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傳說神話,有多少是你沒有聽過的2
2013-09-16
炎帝耕播:上古時代頻繁的遷徒,繁重的勞動,先民們疲憊不堪。為了讓部落能夠休養生息、安居樂業,炎帝決心改進耕播種和種植方法。《易經·繫辭》說,神農「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禮·含文嘉》說,神農「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都講到炎帝神農製作耕播工具------耒耜。
蠶馬獻絲:黃帝在戰勝蚩尤以後非常地高興,於是命令手下的樂官演奏樂曲,讓戰士們隨著音樂跳起雄壯威武的舞蹈,以此來慶祝自己的勝利。就在黃帝作樂慶功時,天上下來了一位神仙。她手裡拿了兩捆細絲。一捆顏色像金子一樣燦爛,一捆顏色像白銀一樣耀眼。女子自稱是蠶神,特地把精美的蠶絲獻給黃帝。蠶神是一個美麗的女子,惟一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她身上披著一張馬皮。這馬皮就好象長在她身上一樣,而不是穿在身上,根本不能取下來。如果蠶神把馬皮左右收攏一些,那麼馬皮就整個地將她包圍,女子就會變成一條白色的蟲,長著馬一樣的頭,人們稱為蠶。
嫘祖始蠶:嫘祖,一作「累祖」。傳為西陵氏之女,是傳說中的北方部落首領黃帝軒轅氏的元妃。《史記》提到黃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妻,她發明了養蠶,為「嫘祖始蠶」。
有巢構木:莊周說:「古者禽獸 多而入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 之曰有巢氏之民。」《莊子·盜跖》韓非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本為巢以 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韓非子·五矗》有巢氏是傳說遠古發明巢居的人。這一傳說反映了我國原始時代由穴居而進入巢居的情況。
隸首作數:隸首,黃帝史官,始作算數。黃帝統一部落後,先民們整天打魚狩獵,制衣冠 ,造舟車,生產蒸蒸日上。物質越來越多,算帳、管帳成為每家每戶每個人經常碰到的事。開始,只好用結繩記事,刻木為號的辦法,處理日常算帳問題。有一次,黃帝的孫女黑英替嫘祖領到9張虎皮,石頭在草繩上只打了6個結,短少了3張。所以出出進進的實物數目越來越亂,虛報冒領的事也經常發生。黃帝為此事大為惱火。隸首於是窮盡智慧,用龜殼和珍珠,發明了最早的「算盤」。
風后指南:風后是黃帝的第一任宰相。發明了指南車,又稱司南車,是中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一種機械裝置。它利用差速齒輪原理,它與指南針利用地磁效應不同,它是利用齒輪傳動系統,根據車輪的轉動,由車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論車子轉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終指向南方,「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
常先制鼓:傳說黃帝身邊有個大臣,名叫常先。他發明了很多狩獵工具。有一次,常先捕殺了一頭野牛,把剝下的牛皮隨手搭在一個木墩上。這個木墩是空的,有一摟粗。時間一長,常先竟把此事忘了。野牛皮經過長時間暴晒後便收縮了,把空木墩裹得緊緊的。有一天,王亥正在馴馬,有個名叫賈齊的年輕人,無意發現一張野牛皮蒙在木墩上,手隨便拍了一拍。誰知這一拍竟發出咚咚的響聲。賈齊用勁再一拍,聲音更大。賈齊覺得好玩,便尋來兩根木棒,雙手使勁擂了起來,結果發出聲音像雷鳴一般。王亥的馬聽到這聲音,一受驚,衝出木欄,全部跑掉了。王亥氣沖沖地趕來,一把抓住賈齊就打,邊打邊問賈齊敲的是什麼。這時,常先趕來,把兩人勸開,問明了情況,才恍然大悟。原來,賈齊敲的就是他早先曬的那張野牛皮。
伶倫造律:伶倫,黃帝樂官,是發明律呂據以制樂的始祖。《呂氏春秋·古樂》有的一段記載,說伶倫模擬自然界的鳳鳥鳴聲,選擇內腔和腔壁生長勻稱的竹管,製作了十二律,暗示著「雄鳴為六」,是6個陽律,「雌鳴亦六」,是6個陰呂。《古樂》篇還記載了伶倫制樂的傳說。記載中對黃帝以前氏族社會的樂舞,只列其內容,而名之以氏族名稱;氏族社會進入父系之後,自伶倫作《咸池》起,始有專用樂名。
嫫母磨鏡:嫫母,黃帝妃。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發現製作。嫫母貌丑,從來不去水邊梳妝,整天勞作。有一次,彤魚氏和嫫母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發現石頭堆里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陽光一照非常刺眼。取出一看,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這塊石片上。她悄悄把這塊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黃帝宮裡乘周圍無人,又把石片取出來,發現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樣。嫫母到製作石刀、石斧的廠房,找了一塊磨石,把石片壓在上邊反覆磨擦,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她用來一照,比剛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還是那樣丑。她又磨了一陣子,拿起來再一照,自己仍然很醜。嫫母自言自語的嘆息說:「看來面丑不能怪石片(鏡子)。」從此每天早上起來,照著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後又悄悄藏起來。時間一長,嫫母也大意了,被黃帝知悉,輕手輕腳走到嫫母身後,發現嫫母一手拿著什麼東西照著自己,一手向臉上貼葯。黃帝走向嫫母身後,頭貼近嫫母的肩膀,剛要仔細觀看,不料,嫫母驚呼一聲!她發現石片上出現了黃帝面孔。扭頭一看,才知黃帝站在她的身後。黃帝問嫫母:「你手裡拿著什麼東西。」老實忠厚的嫫母,一聽黃帝問話,知道此事絕不能哄騙黃帝,噗嗵一聲跪在黃帝面前。嫫母把發現這塊能照人的石片,從頭至尾向黃帝訴說了一遍,懇求黃帝寬恕她。黃帝聽罷,哈哈大笑,雙手攙起嫫母說:「這是你一大發現,你不但沒錯,還立了一大功!」鏡子就此誕生。
共鼓鑿舟:共鼓,黃帝賢臣,一次山洪暴發原來,有棵大樹和共鼓被洪水一直衝下山,卷進一條大河裡。他抓住這棵大樹,始終沒有放開。當他兩緩過氣來發現洪水不論怎樣上漲,這棵大樹始終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原來,這棵大樹半面子都是空的。於是靈感泉涌,鑿木為舟。
岐伯修醫:岐伯,中國傳說時期最有聲望的醫學家,《帝王世紀》:「(黃帝)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宋代醫學校勘學家,林億等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表》中強調:「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視今傳《素問》基本上乃黃帝問,岐伯答,以闡述醫學理論,顯示了岐伯氏高深的醫學修養。中國醫學素稱「岐黃」,謂「岐黃之術」,岐伯當屬首要地位。
鹿女降龍:(傳說欠奉,歡迎補充。 )謝謝「shuidaan」第一時間做了補充: 傳說黃河上遊仙洞之中,有一鹿仙女,心地善良,好濟困扶危。聽聞下游黑龍潭中,潛伏一條黑龍,經常興風作浪,驚擾行人,還溯河而上傷害鹿群,鹿仙女為百姓及鹿群安危,降服黑龍為其坐騎。後邂逅唐堯,誕下丹朱後,因與黑虎仙之爭,為天地所迫隱居深山。人們感念鹿仙女功德,在南仙洞黑龍洞左旁的一個小洞窟中為鹿仙女塑像紀念,千百年來香火不絕。
皋陶造獄:傳說我國的第一部《獄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獄典》刻在樹皮上,呈給大禹,禹看後覺得很好,就讓皋陶實施。《獄典》歸納了偷竊、搶劫、姦淫、殺人等多項犯罪的輕重,給予不同的量刑。東漢《論衡·是應》有記載,漢代衙門裡供奉皋陶像、飾獬豸圖,後被傳神話為「獄神」。
塗山女嬌:塗山氏,大禹之妻,傳說為九尾狐狸精。中國上古神話中,夏族的始祖神為塗山氏,夏族就是日後建立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的一個部落集團。據《淮南子》記載:"禹治洪水,鑿轘轅開,謂與塗與氏曰:"欲餉,聞鼓聲乃去。"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化為熊,慚而去。至嵩山腳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女嬌,塗山氏的女兒,禹妃子。
彤魚石烹:彤魚氏,黃帝妃。上古之民,皆食生食,於民不利,彤魚氏于山火過後取石板上百獸之屍而食,味甘鮮,遂取石片切肉,或烙或炒,取竹木取食,而成筷。
軒轅黃帝:這個不用多說了。華夏上古傳說時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生卒年份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生於壽丘,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傳說黃帝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新鄭),亦稱有熊氏。軒轅黃帝部落由天水自西向東遷移,史載炎帝以姜水成,因有火德之瑞,故號炎帝;黃帝以姬水成,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
九黎蚩尤:中華始祖之一。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酋長,關於他的身份,有各種不同的解釋。約在4600多年以前,黃帝戰勝炎帝後,在今河北涿鹿縣境內,展開了與蚩尤部落的戰爭——涿鹿之戰,蚩尤戰死,東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黃部族,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最早主體。亦有人認為,蚩尤即炎帝。
涿鹿之戰: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涿鹿之戰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麟狗盤瓠:盤瓠(hù),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傳說遠古高辛帝時,「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盤瓠」。因戎吳將軍作亂,高辛答應誰能斬下吳將軍之首級,就能封邑賞金,把公主嫁給他。盤瓠咬下吳將軍首級而歸。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盤瓠死後,「其後滋蔓,號曰蠻夷」,成為中族,大家都尊奉他們共同的祖先。這個故事在我國南方瑤、苗、黎族民族中也廣為流傳,據說那時原人民都非常虔誠地祭祠盤王。後「盤瓠」音轉為「盤古」,成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唐堯仁政:莊子說堯治理天下萬民,使海內政治清明,曾到汾水北岸的姑射之山,去參拜四位有道之名士,悵然若失,好像丟了天下。這四位有道名士為方回、善卷、披衣、許由。善卷重義輕利,不貪富貴,是有名的賢人;堯自覺德行達智不如善卷,認識到對於賢德的人,不能自驕自傲,必須謙恭好禮,以平民對待長者、學生對待老師的禮節去拜訪他,讓善卷居主位,堯站在下邊,面向北施禮求教。堯曾想以天下讓善卷,他回答說:「我生於宇宙之中,冬穿皮衣夏穿葛布,春種秋收,有勞有逸,日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心滿意足,我要天下幹什麼!可悲啊!你太不了解我了。
虞舜孝行: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過了10年,堯向四岳(四方諸侯之長)徵詢繼任人選,四岳就推薦了舜。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幹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少昊布德:少昊(前2598-前2525年),相傳少昊是黃帝之子,是遠古時羲和部落的後裔,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同時也是東夷族的首領。中國五帝之之首,中華民族的共祖之一,從伏羲(大昊)到少昊的羲和部落到皋陶、伯益的東夷部落聯盟,一直是中國早期華夏族的主幹部分,為早期華夏文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華夏文化傳承自羲和文化,羲和文化是華夏文化的主要源泉。
帝嚳厚恩:帝嚳(kù),《山海經》等古籍載其名俊,號高辛氏,華夏上古時期一位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今人考證為河南商丘人,春秋戰國後,被列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黃帝的曾孫,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根基,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大禹治水: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魑魅魍魎:魑:古代傳說中山澤的鬼怪;魅,老物成精;魍魎:嚴格地說,是「山精」,是「木石之怪」。
杜康釀酒:民間有如下傳說: 杜康某夜夢見一白鬍老者,告訴杜康將賜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內到對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間最美的飲料。杜康次日起床,發現門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門入山尋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見一文人,吟詩作對拉近關係後,請其隔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說明來以後,武士二話不說,果斷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見樹下睡一呆傻之人,滿嘴嘔吐,臟不可耐,無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兩銀子,買下其一滴血。迴轉後,杜康將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滾,熱氣增騰,香氣撲鼻,品之如仙如痴。因為用了九天時間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將這種飲料命名為「酒」。
玄女賜書:玄女,或稱九天娘娘、九天玄女。道教神仙之一。人頭鳥身。道教謂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帝不能勝,嘆於太山之阿,感於王母,乃命九天玄女下降,授帝以遁甲、兵、符、圖、策、印、劍等物,並為制燮牛鼓八十面,遂大破蚩尤而定天下。
愚公移山: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聰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認為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又何必擔心挖不平呢?」後因感動天帝,所以天帝命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搬走兩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顓頊分天澗地:傳說欠奉,歡迎補充。
姜嫄生稷:姜嫄:中國上古人物,漢族人,周朝先祖后稷之母。姜嫄本姓姜,陝西省武功縣人,是炎帝後代有邰氏女兒,後來成為黃帝曾孫帝嚳的元妃,姜嫄踩巨人足跡而生下后稷(又名棄),后稷教人務農,成為中國農耕始祖,也是周人始祖。 評論這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