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老外在中國》第26期:她把「技術宅」戴森的發明夢帶到中國
Dyson戴森在多數人印象里,是西方市場一個「賣吸塵器的技術宅」,是一個在英國甚至歐美都家喻戶曉的名字。而近兩年,戴森不遺餘力的加碼中國市場,在戴森中國總經理Michaela Tod(陶敏之)的解讀下,是為了把這個有著古老發明傳統的公司,更好地介紹給一個同樣有夢想的古老國度。
「我被一種孤獨的發明精神所吸引」
Michaela Tod在戴森從事研發銷售已長達16年,2015年8月,她開始接手戴森中國的工作。在Michaela Tod的眼裡,戴森不僅僅是一個品牌,而且被深深地打上了一個家族的徽印。
吸引她在這裡工作多年的,是創始人詹姆斯·戴森——一位孤獨的發明家創建一個全球技術公司的傳奇故事。作為一名工程設計師,他意志堅定,永不言輸。
真空吸塵器,是戴森最初、最出名的發明。那時候,詹姆斯發現自家的真空吸塵器性能總是不佳,於是動手拆開,在頂部放置了一個紙板旋流器,試圖分離灰塵和污垢。這個原理,是詹姆斯在參觀當地一家鋸木廠時受到啟發,該鋸木廠採用大型工業旋流器產生的氣流來清除木屑。
在研發的路上,他遭受挫折和質疑,冒著家庭破產的風險,靠妻子賣畫來維持家用。更有甚者,很多人試圖盜取他的發明。歷經15年磨礪、5127台產品原型,詹姆斯最終推出了首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真空吸塵器。
戴森公司發展了20多年,現擁有3000多項專利超過500項發明,是全英僅次於勞斯萊斯的第二大科技公司。
為中國消費者,發明更多
2016年4月,一個全新的戴森客服中心在上海設立。此前一個月,戴森微信服務帳戶推出,第一次與中國消費者互動。而 4年前的11月1日,在西方傳統萬聖節來臨之日,戴森公司與中國市場正式聯姻。
而Michaela Tod最大的職責,是讓戴森在中國的市場表現超過英國。而在英國,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擁有戴森產品。戴森品牌在過去20年里融入了西方市場52個國家,A堅信中國肯定是第53個。
無葉風扇,是戴森第一個在中國市場受追捧的產品。儘管戴森空氣倍增器技術已非常先進,但中國消費者提出更高要求——更安靜。為此,戴森開發出Helmholtz cavity系統,一台降噪75%的無葉風扇為專為中國人而生。
為了除菌加濕器在中國能熱銷,戴森研發團隊特意找來了英格蘭最硬的水來進行測試,以模擬北京的「硬水」。最後產品大熱,戴森的努力沒有白費。
讓研發工程師更了解中國客人的心思,戴森甚至在英國總部設立了「中國實驗室」。包括研發適合中國的吸塵器,對付高度拋光的地板、深陷的天花板以及積塵的紗窗等。
Michaela Tod認為,戴森在實現中國「本土化」過程中所作的努力,反映公司創始人戴森先生的創業理念:「我們時常對不好的產品感到失望,但我們的任務就是通過不斷改進與創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在這裡,年輕人為技術而狂熱
說到這裡,如果你對戴森感興趣,你最好前往英國西南部,穿過草木叢生的丘陵和古老村落,在一座外觀圓潤的銀色大樓里,這座大樓里工作的有工程師、會計師、市場營銷人員、經理人和律師,但沒有一人是體力勞動者。
為了技術研發,戴森肯花多少錢?Michaela Tod的介紹估計讓所有中國的家電公司汗顏。
戴森的核心技術在於數碼馬達,他們為此花掉了1億6千萬英鎊研發費用。這才有了轉速達到每分鐘10萬轉的戴森數碼馬達,其吸力比競品高3倍。
戴森公司習慣尋找一些人們不滿意的產品,然後用最尖端的科技和簡單優雅的設計來優化這個產品。2016年,戴森公司預計每一周會花五百萬英鎊用於研究和開發新技術。
而Michaela Tod的團隊里,就有100個為技術而狂熱的年輕人在完成這項任務。他們給戴森帶來巨大動力。「這是他們中不少人的第一份工作,這意味著更可塑造的大腦,和更願探索的心。」 Michaela Tod笑著說,眼睛裡閃現著科研愛好者特有的光芒。
戴森中國區的工程師來自五湖四海,比如中國的湖南、內蒙古,還有英國、奧地利和印度—— 他們平均年齡僅有26歲。
停不下來的中國人
「瘋狂的,充滿活力的,有創業氛圍的。」是Michaela Tod瞬間能想出來的對中國的印象。
Michaela Tod笑著說,在戴森公司坐落的上海黃浦區中心有著許多餐館,每次她總是發現中國人連吃飯都極其忙碌,不休止地談論賺錢和發展。歐洲人則更為鬆散得多。
讓她感動的是,中國消費者對於新技術有著一種痴迷。有時新產品發布會剛結束,他們就迫不及待地追問:「戴森下一個新技術是什麼?」——這正說明中國人正大踏步地走在全球互聯網發展的前沿,「樂觀向前,無所畏懼,不像西方公司背著那麼多包袱」。
當然,Michaela Tod最喜歡的是中國獨特的生活方式,包括參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當看到這些罕見而可愛的動物嚼著竹子,她就興奮得想尖叫。此行Michaela Tod代表戴森公司,給熊貓寶寶贈送戴森無繩吸塵器和空氣凈化風扇——「它們同樣值得享受戴森級的服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