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女化社會老年人的角色
少子女化社會老年人的角色
李鍾元
壹、前言
半世紀前政府為平抑人口增漲,積極推行家庭計畫,成效卓著,也養成生育婦女最多只生兩個子女的觀念。近十年來由於兒童養護費用居高不下,縱然是雙生涯家庭也難以負擔,在此情況下,更使國人不願多生子女,甚至不生、不婚。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網路統計資料顯示:民國八十五年粗出生率為千分之15.2,民國九十年降為千分之11.7,民國九十五年只有千分之9,民國九十六年再降為千分之8.9。內政部網路統計資料整理後也顯示:○至四歲人口在民國八十八年占總人口的6.82%,到民國九十七年只佔總人口的4.45%。至於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則相反,在民國八十八年占總人口的8.44%,到民國九十七年高佔10.43%。這足以說明我國不僅人口老化,而且幼年人口減少,與世界各國相似,人口結構將成橄欖形狀。因此老年人在這種狀況下其角色扮演,也必有所改變。
貳、地位與角色
所謂地位(status)是指一個人在團體中,或一個團體在各種團體中,與別人或別的團體發生關係所佔有的位置;或是由別人或別的團體予以估價而定的身份或等級。簡單地說,就是個人在團體中的位置,或者說一個團體在各種團體間的位置。一個人在一個團體中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地位,例如一個男人在家中是丈夫,也是父親,可能也是戶長;一個女人在學校是老師,可能也是教務主任。前述的每一種地位都有他的權利和義務,因為都是由他的地位所規定的,因此地位與人格又有不可分的關係。人類學家林頓(R. Linton)認為地位的來源有二:一個是團體授予的,或者說是規定的;一個是作業和競爭中得來的,或者說是贏得的。總之,獲取地位的影響因素有六:
1.血統或出身,尤其是封建社會中最為明顯,任何地位都是世襲的,其實縱然是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英、日等國的王位,仍然是由王室傳承的。這種地位就是林頓所謂是規定的。
2.性別,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各種地位女性是無從獲得的,相反的在一個以女性為中心的社會,男性永遠被女性所驅使。這種地位也是林頓所謂的是規定的。
3.年齡,在一個傳統保守的農業社會中,任何地位都是由年高德劭者所佔有,認為年輕人永遠是一些做事不牢的人士;不過在一個科技發達進步的工業社會中,年輕者較易獲得地位。這種地位是規定的也是贏得的。
4.特長或成就,在一個社會流動快速的社會裏,具有特長,才華洋溢的人,不論男女老少,很快就能出人頭地,獲得相當地位。這種地位完全是贏得的。
5.態度,認真服務,謙恭有禮的人,古今中外都為人喜愛,遇有機會都是最先獲得拔擢。自視很高,目中無人的人,很難被人網羅。這種地位也完全是贏得的。
6.價值,在功利社會中價值是人們考慮的重要因素,不論是工商企業界或是政治團體,任用新人都會考量對其本身是否具有加分的功能,說得簡明些,是否有利用價值。這種地位也屬於贏得的。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地位的獲得是多元的,特別是贏得的地位,與一個人的人格有密切的關係,也隨社會環境及變遷而有所改變。
所謂角色(role)係指與地位有關的行為。人類學家林頓(R. Linton)就指出角色是地位的動態表現。社會學家詹森(Harry M. Jonson)則認為地位與角色都是社會位置的一部份,前者是指社會位置的權利部份,後者係社會位置的義務部份。這說明角色扮演要與地位相符,否則就形成作事無分寸,表現了不該有的行為。社會中此種現象其實比比皆是,所以影響角色扮演的因素有四:
1.人格特質:包括了遺傳、心理、生理與智力等,一個人在生理心理方面正常,智力又高,他的角色扮演一定稱職,否則就很難想像。其實有的時候與一個人的遺傳也有密切關係。
2.訓練與經驗:一個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與學習,或者是經過相當的磨練,其角色扮演,也會稱職。嚴格的軍事訓練,經過三個月就能培養出一個堅強保國衛民、絕對服從的軍人。
3.其他地位與角色:人類都具有模仿的能力,別人的行為表現常常會被模仿學習,尤其對心中所崇拜的人更會受其影響。所以做一個公眾人物其言行要自我約束,就是這個原因,以免影響他人。
4.團體壓力和社會風氣:俗語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所以入裸國者要解下裳。在一個勤樸的社會裏,每一個人都不會奢侈,相反的在一個奢侈的社會中,人們都會揮發無度。
綜言之,角色扮演能否與地位相符,除與個人的智力、遺傳、生理、心理狀況有關外,更重要的是學習、經驗;當然社會環境的優劣,團體的好壞,社會風氣的良窳以及社會的需要,都有很大的影響。
參、傳統社會中老人的角色
傳統社會中老人所扮演的角色,大約有四項:
1.含飴弄孫:早年社會講求多子多孫多福氣,許多家庭都是兒孫滿堂,年長者在家庭中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理家、謀生都是子女負責,老人家遊手閒,大都與孫輩嬉戲。工業社會後,因為有年金或退休俸,雖然不是兒孫滿堂,年老退休後,日常生活仍然可以與孫輩相處,不是弄孫便是被孫弄,享受天倫之樂。
2.旅遊觀光:身體健壯之老人,退休後到處旅遊,甚至出國觀光,年輕時因忙於謀生,工作,無暇也不敢花錢。退休後子女已能自力更生,因而選擇想要去的地方遊覽觀光,以補年輕時未曾走萬里路之遺憾。
3.健身養性:俗語說:好死不如歹活,人老了都想多活幾年,因此到處求養生、健康之術。不是在公園漫步運動,就是去練習氣功、香功、外丹功等等,還有的到郊外爬山健走,或是到海邊、池畔垂釣養性。
4.玩牌下棋:退休老人不僅天天都是星期天,而且閒暇時間較多,經常與二三知己或飲茶聊天,或下棋玩牌,以打發時間。下棋包括象棋、圍棋、五子棋等;打牌包括麻將、紙牌、橋牌等。
以上老人所扮演的這些角色,在人口結構正常狀態下,可以說是天經地義,如果人口結構成倒三角形,或者社會中勞動力不足時,其所扮演之角色,就必須要有所改變。
肆、少子女化社會中老人的角色
由於社會中人口結構之改變,老年人口比例增加,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人力資源不足,為了不致影響社會各種生產及相關活動,老年人就必須要繼續扮演生產者的角色,特別是身體健壯者,還應從事生產及服務社會的角色。
1.繼續在原工作崗位服務:老年人退休本來是工業社會的產物,在農業社會中從來沒有「退休」這個名詞,只要身體健康,老農下田工作比比皆是。因此在生產人口比例下降時,老年人只要身體健康,必須要在原工作單位繼續服務,以補人力資源之缺乏。最近政府將勞工退休年齡延到六十五歲,就是因應這種現象最好的措施。
2.移轉到相關、相似職場服務:老年人體力不足是一種必然現象,如果原來之工作性質非其體力所能負荷,可以調動其服務場所,去從事體力較輕的工作,既能彌補人力之不足,又可借重其經驗,繼續貢獻其才智。甚至還可以轉換其工作場所,經短期訓練,從事另一種相似的服務。
3.從事另一種專長的工作:運用再社會化的方式,使其獲得另一種專長再進入新的職場服務。尤其第三類型行業發達的今天,各類服務人才需求量很大,部分工作也適合年長者投入。
4.獻身志願服務行列:老年人退休後,雖然有較多的時間享受人生,但是若無適當的活動配合,反而加速其身心衰退。志願服務就是提供老人參與社會角色最好的機會。就老年人服務性質來說,可以包括民俗禮儀的傳承、參觀文物的導覽、圖書的管理、古蹟的維護以及其專業工作的指導等。
伍、有計畫地實施老人教育
為欲使老人繼續投入生產行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計畫地推行老人教育,才能發揮老人人力資源之功能。所謂老人教育與目前各縣市社政部門實施的內容不盡相同,而是要由教育部來推動。首先要作調查與研究,未來哪些職場需要人力,並適合老年人服務。根據研究規劃適合老人與社會需求的教育課程綱要,進進一步釐訂教材,編輯教科書,再商請社區大學或一般學校學開設所規劃之科目,提供並鼓勵即將退休或已經退休者選讀。使他們可以移轉工作崗位,從事第二專長的工作。
由於科技進步,生產技術改良,人們早期所獲得的知能,已無法適用於當前的需要,必須對其施予再教育、再訓練,使其獲得適合實際需要的新知能,以適應快速變遷的社會。少子女化的社會的到來,對中老年人的再教育、再訓練,以維護人力資源的品質,更是重要的課題。
至於年齡較長是否具有學習的能力,我國有一句古語:「老驥伏櫪,志猶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這說明老年人仍有心學習新事物,以適應社會的需要。目前各縣市都有老人大學、老人長青學苑的設置,就是最好的明證。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是到老年時期才有更佳的創意或成就;如荷馬的詩篇、歌德的浮士德以及唐代杜甫詩,都是在高齡之後才達到完美成熟的境界。也就是說,老人的學習力與創造力,仍具有相當潛力。
老人的學習力,根據教育學家們的看法不會因年老而受影響。桑戴克(E. Thorndike)就認為六十五歲的老人每小時至少學習他在二十五歲所學的一半。卡迪斯(H. Kartis)說:「人的腦細胞非常穩定,即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腦細胞,到了晚年思考過程幾乎繼續進行而不衰退。欲使思考過程繼續進行,必須不停地精神活動。」卡泰爾(R. B. Cattell)提出(流質與結晶智力理論),他所謂的流質智力,係以神經、生理結構為基礎,主要來自遺傳,包括知覺抽象關係、短期記憶、對環境的立即認識、形成觀念,抽象思考能力等;這種智力從兒童時期開始逐漸增長,至青少年期達到高峰。惟到了成年期,則逐漸下降,多數人在二十五歲以後,就開始衰退。他所謂的結晶智力,係得自後天的經驗,是流質智力與文化混合的結果,包括了語文瞭解、數學能力、一般常識和應付社會問題的能力等;這種智力從兒童期增長,至成年期若不限制時間,其表現五十五歲與二十歲一樣,甚至六十歲以後,如繼續參與活動,吸收知識,仍會增進。因此,成人期的學習能力,仍然非常穩定;惟年齡越大,越需依賴結晶智力,彌補失去的流質智力。
克勞斯(G. Kraus)說:「人類似乎面臨其身體狀況不能改變的惡化與退步。因此唯有不斷透過其複雜的推理能力,才能在生存的戰鬥中獲勝。」這說明我們人類可以進步,也能夠戰勝惡劣的環境,但是要靠更多的教育,俾增加人類不斷成熟的文明,克服追求科技進步中所遇到的不利因素。而老年人在這快速變遷的社會中更需要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一方面藉以調適環境,另一方面要追求生活的美滿。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說明,人類不會因年老生理退化而影響學習,俗語說:「過到老,學到老。」也就是告訴我們只要你肯學習,願意學習,都會有所得。每一個人抱定(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的決心,必定可以接受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能;其實也是在培育老人人才。
陸、推行老人教育的策略
1.普設非正規教育及非正式教育機構,滿足求知者的需求。正規教育必須有一定之入學資格,一定之學習時間,以及一定之學習課程;非老人們所能適應與接受。設立非正規及非正式的教育機構,就可以使老人繼續學習,獲取想要的知能,甚至還可以重創事業之第二春;使其能迎頭趕上時代,不致落伍。這種教育機構,除政府設置外,民間團體、工商機構也可以籌設,一方面迎合社會的需要,一方面也可以謀求本身工作人員的福利與充實其知能的機會。
2.授課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採用「寓教育於康樂」、「寓教育於生活」的方式進行。因為老人體力不佳,基於生理需要,無法坐得太久,每節課最好以四十分鐘為度,以免造成學習疲勞,甚至不敢學習。至於教學的方式,也不能專採講演法,最好是採實際操作、演練的方式,或者是採討論的方式,或者是以遊戲的方式進行,特別是電腦的學習。必能引起學習興趣,而且效果奇佳。
3.藉老人教育老人,或同事教育同事,以提升學習效果。老人教育的師資最好是由老年人或同事來擔任,不僅可以增加學習效果,也可以提供老年人或同事服務的機會。因為老人與老人或同事有認同感,學習者沒有壓力;教學者提供其所長、專業與老年人共享,也有成就感。
總之,老人教育之推行,要涵括生活、教育、終生三種概念,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予以統整,運用以上三種策略,對老年人教育的實施必定產生效果。進一步培養老人人才,並解決少子女化社會中人力資源的不足。
(本文作者李鍾元現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顧問)
&參考文獻
平澤薰,新訂生涯教育學,恆進社,1979年,初版。
李鍾元,終身教育與老人,泰興半年刊,民98年1月。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成人教育,臺灣書店,民國79年,初版。
黃振隆,終生教育新論,心理出版社,民83年10月,初版。
褚應瑞,成人教育,正中書局,民64年,初版。
詹棟樑,發展人類學,合記圖書出版社,民80年,初版。
Andersen Margaret L. & Taylor Howard F., SOCIOLOGY,
Cropley, A. J. (ed), TOWARDS A SYSTEM OF LIFE LONG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0.
推薦閱讀:
※沒那麼簡單,離個婚可不那麼容易,很多時候不是你想離就能離得了的
※為什麼很多人一邊罵著澳洲,一邊還把子女送到澳洲?
※面相看女人子女運
※父母與子女屬相相剋的生肖
※為人子女者要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