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論創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何毅亭:中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全國黨建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矗立於德國柏林的馬克思與恩格斯雕像。資料圖片編者按:十月金秋,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盛會啟幕在即。由北京大學主辦的首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將於10月10日—11日在京召開。這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之後,第一次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並在實踐中取得巨大成功的社會主義國家舉辦以馬克思主義為主題的國際會議。「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旨在直面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探討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推動中國進步和世界文明發展,彰顯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和歷史使命。為更好地展示本屆大會舉辦初衷、籌備過程、現實反響和重大意義,並從中看到馬克思主義生命力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特推出此版,與廣大讀者共享理論魅力,共迎盛會到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中,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新成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緊緊扭住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銳意進取、繼往開來,圍繞治黨治國治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我們黨一向把黨的理論成果視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智慧的結晶。不僅政界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學術界擁有一支專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隊伍,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世紀下半葉,馬克思主義開始傳入中國。旅歐學者對巴黎公社的介紹使中國人始知工人運動。甲午戰爭過後,報紙雜誌上就已有了關於馬克思及其學說的零散信息。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中國的五四運動,使中國的先進分子逐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據統計,自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中國至1922年初,有近30種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被翻譯成中文。李大釗於1919年寫了長篇論文《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1920年陳望道翻譯出版的《共產黨宣言》更是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一時期,陳獨秀還有毛澤東、周恩來、瞿秋白、蔡和森、李達、鄧中夏等革命青年,逐步成為馬克思主義宣傳者和共產主義者。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探究1840年以來的中國國情成為馬克思主義者面臨的重要理論任務。圍繞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規律的學說是否適用於中國、現階段的中國處在什麼歷史階段、革命的道路怎麼走等問題,從1928年到1938年,知識界開展了一場關於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論戰。馬克思主義者以《新思潮》雜誌為陣地,與形形色色的反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派別展開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他們認為,中國經濟具有「過渡的特性」,沒有一種經濟成分處於支配地位,而處於支配地位的是帝國主義經濟,中國經濟成了帝國主義的附庸;中國沒有統一的中央政府,呈現的是各個帝國主義支持下的軍閥割據狀態;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滲透既有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一面,又有嚴重阻礙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的一面;中國現階段的社會,封建關係仍然佔據著中國農業經濟的優勢,是帝國主義及其御用軍閥、各地豪紳階級、買辦階級統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過渡」期的社會,封建壓迫是中國國內壓迫的主要形式;中國革命應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打倒帝國主義、消滅封建剝削的民主資產階級性的革命,土地革命是革命的基礎和內容;因為中國革命的領導者是無產階級,因此它在領導革命的過程中,不會停止於工農民主政權,而將進一步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將開闢一個非資本主義的途徑。他們的觀點雖然略顯粗糙,但揭示了中國國情,尤其是關於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結論,為中國共產黨六大以後貫徹正確的革命路線提供了思想基礎。在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中,毛澤東同志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表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問題上的自覺和自信。經過延安整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深入人心,產生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命名的需要。據考證,黨的理論工作者張如心最早提出了「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的概念。經過上世紀40年代上半期的醞釀和討論,「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被黨的七大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新時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真理標準大討論」也醞釀於學術界。1977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在《關於辦好各級黨校的決定》中指出:「要提倡理論密切聯繫實際的學風。」一些理論工作者開始就真理標準問題撰寫文章。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發表光明日報社供稿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理論文章。11日,《光明日報》以「本報特約評論員」名義在頭版發表,新華社當天發了通稿。12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以及《解放日報》等全文轉載;13日,又有多家省報轉載。由此,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全國展開,其結果眾所周知。1987年黨的十三大召開之前理論界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的討論,也為我們黨深化對國情的認識、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提供了理論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學術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方興未艾。僅就中央黨校而言,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是黨員幹部培訓輪訓的主要內容。黨校也積極發揮智庫的作用,許多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許多建議被有關部門採納。這些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思想材料。馬克思認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首先必須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這是包括中央黨校在內的理論界學術界能夠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發揮作用、推動理論創新的重要前提。
推薦閱讀:
※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
※如何保持馬克思主義強大生命力
※馬克思
※師說 | 黃明理:馬克思對在哪兒
※黨史知識大講堂之四:延安整風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