花成為炒作對象,一棵普通的茶花也能賣到三四千元。 滇紅地理 每年5月中下旬至9月底為滇西的雨季,10月至第二年5月中則為旱季。春茶的採摘從3月中開始,至5月中。此後,開採夏茶至8月。9~10月就可采秋茶。茶區一年可采三季,產量豐富。這也是區別於其他茶區的一個重要特點。 3月是滇西最漂亮的季節。雨季還未到來,怒江與瀾滄江的水勢平穩清澈。鮮花開滿山岡,三角梅、山茶、木棉、春槐爭奇鬥豔,即使在貧瘠的石頭縫裡,也搖曳著紫莖澤蘭的白色花朵。 六山、五水構成了雲南山嶺縱橫,河谷淵深的地形地貌。這種帚形的地系、水系,使雲南西北高東南低,既可抵擋西北大陸性氣候的入侵,又可接受來自印度洋、太平洋溫暖季風,隨地形產生溫度水平、垂直的變化,形成獨特的低緯度高海拔的氣候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霜期很短,雨熱同季。 雲南劃分為滇西、滇南、滇東北三個茶區。滇紅產於滇西、滇南兩個自然區。其中又以滇西茶區為主,包括臨滄、保山、德宏、大理4個州縣,種茶麵積佔全省的52.2%,產量佔全省總產量的65.5%,系滇紅的主產區。其中又以臨滄為滇紅的核心產區,滇紅產量的90%左右來自臨滄。 這塊主產茶區基本上分布在橫貫東西的北緯23度27分附近。在北回歸線附近不超過3個緯度範圍內,被科學家稱為「生物優生地帶」。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氣象專家張坤、李繼光、劉運章論證,臨滄地處西部型雲南低緯山地季風氣候的中間帶,從地理位置、海拔、光、熱、水等氣候資源看,全部具有世界一流的種植茶葉的氣候條件。 怒江、瀾滄江兩大水系將臨滄夾在中間,北回歸線從境內穿過。境內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全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低緯度、高海拔,水資源豐富,土壤紅壤pH值偏酸,最適宜茶樹生長。同時,海拔高的地區,茶葉的生長周期較長,茶葉的品質也就相對較好。 如果再將產區縮小,臨滄又以北部的鳳慶縣為紅茶的核心。全縣有30.1萬畝茶園,面積為全國第三位。每年產茶2.1萬噸,其中80%用於製作滇紅茶。1938年第一斤滇紅茶就是在這裡誕生的。 鳳慶縣在滇西縱谷南部,境內群山連綿,山川相間。瀾滄江從北向南流淌,在鳳慶境內卻拐了一個彎,自西向東流,然後再折向南奔流出境。由於瀾滄江及其支流順甸河、黑惠江、迎春河切割,從北至南形成四大峽谷。西部地勢較緩,呈波浪式向西延伸,形成丘陵盆地。 境內山脈,屬怒山、雲嶺兩大山系。雲霧繚繞,溪澗穿織,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紅黃壤土,腐殖質豐富。年平均氣溫13~15攝氏度,年降水量1200毫米,相對溫度約70%。由於全縣經濟基本為農業,幾乎沒有產生大的工業污染。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優質的茶種。 從植物學的分類上看,雲南大葉種茶分為三個品系:勐海大葉茶、勐庫大葉茶和鳳慶大葉茶。其中後兩者分別原產於臨滄的雙江和鳳慶兩縣。 「三大品系中,勐海種和勐庫種比較適合製作普洱茶,而鳳慶種則適合生產高檔紅茶。」張成仁說。鳳慶種茶葉面寬大肥厚,內涵物質多,結實力較強,產量也高。其中所含茶多酚與兒茶素含量高,適合生產紅茶。「用鳳慶大葉種生產的紅茶,香氣高、湯色好,味道更濃。」茶葉專家、滇紅集團監察部經理楊明柱說。 我國著名茶學家湖南農學院教授陳興琰曾在鳳慶考察得出結論:「順寧(鳳慶原名)之自然環境,極易於茶樹生育,茶樹品種有類似於印度及錫蘭所植之阿薩姆種,單寧成分甚多,極宜於外銷紅茶之製造,且可試植於全國之低級紅茶區,以求增進全國紅茶之品質,進而與印錫紅茶相競爭。」1984年鳳慶大葉種被評為國家級良種,開始在雲南、四川等地大量引種。 鳳慶茶廠在上世紀70年代末建立了茶科所,在鳳慶大葉群體種中繼續尋找更優的植株。經過30多年的研究,陸續培育了「清水三號」、「鳳慶九號」、「早春翠芽」、「探春銀毫」,用於高檔茶的生產。張成仁告訴我們,培育一個優良品種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 一種特殊「蜜糖香」被認為是滇紅的獨有氣息,而在此基礎上通過拼配產生出玫瑰花香,則是目前最高品質滇紅的標誌符號。滇紅的湯色橘紅,通透明艷。如果用白瓷杯盛放,則看到茶湯邊緣有一環金圈,茶水冷卻後呈乳凝狀,被稱為「冷後渾現象」。「冷後渾」早出現者質更優。 作為大葉種紅茶,滇紅的味道更加濃烈、厚重,富有刺激性,如同雲南高原肆意奔放的生命力,帶有一股野性的魅力。尤其是以外銷為主的紅碎茶,口感衝擊力強悍,需要牛奶調飲,很少用於清飲。「別的紅茶往往三泡之後味道就淡了,滇紅可以沖六七泡都沒問題,所謂『七碗至束味』。」楊明柱說。 歲月的味道 滇西的大山層層疊疊,似乎永遠繞不出去,從鳳慶縣城到錦繡村不到50公里的路程,我們走了兩個多小時。其中有一多半的路程穿行於濃霧中。 路的盡頭是一處名為香竹菁的小村寨,村子的山坡上有一棵被稱為「茶祖」的古茶樹。2003年2月,雲南農業大學茶學系教授蔡新親自測量了茶樹。樹高10.2米,樹幅11.1米×11.3米,樹根周長5.67米,直徑1.59米,要四五個人才能合圍抱住。 錦繡村村長李玉祿告訴我們,1986年小灣鎮茶葉推廣員畢文才來村裡指導茶葉種植,發現了這棵長在村民李文朝家田埂上的大茶樹。由於茶樹體形龐大,枝丫繁多,極為罕見,引起了畢文才的注意。於是他將這棵古樹的信息通報了鳳慶茶廠。茶廠隨後派人實地考察,初步認定是一棵上千年歷史的古樹,縣茶葉學會迅速將古樹進行了保護。 古樹的發現引起了生物學界廣泛的注意。北京市農展館館長王廣志教授,採用同位素方法,推斷香竹箐古茶樹樹齡在3200年以上。隨後,廣州中山大學植物學博士葉創新對香竹箐古茶樹進行考察,得出和王廣志一樣的結論。2004年初,日本農學博士、茶葉專家大森正司、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林智博士對香竹箐古茶樹做了測定,認為樹齡在3200~3500年。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年齡最古老的茶樹。 3200年——當這棵古樹萌發的時候,中國還處於商朝末期。算起來,它比商紂王還年長近100歲,比孔子大近700歲,1000年之後秦始皇才出生。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棵古樹有明顯人工栽培的跡象,即使不是為人所植也是經過了人工馴化和利用。「我們這裡自然生長的古茶樹都會長得很高,不會有太多的分叉;而這棵樹並不高,分叉也多,頂端明顯經過了修剪。」李玉祿說。 換句話說,在3200年前的商朝末期,滇西大山中的先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利用茶樹,採擷茶葉了。 東晉《華陽國志》中曾記載,巴蜀軍隊支援周武王討伐商紂王,並向武王進獻茶葉,這是中國最早有茶的記載。也恰好也是在3000多年前。有學者認為。獻茶者為巴蜀軍中的濮人。而古代濮人則是現在德昂族、布朗族和佤族的祖先,就居住在滇西瀾滄江、怒江流域。或許周武王所得到就是這一類古茶樹所產的茶葉。 目前,這棵栽培型的「茶祖」品種尚難確定。按照茶葉高級工程師夏祥明的觀察,從性狀來看,既不同於茶系中的茶和(C.sinensis)種,又不同於阿薩姆(C.sinensis var.assamica)種。相較之下,葉面光滑平展,手感較硬,葉脈細直,葉背無茸毛。這類茶,本地人稱為園埂茶,基本上種植在房前屋後的菜地邊。 3000多年過去了,香竹菁古茶樹依舊鬱鬱蔥蔥,枝繁葉茂。李玉祿告訴我們,每年4月15日左右,村裡開始採摘古樹的茶葉,每年可采鮮葉400多斤,製成70~80斤干茶。每年的5月1日,都要舉行盛大的活動祭拜茶祖。2007年,一塊498克重,由這棵古樹茶葉製成的普洱茶餅,拍賣到了40萬元。 香竹菁古茶樹的發現和確認,進一步證實了茶樹原生地在中國雲南的瀾滄江流域。關於茶樹原生地在哪裡,茶學界最早認定的是印度的阿薩姆。直到20世紀,在西雙版納發現勐海巴達賀松野生大茶樹後,全世界的茶學專家才把關注的目光轉向中國。中國茶學家吳覺農1923年撰寫了《茶樹原產地考》,對茶樹起源於中國做了詳細論證,用史實駁斥英人勃魯士(R.Bruce)於1826年提出的「茶樹原產於印度」的觀點。吳覺農根據當時掌握的茶葉資料和地理學、生物學的有關原理推斷,茶樹的原產地應該在雲南,中心地帶就在瀾滄江流域。 隨著對瀾滄江秘境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古茶樹、古茶林被不斷發現。從上世紀50年代起,鳳慶縣政府曾經先後4次對境內的古茶樹資源進行普查。 2005年5月最後一次普查也是最詳細的一次普查,歷時3個多月,考察組走遍了縣內瀾滄江兩岸的原始森林。最後統計出鳳慶共有古茶樹群落5.6萬畝,其中野生古茶樹群落3.16萬畝,民國以前栽培的古茶園2.13萬畝。 楊明柱對這次考察印象深刻。「我們在嚮導的帶領下,進入了大、小尖山地區,海拔1900米至2600米,位於距瀾滄江約40公里的大丫口山。」楊明柱說,「那裡山如同刀削斧鑿,人跡罕至,只偶爾有獵人才能上去,當地有50多名彝族和漢族居民。」 那裡的古茶樹群讓楊明柱震驚不已,「這才是真正意義的野生古茶樹群」。在這片原始深山中,他們發現了野生茶樹8000畝,約3.2萬珠,最高的茶樹有四五十米高。野生古茶樹與黃竹、雲南松、各類藤本植物混生,沒有極好的辨別力很難發現。最大的一株茶樹生長在大尖山的一個熊窩邊上,根部周長1.49米,直徑0.45米。「大、小尖山野生茶林的發現,充分證明了鳳慶是世界茶葉原生地的中心地帶,到目前為止還保存著原始野生茶的品種基因,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茶葉基因庫。」楊明柱說。 我們在錦繡村香竹菁考察的古茶樹則是另一番景象,由於這裡早有居民點,古茶樹也多為人工栽培型。它們以3200年樹齡的「茶祖」為中心,呈輻射狀分布。海拔在1759至2580米的山間,面積約5000畝。除了「茶祖」外,直徑1米以上的有3株,直徑在0.5米左右的有2000多株。最使人難忘的,是在錦繡村上甲山村民小組,古茶樹的造型姿態各異。有的像睡美人,有的像奧運火炬,有的像龍口銜珠,有的像大象。 大寺鄉平河村與永新團結村的古茶樹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鳳慶大葉種的祖先,其中根部周長1.88米、高12米的白岩大茶樹是典型鳳慶大葉種的代表。它正是滇紅茶的最佳原料。 在臨滄,野生、半野生茶樹南起糯良鄉,北至鳳慶縣詩禮鄉,從海拔1200至2700米的範圍內,全市8區縣均有。沿著瀾滄江畫出一條線:雙江勐庫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雲縣白鶯山、鳳慶香竹箐,這些地方都發現了樹齡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樹、古茶林,這是世界上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帶。 如果將這些已發現的古茶樹群落用一條線連接起來,正好形成了一條沿瀾滄江西岸向南通往今天普洱市、西雙版納的古道。還有一條則沿著怒江東岸通往今天的緬甸、寮國的古道。「在第四紀冰川期內,瀾滄江下游地區並沒有被冰雪覆蓋,從而保留下來了很多原始物種,古茶樹就是其中之一。」楊明柱說。這兩條茶葉之路,也體現了茶樹傳播移植的通道。 村民韓國景一家就住在香竹菁茶祖樹附近。他家一共6口人,有十幾畝的茶園分布在附近山坡。「我們家地頭上就有上千棵古樹,直徑50厘米的古茶樹就有 40多棵。」韓國景的兒媳李映松告訴我們,最大的一片古茶林在對面山頂,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每到春天,家裡人都會背著書包爬上樹採茶,每棵樹都能制出 10~20斤的干茶。 茶葉的製作保持著原始普洱茶的方法。鮮葉採回後先在大鐵鍋里大火殺青,然後反覆揉製成條索,再到太陽底下暴晒。同時新茶不能吃,否則會拉肚子。按照老人的說法,野生古樹茶要放在袋子里3個月後,泛出成香後才能食用。這種辦法做出來的茶也就是青毛茶。 火塘中的木柴噼啪作響,火星蹦出,把臉膛映紅,白色的炭灰輕輕飛舞。我們圍坐在火塘邊,將濕漉漉的褲子烤乾。60多歲的韓國景為我們燒上一壺「百抖茶」。他把老樹的芽茶放在陶制的茶罐里烤,一邊烤一邊抖,防止茶葉烤焦。漸漸茶葉變得焦黃,茶梗發泡,一種酥香味溢出。然後加入滾熱的開水,茶罐頓時就像開了瓶的香檳,泡沫噴涌。這時韓國景順勢一吹,將上層泡沫吹出,再注入少許開水,放在火塘里煮一會兒就可以飲用了。 這種獨特的飲茶方式與古樹一樣久遠。老茶似苦非苦,談不上爽口,但是粗獷醇厚,回味悠長,就像歲月的味道。 創製滇紅 與歷經滄桑的古茶樹相比,滇紅的歷史則短暫得多。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不久,長江中下游的傳統茶區相繼淪陷。中茶公司技術員馮紹裘被疏散離開安徽皖南的祁門茶葉改良廠。 祖籍湖南衡陽的馮紹裘生於1900年。1923年他從河北保定農業專科學校畢業,1933年擔任江西修水實驗茶場技術員,負責寧紅茶的初、精製試驗工作。後受祁門茶葉改良場場長鬍浩川的聘請,到祁門試製紅茶,並在該場設計了一套紅茶初制機械設備,開創了我國機制紅茶的先例。1938年春,馮紹裘應舊中國中茶公司壽景偉、吳覺農先生電邀到漢口參加該公司工作,任技術專員,搞茶葉產銷技術工作,同年8月隨舊中茶公司遷往重慶工作。 紅茶是當時中國重要的出口商品,茶葉貿易是賺取外匯的重要渠道。但戰爭爆發,使傳統安徽、福建等紅茶產區相繼被切斷,中茶公司必須開闢新的紅茶產區,恢復出口,以購買軍用物資,堅持抗戰。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1938年9月馮紹裘受命前往雲南調查茶葉產銷情況。當時,雲南各茶區只產青毛茶,屬綠茶一類,高溫殺青後,再揉捻晒乾。茶商從茶區收購後運到市場,設廠壓製成各種「緊形茶」以便運銷。能否生產紅茶還是疑問。這年10月,馮紹裘從昆明出發,乘汽車沿滇緬公路顛簸了3天到達大理下關。他在下關仔細考察了沱茶,對來自鳳慶的大葉茶非常感興趣。 於是馮紹裘向南又走了10天山路,沿茶馬古道的路線,翻過無量山,在巍山渡過黑惠江到達魯史鎮,跨過瀾滄江最後到達順寧(原鳳慶)。 當時正是秋末冬初的季節,長江南北的茶區都已停止產茶。而此時順寧附近的鳳山上,茶樹成林,一片黃綠,生機盎然。茶樹有一丈多高,芽壯葉肥,白毫濃密,芽葉生長期長,頂芽長達寸許,成熟的葉片大如枇杷葉,嫩葉中含有大量的葉黃素,產量高品質又好。這些鳳慶大葉種茶非常符合馮紹裘的要求。 於是他到風山上采了鮮葉十幾斤,分別製成紅茶、綠茶各一斤多。結果令人振奮。紅茶樣:滿盤金色黃毫,湯色紅濃明亮,葉底紅艷發光(橘紅),香味濃郁,是國內其他省小葉種的紅茶所不具備的。綠茶樣:滿盤銀白毫,湯色黃綠清亮,葉底嫩綠有光,香味鮮濃清爽,也為中國國內綠茶所稀有。隨後馮紹裘將樣品送到香港茶市,獲得良好反響。 1939年初,舊中國雲南小經濟委員會決定由馮紹裘籌建順寧茶廠,爭取儘快投產。順寧地處山區,交通困難,300餘里山路,只能靠騾馬馱運,制茶機器很難運到。為了爭取早日試製,馮紹裘在機器和動力設備沒有配齊安裝完畢的情況下,採取土法上馬,使用人力手推木質揉茶桶、腳踏烘茶機、竹編烘籠烘茶等辦法,保證雲南紅茶試製工作順利開展。1939年,第一批約500擔雲南紅茶終於試製成功了,成箱16.7噸。當時沒有木箱鋁罐。就用沱茶簍裝,由茶廠60 批騾馬組成馬幫,經順寧道運到昆明,再轉運香港,改木箱鋁罐出口。 茶葉通過香港富華公司轉銷倫敦,深受客戶歡迎。與印度大吉嶺、斯里蘭卡的烏伐紅茶比香氣更高,味道濃厚。每磅售價高達800便士,僅此一批紅茶便可換得近13萬英鎊的外匯。 最開始,馮紹裘將此茶初定名「雲紅」,以對應安徽「祁紅」,湖南紅茶稱「湖紅」。舊中國雲南省茶葉公司方面提議用「滇紅」的雅稱,即借雲南簡稱「滇」,又取著名景點滇池的意境,於是「滇紅」得以最終定名。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原「順寧實驗茶廠」改稱「順寧茶廠」,收歸國有,1954年隨縣名更改為「鳳慶茶廠」。此時,茶廠繼續承擔著出口賺取外匯的任務。50年代所產之紅茶全部整箱出口到蘇聯。在這一時期,很多蘇聯專家也來到了這個邊陲小縣,幫助建設廠房。現在廠區內一棟二層的主辦公樓就是當年蘇聯專家所設計的。樓門前的庭院里則矗立著「滇紅之父」馮紹裘的銅像。 1958年,滇紅特級工夫茶被國家定為外交禮茶,指定由鳳慶茶廠獨家定型定量生產,專供駐外使館使用。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期間到訪雲南。時任雲南省長和志強贈送給女王兩件禮品,一件為雲子做的圍棋,另一件就是滇紅金芽茶。1996年鳳慶茶廠改製成為滇紅集團,成為股份制企業。 滇紅的生茶遵循了傳統紅茶的生產工藝,包括萎凋、揉捻、發酵、乾燥4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發酵。楊明柱介紹說,先將揉捻過的茶葉解塊打散,鋪入發酵箱,一般不超過20厘米厚,置於通風處,上蓋一塊布。春天發酵溫度在20~25攝氏度為最好,相對濕度控制在65%~70%,發酵時間不低於兩個小時,必須保證茶葉完全發酵。在此過程中產生紅茶的關鍵成分——茶紅素和茶黃素。「發酵程度完全由人工根據原料、氣候等條件靈活掌握,當茶葉發出類似於蘋果的香味時,則發酵完成。」楊明柱說。如果發酵不足,則味道淡薄、湯色渾濁;如果發酵過度,則產生餿酸的味道。 「調飲」是紅茶的一大特點。「一方面,由於受外貿影響,西方人習慣加入牛奶;另一方面,紅茶口味具有『中和性』,與其他味道的衝突性小。」張成仁說。滇紅除了清飲外,通常可以調入牛奶、蜂蜜、方糖,也可加入核桃、話梅、開心果。 最別具一格的當屬與白蘭地的搭配。選用人頭馬VSOP或軒尼詩VSOP,呈深金黃色或琥珀色,通透如水晶,有清淡的香草味和橡木味。高品質滇紅,最好選高香的金芽茶,散發出標誌性的蜜糖香,並伴有甜甜的花果香,色澤橘紅透明。先倒干邑幾滴入杯打底,再把熱滇紅倒入,高溫激活酒香。茶香、酒香交換融合,大口暢飲則一股熱流直抵體內,中西合璧,感受奇妙。此種搭配是我們在雲南見到的最有想像力的飲法。 最後的馬幫 我們趕到魯史鎮的時候,正逢集日,道路擠得水泄不通。一大清早,就有馱柴的毛驢、擔菜的農婦從四面八方的小路上聚攏來,青菜、蘿蔔、豌豆粉、苦蕎糕、毛豆腐、臘豬肉、鮮魚蝦、鍋碗瓢盆、床單襪子、家用電器……集市就此拉開。山裡人趕集雖然不善叫賣,但也不乏討價還價。 滇紅之誕生,其初衷為出口貿易。當時鳳慶出產的紅茶必須走茶馬古道,翻山越嶺,渡過瀾滄江、黑惠江到達大理的下關,然後上滇緬公路轉運至昆明。最後再由昆明運至香港出口。滇西山高谷深,最初的一段行程(鳳慶至下關)必須由馬幫完成。這一線路稱為「順下線」,是茶馬古道的重要一段。其中瀾滄江以北的魯史鎮則是當中的重要節點。 現在的臨滄地區,明清時期大致屬於順寧府管轄,其治所在順寧縣,也就是今天的鳳慶縣。每年清明節前後,下關、麗江等地的茶商就進駐順寧採購毛茶。幾十匹騾馬為一隊組成馬幫,來往於順寧和下關之間,為各地茶商運輸茶葉,形成一年一度的「春茶會」。毛茶運到下關後,再進行加工壓製成餅,或北上麗江進入藏區,或東進昆明經曲靖、昭通運到省外。 馬幫的行進路線,除了從鳳慶北上至下關外,還向西南進入緬甸。《魯史鎮志》的主編曹現舟老人告訴我們,從鳳慶進入緬甸又有兩條路線。其一是走北路向西,經過永德、鎮康、南傘過境;其二走南路向西,經過雲縣、臨滄、耿馬、孟定、清水河進入緬甸。兩條路的終點都是緬甸撣邦重鎮臘戍。這兩條入緬的馬幫路線也是南絲綢之路的重要一段。 於是緬甸臘戍經鳳慶(順寧)至下關的一條國際貿易線路就連成了一體。鳳慶處在這條貿易先中間,茶葉、山貨北上經下關銷往各地,鹽巴及日用品向西南運至緬甸。這條由馬幫串聯的古老的路線,運行了上千年,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退出歷史舞台。 「茶馬古道,鳳慶到昆明一共有18個驛站,每個驛站間差不多60華里的距離,也就是說到昆明要走18天,到下關要走10天」,曹現舟說。走「順下線」,從鳳慶出發向北經過新村、金馬、魯史、犀牛,然後到了巍山,就進入了大理境內。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跨過瀾滄江。 早期的路線,馬幫從漭街渡口坐竹筏橫渡瀾滄江天險。1639年,徐霞客從鳳慶出發前往下關,第一天走到瀾滄江南岸的高梘橋驛,第二天從漭街渡口過瀾滄江到達魯史鎮。目前鳳慶至魯史的公路基本就是這條線路。 1761年,順寧知府劉青帶領百姓在漭街渡口下約10公里處修起了一座鐵索橋——青龍橋。此後馬幫就通過青龍橋過江。這座吊索橋一共服務了200多年,直到近幾年小灣電站蓄水,它才沉入瀾滄江底。 青龍橋建成後,交通條件改善,商旅與日俱增,位於瀾滄江北的魯史鎮成為「順下線」上的重要節點,也是瀾滄江和黑惠江之間必需的住宿驛站。南來北往的馬幫都要在此飲馬住宿。400多年過去了,這個古鎮至今還基本保留著當年的風貌。 魯史古鎮是滇西片區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群之一,東西長800米,南北寬500多米,建在半山緩坡上,南高北低。鎮中心是四方街,和四方街連接的橫街是魯史古鎮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從整體上看,民居建築風格受大理白族文化以及江浙一帶的影響,具有典型的南詔建築風格。民居以四合院和一正一廂一照壁式的三合院為主,形成「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風格。樓層上下各3間房間,土木結構,屋頂用當地產的青瓦鋪蓋,牆體和椽柱相接處用麻布石或青石板密封以防火災。屋脊均向兩頭翹起,房檐設有勾頭瓦,其上都雕刻有各種精美圖案,或龍或鳳,或獅或虎,栩栩如生,神氣活現。寬敞的院落內,人們植樹栽花,疊石造景。臨街和靠路的牆體還請文化人或者自己親自提筆作畫題詩,以示高雅。 「惠不在大,救人之急可也;生何居小,悉其物命得焉。」橫批:「堂有仙草。」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家中醫診所。對聯有些不凡,聯頭藏字「惠生」,正是這家醫館的名字。 鎮中心是一條3米多寬的石板道,路中間鋪著青石板,稱為引馬石,兩側為碎石。馬幫從鎮子的南側進入,沿著青石板路行走。天長日久,石板已經被磨得光滑可鑒,上面至今保留著騾馬踩出的腳窩。一路上有若干馬店,最大的一家能安排住下四五百馬匹,現在已經推到改建為魯史鎮小學。路的盡頭是村裡的大水井,馬幫在此汲水飲馬。 「魯史鎮最繁盛的時候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正是滇西抗戰時期。大量的軍用物資都要由馬幫馱運經過魯史。每天有七八百匹騾馬經過。」曹現舟說。 曹現舟帶我們找到了張東非老人。老人已經70多歲,趕了28年的馬,他是魯史鎮最後的馬幫人。張東飛22歲開始趕馬,跑的都是省內短途。向北跑一趟下關要走7天,向南到南傘走6天。 通常一個人要趕5匹馬,普通的馬幫有20多匹馬,大馬幫則有四五十匹。1952年鳳慶縣成立了民間運輸管理委員會,組織全縣騾馬1200匹,制訂有關馱運價格和飼料補助標準,往來於下關、巍山與臨滄各縣,以及鳳慶縣各鄉鎮村之間,1954年改為縣民間運輸管理站,在魯史設分站。 當地人說:「窮走夷方富趕馬。」這也只是相對的說法,趕馬雖能賺錢,但卻是個危險而辛苦的活兒。「馬幫有句話說:鬼見草結果的時候出門;白露花開的時候回家。」張東非告訴我們。鬼見草結果是在8月份,白露花開是在4月份。每年過了8月馬幫上路,直到4月底回家。除開中間4個月的雨季,馬幫都要在路上行走。馬幫跑內地下關一帶比較安全,沿途都有馬站,吃睡都好解決。跑邊疆就困難得多,沒有馬站,在野外生活,還可能遇到土匪、野獸、「砍人頭的」,瘴氣也多。 由於路途艱險,生死莫測,馬幫形成了獨特的禁忌,不吉利的話不能說,於是就有了自己人才能聽懂的行話。比如「虎」是不能說的,要叫「貓貓」;籃子的 「籃」音近「狼」,就叫「筐筐」;「刀」字和「倒」音近,要改叫「片片子」;「鹽」與「淹」音近,形象地改叫「海沙」。「說錯了話,馬鍋頭就要懲罰,要請大家吃飯的。」張東非說。 1954年,從祥雲修至臨滄的214省道修通,由東面繞過了魯史,原先的茶馬古道逐漸冷清了下來。1984年,從鳳慶修通了到魯史的公路,在漭街渡口架起了一座能通行汽車的鐵索橋,汽車可以無阻地駛入曾經的古道重鎮魯史。張東非也是在那一年放下了馬鞭,在鎮上開了一家小雜貨店,經營至今。 鳳慶縣的國營馬幫一直延續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村寨的公路建設,馬幫最終消亡了。但在廣大的山區,騾馬仍然是老百姓不可或缺的運輸工具,每到街天(趕集的日子),無論哪一個鄉鎮,都可以看到騾馬喧囂的景象。 如今,滇紅依舊外銷,而馬幫與茶馬古道都已不復存在。 2008年,一座新的大橋在漭街索橋上游10公里處建成,瀾滄江不再成為阻隔交通的天塹。我們從橋上走過,腳下是寬闊而平靜的水面。隨著小灣電站的建成蓄水,高峽出平湖,瀾滄江不再如往日那般狂野奔騰。它像一條翠綠的飄帶,靜靜地環繞在滇西群山之中。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