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菩薩修行的方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凈行品〉云:「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這是說菩薩在家修行的方法。菩薩應身無量,有時現國王、長者、或宰官身;有時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能現種種身,觀機逗教,因人說法。現出家身時,度出家眾生;現在家身時,則接引在家眾生。

「家」本來是沒有一個實體的,光是一個假名,但一般人卻執著這個「家」,不知家的本性是空,只是一個名詞而已。若按中國字講,把「家」字分開來看,那就很難聽了。「家」上面是寶蓋頭──「宀」,下面是「豕」字,豕即豬意。有家庭就是墮落的地方,裡面可能就和畜生、餓鬼、地獄合而為一。

「免其逼迫」,各位想想,家裡煩煩惱惱,爭爭吵吵。俗語說:「家家有八齣戲,有會唱的,有不會唱的。」會唱就不造罪業,不會唱的就造罪不少。會做這場戲的知道一切都是虛妄不實,沒有可執著的,不過逢場作戲;故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如此可升三善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羅道。

天道、人道可說是善道,阿修羅道有時與天道、人道合稱三善道;有時則與畜生、餓鬼、地獄合為四惡趣。趣,即趣向,就是向著那條路走去;若向那條路精進,便越走越接近三惡道。為什麼把阿修羅劃為四惡趣之一呢?因其性好鬥,是鬥爭堅固。畜生、餓鬼、人道中皆有阿修羅,如害群之馬,橫衝亂撞,不守馬的規矩,即馬中之阿修羅。

總之凡喜鬥爭,一天都不肯安安靜靜地過去,不是和這個爭,就跟那個吵,吵吵鬧鬧,即是「逼迫性」 有錢,有有錢的逼迫性;無錢,有無錢的逼迫性。沒錢的人則飲食、衣服、住處等都成了問題,這是逼迫性。有錢的也有爭吵,總覺得不公平,或說:「你分得多我分得少」,或「你用得多我用得少」,這也是逼迫性。所以經上說:「知家性空,免其逼迫」,人因為對一切都太認真,對錢也認真,一認真麻煩也來了。 其實只要能維持生活便夠了,但是人心總像填不滿的坑。古人說得很好:

終日忙忙只為飢 得了飽飯又思衣

衣食兩般皆具足 房中缺少美貌妻

娶下嬌妻並美妾 又無官職被人欺

五品四品嫌官小 三品二品也嫌低

一品當朝作宰相 又想南面去登基

一朝登基坐了殿 又想神仙下盤棋

「終日忙忙只為飢,得了飽飯又思衣」,人一天到晚奔波為的是找三餐,怕餓著;吃飽飯後又思衣,覺得衣服不夠莊嚴,弄多點錢買漂亮衣服;衣食兩足又要找對象,日以繼夜專心致志地去想。要是我們拜佛有那麼誠心,佛一定加被我們,可惜沒有人拜佛那麼誠心!

「房中缺少美貌妻」(或丈夫),這時千方百計找對象,如何討對方歡心。「娶下嬌妻並美妾,又無官職被人欺,五品四品嫌官小,三品二品也嫌低」,做一個老百姓被人欺負,但芝麻綠豆大的官又不要做,因不夠權勢。「一品當朝作宰相,又想南面去登基,一朝登基坐了殿,又想神仙下盤棋」,等做了宰相、國務卿還是不夠,還想做皇帝、總統。一旦做了皇帝又想:「啊!如果能和神仙下盤棋多好呀!」所以說「人心不足蛇吞象」。

我們若知家性本空,榮華富貴都是作夢,又何必如此憂愁煩惱,吃不下睡不穩?如此擔憂實無必要。這些道理都很平常,人人知道,但人人都生大執著,破不了迷。若破了則可反迷歸覺。千古以來那一個家庭是長久的,從古至今那一個家庭是沒有變化的?懂得了,還有什麼值得執著呢?所以說:「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若不明白,則成為精神負擔,弄得發白面皺。所以我們應當知道家庭的問題。

這樣說,是不是就不要家庭呢?不是。只是不要生執著,凡事過得去就行了。俗語云:「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籠雞雖然不憂食料,但養肥了便該被殺;野鶴雖無糧飼,但以天地為牠所有,願到什麼地方便到什麼地方,自由自在。

〈凈行品〉又說:「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這是講孝順父母。菩薩在家知道孝順父母,因此發願一切眾生也孝順於佛,但眾生未見佛,故應以父母當佛,如此方為真孝。古人說「父母為堂上活佛」,不孝父母而想學佛有所成就,斷無此理。

所以孝順父母即善事佛,事佛要在根本上用功夫,能孝順父母即是給子孫後代上肥料,加汽油。人若不孝,後代便會枯槁,所謂

天地眾生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

孝順還生孝順兒 孝順子弟必明賢

最重要是孝順父母,不是父母孝順兒子,這才是真正的愛護家庭。有詩云:「見君朝入市,買餅又買糕,不聞供父母,都言哄兒曹。」老年人聽了這話都吃醋,說:「我孩子的確是這樣的,盡買東西給他孩子,不買給父母。」你要孩子買東西給你嗎?那你就變小孩子嘛!你變成小孩子,你的孩子也就會買東西來哄你了。你一天到晚好似灶君黑著臉,孩子看見你就怕,也不買東西給你吃了。有些做兒子的對我說:「不是我不願意孝順父母,實在是父母總是黑著臉,我連見都不敢見。」這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要是沒有公沒有婆,誰也沒有理。

〈凈行品〉上又說:「妻子集會,當願眾生,怨親平等,永離貪著。」人不是太過,就是不及,總不能冤親平等。一般人都用情感處事,未能冤親平等,如能冤親平等,則無瞋無愛,一視同仁,所以能大公無私。

為什麼要永離貪著呢?因為有貪慾,就生執著,如能冤親平等,即無執著,無執著即無煩惱,煩惱由執著而來。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這點乃佛教不同於其它宗教之處,是最民主的。你修行你成佛,我修行我成佛,誰修行誰就成佛,誰不修行誰就墮落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

佛又說:「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有執著就不能成佛,人總是奔波勞碌,苦心經營,執著國、執著家、執著身體、吃一點虧也不肯,覺得受不了,因此很多麻煩就生出來了。

我常說,人不應盡給自己講道理不替別人想一想。人應該認識自己的過錯,所謂「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不要說人家對不對,要問自己對不對,把思想擴大,以他人的錯即為自己的錯,他的錯就因為我未做對;我們應愛人如己,甚至比愛己更多,那就是大悲心,無分別心。能這樣戰爭也沒有了,人與人不爭,聯合國也可取消了,因為只是怕人有爭,才有聯合國。也不會說做做就退休,因為根本沒有機會,各國也不用繳交會費了。

近期瀏覽量較高的文章(點擊藍字查看)

推薦閱讀:

任何大乘修行人都不能違背的誓言是什麼?
凡夫聖人的苦樂有何差別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第一八一集(國語)視頻、文字
我師父說丨人不發心,煩惱就調伏不了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2-1)弘揚正法利益眾生

TAG:方法 | 修行 | 菩薩 | 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