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了十四個世紀的妖魔
1
整整一千四百年前的4月11日,五十歲的皇帝看著自己最愛的十二歲皇子、趙王楊杲當場被叛軍斬殺,血濺到了皇帝的衣服上。
皇帝自知也難免一死,但天子威儀臨死不墮。他呵斥叛軍劊子手,「諸侯之血入地,尚要大旱三年。斬天子之首,知道會有什麼後果嗎?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取毒酒來!」
叛軍找了半天沒找到,於是用一束白綾縊殺了皇帝,也讓建國不到四十年的大隋帝國土崩瓦解。
唐高祖李淵後來給他一個謚號為「煬」,他便是歷代帝王的反面典型隋煬帝楊廣。然而楊廣在位期間雖然不乏暴政,但實在不算一個昏君。
2
楊廣的出身不可謂不尊貴。他的父親是北周重臣隋國公楊堅,從小便錦衣玉食尊崇無比。楊廣的智商幾乎跟他的顏值一樣高,七歲就寫出了第一首詩歌,終其一生留下的詩篇在帝王中也是上上之選。楊堅開國稱帝之後,年僅十三歲的楊廣就被封為晉王,到突厥猖獗的并州任總管。二十歲時,他就被任命為五十萬隋軍的最高領袖,南下完成了攻滅陳朝的統一中國大業。此時的楊廣,儼然已是隋帝國名望最高的政治明星,甚至已然超過了他的哥哥、太子楊勇。
楊廣早就明白:太子只有一個。在立長不立賢的慣例之下,他再有抱負再有能力,也只能是哥哥屬下的一個王,若遭猜忌則馬上招來殺身之禍。是老老實實膽戰心驚地期盼哥哥放過自己,還是拚死一搏奮力爭取皇位?楊廣選了後者,而有能力為帝皇者,無一例外都會選第二條路。
楊勇的才華和能力,確實跟楊廣有差距。在自制力、忍耐力、韜光養晦各個領域,跟楊廣都差好大一截。自身不濟再加上楊廣暗中的構陷,楊勇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終於沒有保住,隋文帝楊堅廢掉楊勇、改立楊廣。
成為太子之後的三年,是楊廣一生中最謹慎小心的三年。楊廣深知自己父親猜忌苛察,對接班人尤其分分鐘都不放心,所以他恭謹小心到了極致。不但跟權力有多遠離多遠、事事看父皇臉色行事,甚至安閑下來編撰了二十卷佛教經典《法華玄宗》。後來有史書說楊廣母親死了,楊廣在旁人面前悲痛欲絕、表面上每天只吃素米,然而卻偷偷命人把鮮肉肥魚放在竹筒中藏在衣服里送進宮來享受。
然而根本經不起深究:楊廣的母親獨孤皇后最愛的就是楊廣,非但不是楊廣的攔路石,而是楊廣成為太子一路上最有力的推進器,也是之後最有效的保護傘。保護傘沒了,楊廣不知道有什麼可高興的,再想當皇帝的人,喪母之痛也貨真價實。何況以楊廣的自制力,二十年里都依照父母的意願崇尚儉樸的人,會在居喪其間偷偷吃魚?從小什麼沒吃過的楊廣,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冒著大忌偷偷吃肉?
吃魚肉只是小事,史書還說楊廣在父親病重的最後時刻,急不可耐地強姦了父親的妃子自己的後母,又派人暗害了父親,跟著關押了自己的弟弟,宣布自己即位,由此圓滿完成了「奪嫡」「淫母」「弒父」「幽弟」的謀朝篡位極大罪惡。
然而有多少可能性?隋文帝楊堅病重,百官上下都知道撐不了多久了,天下反正過幾天就是自己的,楊廣有什麼必要提前誅殺父親授人以口實?十四歲就成婚的楊廣,難道是一個沒碰過女人的色中餓鬼,非要在權力即將交接的緊要時刻來一發?此時楊廣不去分析判斷朝中大臣的派系鬥爭勢力範圍、不去準備第一時間控制父親死後留下的權力真空、不去防備據線報已經連日招兵買馬準備奪位的弟弟,反而心情放鬆地調戲父親的寵妃?也只有野史作家能編出這樣的情節吧。
為了即位這一天,三十六歲的楊廣已經克制隱忍了二十多年,他是有雄圖大志的儲君,不是一個色情下流的愚民。在終於坐上皇帝寶座後,他為自己圈定了古往今來年號中幾乎是最為大氣磅礴的兩個字:
大業。
3
大業初年,楊廣開始改革。首先他下令重修《大隋律》,寬緩刑罰。楊堅用刑極嚴,偷盜一升儲糧以上不但就要沒命,而且家屬財產統統充公,百姓舉手投足稍有不慎就可能斷手斷腳。而楊廣的《大隋律》堪稱史上最寬大的法律之一,之前的歷朝歷代都規定犯謀反的大罪不但本人處死、家人也要跟著一起沒命。楊廣卻說「罪不及嗣」,只問當事人不問家屬,取消了連坐之罪,堪稱中國法制史上開天闢地的進步——然而到了盛世唐朝,又恢復了謀反連坐的罪名。
其次他大赦天下,免取天下全年租稅。在位十四年間,他一再降低稅賦、寬免租稅。雖然後來徵發民役過盛,但規定總是白紙黑字寫明了的。他恢復了被隋文帝取締的各級學校,發布詔書宣布新君的文化方針是「尊師重道」、「講信修睦」。更讓天下讀書人歡欣鼓舞的是,他將隋文帝建立的科舉制進一步推行貫徹,從此寒門士族終於有了跟士族豪門競爭的途徑。
如果這些新政都還只是常規動作,那麼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以加強南北聯繫,則是澤被後世萬代千秋的偉業。中國南北最終融合統一無間,實在是楊廣栽樹後人乘涼。
楊廣即位四年後的公元609年,40歲的楊廣迎來了豐收的時節:周長六十里的新都洛陽,已經奇蹟般地矗立於中原;大運河的工程已經接近尾聲,兩千里的運河貫通長江和黃河水系;隋朝的國家圖書館藏書已達三十七萬卷,創歷代之最;隋朝大軍也攻滅了西域強國吐谷渾,將如今的青海正式納入版圖。
此時大隋共有190個郡,民戶達到890萬戶,全國人口達到4603萬人。《資治通鑒》說,「隋氏之盛,極於此矣。」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雖然後世史書無限讚美唐朝的貞觀之治和天寶盛世,但直到唐朝滅亡,都從來沒有恢復到楊廣這時的戶數和人口。
志得意滿的楊廣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強盛的帝國居然盛極必衰,離分崩離析已經不到十年了。
4
楊廣至少犯了三個錯誤,每一個都足以致命:
一、 他高估了國力和人民的承受力,這是最嚴重最致命的錯誤。他即位後上馬的全是大工程,建都城、鑿運河、平西域每一項都要會損耗人力物力,何況幾乎是所有工程同步上馬?雖然工程完成得七七八八,但人民苦不堪言,仁政馬上就要變為暴政了。
在民力即將殆盡的時候,他又於612-614年連續三年遠征高麗,軍隊死傷無數,最終卻無功而返。不但大幅度削弱了軍隊對於帝國的控制力,而且又把搖搖欲墜的帝國往懸崖邊踢了一腳。此外,他出巡時的排場也令人民苦不堪言,所以唐人皮日休才會感慨:「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二、他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品質和咬牙對抗逆勢的能力。他自小一路順風順水、心想事成,雖然多歷政事,但卻不像父親那樣從無數驚濤駭浪中崛起及拼殺出來。以致於後來在雁門被突厥圍困時,他居然當著大臣們的面抱住愛子楊杲嚎啕大哭。或許就在這一刻,大臣們已經看清了這個號稱天縱之君的皇帝,骨子裡還是一個長於深宮之中婦人之手的貴公子。
在全國反聲四起、狼煙遍地之際,他不但沒有在洛陽絞盡腦汁力挽狂瀾,反而自暴自棄式地去了江都,每天飲酒作樂為業。就算還有一線希望,他也早早放棄了。
三、他低估了士族豪門的勢力。科舉制的本意,就是讓皇帝藉助中下層寒門士子的力量,與千年來豪門士族的勢力相抗衡。楊廣心裡清楚:農民軍是成不了事的,最終笑到最後的,只能是傳統豪門,只有他們才能把握大勢。後來的事實證明了他的判斷準確無誤:瓦崗軍敗於王世充、河北軍敗於李世民。而最終能收拾殘局的,只能是楊廣的親戚、同樣來自關隴勢力集團的李唐一族。在尚未收服士族勢力之際,楊廣就輕易地消耗了可以制約士族的力量,最終也死在同為士族的宇文化及手裡。
楊廣並不昏庸腐朽,跟所有的英明帝王一樣,他精力過人、批閱奏章日夜無休。後世傳說他荒淫無度私生活糜爛,但楊廣見於史載的最終只有四子兩女,難道他還會刻意避孕?後來的唐玄宗和宋徽宗,兒女數量都是他的十倍以上。而要說到個人品質,殺兄逼父的李世民,似乎也並不比他高尚多少。楊廣的弒父畢竟只是傳說,而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是鐵板釘釘。
然而歷史向來難以為失敗人士考慮。不管楊廣做了什麼,反正隋朝跟秦朝一樣二世而亡,那麼不管是不是他的黑鍋,都是他的黑鍋;即便不屬於他的責任,也是他的責任。他不被妖魔化,才真是奇怪的事。數十年後唐高宗征伐高麗成功,也沒幾個人會把部分功績記在隋煬帝的賬上。
楊廣即位那年,亡國之君陳後主死了,楊廣給他選了「煬」字做謚號。《謚法解》上解釋:「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堪稱所有謚號中最不堪的一個字。楊廣選這個字,在對手下敗將表示蔑視的同時,未必也沒有警醒自己的含意。
結果十四年後他被叛軍殺掉,李淵同樣給了他這個「煬」的謚號。只能說天命好輪迴,蒼天又饒過誰。
參考:張宏傑《楊廣:被大業壓垮》
推薦閱讀:
※五四運動與二十世紀的中國
※TVB新世紀五虎-沒落或是重生
※百萬美元懸賞:求解七大世紀難題 : 彎曲評論
※二十世紀中國最大的文化冤案---漢字!
※江左風流 ——十四至二十世紀江南繪畫嬗變的脈絡(四)
TAG: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