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了,別和搞地質的一起出去旅遊……
同一個世界,不同的夢想,和……詭異的附加圖層One World, Different Dreams, &……ALIEN Layers
這句話可以貼切的形容一個搞地質的傢伙(Geologeek)眼裡的詭異世界。這不僅僅是文藝普通二B之間的區別,而是幾乎是兩個星球的區別。
說真的,你真以為那個在你們集體拍照的時候,撅起個屁股趴到一邊的大石頭上連看帶摸甚至還舔幾下咬兩口的傢伙,動輒舉起右手指向某面絕壁、某條斷層、某種你也不知道是啥的地質現象blablabla的傢伙,和你是一個星球的嗎?
年輕人,你們圖樣圖森破了~
你以為這僅僅是碧海藍天,金沙白浪嗎?
根據觀察,人類主要喜歡在前濱帶活動對砂質沉積層面進行暴力性破壞的同時還喜歡破壞前濱帶中下部的貝殼線也有人類會藉助一些漂浮設施前出至臨濱帶偶爾喪生的話 會為臨濱帶下部乃至濱外陸棚帶增加一定量的有機質
崖上觀海,好像是那麼一回事不過……
基岩型海岸是有別於砂質海岸的一大類海岸類型這種海岸主要接受強烈的海蝕作用~會形成包括海蝕崖、海蝕洞穴、海蝕柱等地貌在內的海岸環境基岩型海岸會逐漸向砂質海岸轉化,背後的動力是海蝕與海積作用的微妙平衡出現不均一~
哦對了,地球人們,沒事千萬別跑到海蝕柱頂上玩這貨不是阿凡達的漂浮山也不是張家界指不定哪天就倒了呢~甚至今天你站著看海的位置,過幾天來就就掉到海里去了——海蝕作用是很劇烈的至於這個幾…… 我建議你們這些壽命短暫的地球智慧生物把這個故事寫進家族史傳下去吧~過幾代人也許可以看到
有沒有人覺得這是個適合一家人撿貝殼燒烤海鮮還有游泳的好位置?貌似還不錯~
區別於上一張圖,這個場景是地層近直立的基岩海岸,正在遭受海蝕作用的破壞~砂灘上顯露出堅硬抗侵蝕的地層並且一直延伸進海里深處周圍的軟弱地層則早已破碎殆盡被砂質所覆蓋基岩延伸入海,會引起強烈而危險的離岸流所以,地球人們,不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游泳!如果你不想變成某套海相濱外陸棚深色泥岩里將會產生油氣的有機質的話……
一個Geologeek在野外的時候,Ta會表現得十分神經兮兮的~比如眼神遊離,嘴裡念念有詞叨咕沒完走在公路上眼睛斜著看山壁以至於常常沒注意到迎面來的重卡突然變身成猴子,攀爬十幾米上去只為了看清那裡有個啥時不時停下來手舞足蹈像個白痴一樣··
兩個Geologeek也野外的時候……額 這簡直是一場災難有木有完全就是兩個二逼青年 野人
三個的話 好吧~我不得不承認三個Geologeek會具有超強的破壞性他們會試圖破壞一切好看的石頭不管那是不是天然岩石、院牆、雕塑、裝飾石材、石料廠原料……也不在乎自己會不會導致一場微型的山體滑坡或者,試圖潛入山裡的國防工程施工區域……要不就是在我軍某個坦克訓練場里聽著坦克轟鳴槍聲連片的挖著什麼東西……
So 一定一定一定不要把三個這種生物放進山!!!如果你見到的話,記住報警哦!
這是什麼什麼大峽谷來著?好吧 其實這不重要~
話說~水往低處流這句話里蘊含了深刻的地質原理——流水的下切作用也就是說:平地上可以挖出河道,山裡則可以切出深谷如果剛好還有一次次間歇性地殼抬升的話~就變成這德行了
對了 階地其實就是兩次地殼運動之間的較穩定河岸~邊上的各種平坦地貌然後抬升起來變成台階狀~有沒有很酷?
BTW 階地很適合蓋房子哦~
正韻律是什麼?從下到上碎屑物顆粒變小的現象
還有哦 如果是我的話 就不會離邊緣這麼近了·對於這種節理髮育的砂岩 也只有地球人會不在乎它隨時可能風化鬆動掉落的危險……
華容道嗎?額?好吧我其實不太清楚啦·因為不是奔著這裡叫什麼去的的……而是,咳~你們懂的親
槽狀板狀只是形狀的描述~但它們具有特定的形成環境~這是萊伊爾將今論古思想的體現——現今某種特殊地質現象的形成機制和大環境跟古代是一樣一樣的
也就是說~總是有那麼一群人要麼一天到晚在河邊湖邊海邊挖沙子然後觀察都有哪些沉積現象要麼動不動跑到熔岩流附近去看看那玩意是咋冷凝的其實也有在實驗室妄圖認為製造高溫高壓促使岩石發生變質的……恩~這其實是很嚴肅的科研行為
不過還是沒法與遊山玩水比~不是么
恩 貌似大家對旅遊都還是很有興趣滴~我也喜歡旅遊,~額 但更喜歡地質旅遊~啥是地質旅遊?
曾經有朋友對我說~地質學習有三個境界
首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樸素的觀察自然地質現象、地貌景觀階段。
進階是「看山非山,看水非水」——已經熟練的領悟如何「將今論古」,可以熟練的將一個地質現象放大為一個地質體,把這個地點的地質體與另一個地方的地質體聯繫起來看,尋找其中的異同;可以說出眼前所見地質現象的從何而來向何方去。——這樣的旅遊就可以稱為地質旅遊了。
最高階段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可以把眼前的地質體放進時空的尺度進行考量,分析它的原始形成、後期變動、可能發展;還可以把地質現象放進國計民生的高度來思考,分析為何成山為何成水,有什麼礦為什麼有礦怎麼去找,有什麼地災為什麼會有怎麼去規避……
第三層次,非大家所不能為也
一張航拍的現代鹽湖乾裂現象~不過 它的背後可不僅僅只是個乾裂/龜裂哦
有沒有人仔細觀察過,龜裂的外觀?四邊形五邊形六七八邊形~似乎沒什麼好玩的,一場雨後或者乾旱就可以見到嘛……其實吧。這裡面好玩著呢~道爾頓提出了最原始的原子概念,認為物質是由等大球體組成的——其實在物理學經過高度發展後的今天,我們依舊可以這樣的簡單看待一些事物。
比如,泥裂為毛是五六七八邊形~因為,均一物質(岩石)是由等大球體(礦物)組成滴,然後球體間互相的約束力也是均一等大的,當受到均一外力作用的時候,球體之間會發生均一的120度夾角開裂~
不過,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嘛~岩石並不那麼均一,礦物的排列組成也不是一成不變——SO,開裂的形態也會有那麼些千奇百怪
那你還說毛? 額~~稍安勿躁,聽我說完嘛……
石柱子?yes & no~這貨叫柱狀節理~常見於玄武岩和其他岩漿噴出岩~外觀嘛,還是很均一的。
看,那些六邊形格子多可愛!咳……這就是相對均一的岩石開裂的結果。當然,這貨不是乾裂也不是泥裂,而是岩漿快速冷卻時發生的收縮開裂~三個等大質點開裂,會形成120度的夾角~六個圍著一個開裂,結果就是一個有趣的六邊形。當各種不均質性探出頭腦的時候,就變成了多形狀但趨於六邊形的開裂。
那為什麼是柱子?額 這個是因為冷卻收縮裂是垂直冷卻等溫面向下發展的——降溫過程是均勻的嘛,所以等溫面也是垂直下降滴
所以~有時候會見到各種方向的柱子混搭哦~
鹽湖 沖積扇 以及……大大小小的乾裂紋~不過,你以為「三聯開裂」的能力就這樣了嗎?非也
圖上有多少格子,大家自己慢慢數去吧~沖積扇神馬的可以無視之~那玩意沒啥意思
一個乾旱猥瑣的湖泊最終無論是變成鹽盤還是泥巴坑,你都會看見這樣密布其表面的,龜裂紋。但如果這時候我們把谷歌地球的觀察距離拔高,撥動滑鼠轉到非洲的東北角的時候——你會看見一個迄今為止被觀察到的最大尺度的,三聯開裂現象:東非大裂谷—紅海—亞丁灣,最大的現代三岔裂谷。
其實它的開裂形成機制,和小小的泥裂沒有多大區別:大尺度上均一的地殼岩石,大尺度上均勻的拉張外力,大尺度上的岩漿上涌作用,一個大尺度上理想的三聯開裂!
推薦閱讀:
※喜報!無錫榮獲首批「中國旅遊休閑示範城市」稱號!
※旅行,你怎樣找到當地特色小吃,完成一個吃貨願望?
※好基友旅遊勝地 帶上你愛的他
※斐濟旅遊攻略
※【大李開講】鄉村旅遊開發中如何給景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